交流伺服驱动器与变频器的区别

合集下载

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和电机的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和电机的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和电机的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这样作的,因为如果伺服电机在有自身驱动的时候,应该属于独立的系统,再连接变频器不能达到直接驱动的目的。

但是如果伺服控制器和变频器具备通信接口,同时需要达到同步或其他通信功能,可以如此连接,前提条件是变频器和伺服控制器具备强大的通讯功能或可编程功能,日系产品没有见过如此使用,欧美部分产品可以实现这样的配置。

另外一种情况是伺服控制器和变频器都作为上位控制的从站,实际是总线控制,和你的描述有本质的区别。

PLC给出的控制信号可以直接送到伺服电机的驱动伺服的基本概念是准确、精确、快速定位。

变频是伺服控制的一个必须的内部环节,伺服驱动器中同样存在变频(要进行无级调速)。

但伺服将电流环速度环或者位置环都闭合进行控制,这是很大的区别。

除此外,伺服电机的构造与普通电机是有区别的,要满足快速响应和准确定位。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交流伺服电机多为永磁同步交流伺服,但这种电机受工艺限制,很难做到很大的功率,十几KW以上的同步伺服价格及其昂贵,这样在现场应用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交流异步伺服,这时很多驱动器就是高端变频器,带编码器反馈闭环控制。

所谓伺服就是要满足准确、精确、快速定位,只要满足就不存在伺服变频之争。

一、两者的共同点:交流伺服的技术本身就是借鉴并应用了变频的技术,在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变频的PWM方式模仿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交流伺服电机必然有变频的这一环节:变频就是将工频的50、60HZ的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然后通过可控制门极的各类晶体管(IGBT,IGCT等)通过载波频率和PWM调节逆变为频率可调的波形类似于正余弦的脉动电,由于频率可调,所以交流电机的速度就可调了(n=60f/p ,n转速,f频率, p极对数)二、谈谈变频器:简单的变频器只能调节交流电机的速度,这时可以开环也可以闭环要视控制方式和变频器而定,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V/F控制方式。

伺服电机与变频器的区别

伺服电机与变频器的区别

伺服电机与变频器的区别
1、伺服和变频其实就是多了一个位置控制环,如果你只做速度控制,控制原理其实和变频器是一样的。

所谓速度精度只是取决于电机的编码器线数和伺服(或变频)的控制算法上,相当于不同的工程师用PLC编相同的项目程序一样,不同的程序其效果也是不同的
2、伺服电机因为考虑的精确的位置控制,所以伺服电机比变频电机的配置相对都比较高,比如编码器线数等,因为伺服的速度精度会高,但是如果高端变频器去控制高性能的伺服电机,速度精度也会很高。

你如果注意的话,西门子的高端伺服驱动S120其实是叫变频器的。

伺服电机和变频器加普通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属于交直交电压型电机驱动器,只是技术指标要求差别大,所以在电机和驱动器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

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流电机运行时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由机座、主磁极、换向极、端盖、轴承和电刷装置等组成。

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伺服驱动器和电机变频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一、两者的共同点:交流伺服的技术本身就是借鉴并应用了变频的技术,在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变频的PWM方式模仿直流电机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交流伺服电机必然有变频的这一环节,变频是伺服之母。

变频就是将工频的50、60HZ的交流电先整流成直流电,然后通过可控制门极的各类晶体管(IGBT,IGCT等)通过载波频率和PWM调节逆变为频率可调的波形类似于正余弦的脉动电,由于频率可调,所以交流电机的速度就可调了(n=60f/p ,n转速,f频率,p极对数)二、两者的区别:先谈谈变频器。

简单的变频器只能调节交流电机的速度,这时可以开环也可以闭环,要视控制方式和变频器而定,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V/F控制方式。

现在很多的变频已经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将交流电机的定子磁场UVW3相转化为可以控制电机转速和转矩的两个电流的分量,现在大多数能进行力矩控制的著名品牌的变频器都是采用这样方式控制力矩,UVW每相的输出要加霍尔效应的电流检测装置,采样反馈后构成闭环负反馈的电流环的PID 调节;这样可以既控制电机的速度也可控制电机的力矩,而且速度的控制精度优于v/f控制,编码器反馈也可加可不加,加的时候控制精度和响应特性要好很多。

再看伺服。

伺服就是一个提供闭环反馈信号来控制位置和转速。

驱动器方面,伺服驱动器在发展了变频技术的前提下,在驱动器内部的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变频器没有该环)都进行了比一般变频更精确的控制技和算法运算,在功能上也比传统的变频强大很多,主要的一点可以进行精确的位置控制。

通过上位控制器发送的脉冲序列来控制速度和位置(当然也有些伺服内部集成了控制单元或通过总线通讯的方式直接将位置和速度等参数设定在驱动器里),驱动器内部的算法和更快更精确的计算以及性能更优良的电子器件使之更优越于变频器。

目前主流的伺服驱动器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的应用比较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的应用比较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的应用比较在各种工业生产和自动化制造业中,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都是非常重要的电动机控制设备。

它们可以通过改变电动机的输入电压、频率以及控制电动机的转矩来实现精确、稳定的电动机控制。

虽然它们在某些应用场合下可以互相替代,但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的应用比较、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电动机控制设备。

1. 什么是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变频器是一种用于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电器设备。

它可以通过改变电源频率和电压的方式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并且可以实现多种运动模式和控制模式。

变频器广泛应用于一些需要变速操作的场合,例如风扇、水泵、压缩机、输送带等。

伺服驱动器是一种用于精密控制电动机运动的设备。

伺服驱动器可以通过感知输出信号与设置值之间误差的大小,通过反馈控制来保证电动机的准确位置、速度和力矩。

伺服驱动器广泛应用于要求高精度位置、速度和力矩控制的场合,例如成套机器、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

2.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的应用比较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作为电动机控制领域中的两个比较重要的设备,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2.1 变频器的应用比较变频器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2)能够实现多种运动模式和控制模式;(3)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频器的缺点主要是:(1)没有伺服驱动器精确,控制精度较低;(2)控制速度和力矩时,能量利用率不高。

所以,在一些精密控制的领域,如成型机器和机床,变频器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2.2 伺服驱动器的应用比较伺服驱动器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位置精度;(2)控制速度和力矩时能量利用率高;(3)较小的定位误差,更适合精密位置控制。

伺服驱动器的缺点主要是:(1)价格较贵;(2)在某些低速高力矩的控制方式下需要较高的功率;(3)对电动机等其他系统的要求比较高。

3.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电动机控制设备3.1 精度的需求如果要求的控制精度比较高,那么最好选择伺服驱动器。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伺服系统:1、伺服驱动器在发展了变频技术的前提下,在驱动器内部的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变频器没有该环)都进行了比一般变频更精确的控制技术和算法运算,在功能上也比传统的伺服强大很多,主要的一点可以进行精确的位置控制。

通过上位控制器发送的脉冲序列来控制速度和位置(当然也有些伺服内部集成了控制单元或通过总线通讯的方式直接将位置和速度等参数设定在驱动器里),驱动器内部的算法和更快更精确的计算以及性能更优良的电子器件使之更优越于变频器。

2、电机方面伺服电机的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要远远高于变频器驱动的交流电机(一般交流电机或恒力矩、恒功率等各类变频电机),也就是说当驱动器输出电流、电压、频率变化很快的电源时,伺服电机就能根据电源变化产生响应的动作变化,响应特性和抗过载能力远远高于变频器驱动的交流电机,电机方面的严重差异也是两者性能不同的根本。

就是说不是变频器输出不了变化那么快的电源信号,而是电机本身就反应不了,所以在变频的内部算法设定时为了保护电机做了相应的过载设定。

当然即使不设定变频器的输出能力还是有限的,有些性能优良的变频器就可以直接驱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变频电机的不同之处伺服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而变频器通常工作于开环控制,所以无论从速度还是精度上,变频器都无法和伺服相比。

变频只是伺服的一个部分,伺服是在变频的基础上进行闭环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变频器系统:变频器只是一个V-F转换,用于控制电机的一个器件。

而伺服是一个闭环的系统。

简单说变频器主要控制电机的转速。

伺服是既可以控制速度,又可以控制位置和移动量,力距,定位,从而达到精确、稳定,不会因变频而产生死机。

伺服不仅能达到以上的功能,而且产生一个闭环的系统,从而避免变频器产生的辐射。

变频器在变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的提高与声音,而伺服系统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所以说伺服系统的达到的效果是变频电机无法比拟的。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

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变频器和伺服驱动的区别?伺服系统:1、伺服驱动器在发展了变频技术的前提下,在驱动器内部的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变频器没有该环)都进行了比一般变频更精确的控制技术和算法运算,在功能上也比传统的伺服强大很多,主要的一点可以进行精确的位置控制。

通过上位控制器发送的脉冲序列来控制速度和位置(当然也有些伺服内部集成了控制单元或通过总线通讯的方式直接将位置和速度等参数设定在驱动器里),驱动器内部的算法和更快更精确的计算以及性能更优良的电子器件使之更优越于变频器。

2、电机方面伺服电机的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要远远高于变频器驱动的交流电机(一般交流电机或恒力矩、恒功率等各类变频电机),也就是说当驱动器输出电流、电压、频率变化很快的电源时,伺服电机就能根据电源变化产生响应的动作变化,响应特性和抗过载能力远远高于变频器驱动的交流电机,电机方面的严重差异也是两者性能不同的根本。

就是说不是变频器输出不了变化那么快的电源信号,而是电机本身就反应不了,所以在变频的内部算法设定时为了保护电机做了相应的过载设定。

当然即使不设定变频器的输出能力还是有限的,有些性能优良的变频器就可以直接驱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变频电机的不同之处伺服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而变频器通常工作于开环控制,所以无论从速度还是精度上,变频器都无法和伺服相比。

变频只是伺服的一个部分,伺服是在变频的基础上进行闭环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变频器系统:变频器只是一个V-F转换,用于控制电机的一个器件。

而伺服是一个闭环的系统。

简单说变频器主要控制电机的转速。

伺服是既可以控制速度,又可以控制位置和移动量,力距,定位,从而达到精确、稳定,不会因变频而产生死机。

伺服不仅能达到以上的功能,而且产生一个闭环的系统,从而避免变频器产生的辐射。

变频器在变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的提高与声音,而伺服系统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所以说伺服系统的达到的效果是变频电机无法比拟的。

分辨伺服和变频器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分辨伺服和变频器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分辨伺服和变频器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伺服的基本概念是准确、准确、快速定位。

但伺服将电流环速度环或许方位环都闭合进行控制,这是很大的区别。

除此外,伺服电机的构造与一般电机是有区别的,要满足快速响应和准确定位。

变频是伺服控制的一个有必要的内部环节,伺服驱动器中相同存在变频(要进行无级调速)。

一、应用领域的不同由于变频器和伺服在性能和功能上的不同,所以应用也不大相同:1、在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的场合要求不是很高的一般用变频器,也有在上位加位置反馈信号构成闭环用变频进行位置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都不高。

现有些变频也接受脉冲序列信号控制速度的,但好象不能直接控制位置。

2、在有严格位置控制要求的场合中只能用伺服来实现,还有就是伺服的响应速度远远大于变频,有些对速度的精度和响应要求高的场合也用伺服控制,能用变频控制的运动的场合几乎都能用伺服取代,关键是两点:一是价格伺服远远高于变频,二是功率的原因:变频最大的能做到几百KW,甚至更高,伺服最大就几十KW。

就最后一点说下,现在伺服也能做到几百KW了。

二、两者工作原理的不同变频器的电路一般由整流、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和控制4个部分组成。

变频器的调速原理主要受制于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异步电动机的频率f、电动机转差率s、电动机极对数p 这四个因素。

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

变频调速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

主要采用交—直—交方式,先把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源,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以供给电动机。

整流部分为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逆变部分为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且输出为PWM波形,中间直流环节为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

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在开环控制的交直流电机的基础上将速度和位置信号通过旋转编码器、旋转变压器等反馈给驱动器做闭环负反馈的PID调节控制。

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的区别

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的区别

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的区别简单的讲,伺服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而变频器通常工作于开环控制,所以无论从速度还是精度上,变频器都无法和伺服相比。

其实变频只是伺服的一个部分,伺服是在变频的基础上进行闭环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变频器只是一个V-F转换,用于控制电机的一个器件。

而伺服是一个闭环的系统。

简单说变频器主要控制电机的转速。

伺服是既可以控制速度,又可以控制位置和移动量,力距,定位,从而达到精确、稳定,不会因变频而产生死机。

伺服不仅能达到以上的功能,而且产生一个闭环的系统,从而避免变频器产生的辐射。

变频器在变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的提高与声音,而伺服系统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所以说伺服系统的达到的效果是变频电机无法比拟的。

伺服电机都是同步电机,其转子转速就是电机的实际转速,不存在速度差,而变频器控制对象是异步电机,其实际转速跟转子转速存在着转差,所以它本身电机在速度就不是很稳定。

伺服的基本概念是准确、精确、快速定位。

变频仅仅是伺服控制的一个必须的内部环节,伺服驱动器中同样存在变频(要进行无级调速)。

但伺服将电流环速度环或者位置环都闭合进行控制,这是很大的区别。

除此外,伺服电机的构造与普通电机是有区别的,要满足快速响应和准确定位。

同步伺服的成本价格及其昂贵,这样在现场应用允许的情况下多采用交流异步伺服,这时很多驱动器就是高端变频器,带编码器反馈闭环控制。

所谓伺服就是要满足准确、精确、快速定位,所以往往只有高端的产品才采用伺服系统。

变频最早只是用来调速,无论同步还是异步电机都可以用,并不用来完成精确定位跟踪的工作,伺服本身的功能就是精确快速定位跟踪,变频器一般做不到这个效果。

应用方面:由于变频器和伺服在性能和功能上的不同,所以应用也不大相同。

1、在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的场合要求不是很高的一般用变频器,也有在上位加位置反馈信号构成闭环用变频进行位置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都不高。

现有些变频也接受脉冲序列信号控制速度的,但直接控制位置不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伺服驱动器与变频器的区别
现在交流伺服驱动器应用日广,在要求运转精度较高和低速段需要较大转矩的场所,如注塑机行业,已有大量应用,确实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比一般变频器要好很多。

不易跳过载,且动态特性较佳。

请大家就应用和维修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也是偶尔接触交流伺服这一块,希望有业内人士,能就安装、调试应用和维修等方面,多谈点啊。

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吧:1、就其主电路结构来说,与变频器完全一致。

2、工作于速度闭环,其转速精度才得以保证。

3、在控制上,软件与硬件方面,均比变频器有所提升。

交流伺服驱动器与变频器的区别
伺服应用与运动控制方便极了,定位精度十分高,一直都在使用伺服系统。

这个伺服的主电路原理和变频器是很相似的,近乎一样,就是控制方面差别比较大。

交流伺服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毕竟价格优势摆在那里。

现在接触日系的如松下,富士,三菱都不太好修。

难点一:试机要用伺服电机,有些同一个牌子不同型号编码器和接口,又不一样。

难点二:和现场有关如遇到过不报警也动不了的,运行距离不按程序走的。

难点三:现在进口多是多层板查线不好查。

我所指的这种伺服,是大功率交流伺服,和变频器通用。

将参数设置为V/F方式,即进入开环工作模式,和变频器工作方式是一样的。

该伺服适应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普通交流电动机。

无须屏蔽编码器报警。

需要编码器反馈信号的,我以前有过一个设想,用单片机做一个“模拟的”回馈脉冲。

或者用微型调速电机拖动编码器,生成反馈脉冲,使伺服能进入工作状态。

创造检修条件,也不知是否可行。

听听同志们的意见吧。

平常接触伺服较多,伺服维修有个好处就是基本不会炸模块。

维修成本小,价钱高,技术含量高一点,驱动板和变频器差不多,主板差别很大。

其实在一般场合下使用和变频器差不多,可是要是用在精确加工上就有差别了,比如说刚性攻丝。

还有伺服的好处加上使能电机不发热。

变频器主要作用于速度控制,伺服主要作用于位置控制当然也可以速度控制,虽然主电路原理一样,但伺服多了位置环控制。

要我说的话就是伺服驱动器上的检测电路要比变频器的复杂一些在一个就是原件有很多都是很小的检查和更换焊接的时候对大多数的维修人员是一个挺大的挑战主电路和开关电源部分几乎与变频器无异。

小弟也是刚刚进入这一行过手的伺服和变频也已经不少了
但是对于伺服驱动器的各种检测电路部分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希望以后能和各位大师一起交流学习一下。

矢量变频器基本都修过,带PG卡安川A1000,伦茨EVS93,西门子G120,要保存用户参数集,然后初始化参数调整到V/f模式,关闭反馈系统,就可以拖普通电机,G120直接有手动开机功能进行切换。

伺服驱动器想要有合适的电机来试验非常麻烦,有的伺服还是不带操作面板的。

就算有面板,需要配一个相同输出方式,相同分辨率的编码器是个非常难的事情。

就算编码器的问题解决了,还有电机也是非常难配的,来修理的伺服驱动器功率大小,电压等级不一样,不能像变频器一样用一个小电机去带。

因为伺服驱动器内部算法都是有内置速度环、电流环控制的,都是无法关闭的。

特别是电流环,也就是说电流闭环调节控制的,电流的大小是靠内部算法给定的,而不是拖的电机的大小决定的!
依据前面提到的没有伺服电机无法调试问题,就目前国产伺服来说国产伺服绝大多数是用多摩川或者内密控编码器,伺服电机是通用的,买个小功率的伺服电机不贵,驱动和电机是一个整体,个人觉得单独修好驱动后最好配合电机测试效果更有效,至于国外的编码器都通讯模式模拟的话确实不好模拟,交流伺服驱动器无非就是个矢量变频器拉了一个高性能的永磁电机,其高速响应与精确定位是区别于变频器的主要特点,不过国内目前伺服性能太一般各个厂家之间抄袭严重,基本是华科派系为主基础上修修改改而成,目前部分软件仿台达,至于控制性能上不敢恭维,目前国内伺服没有一家做的如变频器的蓝海华腾一样和国外有可比性的还没研发出来好的技术产品就有很多品牌加入到价格战了。

现在市场是主流的是17BIT的编码器,传统意义上的2500线的电机估计就要退出市场了。

而17BIT的编码器输出的不再是脉冲信号,而是通讯输出了,这个不太好模拟给到伺服驱动器那边。

伺服驱动器的发展总是和伺服电机的发展相关,早期大转矩的伺服想都不敢想,价格太高了,实际直流调速时就有伺服系统,电机为减小惯量做成细长型,驱动器是无静差系统,电路并无太大不同,和现在的数字伺服比性能更好,功能不如数字伺服强,现在的很多伺服多了位置环,多用在高精度位置控制上,伺服和变频器最大的不同就是调速范围,变频器一般也就不到100,矢量的100-200就很不错了,而伺服一般都在4000以上,过去的直流伺服有超过10000的,在零赫兹时能输出2倍到2.5倍的额定转矩,这是变频器做不到的。

现在大功率的伺服电机价格已在可用范围,较大功率的伺服应用也不稀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