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一株H5N2亚型鹦鹉源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3 7℃孵化 4 8h后 , 收集鸡 胚尿囊 液 , 测定 血凝价 , 将 具 有血 凝价 的鸡胚 尿囊 液分 别 与 N DV、 蛋综 合 征 减
病毒 、 H5亚 型 禽 流 感 病 毒 的 标 准 阳 性 血 清 进 行 血 凝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抑制 ( ) HI试验 , 体操 作 程 序按 照世 界 动 物卫 生 组 具 织 ( E 的标 准方 法 进行 , 鉴 定过 的病 毒分 装 , OI ) 将 保 存 于 一7 C备 用 j 0。 。 1 2 2 病 毒特 异性 片段 的 P R 扩增 以及序 列测 定 .. C
2 5。 00
关 键词 : 流感病毒 ;H5 禽 N2亚 型 ; 定 ; 鹉 鉴 鹦
中 图分 类 号 : 8 2 6 9 5 ¥ 5 . 5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75 3 ( 0 0 0 — 0 70 1 0 — 0 8 2 1 ) 40 5 — 3
禽 流 感 ( inif e z , )是 由 A 型 流 感 病 Ava nl n a AI u
1 2 1 病毒 的分 离及 HA 亚 型鉴 定 将 采集 的鹦 ..
鹉 源 拭 子 按 照 世 界 动 物 卫 生 组 织 的 国 际 标 准 方 法 处 理 , 种 1 日龄 S F 鸡 胚 尿 囊 腔 , 胚 0 1mL, 接 0 P 每 .
型禽 流感病 毒 暴 发 的报 道 l , 宿 主 源 多数 集 中在 3 - 而 ]
禽 流 感 病 毒 流 行 情 况 的 复 杂 化 , 内 时 有 H5 国 N2亚
H5标准 阳性血 清 由 国家 动物流 感参 考 实验 室提 供 ; 鸡新城疫病 毒 ( V) ND 及减 蛋综 合征 病毒 的标 准 阳性 血清 由农业部 动物疫病 防控重点 开放实验室提供 。
朱鹮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没有分 离朱 鹦 流感 病 毒 株 的 报道 。为 了解 AI 毒 V
株在朱 鹦体 内 的流 行状 况 , 试 验 首 次 在 国 内从 朱 本
1 2 4 鸡胚 MD 和 L 的测 定 将所 分 离毒 株 . . T D。 用 无菌 Ha kS n 液作 1 O倍递 增 稀 释 , 1 ~ l 取 O O
表 1 分 离 的 AI 毒 株 I P 观 察 结 果 V CI
Ta l I I r s ls o s l t d AI b e1 CP e u t fio a e V
3 讨论
的 AI 毒株 与鸡 的 同种 亚 型 AI 毒 株 在基 因组 序 V V
NA) 的亚 型 还 有 待 从 病死 朱鹦 体 内分 离到 1 AI 毒株 , 株 V 经鉴 定 列 上 的差异 以及 其 神 经 氨 酸酶 (
和 1 稀 释 , o倍 每个 稀释度 分别 以滴鼻 点 眼 的方 式 接
种 5只 6 龄 S F鸡 , 只 0 2mL, 周 P 每 . 连续 观察 1 , 0d 记 录 雏 鸡 发 病 和 死 亡 情 况 。按 Redmu n h法 计 e— ec 算 L 0 D5。 1 2 5 1 日龄 S F鸡 I P .. P C I的 测 定 将 所 分 离 的 AI V毒 株用 无 菌 Ha k S 做 1:1 n 液 0稀 释 , 脑 内 经 接种 2 0只 1日龄 S F鸡 ,. 5mL 每 只 , 养 于隔 P 0 0 / 饲
L 5 Do 指数 为 5 , P 为 1 5 4 O I I C . 4 。以上 结果表 明所分 离的病毒 为低 致病 力禽流 感毒株 。
关键 词 : 朱鹨 ; 流感病 毒 ; 离鉴 定 禽 分
中 图 分 类 号 : 82 6 9 5 ¥ 5 . 5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5 3 ( 0 1 0 —0 20 10 —08 2 1 )20 4—3
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NA基因克隆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3 ; 8 2 6 9 2 Q9 9 ¥ 5 . 5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75 3 ( 0 0 0 —0 60 1 0 0 8 2 1 ) 40 1 —4
20 0 8年 , 我 国南 方 某 地 多 家 养 鸡 场 发 生 鸡 群 在
123 微 量血 凝 试验 ( . . HA) 微 量 血 凝 抑 制 试 验 及
急性 大批死亡 , 鸡鸡 冠 出 『 或 发绀 , 部水 肿 , 病 f 【 L 头 肌 肉和其 他组织 器 官广 泛性 严 晕 出 血 , 其 产蛋 鸡 尤 群 出现 严重神 经症 状 , 歪 向一 侧 。 头 站 小 稳 , 巢 卵
( 书 医 研 究 所 础 医 学 研究 审 , 林 K弁 I O 6 ) 。 0 2 3
摘 要 : 疑似 禽流感病 死鸡病料组 织研磨 液接 种 S F鸡胚 分 离病毒 。 囊分 离毒经 电镜 观察后 , 用 将 P 尿 应
特 异 性 R — C 方 法 和 血 凝 及 血 凝 抑 制 试 验 进 行 分 型 检 测 , 时 对 核 蛋 白 全 长 基 因进 行 扩 增 测 序 分 析 通 TP R 同
过血凝 及血凝抑 制试验初 步证 实分 离的 禽 流 感病 毒 为 H5亚型 , 后 对 分 离株 HA 基 因和 NA 基 因进 行 然 R — C 分析 , 定该分 离株 禽流感 病毒为 H N1亚型 。通 过 NA 全基 因扩 增测 序 、 ls 分析 显 示该 分 离 TP R 确 B at 株 NA 基 因序 列与 已发表 的毒株 基 因序 列( U 2 7 7 同源性 为 9 , 基 因 3端 发生 明显 变异 。 E 4 94 ) 7 但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技术和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2 0 年2 09 , 9第1 卷第4 5 期总第19 5期
C ne o ay Me i n ,F b 0 9 V 1 1 N . I u o 19 ot mp rr dc e e .2 0 , o .5 o 4 s e N .5 i s
禽 流感病毒的分离技术和鉴定方法研究进 展
的 差异 。
c 之间的某个 位置形成纯样 品区带; m 或用F c t 3 %-4 %W/ iol 0 , 0
W线性梯度 , 毒沉降在11 -11g c 之间; 病 .3 .5 / m 或用P rol ec l 作平
衡 等 密 度 离 心 ,自形 成 梯 度 , 毒 悬 液 与 P r ol 合 , 始 密 度 病 ec l 混 初
到病 毒 形态 。
甩平转头P 8 上海 天美 肯公司购 自) W2 贝克曼 ) 2 S( 或S 8( 转头,
2 ,0 r mX3 分钟 , "。 00 0 p 0 5C 病毒 在10 g c 附近形成纯 样品区 .6 / m
作 者单 位 :56 0 贵 州凯里 市人 民医院 检验科 ( 500 郭秀 碧
病毒裂介和进一 步对血凝 素, 神经氨酸酶 , RNA及其他蛋白
值 , 以导致动作 电位复极 时程延长 。 可 这个结果 与T 使豚 鼠心 FC 室肌动作 电位的AP D延长是相符 合的。 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TF C
1 分离纯化和观测 采集 气管 粘液 或 泄殖 腔 粘 液 , 或病 变 组 织 ( 吸 道 、 呼 消化
道 ) 加纯水制作匀浆 (0 , 1%悬液 ) 低速冷冻离心机 ( , 台式或立式 均可 ) ,0 -4 0 0 p 30 0 ,0 r m,47 ℃, 5 2 分, 1~5 1 - 0 弃沉淀, 即得到粗
孔雀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禽都可感染 , 以鸡 、 火鸡和某 野禽最易感染 , 、 鸭 鹅及其他水禽类为隐性感染和带毒 , 有时也会大批死亡 , 并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 年, 97 香港暴发轰动全球的 H N 禽流感疫情 , 1 51 有 8人受感染 , 并造成 6人死亡 , 引起生物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自 19 年以来在鸡 、 、 、 93 鸭 鹅 鸽等家禽中经血清学调查证实有 A 阳性禽群 W 存在或已分离到 A型禽流感病毒。据报道, 迄今 为止 , 我国已分离的 AV有 H 、 5 H 、 9和 H 4等亚型 , I 4H 、 7H 1
摘要 : 用鸡胚分离方法从发病孔雀脑-g  ̄分离病毒 ;  ̄ q H 将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 、 血凝抑制试验、 致病指数试
验和半数致死量试验 。结果表明 , 该株病毒 可凝 集鸡 红血球 , 血凝性 可被 已知 的禽流感 ( g 2 抗 体所抑 制 , HN ) 脑内致病指数在 16 . . 2 5范嗣内 , 半数致死量 , 病指数为 5 %, 明该病 毒为低致病力禽 流感毒株 。 致 0 表 关键词 : 低致病性 禽流感病毒 (o I) 脑内致病 指数 ( P) 致病指数 ( 1; L AV ; I I; C ⅣP)半数致死量 ( uk)
血清 , 由中国兽医研究所提供 ;3 P 实验室由农业部青 岛动物检疫所提供使用。
12 方法 .
12 1 发病 孔 雀的 症状 及病 理剖检 ..
发病孔雀卧地不起 , 精神沉郁 , 爪子干瘪。剖检发现 , 呼吸系统和消化道呈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 气管环有 出血 , 肺脏严重出血 、 淤血 , 早现病理性实变 ; 小肠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 胃、 胃交界处有 出血 、 肌 腺 溃疡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技术孙建宏,刘景利,张从禄①(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①摘要:禽流感病毒的诊断一般是通过鸡胚分离病毒,检测其血凝活性,并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或其他试验确定其是否为禽流感病毒,再进一步进行亚型鉴定、致病力测定。
如果是H5或H7亚型,还应采用PCR等方法对血凝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
①关键词:流感病毒;分离;鉴定①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流感病毒引起。
该病毒的血清型分为15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
禽流感病毒可感染各种家禽和野禽,但多数呈亚临床感染。
一些H5和H7亚型可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使鸡群100%死亡。
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有的血清型可感染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①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测。
目前一般是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检测病毒或是检测感染鸡的抗体进行鉴定。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RT-PCR方法日臻成熟,也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诊断技术。
文章对这些禽流感的诊断技术分别做一些介绍。
①1禽流感病毒的分离①样本可采集死禽样本或活禽样本。
死禽样本一般采集肠内容物或泄殖腔拭子、鼻拭子、咽喉拭子以及内脏组织(气管、肺、气囊、肠、脾脏、肾、脑、肝脏和心脏等);活禽样本可采集气管拭子、泄殖腔拭子。
由于采集棉拭子时幼禽容易受伤,所以还可取粪便。
①采集的拭子放入1.0mLPBS(pH7.0~7.4,含抗生素)的离心管中,静止作用30min。
对于泄殖腔拭子和粪便,用过滤器过滤除菌,上清液作为样本。
内脏样本应无菌取样,放于灭菌的玻璃研磨器,用PBS配成100g/L的悬液,加入1/10体积的抗生素,将处理过的样本移至离心管内,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接种。
①采集或处理的样本在2℃~8℃条件下保存应不超过24h;如果需长期保存,需放置-70℃条件,但应避免反复冻融(最多冻融3次)。
两株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分离与鉴定

Ab s t r a c t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a v i a n i n l f u e n z a v i r u s( AI V)i n S o u t h e r n C h i n a ,t wo AI Vs ( F J / 1 9 1 / 1 1 a n d GZ / 0 3 5 / 1 1 ) o f H 6 N8 s u b t y p e w e r e i s o l a t e d f r o m l i v e - p o u l t r y ma r k e t s d u r i n g 2 0 1 1 . T h e s e q u e n c i n g r e s u l t s s h o ws t h a t b o t h i s o l a t e s
序 列测 定 ,并 进 行 其 对 S P F鸡 和 B A L B / c小 鼠 的 致 病 性 试 验 。 序 列 分 析 显 示 :H A 裂 解 位 点基 序 为 3 9 p Q I E T R
G L F G  ̄ 8 ,为 低 致 病 性 A I V 特 征 。 内部 基 因 分 别 源 于 两 个 国 内流 行 的 H 6亚 型 病 毒 家 系 ( S T 3 3 9 . 1 i k e和 H U N 5 7 3 . 1 i k e ) 。序列分析表 明 F J / 1 9 1 / 1 1 和G Z / 0 3 5 / 1 1 为H 6 亚 型病毒 与其他 亚型 A I V的 N 8 N A基 因发 生重组 ,呈
h a d a H A c l e a v a g e s i t e o f 3 9 p Q I E T R GL F G  ̄, wh i c h i s a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o f l o w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AW . T h e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a n a l y s i s
一株天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病 毒 , 照 国际流感病 毒 系统命 名 原 则将该 病毒 株 暂命名 为 A/ wa / a g o g 1 7 2 0 。 按 S n Gu n d n / 9 / 0 4
关键 词 : 流感 ;H5 禽 N1亚型 ; 天鹅 ; 离鉴 定 分
中图 分 类 号 : 8 2 6 9 5 ¥ 5 .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5 3 ( 0 0 0 — 0 5 0 10 —0 8 2 1 )50 0—4
动 物 医 学 进 展 。0 0 3 ( ) 58 2 1 , 1 5 :-
Pr r s n Ve e i a y M e cne og e s i t rn r dii
一
株 天 鹅 源 H5 N1亚 型 禽 流 感 病 毒 的分 离 鉴 定
( 南 农 业 大 学 兽 医 学 院 农 业 部 动 物 疫 病 防 控 重 点 开 放 实 验 室 华 广 东 省 动物 源性 人 兽 共 患 病 预 防与 控 制 重 点 实 验 室 , 东 广 州 5 0 4 ) 广 16 2
收 稿 日期 : 0 9 1 - 4 2 0 — 12 基 金 项 目 : 育部 新 世 纪 优 秀人 才 支持 计 划 项 目( E - 60 5 ) 教 育部 创 新 团队 项 目( T 7 3 ; 家 肉鸡 产 业技 术 体 教 NC T 0 — 7 2 ; I o2)国 R 系项 目(yyx4- 30 ) 广 东 省 自然 科 学基 金 项 目(4 1 62 10 12 ; 东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O7 OO o O I nct-2G —3 ; 8 50 40 0 13 ) 广 2O A 2 3O 1 ) 作 者 简 介 : 煦灿 (9 3 ) 男 , 东 汕 头 人 , 士 研 究 生 , 要 从 事 动 物 病 毒 分 子 生 物 学 及 动 物 传 染病 防控 研 究 。 郑 18一 , 广 硕 主 *通 讯 作 者 : #对 本 文 有 同 等 贡 献 作 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影响禽类,但也有可能感染人类,并且一旦发生大规模爆发,将对畜牧业、禽类养殖业以及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针对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至关重要。
分离方法
禽流感病毒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是直接病毒分离法和传代病毒分离法。
直接病毒分离法是将采集来的样品(充气囊液、肠道、气管、内脏等)进行磨碎、过筛后,加入细胞培养基中,通过激活剂或其他手段激发细胞后将病毒从培养基中筛选出来。
传代病毒分离法是将直接病毒分离法筛选出来的病毒,在细胞培养基中通过不断传代,逐渐升高病毒浓度,获得目标病毒菌株。
鉴定方法
病毒鉴定是确定所分离的病毒种类的一系列实验。
鉴定方法包括:病理学观察、抗原鉴定和核酸检测。
病理学观察法通常采用组织学、细胞学等方法观察病毒的组织病变和病变情况,以及确定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能力损失情况。
抗原鉴定法通过病毒对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酶的反应来鉴定病毒的类型。
常用的抗原鉴定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核酸检测法是通过核酸杂交技术、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方法
来鉴定病毒。
其中,PCR扩增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PCR扩
增技术可以选择病毒特异性的保守区域,扩增出目标片段,用于
比对成果,确认病毒的种类和亚型。
研究进展
目前,针对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成功对H9N2亚型进行了全基
因组测序和比对,揭示了其与其他亚型的基因组演化关系;同时,也研制出了多种疫苗和抗体,为禽流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
的手段。
但是,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病
毒分离效率低、鉴定方法繁琐、检测灵敏度低等。
为了进一步提
高病毒分离和鉴定的精度和效率,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总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畜
牧业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
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仍
然任重道远,需要继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