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卵石立意作文
高中语文 :山石卵石范文

题目“山石”,棱角分明,形态各异,于狂风呼啸中尽显自然美态。
“卵石”,圆润光滑,形态姣好,经水流冲刷后更显雕琢之姿。
有人独爱做一块尖锐的“山石”,任它风吹雨打吾自傲然“不变”。
有人更喜做一块圆滑的“卵石”,经历打磨后“变”得温和无害。
于你而言,你更愿意做一块“山石”,还是“卵石”?于精神包容中彰显诗和野性“山石”之面对风吹雨打所显现的傲气尖锐让我们看到自然与野性之美;“卵石”之于水流冲刷后的圆润姣好让我们品味温润。
我们应以整体统一的方式客观剖析二者所暗喻的人生态度。
从精神的包容之中凸显人源于内心的诗性与原始感,从而达到“内在山石,外在卵石”的人生境界(观点)。
精神之温润包容与所谓野性自然并不冲突(观点)。
“风吹”与“水流”是对于境遇相同的描述,人总在精神性强大之后(?)的返璞归真(?)中展露原始的诗性智慧。
(观点)诚如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描写的查氏,其作为“范式创造者”在山谷中的三十年隐居让其作为“正午的太阳”而升起。
查氏面向“超人”的道路上所延伸的是一种精神的宽广(内还是外?),基于原始野性的他向世人说教之语是如此富有诗性(内还是外?),这正是源于人内在的原始归属感(概念从何而来,指向何处?)。
在“幸福岛”上之境遇冲突——事业与家庭,并未使查氏停滞,而是以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手段——“永远回归”,去警醒世人、超越自我,以“狮子”之面貌呼唤本质与诗。
诗性与野性美是在精神的足够宽度下所显现的一种人的趋于自然的意识形态,“内山外卵”之境界引领我们探求的是人真正的精神家乡。
(观点,为什么呢?)“充满着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海德格尔之言带我们认识的是精神上的诗意栖居——如同柯希莫远离地面并构建自我的理想城邦。
脱离世俗的侵扰而在树间以野性(这不是外山石的表现吗?)彰显精神世界,这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卵石的“无害”(“无害”的观点何处而来?)并非“出世”的自我沉沦,而是人性中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宽容,我们以“卵石”之态体现“山石”之卓越、特立独行,这也许才是人生的完满。
山石与卵石作文800字

山石与卵石作文800字山石与卵石。
山石和卵石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两种不同的礼物。
它们虽然形态迥异,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山石巍峨挺拔,给人以稳重和厚重的感觉;而卵石则小巧玲珑,给人以柔和和圆润的感觉。
它们之间的差异,正如人生中的不同选择和取舍,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
首先说说山石,它们通常是由大山上的岩石经过亿万年的风吹雨打、日晒月缀而形成的。
山石大多都是硬朗的,给人以坚韧不拔的感觉。
它们承载着大山的厚重和坚定,是大自然的杰作。
山石的形态各异,有的如剑般挺拔,有的如悬崖般险峻,有的如瀑布般清新,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感慨。
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石常常象征着坚韧不拔、永恒不变,是一种理想和信念的象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像山石一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畏艰难,不怕挫折,不放弃追求,才能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而卵石则是大自然的另一种杰作,它们通常是在河流或海洋中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和打磨而形成的。
卵石常常是圆润光滑的,给人以柔和和圆润的感觉。
它们通常是多姿多彩的,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蓝色的,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美好。
在人们的心目中,卵石常常象征着柔和和圆润,是一种温暖和美好的象征。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像卵石一样,待人以柔和,处事以圆润,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失去自己的本心,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
山石与卵石,各有各的魅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懂得取舍,懂得坚持,懂得柔和,懂得圆润,才能最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愿我们都能像山石一样坚韧不拔,又能像卵石一样柔和圆润,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关于卵石与山石的作文

关于卵石与山石的作文
在自然界中,卵石和山石算是一对有趣的“兄弟”。
先说卵石吧,这家伙经过了河水长时间的“抚摸”,原本粗糙的棱角都被
磨得圆润光滑。
它呀,就像是个历经沧桑、深谙世事的老江湖,性格随和,跟
谁都能友好相处。
不管是在河底还是被人们放在鱼缸里、花园中做装饰,它都
能安安稳稳地待着,不挑不拣。
而山石呢,那可就有个性多了!它带着一身锋利的棱角,高高地立在山上,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可不好惹!”它坚守着自己的位置,风吹不动,雨打
不摇。
卵石总是笑嘻嘻地说:“山石老弟,你看我多圆滑,走到哪儿都受欢迎。
你这么有棱有角的,多容易伤人伤己呀!”
山石则不屑地回应:“你那是没了骨气,被水冲得没了脾气!我宁愿保持
自己的锋芒,也不想变得像你那样没原则。
”
其实呢,卵石和山石都有自己的价值。
卵石的圆滑让它成为了人们装饰生
活的好帮手,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山石的棱角则让它成为了建筑的好材料,
撑起了高楼大厦。
这就好比我们人,有的人性格圆滑,善于交际;有的人性格耿直,坚持原则。
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各自的特点不同罢了。
重要的是,我们都要在自己的
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所以啊,别总是羡慕别人是卵石还是山石,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山石与卵石作文800字

山石与卵石作文800字山石与卵石,是自然界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
山石,峥嵘挺拔,气势磅礴;卵石,圆润光滑,温润可人。
它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魅力所在。
首先,山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刀削斧劈,有的如悬崖峭壁,有的如巍峨山峰。
山石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山石的存在,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
而卵石,则是大自然的打磨之作,它们圆润光滑,温润可人。
拿在手中,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卵石虽小,但它们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可以装点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
其次,山石和卵石在用途上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
山石常常被用来建筑、雕刻和装饰,它们的坚硬和稳固性使得它们成为了建筑材料中的重要一员。
山石的雄伟和壮观也常常被用来雕刻成各种形态的艺术品,成为人们欣赏的对象。
而卵石则常常被用来做装饰、摆件和玩具。
它们的圆润和美丽让人们喜爱,也让人们愿意将它们用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最后,山石和卵石在象征意义上也有着不同。
山石象征着坚毅和永恒,它们历经千万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而卵石则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它们圆润光滑,如同新生婴儿一般,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山石和卵石各自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它们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山石和卵石虽然截然不同,但它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山石的雄伟和壮观给人以力量和勇气,而卵石的圆润和温暖给人以舒适和希望。
它们在大自然中互相辉映,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让我们珍惜山石和卵石,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
大山与卵石作文

大山与卵石作文大山啊,那可是自然界里的大佬。
它就那么巍峨地立在那儿,像个超级巨人,头顶着蓝天,脚踩着大地。
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就像大山的头发,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山里跑来跑去,那就是大山养着的小宠物。
再看看卵石呢,卵石小小的、圆圆的,在河边或者沙滩上一堆一堆的。
和大山比起来,卵石就像个小不点儿。
不过呢,卵石虽然小,但它可有自己的故事。
卵石常常想啊:“大山老兄,你别看你现在这么高大威猛,我以前也是有棱有角的,就像你现在这样有个性。
”大山听了就很不屑地哼一声:“你可拉倒吧,小卵石,你能和我比?”卵石就慢悠悠地说:“大山兄啊,我以前也是从大石头来的,只不过经过了河水长时间的冲刷,才变成现在这个圆润的样子。
这就像人经历磨难后变得更加平和一样呢。
”大山想了想,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它虽然高大,但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每天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好像什么都不关心。
而卵石呢,虽然小,却很有生活的智慧。
卵石在河里的时候,跟着水流到处旅行,见过好多风景。
有时候,小动物们在大山里玩累了,就跑到河边,捡起卵石玩。
卵石就和小动物们一起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大山只能在一旁看着,心里还有点羡慕呢。
大山和卵石就像两个性格不同的朋友。
大山是那种很有力量,让人敬仰的朋友;卵石则是那种小巧玲珑,充满生活趣味的朋友。
他们虽然差别很大,但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人一样,有的人像大山,有着远大的理想,在自己的领域里干着了不起的大事;有的人像卵石,虽然平凡,但却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温暖。
不管是大山还是卵石,这个世界因为有了它们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导写与佳文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导写与佳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思考:1.这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在审题立意方面要注意什么?2.材料中“山石”与“卵石”对话的重点是什么?3.我们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文?【寓言类的材料作文审题导引】寓言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完成寓言类材料作文,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审题原则:面对寓言类的材料,我们审题的第一要义是准确理解寓意,从寓言生动的故事中提炼出寓意。
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寓言类材料作文如果看懂了寓言,抓住了寓言的寓意,确定了作文的立意,写起来同其他话题(命题)作文并无差别,这里无须赘述。
3.这类作文,可以有多个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文的,写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把握材料较丰富、感受最深、觉得最好写的一个来写即可。
温馨提示:考场选择的寓言往往是浅近的、易懂的。
所以,我们既不要一读就急于动笔,也不要被寓言故事本身的“故事”所吸引。
浅近的寓意常常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或“再现故事”,或“克隆故事”的文章。
结果常常是“肤浅”地敷衍成文,而把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给淡化了甚至丢弃了。
2019年山石与卵石,好比尺与寸高一作文

自然界蕴含的道理,正是我们人类社会现象的写照。
我们把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称为人才:科学家,哲学家,商业精英,教育精英,技术工人……他们都是人才。要是想比较他们之间谁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大的话。这好比山石与卵石之间的比较。同是人才,同是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只是在不同领域所做出的贡献不同,这应如何去比较?
所长。”尺与寸好比山石与卵石。山石与卵石,他们同是石材,却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不足。
山石,千峰百岭石为基。它的存在,才有了巍峨的高山,才有了世界的屋脊。它是粗犷的雄魂,是方刚的勇士。
卵石,千万年里,经受了无数次的磨炼,脱胎换骨才有了今天这模样,体肤平滑,肌理莹润,它时来运转,被人们带离了大山,有机会来到人们生活中充当饰品。它是幸运的,因为它经受了磨炼,等待了千年。
此时,我想说,农民工好比山石,他们是粗犷,是方刚的。他们任受风雨侵蚀,体肤粗糙砺。他们比不上那些卵石,他们没有卵石的体肤,没有卵石那样的肌理。但是,我们怎么能去嫌弃他们?怎么能说他们不美呢?他们美,美得平凡,美得伟大。
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像卵石一样的高级人才,同样也需要像山石一样的普通平凡劳动者,他们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精彩!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关于“农民工”的帖子。上面有网友发表对农民工的的看法。有人说,他们所做的看上去也许是多么微不足道,但他们是这个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成了高楼大厦,修筑了铁路大桥,用晶莹的汗水换来了我们整洁的生活环境……但却有人嫌弃他们知识水平低下,生活条件简陋,影响了市容市貌,见之则避而远之。
大山与卵石作文

大山与卵石作文《大山与卵石》篇一《从大山到卵石的旅程》大山一直矗立在那里,巍峨又庄严。
而卵石呢,小小的,滑滑的,它们看起来完全是两个世界的存在。
我记得小时候去山里玩,那山可大了,一眼望不到头。
山上的树长得郁郁葱葱的,野草也密密麻麻的。
山上的石头也是奇形怪状的,有的巨大无比,像个沉睡的巨兽。
我当时就想,这些石头肯定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
我在爬山的时候,脚下一滑,差点摔个狗吃屎,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松动的小块石头。
我把那块石头拿起来,发现它还是有点棱角的。
我当时就很纳闷,这山上的石头怎么就松动了呢。
后来下山到了河边,我看到了那些卵石。
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在河水里躺着。
我突然想起我手里的那块从山上带下来的有点棱角的石头。
也许,这些卵石曾经就像我手里的那块石头是大山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像个调皮的孩子,不停地折腾着大山。
山上的石头有的被冲下了山,滚到了河里。
河水就更狠了,它日日夜夜流淌着,不停地冲刷着这些石头。
一开始那些石头还有自己的小脾气,这里凸一点那里凹一块,可是河水丝毫不讲情面,冲击着石头的各个部位,慢慢地,那些棱角就被磨平了。
就像一个毛头小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圆滑了。
我那块从山上带下来的石头的命运会不会也这样呢,如果把它丢到河里,是不是很多年后它也会成为一颗卵石呢。
篇二《大山与卵石的性格》大山是那种沉稳到骨子里的家伙。
它就静静地在那,管你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风霜雨雪就像是给它挠痒痒似的,来就来吧,大山还是那副威严的模样。
而且,山上的动物啊,植物啊,都得靠着大山生存,它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给它们提供住所。
我看到树林里的松鼠在老树墩上蹦来跳去,鸟儿在树枝间搭窝,它们的家可是大山在默默守护着。
卵石呢,就显得机灵得多。
我在河边把卵石拿起来把玩时,感觉它们滑溜溜的。
它们在河里可闲不住,河水轻轻一冲,它们就咕噜噜地滚来滚去。
它们似乎很懂得随遇而安,要是水流把它冲到了浅滩上,它就在那晒晒太阳。
要是又被冲到了深水里,它也不害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砂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寓言类的材料作文审题导引】寓言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完成寓言类材料作文,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审题原则:面对寓言类的材料,我们审题的第一要义是准确理解寓意,从寓言生动的故事中提炼出寓意。
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3.这类作文,可以有多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文的,写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选择自己最熟悉、把握材料较丰富、感受最深、觉得最好写的一个来写即可。
温馨提示:考场选择的寓言往往是浅近的、易懂的。
所以,我们既不要一读就急于动笔,也不要被寓言故事本身的“故事”所吸引。
浅近的寓意常常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或“再现故事”,或“克隆故事”的文章。
结果常常是“肤浅”地敷衍成文,而把这个寓言故事的“主旨”给淡化了甚至丢弃了。
(二)题意阐述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
他们对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
从对话来看,山石对卵石很是不屑,认为卵石细小,不如它自己高大挺拔;认为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不如它自己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
山石在卵石的面前,是骄傲的、自信的。
这些固然没错,但山石的不足在于,它在看到自己高大雄奇、充满阳刚之气的同时,不应当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
大千世界的事物存在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美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固然可敬,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山石的口气比较霸气,唯我独尊,唯我独优,毫无谦逊,这不是一种值得认可的为人之道。
山石的傲气、霸气值得一评。
对山石既可正面立论,肯定它的自信、它的豪气;也可反面立论,批评它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
跟山石相比,卵石就显得温和许多。
但卵石在高大的山石面前,并没有失去自信,并没有丧失自我,它据理力争,柔中带刚,阐说自己苦难的经历,阐说自己也有独特之美,阐说自己“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的实际贡献。
跟傲气的山石相比,人们往往把爱意更多地投向了卵石。
因此对卵石一般宜正面立论。
文章既可整体综合立意,将山石与卵石相互比照提出观点,也可选点立意,从山石或卵石的所具有的某一个小点立意,引申开去。
(三)立意角度的探究常见立意:傲气/豪气/霸气/大千世界万千之美/物尽其材各有所用/磨练/异样人生/异态之美/外形与内质/认同对方/不要拘泥一种形态/经历磨难是一种财富/自信是一种力量/谦虚/排斥/唯我独尊/大与小……若从“石头”的角度,正面立论的话,肯定“棱角分明”的石头是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保持本色之美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活出精彩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充满阳刚之气,等等。
从反面立论,批评山石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唯我独尊,唯我独优,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
若从“卵石”的角度,“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
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等。
从“卵石”的“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特点,可以立意为“磨练”等。
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1.从山石与卵石都坚守本质的角度——山石与卵石都是石头,它们的遭际各不相同,却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质与内涵,都有着各自存在的价值。
2.从山石与卵石不同价值取向的角度——(1)……人也一样,价值取向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却都能演绎一段别样人生。
(2)不同形式,同样实现自身的价值3.从山石与卵石姿态不同却和谐共生的角度——(1)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
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
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
(2)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
(3)大千世界万千之美/物尽其材各有所用/异样人生/异态之美/不要拘泥一种形态……4.从两石需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角度——(1)“糙砺”和“莹润”结合,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
(2)刚柔相济。
(四)作文中存在的问题1.对材料置之不理;缺少与材料有明确勾连的话语。
2.未能读懂寓意,对材料的主旨理解有偏差,或断章取义,或观点偏激,多抑山石扬卵石或抑山石卵石。
3.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克隆”,复制、扩写、编撰故事,胡编乱造4.文章观点不是从材料中抽出,且文章通篇与材料没有任何联系点。
立意的角度是多向的。
1.若从“石头”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保持本色之美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不阿,有骨气,有气节有等等。
2.若从“卵石”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等。
3.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
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
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
②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
③世界需要多元,水中的石就服务水,山上的石就装点上。
人有各异的经历。
不同的性格和爱好,但只要不甘平庸,有所追求,就一定会使他们成就不同的辉煌。
等等。
「精彩例文」:玉汝于成读罢此段,我不禁掩卷沉思,卵石的话语不断在耳边回响。
一块顽石,是要不加雕琢、体肤糙砺,还是要水蚀砂磨、肌理莹润?是要任其发展、不加束缚,还是要千磨万击、历经磨难?还是要放荡不羁、埋作他山之石,还是要动心忍性、终能脱胎换骨?卵石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即使像卵石那样生活中有太多风霜雨雪有太多暗礁险滩,旅途中有太多大风大浪有太多丛生荆棘,那毕竟是一段足以铭记的生命时光。
黄庭坚曾赞苏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确,苏轼的光辉成就在北宋文坛上独树奇葩,然而那样的光辉确是用贬谪流放的困苦换来的。
苏子生性豪放、言语无心却才气逼人,确为一块不加雕琢的顽石,却终有一日被流放,他也曾经痛苦曾经彷徨却依旧桀骜——拣尽寒枝不肯栖,然经千磨万击,终有一刻思想脱胎换骨,传下流光溢彩的《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思想的超脱让苏轼终成一块美玉,不仅作为文学家更作为思想家独立人间千年。
是有一种生活,远离了唾手可得的轻松,可它还是会跟你一起邂逅幸福;是有一种视野,洗尽铅华度尽劫波后的视野,让人大气地活着宠辱不惊,亦如卵石一般。
2007年当选韩国总统的李明博亦是这样一块卵石。
李明博并非富豪之后,亦无权势之门支撑,仅靠自己成为当今政坛奇人。
他生于日本,后为避难定居韩国,初到韩国衣食无着,年幼时还须靠兜售火柴维持家庭生计,但这样的困苦并没有压垮他,他勤奋努力赢得老板赏识并积累资金,在十年前闯入政坛竞选汉城市长一度落败并未灰心,二度竞选成功,再度搏击总统,终在07年底竞选成功,他的竞选口号是“不做当权者,而要做首席执行官”!李明博的奋斗史也是血泪史,但那足以明澄他内心高处的阳光。
仓促回眸时,惟见生命的杯盏中满盛了密密的不幸和疏疏的快乐,卵石装点人间的快乐是用水蚀砂磨的不幸换来的,苏轼思想超脱的快乐是用贬谪流放的不幸换来的,李明博竞选成功的快乐是用生活贫苦的不幸换来的。
一言以蔽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做颗不被磨圆的石子山脚下有一条林荫小道,道上铺满着光滑整洁的鹅卵石;登上山顶,俯身而望,四周的山石奇绝突兀,棱角分明。
同处一山,同为石头,山石与卵石,你会如何选择?我的回答是: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
也许你会说卵石温润圆滑,有什么不好?是,卵石经受磨练,收敛锋芒没什么不好。
可是山石的那种粗犷不羁,血性方刚才是生命该有的张力。
李白的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毫不掩饰的吐露了他的心声:他不会向任何人屈服,不会被磨难磨圆。
的确,他的身边时时都有锋芒,他能让高力士脱靴,就连皇帝天子,他都不放在眼里,他的周身都是刺,他学不会向俗世低头。
倘若李白摧眉折腰去侍权贵,你还能看到他李谪仙的风采吗?李白之后的刘禹锡也是如此。
一篇《陋室铭》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甘于贫穷,可这背后还透着一股倔劲。
他无论身居何处,不论境况如何都能自得其乐,不向困境低头。
刘禹锡一生屡遭贬谪,在终于结束了十二年贬谪生涯后,他回到长安城吟了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句略带解嘲的诗让我看到了一个历经沉浮后虽无原先桀骜但仍旧未收起棱角的刘禹锡。
他始终是块山石,学不会顺从。
做一颗不被磨圆的石子吧。
我们不应当去学一代词帝李煜的顺从。
也许你会说那是大丈夫的能屈能伸。
可是以江山换来的苟活,于人于己又有什么意义?在磨难面前,我们不能像那些奸佞小人一样卑躬屈膝,我们应该像《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无论多大的风浪,无论筋疲力尽,都不向困难屈服,不被失败磨圆的信念便是梦中鼓舞我们的狮子。
我们应该像屈原那样,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生命有时需要决绝。
卵石圆滑莹润,可是它没有我要的锋利。
珍珠温厚贵重,可是它没有我要的刚烈。
青花瓷细腻优雅,可是它没有我要的刚强。
我要的,是像山石那样,棱角分明,即便是永远在山头风餐露宿、默默无名,也不被磨圆。
例文供参考:我有我的滋味“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那是坚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那是奉献,不需比较,二者的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没有优劣,更没有是非。
不用作比较,万物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轨迹,只要能绽出独特的光彩,哪一条路是该偏废的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有梅花的风韵;“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有莲花的魅力。
绚出自我就好。
我喜欢苏轼的大气与豁达,驾一叶扁舟,与鱼虾交友;饮一杯美酒,千里共婵娟。
他的生命充满失意,无辜被卷入官场斗争,浮浮沉沉,身不由己,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子忘却了多少愁苦与辛酸,谁人知晓?然而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就是因为他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