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最新)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
7)执行;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执行;高温作业分级依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执行。
第四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防暑降温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 十条 用人 单 位 应 当 对 劳 动 者进 行 上 岗前
职业卫 生 培训 和 在 岗期 间的定 期 职业 卫 生 培训 , 普 及高 温 防护 、中暑 急救等 职业 卫生 知识 。
和离 岗时 的 职业 健 康 检 查 ,将 检 查 结果 存人 职
; 猖
I 五
_ 圃
两 i
n
。
麓
嚣
:《
薹
嚣_ _
谁 器
防暑 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 一 条 为 了加 强 高 温作 业 、高 温 天气 作 业
劳 动保 护工作 ,维 护 劳动 者健 康及 其相 关 权益 ,
高温》 ( B /2 93 执行 。 G ZT 2 .)
相 结 合 的 异 常 作 业 条 件 、湿 球 黑 球 温 度 指 数 ( G WB T指数 )超过 规定 限值 的作业 。 高 温 天气 是指 地 市 级 以上 气 象 主 管部 门所
县 级 以上 地 方 人 民政 府 安 全 生 产 监 督 管 理 部 门 、卫 生 行政 部 门 、人 力 资 源 社会 保 障行 政
第 四条 国务 院安 全 生 产监 督 管 理 部 门 、卫
根据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职业 病 防治 法》、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安 全生 产法》、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劳
生 行 政部 门 、人 力 资源 社 会保 障行 政 部 门依 照
相 关 法 律 、行 政 法 规 和 国务 院 确定 的职 责 ,负
第 七 条 用 人 单位 应 当落 实 以下 高 温 作 业 劳 动 保护 措施 : ( ) 优 先 采用 有 利 于控 制 高 温 的 新 技 术 、 一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一、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目的为了保障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以下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二、高温天气警示标准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天气警报,公司将按照以下规定执行防暑降温措施:1.气温高于35摄氏度,执行加班工作时间限制;2.气温高于37摄氏度,执行轮班制度和外出工作时间限制;3.气温高于40摄氏度,暂停室外施工和工作。
三、员工防暑降温措施1.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并定时提醒员工补水;2. 配备防暑用品,如冷毛巾、帽子等;3. 加强空调设备的维护和清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4. 安排员工在高温时段避免户外工作,并提供临时休息室。
四、领导责任公司领导需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视,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及时调整措施以保障员工健康。
五、员工权利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并拒绝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六、其他对于违反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调整,公司将及时通知员工。
祝大家在夏日里工作愉快!七、员工培训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防暑降温知识培训,包括高温天气下的防护措施、早晚气温变化、补水原则等内容。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高温天气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高温环境。
八、设备设施更新公司将不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调设备、通风设施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降温。
同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升级设备,提高工作场所的防暑降温效果。
九、防暑降温措施的监督和评估公司设立专门的工作组,负责监督和评估防暑降温措施的执行情况。
工作组将定期对各部门的防暑降温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对于存在问题的部门,将要求其立即整改,并跟踪检查效果。
十、员工反馈机制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反馈防暑降温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建立员工反馈机制。
员工可通过匿名途径向公司提供意见和建议,公司将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暑降温工作。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2012-06-29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
第三条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WBGT指数测量依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执行;高温作业职业接触限值依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执行;高温作业分级依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执行。
第四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防暑降温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高温容易引发中暑、热衰竭等症状。
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防暑降温措施的管理要求1.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建立健全防暑降温的责任体系。
2.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工作场所制定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应有足够的防暑降温设备和药品,如扇子、遮阳帽、防晒霜、清凉油等。
3.实行随时随地测量员工体温的制度。
体温超过37.5℃或出现症状时,要尽快就医或休息调整。
4.员工需要适时休息,且工作场所需要提供适当的休息空间。
在高温天气里,每个员工每小时应有十至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5.员工在高温天气里需要补充水分。
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以体内异常出汗、大量运动或体型较大的人仍需有所增加。
6.员工和管理者需积极宣传防暑降温、预防中暑知识,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防暑降温设备。
三、防暑降温措施的实施1.确定具体措施并编制相应的实施计划。
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工种和天气条件,制定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2.每周开展防暑降温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中暑的类型、预防方法、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3.实行随时随地监控体温,应配备体温计等设备,对员工的体温进行测量,并妥善保存。
4.面对突发情况,应该有应急处置预案和报警电话,做好现场应急处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
5.定期检查防暑降温设施,对不符合使用标准的设备应即时处理。
四、防暑降温的考核机制1.根据员工体温监测、休息情况监控等数据进行考核,每个员工必须保证自己的体温正常,并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休息。
2.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应该得到表扬和奖励,以激发其防暑降温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违反防暑降温制度的员工和管理者应受到相应的惩罚和警告,以保障防暑降温工作的顺利推进。
五、结语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无需赘言。
通过实施科学的防暑降温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中暑等高温症状的发生率,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稳定和良性发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一、适用范围与定义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在高温天气下,为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预防和减少因高温引发的工作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本办法所称高温天气,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或达到30℃但湿度较高的天气。
二、责任制与预案公司应建立防暑降温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确保防暑降温工作的有效实施。
制定防暑降温预案,明确高温天气下的应对措施,包括启动条件、具体措施、责任人等,确保在高温天气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三、作息时间安排高温天气下,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保障员工有足够的休息和避暑时间。
鼓励员工在休息时间内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轮换休息制度在高温天气下,公司应实行轮换休息制度,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对于需要长时间户外作业的员工,应安排适当的遮阳设施,减少太阳直射,降低工作场所温度。
五、现场饮水供应公司应在现场设置充足的饮水点,确保员工可以随时饮用清凉饮料或淡盐水,补充体内水分和盐分。
鼓励员工多喝水,避免在高温天气下因脱水引发身体不适。
六、工作环境改善公司应采取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如安装空调、风扇等设备,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提高员工的舒适度。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减少细菌滋生。
七、监督与处罚措施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防暑降温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对于违反防暑降温规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如警告、罚款、降职等。
八、健康检查与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员工,应关注其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加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高温天气和防暑降温措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防暑降温工作是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夏季高温天气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非常重要。
各大企事业单位需要制订出一套完善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为员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一、监测温度及气象预警在夏季高温天气,对办公室、车间等区域进行温度监测,当出现高温情况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另外,关注气象预警,当出现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二、合理调整工作时间根据高温天气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推迟上班时间和提前下班时间,减少员工在高温下工作的时间。
此外,可以采取弹性工作制度,在高温时间段内将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在低温时段内,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
三、营造舒适工作环境要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1.安装空调、通风设备,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
2.对于没有空调设备的房间,可以采用其他降温措施,如电风扇、空气净化器等。
3.加强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减少室内粉尘和污染物。
四、加强员工培训要加强员工的防暑降温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可以对员工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培训,使员工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掌握相应的防护措施,学会快速应对高温天气。
五、提供适宜的防暑降温用品为员工提供适宜的防暑降温用品,帮助员工缓解高温带来的负面影响。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提供以下防暑降温用品:1.饮用水:员工在高温下需要加强饮水,可以为员工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2.毛巾:员工在出汗后需要及时擦拭汗水,可以为员工提供毛巾。
3.散热贴:针对特定工种的员工,可以提供散热贴,缓解疲劳、降温解暑。
六、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在高温天气下,若员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需要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如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或选择附近的医院作为就近救援点。
七、落实单位领导责任各大企事业单位应落实单位领导的责任,负责夏季高温天气的防范和应对工作,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1.根据高温季节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的体力劳动。
2.提倡员工在日出前或日落后进行户外工作,避免在正午时段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根据工作需要,采取轮班制度或定期休息,减少持续性的高强度劳动。
二、提供合适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品1.为员工提供适宜的工作服装和防护用品,包括防晒帽、太阳镜、工作手套、口罩等。
2.鼓励员工穿着透气性好、材质轻便的服装,避免穿着过多且密封的衣物。
3.为员工提供防晒霜和防晒喷雾等防晒用品,指导员工正确使用。
三、加强工作环境的调整和改进1.采用科学合理的通风设施和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等,确保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2.加强对办公室、工厂以及其他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工作,降低室内温度。
3.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和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保持优良的工作状态。
四、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和监督1.加强对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高温环境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向员工提供必要的急救培训和知识,提高员工的急救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监测员工的体温、心率等身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五、强化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1.建立防暑降温措施的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完善防暑降温的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
3.建立员工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防暑降温工作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建立应急响应机制1.建立应急响应预案,包括员工中暑、热带风暴等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2.制定员工中暑的紧急救援和疏散方案,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3.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总之,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实施对于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提供合适的装备和防护用品,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员工健康教育和监督,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保障和应急响应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员工中暑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是指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管理和实施防暑降温措施的规定和制度。
1. 工作时间和休息安排:根据气温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间隔,避免高温时段集中工作,尽量在早晚凉爽时段安排重要工作。
2. 室内通风和降温:保证室内通风良好,每3小时开窗通风,尽量安装空调或者使用风扇等降温设备。
3. 饮水和补充营养:提供充足的清凉饮品,鼓励员工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和营养。
4. 安排合理的工作服装:根据气温和工作环境,提供合适
的工作服装,选择透气性好、吸汗、防晒等性能的服装。
5. 教育培训和宣传:加强员工对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的
认识和防范意识,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并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广泛宣传防暑降温知识。
6. 监测和预警:建立气温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室内
外温度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7. 紧急救护和医疗保障: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及时处理
中暑等突发状况,并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
8. 工作场所改善:改善工作场所的环境,如增加绿化植被、遮阳设施等,减少温度和阳光直射。
9. 监督和检查:建立防暑降温措施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的管理和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中的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