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优化改造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优化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是保障环境安全和健康的重要设备。
然而,传统的烟气净化系统存在一些缺陷,包括效率低、能耗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烟气净化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首先,优化改造可以加强烟气处理设备。
传统的烟气净化系统主要包括除尘器、脱硫器和脱硝器等设备,但这些设备在处理高浓度烟气时效果并不理想。
优化改造应考虑采用更高效的除尘器和其他烟气处理设备,如静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等,以确保高浓度烟气的净化效果。
其次,优化改造可以提高烟气净化系统的能耗效率。
传统的烟气净化系统通常通过大量的风机来实现流程运行,导致能源的浪费。
优化改造可以引入能耗较低的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烟气浓度和流量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此外,通过优化改造还可以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传统的烟气净化系统操作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风险。
优化改造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化设备,实现烟气净化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优化改造还应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传统的烟气净化系统通常将废弃物排放到大气中,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优化改造可以考虑将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如通过干法脱硫技术将脱硫剂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环境污染。
总之,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的优化改造是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烟气处理设备、提高能耗效率、简化操作流程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烟气净化系统的性能,并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垃圾焚烧发电中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研究

污染物项目生物质项目小时均值(mg/Nm 3)垃圾项目小时均值(mg/Nm 3)备注氮氧化物50100采用氨法脱硝、氨法脱硫工艺的垃圾焚烧废气氨逃逸浓度不高于8mg/m 3二氧化硫3535烟尘1010备注基准氧量:6%基准氧量:11%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均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空气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
基于此,2014年,我国各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空气环境污染问题,超低排放得到了空前关注。
可以说,未来各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便是超低排放,同时,也是重要目标,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和严格控制的地区,地方政府对垃圾焚烧及其他行业的超低排放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面对这种形势,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垃圾焚烧中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方案,以期为超低排放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超低排放标准如表1所示。
2国内外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现状2.1国外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现状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发达国家对垃圾焚烧的认识较早,且发达国家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这无疑对垃圾焚烧烟气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正因为面对这种情况,国外不断涌现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工艺,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SCR (催化脱硝技术)在垃圾焚烧设备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日本,固化焚烧过程中产生飞灰时,有机螯合剂的应用十分广泛;在部分发达国【作者简介】喻兵(1989-),男,湖北荆门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电厂热动研究。
垃圾焚烧发电中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研究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of Ultra-Low Emission of Flue Gas in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喻兵(光大城乡再生能源(钟祥)有限公司,湖北钟祥431900)YU Bing(Everbright Urban and Rural Renewable Energy (Zhongxiang)Co.,Ltd.,Zhongxiang 431900,China)【摘要】近年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各行各业都应自觉履行义务,实行政府提倡的超低排放政策,垃圾焚烧发电厂亦是如此。
河北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超低排放技改案例研究

河北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超低排放技改案例研究作者:冯波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29期摘; 要:針对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河北地区已经运行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脱酸和脱硝处理工艺,详细分析了技改运行后对脱酸和脱硝的影响,并分析了相比原处理工艺技改后投资及运行对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垃圾;超低排放;脱酸和脱硝中图分类号:X799.3; ; ;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29-0056-03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mission standard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the exist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in Hebei Province have added the process of deacidizing and denitrification on the existing basis. 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on acid removal and denitrification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effects of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on cost were analyze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treatment process.Keywords: municipal solid waste; ultra-low emission; deacid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1 概述我国目前生活垃圾年产量1.8亿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废物转化为能源,近些年来取得迅猛发展,目前我国约50%的生活垃圾采用焚烧法处理;未来几年,随着更多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行,焚烧比例所占比例将更大。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探讨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探讨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相关的焚烧处理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为了贯彻中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超低排放成为当前垃圾焚烧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对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进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1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相关标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的要求,其所参照标准均以标准状态下11%O2干烟气作为参考进行换算。
当前,中国的重金属、HCl等超低排放限值参照欧盟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值均低于欧盟标准的50%,其中,NOx排放限值仅为欧盟标准的40%,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2010/75/EU欧盟工业排放指令。
2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技术路线2.1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烟气特性将国内一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锅炉作为研究对象,其垃圾焚烧量平均为1200t/d,每小时产生的烟气量为2×11337Nm3,排烟温度为180℃。
具体来看,排放烟气中主要成分为N2,占63%;其次为H2O,占20%左右。
污染物组成以烟尘为主,质量浓度可达3500mg/Nm3。
另外,HCl、SO2以及NOx等均是该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2.2垃圾焚烧余热锅炉烟气深度净化技术当前,中国投运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系统符合国家标准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及欧盟标准,但为达到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标准,需要控制SO2质量浓度为35mg/Nm3,NOx质量浓度为50mg/Nm3,烟尘质量浓度从以往的30mg/Nm3降至10mg/Nm3。
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积极改进传统工艺流程,并对后段烟气进行深度净化。
2.2.1布袋除尘基于垃圾焚烧烟气易结潮及强腐蚀性的特点,可对布袋除尘器箱体和布袋材质、性能展开进一步优化。
垃圾焚烧发电中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研究

垃圾焚烧发电中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十分巨大变化,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对此,各行业在环境保护上应当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要求,自觉履行义务,实行超低排放政策,其中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更是如此。
本文则主要针对垃圾焚烧发电中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垃圾焚烧;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社会工业化水平上升,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因此有了明显变化。
大量生产、生活垃圾由此产生,因此相关垃圾焚烧也就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关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行,超低排放也已经成为垃圾焚烧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探索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1.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特点据了解,垃圾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成分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在焚烧过程中容易产生很多不确定性,在加上燃烧过程中的多边形,因此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中仍含有少量的有害污染物。
与燃煤烟气相比较而言,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具有非常明显的自我特点,比如:湿量大、含有毒有害成分且包含了大量的微量重金属,其成分相对来说复杂程度更大。
另外,垃圾焚烧所排放的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致癌物质成分,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较大。
最后,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粉尘粒径较细、粘度高、冲击性大等特点,进而在排放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1.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现状近年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越来越多,但各企业烟气处理技术在实际的发展状况上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部分老电厂或小电厂的烟气处理工艺相对落后。
虽然部分已进行了改造,但仍不能保证其稳定性和达标排放。
近年来,与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相比,新建发电厂的烟气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烟气处理技术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笔者在对当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比较常用的处理技术为SNCR脱硝+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工艺。
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运行总结

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运行总结摘要:中国是燃煤大国,燃煤电厂所占比例较大。
目前燃煤电厂在污染物治理上一般都配置有脱硝系统、除尘系统和脱硫系统。
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按照常规配置的这些系统很难达到现行的国家标准,对此,燃煤电厂开展了一系列污染物治理工作。
关键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引言燃煤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气,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开展烟气协同治理很有必要,符合环保理念的首要条件。
近几年国家更加重视环保,燃煤电厂必须要遵循环保管理相关要求,积极开展烟气协同治理工作,既要取得良好环保成效,也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SO2、NOx、烟尘等含量和产业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以往由于技术落后等问题,烟气协同治理效果不佳,产业结构比较落后。
通过不断引入新工艺、新技术,有效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改善烟气协同治理效果,最后促进燃煤电厂可持续发展。
如果烟气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对发展会产生影响,所以要重视烟气协同治理,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保证长远发展。
因此燃煤电厂烟气协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技术路线的选择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选择,既要考虑一次性投资,也要考虑长期的运行费用;既要考虑投入,也要考虑节能减排的产出效益;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也要考虑其运行可靠性;既要考虑超低排放的长期稳定性,也要考虑故障时运行维护的方便性;既要立足现在,也要兼顾长远。
超低排放技术应用应充分考虑电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炉制宜”,必要时可采取“一炉一策”,同时还应统筹考虑各污染控制设备之间的协同处理作用。
2新技术的优越性分析和方案确定2.1SO2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对于脱硫装置(FGD)而言,燃气机组标准要求达到的脱硫效率(FGD出口SO2排放浓度35mg/Nm3)要高于重点控制区域执行的特别排放限值需达到的脱硫效率(FGD出口SO2排放浓度50mg/Nm3),但随着FGD入口SO2浓度的提高,脱硫效率的差异越来越小,针对不同机组,路线选择如下:(1)已建燃煤机组。
垃圾焚烧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

垃圾焚烧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路线,重点探讨了垃圾焚烧实施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超低排放(6%基准氧条件下,NOx≤50mg/Nm3,SO2≤35mg/Nm3,粉尘≤5mg/Nm3)的呼声越来越高,实施超低排放逐步成为一种方向和目标,特别是经济发达及严控区,地方政府纷纷鼓励要求垃圾焚烧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本文主要对目前垃圾焚烧的国内外主流烟气处理技术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路线进行介绍,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局限性,提出今后超低排放的研究方向。
2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技术2.1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特性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由N2、O2、CO2和H2O等四种无害物质,占烟气容积的99%。
因垃圾成分的不可控和燃烧过程的多变性,焚烧烟气中还含有1%左右的有害污染物。
与燃煤烟气相比,烟气具有其独特性:1)烟气含湿量大,一般达20%~30%;2)烟气中有毒、有害成分复杂,包含多种微量金属,如Pb、Hg、Cr等;3)烟气成分复杂,与燃煤锅炉不同,其不但含有O2、SO2、CO2、NOx等,还含有较多的HCl、HF等酸性气体;4)存在二英和呋喃等致癌物质;5)烟尘粒径细、黏度高,具有强磨琢性和冲击性。
2.2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技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处理是根据烟气排放标准对烟气中的飞灰、酸性污染物(HCl、HF、SOx)、重金属及二英等有机污染进行控制。
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烟气的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一步是脱除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主要有干法工艺、半干法工艺、湿法工艺等,酸性气体脱除工艺各有其优缺点,须综合权衡工程的各因素进行选择;另一步是粉尘的脱除,其中采用布袋除尘器是公认的最佳选择[1]。
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工艺选择与工程案例分析

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工艺选择与工程案例分析吴大辉;项显超【摘要】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SCR脱硝工艺和湿法脱酸工艺逐渐被采用.本文针对\"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尘器+SGH+SCR+湿法+GGH\"和\"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尘器+1#GGH+湿法+2#GGH+SGH+SCR\"两种不同的超低排放工艺,从工艺技术特点、工艺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比了两种工艺在浙江某项目和广东某项目中的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SCR置于湿法后端工艺脱酸系统运行灵活性好、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因此对于同时设置湿法与SCR系统的项目,建议优先考虑将SCR布置在湿法后端工艺.【期刊名称】《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卷),期】2019(037)006【总页数】4页(P113-116)【关键词】垃圾焚烧;SCR;湿法;烟气净化;装置布置【作者】吴大辉;项显超【作者单位】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703;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7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73近年来,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烟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
例如,《深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规范》(SZDB-233-2017)氮氧化物NOx限制为80 mg/Nm3,SO2限制为30 mg/Nm3,HCl限制为8 mg/Nm3。
随着标准的提高,常规的烟气工艺已经无法满足要求,SCR和湿法工艺被逐渐采用。
近年来,浙江省与深圳新上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多数要求配备SCR及湿法工艺。
目前,垃圾焚烧电厂同时设置SCR和湿法的工艺有两种:“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尘器+SGH+SCR+湿法+GGH”和“半干法+干法+袋式除尘器+1#GGH+湿法+2#GGH+SGH+SCR”。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不同的布置方式,从工艺特点、工艺经济性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两种工艺路线实际运行中的处理效果。
1 SCR系统和湿法系统1.1 SCR脱硝系统SCR系统以NH3作为还原剂,在170~350℃温度区间并设有催化剂(一般为TiO2/V2O5)的情况下,将烟气中的NO2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焚烧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路线,重点探讨了垃圾焚烧实施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超低排放(6%基准氧条件下,NOx≤50mg/Nm3,SO2≤35mg/Nm3,粉尘≤5mg/Nm3)的呼声越来越高,实施超低排放逐步成为一种方向和目标,特别是经济发达及严控区,地方政府纷纷鼓励要求垃圾焚烧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本文主要对目前垃圾焚烧的国内外主流烟气处理技术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路线进行介绍,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局限性,提出今后超低排放的研究方向。
2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技术2.1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特性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由N2、O2、CO2和H2O等四种无害物质,占烟气容积的99%。
因垃圾成分的不可控和燃烧过程的多变性,焚烧烟气中还含有1%左右的有害污染物。
与燃煤烟气相比,烟气具有其独特性:1)烟气含湿量大,一般达20%~30%;2)烟气中有毒、有害成分复杂,包含多种微量金属,如Pb、Hg、Cr等;3)烟气成分复杂,与燃煤锅炉不同,其不但含有O2、SO2、CO2、NOx等,还含有较多的HCl、HF等酸性气体;4)存在二英和呋喃等致癌物质;5)烟尘粒径细、黏度高,具有强磨琢性和冲击性。
2.2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技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烟气处理是根据烟气排放标准对烟气中的飞灰、酸性污染物(HCl、HF、SOx)、重金属及二英等有机污染进行控制。
垃圾焚烧发电厂中烟气的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一步是脱除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主要有干法工艺、半干法工艺、湿法工艺等,酸性气体脱除工艺各有其优缺点,须综合权衡工程的各因素进行选择;另一步是粉尘的脱除,其中采用布袋除尘器是公认的最佳选择[1]。
2.2.1脱酸处理工艺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的脱酸处理工艺主要是半干法、湿法脱酸以及半干法与湿法的组合。
半干法工艺融合干法与湿法两种工艺的优点,Ca(OH)2的活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保持脱酸塔内相对湿度对提高脱酸效率非常重要。
半干法脱酸技术与干法工艺脱酸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脱酸效率;与湿法工艺相比,其设备构造简单、投资相对较低、能耗较少。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中,明确“烟气处理宜采用半干法加布袋除尘工艺”。
半干法脱酸技术应用较多的主要有旋转喷雾半干法和循环悬浮式半干法两种工艺,且各有优点。
与干法和湿法工艺相比,两种工艺均能使处理后的烟气达到生活垃圾烟气超低排放标准,投资运行成本较低,且本身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
目前,国内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除上海老港电厂以及在建中的杭州九峰电厂脱酸工艺采用湿法处理外,湿法工艺应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案例较少。
旋转喷雾半干法工艺流程见图1。
2.2.2脱硝处理工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中NOx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目前,国内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多采用SNCR脱硝技术,新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部分采用SCR脱硝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厂中SNCR工艺运用较多,在炉膛850℃~950℃的温度范围内,SNCR工艺的脱硝效率在30%~60%之间,但也存在脱硝效率低、锅炉结垢、水冷壁腐蚀等问题。
目前,SCR工艺脱硝效率较高,可达80%左右,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要是低温SCR工艺,低温SCR反应器多布置在脱酸与袋式除尘系统之后,考虑到烟气温度需高于酸性气体露点温度15℃,一般运行温度在150℃~180℃。
部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SNCR/低温SCR组合脱硝工艺,脱硝效率可达80%左右,但生活垃圾烟气中的重金属以及粉尘容易导致催化剂失活,实际运行效果较差。
3 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因厂制宜采用成熟适用的环保改造技术,除尘可采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电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装置,鼓励加装湿式静电除尘装置;脱硫可实施脱硫装置增容改造,必要时采用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更高效率脱硫设施;脱硝可采用低氮燃烧、高效率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装置等技术”。
3.1脱硝技术脱硝系统多采用低NOx燃烧器+SCR催化剂组合的方式,该类系统技术成熟,运行可靠。
烟气超低排放改造与常规电站相比较,脱硝系统区别主要在于SCR 催化剂的填装层数,改造工程多将原有备用层直接装填,改造后系统脱硝效率可以提升至85%~90%,采用现有技术基本可以满足超低排放NOx﹤50mg/Nm3的要求。
3.2脱硫技术脱硫装置出口SO2浓度控制与煤质的含硫量、脱硫装置脱硫效率等密切相关。
其中合理控制煤质的含硫量,可有效降低脱硫装置的负荷,更加科学合理地控制SO2排放。
超低排放技术采用的新技术有:双托盘、性能增强环、增加喷淋层、增加浆液泵等;对于改造机组,可采用增加一座吸收塔的方式,改进后系统脱硫效率达到98%~99%,可以满足超低排放SO2﹤35mg/Nm3要求。
3.3除尘技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重点和关键在于粉尘的达标排放[4]。
针对国内燃煤电厂使用的除尘设备80%以上为电除尘器,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电除尘技术,可采用“协同控制”和“末端治理”的技术路线,如图2。
(1)以低低温ESP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即通过烟气冷却器或烟气换热系统降低电除尘入口烟气温度至酸露点以下,一般为90℃左右,烟气中大部分SO3会在烟气冷却器中凝结,并被吸附在粉尘表面,使粉尘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大幅度提高除尘效率,同时除去大部分SO3。
(2)湿式电除尘技术路线:主要在脱硫塔后增加湿式电除尘装置,保证粉尘达标排放。
4 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存在的局限性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工艺目前主要采用“半干法脱硫+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并根据NOx排放情况设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
垃圾焚烧发电厂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参照目前燃煤锅炉采用的超低排放技术,结合《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要求,采用的组合工艺路线见图3。
湿法脱酸主要通过碱性溶液(NaOH、Ca2(OH)2等)将酸性气态污染物SO2、HCl 等吸收。
湿法脱酸的效率较高,对HCl的脱除效率可达99%以上,SOx脱除效率在90%以上,且部分重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出来。
但湿法脱酸会产生大量废水,需配置废水处理设施,设备占地面积大,投资运行费用高,普遍存在着腐蚀、结垢、阻塞、风机带水等问题[6],目前在国内的应用案例较少,一般只作为干法和半干法工艺后尾气的深度净化措施。
垃圾焚烧烟气中的烟尘含量大、烟气灰分黏度高,催化剂如布置在省煤器之后容易堵塞,且垃圾焚烧烟气中氯化氢与硫氧化物极易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
因此SCR装置一般设置在脱酸除尘之后,多采用低温型SCR催化剂。
但湿法脱硫和湿式电除尘之后烟气温度较低,烟气湿度较大,对低温催化剂的影响较大。
目前实验研究报道的低温SCR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脱硝效率,但在低温条件下,催化剂容易受SO2和H2O的影响而失去活性。
SO2和H2O的毒性作用是低温催化剂难以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
HuangZG等研究也表明,H2O可以和催化剂表面催化还原NOx的活性位发生竞争吸附,从而抑制NOx的脱除效率,并且会增加硫酸铵盐的累积,从而加速催化剂的中毒。
在低温SCR催化剂应用方面较为领先的是壳牌公司(Shell),该公司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低温DENOx系统(SDS),其包含一种专有适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V/Ti颗粒状催化剂和一个低压降的侧流反应器(LFR),可以同步催化NOx 和分解二英。
典型的商业应用级SDS,在170℃~300℃条件下,可在很小的氨逃逸下达到95%的NOx转换率。
SDS效果对烟气要求存在如下要求。
(1)反应温度:催化剂活性温度区间为170℃~300℃(最佳温度为240℃~280℃),焚烧烟气经湿法处理后,到达催化反应器的温度约60℃。
因此,必须对焚烧烟气进行再加热处理,使烟气温度提升至200℃左右,以达到最佳催化效果,故能耗较大。
(2)SO2含量:要求进入催化反应器烟气中的SO2含量在50mg/m3(S.T.P.,干)以下。
如烟气中SO2含量过高,由于反应活性位的竞争,会严重影响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NOx、二英/呋喃类的效率。
(3)粉尘:要求进入催化反应器的烟气粉尘含量低于10mg/m3(S.T.P.,干),由于催化剂无法对灰尘吸附的二英/呋喃类进行催化氧化作用,经过催化反应器后,被灰尘吸附的二英/呋喃类会有一部分再次释放到烟气中。
如果烟气中的灰分含量过高,则被吸附的二英/呋喃类不能通过催化剂脱除,也达不到排放限值要求。
从催化剂的应用条件可看出,SDS应用于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复杂烟气成分存在一定局限性,适用于处理燃气或天然气在加热器、窑炉、锅炉、燃气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燃烧产生的NOx烟气。
此外,为维持催化剂的活性,需要选择在200℃以上环境中进行催化反应,但是为防止二英类再合成,要求温度不断下调,在300℃以下时,会生成氯化铵,导致催化剂中毒。
5 结语实施超低排放应充分考虑行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尽管相关燃煤锅炉超净排放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应用于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目前的主流技术路线是“S NCR+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组合工艺,能达到现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垃圾焚烧实施超低排放工艺仍需做进一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探讨:1)从源头处理,对垃圾实施分类收集运输及对垃圾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减少重金属及含氯类垃圾进炉焚烧,以减少烟气污染物的生成;2)湿法脱酸作为后续烟气的深度净化,会产生大量废水,因此应研究如何提高半干法脱酸工艺的效率以减少后续湿法废水排放;3)开发高效催化剂用于二英及NOx 的综合降解,以减少系统的复杂性;4)目前低温催化剂对烟气条件要求较高,并且昂贵,对高效、经济、实用的低温催化剂需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