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如何保证注射剂产品质量

如何保证注射剂产品质量戴天201218590104澄明度1.工艺用水应该认真按照GMP要求,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来制备,确证工艺用水质量;定期对工艺用水设备设施清洗灭菌;实时监控工艺用水的杂质、PH值、电导率等参数;利用折叠式精密滤芯过滤清洗用注射用水、纯化水及与注射用水储罐、纯化水储罐接触的空气,更好地改善工艺用水的澄明度及接触工艺用水储罐的空气质量;在用水终端,如器具清洗、胶塞清洗等关键岗位使用折叠式精密滤芯过滤器,严格控制与药液直接接触的内包材、容器具的清洗工艺用水质量;利用微孔滤膜有效过滤药液,保证药液质量。
对于工艺用水温度高带来的隐患,可以采用一定的装置降低工艺用水的水温;使工艺用水温度对设备设施及胶塞清洗的影响降低,实现用冷配法配制药液,有效地控制溶液中的白点、白块数。
2.过滤应该选择效率高、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过滤器和质量好的滤膜;微孔滤膜过滤器在使用前后进行气泡点试验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滤膜是否有泄漏;还需要定期对微孔过滤器进行外观完好性、完整性试验、保压试验、气体扩散试验等进行验证,确保过滤效果能满足澄明度要求及工艺要求。
无菌、无热原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安瓿:清洁度和干燥程度。
配药:批号划分与编制、主药含量、pH值、澄明度、色泽、过滤器材的检查等。
灌封:长度、外观、装量、澄明度。
灭菌:灭菌柜——标记、装量、温度、时间、真空度、记录。
灭菌前后半成品——外观清洁度、标记、存放区。
灯检:抽查澄明度、每盘标记、灯检者代号、存放区。
2.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纯水:增加pH值、氯化物。
注射水:硫酸盐、钙盐、内毒素、微生物等项目检测。
洗瓶:滤后的纯水与注射水需检查澄明度、水温、水压、毛刷、清洗剂浓度、残留水滴、淋洗水pH值、瓶清洁度。
配药:复核配制原辅料,药液检测主药含量、pH值、澄明度,微孔滤膜需进行完整性试验。
灌封:涤纶薄膜—洗涤水澄明度、氯化物;灌装后半成品—药液装量、澄明度、铝盖紧密度;灌装后半成品—微生物污染水平。
简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简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如下:
无菌:注射剂内不应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热原:注射剂内不应含热原,特别是用量一次超过5ml 以上、供静脉注射或脊椎注射的注射剂,必须是热原检查合格的。
澄明:溶液型注射剂内不得含有可见的异物或混悬物,应符合卫生部关于澄明度检查的有关规定。
安全:注射剂必须对机体无毒性反应和刺激性。
等渗:对用量大、供静脉注射的注射剂应具有与血浆相同的或略偏高的渗透压。
pH值:注射剂应具有与血液相等或相近的pH值。
稳定:注射剂必须具有必要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贮存期安全、有效。
英克司兰钠注射液 质量标准

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质量标准《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质量标准》一、引言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中文文章。
二、什么是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英克司兰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其主要成分是英克司兰,是一种强效的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从而扩血管,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耗氧量,改善心脏供血等效果。
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三、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1. 外观要求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外观是其质量的直观体现。
根据国家药典对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规定,其外观应为无色或稍微带黄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检查容器外表面应无漏液、无裂纹、无破损,盖子应牢靠,无松动现象。
2. 含量测定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是其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家药典对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规定,其含量测定应符合相关的药典标准,保证每支注射液中的药物含量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3. pH值pH值是衡量药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英克司兰钠注射液来说,其pH值应处于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4. 细菌限度英克司兰钠注射液是一种注射剂,因此对细菌的限度也是质量标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根据药典规定,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应符合细菌限度的要求。
5. 其他指标除了上述指标外,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还包括密度、比浊率等指标,并且这些指标在药典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四、对英克司兰钠注射液质量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英克司兰钠注射液作为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其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严格把控英克司兰钠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要重视药物的外观、含量测定、pH值等指标的监控,并且及时对不合格的药物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五章注射剂(重点章节)教学要求: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

第五章注射剂(重点章节)教学要求: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2、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注射用水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注射剂的附加剂4、掌握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5、熟悉注射剂生产车间的设计要求,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6、熟悉注射用油的要求7、熟悉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方法8、了解其他注射用溶媒的性质与应用范围一、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定义: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注射剂的分类: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1.注射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用的无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型注射液。
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
如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脂肪乳输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
2.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
如青霉素等。
3.注射用浓溶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注射剂的特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注射剂是直接注射入人体内,所以吸收快,作用迅速。
特别是静脉注射,药液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
2.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易被消化液破坏,链霉素口服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3. 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在临床上常遇到昏迷、抽搐、惊厥或消化系统障碍的患者均不能口服给药,采用注射剂是有效的给药途径。
4.发挥局部定位作用如局麻药、某些诊断用药以及需要延长药效的注射剂,都具有局部定位作用。
质量要求:1.无菌2.无热原无热原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特别是供静脉及脊椎注射的制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安全性注射剂不能对组织有刺激性或毒性,特别是一些非水溶剂及一些附加剂,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以确保安全。
注射剂生产质量关键控制点

注射剂生产质量关键控制点一、引言注射剂是一种通过皮肤或黏膜注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剂型,其生产质量关键控制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确保生产的注射剂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原材料选用原材料的选择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控制点。
必须确保原材料符合药典规定,具有合格合法的质量认证,并且符合注射剂生产的技术要求。
三、生产过程控制1.净化过程:保持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是关键控制点之一,注射剂生产必须在符合GMP要求的清洁环境中进行,避免外部污染。
2.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工艺中的每个步骤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注射剂的生产过程稳定可靠,避免人为错误和偏差。
3.设备清洁与验证:注射剂生产设备的清洁和验证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必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和验证的程序。
四、质量控制1.原料检验:注射剂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包括外观、纯度、污染等指标。
2.在制品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3.成品检验:对生产出的注射剂产品进行严格的成品检验,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五、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注射剂生产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等,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六、总结注射剂生产质量关键控制点涉及原材料选用、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控制这些关键点,我们才能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注射剂产品,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以上是关于注射剂生产质量关键控制点的介绍,希望对注射剂生产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本文参考了医药行业的相关知识和资料,对于具体生产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操作规范制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

第三章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必须是在理化性质研究基础上进行,因此,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研究应对处方中的各组份和最终成品的与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其包含文献资料和实验研究二方面的内容。
由于注射剂处方中的组份存在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泡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受制备工艺的影响,因此对其纯度的确定、杂质控制及保证质量和稳定性方面都增加了复杂性和特殊性。
为此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必须注意各有关方面的因素,从多个环节全面综合考虑。
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要求注射剂的主要成分必须基本清楚。
多个成分之间的比例应相对稳定。
在理化性质研究基本明确,质量、工艺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
根据实验研究的结果,以方法成熟、灵敏度高、准确性大、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的原则来确定必要的检测项目。
为保证质量稳定性,对注射剂的组份、半成品、成品均须制订质量控制项目。
净药材应明确品种,规定产地,必要时应制订符合该注射剂专用的质量要求。
制订质量标准的样品应为中试产品。
对所制订的项目及指标均应提供实验数据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资料。
一、名称、汉语拼音控《规定》附件十"命名的技术要求"制订。
二、处方(一)处方应体现源于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的原则。
(二)应以中医药理论。
文献古籍、经验或现代有关该品种研究成果等情况来阐述选题目的与处方依据。
(三)复方组成一般应无配伍禁忌。
处方药味宜少而精。
(四)处方组成可以是单方或复方。
处方中的组份可以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净药材。
(五)以有效成分为处方组份的,系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单一化学成分,须按一类新药要求报进相应资料,并随制剂一起申报审批。
(六)以有效部位为处方组份的,系指从中药材,天然药物中提取的非单一化学成分,须按二类新药要求报送相应资料,并随制剂一起申报审批。
(七)单方中的药材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若药材原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的,必须补报相应资料,连同省级药品标准资料按三类药材的要求一并整理后随制剂一起上报,如符合要求,该药材可作为国家药品标准认可;苦药材为未制定法定药品标准者,则须按其相应类别报送有关资料并随制剂一起上报审定。
注射剂质量检查

项目
名称
检查方法概述
理化
性状
符合药品外观描述
pH
pH测定仪测量,符合药品pH范围
含量检测
HPLC测定API浓度符合要求
鉴别
API专属性鉴别
有关物质
HPLC测定有关物质,对比杂质面积值
水分
水分测定低于标准值
残留溶剂
符合法规、工艺要求
干燥失重
除规定外,105℃干燥至恒重,减少重量低于x%。
≥25um微粒低于600粒子
2)显微计数法
>100ml
每1ml:≥10um微粒低于12粒;
≥25um微粒低于2粒
<100ml
≥10ml微粒低于3000粒;
≥25um微粒低于300粒子
无菌
无菌检查
供试品全部无菌
内毒素/热原
1)热原—家兔法;
标准:在初试的3只家兔中,体温升高均低于℃,并且3只家兔体温升高总和低于℃;或在复试的5只家兔中,体温升高℃或高于℃的家兔不超过1只,并且初试、复试合并8只家兔的体温升高总和为℃或低于℃,均判定供试品的热原检查符合规定。
重金属及有害金属
灼烧后颜色比较,低于标准液颜色深度/含量低于某值
异常毒性
渗透压
装量(选一做)
装量
(注射剂)每支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装量差异
注射用无菌粉末
平均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及以下
±15%
以上
±5%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一般不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摘至《2010年药典》第二部P1264,附录I B 注射剂
含量均匀度
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25mg或主要含量不大于每片/个重量25%。
注射剂八大质量要求

注射剂八大质量要求
1. 注射剂的纯度要求高,不能含有任何杂质或有害物质。
2. 注射剂的稳定性要求好,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活性和效果。
3. 注射剂的溶解度要求适中,能够在适当的溶液中溶解并保持稳定性。
4. 注射剂的pH值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5. 注射剂的渗透力要求适当,能够通过人体组织和细胞膜,发挥药物的作用。
6. 注射剂的无菌性要求高,不能含有任何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7. 注射剂的毒性要求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要尽可能小,且能够被人体代谢和排除。
8. 注射剂的有效性要求高,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