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十八章计数数据的检验-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李晓松版)

医学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答案(李晓松版)

第一章绪论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

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

例如在一项关于 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 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 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 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

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

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

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

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 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

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

调节效应分析的方法进展及其应用

调节效应分析的方法进展及其应用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的进展及其应用刘红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DIRECTORY目录01调节效应的应用趋势及其简介02调节效应常用分析方法及其进展03如何做一个好的调节效应的研究01(一)调节效应的应用趋势调节效应应用趋势及其简介(二)有关调节效应的基本概念1.应用越来越普遍: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近40年来,对变量间调节效应分析的研究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以“moderation ”为主题,在“web of science ”中检索1057133549068616403683642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文章篇数年份2.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中介和调节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近20年来,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

以“moderation ”和“mediation ”同时作为主题,在“web of science ”中检索491804931009200400600800100012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20文章篇数年份3.分析方法越来越复杂,但潜变量的分析方法并不普及: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近20年来,调节效应分析的方法越来越复杂,但相对比例较低。

在“web of science”中采用SEM 对moderation effect 进行分析的研究越来越多。

1.60% 3.17%4.21%6.96%0%1%2%3%4%5%6%7%8%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20占比年份◆调节效应:在变量M取不同水平的值时,自变量X对结果变量Y的影响程度不同,这时称M调节了X与Y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探讨工作压力(X)和社会支持(M)与心理疾病(Y)之间的关系;•根据理论假设,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M)缓冲了工作压力(X)对心理疾病(Y)的影响;即:研究者预计工作压力(X)对心理疾病(Y)有正向的影响,但是这一影响程度随着社会支持(M)的增加而减小;•社会支持(M)称作工作压力(X)对心理疾病(Y)影响的调节变量。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第一章1 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 f 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 A 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 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0导论练习题-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0导论练习题-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导论统计学入门1.如果在符合一定条件的100所大学中随机抽取20所大学,那么,此时的样本量等于多少?2.请简要说明统计量和参数的区别与联系?3.某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前,某机构在进行民意调查时,把他们每周抽样的样本量大小从1500增加到5000人。

这个比较大的随机样本是否使得调查结果的偏差降低?是否使得调查结果的变异性降低?4.已有研究表明,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食欲。

现在有两个研究者分别进行研究。

第一个研究者调查人们最喜欢吃什么颜色的食物。

第二个研究者让被试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选择自己带某种颜色的食物。

请问:(1)这两个研究使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2)请指出每一个研究的变量是什么?5.假设某学校对该校所有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用于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生在校行为的表现。

现在截取部分数据如下表:编号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分数受欢迎程度1 高一是民主型34 62 高一是专制型21 43 高一否民主型37 74 高一是民主型28 95 高一是民主型30 86 高一是专制型27 67 高一否放任型19 78 高一是专制型25 5请据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测量包括几个变量?哪些不是数值型变量?那些是常量?(2)如果要了解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在校受欢迎程度的关系,应该属于哪一种研究方法?(3)该样本的平均自尊分数和平均受欢迎程度是多少?[提示:∑X=∑[(X-C)+C]=∑(X-C)+NC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转换,可以方便运算]6.请将例0.1中表0-4中的数据整理成类似下方的表格,然后计算给出的式子:编号X Y1 5 12 2 43 6 34 7 25 5 76 9 6(1)∑X+∑Y(2)∑X2+∑Y2(3)(∑X)2 +(∑Y)2(4)(∑X-Y)2+∑X∑Y(5)∑XY+∑0.5(X-Y)。

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学方法-课后答案(案例分析)

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学方法-课后答案(案例分析)

第1章绪论案例辨析及参考答案案例1-1某研究者的论文题目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某地职业技术学院理、工、文、医学生(三年制)为研究对象,理、工、文、医学生分别挑选了60、38、19和46人,以问卷方式调查每位学生的一般健康状况、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

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业问题、就业压力、身体状况差、人际交往不良、社会支持不力为主要影响因素”。

请问其结论合理吗?为什么?应该如何?案例辨析①样本不能代表总体。

总体是“大学生”,而样本仅为某地三年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②社会学调查的样本含量显得不足;③“理、工、文、医学生分别挑选……”这种说法中隐含人为“挑选"的意思,不符合统计学要求.正确做法应在论文的题目中明确调查的时间范围和地点,还应给“大学生"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以便确定此次调查的“总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很多,应结合具体问题拟定出少数最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如学科、在学年限等)进行分层随机抽样,以保证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还应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估计样本含量的计算公式,不可随意确定各学科仅调查几十人;当然,调查表中项目的设置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处从略。

案例1—2两种药用于同一种病,A药治疗5例,4例好转;B药治疗50例,36例好转。

结论是:A药优于B药.请问其结论合理吗?为什么?应该如何?案例辨析①A药样本仅5例,样本含量太少;②得出“A药优于B药”没有交待是否采用了统计学推断方法,若用目测法得出结论,则结论没有说服力;③未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将被使用的范围.正确做法①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结果将被使用的范围,若是个别研究者或临床医生想了解这两种药的大致疗效,属于小规模的临床观察,其结论仅供少数人在今后临床实践中参考,其样本含量可能不需要很大,因为观察指标是定性的(有效、无效),一般来说,每个药物组也需要几十例(以不少于20例为宜);若属于新药的Ⅱ期临床试验,那就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比较准确地估计出所需要的样本含量,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严格的要求,详见本书中临床试验设计一章;②从明确定义的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实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不能仅凭数据大小作出判断,应进行假设检验,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案例1-3某研究者为了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的监控指标,选取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查阴性,血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3例,女31例,平均年龄61岁(40 73岁)。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

生物统计学课后习题解答李春喜

第一章概论解释以下概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互作、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准确性、精确性。

第二章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习题2.1 某地 100 例 30 ~ 40 岁健康男子血清总胆固醇(mol · L -1 ) 测定结果如下:4.77 3.37 6.14 3.95 3.56 4.23 4.31 4.715.69 4.124.56 4.375.396.30 5.217.22 5.54 3.93 5.21 6.515.18 5.77 4.79 5.12 5.20 5.10 4.70 4.74 3.50 4.694.38 4.89 6.255.32 4.50 4.63 3.61 4.44 4.43 4.254.035.85 4.09 3.35 4.08 4.79 5.30 4.97 3.18 3.975.16 5.10 5.85 4.79 5.34 4.24 4.32 4.776.36 6.384.885.55 3.04 4.55 3.35 4.87 4.17 5.85 5.16 5.094.52 4.38 4.31 4.585.726.55 4.76 4.61 4.17 4.034.47 3.40 3.91 2.70 4.60 4.095.96 5.48 4.40 4.555.38 3.89 4.60 4.47 3.64 4.34 5.186.14 3.24 4.90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答案】=4.7398, s=0.866, CV =18.27 %2.2 试计算下列两个玉米品种 10 个果穗长度 (cm) 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24 号: 19 , 21 , 20 , 20 , 18 , 19 , 22 , 21 , 21 , 19 ;金皇后: 16 , 21 , 24 , 15 , 26 , 18 , 20 , 19 , 22 , 19 。

1-数据清理与准备(高级心理统计PPT刘红云)

1-数据清理与准备(高级心理统计PPT刘红云)

(3)诊断数据的缺失机制
对于MCAR缺失机制的诊断方法有:
1. 独立样本t检验 2. Little’s MCAR检验(Little & Rubin, 2002)
上述方法只能证明MCAR假设不成立,却不能证明其成 立。
(4)选择插补方法
如果缺失机制是完全随机缺失(MCAR)
1. 只使用有效数据 2. 使用替换值进行插补
如果异常值不属于总体,就删除 如果异常值可代表总体的一部分,或不确定是否
异常,尽量保留,转换变量降低极端值对分析结 果的影响
3.缺失数据的处理
缺失数据的定义和影响 处理缺失数据的一般步骤
3.1缺失数据的定义及影响
缺失数据是在一个数据集中,由于各种各样 的原因而导致的个案在一个或多个变量上信 息的缺失。
2.1异常值的定义
单变量异常值即在某个变量上的值明显高或者低。 多变量极端值指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上值的奇怪组
合,使得该观测与其他观测明显不同。
存在一个有影响观测值的散点图
25
20
15
y
10
5
0
0
20
40
60
x
存在一个没有影响观测值的散点图
存在一个没有影响观测值的散点图
2.1异常值的定义
异常值的来源: 1. 过程性错误 2. 异常事件 3. 异常的观测 4. 各变量值正常,组合起来很异常
提纲
1 数据清理和准备的主要目的 2 极端数据的处理 3 缺失数据的处理 4 前提假设条件的检验 5 案例操作
1 数据清理和准备的主要目的
极端值会扭曲分析结果 缺失值在采集数据时很难避免 使用多元统计方法之前,需要确保数据集和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
1.以下表格是女主试帮助有魅力和无魅力男求职者的次数,请根据此次试验数据得出相应
结果并做出解释。

有魅力型无魅力型合计帮助17 13 30
不帮助24 27 51
合计41 40 81
2.王者之争一般持续4~7个游戏。

1922~1989年,每期持续的游戏个数分布为:
游戏个数 4 5 6 7
实际次数11 15 13 29
请问游戏次数的分布概率是否相同?
3.有人想研究幼儿的颜色喜好,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问幼儿对颜色的喜好是否不同?
色调红橙黄绿青蓝紫
喜欢人数55 57 40 53 60 46 39 4.以下是四种理财方式A、B、C、D,研究者对理财方式的选择和客户的收入情况之间的
关联比较感兴趣,因此,研究者对300名客户进行了调查,请问理财方式的选择和客户的收入情况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关联程度如何。

低收入高收入理财方式A 36 84
理财方式B 39 51
理财方式C 16 44
理财方式D 9 21
5.两名教师分别对全班同学的学业成绩进行了分类,其将学业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
C合格,D不合格四种,以下是两名教师的评定结果,两名教师的评价是否一致?评价一致性程度如何?
教师1
A B C D
教师2 A 15 17 21 10
B 11 12 14 8
C 12 17 9 12
D 9 13 8 6
6.研究者做了一项关于记忆和情绪之间关系的实验,他们让50名被试回忆小时候和爸爸
在一起的情景以及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然后再问及被试回忆情景时是高兴还是悲伤,以下是实验数据:
回忆妈妈回忆爸爸高兴35 31
悲伤15 19
研究者打算用x²检验分析这组数据,请问研究者的分析方法正确吗?请做出解释。

7.已知某区升学率为45%,其中某校300名毕业生中共升学162人,问该校升学率与全区的升学率是否相同?
8.目前有一调查,随机抽取两个班级的学生,一班200人中140人的英语通过四级考试,二班250人中有160人的英语通过四级考试,请问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9.研究员正在调查物理特性是否影响人们对一张脸美丽程度的判断。

研究者选择一张妇女的照片,然后作两项修改,把照片(1)移动眼睛,使其距离稍微变远,和(2)移动眼睛,使其距离稍微变近。

原来的照片和两张修改的照片,然后显示给样本n=150大学生,每名学生要求从上述三个新面孔选择最美丽的。

反应结果分布如下:
10.对有5个孩子的320户家庭做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试问所得结果与假设“男孩、女孩的出生比率一样”一致吗?
男女孩数5男0女4男1女3男2女2男3女1男4女0男5女总数家庭数28 66 110 88 50 18 3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