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方差分析概述-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方差分析习题与答案

(完整word版)方差分析习题与答案

(完整word版)方差分析习题与答案统计学方差分析练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方差分析中,()反映的是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的差异A总离差B组间误差C抽样误差D组内误差2.是()A组内平方和B组间平方和C总离差平方和D因素B的离差平方和3.是()A组内平方和B组间平方和C总离差平方和D总方差4.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Ar,nBr-n,n-rCr-1.n-rDn-r,r-1二、多项选择题1.应用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是()A各个总体报从正态分布B各个总体均值相等C各个总体具有相同的方差D各个总体均值不等E各个总体相互独立2.若检验统计量F=近似等于1,说明()A组间方差中不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B组内方差中不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C组间方差中包含系统因素的影响D方差分析中应拒绝原假设E方差分析中应接受原假设3.对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组内误差,下面哪种说法是对的?()A其自由度为r-1B反映的是随机因素的影响C反映的是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D组内误差一定小于组间误差E其自由度为n-r4.为研究溶液温度对液体植物的影响,将水温控制在三个水平上,则称这种方差分析是()A单因素方差分析B双因素方差分析C三因素方差分析D单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E双因素三水平方差分析三、填空题1.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因变量y与自变量某是否,而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通过的比较。

2.总变差平方和、组间变差平方和、组内变差平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3.方差分析中的因变量是,自变量可以是,也可以是。

4.方差分析是通过对组间均值变异的分析研究判断多个是否相等的一种统计方法。

5.在试验设计中,把要考虑的那些可以控制的条件称为,把因素变化的多个等级状态称为。

6.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计算F统计量的分子是方差,分母是方差。

7.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分子的自由度是,分母的自由度是。

四、计算题1.有三台机器生产规格相同的铝合金薄板,为检验三台机器生产薄板的厚度是否相同,随机从每台机器生产的薄板中各抽取了5个样品,测得结果如下:机器1:0.236,0.238,0.248,0.245,0.243机器2:0.257,0.253,0.255,0.254,0.261机器3:0.258,0.264,0.259,0.267,0.262问:三台机器生产薄板的厚度是否有显著差异?2.养鸡场要检验四种饲料配方对小鸡增重是否相同,用每一种饲料分别喂养了6只同一品种同时孵出的小鸡,共饲养了8周,每只鸡增重数据如下:(克)配方:370,420,450,490,500,450配方:490,380,400,390,500,410配方:330,340,400,380,470,360配方:410,480,400,420,380,410问:四种不同配方的饲料对小鸡增重是否相同?3.今有某种型号的电池三批,它们分别为一厂、二厂、三厂三个工厂所生产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统计学-方差分析)【圣才出品】

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精讲(心理统计学-方差分析)【圣才出品】
2.推论只能涉及有限的总体。 3.F 值的计算一般用误差项的均方为分母,求各主效应的 F 值,检验其是否差异显著。 (三)混合模型(又称效应模型Ⅲ) 1.研究中所选变量中的一部分因素为有限总体,即所选自变量水平只能代表有限总体, 属于固定效应模型,而另一部分因素中的各实验处理则是无限多水平中的一部分样本,属于 随机效应模型。称此设计模型为混合效应模型。 2.统计假设时,一部分因素可推广到无限总体,另一部分变量只能推论到有限总体, 视具体情况而定。 3.F 值的计算有区别,在检验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性上,视不同的情况及因素数目 的多少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4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如果研究中的自变量只有一个因素,多种水平,被试完全随机取样,随机分组, 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2)实验效应模型只有随机模型和固定模型两种。 (3)多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主要指析因设计,是指研究中的自变量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因素,每个因素各有多种水平,随机取样,随机分组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效应模型有 三种可能,统计分析时要予以特别注意。 (二)应用的条件 完全随机取样的数据应具有以下特点: 1.数据正态性:数据的总体分布是正态的或近似正态的; 2.方差可加:总方差应为各方差分量的和; 3.方差齐性:即各实验处理的方差相等。 确定方差齐性的依据如下: (1)数据变化不大; (2)可用检验方法确定; (3)如果各组被试人数相等,可视为方差齐性。 4.数据为等比或等距数据,用参数的方法;若为等级变量,则应该用非参数方法。
2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检验时,计算 F 值的分母项不同。 (二)固定模型(又称为效应模型Ⅱ) 1.研究中的自变量(因素)总体是有限的几个固定值。所选的实验处理水平,即为处

统计学方法_课后 习题 答案

统计学方法_课后  习题  答案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 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 个体E. 总体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 D. 研究总体统计量E. 计算统计指标3. 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E. 参与变量数4. 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 E. 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 C. 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 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二、名称解释(答案略)1. 变量与随机变量2. 同质与变异3. 总体与样本4. 参数与统计量5. 误差6. 随机事件7. 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 生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而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的一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人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2. 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

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

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心理统计学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心理统计学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心理统计学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5,则Z值为-2.58的原始数据是( )参考答案:37.102.如果一个数等于平均数,其对应的Z值为( )。

参考答案:零3.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

参考答案:称名变量4.4、若描述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小学入学时和小学毕业时的自尊水平差异,应该使用( )。

参考答案:条形图5.主要用于求解学习速度问题的是( )。

参考答案:调和平均数6.既有相等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数据类型是( )。

参考答案:比率数据7.6、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参考答案:次数8.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数据类型是( )。

参考答案:等距数据9.有一组数据:3,6,2,7,32,4,8,6,5。

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

参考答案:平均数10.适用于描述某种心理属性在时间上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 )。

参考答案:线形图11.有一组数据其均值是20,对其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10,那么得到的这组新数据的均值是( )。

参考答案:3012.在一组正态分布的数据中,去掉两端极值后,一定不会受到影响的统计特征值是( )。

参考答案:众数13.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

参考答案:算术平均数14.一组数据的分布曲线呈双峰状态,据此可以推测该组数据中可能有两个( )。

参考答案:众数1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

参考答案:无单位16.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60,经换算百分等级为70,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

参考答案:70%17.有组数据:2,3,4,5,6,7,8。

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5和2。

方差分析习题答案

方差分析习题答案

方差分析习题答案【篇一:方差分析习题】lass=txt>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方差分析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a、各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b、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c、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是否显著2、组间误差是衡量因素的不同水平(不同总体)下各样本之间的误差,它()a、只包含随机误差b、只包含系统误差c、既包含随机误差也包含系统误差d、有时包含随机误差,有时包含系统误差3、组内误差() a、只包含随机误差b、只包含系统误差 c、既包含随机误差也包含系统误差d、有时包含随机误差,有时包含系统误差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次实验观察值应()a、相互关联b、相互独立c、计量逐步精确d、方法逐步改进5、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若因子的水平个数为k,全部观察值的个数为n,那么()a、sst的自由度为n b 、ssa的自由度为k c、 sse的自由度为n-k-1 d、sst的自由度等于sse的自由度与ssa的自由度之和。

6、在方差分析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说明()a、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b、所检验的各总体均值之间全部相等c、不能认为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d、所检验的各样本均值之间全不相等7、在单因素分析中,用于检验的统计量f的计算公式为() a、ssa/sseb、ssa/sst c、msa/msed、mse/msa8、在单因素分析中,如果不能拒绝原假设,那么说明组间平方和ssa () a、等于0 b、等于总平方和c、完全由抽样的随机误差所决定d、显著含有系统误差9、ssa自由度为()a、r-1b、n-1c、n-rd、r-n二、实验分析题1、某公司采用四种颜色包装产品,为了检验不同包装方式的效果,抽样得到了一些数据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

实验依据四种包装方式将数据分为4组,每组有5个观察值,用exce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在0.05的显著水平下得到如下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1)填表:请计算表中序号标出的七处缺失值,并直接填在表上。

方差分析习题及答案

方差分析习题及答案

方差分析习题及答案方差分析习题及答案方差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

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这些差异的来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方差分析的习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习题一:某研究人员想要比较三种不同的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他随机选择了30个植物,并将它们分成三组,每组10个。

每组植物分别使用不同的肥料进行施肥。

研究人员在10天后测量了每组植物的平均生长高度(单位:厘米)。

下面是测量结果:组1:12, 14, 15, 16, 17, 13, 14, 15, 16, 18组2:10, 11, 13, 12, 14, 15, 13, 12, 11, 10组3:9, 10, 8, 11, 12, 13, 10, 9, 11, 12请使用方差分析方法,判断这三种肥料是否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每组的平均值和总体平均值。

组1的平均值为15.0,组2的平均值为11.1,组3的平均值为10.5。

总体平均值为12.2。

接下来,我们计算组内平方和(SS_within),组间平方和(SS_between)和总体平方和(SS_total)。

根据公式,我们有:SS_within = Σ(xi - x̄i)^2SS_between = Σ(ni * (x̄i - x̄)^2)SS_total = Σ(xi - x̄)^2其中,xi代表第i组的观测值,x̄i代表第i组的平均值,x̄代表总体平均值,ni代表第i组的样本量。

计算得到:SS_within = 23.0SS_between = 48.6SS_total = 71.6接下来,我们计算均方(mean square):MS_within = SS_within / (n - k)MS_between = SS_between / (k - 1)其中,n代表总样本量,k代表组数。

计算得到:MS_within = 2.56MS_between = 24.3最后,我们计算F值:F = MS_between / MS_within计算得到:F = 9.49根据F分布表,自由度为2和27时,F临界值为3.35。

0导论练习题-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0导论练习题-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导论统计学入门1.如果在符合一定条件的100所大学中随机抽取20所大学,那么,此时的样本量等于多少?2.请简要说明统计量和参数的区别与联系?3.某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前,某机构在进行民意调查时,把他们每周抽样的样本量大小从1500增加到5000人。

这个比较大的随机样本是否使得调查结果的偏差降低?是否使得调查结果的变异性降低?4.已有研究表明,不同颜色的食物会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食欲。

现在有两个研究者分别进行研究。

第一个研究者调查人们最喜欢吃什么颜色的食物。

第二个研究者让被试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选择自己带某种颜色的食物。

请问:(1)这两个研究使用的方法一样吗?为什么?(2)请指出每一个研究的变量是什么?5.假设某学校对该校所有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用于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学生在校行为的表现。

现在截取部分数据如下表:编号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分数受欢迎程度1 高一是民主型34 62 高一是专制型21 43 高一否民主型37 74 高一是民主型28 95 高一是民主型30 86 高一是专制型27 67 高一否放任型19 78 高一是专制型25 5请据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测量包括几个变量?哪些不是数值型变量?那些是常量?(2)如果要了解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在校受欢迎程度的关系,应该属于哪一种研究方法?(3)该样本的平均自尊分数和平均受欢迎程度是多少?[提示:∑X=∑[(X-C)+C]=∑(X-C)+NC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转换,可以方便运算]6.请将例0.1中表0-4中的数据整理成类似下方的表格,然后计算给出的式子:编号X Y1 5 12 2 43 6 34 7 25 5 76 9 6(1)∑X+∑Y(2)∑X2+∑Y2(3)(∑X)2 +(∑Y)2(4)(∑X-Y)2+∑X∑Y(5)∑XY+∑0.5(X-Y)。

13第十三章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13第十三章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练习题1.因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变异是()(A)处理内变异(B)偶然因素变异(C)处理间变异(D)实验误差变异2.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中,F检验对应的分子的自由度为3,分母的自由度为16,则参加实验的被试数量和因素的水平分别是()(A)16 ,3 (B)17 ,4(C)19 ,4 (D)20 ,43.对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处理内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反映了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B)处理内误差一定小于组间误差(C)其自由度为N—k(N为观测个数,k为组数)(D)反映了随机因素的影响4.方差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到事后检验。

请回答:(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事后检验?(2)如果只存在两个处理组,还需要进行事后检验么?为什么?(3)如果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还需要进行事后检验么?为什么?5.在一个实验中,有三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有7名被试。

如果采用Tukey的可靠显著差异法来进行事后检验,处理内均方MS处理内=15.75,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临界HSD的值为多少?(A)7.66(B)5.42(C)6.25(D)8.126.下面是一个方差分析表,其中有一些空格。

将表中的空格填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变异来源SS df MS F处理间42.596 —10.649 —处理内162.450 — 3.610总体——(1)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有多少个水平?(2)假设每个处理组的人数相等,在每个处理组中多少被试?(3)如果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那么F的临界值是多少?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4)这个方差分析的测量效应是多少?(5)这个方差分析的效应值是多少?按照Cohen的标准,效应大小如何?7.下面的数据来自于一个完全随机单因素实验,该实验有三种处理水平。

如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条件下,能否得出结论认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 处理2 处理31 5 10 N=123 5 6 G=605 56 ∑x²=3923 1 10T1=22 T2=16 T3=32SS1=8 SS2=12 SS3=168.有研究者预研究三种不同刺激强度下,反应时间的变化,随机抽取13名被试,随机分成三组,每组被试分别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测定结果如下:处理1 处理2 处理318 20 2017 19 2016 17 1816 16 1621(1)该实验设计属于哪种类型的试验设计?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是什么?(2)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试回答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α=0.05,F(2,10)=4.10)9.下表中是一个完全随机单因素实验的数据,实验有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有5名被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
1.方差分析主要是用于解决哪类研究问题的?并回忆一下方差分析的前提假设有哪些?
2.假设一个研究者想设计一个实验,调查5种不同的教材对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作用有没有显著差异。

如果用t检验对组间的差异进行两两比较,那么他需要做多少次t检验?针对这个情境,为什么使用方差分析较好?
3.判断题
(1)如果F检验显著,我们就能知道哪个均值与其余的均值有显著差异。

(2)方差分析的主要思想是SS总=SS处理间+SS处理内。

(3)在方差分析中,如果虚无假设为真,那么F值就应该接近1。

(4)处理间方差都来自于处理效应。

4.当处理组均值差异越______ ,处理组内部方差越______时,得到的F值越大。

(A)小小(B)小大(C)大小(D)大大
5.在下面的每种情况中,指出它影响F比值的分子还是分母,会导致F比值增大还是减小?
(1)实验处理效应增大;
(2)每个实验处理组内被试的异质性很大。

6.在方差分析中,方差齐性假设中的“齐性”是针对()
(A)每个被试相对于总体的方差
(B)处理组均值相对于总体均值的方差
(C)处理组内部的方差
(D)估计的总体方差
7.如果在某次方差分析中,得到的F比值为0.28,自由度为df=(2,20),你得出的结论是()
(A)处理组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B)你的计算出错误了
(C)应当拒绝虚无假设
(D)方差是齐性的
8.计算处理间的方差时,处理间的均方要除以()
(A)N-1
(B)k-1
(C)N-k
(D)k
9.观察方差分析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变异来源SS df MS F
处理间440 4 110 2.75
处理内4800 120 40
总体52400 124
(1)在这个研究中,自变量有____个因素水平。

(2)在这个研究中,一共有____名被试。

(3)假设每个处理组的人数相等,每组的人数为____人。

10.下表是一个不完整的方差分析表,请你将表中缺失的部分补充完整。

变异来源SS df MS F 处理间 3 6.25 处理内18 2.14
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