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
洪门内的33个等级职务

洪门内的33个等级职务洪门是发源于明末清初的秘密帮派组织,由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创⽴。
洪门的“洪”字,据说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其创⽴的初始宗旨,就是反清复明,驱除鞑虏。
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总能看到洪门的⾝影。
⽐如,孙中⼭闹⾰命时,得到了洪门兄弟的⼤⼒帮助;抗⽇战争时,洪门也是出钱出⼒,为抗战胜利⽴下了汗马功劳。
洪门的组织严密,居然有33个不同的等级职务,实在不是⼀般的帮派能⽐。
也难怪,因为其创始⼈是军官出⾝,所以洪门的组织形式仿照了军队的等级建制。
下⾯,我们就来看⼀看这33个等级分别是什么职务:制皇——退休的龙头⼤爷,有职⽆权。
龙头——掌管全门的⽼⼤。
副龙头——掌管全门的副⽼⼤。
坐堂——辅助龙头办理全门事务,是仅次于正副龙头的三把⼿。
陪堂——辅助坐堂。
坐堂拍板的事情,须陪堂共同签署才有效。
盟证——盟誓时的证⼈。
由门中德⾼望重的元⽼担任。
⾹长——主⾹之⼈。
开⾹堂时的主祭。
有时由龙头⽼⼤兼任。
管堂——负责具体管理执⾏全门的⼤⼩事务,类似管家。
刑堂——负责门内刑罚之事。
执堂——统计门内⼈数,并负责⼈员训练。
礼堂——精通洪门礼仪,并培训⼤家学习。
护剑、护印——龙头⽼⼤贴⾝的掌剑、掌印者。
⼼腹——⼜叫新服、新福、刑副,顾名思义,是龙头⽼⼤的⼼腹智囊,由为洪门⽴过⼤功者担任。
圣贤——洪门开⼭⽴堂时,要举⾏迎接关⼆爷(武圣)的典礼。
圣贤主要负责迎圣、伴圣,以及送圣。
当家——督管钱粮出纳等事务,类似于财务总监。
披红——当家的下属,管理某个部门的钱粮收⽀。
插花——负责催粮、督粮、护粮等⼯作。
红旗——负责管理外务。
类似外交部长。
⿊旗——负责管理内务。
负责清查帮内⼈员,以防奸细等混⼊门内。
蓝旗——负责巡查门内事务,以及迎接龙⼤⽼⼤等事情。
执法——负责惩戒、施刑。
青刚——红、⿊、蓝旗和执法的助⼿。
巡风——具体负责严查奸细。
镇⼭——洪门的⽿⽬,是巡风的助⼿,负责通风报信。
巡⼭——巡风的助⼿,负责⼭门的防守。
⽩旗——洪门内的司法者,掌管⼗⼋本律书,负责记功过。
江湖内幕 之 “开山立堂”话“洪门”

人们常听说有"青洪帮",以为是一帮之名。
其实不然,它青帮与洪帮两大会门组织的简称。
因为它们两帮之间也确实存在着同源关系,所以人们就常常把它们加以合称。
洪帮的秘密暗号"明大复兴一",倒过来念,就是"一心复大明"(恢复明朝之意的五字真言)。
这五字真言是绝对保密,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子,违犯者格杀勿论。
这是洪帮的宗旨,说明它是一个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
所谓"洪帮",是以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为记而起的帮名。
洪帮是兄弟帮,帮内以兄弟相称;在兄弟之间讲求人格平等,不分大小高低。
帮中职位分为"内八堂"和"外八堂",下设各种名目,等级森严。
开山立堂或集会,要依职位在堂的两边排成夹道,仪式非常隆重。
洪帮最早是由"天地会"、"三合会"、"哥老会"等演化而成的:据传说,洪帮立祖为洪英,又名洪盛英,明朝崇祯四年考中进士,崇祯七年受聘于直隶大同镇守姜环幕中,参赞军机,为人精明练达,慷慨就义,因之当时许多豪侠义士,从各地慕名而来,投拜在他门下。
清军入主中原后,洪英积极从事抗淸活动,他带领门下去燕京(现北京)侦察清军的虚实时,曾联络抗清志士顾炎武等人,共同创建"汉留"组织,从事抗清活动。
后来洪英在抗清中,屡战屡败,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5月13日,死于距芜湖60余里的三叉河。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据守台湾,为了加强将士团结,创立"金台山"、"远论堂"(后改为"远明堂",意思是效法梁山,既有山名又有堂名),这是洪门最早的"山"、"堂"组织为了发展大陆上的反淸秘密组织,郑成功派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美、李式开等化装来到梅建九莲山少林寺,投方丈智道为僧,在洪门中尊称为"前五袓";所以世传洪门的祖师是和尚。
黑社会档案【洪门组织】

黑社会档案【洪门组织】洪门山头组织,对内对外,例有"山","堂","水","香"的称谓区别,也是该山头秘密文件的标志。
例如:终南山万寿堂灭清水复明香锦华山仁义堂四海水万福香大洪山抱冰堂长江水一炉香万云山集义堂三江水五湖香洪门组织供奉的人物是:始祖:殷洪盛傅青主顾炎武黄梨洲王船山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郑成功"宣宗"陈近南"达宗"万云龙"威宗"天佑洪(亦即苏洪光)前五祖: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中五祖:杨仗佑方惠成吴天成林大江张敬之后五祖:李式地洪太岁吴天佑林永超姚必达五义:郑君达谢邦恒黄昌成吴廷贵周洪英五杰:郑道德郑道芳韩龙韩虎李昌国三英:郭秀英郑玉兰钟文君军师:"男军师"史■明,"女军师"关玉英洪门组织的内,外八堂,各级职司人等名称如下:山主——又称"龙头大爷",及"香主"副山主——又称"副龙头"及"副香主"护印——又称"护印大爷"护剑——又称"护剑大爷"内八堂:香长——又称"军师"坐堂——又称"左相"盟证——又称"中堂"陪堂——又称"右相"管堂——又称"总阁"执堂——又称"尚书"礼堂——又称"东阁"刑堂——又称"西阁"外八堂:心腹——又称"京内军师"或"心腹大爷"圣贤——又称"京外军师"或"圣贤二爷"当家——又称"当家三爷"或"桓侯"管事——又称"红旗五爷"花官——又称"巡风"贤牌——又称"守山"江口——又称"检口"么满——又称"老么","铜章老么","铁印老么"等以上职司人物在满清统治期内,都普遍使用。
黑话:秘密流传的江湖语言

黑话:秘密流传的江湖语言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5年第3期“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些曾经只在东北深山老林土匪中秘密流传的黑话,随着当年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被改编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而走红于中国大地,成为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对白。
这些江湖黑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江湖为什么有黑话?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黑话江湖黑话,即“春典”,也叫“山音”、“切口”或“怯口”。
有人考证过,这“春”字实为“唇”字。
我们知道,真实的江湖,是一个边缘、底层的社会,其大多数成员或多或少都涉及非法勾当。
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员之间彼此的信任是非常难以建立起来的。
但同时,江湖人又大多处于贫困边缘,而且行走四方,迫切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
一口流利的春典,江湖黑话叫“满春满典”,不仅表明你是“自己人”,有助于赢得江湖同道的信任,更是一个人江湖地位的象征。
一些春典,只有江湖中有一定地位的人才可以讲,只有老江湖才会,初出茅庐的入学不到,也没资格讲。
比如《智取威虎山》中的“脸红什么”这样的问话,只有座山雕这样的大土匪头子可以讲,下面的小喽哕是没资格这么问的。
用今日的概念,黑话,是江湖人中的一套完整而复杂的认证体系,掌握了黑话,才能够成为职业的江湖人士。
所以,过去江湖人对春典非常重视,除非是非常信任的徒弟、亲人,绝不轻易传授春典。
英雄好汉们在闯荡江湖之前,都要专门和师父学习春典,所以有“宁给十万钱,不把艺来传;宁给一两金,不给一句春”的说法。
旧社会的江湖看似散乱,实则严密,切口是江湖中人独有的机密语言体系。
从古代到近代,各行各业都有许多组织,比如,经商有商会,三教九流有帮派,抢劫绑架有土匪……这些团队组织为了保密,或者为了显示“只有我们是一伙的”,会自创语言,这就是“黑话”。
切口的应用很广泛,比如,商会的黑话运用可算是另一层面的潜规则,比如金子叫“黄”,100块叫“一爵”,1000块叫“一支”江湖帮派的切口更复杂,比如金庸小说《鹿鼎记》里写天地会的切口,“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

江湖三教九流黑话大全如果有人对你说,我们的日常用语中有许多是“江湖黑话”,你肯定会大吃一惊。
但这的确是事实。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我们不懂或者感觉神秘的“语言”和“文字”,比如符号、图语、咒语、占卜语、人体语、江湖语……但是,当我们了解了它们的起源、构成、作用、表意和内涵以后,我们就会恍然大悟。
原来神秘语言并不神秘,我们不仅能懂,而且经常有意无意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它原本就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谚云:“江湖话走遍天下,黑咕语寸步难行。
”可见江湖语是流行于全国各地三教九流、各行各业,覆盖面极广的一种通用隐语,是中国汉语中的社会方言。
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群体性和隐秘性。
除了江湖中人和少数专家、学者之外,一般人是难以通晓的,行家称之为“春点”或“切口”。
江湖上讲究八大门,即金、皮、彩、挂、平、团、调、柳。
“金”指算命看相的;“皮”指行医卖药的;“彩”指耍魔术变戏法的;“挂”指习武练拳的(故称“挂子行”);“平”指说评书相声的;“团”指乞丐、卖唱的;“调”指搭棚子吹、拉、弹、唱的;“柳”指唱传统戏的。
在八大门中,“挂子行”位列第四。
虽然地位较低,然而江湖语却多出自社会贤达及文化名人之手,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历史的原因,江湖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而且在冷兵器的特殊年代,对于武林人士的思想沟通、技艺交流、走镖护院,甚至对于发展一方经济均发挥过特殊的作用。
老一代武林前辈对江湖春点极其珍视,不肯轻传。
谚云:“能送十吊钱,不教一趟拳;能送一锭金,不吐半句春。
”话是拦路虎,有时候话比拳还重要。
譬如说,你是看家护院的,晚上看到房顶上有个人,那人说:“好美一池水。
”如果你答不上来,近期必然出事;如果你懂得这是一句试探软硬的话(江湖上称院子叫做“池子”,“好美一池水”意为这个院子里有不少钱财,可以来抢),只要正确应对就可以避免一场灾难。
正确的回答是,贼说:“好美一池水。
”你应回答:“水里没有鱼(意即这个院子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让你拿)。
三教九流大观 洪帮 洪门暗号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各码头联络暗号洪门为了保持其民间秘密的活动方式,各山堂之间的联络一概使用暗号。
洪门弟兄如负责联络使命或因事外出,临时需要与外码头洪门组织取得联系,都必须对本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四大盟兄恩、承、保、荐四位大哥的姓名,牢牢记住。
此外,还必须牢记各种暗号,才能走遍天下,到处取得洪门兄弟招待照顾,帮助办事。
关于洪门四柱名称和四大盟兄的姓名,对洪门以外的人必须绝对保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子儿女,这是洪门的绝密暗号。
它主要用于在洪门各山堂之间的联络问答。
洪门各山堂为了彼此联系,在某些城镇或地区设立码头,内部称为“方首”(一方之首的意思)。
在清代,洪门山堂在某地区设立码头“方首”,必须通报全国洪门各山堂,以便联系。
清末,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洪门组织,联系面不大,大致一省的洪n组织相互有联系,能够互通“方首”地址,大都以茶馆酒店为联络地点,各山堂接洽工作,联系事宜,一般不用书面联系,唯恐泄密,大都仍用暗号联络。
码头“方首”之间的联络,一般成员不堪胜任,必须由高层级别考如“红旗老五”主持或由“执法老五”代行,他们必须非常熟悉洪门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特殊名称和各山堂的山主、坐堂大爷的姓名,以便盘问前来联系的洪门弟兄。
在外码头使用暗号联络的洪门弟兄,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组织派遣,负有使命者,组织会告诉他要联系的外码头“方首”的联络地点,以至茶馆酒店的名称字号,前往联络者易于寻找。
其二,无组织交代任务的过路洪门弟兄,一旦遇到困难或缺乏路费时,因不知该地“方首”所在地点,只得到处找茶馆酒店,摆出暗号寻找。
凡是洪门弟兄到外码头联系“方首”者,进茶馆酒店时,必须以右脚向前跨门槛。
如该店有当地洪门的红旗老五,必然留心来客进门时先迈哪只脚。
来客坐下将两手分开扑在桌边,髙声喊请堂倌泡茶! ”即使在酒店也称“泡茶”。
堂倌问先生要什么茶?”来客回答广要红茶!”(红与洪谐音),“红茶”也属于暗语。
“洪门”是什么?为什么会把它和无产阶级的黑社会组织联系起来?

郑成功创立洪门的原因有二;:一为尊王攘夷,有民族革命的意思。二为故主求复兴。洪门的阶层是封建制的,山主以公,候,伯,子,男自封,分封弟兄以三十六个部位,称仁义兄弟,维护五常八德。举行隆重仪式时,空着中央,表示不做皇帝,留待朱洪武的子孙。
郑成功以延平郡王结拜群臣,地委不高的够不上参加,所以初期的洪门组织路线是吸收上九流,所谓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地理四流推,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
资料中对陈近南的描写不是很多,只是说陈近南是西北人并拥戴顾炎武发展汉留,而非小说中归属延平郡王府忠于郑家。
郑成功派到大陆主持“颠覆”的活动失败之后,洪门残余势力与汉留在四川雅州开精忠山的白鹤道人陈近南结义,推举陈为主持复明之首脑(确实是总舵主啊!)
白鹤洞是陈近南出家之处,洞后有红花亭(眼熟吧?嘿嘿)。陈近南发号施令,军由襄阳出发,势如破竹,攻抵武昌,为清于成龙所败。清康熙三十七年(西元1698年)众人重新集结在广东惠州高溪庙,图大举,未果。不久陈近南病殁。
清朝视洪门为大逆不道,一经查出即炒家灭族,称之为红巾贼货红帮土匪。外界人不知道,以讹传讹,称洪门为“红帮”。
明朝的遗臣顾炎武讲学陕西华阴云台书院,以民族大义感化诸生,受洪门影响秘密结社。顾炎武以王侯将相名称注目,组织了汉留(又称哥老,袍哥),发闯王藏金(应为传说),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票号当铺,准备粮台。哥老会蔓延很广,由西北以至于西南及两湖。
“洪门”是什么?大多数人会把它和近代历史的“青帮”“红帮”等城市无产阶级的黑社会组织联系起来,比如十年前风靡港台大陆的《古惑仔》,也是打着“洪门”的旗号。可“洪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
明朝末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镇压了李自成的农民军。清军趁机颠覆了明朝的统治,统一了中国。延平郡王郑成功退守福建东南一代,从荷兰人手里光复了台湾,奉明朝为正朔,继续抗清。鉴于当时文武官员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谋以异姓骨肉加强团结,遂于清顺治十八年(西元1661年)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与大将诸臣结义为异姓兄弟,为洪门开山之时。
中国神秘组织——天地会(洪门)

中国神秘组织——天地会(洪门)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
又名洪门,俗称洪帮。
关于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
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
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在清朝灭亡之前,于汉族人反抗满族人的欺辱压迫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问姓名诗“义兄问我姓和名,家居原住木杨城,松柏林李金娘母,花亭结义改姓洪“;问年月日诗“义兄问我何生辰,岁次排来是甲寅,良时吉月念五日,时逢子丑我出生”;清朝的甲寅年有几个,分别是康熙十三年(1674)、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五十九年(1794)和咸丰四年(1854)等。
仪式举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很清楚但不代表是第一次的天地会仪式,大多天地会研究者认为成立的时间应是康熙十三年而当年确有入会仪式在木杨城举行。
衫仔有载1674年时已尊称方大洪、胡德帝、马超兴、蔡德忠及李式开为五祖,说明第一次天地会仪式远在1674年之前。
郭义为木杨城镇将,1661年降清,调任广西总兵而之后在广西发现会簿(会簿为天地会内部的秘密文件)的数量比任何地方找到的还多,可以初步证明天地会和郭义有关及在其离开木杨城前成立。
风诗提到香案“左边龙虎龟蛇会,右边彪寿合和同”的龙虎龟蛇及的四九诗"四海三山八洞天,九牛五虎一同眠,二女七娇游六院,周围十五月团圆"的九宫八卦是道教之物,一个道教仪式又怎可能由方以智、达宗、陈近南和洪二等的佛门子弟主持呢?亦不可能是少林五祖。
自有天地会开始,入会仪式香案上的木斗都糊有“木立斗世”四个字,这四个字在几百年之间有很着很多不同的解读,这四个字究竟是年份的解释或有其他寓意呢?无论如何,西鲁故事为后人所改编而又不是历史事实是肯定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三教九流大观洪帮洪门暗号-各码头联络暗号洪门为了保持其民间秘密的活动方式,各山堂之间的联络一概使用暗号。
洪门弟兄如负责联络使命或因事外出,临时需要与外码头洪门组织取得联系,都必须对本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四大盟兄恩、承、保、荐四位大哥的姓名,牢牢记住。
此外,还必须牢记各种暗号,才能走遍天下,到处取得洪门兄弟招待照顾,帮助办事。
关于洪门四柱名称和四大盟兄的姓名,对洪门以外的人必须绝对保密,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子儿女,这是洪门的绝密暗号。
它主要用于在洪门各山堂之间的联络问答。
洪门各山堂为了彼此联系,在某些城镇或地区设立码头,内部称为“方首”(一方之首的意思)。
在清代,洪门山堂在某地区设立码头“方首”,必须通报全国洪门各山堂,以便联系。
清末,没有全国性统一的洪门组织,联系面不大,大致一省的洪n组织相互有联系,能够互通“方首”地址,大都以茶馆酒店为联络地点,各山堂接洽工作,联系事宜,一般不用书面联系,唯恐泄密,大都仍用暗号联络。
码头“方首”之间的联络,一般成员不堪胜任,必须由高层级别考如“红旗老五”主持或由“执法老五”代行,他们必须非常熟悉洪门的规章制度,以及各山堂的四柱——山、堂、水、香的特殊名称和各山堂的山主、坐堂大爷的姓名,以便盘问前来联系的洪门弟兄。
在外码头使用暗号联络的洪门弟兄,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组织派遣,负有使命者,组织会告诉他要联系的外码头“方首”的联络地点,以至茶馆酒店的名称字号,前往联络者易于寻找。
其二,无组织交代任务的过路洪门弟兄,一旦遇到困难或缺乏路费时,因不知该地“方首”所在地点,只得到处找茶馆酒店,摆出暗号寻找。
凡是洪门弟兄到外码头联系“方首”者,进茶馆酒店时,必须以右脚向前跨门槛。
如该店有当地洪门的红旗老五,必然留心来客进门时先迈哪只脚。
来客坐下将两手分开扑在桌边,髙声喊请堂倌泡茶!”即使在酒店也称“泡茶”。
堂倌问先生要什么茶?”来客回答广要红茶!”(红与洪谐音),“红茶”也属于暗语。
如茶馆中有当地“方首”派的红旗老五,必须以盖碗茶杯送茶来(茶叶并不一定是红茶),同时拿一双筷子给来客,来客将筷子放在茶碗左首桌上,同时将茶碗盖子仰放在筷子左首。
堂倌问先生要吃什么?”来客应答我要吃粮。
”堂倌又问“先生从哪里来?”来客答从山里来”(由山堂来之意)。
堂倌又问先生到哪里去?”来客答从水路回家。
”(意思是从山堂水香访自家人)。
此时堂倌如果是当地“方首”派来的红旗老五(有的是执法老五代理),便称呼您哥子府上哪里?”答家住堂头乡(香)下”,(到此来客已暗言完了山、堂、水、香四个字)。
堂倌又问:“您哥子尊姓大名?昆仲几人?”答兄弟姓某名某,弟兄八人,我是长房老几,或二房老几(八人暗示洪门内外八堂,长房指内八堂,二房指外八堂,老几指担任的职位)。
现在民间常说的“你算老几?”来源于帮会黑话。
此时,红旗老五从来客的动作暗号和暗语中,已初步认定来者是洪门弟兄,点心或酒菜尚不送上来,再向来客说您哥如要解手,便所,我可领您去”。
(便所暗示可以方便谈话的地方)。
来客随即跟随堂倌去“便所'凡“方首”设立的茶馆、酒店,都预备一个便于秘密谈话的空房间。
红旗老五(即堂倌)将来客领入密室内低声问你宝山的四柱?老寨主尊姓大名?”回答是山、堂、水、香的名称和山主姓名。
老五如认为四柱和山主姓名对上了“布票”(凭证),便约定晚间几时请到某处找兄弟细谈。
到此,双方握手,认定为“自家人”,并请来客入座,招待吃喝。
如在茶馆,由客人要点心多少,如数送上。
如在酒店,由堂倌送上二菜一汤,酒一壶,饭随量。
吃罢,来客说请结帐!”堂倌(红旗老五)说一声记帐了!”来客不能说谢谢!”,这又是暗号。
来客晚间遵守约定时间,去访红旗老五,细谈来此任务。
如欲见“方首”、“舵把子”等大哥接洽公务,均由红旗老五领见。
如因山堂公事来访,不论住多少天,本“方首”都必须招待吃、住等,临走时还要送路费。
如属于私人过路者,本“方首”招待食宿三天,临走时所送的路费,可到达下一有“方首”的码头。
超过三天,送过路费,不再招待。
各种暗号1.行礼——为了与洪门自家人联络,行礼时,左右双手,各以拇指直伸,食指(即第二指)弯曲,其余三指直伸,表示“三杷半香”。
然后双手以直伸三指尖,稍向上附贴胸前,行鞠躬礼。
如对面为自己人,即作同样回答。
2.倒茶——向人倒茶,如接茶人以右手的拇指置茶杯边,食指置茶杯底向倒茶人相迎如图一;而以左手成“三把半香”形如图二;直伸三指尖附茶杯或向下附于右手,由拇指上面起,沿手臂至肩膀之间的任何一部位,接茶人必须以自己在洪门的地位放置如图三。
这样,倒茶人一看便知道接茶人为“自家人”,同时根据接茶人左手“三把半香”附于右手的位置,便知其在洪门组织中的职位。
倒茶者在倒茶后,必须将茶壶嘴向自己怀面旋转。
如果壶嘴对着对方,就意味着双方敌对。
3.取物——如有人以物三件请客人取时,客人如果是洪门成员,就必须取中间的一件,谓之“忠臣”(中与忠谐音相同)。
4.三法连演——“三法”为“天地人”的含意。
以左右双手各成“三把半香”形状,各以其余直伸的三指尖向内按附胸以表示“天”,此乃第一法;将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直伸,其余二指屈曲,左手和右手同样,按附胸前,以表示“地”,此乃第二法;以右手的拇指与小指直伸,余三指屈曲,成表示数码“六”的形式,左手和右手同样,按附胸前,以表示“人”,此为第三法。
如此三法连演,以表示“三合会”的继承者即洪门成员。
5.告急——遇有紧急情况发生,需和洪门组织联络时,如在夏季,带白纸扇,当场以白纸扇慢摇三、四次,为召集近旁的同人;若扇过头顶轻摇三次,即暗示同人与外人斗争。
6.停止斗争——同人与外人斗争,在场者以手掌向外人,手背向同人,即表示需要停止斗争。
7.嗾使斗争——双方斗争时,见对方不肯让步,在场者以两手攀向外,连呼“勿要再打了”,佯为劝解,实则味使斗争。
如发觉对方为自己人,而与其斗争者尚不知道,则将两手掌向内,连呼“勿要打'即为当场劝解。
这种手掌向外或向内,称为“阴阳法”。
8.求援——斗争时,如自知力量不敌,向自己人求援,即以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及中指直伸,余二指屈曲,手臂伸直向前,又以左手同样手式置于右手的胲骨(即手腕与臂弯之间)为求援的表示,称为“三角法”。
9.求援又一法——如以右手的四指屈附于手掌,拇指附于四指外,成为拳形,置于头上,此为求援第一法;以右手掌向外伸直,左手成“三把半香”形,所直伸的三指尖,向内附于胸前,此为求援第二法。
10.路中探询——行路途中,遇到别人向自己探询,则问:“你是瞎子吗?”如答称:“我不是瞎子”,继称我的眼睛比你大”,即知是“自家人”。
11.手语——洪门在有些场合,不便使用语言进行联络,则完全使用手语,即以手指动作代替语言,这就与哑巴之间以手式交谈类似,如下图:茶碗阵洪门的茶碗阵也是暗号的一种形式,由于洪门这一民间秘密结社,常以茶馆为联络地点,茶碗阵作为联络信号是比较方便的。
茶碗阵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用于鉴别对方是否洪门“自家人”;其次是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向同人求援;第三是用于山堂之间的斗法或个人之间的斗法。
茶碗阵多达数十种以至百种以上的变化。
在此仅举数例。
1.单鞭阵(求援助)布阵——以茶满杯,将壶嘴对杯。
破阵一如能援助,即饮杯中的茶,如不能援助,即倒去杯中的茶,再倒人饮之。
2.忠义阵{连别对方是否“自家人”)布阵——不用茶壶,仅以满茶三杯,平列或分次直列、斜列:,但三杯要等距离在一直线Jl0破阵——取中间一杯饮之。
中与“忠”谐音,表示奉行“忠义”。
3.斗争阵布阵——以茶壶嘴,对平列三满杯,表示要与对方斗争。
破阵——如不应请,即取当中一杯饮之;如应请,即取三杯饮之。
4.反清阵布阵——以左、右分置四空杯,中间置一满杯。
破阵——任取一空杯,倒茶饮之。
5.ft明阵布阵——以四满杯,分置于四角,当中置一空杯。
破阵——取当中的空杯倒茶饮之。
6.桃园阵布阵——以三满杯列为“品”字形。
破阵——任取一杯饮之。
7.五虎将军阵布阵——以壶嘴对平列的五满杯。
破阵——将五杯依次倒人壶中,再将中间一杯倒人茶饮之。
8.梁山阵布阵——以上横列三满杯,中横列五满杯,下横列二满杯,再下分“八”宇式,左右各列八满杯。
破阵——任一边取一杯饮之。
口中颂诗:“头顶梁山忠义本,才取木杨是豪强。
三八廿一分得清,可算海湖一能人。
脚踏瓦岗充英雄,仁义大哥振威风。
”这首诗虽不合韵律,语句粗俗,谈不到文学艺术价值,但对照茶碗阵的摆法,却含蓄了一些洪门暗语。
这一茶碗阵的摆法,上面比作梁山,洪门以梁山忠义精神为榜样;全阵样式比拟为木杨城,洪门常以木斗比拟作木杨城,梁山阵类似木斗状;上面八满杯,下面左右各分为八满杯,共有二十四满杯,但洪门的“洪”字拆开来却是:“三、八、廿、一,所以不称三八二十四,而称三八廿一。
洪帮9.梅花阵布阵——五满怀与壶嘴相对破阵-中心一杯不可饮,前面的可顺手饮一杯。
颂诗梅花吐蕊在梦中,五虎大将合英雄。
三姓桃园来结义,又收常山赵子龙。
”另有诗云十月梅花开,四方兄弟来。
复明从此曰,请主坐龙台。
”10.绝清剑阵布阵》—一九满杯摆成桃李剑阵破阵——将剑柄一杯倒入茶壶,再斟入茶,方可饮。
口中颂诗联盟兄弟本姓洪,四海和圆共一宗。
若有奸心无义子,动开宝剑实难容。
”洪门在各地区、各派别,茶碗阵的摆法大为不同。
例如:广西东兰州天地会成员姚大羔所藏《会簿》中有关茶碗阵的摆法及破阵法,就是另一种类型。
如其中的“桃园阵此三杯,将中杯移上,吟诗二句桃园结义三兄弟,刘备关张共条心。
”此三杯茶,中间杯可饮。
即说黑龙过渡收了己(几)万人”。
将头尾两杯倒在中杯,可饮。
此三杯茶,将上杯移下平坐,将移杯先饮,亦是桃园之茶。
姚大羔所藏《会簿》中记载了数十例茶碗阵及多种手式暗号,与别处资料记载有差别。
其他文献资料及传说材料中也各有差别,反映出洪门会事实上未形成全国统一的暗号、茶碗阵之类。
这些都反映了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洪门囿于地理上阻碍,组织上较分散,未能打破地区界限形成统一的联络信号。
路途暗号洪门会为了秘密活动的需要,处处以暗语暗号与同人联络,为了鉴别行路人中的会内、会外人员,常在路上画图或摆石子作暗号。
路途上常用的暗号如下:1.盘蛇阵出门到外码头行路时见路中间画着一条蛇(如图):会内同人一看便知这是当地“方首”派人布置的,或是过路弟兄为取得与同人联络布置的盘蛇阵。
如要破阵,则以脚底(鞋底)抹去蛇头。
同时唱诗歌一首曰天高地厚访相侔,太子皆因未出头。
今日义兄来劫驾,恃强欺弱有天收。
”2.圆围阵洪门弟兄如果在外码头行路时,见到路上画一大圆圈(如图):这是洪门弟兄布下的圆圈阵。
会内同人如要破阵,即向前跨入三步,并口中唱诗歌姑嫂相逢在路中,乃是玉莲郭秀英。
三汊河旁尽忠死,缘门恭奉为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