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行话
黄梅戏的词汇特色——同义词、詈语、旧词语、行话、隐语

f 以上 2例 皆取 自《 乌金记》 】 “ 日死你家妈妈 ” —— 我 日死你 家妈妈 ! 开言就把胡子佬 骂, 刻薄我 张三女刻薄你家姑妈 。 “ 捧灵牌子 ” —— 你死在南 山寺莫 回来 , 一天到晚就是捧
灵牌子。
“ 兰房 配上 ” ——我 心想与此人兰房 配上 , 不知何娘子 但
18
“ 配合鸾交” ——飘 海 时与海妖两 下争吵 , 那海妖 留采 和
“ 放你 个妈妈屁 ” —— 放你 个妈妈 屁 !死木头来哑木头 , 枉在凡 间守油灯 。
配合 鸾交 。
“ 到老鸾交 ” ——我 幼年 二爹娘 凭媒证 了, 许配那张德 义 到老 鸾交 。 【 以上 2例皆取 自《 双合镜》 】
紫袍。
[ 以上 3例 皆取 白《 双合镜》 】
通过对 黄梅 戏中出现 的大 量同义词 进行 分析 , 就可以发
现表示吉利 、 好事的词汇非常丰 富。比如功名 , 有 1 共 9个同
义词 :
“ 高发 ” ——十载寒 窗倒 不如姊妹二人 同叙一夜话 , 妹 若是男子汉必中高发 。《 珍珠塔》
大量的先代词汇 、 大量运用感叹词 、 出现 大量行话 、 出现大量 隐语。由于篇幅所限 , 本文仅对其 中的同义词 、 詈语 、 旧词语 、 行话 、 隐语进行探讨。
一
“ 头戴 宫花 ” ——莫非是忠德儿宫花头戴? 莫非是年迈人 目下有 灾?
“ 功高” ——那时 丫头说得好 , 她叫我上京都去求功高。
她可承 当。
“ 配合 鸾俦 ” ——幼年问 二爹爹凭过媒 证 , 下 了张 氏妻 娶 配合鸾俦。
[ 以上 2例 皆取 自《 花针 记》 ]
[ 以上 2例 皆取 自《 张朝宗告漕》 ] “ 丢你娘的丑 ” ——提起你家酒 , 丢你娘 的丑 。 “ 扯你娘的蛋 ” ——提起你家饭 , 你娘 的蛋 。 扯 [ 以上 2 皆取 白《 学俸》 例 讨 ] “ 卖层” 娘 —— 听一言来 老子 有气 ,骂声 花魁娘 卖 层 !
中国民间秘密语(隐语行话)研究概说

民间秘密语亦即隐语行话,是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一种属于非主流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
中国汉语民间秘密语滥觞于先秦,发达于唐宋,盛兴于明清,传承流变至今,是世界上诸同类语言现象中最大也是最为丰富的一系。
中国民间秘密语研究的轨迹,显示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狭而宽、由单一向“全息”以及从经验的、实证的走向同思辨性相结合,从而进入现代科学的历程和总体趋势。
一、小引所谓民间秘密语(或称民间隐语行话),是某些社会集团或群体出于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际关系的需要,而创制、使用的一种用于内部言语交际的,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封闭性或半封闭性符号体系;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
从功能特质和形态特质两种视点分析,即显示出民间秘密语这样总体的、基本的本质性特征。
无论是伦理道德标准所界定的“好人”或“坏人”,还是政治制度所认定的“敌、我、友”,或出自功利性的需要,或民俗使然(亦当属功利性的需要),几乎皆无例外地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
然而,却是世界上几乎各种语言、各种社会文化所共有的一种非主流的语言文化现象。
民间秘密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尽管有的能够大体替代话语,如汉语的反切秘密语,却不能完整而准确地表现被替代话语的语言要素及其丰富的固有内涵。
因而,民间秘密语是以自然语言为母体,为适应特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人为的语言符号或非言语符号系统,不是独立的语言。
它的功利性,即在于完成直接使用自然语言所难以承担的特定交际任务。
析言之,民间秘密语不是语言,是因人为因素而派生的语言社会变体,用以部分替代相应概念语义符号的特定符号集合。
所以,在语言学家的理论中,民间秘密语是相对地域方言而言的又一语言变体,即社会方言之一。
在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看来,它是一种亚文化群体的语言代码,一种非主流文化现象。
从民俗语言学视点来考察,民间秘密语则是一种属于非主流语言文化的特定民俗语言现象,一个非常值得探讨而又十分有趣的重要分支领域。
隐语行话,民间秘密语《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话、隐语和詈词

隐语行话,民间秘密语《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话、隐语和詈词世界上许多语言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和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
隐语行话,或叫民间秘密语,在汉语史上又有“秘密语”“市语”“切口”“春点”“锦语”等多种称谓,是某些社会集团或群体出于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际关系的需要,而创制、使用的一种用于内部言语或非言语交际的符号体系,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
当提及隐语行话时,一些人会把它同匪盗、娼、赌、贩毒、走私等犯罪活动联系起来,把这种民俗语言现象通称为“黑话”,这既不科学也不符合语言事实。
实际上,除了黑社会群体外,许多社会群体都存在使用隐语行话的习俗惯制。
吴桥杂技业内的隐语行话跟吴桥杂技艺术一样,很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丰富的系统,并有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语言,同时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补充,如“转心子”(手表)、“夯子”(公章)、“叶子”(证明信)、“土冷子”(民兵)、“把杂”(开证明信外出演出)、“掰铃子”(打电话)、“驾灵子”(开车)等。
东北二人转至今仍有数百个当行隐语行话语汇活跃在艺人群体中,是其相互交流、传授技艺的常用言语形式和习俗。
例如节目叫“活儿”,曲目统称为“条”,一问一答的唱词谓之“对篇”,同行谓之“老合”,艺人相互间的尊称为“相府”,到各地演出谓之“走踅”。
再如粤剧、昆曲、皮影和相声等众多的传统戏曲、曲艺群体的隐语行话亦然。
隐语行话是这些行业技艺传承的重要工具和基本的信息载体。
如今,在许多社会群体的生活语言中隐语行话仍然十分活跃,是构成其日常生活的一种言语习俗。
现代汉语中的“踩点儿”“挂彩”“绑票”“出血”等,无不出自隐语行话。
近年来,“大腕(蔓)儿”“托儿”之类旧时隐语行话陆续进入当代的社会流行语。
夜场妈咪软件-菲菲有旨。
貌似谜语一般的民间隐语行话,是人们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而形成的语言智慧。
隐语是一种语言变体

浅析社会方言之隐语行话摘要:各种语言几乎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
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有所误读与偏见,但事实上,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的隐语行话,其使用与传承是现实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更应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关键词:隐语行话;语言生活;语言问题隐语是一种语言变体,是某一社会群体为对外人保密而创制的专用语词。
因此,长期以来隐语一直处于一种被封闭的状态;又由于当代的隐语基本上在违法犯罪人员中流行,甚至有人把隐语叫作“违法犯罪隐语”、“刑事犯罪隐语”,这就限制了对隐语的研究。
本文拟就隐语的渊源、类型、特点、功能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隐语的渊源隐语,是隐其事而假以他辞进行表达的语词。
《汉语大辞典》“隐语”:“指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它们的特点是回互其辞、隐伏诡诱,使他人难以理解,以达到对外保密的目的。
例如:赶碟子(刮脸)、鞭托(动武打架)、不钻朵(说书的不识字)、挂丽(衣裳)、看花(窥探事主衣兜)等。
这里所列的隐语,有的是旧时行当、帮会的用语,有的是当代违法犯罪人员的用语。
这些隐语的含义,外人是难以了解的,所以,隐语实际上就是某个言语集团即交际群体的一种交际工具,即文流信息的载体。
从广义上说,隐语还包括各种形式的谜语;从狭义上说,谜语已从隐语中分离出来,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隐语,除了谜语式的隐语,是不含其他谜语的。
认清这一点,有利于集中认识隐语这个特殊而神秘的语言现象。
隐语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衍化出许多不同的称谓,如黑话、切口、行话、暗语、术语、春点(唇点)、市语、锦语、方语、俏语、杂话、秘密语、查语等。
这些称谓,或反映了使用者的职事行当区别,或反映了流行的地域、范围,或反映了隐语内容的特点。
[1]黑话,是对隐语的一种俗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旧社会的帮会、无业游民、盗匪等所使用的秘密语。
江湖黑话——精选推荐

江湖⿊话江湖⿊话江湖⿊话是⼀种特殊的语⾔讯号,江湖中⼈彼此联系的⼀种特殊⼿段。
亦称隐语、⾏话、市语、⽅语、切⼝、春点、⿊话等,是民间社会各种集团或群体出于各⾃⽂化习俗与交际需要,⽽创制的⼀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
在三教九流社会中,礼节;⾏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位;茶具、餐具的摆设;个⼈的⾏、⽌、坐、⽴姿态相互辅⽤,都表达着主、客双⽅⼀定的⼼愿与意图。
但这些还很不够,最终仍需要透过隐语来彻底表达双⽅的意思。
⿊话的产⽣,⼤致出于下列三种情形。
⼀是由禁忌、避讳所形成的市井隐语,如在船上说话,讳说「住」、「翻」等,⽽⽤其它字语代替。
⼆是出于回避⽬的,免使外⼈知悉⽽形成的隐语⾏话。
如旧时东北的响马称姓「杨」为「犀⾓灵蔓」,称姓「何」为「九江⼋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当代⾹港⿊社会以「四⼋九」称「⼤路元帅」,以「四三⼋」称「⼆路元帅」亦即「副堂主」等。
三是语⾔游戏类隐语。
内容很⼴泛,从⼈体部位到职业,⽣活中的⾐⾷住⾏、礼节、交往等,应有尽有,⼏乎可以成为第⼆语⾔系统。
如⼈体器官名称:头为瓢把⼦,眼为招⼦或湖,⼿为抓⼦,⽿为顺风⼦,⼝为海⼦或江⼦或樱桃⼦(⼥),腿为⾦杠⼦,肚为南⼦,脚为踢杞,⼼为蚕⼦或定盘⼦等。
⼀、⼈物类⼈:丁。
鹰⽖孙:官府。
糕:⽼⼈。
翅⼦顶罗:官帽⼦。
⾖⼉:姑娘。
托线孙:保镖⼈。
芽⼉:⼩伙⼦。
并肩⼦:即朋友之意。
⽼宽/空(倥)⼦:外⾏。
点⼦:对象、敌⼈。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地盘,该地域即称「线」。
简单的说,「线上的朋友」就是「地头蛇」。
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这趟线。
合(⿊)字/⽼合:贼。
通常⾮称呼在帮者,⽽纯粹指称⼀般盗贼。
吃飘⼦钱的⽼合:⽔贼。
总瓢把⼦:在江湖上指称⾸脑、⽼⼤。
瓢(把⼦)原为头、脑袋之意,此处为引申意。
马眼⼦: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
凭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张油滑善辩的嘴,⽆往⽽不利。
⼆、数字类流⽉汪则中,神⼼张爱⾜(北省名「青」):⼀⼆三四五,六七⼋九⼗。
英语隐语行话研究

收稿日期:2013-12-20作者简介:马永辉(1969-),男,黑龙江绥化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研究。
∗∗∗第34卷第5期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5月Vol.34No.5Journal of S uihua UniversityMay .2014英语隐语行话研究摘要:英语隐语行话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亚文化。
通过对隐语行话内涵及产生的因素、隐语行话的构成、隐语行话的功能与特征的论述,将有助于我们从另一维度去更全面地认识英美社会,了解其文化的丰富性,从而有利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英语隐语;亚文化;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4)05-0076-04一、英语隐语行话内涵及产生的因素(一)英语隐语行话的内涵英语中用来指隐语行话的词汇有a rgot,cant,jarg on 和ling o 。
根据《新英汉词典》[1]、《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2],arg ot 释为[法]隐语;(盗贼等的)黑语,暗语。
cant 释为[总称]行业术语,行话;(小偷等的)黑语,切口。
jargo n 释为[总称]多专门术语的话,行话,隐语。
ling o 释为[贬]行话;隐语;专门术语,某一等级的人所用的语汇。
按《语言与语言学词典》[3]cant 释为隐语,黑语,某一地方、社会或职业集团,尤其是社会下层特有的行话(jargo n )。
可替换术语argo t (隐语,黑话),lingo (隐语,行话)。
隐语行话的使用者通常是社会某一集团或群体,有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或反主流文化群体。
当人们提及隐语时,总是想到隐语的贬义及其所带来的不良的社会后果。
其实,人们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隐语。
隐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贬义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只有那些与社会为敌的特殊群体所使用的隐语,而我们把它称作“黑语”此时的隐语,才具有贬义。
“黑语”是与主流文化相对抗的不健康,低俗的亚文化。
隐语行话的“破解”——略论隐语行话的通用化传承

隐语行话的“破解”——略论隐语行话的通用化传承
董丽娟
【期刊名称】《教育文化论坛》
【年(卷),期】2011(003)006
【摘要】隐语行话是一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现象。
它的创制和使用主体是某些民间
社会集团或群体,外部人员一律被排斥在外;它被创制和使用的目的是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满足交流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隐语行话具有表达、掩饰功能和隐蔽性、秘密性的特征。
于某种程度上说,隐语行话不是独立的语言,是对民族共同语的一种“反动”,是民族共同语的变体。
隐语行话经历从创制到“破解”的过程,共同的文化大背景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使社团外的人有破译隐语行话个别词汇的可能,频繁的社会接触,使隐语行话常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中,从而使其被破解的机率增大。
【总页数】5页(P49-52,67)
【作者】董丽娟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6
【相关文献】
1.洪门“隐语”与中国基督教会“行话”比较 [J], 郭胜春
2.论隐语行话的通用化传承 [J], 郝志伦
3.论隐语行话的通用化传承 [J], 郝志伦
4.学界之盛事,语典之丰碑──简评《中国秘语行话词典》和《中国隐语行话大辞典》[J], 余云华
5.浅析网络游戏用语的隐语行话性质 [J], 靳莹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间隐语浅析

民间隐语浅析作者:刘爽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3期摘要:隐语,又叫“秘密语”、“行话”等,是某些社会集团或群体为了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际关系,而创制使用的一种用于内部交际的特定的民俗语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
先从定义、特征、分类几方面对隐语进行了一般说明,然后探讨了隐语语言符号系统的形成、隐语的语用特征以及发展前途,最后就隐语的发展和规范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隐语言语符号系统语用前途一隐语概说隐语,又称“隐语行话”、“秘密语”、“春点”、“锦语”、“杂话”或“黑话”等,是某些社会集团或群体为了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际关系,而创制使用的一种用于内部交际的特定的民俗语言。
(一)隐语的特征1.隐秘性。
隐秘性是隐语最重要和本质的特征,通过完全不同于通用语的语形表现出来。
2.封闭性。
为实现隐瞒群体内部交际内容的目的,群体成员有意违背交际的会话合作原则,使用外部人所不理解的隐语,对集团或群体以外成员予以封闭、排斥。
3.场合性。
隐语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
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有某种特点的人互相交际的具体情况。
4.集团性。
隐语使用者往往体现出一种“集团”分类特征。
这些集团或封闭、稳定性强,如商贩、技艺等行业或像军事、司法等部门的秘密机构;或临时性、变动性大,如娼、赌、窃、匪等社会寄生群体。
5偏离性。
隐语的偏离性主要体现在其特殊的语言形式上,这种特殊语言是为实现保密交际功能的目的而创造的。
(二)隐语的分类隐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按领域分,有江湖隐语、行业隐语、政治隐语、军事隐语等。
不仅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有各不相同的秘密语,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秘密语;另外,还可根据语言表现形式、使用集团、时代、指称范围、侧重面、语源等不同标准,对隐语进行分类。
二隐语言语符号系统的生成隐语是若干约定俗成或特别指定而得到使用群体内部认同的符号,并构成言语符号系统。
隐语言语符号系统主要由借用、编制等几种途径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反切法:
酒——说成“柳
振”,反切起来是 “柳振振柳酒”
苦——说成“鲁
肯”,反切起来 是“鲁肯肯鲁苦”
缀尾法:
去——去思 来——来西 穷——穷凉省 大——大赖
三、民间隐语与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与民俗行业密切相关:
江湖上较多使用的两种情况: 一是估衣当铺、银楼钱庄等五行八 作的工商业行当,一是算命相面、挑方卖药 等三教九流的江湖艺人。从业于工商业行当 的人可称是城市中最早的商人阶层,他们谨 小慎微不仅是为保密挣钱起见,主要的原因 是被中华民族“重农抑商”的集体意识所笼 罩。士农工商四民中,商历来是地位最低的。 在社会现实中重农抑商,使得商人常存心理, 隐语才得以大行其道。隐语词汇总量并不太 多,数字隐语却极其发达,从一到十不知演 绎出多少套系统来
“笑”——巧倩 取《诗经》:“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之义
“富贵人家”——润屋生 取自《礼记• 大学》 “妇润屋,德润生”一语
“奴仆”——旦称
因为戏曲中旦角常自称 为“奴家”,人们曲解为 “奴仆之家”;
“月亮”——月窟 因为传说月亮中有 玉兔;
“舌头” ——心苗
因为 中医认为 “舌头是 心之苗”;
“二”: •称为示不小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耳边风
“三”:
•称为王不直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散秋香
“四”:
•称为罪不非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思乡马
“五”:
•称为吾不口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误佳期
“六”:
•称为交不父 •采用词语首字谐音 称之为柳摇金
“七”: •称为皂不白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砌花台
二、民间隐语行话的类型
1、行业隐语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同样,三百六十 行,行行有隐语。 各行各业都有切 身利益需要保护, 有自己独特的谋 生手段需要保护, 这样就会产生本 色行当隐语。
当铺行业的行话——春典
当铺行话:称“袍子”——挡风
称“裤子”——又开 称“狐皮”——大毛 称“羊皮”——小毛 称“长衫”——幌子 称“戒指”——圈指 称“桌子”——四平 称“椅子”——安身 称“银子”——软货龙 称“金子”——硬货龙 称“古画”——彩牌子 称“古书”——黑牌子
食:
衣——为长衫 棉袍——为大蓬子 帽——为功子 鞋——为铁头子、提壳 饭——为汉 煮饭——为熏汉 吃——为闵汉
衣:
行:
出门——为出客 走——为攻
住:
屋—一些僻语。如“戏僻”,为戏 曲人员专用的隐语。“乞食僻”,为乞丐专用的 隐语。说这些隐语时,俗称“打僻”、“拍僻”。 当时社会上流行两种“僻语”,一种是用 语言反切的说法,这种反切说法的隐语,均用方 言方音,根本无法用文字书写代表。估计这种反 切语的形式,乃因《汇音妙语》的流行,某些知 识分子从中得到启发,创设了这种隐语。这种隐 语看起来比较难,但一旦掌握了窍门,便能熟练 运用,故当时十分流行。 另一种是采用音韵相近的缀尾式说法。僻 语说起来显得十分累赘,所以只能偶尔用之。
“八”: •称为分不刀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霸陵桥
“九”:
•称为馗不首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救情郎
“十”:
•称为针不金 •采用词语首字谐 音称之为舍利子
5、源于外来语的民间隐语行话
这种类型的汉语民间隐语行话,在古代主要 是源自北方少数民族语言。例如蒙古语谓头为 “撒髅”,也称为“撒娄”,或“撒楼”,元杂 剧中有之。 至现代,源于外来语的汉语民间秘密语主要 来自英语,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黑社会流氓犯 罪团伙。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民族和国际间的 文化交流等因素使然,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 不同文化交流在民间隐语行话语源方面的反映。 就总量而言,出于这类语源者比重较小。
4、语言游戏类隐语行话
所谓语言文字游戏,主要是指利 用汉语字词结构特点加以拆台寓义的方 式,修辞学称为“拆字格”,有些民间 秘密语语汇即源出于此。 这类隐语,出自文化人之手,但一 经约定俗成便流行使用开来。化雅为俗, 雅为俗用,类似字谜,别有情趣。
“一”:
•称为丁不勾 •采用词语首字 谐音称之为 忆 多娇
民间隐语行话
•什么是民间隐语行话
•民间隐语行话的源流 •民间隐语行话的类型 •民间隐语与社会心理
何谓隐语?
“民间秘密语(或称民间稳语行话),是某些 社会团体或群体出于维护内部利益、协调内部人 际关系的需要,而创造、使用的一种内部语言交 际的,以遁词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封闭性或 半封闭体系,是一种特定的民俗语言现象。” ——民俗学专家曲彦斌《中国民间
“驴”——果老
典出八仙传 说,《东游记》: “张果老常乘一白 驴,每倒骑之。”
3、社会民俗信仰影响下的隐语行话
崇雅仰俗意识一向是社 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价值 取向,身处中下层的非主流 社会层面的社会群体的这种 意识尤其突出。社会民俗作 为一种不成文法的社会制度 和文化现象,无论雅士俗人 都要自觉或不自觉地毕生受 其制约和影响。
2、黑话
春点、寸点、唇点皆江湖的隐语,俗称 黑话,是通过语言 讯号作为江湖上人 彼此联系的一种特 殊手段。 它从人体部位 名称到职业、生活 中的衣食住行、礼 节、交往等等应有 尽有,几乎成为第 二种专业语言系统。
人体器官名称:
头——瓢把子 眼——招子、湖 手——爪子 耳——顺风子 口——海子、江子、 樱桃子(女) 腿——金杆子 肚——南子 脚——踢杞 心——蚕子、定盘子
隐语行话》 “中国汉语民间秘密语滥觞于先秦,发达于 唐宋,盛兴于明清,传承流变至今.” 最早的“市语”(秘密语)书面记载是唐宋 时期。
一、民间隐语行话的源流
1、由禁忌、避讳形成的隐语行 话
避凶就吉、避俗求雅的缘故形成各 类代码式隐语。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 古国,此类隐语可谓源远流长。
与月亮有关的“兔子”的隐语——称为女阴、娈童
八大快:
一是梦——团黄梁子 二是桥——悬梁子 三是虎——海嘴子 四是龙——海条子 五是蛇——土条子 六是兔——月宫嘴子 七是塔——土堆子 八是牙——柴
谢 谢 观 赏!
与月亮有关的“兔 子”的隐语——称 为女阴、娈童
•“死”的隐语 ——疾终、物故、弃养等 •跑江湖的称“妻子” ——果实 •母亲——磨头 •哥哥——上排琴 •弟弟——下排琴 •丈夫——孙食
2、源于历史典故的民间隐语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史 籍典故等也影响着隐语行话 的产生。许多证词的创制就 是用典的结果,即出自历史 典故。这些历史贼流传较广, 是人们喜闻乐见的。 以典故为语源的隐语别有 情趣而又易于记忆,在丰富民 间隐语词汇的同时,也为之注 入了主流文化层面的历史文化 内涵。
江湖人避 得就义的 心理:
他们最 直接的心理 反映是自尊自重,以隐语的表层含义 掩饰现实的真正面目,自我安慰之余 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如“偷窃”一行,其隐语最是冠冕堂皇:
抢劫——叫慰问 偷窃——叫捡、借钱 偷私人的——叫义务献血 偷别人身上现带的东西——叫洗 衣服
白天行窃——叫上白班 晚上行窃——叫上晚班
江湖的禁忌心理:
商人忌同行竞争、外行相 知,帮会忌内幕为敌人所探, 艺人忌门道被他人窥见。大的 禁忌不算,日常生活中又生 出许多小禁忌,最有名的是所 谓“八大快”,每日午前,江 湖人不可对别人提到这八个字, 提到则听者便出去摆摊,以免 “出鼓”(露馅),而这一天的损 失要由说话的赔偿,这叫“放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