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及应用

合集下载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简介摘要: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使煤炭资源紧张程度加剧,且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更多,因而有必要加大控制力度,对脱硫脱硝与烟气防尘技术进行优化与改善,使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得以降低,全面优化能源的利用效果。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火电厂锅炉脱硫脱硝与烟气除尘技术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引言通过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物质实现由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烟气污染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围绕电厂实际运行情况落实完善的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同时进一步提升对于烟气污染的治理能力,确保可以在发电过程中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1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各国从脱硫技术的要求出发,已经开发了很多燃煤锅炉控制SO2排量技术,并应用于工程中。

这些技术总结起来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

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脱去煤中硫被称为燃烧前脱硫,因其工艺成本高,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燃烧过程中对煤进行脱硫称为燃烧中脱硫,主要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技术和炉内喷钙技术。

燃烧后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脱硫,主要有海水法、石灰石—石膏法、氨吸收法和双碱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规模最大的脱硫技术。

西安某火电厂1#、2#机组(2×300MW)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使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工艺上将其研磨成细粉与水混合制成吸收浆,吸收浆与烟气在吸收塔内混合接触,浆液中的碳酸钙与烟气中SO2、空气混合接触并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水石膏。

脱硫后的烟气经换热器加热升温后排入空气,余下的石膏浆经脱水处理后回收并循环利用。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是在国家对钢铁企业环保治理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来着重分析对比各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确定采用氨法脱硫+SCR脱硝技术路线。

在具体研究中先是介绍了目前脱硫方法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明确了技术路线的方向,之后是从广西钢铁烧结厂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先氨法-后SCR联合脱硫脱硝工艺,通过采用这一工艺进一步提升了脱硫脱硝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最后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三级水洗净化烟气,降低颗粒物的排放,进一步减少了烧结烟气对大气的污染。

关键词:烧结烟气;氨法脱硫;SCR脱硝1、引言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大气污染物,NOX 和SO2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气态污染物,这些污染主要来自烧结工序。

目前“国家对烧结烟气排放指标的要求日益严格,已由单一污染物控制转变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1]。

从目前的国内普遍情况来看,钢铁企业对于烧结工序中大气污染采用的脱硫脱硝及消白方法,能耗高而且占地面积大。

长此以往难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鉴于此,本文认为为了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形势要求就必须要创新脱硫脱硝与消白工艺,要实现治理技术的积极创新从而降低企业污染治理成本,进而提升其竞争力。

2、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了选择出合理的方法首先要对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展开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来明确各方法的优缺点。

2.1当前最为常见的脱硫方法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这三种方式。

干法烟气脱硫的优点点表现在使用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其缺点表现为反应速度慢且脱硫率较低。

半干法脱硫是处于干法与湿法之间的另一种脱硫方法,不管是脱硫的效率还是脱硫剂吸收率都在两者之间,这种方法的优势是不仅投资少而且运行费用比较低,它的缺点是脱硫效率比湿法脱硫要低一点。

湿法烟气脱硫“是通过液相氧化-还原吸收来达到脱硫的目的”[2],湿法脱硫技术成熟且脱硫率高,它在脱硫技术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氨法脱硫属于一种湿法脱硫,其优势表现为适用范围广,脱硫效率较高,生产运行安全。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的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同时我国的燃料组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这样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SO2产生并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所含有的SO2超过标定的标准,所以针对这类污染源,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善其对大气的污染程度。

文中针对当前脱硫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趋势;应用现状SO2随烟气排入大气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危害人类健康和建筑物。

煤炭和石油燃烧过程排出的SO2约占世界总SO2排放量的90%,因此采取有效方法脱除燃煤、石油烟气中的SO2是控制SO2污染的主要途径。

虽然国内外为防治SO2污染进行了长期和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近200种烟气脱硫方法,但真正实施工业化的也仅10多种。

探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烟气脱硫技术是现阶段环保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1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许多工厂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都加入了烟气脱硫技术,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大气污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厂中,所使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也有所不同,目前的发展阶段最为常用的是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以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这三类。

1.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当今的许多工业生产领域都非常常用,很多工厂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基础,并且脱硫效果与脱硫效率非常好,技术工艺相对来说也并不困难。

在脱硫过程中,主要采用液体的吸收剂去除掉二氧化硫气体,液体吸收剂的主要成分为石灰石以及水,脱硫原理为工业生产气体在通过液体吸收剂时,二氧化硫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硫酸钙以及二氧化碳,达到了脱硫的目的。

通常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具体工艺可以分为直接使用石灰石脱硫以及间接使用石灰石脱硫两类,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脱硫方法。

1.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相对于湿法脱硫来说,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在当今的许多工厂中得到了非常广的应用。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分析关键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火电厂随着环境污染渐渐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时,我国也开始加大了对环境治理课题的关注和研究,火力发电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发电形式,而煤矿燃烧产生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天然的煤矿中会含有一定的硫和硝,燃烧过程会将固体的硫和硝形成烟气飞散在大气中,形成对大气有破坏性质的污染。

因此文章将会对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我国环境友好政策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源可分为一次性能源和二次能源,其中火电厂燃烧过程中使用的煤炭就在一次能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煤炭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的二氧化硫以及其他氮氧化合物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负担,因此开展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控制我国大气的污染程度做出很大的贡献。

一、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目前大部分火电厂使用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成熟技术,有先后二十多个环保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都引进了发达国家的烟气脱硝脱硫技术,而且还有一部分经济能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走向了自主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改革之路,并且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硕果。

据调查发现,我国目前已经有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火电企业的设备安装上了具有烟气脱硫脱硝效果的装置,其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就是石灰石-石膏法的烟气处理技术。

其他相关形式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还有海水脱硫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等等,但是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比较缺乏,由于材料和环境的限制,很多省份和地区的火电厂根本无法用上该类型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因此火电厂企业在选择烟气处理技术的时候一定需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为环境污染的降低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是一个规模很大而且内容很复杂的项目,其配套设备的种类也比较多,目前除了大型设备中使用的除雾器、烟气挡板以及喷嘴等泵系统之外的设备都可以在国内生产,而中间的产业链化的生产关系也促进了我国在电机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腌制,国内新兴的环保产业链正在慢慢建立和发展。

燃煤电厂烟气NID脱硫技术与工程应用

燃煤电厂烟气NID脱硫技术与工程应用

燃煤电厂烟气NID脱硫技术与工程应用目前,国内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新建机组配套脱硫和在役机组脱硫改造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炉后烟气脱硫过程中工艺水的应用特点,将炉后烟气脱硫技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三大类。

其中,半干法脱硫是指在脱硫过程中有少量工艺水投入,但脱硫产物最终是以干态的形式出现。

特别是在役机组的脱硫改造,受已有条件限制,脱硫工艺和方案布置受到很大制约。

300MW以下机组改造选用半干法脱硫工艺的较多,半干法脱硫主要有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工艺(NID)、烟气循环流化床法(CFB)等。

NID脱硫工艺以其独到的设计和相好的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N1D脱硫工艺NID(Nove11ntegratedDesu1phurization)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技术由A1STO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喷雾干燥法开发而成,用于燃煤、燃油电厂、工业锅炉、垃圾焚烧电厂的烟气脱硫及有害气体的处理。

1工艺原理及流程N1D是利用含有Cao的吸收剂或消石灰(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CaS03和Ca-S04o除尘器收集下来有一定碱性的粉尘与CaO混合增湿后再进入除尘器入口烟道和烟箱,反复循环。

NID 工艺特征是吸收剂的低湿度和高比例循环。

在吸收剂的大表面积和低湿度作用下,烟温快速下降,吸收剂水份快速蒸发。

由于水份蒸发时间很短,使得反应器容积减小。

N1D脱硫工艺可与除尘器组合为一体,构造简单,占地面积小,物料循环倍率可达30~50次以上。

正常情况下,脱硫率一般可达85以上。

2性能特点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1/T5196-20**»中关于脱硫工艺选择的一般性原则的要求,***电厂#2机组已投产约25年,属于剩余寿命低于10年的老机组,本工程设计的燃煤含硫量Sar<2.0,且吸收剂来源和副产品处置均能充分落实,适宜优先采用半干法、干法或其他费用较低的成熟脱硫技术。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

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与节能环保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加,燃煤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燃煤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我国对火电厂烟气的净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成为了重点。

本文将从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与节能环保方面进行探讨。

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概述1.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目前常见的烟气脱硫方法包括湿法石膏法、干法石灰石法和氨法等。

湿法石膏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将石膏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达到脱除二氧化硫的目的。

烟气脱硝技术是指采用各种方法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从而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烟气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以及催化氧化法等。

SCR技术由于具有高脱硝效率、低能耗和低副产物生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的烟气脱硝工程中。

目前,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各地燃煤火电厂纷纷按照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进行烟气脱硫脱硝改造,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京能集团旗下的燕山热电厂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湿法石膏法脱硫技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大幅降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与此该公司还引进了SCR脱硝技术,通过对烟气进行催化还原处理,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神华集团、华电集团等国内大型火电企业也在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不断提高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水平。

1. 节能作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烟气脱硫过程中所需的吸收剂以及脱硝过程中的催化剂等均属于能源材料的消耗,但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设计,可以降低该消耗量,提高设备和反应效率,从而达到节能要求。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

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摘要:燃煤电厂生产经营中,会产生很多的排放物,继而导致污染问题的产生。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而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故应用该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技术一、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的意义燃煤电厂运用的传统发电技能,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或硝化物,这对大气产生了严峻的污染效应。

燃煤电厂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及污染物排放主要贡献者。

目前,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深入,燃煤电厂的煤炭燃烧排放监督已愈发严格。

因而,在电厂中合理的运用烟气脱硫脱硝技能,才干完成节能环保等方针。

燃煤电厂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控制点,为此我国环保规划中明确地提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方针,在此局势背景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电厂脱硫脱硝工程的迅速开展,一起也极大地促进了电厂烟气脱硫脱硝监测分析技能的开展从而为我国电力职业可继续运作开展提供确保。

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纷纷加大了环境管理的力度。

我国也连续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技能政策。

1.燃煤电厂的主要污染问题燃煤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量产生,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必须加强对脱硫、脱硝、除尘、控制重金属汞排放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

1.烟尘。

我国火电厂燃煤锅炉烟气烟尘技术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现阶段点差除尘器的应用情况来看,燃煤电厂的除尘技术主要有电除尘、袋式除尘和改造后的电袋合一除尘。

目前,电除尘仍是我国电力主流除尘工艺。

当前大多数燃煤电厂煤种复杂、混烧劣质煤情况突出,烟尘工况条件较为恶劣,而电除尘器对烟尘特性较为敏感,煤质变化等原因均会降低除尘效率。

2.粉尘污染。

火力发电厂的发电会产生大量粉尘,进入大气后会危害人眼和呼吸道,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比如很多粉尘中都含有大量焦油,人吸入粉尘后容易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癌。

活性焦法脱硫技术及经济分析

活性焦法脱硫技术及经济分析

活性焦法脱硫技术及经济分析1、 工艺技术介绍活性焦法烟气脱硫主要是通过烟气中的SO2等组分在活性焦上吸附和催化氧化反应实现的。

烟气经过吸附脱硫塔的活性焦床层时,在110~150 ℃的适宜条件下,烟气中的SO2与氧气及水蒸气在活性焦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硫酸或水合硫酸,贮存在活焦的微孔内,这样SO2被除去。

在脱硫的同时可对重金属离子、类金属离子、粉尘、二噁英和卤化氢等污染物有完全或一定协同脱除的作用。

吸附饱和的活性焦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出吸附塔,经过物料输送系统输送到脱附再生塔,经过预热段预热后,在加热段350~400 ℃的温度下解吸,活性焦得到再生,浓SO2脱附气被导出,活性焦经过冷却段冷却后,输送到吸附反应塔上部完成一个循环。

工艺原理:活性焦法烟气脱硫可分为吸附和再生两个过程。

吸附过程:活性焦脱硫是发生在活性焦表面的吸附和催化氧化反应。

当烟气中有氧和水蒸气存在时,SO2首先吸附在活性炭材料上,然后通过活性焦发达的比表面和丰富的孔结构进行扩散和传递至微孔,被烟气中的O2氧化为SO3,SO3再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稀硫酸并贮存于活性焦微孔中,实现SO2的脱除。

实际反应步骤应该分为两步,即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SO2(g)→SO2*O2(g)→2O*H2O(g)→H2O*2SO2*+O2*→2SO3*SO3*+H2O*→H2SO4*前三步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上,主要是物理吸附,然后通过吸附在表面的SO2与O2生反应,生成的SO3与H2O应生H2SO4,所以后面两步主要是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的总反应式如下:2SO2+2H2O +O2→2H2SO4再生过程:活性焦再生是将SO2吸收饱和的活性焦经加热后再生,可获得高SO2浓度的再生气,再生气通过制酸工序可制作商品硫酸等副产品。

再生反应:2H2SO4+C=2SO2+CO2+ 2H2O活性焦法脱硫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活性焦磨损:化学再生和物理循环过程中活性焦会气化变脆;破碎及磨损而粉化,并因微孔堵塞丧失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23T09:49:58.5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宗涛
[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外环境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对于燃煤脱硫技术应该加大力度。

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摘要:随着国内外环境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对于燃煤脱硫技术应该加大力度。

因燃前脱硫技术的成本最低,短期我国中小型锅炉的燃煤脱硫的主攻方向仍是燃前脱硫技术,燃中脱硫与燃后脱硫为适当补充。

火力发电厂等大型锅炉采用燃后脱硫技术,更加注重工艺过程的改进,以提高脱硫除尘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应用
1 导言
空气净化技术: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火电厂进行脱硫工艺选择的原则并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二氧化硫大量排放,是造成我国酸雨污染加重的首要原因。

电力行业是燃煤大户,循环水,我国现有的3亿多千瓦发电机组中,超纯水器,约有2.4亿千瓦是火电机组,每年发电耗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比例由1998年的41.6%上升到2002年的54.9%,上升了13个百分点。

预计2010年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若不采取控制措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占全国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因此,削减和控制燃煤电厂污染,是我国能源和环保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软水机。

国家最新颁布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对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提出了更加严格具体的限制要求,其中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控制限值已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要求。

这对火电厂烟气排放脱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先进且高效的脱硫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经济分析相关的主题文章:舟山水处理处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系统金华水处理处理-“十二五”期间火电厂脱硫技术要求更高.html 漂莱特树脂-低温等离子体除臭技术水处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水处理设备将被污染的工业废水或河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应用。

2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经济分析及应用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耗煤量约30亿t/a,由此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为了减轻污染,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促进工业的发展,我国对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些由于其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原因而未能得到推广使用。

现阶段已大量应用于工业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根据所用的吸收剂(反应剂)或吸附剂的不同,分为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2.1 湿法脱硫
湿法脱硫是用液体作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

该法所需设备小、投资低、操作方便、脱硫效率高。

但烟气经过湿法脱硫后,温度低、湿度大,排出后会笼罩在烟囱周围地区,且难以扩散。

根据所使用的吸收剂的不同,湿法脱硫主要分为氨法、钠法、钙法、双碱脱硫法等。

2.1.1 氨法
氨法是用氨水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吸收率达80%~90%,中间产物为亚硫酸铵和硫酸铵,该法适用于火电厂锅炉烟道气的处理和氨来源充沛的地区。

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中间产物,回收硫酸铵、石膏和单体硫等副产物。

2.1.2 钠法
钠法是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或亚硫酸钠水溶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因为该法具有对二氧化硫吸收速度快,管路和设备不容易堵塞等优点,所以应用比较广泛,吸收液可经无害处理后弃去,或经适当方法处理后获得Na2SO4晶体、CaSO4?2H2O和S等副产物。

2.1.3 钙法
钙法又称石灰―石膏法,是用石灰石、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浮浊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钙经空气氧化后可得到石膏。

该法所用的吸收剂价廉易得,回收的大量石膏可用作建筑材料,由此被国内、外广泛采用,特别是适用于电石法生产PVC的企业,可利用电石渣液作为吸收液,其脱硫率达75%左右。

2.1.4 双碱脱硫法
双碱脱硫法即用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氢氧化钙作再生剂。

其脱硫率达80%,反应产生的石膏可再利用,氢氧化钠可作为脱硫剂循环使用。

对于氨法、钠法、钙法及双碱脱硫法,如果需要回收中间产物,必须先进行除尘再脱硫;如不回收中间产物,脱硫除尘可同时进行。

如现普遍采用的脱硫除尘为一体的水膜除尘脱硫塔,旋流塔烟气脱硫除尘技术,还有花岗岩水膜旋流高效脱硫除尘技术。

其主要的工艺流程为将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送入吸收塔。

吸收液由塔顶进入,使烟气与碱性水充分接触,生成物从吸收塔下部流出,上清液可重新自塔顶送入循环使用。

当碱性水饱和后,要将其排出,并换入新的碱性水。

由于碱性水与二氧化硫的反应产物易结晶析出而堵塞喷头,影响布水的均匀性。

现开发的旋流塔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即烟气通过旋流板上一定角度的缝隙时所产生的旋流来切割连续送入的碱性水,使水分散成雾状液滴。

液滴与烟气充分接触,液滴中的碱性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起化学反应,把二氧化硫生成物由气相移入液相。

这种布水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对水质要求不高,避免了碱性物质结垢等原因导致进水管端与旋流板缝隙处结垢,不影响布水的均匀性,可供水量大,随水进入的脱硫成分有保证。

但碱性水的腐蚀是推广湿法脱硫的主要障碍,有待解决。

2.2 干法脱硫
干法脱硫采用固体粉末或颗粒为吸附剂(或反应剂)。

干法脱硫后,烟道气仍具有较高的温度(100℃以上),排出后易扩散,但设备庞大、投资高、脱硫效率低、技术难度也较大。

干法脱硫主要有活性炭法、活性氧化锰吸收法、催化氧化法以及还原法等。

常用的有活性炭法和催化氧化法。

2.2.1 活性炭法
活性炭法是利用活性炭的活性与较大的比表面积使烟气中的SO2在活性炭表面上与氧及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而被吸附:
2SO2+2H2O→2H2SO4。

在吸附设备中,由于活性炭的工作状态不同,可分为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动床活性炭脱硫法等。

用水洗脱吸在活
性炭表面上的硫酸,其吸收率达98%,回收产物为15%~17%的稀硫酸。

2.2.2 催化氧化法
以氧化铝为载体,氧化铀、硫酸钾或五氧化二钒等为催化剂,使二氧化硫氧化成无水或78%的硫酸。

该法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操作,所需费用较高。

但是由于技术上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对高浓度二氧化硫的烟气治理多采用此法。

煤在炉内燃烧过程中进行脱硫,即在煤中加入固硫剂,使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立即与固硫剂结合,转化为硫酸盐类,固定在炉渣中而不以气态硫氧化物的形式排入大气。

其原理是:在固硫添加剂中加入强氧化剂,使二氧化硫转化成三氧化硫,并借助添加剂中的催化剂的作用使三氧化硫生成硫酸盐而进入炉渣中。

该种方法方便、经济、简单,固硫添加剂直接与原煤混合入炉,不需要另设脱硫装置就可达到环保的要求。

如甘肃某公司生产的固硫添加剂,由60%~98%的固硫剂和2%~40%的固硫催化剂制成。

实验证明,煤中的硫质量分数为3%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削减量为47%~57%;含硫质量分数低于1.5%时,该削减量可达65%。

以上所列举的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是现阶段普遍采用的脱硫技术。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能源仍以煤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将有很大的增加。

相应地,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将增加,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脱硫技术,还应该积极开展从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特别是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的科学研究工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和消除二氧化硫烟害,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3 结论
锅炉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是污染我国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此为了保护我国大气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需对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技术各自的特点及几种主要脱硫技术的原理,然后分析了我国锅炉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脱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钟秦. 燃煤烟1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工程实例[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孙云路, 张争光. 燃煤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脱硝技术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00171-00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