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设计考试要点
内燃机设计考试要点.

第一章内燃机设计总论一、开发设计组成答:1、产品开发计划阶段;2、设计实施阶段;3、产品试制检验阶段;4、改进与处理阶段。
二、三化要求答:1、产品系列化;2、零部件通用化;3、零件设计标准化。
三、汽油机的优点答:1、空气利用率高,升功率高。
2、零部件强度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
3、低温起动性好,加速性好,工作柔和,噪声较小。
4、升功率高,最高燃烧压力低,机构轻巧,比质量小。
5、不冒黑烟,颗粒排放少。
柴油机的优点:1、燃料经济性好。
2、工作可靠,耐久性好。
3、通过增压和扩缸,增加攻略。
4、防火安全性好。
5、CO和HC的排放比汽油机少。
四、内燃机评定参数答:1、强化指标。
平均有效压力Pme和活塞平均速度Vm的乘积。
2、比质量m/Pe。
单位:kg/kW。
工作过程的强化程度和结构设计的完善程度。
3、升功率kW/L。
发动机工作的完善性。
五、气缸直径D和汽缸数Z答:气缸直径改变之后,除估算功率、转矩外,活塞直径、气门直径、气门最大升程要重新确定,活塞环要重新选配,曲轴平衡要重新计算,要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和扭振计算,要进行压缩比验算、燃烧室设计、工作过程计算甚至重新设计凸轮型线等。
六、行程S答:行程S改变后,在结构上要重新设计曲轴,要重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平衡计算、机体高度改变或者曲轴中心移动、压缩比验算与修正、工作过程计算O 1,6720°5,23,4120°240°360°480°600°536241M 0,1M 1,2M 1M 2,3M 3,4M 2M 3M 4,5M 4M 5,6M 5M 6M 6,71])sin 1([)( )sin 1()sin (1 cos sin sin L r sin sin r sin L AOB )cos cos ()(21222122212αλαλββλαλαββααβ--+=∴-=-===∆+-+=-'='=l l r x r l l r AOO A A A x -连杆比=有利用正弦定理,中,在第二章、曲柄连杆受理机构分析 1、曲柄连杆中力的关系 答:P33,图2-52、多缸机扭矩(动力计算),多缸机曲柄图。
车辆系内燃机复习重点

★1内燃机有哪些工作指标?主要有动力性能指标(功率、转矩、转速)、经济性能指标(燃料与润滑油消耗率)、运转性能指标(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品质)和耐久可靠性指标(大修或更换零件之间的最长运行时间与无故障长期工作能力)。
2示功图的作用?由示功图可以观察到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不同阶段(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气、排气行程中的压力变化,通过数据处理,运用热力学知识,将它们与所积累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整个过程或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进展的完善程度作出判断。
★3指示性能指标的有哪些?指示功Wi ,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Pi ,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计算公式以及之间的关系?注意公式中单位的应用指示功Wi 、平均指示压力Pmi 、指示功率Pi 、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bi 。
4机械效率和有效功率,平均有效压力pme ,升功率PL ,充量系数Φc ,过量空气系数Φa 有效热效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计算公式及之间的关系?5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 ,机械损失的组成,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哪几种?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所损失的功。
可以用来衡量机械损失的大小。
机械损失由活塞与活塞环的摩擦损失、轴承与气门机构的摩擦损失、驱动附属机构的功率损失、风阻损失、驱动扫 气泵及增压器的损失组成。
测定方法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等★6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采用增压技术、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提高循环指示效率、改善换气过程,提高气缸的充量系数、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内燃机的机械效率、采用二冲程提高升功率★课堂作业:要设计一台6缸四冲程高速柴油机,设平均指示压力p mi =0.85MPa ,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 mm =0.15MPa ,希望在2000r/min 时能发出功率为73.5KW 。
1)为将活塞平均速度控制在8m/s ,缸径与行程比取多大?2)为使缸径行程比为1:1.2,缸径与行程取多大?解:1)由cm r s m n C S Sn C m m 12min/2000/8303030=⨯==⇒= MPa MPa MPa p p p mm mi me 70.015.085.0=-=-= 由L r MPa KW in p P V in V p P me e s s me e 05.1min/2000670.05.73120120120=⨯⨯⨯==⇒= 又S D V s 42π=,所以cm cmcm S V D s 55.101214.31005.14433=⨯⨯⨯==π 所以D/S=10.55/12=0.882)由题意知,S D V s 42π=和D/S=1:1.2得cm cm D S 44.1237.102.12.1=⨯==1掌握三种典型理论循环的示功图,通过循环热效率的公式,分析改善热效率的途径及其限制a)等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途径:1)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内燃机设计5

壁厚:5~8mm。 从缸套的机械变形和穴蚀来讲,要求增加壁厚; 从缸套的热变形来讲,要求减小壁厚。 在提高缸套支撑刚度的前提下,减小缸套壁厚。 (3)无缸套 无缸套 结构紧凑、刚度好、导热好,加工要求低,但对机体材质要 求高,且只适合于小缸径(85mm以下)发动机。
四 气缸套磨损
(1)磨料磨损:进气杂质、润滑油杂质,(上下刮痕)。 (2)腐蚀磨损:燃料中的酸性物质,(上部细小洞穴)。 (3)溶着磨损:润滑不良,(上部块状结构物)。 (4)穴蚀:水流冲击、高频振动、外表面的微小缺陷,(缸套 中、下部蜂窝状洞穴)
五 主要尺寸
(1)缸心距L0 :D为气缸直径
(2)机体中心高L1:
(3)机体龙门高L2=(0.8~1.0)D:
(4)机体顶板厚度h1 汽油机:湿缸套:10~12mm 干缸套:8~10mm 柴油机:湿缸套:18~24mm 干缸套:12~16mm (5)气缸盖螺栓的数量与布置 ① 数量: 当:D<90mm 每缸4~6根气缸盖螺螺栓 90~130mm 每缸6根气缸盖螺螺栓 D>130mm 每缸8根气缸盖螺螺栓 对增压高速车用柴油机也有例外:如索菲姆柴油机7根。 气缸盖螺栓尽可能对称均匀分布。 ② 直径: 当:D<90mm M12(6螺栓) M14(4螺栓) 90~110mm M14 115~140mm M16 (6)冷却水夹层:大于8mm。
4 作用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柄连杆机构上的力是如何分解与传递的?画图 说明。 5 多缸发动机的总扭矩等于各缸扭矩之和。 6 为使发动机较平稳地工作,要求使所有气缸的发火时刻 在一个循环(二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一转完成一个工作循 环,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两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内保 持均匀的间隔,相邻气缸发火间隔尽可能大些,改善轴 承负荷及曲轴的受力情况。 7 发动机的扭矩不均匀使曲轴转速发生波动而引起被带动 的工作机械产生冲击负荷,影响其正常工作。 8 为减小发动机的扭矩不均匀可采用:增加发动机气缸 数,和装有较大转动惯量的飞轮。
内燃机设计复习

1、提高转速的优劣势:优势:提高功率,从而使单位功率的体积减小,总量减轻。
劣势:(1)惯性力增加,从而导致机械负荷增加,平衡、振动问题突出,噪声增加。
(2)工作频率增加,从而导致活塞、气缸盖、气缸套、排气门等零件的热负荷增加。
(3)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增加,燃油消耗率增加,磨损寿命变短。
(4)进排气系统阻力增加,充气效率下降。
2、内燃机噪声来源:燃烧、气体流动、机械噪声。
3、有害气体排放种类:CO、HC、NO x、PM。
4、汽油机优点:(1)空气利用率高,升功率高。
(2)制造成本低。
(3)低温启动性好,加速性好,工作柔和,运转平顺,噪声低。
(4)结构轻巧,比质量小。
(5)不冒黑烟,PM排放少。
5、柴油机优点:(1)燃料经济性好。
(2)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好。
(3)可以通过增压、扩缸的方法增加功率。
(4)防火安全性好。
(5)CO和HC的排放比汽油机少。
6、P26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规律7、内燃机平衡:传给支承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
8、内燃机振动(不平衡)的原因:(1)发动机转矩是周期性变化的。
(2)旋转惯性力、往复惯性力是周期性变化的。
9、研究内燃机平衡的目的:(1)为分析和选型提供依据。
(2)寻求改善平衡性的措施10、研究内燃机平衡的方法:解析法、图解法、11、扭振:使曲轴各轴段间发生周期性相互扭转的振动。
12、扭振发生的原因:(1)曲轴有固有频率。
(2)系统上作用有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干扰力矩。
(3)当干扰力矩的变化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合拍时,系统产生共振。
13、研究扭振的目的:通过计算找出临界转速、振幅、扭振应力,决定是否采取减震措施,或避开临界转速。
14、曲轴扭振计算步骤:(1)当量系统换算(2)自由振动计算(3)强迫振动计算(4)减振或避振计算15、阻尼分类:外阻尼、内阻尼、假阻尼。
16、扭转振动的消减措施:(1)使曲轴转速远离临界转速。
(2)改变曲轴的固有频率。
(3)提高轴系的阻尼。
内燃机考试

内燃机考试(陈利飞编制)一、名词解释1.表面点火: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凡是不依靠电火花点火,而是由于炽热点燃混合气而引起的不正常燃现象2.后火:在炽热点的温度较低时,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后,在火焰传播的过程中,炽热点点燃其余混合气,但这时形成的火焰前锋仍以正常的速度传播,称为后火。
3.爆燃:在某种条件下(如压缩比过高),汽油机的燃烧会变得不正常,在测录的P-t图上,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上止点附近的dp/dt值急剧波动,此时火焰速度和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的改变,称为爆燃。
4.内燃机的速度特性:指内燃机在供油量调节机构保持不变得情况下,性能指标随转速而变化的关系5.负荷特性:指内燃机的转速不变时,性能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6.冲量系数φc:指内燃机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充量m1与以进气管状态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msh之比7.理论空燃比(化学计量空燃比):当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时,一定质量空气中的氧刚好使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将碳氢燃料中所有的碳氢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时的空气与燃料的质量比称为该燃烧的化学计量空燃比8.喷油规律:指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内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θ的变化关系9.几何供油规律:指从几何关系上求出的单位凸轮转角内供入高压油路中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θ的变化关系10.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称为机械效率11.预混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混合过程比燃烧反应要快得多或者在火焰到达之前燃料与空气已充分混合,这种可燃混合气的燃烧称之为预混燃烧12.换气损失:换气损失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的换气功之差称为换气损失13.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14.供油提前角:指喷油泵安装于柴油机上时喷油泵柱塞关闭进回油孔开始压油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15.喷油提前角:喷油开始喷油到柴油机活塞上止点所经历的曲轴转角16.喷油延迟角:供油提前角与喷油提前角之间的差值吧17.有效燃油消耗率:指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18.平均指示压力:指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19.指示功有效热效率:内燃机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为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20.抗爆性:燃料对于发动机发生爆燃的抵抗能力叫做燃料的抗爆性21.过量空气系数:φa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22.φa单位里程排放量:安装内燃机的车辆按规定的工况组合行驶后折算到单位里程的23.排放量自燃性:在无外源点火的情况下,柴油机能自行着火的性质叫自燃性。
内燃机设计复习

内燃机设计复习•相关推荐内燃机设计复习第一章1、内燃机主要设计指标有哪些?内燃机设计总论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紧凑性指标、可靠性与耐久性指标、适应性指标、运转性能指标、低公害指标。
2、内燃机的动力性指标有哪些?内燃机的动力性指标是指内燃机的标定功率,标定转速,活塞平均速度,平均有效压力及扭矩,这些指标是根据配套的使用要求而确定的。
3、经济性指标有哪些?内燃机的经济性指标是指生产成本,运转中的消耗,(燃油.机油)以及维修费用等,这些通常都是以燃油消耗率和机油消耗率,特别是燃油消耗率作为内燃机经济性的主要指标。
4、内燃机设计工作中的“三化”?内燃机的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零件设计标准化统称为内燃机和设计的“三化”。
5、内燃机主要结构参数有哪些?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参数,是指决定内燃机总体尺寸的参数,这些参数为:活塞行程S与气缸直径D的比值S/D;曲柄半径R与连杆长度L的比值λ,λ=R/L;气缸中心距L0与气径直径D的比值L0/D;对于V型内燃机还包括气缸夹角γ。
6、活塞行程与气缸直径的比值活塞行程S与气缸直径D的比值S/D,是决定内燃机设计的基本条件,由此即可确定气缸直径D及活塞行程S这两个主要参数。
同一气缸容积的值,可以由不同的活塞行程与气缸直径组合而成。
要正确确定出活塞行程和气缸直径值,必须正确确定活塞行程与气缸直径的比值。
7、曲柄半径R与连杆长度L的比值λ曲柄半径R与连杆L的比值λ=R/L是决定内燃机连杆长度L的一个结构参数。
因为在活塞行程S决定后,曲柄半径R=S/2即可求出。
因此,在确定参数λ之后,即可决定连杆长度的大小。
8、分析曲柄半径R与连杆长度L的比值λ对内燃机结构的影响对于单列式内燃机,λ值越大,连杆长度越短,D、S相同的条件下,内燃机的高度或宽度也越小,可是内燃机的外形尺寸减小,重量减轻。
同时,连杆缩短后,使连杆杆身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
虽然由于λ加大,使往复运动质量的加速度和连杆摆角也加大,但因连杆重量减轻,往复惯性力与侧压力并没有什么增加。
内燃机设计期末复习资料

内燃机设计期末复习资料引言: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通过燃烧的方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燃机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涉及到热力学、机械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本文将围绕内燃机设计的基本原理、燃料选择、热力学循环、缸内流动以及燃烧控制等方面进行说明,帮助读者对该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一、基本原理内燃机的基本原理是将燃料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燃烧,通过燃烧释放的热能将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机械能。
内燃机根据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天然气发动机等多种类型。
其工作循环可以分为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二、燃料选择选择合适的燃料对内燃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燃料有汽油、柴油、天然气等。
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燃料,适用于高速运转的汽油发动机;柴油是一种低挥发的液体燃料,适用于长时间运转的柴油发动机;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适用于环保要求较高的天然气发动机。
三、热力学循环内燃机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奥托循环和迪塞尔循环。
奥托循环适用于汽油发动机,其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迪塞尔循环适用于柴油发动机,其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热力学循环的目标是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同时降低废气排放。
四、缸内流动缸内流动是内燃机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它的目的是使燃料在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过程中能够更加均匀和充分地与空气混合。
通过合理设计缸内形状、进气、排气道和喷油系统等,可以改善燃烧的稳定性和效率,提高内燃机的性能。
五、燃烧控制。
内燃机设计袁兆成答案

内燃机设计袁兆成答案【篇一:内燃机设计_袁兆成_考试要点精编_打印版】2. 组织设计组3. 调查研究4. 确定基本性能参数和结构形式。
5.拟订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实施阶段 1. 内燃机总布置设计,三维实体造型和虚拟装配、确定主要零部件的允许运动尺寸、结构方案、外形图。
2. 按照企业标准编制零部件图纸目录。
3. 部件三维图细致设计、零部件工作图、纵横剖面图。
三、检验阶段1. 试制多缸机样机2. 多缸机试验(磨合、调整、性能试验、耐久试pme?vh?z?npme?vm?z?d2pe??0.785(千瓦)30??验、可靠性试验、配套试验和扩大用户试验)四、改进与处理阶段a. 样机鉴定. b. 小批量生产c. 内燃机设计的“三化”,“三化”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设计成本、组织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使用、维修和配件供应。
2、动力性指标:功率式中 pme—平均有效压力(mpa),3、转速 n:n 增加对提高 pe有利,但是转速增加后:⑴惯性力,导致负荷增加,平衡、振动问题突出,5、耐久性、可靠性指标:可靠性—在规定的运转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具有持续工作,不会因为故障而影响正常运转的能力。
耐久性—从开始使用起到大修期的时间。
6、柴油机优点:燃料经济性好;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好,因为没有点火系统;可以通过增压、扩缸来增加功率;防火安全性好,柴油挥发性差;co和hc的排放比汽油机少。
9、活塞平均速度vm↑的副作用是:又? (1??sin?)111?1??2sin2???4sin4???6sin6??281611.摩擦损失增加,导致热负荷增加、机油承载能力下降、发动机寿命降低。
2.惯? 1??2sin2?2性力增加,导致机械负荷和机械振动加剧、机械效率降低。
3.进排气1? x?r[(1?cos?)??sin2?2? r[(1?cos?)??(?cos2?)]2221??r[(1?cos?)??(1?cos2?)]=x??x4对x求两次导数得到活塞速度和加速度22v?r?(sin???2sin2?) =v??v?a?r?2(cos???cos2?) = a??a?x?a?a?a?o?ao10、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r?l)?(lcos??rcos?)在?aob中,利用正弦定理,有 lr= sin?sin?rsin??sin???sin? ?-连杆比l?cos?? (1?sin?)222?(1??sin?)? x?(r?l)?[l(1??2sin2?)]活塞的运动可以用三角函数组成的复谐函数表示,既活塞的运动是复谐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内燃机设计总论一、开发设计组成答:1、产品开发计划阶段;2、设计实施阶段;3、产品试制检验阶段;4、改进与处理阶段。
二、三化要求答:1、产品系列化;2、零部件通用化;3、零件设计标准化。
三、汽油机的优点答:1、空气利用率高,升功率高。
2、零部件强度要求较低,制造成本低。
3、低温起动性好,加速性好,工作柔和,噪声较小。
4、升功率高,最高燃烧压力低,机构轻巧,比质量小。
5、不冒黑烟,颗粒排放少。
柴油机的优点:1、燃料经济性好。
2、工作可靠,耐久性好。
3、通过增压和扩缸,增加攻略。
4、防火安全性好。
5、CO和HC的排放比汽油机少。
四、内燃机评定参数答:1、强化指标。
平均有效压力Pme和活塞平均速度Vm的乘积。
2、比质量m/Pe。
单位:kg/kW。
工作过程的强化程度和结构设计的完善程度。
3、升功率kW/L。
发动机工作的完善性。
五、气缸直径D和汽缸数Z答:气缸直径改变之后,除估算功率、转矩外,活塞直径、气门直径、气门最大升程要重新确定,活塞环要重新选配,曲轴平衡要重新计算,要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和扭振计算,要进行压缩比验算、燃烧室设计、工作过程计算甚至重新设计凸轮型线等。
六、行程S答:行程S改变后,在结构上要重新设计曲轴,要重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动力计算、平衡计算、机体高度改变或者曲轴中心移动、压缩比验算与修正、工作过程计算5362411])sin 1([)( )sin 1()sin (1 cos sin sin L r sin sin r sin L AOB )cos cos ()(21222122212αλαλββλαλαββααβ--+=∴-=-===∆+-+=-'='=l l r x r l l r AOO A A A x -连杆比=有利用正弦定理,中,在第二章、曲柄连杆受理机构分析 1、曲柄连杆中力的关系 答:P33,图2-52、多缸机扭矩(动力计算),多缸机曲柄图。
合成扭矩计算。
第一主轴颈所受扭矩 M0,1=0第二主轴颈所受扭矩 M1,2=M1(α)第三主轴颈所受扭矩 M2,3= M1,2+M1(α+240)第四主轴颈所受扭矩 M3,4= M2,3+ M1(α+480) 第五主轴颈所受扭矩 M4,5= M3,4+ M1(α+120)第六主轴颈所受扭矩 M5,6= M4,5+ M1(α+600)第七主轴颈所受扭矩 M6,7= M5,6+ M1(α+360)3、中心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I ∏I ∏I ++=++=+-+-=-+-=+-=∴-≈---=-a a r a v v r v XX r r r x )2cos (cos )2sin 2(sin x )]2cos 1(41)cos 1[( )]2cos 2121(21)cos 1[( sin 21)cos 1[( sin 211 sin 161sin 81sin 211)sin 1( 22226644222122==度和加速度求两次导数得到活塞速对=又αλαωαλαωαλααλααλααλαλαλαλαλ第三章、内燃机的平衡一、平衡的定义答:内燃机在稳定的工况运转时,给支撑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
二、不平衡的危害答:引起车辆的振动,影响乘员的舒适性、驾驶的平顺性。
固定式内燃机的振动,会缩短基础或建筑物的寿命。
产生振动噪音、消耗能量、降低机器的总效率。
引起紧固连接件的松动或过载、引起相关仪器和设备的异常损坏。
三、静平衡和动平衡答:静平衡:旋转惯性力合力=0,质心在旋转轴上。
动平衡:旋转惯性力合力=0,合力矩=0。
四、平衡分析1、二冲程四缸机,点火顺序1-3-4-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
并指出M j1max及出现时刻。
答:解:点火间隔角为A==90°(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
(2)惯性力分析。
显然,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之和都等于零,即FRjI=0,FRjII=0,静平衡。
(3)惯性力分析。
根据右手定则向第四拐中心取矩,得到在水平轴上的投影MjIx=aCcos18°26′。
可以看出,在第一缸曲拐处于上止点前18°26′时,该机有最大一阶往复惯性力,即旋转惯性力矩(4)平衡措施。
采用整体平衡方法,有2、四冲程三缸机,点火顺序1-3-2,试分析旋转惯性力和力矩,第一阶、第二阶往复惯性力和力矩,如不平衡,请采取平衡措施。
并指出M j1max及出现时刻。
答:解:点火间隔角为A==240°(1)作曲柄图和轴测图三拐曲轴一、二阶曲柄图和轴测图(2)做惯性力矢量图一阶惯性力二阶惯性力得到(3)做力矩图往复惯性力矩图旋转惯性力图旋转惯性力矩(4)采用用整体平衡法∑∑∑==∞==++=++≈++=nk k t ak n k k k a k k k k k a k t k M M t M M t M M M 101010)sin( )sin( )sin(δωδωδω∑=++=nk k t ak t k M M M 210)sin(δω第四章 曲柄系统的扭转振动 一、扭转振动的定义和现象答:定义:扭转振动是使曲轴各轴段间发生周期性相互扭转的振动,简称扭振。
现象: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发生剧烈抖动,噪声增加,磨损增加,油耗增加,功率下降,严重时发生曲轴扭断。
发动机偏离该转速时,上述现象消失。
二、刚度换算 公式P85三、单质量扭振系统的方程式作用在发动机上的单缸扭矩是周期函数,上述过程称为简谐分析,也叫做傅里叶变换。
故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扭矩的简谐分析表达式为四、单自由度系统的有阻尼振动分类 1、外阻尼 2、内阻尼 3、假阻尼五、例题4-1重点。
上次考的。
六、改变曲轴的固有频率。
目的:消除扭振带来的危害。
1、提高曲柄刚度:增加主轴颈直径;减小曲柄长度;提高重叠度。
2、减少转动惯量:采用空心曲柄;降低平衡块质量;降低带轮、飞轮质量。
第五章配气机构设计一、时间断面的定义答:气门开启断面积与对应时间乘积的积分,即气门开启的通过断面积的“时间断面”,反应气门的通过能力,断面积越大,能力越大。
二、设置缓冲段的必要性。
答:1)由于气门间隙的存在,使得气门实际开启时刻迟于挺柱动作时刻2)由于弹簧预紧力的存在,使得机构在一开始要产生压缩弹性变形,等到弹性变形力克服了气门弹簧预紧力之后,气门才能开始运动3)由于缸内气压力的存在,尤其是排气门,气缸压力的作用与气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相同,都是阻止气门开启,使气门迟开。
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气门的实际开启时刻迟于理论开启时刻,若没有缓冲段,气门的初速度短时间内由零变得很大,有很强的冲击作用。
同样,当气门落座时末速度很大,会对气门座产生强烈冲击,气门机构的磨损和噪声加剧。
为了补偿气门间隙以及预紧力和气缸压力造成的弹性变形,要在实际工作段前后增设缓冲段,保证气门开启和落座时处于很小的速度。
三、摇臂比的定义:i=l2/l1。
L2是气门一侧摇臂的长度。
L1是推杆侧摇臂的长度。
四、例题5-1重点,上次考的。
P134第六章曲轴飞轮组的设计一、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答:工作条件:周期变化的力、力矩共同作用,即受弯曲又受扭转,承受交变疲劳载荷,重点是弯曲载荷。
曲轴的破坏80%是弯曲疲劳破坏。
形状复杂,应力集中严重。
轴径比压大,摩擦磨损严重。
设计要求:有足够的耐疲劳强度,有足够的承压面积,轴颈表面要耐磨,尽量减少应力集中,刚度要好,变形小,否则恶化其它零件的工作条件。
二、曲柄效直径D2和长度L2答:1、增加D2,减小L2的优点:L2一定时,D2增加,比压下降,耐磨性提高;D2增加时,弯曲刚度增加,扭转刚度增加;L2下降时,纵向尺寸下降,曲轴刚度提高。
2、提高D2的限制:D2增加会导致离心力增加,转动惯量增加。
受到连杆大头及剖分面形式的影响。
第七章连杆组设计一、连杆组的组成答:连杆体(小头、杆身、连杆大头)、连杆盖、连杆螺旋、轴瓦组成。
二、连杆长度l的校核答:1、连杆摆角角度最大时。
连杆是否碰气缸套下沿;2、当活塞处于下止点时,曲轴平衡重是否碰活塞裙部。
第八章活塞组设计一、工作条件和设计要求答:1、工作条件:高温-导致热负荷大;高压-冲击性的高机械负荷;高速滑动;突变的侧压力。
2、设计要求:热强度好,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减磨性好。
形状合理,吸热少,散热好,强度刚度好,应力集中小,与缸套有最佳的配合间隙。
密封性好,摩擦损失小。
质量小。
二、活塞高度答:活塞压缩高度:压缩高度包括三部分组成:活塞顶至第一道活塞环槽间之顶岸高度h1(亦称火力岸高度),活塞环带高度h2以及由活塞销中心到头部最末道环槽之间的上裙高度h3。
1、顶岸高度h1:首先要保证当活塞位于上止点时,第一道活塞环位置必须落在水套的冷却水腔位置处,以保证活塞环散热良好,防止过热。
非冷却活塞的h1值一般都取得稍大。
顶岸高度h1可比非冷却活塞更小。
2、活塞环带高度h2:由环之数量、环高、环槽肩高所决定。
减少环的数量,显然可减小活塞与缸套间的摩擦功。
压缩高度:活塞销中心到活塞顶的高度。
三、活塞裙部的设计答:作用:引导活塞运动,并承受侧向力。
防止裙部变形的方法:选择膨胀系数小的材料,进行反椭圆设计,采用绝热槽,销座采用恒范钢片,群部加钢桶等方法达到。
热负荷严重的活塞环带也设计成椭圆,但与群部椭圆不同。
四、气环的作用原理答:(一)密封原理:靠活塞环的初弹力形成第一密封面(P0=0.1~0.2MPa);在环上面气压力PA作用下形成第二密封面;环背气压力PR作用下加强第一密封面;(二)导热作用:活塞的70%热量由活塞环传出,环的散热作用是在环的密封作用实现后才能完成的注意:分类:气环、油环作用:气环-密封、导热;油环-刮油、布油。
第九章内燃机润滑轴承设计一、轴瓦表面几何形状答:回转双曲面轴瓦(轴向变厚度轴瓦)椭圆轴承(径向变厚度轴瓦)二、轴心轨迹的定义及因素答:轴颈在油膜压力、外负荷及角速度的周期变化中,其轴心所绘出的一条封闭曲线。
因素:结构参数:轴的长颈比、间歇工作参数:负荷、转速润滑油的粘度。
第十章机体与气缸盖的设计一、机体的设计要求答:在尽可能轻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刚度,降低变形,振动噪声。
提高刚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凡个方面;1)将汽缸体与上曲轴箱铸造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刚度很好的空间梁板组成结构,除非是比较大型的内燃机才采用汽缸体与曲轴箱分开的结构。
2)汽缸之间加隔板,以提高机体横向刚度。
3)降低上下曲轴箱的剖分面。
4)4)采用全支撑曲轴。
5)剖分面处采用梯形框架。
6)采用下主轴承盖与下曲轴箱一体的整体式,缸盖螺栓最好与主轴承盖布置在同一平面内7)机体表面布置加强肋。
1203360 2403720====A A或∑=0r F第十一章 内燃机的润滑和冷却系统 一、润滑系统的任务及设计要求答:主要任务:供应一定数量的机油之摩擦表面,并起冷却和清洁磨粒的作用 增加活塞和活塞环的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