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名句分类汇总——带修辞手法的古诗

合集下载

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诗歌修辞手法的技巧1、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春思唐朝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5、竹枝词唐朝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赤壁杜牧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元朝阿鲁威作的小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1、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2、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3、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

15、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17、“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8、“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19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20、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21、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22、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诗句.
答案示例:
《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

《花木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山园小梅》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气没马蹄。

《送友人》李白——浮云游子意,夕阳故友爱。

《古风二首》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画》无名氏——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野望》王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静夜思》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薄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气没马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好天。

对偶修辞手法的古诗

对偶修辞手法的古诗

对偶修辞手法的古诗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6、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7、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9、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1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宋·黄庭坚《登快阁》。

修辞手法 诗词

修辞手法 诗词

修辞手法诗词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吧。

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以分成明喻、暗喻、隐喻。

存有注重事物特征,把抽象化的事物形象化的促进作用。

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比如:“并言?并言?应当就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蓝”和“白”两种颜色分别替代叶和花,写叶的茂密和花的凋谢。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促进作用、程度等作不断扩大或增大的叙述。

存有更注重、更独特地抒发事物的促进作用。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去。

”(杜甫《览胜》)“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并使诗的意境变得宽广深刻,“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并使人真的气象万千。

更关键的就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难。

比拟把物当作人去描绘叫做拟人,把人当作物去描绘叫做拟物。

匹敌存有使得读者产生M18x,并使描绘的人、物、事整体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促进作用。

例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修辞手法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导读:很多诗句都是带修辞手法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带修辞手法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偶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池上碧苔三四点,叶低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杜甫《登高》霜落熊升树,林空路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斛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春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乡村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由近及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塞外风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自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光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伤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1、名诗名句分类汇总——带修辞手法的古诗

11、名诗名句分类汇总——带修辞手法的古诗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1、比喻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

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

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勾。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5)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

(6)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7)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清如淀。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9)马作的卢飞快,共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10)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3)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中秋月》(14)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萨都刺的《上进即事五首》之三(15)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16)东门沽酒饮我曹,心情万事如鸿毛。

李颀的《送陈章甫》(17)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修辞手法的诗句

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摘抄以下是10个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及其解释: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释:此句将雪花比作梨花,以春景喻冬景,比喻新颖奇特,让人耳目一新。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解释:此句将无形的愁绪比作有形的江水,以江水喻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之浓烈。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解释:此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菊花赋予了人的情态,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态。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解释:此句将山水比作明暗对比,以柳树、花朵的美丽形象来表达困境中的希望,形象生动。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解释:此句将春风比作剪刀,以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春风的锐利和细叶的纤细。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解释: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峰峦、波涛赋予了人的情态,表现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历史的沧桑。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解释:此句采用了夸张手法,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描绘得惊心动魄,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解释:此句采用了设问手法,以明月的存在为题设问,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疑惑。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解释:此句采用了对比手法,将距离的远近视为邻居,表达了友情超越时空的永恒和坚定。

10、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解释: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坚硬的磐石与柔软的蒲苇相比,表现了夫妻之间坚贞不渝的情感。

唐诗三百首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唐诗

唐诗三百首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唐诗

唐诗三百首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唐诗《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衍生注释:噫吁嚱:表示惊异或慨叹。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太白:山名,在今陕西眉县东南。

青泥:岭名,在今甘肃徽县南。

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

参宿是蜀的分野,井宿是秦的分野。

扪,摸。

膺:胸。

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描绘了蜀道的艰险难行。

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极力渲染蜀道之难,从山的高峻、路途的崎岖、环境的险恶等多方面入手。

情感上,既有对自然造化神奇的惊叹,又有对蜀地险恶环境感到的畏惧,似乎也暗示着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

表现手法上,最明显的是夸张,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多次重复强化这种艰险之感。

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如“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讲述古蜀道开辟的神奇传说,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

还有利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像“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借悲鸟和子规营造出凄凉孤寂的氛围,愈发衬托出蜀道之行的吓人。

作者介绍: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潇洒自如,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1、比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勾。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8)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9)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拟人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夸张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4、对偶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排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设问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反问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0、对比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20、含两种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借代、对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夸张、拟人: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

对偶:
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杜甫《登高》
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拟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比喻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