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园林设计相关知识点

园林设计相关知识点

园林设计相关知识点1. 园林设计的背景和定义园林设计是一门将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相结合的艺术和科学。

它旨在创造美丽、舒适和可持续的户外空间,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园林设计融合了建筑、景观、园艺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以创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公共和私人景观。

2. 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1)空间组织:园林设计师要考虑场地的大小、形状和功能需求,通过划分空间和布置元素来创造良好的空间组织。

(2)尺度和比例:合理运用比例和尺度,使园林元素之间、景观与周围环境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3)美学原则:运用色彩、形状、纹理等元素,创造出美丽、有吸引力的景观。

(4)功能性:根据使用需求考虑景观的功能,如提供休闲区域、步行路径和游憩设施等。

(5)可持续性:运用节水、环保和生态设计原则,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

3. 园林设计的要素(1)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要素,通过选择合适的树木、花草植被来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气氛。

(2)水体设计:水体的运用可以增加景观的动态感和视觉效果,如喷泉、水池和小溪等。

(3)硬景设计:包括路径、座椅、篱笆、雕塑等固定的建筑物和装饰品,用于提供功能性和美观性。

(4)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增强夜间景观的效果,同时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5)配套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配套设施,如休息区、儿童游乐设施和户外体育设施等。

4. 园林设计的流程(1)调查与分析:对场地的环境条件、周围环境和功能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壤状况、水源情况和气候特点等。

(2)概念设计: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初步的设计理念和规划方案,确定主题、布局和主要景观元素。

(3)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计方案,包括植物配置、材料选择和施工细节等。

(4)施工与养护: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包括土方、绿化、铺装等,同时进行养护管理,确保景观的成活和保养。

(5)评估与改进:对已完成的园林项目进行评估,了解使用者的反馈和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

园林设计知识点总结

园林设计知识点总结

园林设计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园林设计基础知识1.1 园林设计的概念园林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周密规划、合理配置,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需要的生态环境艺术。

园林设计是对自然、人文、艺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产物,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1.2 园林设计的历史园林设计起源于古代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的园林设计。

在罗马帝国时期,园林设计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成为了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基础。

1.3 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园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其中,生态学是园林设计的核心理论,它关注园林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4 园林设计的目的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和休闲需求,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和功能。

1.5 园林设计的原则园林设计的原则包括生态原则、美学原则、功能原则、文化原则等,其中生态原则是园林设计的首要原则,其他原则都是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二章:园林设计的设计过程2.1 踏勘和勘测在园林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要进行对设计地的环境、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设计地进行勘测,了解地形、地貌等情况。

2.2 规划设计在踏勘和勘测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要求和目标,进行规划设计,确定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布局,包括空间结构、植物配置、景观元素等。

2.3 设计方案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园林设计方案的具体设计,包括对景观元素、植物配置、建筑结构等进行细节设计,确定各个区域的功能和风格。

2.4 施工图设计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需要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图、植物配置图、施工细节图、水文结构图等,为后期的施工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

2.5 施工实施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对园林设计进行实施施工,包括地形造型、植物栽植、建筑施工等工程,确保设计的落实。

2.6 管护维护在园林设计实施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园林的管护维护,包括植物的养护、景观的保养、设施的维修等,确保园林的长期美观和功能。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

中国园林设计基础知识点园林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的学科,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创造出具有功能和美感的场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设计在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点。

1. 园林设计的理念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即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创造出兼具美感和实用性的园林环境。

传统的中国园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还原自然景观,营造出宜人的休闲氛围。

这种设计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园林景观的布局和植被的选择来表达这一理念。

2. 园林设计元素园林设计涉及多种元素,包括水、树、石、建筑等。

水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可以通过池塘、喷泉等形式来体现。

树木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植物元素,树种的选择和布局对于园林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石头被用来营造独特的景致和环境氛围,可以摆放在花坛、小径等位置。

此外,园林中的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走廊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不仅起到了遮荫和休憩的作用,还提供了观赏园林的视角。

3. 园林设计的布局园林设计的布局要考虑到整体的美感和使用功能。

在中国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布局形式有对称布局、轴线对称布局和散点式布局。

对称布局是指将园林空间划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通过主轴线连接。

轴线对称布局则是通过一个或多个轴线将园林空间分成若干对称的部分。

散点式布局则没有明确的对称性,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表达整体的和谐。

不同的布局形式展现不同的美学效果,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场地的特点和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4. 园林设计的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表达元素,通过巧妙的植物选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中国园林设计常用的植物有松、柏、竹、梅等,它们被称为“四君子”。

这些植物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常被用来表达品格和意境。

此外,根据季节的变化,园林中的植物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以保持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

总结: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美学,旨在创造出具有功能和美感的园林环境。

园林设计常识

园林设计常识

园林设计常识园林设计是一门涉及美学、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复杂学科。

在园林设计中,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掌握,以确保我们的设计达到最佳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设计的常识,供读者参考。

一、地形要素的利用地形是园林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

在利用地形时,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特点,结合设计理念和主题,合理巧妙地运用自然的地形优势,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得到愉悦的体验。

二、植物素材的选择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之一。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基于设计主题、气候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比如,气候干旱的地区可以使用吸水性较强的植物,而潮湿的地区则适合选用抗湿性较好的植物。

三、建筑物的设计建筑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设计中,建筑物的设计必须与场地环境相协调,不要与自然环境形成矛盾。

同时,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应优先选择环保性较好的材料。

四、水景与石景的利用在园林设计中,水景和石景也是两种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

通过水景和石景的装饰,可以增加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同时,在建造水景和石景时,也应考虑到自然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

五、色彩的应用色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主导人们的感官。

因此,在选择色彩时,需要根据所设计的主题和气氛,选定合适的颜色搭配。

此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协调度和对环境的影响。

六、照明灯光的设计在夜晚,园林园林的照明灯光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因此,在选择照明灯光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景观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好照明灯光的类型和安装位置。

照明灯光的设计可以起到点缀景观、增强夜间体验的作用。

七、人性化的设计最后,在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景观的美观性,也要重视园林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比如,可以安排座椅、休憩区、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最后,总的来说,园林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摆弄一些植物和构件,而是需要我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思维,独具匠心,合理利用地形、植物、水、石等自然元素,将画面设计得富有美感、科学性和实用性。

园林设计师知识点归纳

园林设计师知识点归纳

园林设计师知识点归纳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它要求设计师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园林设计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扎实的技术功底,以创造出富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园林空间。

本文将对园林设计师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景观设计概念1.1 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定义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根据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通过对土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室外景观空间。

1.2 景观设计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整体规划与设计要具备统一性和协调性。

- 功能性原则:景观空间要满足人们的生活、娱乐和工作需求。

- 美学性原则:景观要追求美感,凸显自然与人文的特色。

1.3 景观设计的要素- 植物:选择合适的植物种植,营造出绿意盎然的景观空间。

- 地形:合理利用地形特点,打造出丰富的地势曲线和高低起伏。

- 水体:通过水体的设置,增加景观的动感和艺术性。

- 硬质景观:包括石材、木材等硬质材料的应用,为景观增添结构和纹理。

二、植物选择与配置2.1 植物的分类与特点- 乔木:具有较高的气候适应性和抗风能力,常用于景观点缀和绿化隔离。

- 灌木:形态各异,常用于景观边界的界定和绿化修剪。

- 草本植物:生长迅速,多用于草坪和地被植物的选择。

- 地被植物:适合在地面茂密覆盖,起到保水和美化的作用。

2.2 植物配置原则- 视觉平衡:根据植物的高度、形态和颜色等特点,使景观空间达到平衡感。

- 季节交替:选择具有四季特点的植物,使景观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不同的美感。

- 空间感受:通过植物的种植密度和高度,创建出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

三、水体景观设计3.1 水体景观的分类- 泉水景观:通过喷泉和水流的设计,营造出水流清澈、声音悦耳的景观效果。

- 水池景观:利用水体的镜面反射和倒影效果,增加景观的深度和层次。

- 水系景观:通过河流、喷泉、小溪等水体的连接,形成水系景观的流动感。

3.2 水体景观的设计要点- 水体形状:根据场地环境和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水体形状。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基础知识
园林设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领域,它涉及到了花园和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以下是园林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
1. 环境评估
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需要对所在地区的环境进行评估。

这包括了土地和水的情况,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周围环境。

这些评估结果将决定园林设计的难度和可行性。

2. 设计方案分析
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

这包括了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材料成本和建设要求等因素。

3. 水文环境
水文环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包括了水源、水流、
水位和水池等方面的考虑。

设计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水文环境来规划
水池的位置和尺寸,并决定水池的样式。

4. 植物选择
植物的选择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的植
物有不同的用途和需求,例如,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绿化地面,而有
些植物则适合在水池周围生长。

设计师需要研究植物的特性,以选
择最适合的植物,保证园林在整个季节都美观。

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

但是实际的园
林设计中还有许多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预算和材料选择等问题。

如果您有兴趣学习更多关于园林设计的知识,可以参加园艺学院的
课程和研讨会,或者请一个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帮忙。

园林设计师知识点汇总

园林设计师知识点汇总

园林设计师知识点汇总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植物学、景观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园林设计师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植物、景观元素以及设计原则,才能创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环境。

本文将概括性地介绍园林设计师需要了解的关键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园林设计的要点。

一、植物学知识1.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类植物的特征和分类特点,熟悉常见植物的分类。

2. 植物生长习性: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根系结构、光合作用、生长周期等,为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提供依据。

3. 植物繁殖方法:了解植物的常见繁殖方式,包括播种、扦插、嫁接等,掌握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技巧。

4. 植物抗逆性:掌握各类植物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抗逆能力,以便在设计中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二、景观学知识1. 空间布局与规划:了解不同尺度的园林空间规划原则,包括整体布局、功能区划分、路径设置等,保证园林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2. 外部环境分析:掌握对园林外部环境的分析方法,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的评估,为园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 景观元素设计:熟悉不同景观元素的设计原则,包括水景、石景、林景、草景等,了解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4. 植物配置与色彩搭配:掌握植物的配置原则和色彩搭配技巧,以达到园林美化的效果。

三、建筑学知识1. 建筑结构设计:了解园林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包括亭台楼阁、廊桥流水、观景台等,熟悉其建造方法和材料选择。

2. 建筑风格与历史文化:熟悉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和演变历史,了解园林中应用不同风格的意义和效果。

3. 公共设施规划:掌握园林中常见的公共设施规划方法,包括座椅、休息亭、垃圾箱等,合理布置这些设施,提升园林的舒适度。

四、环境保护知识1. 生态系统保护: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园林设计中应遵循的生态原则,如保护现有植物、保护生态水系等。

2. 病虫害防治:掌握常见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选择健康的植物品种,保持园林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园林设计知识点

园林设计知识点

园林设计知识点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植物学、建筑学、美学等多个领域。

它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美丽、舒适和功能齐备的室外空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一、规划与设计园林设计的第一步是规划与设计。

在规划阶段,设计师需要考虑空间大小、形状和功能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

设计师还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并结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在设计阶段,设计师会绘制平面图、透视图和三维模型,以展示最终的设计效果。

二、植物选择植物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植物选择不仅要考虑其美观性,还要考虑其生长习性、抗逆能力和生态效益。

同时,植物的色彩、纹理和密度等特征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景观构建景观构建是园林设计的实施过程。

它包括场地平整、土壤改良、绿化工程和硬质景观的建设等步骤。

在景观构建中,设计师需要与施工队协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准确实施。

同时,还需要注意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以保证最终的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四、景观照明景观照明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为园林空间增添夜间的美感和安全感。

照明设计需要考虑光源的类型、亮度和角度等因素,以及照明设施的布局和控制系统的选用。

同时,还需要注意照明效果与节能环保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水景设计水景是园林设计中常见的要素之一,如喷泉、池塘和人工湖等。

水景设计需要考虑水体的形状、流动方式和水质处理等因素。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瀑布、喷泉和水纹等元素,增加景观的动感和趣味性。

在水景设计中,还可以结合植物和照明等要素,创造出更加独特且富有情感的景观效果。

六、景观保养景观保养是园林设计的延续和重要环节之一。

它包括对植物、绿化设施和景观硬质设施等的养护和维修工作。

定期的修剪、浇水、施肥和除草等措施可以保持景观的良好状态。

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新植物、改善照明和维修硬质设施等方式,不断提升园林设计的质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认识园林一.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域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二.园林的形式: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

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举例:孔祥熙宅园,常熟城西尚湖(江南最大的牡丹园),杭州西湖(雷锋夕照,花港观鱼景点),北京植物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浙江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太白山三、园林的功能:园林不仅作游憩之用,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四.园林的开发形式:I、自然式园林a.山林别墅:多为私家别墅b.自然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c.风景名胜区:泰山,黄山等II、人工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五.认识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园林的萌芽。

2、第二阶段(古典园林)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从成长渐于成熟。

特点:①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其所有;②封闭、内向;③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

3、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公园”名词的出现。

特点:•除私家园林外,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规划设计封闭——开放;•造园不仅为了获得景观之美,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

4.第四阶段特点: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

②园林绿化以创造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学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向着更广阔的国土发展,使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

③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中外造园活动简介一、中国园林发展概况1、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

2、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

3.秦汉时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物质、经济、思想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统一的工作。

大量兴建宫殿,比较著名的有信宫和阿房宫。

汉朝时期: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

但在汉代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

——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

一池三山,秦汉典范: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

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4、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代表作有“华林园”。

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佛寺园林的出现: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

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二是要靠树林;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

皇家园林的发展: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

——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

5、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

此时期的宫苑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

别业的出现: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

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代表之一:王维的辋川别业宋代园林: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西北角的著名园林“寿山艮岳”(也称“华阳宫”)为代表。

“寿山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总结:总之,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6、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

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

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总结: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

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举例:无锡寄畅园,扬州个园(四季叠石),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网师园(“渔隐”)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著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b、私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静;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

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3)气候条件不同。

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

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b、江南类型c、岭南类型3、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山a、秦、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2)水理水方法:a、掩b、隔c、破3)植物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

植物的象征意义: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松柏:坚强和长寿。

兰花:幽居隐士。

莲花:洁净无瑕。

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

石榴:多子多孙。

紫薇:高官厚禄。

4)动物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

5)建筑主要有:厅堂;楼阁;书房馆斋;榭;轩;舫;亭;廊;桥;园墙等。

6)匾额:包括匾额;楹联;刻石。

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

第三节国外造园活动简介国外代表园林:有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等;此外,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

一、日本园林——缩景园发展过程: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

日本园林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顺应自然、精致小巧种类: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洗手钵和石灯笼是其特色陈设品。

★枯山水又叫假山水,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

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实质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

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

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背景: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

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

▪台地园依地势而建,以浓密的森林为背景,自上而下摆布园林景观。

主建筑建在最高处,向下形成多层台地,按左右对称的格局,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

在台地园中轴线的两边,种植着高耸的杉、松类树木。

其下种植花卉,形成欧式图案,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锦。

两侧为开阔的疏林草地。

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

▪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

▪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很注意规则式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过渡。

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配置方式采用整形式树坛,绿色为基调,鲜有色彩艳丽花卉。

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

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

四、英国自然风景园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国貌大为改观,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

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弯曲的小径。

出现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相继出现。

它们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典型代表:邱园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之一,它在提高人们对植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

总结:▪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

▪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

▪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

典型人物:奥姆斯特德——景观设计之父,现代园林之父,美国第一景园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的栽植林带;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