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8自考消防工程防排烟工程 考点总汇
消防工程师记忆知识点汇总(个人总结)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验收系统维护管理系统验收评定标准A=0;B≤2;A+B≤检查项的5%A类不合格:设备及配件规格、型号与设计不符、无国家相关证书和检验报告,系统内的任一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无法发出报警信号,无法实现要求的联动功能B类不合格:验收前提供资料不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气体灭火系统与干粉灭火系统管道支、吊架安装系统维保主要考点知识点归纳一、歌舞娱乐场所1、平面布置: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室内外高差不大于10m,靠外墙布置;2+1+乙;地下、四层及以上≤200㎡且不少于2个疏散门。
2、安全疏散:封闭楼梯间;疏散宽度1.4m;50㎡15人,1个疏散门;人员密度1、0.5,地下百人疏散宽度1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或多层首层,设一个安全出口。
地下歌舞娱乐场所必须设置2个安全出口3、装修:地上AB1B1,地下AAB14、消防设施:设置自喷: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的歌舞娱乐场所,设置在1-3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排烟设施: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的歌舞娱乐场所,设置在1-3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00㎡二、电影院1、平面布置:不得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2+甲;四层及以上≤400㎡且不少于2个疏散门。
2、安全疏散: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百人疏散宽度0.650.75、0.8513、人防:一个防火分区1000㎡,设置自喷也不能增加。
三、商业服务网点1、定义:一、二层,小于等于300㎡,小型商业2、平面布置:2+1.5无门窗洞口与住宅分隔,单元间2h3、住宅与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任一层大于200㎡设2个安全出口;疏散距离:参照多层其他建筑(设自喷也不调整)4、大于200㎡设消防轻便水龙或消防软管卷盘;一支水枪一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另外:≤5000m³多层仓库,≤54设一个疏散楼梯的住宅)四、商场1、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 ㎡的区域。
注消备考知识点:防排烟系统知识点汇总

3中庭区域的固定窗,总面积应≥5%中庭楼地面面积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且公建每段≤50m,住宅每段≤100m
自然排烟口:
1房间面积≤200m²,自然排烟口的开启方向可不限
2自然排烟口宜分散布置且每组的长度宜≤3m
风速要求
送风管道、排烟管道
金属管道
≤20m/s
非金属管道
≤15m/s
送风口
—
≤7m/s
排烟口
—
≤10m/s
补风口
机械补风口
≤10m/s
人员密集场所
≤5m/s
自然补风口
≤3m/s
4.防烟系统参数汇总
自然通风
机械加压送风
前室可开启外窗的面积
独立前室≥2m²;合用前室、共用前室≥3m²
——
避难层可开启外窗
25Pa~30Pa
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
补风系统
1.设置场所:除地上建筑的走道或建筑面积小于500m²的房间外,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应设置补风系统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补风量:直接从室外引入空气,且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50%
3.设置位置: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相邻的防火分区时,补风口位置不限;当补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同一防烟分区时,补风口应设在储烟仓下沿以下;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同一防烟分区内且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
两只独立的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
降落电动挡烟垂壁
排烟系统
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报警信号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
警按钮的报警信号
消防工程师考试疑难知识点记忆总结口诀全套

消防工程师考试疑难知识点记忆总结口诀全套一、厂房层数记忆口诀:二乙六,三丙二,三丁戊三,四丁戊单,甲全为单(宜),其他都不限,二、厂房防火分区面积记忆方法:一级甲乙单,分别四五千,如果降一级,各自减一千,乙类变高层,继续减一半三、民用建筑防火间距记忆方法(技术实务六十七页):首先记住表头的W页序,然后记住如下几句话:十三不吉利,九——要死人=在外国人眼里十三是不吉利的,九——事件要死掉很多人九六七九像不像某个姿势,念几遍这句话,就能记住的.大家都说学习消防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要记忆的数字太多,各种记不住,各种头大,这里我为大家系统的讲解下学习消防的记忆方法,抛砖引玉,为各位展示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首先一个大原则,所有知识点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这样会记忆的比较容易,也会比较牢靠,这是总原则。
学习消防,常用的有效的记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L联想记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联想记忆是神器,联想记忆是神器,联想记忆是神器!什么是联想记忆?联想记忆是记忆宫殿的一部分,什么是记忆宫殿?记忆宫殿一种系统而庞大的记忆方法。
记忆宫殿内容及其庞大,包含了联想记忆以及数字密码、思维导图等等,但是记忆宫殿的学习,非一朝一夕,没有专业的练习很难奏效,而我们备考消防工程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花费在研究记忆宫殿上.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联想记忆这个快速而且可以即时奏效的记忆方法,举个简单例子,比如,给您如下词汇:猴子,公路,柳树,香蕉,小河,让你在2分钟内记住,而且在不进行复习的情况下,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您还能随时想起。
怎么去记忆呢,如果让你单独去记,也可以死记硬背记住,但是我敢保证,您的记忆不会持续长久,那么如何快速并且长久有效的记住呢?方法如下:可以试着在脑子里联想,注意是在脑海里面联想画面,有一条流淌的小河哗哗的水声,河边是一条公路,公路和小河之间有一棵柳树,柳条随风摇曳,在柳树树梢上有一只丑陋的猴子在吃香蕉,一边吃一遍蹴牙咧嘴还把香蕉皮往人身上扔,这样你每次需要背诵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脑海里面这个画面一出来,自然就会想起来画面里面的这些东西这就是联想,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很有效,你联想的越是奇葩,越是不可思议,则,您会记忆的很深刻,很长久!2.编小故事法编小故事就是把你需要记忆的内容,编f小故事,进行记忆,比如技术实务p97页中,封闭楼梯间的使用范围中有4个小条目,很多需要记住的场所是适用于封闭楼梯间的,怎么记忆?我编小故事如下:老年人跳完歌舞去宾馆kai房,床上一激动….叫了120急救,到医院后,万分火急,结果碰到个实习医生,不看诊断,实习医生没办法去商店买了书,又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又去展览馆看了人体标本,回来之后在6 层及以上的房间开了个会。
消防工程师防排烟系统关键知识点总结(二)

防排烟系统关键知识点总结(二)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防排烟系统这一章节的知识点。
1.活动挡烟垂壁的调试:模拟火灾,响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挡烟垂壁应在60s内联动下降到设计高度。
2.自动排烟窗的调试:模拟火灾,相应区域火灾报警后,同一防烟分区内排烟窗应能联动开启,完全开启时间应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储烟仓时间内。
3.送风机、排烟风机的调试:手动开启风机时,风机应能运转2.0h,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速及余压的调试:
(1)应选取送风系统末端所对应的送风最不利的三个连续楼层模拟起火层及其上下层,封闭避难层(间)仅需选取本层,调试送风系统使上述楼层的楼梯间、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的风压值及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0%。
(2)对楼梯间和前室的调试应单独分别进行,且互不影响。
(3)余压值: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
30Pa;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
(4)门洞断面风速: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7m/s;当消防电梯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0m/s;当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只有一个开启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0m/s。
消防工程师考试防火防烟分区检查重点内容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重点内容第二章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第三节救援设施的布置一、消防电梯应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建筑类型设置条件设置要求住宅建筑建筑高度>33m 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每个防火分区应≥1台公共建筑一类高层建筑高度>32m 的二类高层(裙房可不设置消防电梯)及以上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²(包括设置在其他建筑5层内五层及以上楼层)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1.地上部分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2.埋深>10m 且总建筑面积>3000m 2高层厂房(仓库)建筑高度>32m 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但下列情况不设置:1.建筑高度>32m 且设置电梯,但任一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2人的高层塔架2.局部建筑高度>32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50㎡的丁、戊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宜设置1台设置项目设置要求消防电梯前室的设置消防电梯前室设置位置、使用面积、首层能否直通室外或通向室外的通道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不允许采用防火卷帘,前室的短边不应小于2.4m。
消防电梯井、机房的设置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分隔;在隔墙上开设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的排水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小于2m³,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
二、检查方法2)测量消防电梯前室面积、首层消防电梯间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通道的长度。
面积测量值的允许负偏差和通道长度测量值的允许正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的5%。
3)使用首层供消防人员专用的操作按钮,检查消防电梯能否下降到首层并发出反馈信号,此时其他楼层按钮不能呼叫消防电梯,只能在轿厢内控制。
4)模拟火灾报警,检查消防控制设备能否手动和自动控制电梯下降至首层,并接收反馈信号。
5)使用消防电梯轿厢内专用消防对讲电话与消防控制中心进行不少于2次的通话试验,通话语音清晰。
12408自考消防工程防排烟工程 考点总汇

第一节火灾烟气的扩散驱动力 引起烟气蔓延扩散的主要因素:烟囱效应、高温烟气的浮力、烟气的膨胀力、外界风、供暖、
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电梯活塞效应等。 一、烟囱效应(识记)
烟囱效应是指在建筑物的竖直通道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使得自然对流循环加强,促使烟气 上升流动的效应。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室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大。
防排烟工程
第一章火灾烟气的组成与危害 第一节火灾烟气的生成 一、火灾烟气的定义(识记)
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 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 二、火灾烟气的组成(识记) 火灾烟气由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汽)体、悬浮微粒及剩余空气三部分组成。 (一)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汽)体 (二)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悬浮微粒 (三)剩余空气 在燃烧过程中,剩余空气是指没有参与燃烧反应的、仍然保持大气中的空气组成的空气。而 单位质量物质完全燃烧时所必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Vo。理论上把燃烧时所供给的实际空 气量 V 与理论空气量 Vo 之比 α=V/Vo 当α>1 时,空气过剩,而α<l 时,空气不足。
第二节 火灾烟气的浓度 有毒气体浓度与烟气的毒害性相关,悬浮微粒浓度与烟气的减光性相关。
一、有毒气体的浓度(领会) 容积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和百万分浓度( ppm)两种,即
Vi---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的分容积(m3); V ---火灾烟气的总容积( m3)。 二、烟粒子的浓度 (一)质量浓度
ms---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质量( mg);
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的刺激性,力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显著降低。 四、尘害
烟气中悬浮微粒是有害的。危能进人人体肺部,粘附并聚集在和玍肺泡壁上,引起呼吸道疾 病和增大心脏病死亡率,对人造成直接危害。 五、高温
防排烟工程大题(DOC)

防排烟工程大题(DOC)1. 简介防排烟系统是指一种在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空气流动、提供通风、排出烟雾等方式,保证人员疏散安全和消防人员救援的系统。
它是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紧急照明系统之外的第四个常规消防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
本文将围绕防排烟系统展开,包括系统组成、系统原理、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2. 系统组成防排烟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2.1. 烟气控制区和排烟口烟气控制区是指建筑物内一些特定的区域,在火灾发生后可以通过控制外界空气的自由通道从而控制烟雾的流动,保持这些烟气控制区的烟气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
烟气控制区一般包括楼梯间、疏散通道、电梯间等。
排烟口是指在控制烟气区域内设置的排烟口,可以通过排烟机或者自然力量将控制区域内的烟雾和烟气排出建筑物,以便于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救援。
2.2. 排烟机和排烟风道排烟机是指在排烟系统中用于排烟的设备,一般分为压力式和无压式两种。
无压式排烟机利用风机产生的负压差将烟雾和烟气排出,压力式排烟机则是通过在排烟系统中增加压力区,使烟雾和烟气沿着压力区方向排出。
排烟风道是指用于连接排烟机和排烟口的管道,一般分为钢制风道、金属软管和玻璃钢风道等几种。
2.3. 自然采风口和通风机自然采风口是指用于实现烟气控制区内的正常通风的设备,可以通过自然气流的流动保证烟气和烟雾在控制区域内的较好消散。
通风机是指在自然采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用于采风和换气的设备,可以帮助通风口进行引风和换气。
2.4. 防火阀、检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防火阀是指用于控制烟气流动的阀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通过控制烟气通道,控制火灾烟气向控制区域内流动。
检测控制系统是指在防火阀控制工作的基础上识别烟雾、烟气并控制排烟口的工作的设备,主要通过烟气探测器、温度探测器、手动驱动器和自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
电气控制系统是指对电气元器件的统一调控和控制,使防排烟系统的各种元器件正确合作,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备考一级消防工程师防烟排烟系统必须掌握考点

备考一级消防工程师
防烟排烟系统必须掌握考点
1、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 ㎡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2、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场所,楼梯间应设置常开风口,前室应设置常闭风口。
3、避难走道应在其前室及避难走道分别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下列情况可仅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避难走道一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30m;
2)避难走道两端设置安全出口,且总长度小于60m。
4、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 ㎡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5、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0 ㎡,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
6、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
7、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有毒气体的浓度(领会) 容积浓度表示法有百分浓度(%)和百万分浓度( ppm)两种,即
Vi---火灾烟气中有毒气体的分容积(m3); V ---火灾烟气的总容积( m3)。 二、烟粒子的浓度 (一)质量浓度
ms---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质量( mg);
着火房间内的烟气向走廊的扩散流动是火灾烟气流动的主要路线。 烟气在走廊中的流动在一定范围内是呈层流流动状态的 1)烟气在上层流动,空气在下层流动,分层流动状态能保持 40-50m 的流程,上下两个流体 层之间的掺混很微弱; 2)烟气层的厚度在一定的流程内能维持不变,从着火房间排向走廊的烟气出口起算,可达 20 -30m。当,当烟气流过比较长的路程时,由于受到走廊顶棚面及两侧墙壁面的冷两侧的烟气会 沿墙壁面开始下降,最后只在走廊断面的中部保留一个接近圆形的空气流 三、竖井内的烟气流动过程(识记) 竖井指的是高度与截面边长之比远大于 1 的垂直通道 火灾烟气垂直向上的速度可达到 3 - 4m/s。
2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安全疏散的烟气光学浓度[Cs] =0. 1m-1 左右。
第三节火灾烟气的危害性(领会) 一、缺氧 二、中毒 (一)一氧化碳(CO)对人的影晌 (二)氰化氢( HCN)对人体的影响 (三)其他毒性气体对人的影响 三、减光
烟粒子的粒径大于两倍的可见光波长,对可见光具有遮蔽作用,会严重影响火场的能见度, 从而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阻碍消防队员接近着火点救人和灭火。
第二章火灾烟气的流动特牲
第一节火灾烟气的扩散驱动力 引起烟气蔓延扩散的主要因素:烟囱效应、高温烟气的浮力、烟气的膨胀力、外界风、供暖、
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电梯活塞效应等。 一、烟囱效应(识记)
烟囱效应是指在建筑物的竖直通道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使得自然对流循环加强,促使烟气 上升流动的效应。由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室内外温差越大,烟囱效应越大。
烟气中的有些气体对人眼有极大的刺激性,力而使人们在疏散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显著降低。 四、尘害
烟气中悬浮微粒是有害的。危能进人人体肺部,粘附并聚集在和玍肺泡壁上,引起呼吸道疾 病和增大心脏病死亡率,对人造成直接危害。 五、高温
在层高不超过 5m 的普通建筑中,烟气层的温度达到 180℃以上时才会对人构成威胁。 人们对高温烟气的忍耐是有限的。 在 65℃时,可短时忍受; 在 120℃时,15 min 内就将产生不可恢复伤; 140℃时约为 5min, 170℃时约为 Imin; 而在几的高温烟气中是一分钟也无法忍受的。
六、电梯的活塞效应(识记) 电梯在电梯井中运动时,能够使电梯井内出现瞬时压力变化,称为电梯的活塞效应 电梯面积较小或电梯高速运动时,电梯产生的活塞效应比较明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二节 火灾烟气的流动过程 一、着火房间内的烟气流动过程(识记)
在浮力作用下烟气将向上流动。在火灾燃烧中,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生成烟气的流动通常 称为火羽流,如火焰区的上方为燃烧产物(烟气)的羽流区,其流动完全由 浮力效应控制,称 为浮力羽流,或者称为烟气羽流。烟气羽流不断地卷吸其周围的空气,其质量流率也因此不断 增加,温度则逐渐降低。
4
竖井内温度越高,则内外压差越大,烟囱效应越剧烈。 第三节 火灾烟气的特性参数 一、压力(识记) 着火房间火灾烟气的绝对压力可以看成近似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 二、温度(综合应用)
tvτ---着火房间τ时刻平均温度(℃);
τ---从着火房间门、窗玻璃破碎时起算的时间( min);
to----着火房间初始温度(℃)。
Cs----烟气层的减光系数(m-1); D---能见距离(m); K---经验系数,其值随光源或标志形式而异, 对发光型指示灯和门窗,K=5-10;对反光型指示灯和门窗,K=2-4。 发生火灾时,保证安全疏散的最小能见距离称为疏散极限视距[D],对环境的熟悉程度 熟悉者[D]=5m 不熟悉者[D]= 30m 存在疏散极限视距[D],必然存在一个极限减光系数[Cs]
建筑高度越高,烟囱效应也越明显。 烟囱效应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竖向通道烟气蔓延的主要因素。 建筑中室内外压力差为零的平面称为中性面,中性面的位置会影响气体在该建筑中的运动 。 二、高温烟气的浮力(识记) 烟气的浮力实质上是着火房间与走廊、邻室室外形成热压差,导致着火房间内的烟气与走廊、 邻室或室夕或室外形成热压差,导致着火房间内的烟气与走廊、邻室或室外的空气相互流动 高温烟气的浮力是烟气在室内水平方向流动的动力之一。
Vy-----火灾烟气的容积(m3)。
1
(二)颗粒浓度 单位容积的烟气中所含烟粒子的颗粒数,称为烟粒子的颗粒浓度 n。,即
Ns----烟气中所含的烟粒子颗粒数。 (三)光学浓度
Cs----烟气层的减光系数(m-1); l------光源与受光器之间的距离(m); Io----光源处的光强度(cd); I------受光体处的光强度(cd)。 减光系数 Cs 的大小,代表了烟粒子浓度的大小。 Cs,即烟的浓度越大,光强度 I 越小;l 越大,即距离越远,光强度 I 越小 三、疏散极限视距 (一)材料的发烟特性(识记) 可燃材料的发烟特性主要是发烟量和发烟速度。 木材类在温度升高时,发烟量有所减少;但高分子有机材料随度的增加能产生大量的烟气。 木材类在加热温度超过 350℃时,发烟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而高分子有机材料则恰好相 反。 (二)能见距离(领会) 当能见距离降到 3m 以下时,逃离火场就十分困难 能见距离与减光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防排烟工程
第一章火灾烟气的组成与危害 第一节火灾烟气的生成 一、火灾烟气的定义(识记)
含有烟粒子的气体称为烟气。 火灾烟气是火灾时所生成的气体和悬浮在其中的烟粒子的总称。 二、火灾烟气的组成(识记) 火灾烟气由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汽)体、悬浮微粒及剩余空气三部分组成。 (一)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气(汽)体 (二)热分解和燃烧所生成的悬浮微粒 (三)剩余空气 在燃烧过程中,剩余空气是指没有参与燃烧反应的、仍然保持大气中的空气组成的空气。而 单位质量物质完全燃烧时所必需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Vo。理论上把燃烧时所供给的实际空 气量 V 与理论空气量 Vo 之比 α=V/Vo 当α>1 时,空气过剩,而α<l 时,空气不足。
6
防烟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等都是阻碍防烟结构。 (四)机械防烟
机械防烟方式的优点是能有效地防止烟气侵入所控制的区域,特别适用于疏散通道的楼梯疇、 电梯间及前室的防烟。
机械防烟原理主要包括空气流和加压控制两种。 1.空气流
最普遍用于两处:门口和走廊; 不适用于水喷淋冷却后的烟气,因为上游空气和下游烟气之间的温差很小 2.加压控制 加压控制可使防烟分隔物的勿的两侧形成一定的压差,从而控制烟气穿过分隔物的缝隙进人 防烟分区。 二、排烟方式的分类 (一) 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 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其实质是高温烟气和冷空气的对流运动。 (二)机械排烟 在火灾发展初期,这种排烟方式能使着火房间压力下降,造成负压,使烟气不向其他区域扩 散。 可分为机械排烟-自然补风和机械排烟-机械补风两种方式。 机械排烟-机械补风方式的排烟效果很好,运行稳定,且不受外界气候状况的影响;缺点是 由于使用了两套风机,其造价偏高。 第四节 火灾烟气控制的发展概况 一、火灾烟气控制的历史(领会) (一)国外的历史 英国是最早在建筑中应用烟气控制的国家。英国主要倾向于对楼梯间及其前室加压送风 澳大利亚把楼梯问加压送风最早编人了政策法规。 美国也是较早是加压送风和排烟相结合的方式。 加拿大将加压方式分为全部加压方式和部分加压方式两种。
第四章防排烟系统概述
第一节防排烟系统的基本内容 一、防排烟部位的确定(领会) (一)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32d 真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廊。 2)面积超过 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例 2-2] 三、密度(综合应用)
[例 2-3] 第三章火灾烟气的控制
第一节火灾烟气控制的地位与作用 建筑防火设计按工种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①建筑防火;②消防给水、灭火系统;③防排烟系统;④电气防火、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5
等。 二、火灾烟气控制的作用
(一)为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俘 (二)为消防队员的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三)可控制火灾的蔓延扩大 第二节火灾烟气控制的根本任务 一、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根本任务(识记) 疏散路线为着火房间一走廊一前室一楼梯间一下部各楼层一室外; 起火房间所产生的火灾烟气主要扩散流动路线一般有三条, 第一条为着火房间一室外; 第二条为着火房间一相邻上层房间一室外; 第三条为着火房间一划廊一楼梯问一上部各楼层一室外,其中第三条路线是最主要的一条。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根本任务是: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时的烟气生成量,如何时使火灾时产生的烟气迅速排除,从而有效 地防止烟气从着火区蔓延扩散,特别是防止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以确 保有一条安全可靠、畅通无阻的疏散道和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二、疏散通道的安全分区 (一)房间和大空间场所 首先应尽可能减少发生火灾时烟气的生成量; 其次应采用有效的防火隔烟措施,防止烟气向非着火区蔓延扩散; 最后选择合理的排烟方式,以实现着火房间有效排烟,对非着火房间防止烟气侵人。 (二)走廊 走廊作为疏散通道的第一安全区,要及时有效地把从着火房间窜入该区的烟气加以排除,并 严防烟气向前室和楼梯问继续扩散。 (三)前室 前室作为疏散通道的第二安全区,一方面要及时有效地把从走廊窜人该区的烟气加以排,另 一方面要严防烟气向楼梯间或消防电梯间继续扩散 (四)楼梯问 楼梯间作为疏散通道的第三安全区,要保证不受烟气侵害,同时为保证空气洁净新鲜。 不受烟气侵害的含义: 首先,不使烟气侵入,即成为无烟区域; 其次,一旦烟气侵入,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予以排除,烟气的意外侵入不应造成任何危害。 第三节火灾烟气控制的方式 一、防烟方式的分类 (一)非燃化防烟 (二)密闭防烟 密闭防烟的优点是不需要动力,而且效果很好; 缺点是门、窗等需要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三)阻碍防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