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大楼·大师·大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大楼·大师·大气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大楼·大师·大气作者:吴艳来源:《高考金刊·理科版》2014年第09期每一个“人大法律人”都拥有三件值得称道的珍宝:大楼、大师、大气。

大楼作为世界一流、全国排名第一的法学院,人大法学院有充分的自信和底气。

如果说人大东门最具标志性的是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校训石,那么人大西门的标志性建筑就属明德法学楼和楼前的28级台阶了。

这28级台阶使法学院颇显庄严,使人心生敬畏。

每上一步台阶都是在接近至高无上的法,只有胸有浩然正气而心无邪的人才敢昂首挺胸地一步一步走上去。

明德楼四五层是法学院图书馆,藏书丰富、宽敞明亮自是不必说,最让“人大法律人”自豪的是:院长韩大元特别在馆外的走廊上放置了小沙发和茶几供同学们休息讨论之用,无奈却成了院内外小情侣们最爱的栖息地之一,在学霸们颇为愤愤之时,大元院长一语点醒学霸:让学生们即使谈恋爱也愿意在法学院谈。

是为“大楼”。

大师刑法学界,江湖上无人不知“北高南马”:北必称高铭暄,南必称马克昌。

民法学界,代代相传的有被日本法学家称为“中国民法之父”的佟柔、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王利明以及参与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立法的“立法小王子”王轶。

宪法学界,有中国宪法学泰斗许崇德,关注人文情怀的儒雅院长韩大元还有出入中南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法制讲座的各学科大牛们……他们都在哪儿?人大法学院!前有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教授,后有学术活跃、推动法制并传播法治的中青年教师学者。

学生中有这样的笑谈:你可以没学好宪法,但你不能不知道锦光哥课上的段子;你可以没学好民法,但你不能不知道王轶老师举例必借姚辉老师的手表。

是为“大师”。

大气《中庸·博学》有言: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财货殖焉。

人大最有名的露天池——“一勺池”名称的由来说法不少,广为流传的趣闻是因为该池面积较小,且形状酷似勺子,因而得名“一勺池”。

明法厚德,顶天立地——为北大法学院“院标铭文”献芹

明法厚德,顶天立地——为北大法学院“院标铭文”献芹

明法厚德,顶天⽴地——为北⼤法学院“院标铭⽂”献芹明法厚德,顶天⽴地——为北⼤法学院“院标铭⽂”献芹⽇前,借北⼤法学院校友来信之缘,有幸读到该院副院长汪建成先⽣为雕刻北⼤法学院“院标铭⽂”写给该院各位⽼师的信及其所拟⼤作四稿,还有该院⽢超英先⽣在此基础上的重拟稿。

兹照录如下——【附录1】汪建成先⽣信:各位⽼师:各位⽼师新近有80级院友李凯花巨资购得奇⽯⼀⽅,赠送我院,拟⽴于陈明楼南侧⾯向凯原楼,背向陈明楼,作为院标。

我们拟在此⽯正⾯雕刻⼀个古体法字,背⾯雕刻院标铭⽂。

本⼈初拟了⼀个铭⽂稿⼦,这个稿⼦主要横读,每⾏⼀个意思,但如果以竖读的⽅式四句连读亦能读出其中的意境。

另全⽂⽤了六个法字,暗合六法和六六⼤顺之意,且将这六个法字曲线相连,近乎草体的天,亦有神鸟之形。

惟本⼈才疏学浅,虽竭尽⼼智,仍不得要领。

现求教于各位同仁,望⼤家全⼒斧正,既可以在原稿上修改,亦可推倒重来。

唯⼀要求是不能多于⼀百字,另外,⼤家在构思这个铭⽂时,不能停留于当下,⼀定要想到千百年后,看到这个铭⽂仍不过汪建成叩请时。

——汪建成【附录2】汪建成先⽣所撰院标铭⽂四稿第⼀、⼆、三稿(略)第四稿⼀九零四,京师学堂,法律门⽴,中华法科,肇始于斯。

神州寰宇,维新变法,⽓象⼀新,英才辈出,安邦济世。

北⼤法学,缘法求道,汇通中西,明辨理性,⼼怀公正。

⽟柱天成,岿然不惊,既往开来,砥励后学,永铭法治!【附录3】⽢超英先⽣重拟铭⽂⼀九零四,国家临渊;民族荣辱,京学其肩;法科初⽴,法学始宣。

缘法求道,道⽴国安;科学民主,正义⽅圆;兼容并蓄,英才如川。

百年风⾬,过往成烟;继贤承圣,⼀往⽆前;若⾮此志,敢如此镌!【附录4】⽢超英先⽣附⾔响应号召,我按照汪院长的前两稿的格式、辞意重拟了⼀下,然后才看到后两稿。

我数了⼀下,⽐汪院长的少两句。

我这样说,不知是否合适,尤其是后四句妥否,请指正。

——⽢超英拜读所录引⽂可见,汪建成先⽣为写作院标铭⽂“竭尽⼼智”,不但着眼于“当下”,⽽且“想到千百年后”“仍不过时”,可谓深谋远虑,挥翰四构其稿,却⾃谦“仍不得要领”,⽽“叩请”“各位⽼师”“既可在原稿上修改,亦可推倒重来”。

人大法学院新院徽意见征集

人大法学院新院徽意见征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复选作品理念:方正做人,依法做事英文校名全程及建校时间经专业设计而成。

方形寓意着法律的公平正义,红色的线条围城了法的英语拼写“寓意着一个人,三个组合在一起才能支撑起整个法律,变现了学院内师生团结奋进,维护者社会的和平与安稳。

下面的长方形表达了学子们的开拓创新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方形中间寓意着它是沟通学子与法律的桥梁。

最后,最下面的整体表现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高法治、奉献社会。

方,采用三个主色彩白、藏蓝和毅红。

白色寓意着公正、纯色、端庄、正直、少壮、超脱凡尘与世俗的情感,白色代表纯洁、象征圣洁优雅;藏蓝寓意着忠诚与自由;毅力、红寓意着正能量和热情。

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天平象征着公平与正义,法字与麦穗之间各有一只獬豸,它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兽。

它怒目圆睁,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也彰显人大法学院深厚历史,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自于宫墙的深红颜色,鲜艳的红色在视觉上显得过于兴奋、包容,寄托了人大希望大红成为今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的美好愿望。

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

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支撑点,天平才能维持平衡,这是法律的作用;同时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征。

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耕耘”院历史深厚、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法学院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法学院学科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特点;徽标中西结合,兼并中国传统与国际视野,体现了学院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特点。

的圆形作为基本图案,带有人民大学的特色。

核心图案采用了法槌,天秤,书三种元素,其中法槌竖直在书本代表法院学子崇尚法治,决心奉献社会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它也是中国法学教育顶尖的王牌院校“五院四系”之一。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人大法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两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院徽主体为此方印,雅致而大气,以示我院人文气、传统情节。正所谓,唯有民族方是世界。而就此徽之着色,其继承发扬“人大红”之校色传统,雍容而喜庆,彰显人大本色。至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之中英文字标识,其英上中下,汉字在下以显明,英文置上以宣张,进一步显示我院国际化之方向。
姜秉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刘续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标志名称:1950中国神兽
标志采用古代神兽獬豸为设计核心图形,运用西方图腾的表达方式将代表中国传统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表现出来。神兽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法律最重要的载体,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也是辨识曲直的标准。在此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徽标里将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的期望与延伸。同时图腾神兽獬豸也象征法学院在行业里的权威性。虽然目前有些院校也用獬豸作为元素,但核心的创意点与表现与此不同。这里核心图形运用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手法,寓意当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是中国法学骄傲。
王永红(广东省中山市尚东鸿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院徽图案由盾牌(书)、天平、獬豸、“法”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盾牌上部是一部翻开的书,代表着真理和知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

法院院徽及设计说明1、设计宗旨院徽体现库伦旗人民法院司法职能和标识特色。

2、设计颜色整体标志呈圆形环绕状,由红、蓝、白三色构成。

红色象征忠诚,表明法院干警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守法治信仰,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蓝色象征超越,表明法院干警将以更强的使命感强化学习,补齐短板,努力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新时代对法院各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积极顺应人民新期待。

白色象征廉洁,表明法院干警时刻牢记“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的准则,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3、设计元素标志主体由:红星、红旗、天平、法兽、荞麦花五种元素构成。

红星位于整个标志的顶端,意喻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库伦旗人民法院将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使命、继续奋勇前进。

红旗经延展位于红星的下方,形成一条蜿蜒的红色道路,表明库伦旗人民法院干警不会忘记先辈走过的道路,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落实到切实做好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上,保证方向和道路永不迷失。

法兽能辨曲直,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意喻库伦旗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将秉持司法初心,不负青春韶华,躬行于法治进程之中,耕耘于法律沃土之中,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体现司法的人性温暖和人文关怀。

荞麦是库伦旗特产农作物,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寓意,荞麦花位于标志的下方,表明库伦旗人民法院将立足于库伦旗地区实际,用自身的行动与努力,为库伦旗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天平是法律的象征,寓意公平正义,天平主体为一座纪念碑,以此致敬为司法工作默默奉献的前辈、同事,左右对称的天平砝码图案则借用法徽上天平的形状并结合传统的云纹图形,表达了库伦旗人民法院将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立足于司法审判职能,准确把握新时代公平正义的新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更加优质、更加贴心的司法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在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
标志名称:中国人大之天秤
标志采用中文字体“人大”组合成象征法律的天秤为图形,将中国古代神兽獬豸巧妙安排于天秤之上,在此喻意中国人大法学院更强更专业的品质,也借用天秤与神兽獬豸的组合喻意中西法律的交融汇集,在此体现学院的特征,也象征法学院是世界的法学院这一核心思想。标志上方的五星则是中国五星红旗的延伸,喻意法学院是人民的这一主题,也代表中国的权威性。同时图形也恰似中间站立的巨人,分侧站立的神兽獬豸则代表公平与正义。整体图形采用蓝色系,喻意法学院关于古代“法”核心水的概念,代表公平水平的标准,同时也代表知识的海洋。在蓝底使用时金色标志代表权威与光明、喻意法学院行业院校里的权威性与光明的前景未来。
徽章图案整体借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并适当加以简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彩色图稿标准色:CMYK颜色模式(C20,M100,Y80,K20)
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黄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权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戴兰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具言申之,其中心方印,效法公平,以印篆古体“公”、“平”二字合而为一,加以设计,申明作法之要,首在公平。而更依其状貌制以钟形,“公”为外廓,“平”以纹饰,显汉字之既字亦图之旨趣。何谓钟?“晨钟暮鼓,当头棒喝”,此佛家之语也。钟者,寺之重器,钟鸣而晓破;法者,国之重器,法行则天青。钟与法,皆接引光明之圣物。所以公平作钟,一伸公平天心,此乃本设计之二要也。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人大

人大

人大校训: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人大精神:立学为民 治学报国 : 人大学风:明德博学 求是笃行 : 人大目标:塑国民表率 育社会栋 : 梁 (Model of Nation, Backbone of Society)
•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民大学、人大,教育部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民大学、人大, 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在文、 重点大学, 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在文、法、哲等多领域国内 领先。除此之外, 领先。除此之外,它近来还在理工科发展方面努 力取得重大进步。 力取得重大进步。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 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 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时期,最终于1950年定校 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时期,最终于 年定校 址于北京,定名“中国人民大学” 址于北京,定名“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新中国 的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长期以来, 的第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长期以来,该学府为 中国培养了大量领袖人才和社会精英。现时, 中国培养了大量领袖人才和社会精英。现时,以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杰出校友
艾青--著名诗人、作家 张洁-- 1960年毕业於中国人民大学 计划统计系。著名女作家。长篇小说 《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 学奖,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 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 王小波--1978年考入中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 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 职专事写作。其写作标榜“智慧”、 “自然的人性爱”“有趣”,别具一格, 深具批判精神。主要作品有《时代三部 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 《青铜时代》三部小说集。
200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布了新校徽,校徽 年 月 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布了新校徽, 个并列的篆书“ 图形新的校徽图案, 由3个并列的篆书“人”图形新的校徽图案,寓意 个并列的篆书 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 “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原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亲自为之治印一方, 李岚清曾亲自为之治印一方 局常委、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曾亲自为之治印一方,即 人民的大学” 以人为本的精神” “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人文主 并列,又隐含“三人行, 义”。三“人”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三人成众”、“携手劳作”、“同行并进” 三人成众” 携手劳作” 同行并进” 等意。标准色是专门配制的“人大红” 等意。标准色是专门配制的“人大红”。以校徽图案 为中心建构起了一整套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新校徽、 为中心建构起了一整套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新校徽、 新视觉形象系统使用较好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气质 和特点,在社会上也受到了关注, 中国青年报》 和特点,在社会上也受到了关注,在《中国青年报》 举行的“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评比中独占鳌头。 举行的“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评比中独占鳌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獬豸俗称独角兽,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中国古书说它能辨曲直,拥有很高的智慧,能听懂人言,对不诚实不忠厚的人就会用角抵触。獬豸象征着公正,是法律与正义的化身。
法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徽变形而来,代表母校的同时也有了校徽本身所具有的“以人为本”“携手劳作”、“同行并行”、“目标一致”、“辛勤耕耘”“团结协作”等含义。



院徽整体呈盾形,上部为徽章名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以及人大法学院成立时间“1950”,显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代代承继。内部图案是“法”的古金文“灋”字的拆解重构:中部为中国古代瑞兽獬豸,代表着明辨是非曲直的司法愿景,下部为水纹,有“法应衡平如水”的寓意,代表法律具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远而视之,则该钟印亦似古之面具纹饰。面具者,在拉丁文则persona,亦意为人格。使自然之人一幻而为法律之人,则法律人格之明确可谓一大关键,不可不知。而面具之状,其乃人之纹饰,此即古谓“人文”也,《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人大法学院,正因其人,故可为大也!所以面具形饰,发扬人文关怀,此乃本设计之三要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华表天平这一图案中,天平的支架及其底座以镜像的方式呈现出了“L”,天平的托盘以及绳索形成了“A”,华表两翼以两个折叠起伏的形状形成了“W”。由此可见,本徽章的中心图案——华表天平将“LAW”这三个字母巧妙地融合进了自身的结构。
2.“REN MIN - LAW”字符
“REN MIN - LAW”是“人民”、“法”的拼音,大写与粗体的格式体现出庄严与肃穆之感。这一字符以英文的形式直接表明了徽章代表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明了。同时黑白两色醒目而庄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
3.“1950”数字字符
表明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的时间,运用红白两色与背景相称,富有版画的立体感。
4.旗帜式的主体背景框架
作者广泛且深入地了解了国内外各大知名高校校徽以及知名法学院的院徽,发现欧美高校的徽章背景以旗帜和盾牌为主,而国内高校校会院会则多为原型,而这里,作者大胆引入盾牌形式的主体背景,意在做到打开眼界,与时代接轨,向国际看齐,采用这种具有欧美特色的主体背景,体现出我院的与时俱进、目光高远,磅礴大气。折射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广阔的国际视野,这也是本稿中最有创新性的一个亮点。
王永红(广东省中山市尚东鸿域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院徽图案由盾牌(书)、天平、獬豸、“法”字(校徽变形)几部分构成。
盾牌上部是一部翻开的书,代表着真理和知识,盾牌本身则代表法律坚不可摧地为人民提供保护。我将两者融合是想表达,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社会的保护伞。
天平是众所周知的法律象征,天平中间一个支撑点,各方与中心点距离一样,只有公平对待,天平才能维持平衡,这是法律的作用;同时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整幅图设计元素直观、配色大方,红色为人大红之色,黑色象征公正无私;红黑两色亦为我国法官法袍之配色,相互映衬,表现人大法学院为我国实现法治中国输送各样法律人才。
李凌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张炜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徽章中间主体部分,是由篆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獬豸图案以及中间正义之剑。
徽章图案整体借鉴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并适当加以简化,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融合。
彩色图稿标准色:CMYK颜色模式(C20,M100,Y80,K20)
戴安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黄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权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戴兰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二、“REN MIN - LAW”字符
“REN MIN - LAW”是“人民”、“法”的拼音,大写与粗体的格式体现出庄严与肃穆之感。这一字符以英文的形式直接表明了徽章代表的主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简介明了。同时黑白两色醒目而庄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三、“1950”的数字标识
一、中间主体部分
中间主体部分为神兽獬豸的头部图案。獬豸又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象征着法律、威严与公正的神兽。其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同时,古体的“法”字写作“灋fǎ”,而“廌zhài”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同时,作者注意到我国人民法院门口两侧的石兽也多为獬豸,可见该神兽在中国现行的法文化中依然占有着很高的象征地位。所以在这里,以獬豸的头部作为徽章的一部分,既尊重了我国自有的关于公平正义的文化象征,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给整个徽章更增添了威严与庄重之感。另外,作者网罗了世界范围内各大知名高校的校徽、法学院院徽等,发现外国的高校,尤其以欧美高校为代表(例如芝加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其校徽中多有凶猛动物的元素,参考这一特点,适当地引入獬豸作为徽章的一部分,体现我们人大法学院“拥有国际视角,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立足本土文化,奉献于中国法治实践。不得不说,獬豸图案的引入是此院徽设计中的最大亮点与创新点。
柏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刘续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标志名称:1950中国神兽
标志采用古代神兽獬豸为设计核心图形,运用西方图腾的表达方式将代表中国传统公平正义的神兽獬豸表现出来。神兽獬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法律最重要的载体,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也是辨识曲直的标准。在此用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徽标里将是一种传统文明的继承,也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的期望与延伸。同时图腾神兽獬豸也象征法学院在行业里的权威性。虽然目前有些院校也用獬豸作为元素,但核心的创意点与表现与此不同。这里核心图形运用中西文化的交融表现手法,寓意当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是中国法学骄傲。



1.华表天平
首先,主体部分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天平图样,众所周知,天平是公平正义的象征,与法的精神追求相一致;同时揉入了华表的元素,华表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图腾的典型代表,这一元素的融入表明了我们人民大学法学院立足中国本土法治教育,“推动中国法治进步,为国家立法司法实践提供智力支持”(见法学院六十周年韩大元院长寄语);同时对华表进行艺术加工,将其两翼扩大,仿佛一双翅膀振翅欲飞,体现了法学院师生奋进开拓、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5.关于颜色选择(彩色版)
整个徽章选用黑,白,“人大红”,黄,这四种颜色。主体华表天平采用黑白两色从中分开,寓意着黑白两清、明辨忠奸;而“REN MIN -LAW”采用黑白两色是为了突出字的内容,使之较为醒目,而“人大红”(此为人民大学内部民间说法)的引入,原因有二,一是此颜色十分大气而厚重,适合做为底色,二是此色与校内几座标志性建筑(如明德楼等)的颜色相近,具有鲜明的人民大学的特色。而徽章上部分则选择了黄色,这款黄色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说法,首先这款黄色较为内敛沉重,与法学的严谨相适应,同时这款黄色与“人大红”一起,形成了一种中国古典皇家建筑的色彩风格,例如我们都熟悉的天安门、故宫等,均采用的是这两种颜色的搭配,一定意义上也体现出本徽章浓重的中国文化的底蕴。
先看左边,“法”字采用的中国古典篆书(印篆)形式,整体方正齐整,有印章样式的特点,不仅点出了徽章主体——法学院的身份,同时还彰显了中国悠久的书法文化特色。
右边为神兽獬豸的头部图案。獬豸又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象征着法律、威严与公正的神兽。其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同时,古体的“法”字写作“灋fǎ”,而“廌zhài”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同时,作者注意到我国人民法院门口两侧的石兽也多为獬豸,可见该神兽在中国现行的法文化中依然占有着很高的象征地位。所以在这里,以獬豸的头部作为徽章的一部分,既尊重了我国自有的关于公平正义的文化象征,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又给整个徽章更增添了威严与庄重之感。另外,作者网罗了世界范围内各大知名高校的校徽、法学院院徽等,发现外国的高校,尤其以欧美高校为代表(例如芝加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其校徽中多有凶猛动物的元素,参考这一特点,适当地引入獬豸作为徽章的一部分,体现我们人大法学院“拥有国际视角,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又立足本土文化,奉献于中国法治实践。不得不说,獬豸图案的引入是此院徽设计中的最大亮点与创新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徽征集获奖作品及简介
奖项
作品
简介
作者



此院徽设计,由外双圆、内方印与中英文字组成。
整体而言,此方布局取象天地,外圆内方。圆者,天也、和也、礼也;方者,地也、正也、法也。外圆者,明我院之圆容天下、海纳百川,和为贵也;内方者,张我院之弘扬法道,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正为本也。法本谦抑,故其在内而不在外;法乃基则,故其在内亦不因时而消磨其棱角,不因势而撼动其底线。所以天圆地方,兼顾法与学院,此乃本设计之一要也。
同时字本徽章中间分割部分,由一把正义之剑构成,正义之剑是正义女神Themis右手所持之物,象征正义、斩奸除恶。这把剑左右两部分由白红色(彩版,黑白版为黑白两色)构成,对比鲜明,体现出黑白分明,刚正不阿之意,起到了将左右两部分分隔开的作用。
胡天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
王露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共同彰显了人大法学院历史深厚、师生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法学院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反映了法学院学科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特点;徽标中西结合,兼并中国传统与国际视野,体现了学院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特点。
兰萌(中国人民大学)



该设计外形参考了国内国外诸多法学院院徽之外形,采用盾形,象征着法律作为社会调整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作用无可替代。图形顶端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开门见山,点出学校学院。盾形内部,上方是人大法学院英文表达,既利于国外其他法学院了解,又体现了我院国际化的办学方向。英文两侧是我国传统的神兽——獬豸,獬豸本就是我国传统中代表法律威严之兽,此处引用更是表现我们是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人大法学院。中间部分底图仍是祥云云纹,表达了我们追求法治的目的乃是实现和谐社会;云纹之上乃是一架天平,说明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公平正义,使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都能追求个人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