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启开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这就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作一初步探讨。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

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

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作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应该避免。

二、巧于点拨、启发性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

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其首要条件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

这要求教师的讲课语言要跟当时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贴近,在各个教学五一节中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语言,使学生接受所学的内容。

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巧设导语:“耳朵的功能是能够听到各种声间,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的呢?廖廖数语,就将学生引入了知识的殿堂。

再如,讲述“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时,在学生了解了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后,问:如何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呢?让学生思考。

教师再举例启发:鞋底为可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要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应该怎么办?就这样,教师的话语轻松三、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应做到适时 ,适 当。在教学进程 中,当讲 回收利用 ) ;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 ,以便清理 。在实验过程 到涉及环保知识 的内容 ,如 :氧气 、二氧化硫 、氮的氧化物 、电镀 、电解、金 中 ,注重环保问题 ,不仅可 以大大减少环境 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
垫! 生 筮 塑i ] 三 2
1 垒 g ! Q : i 塑2 学 术 争 鸣

祖 国
得出 “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 感应 电流和感应 电动势就越大 ”这一结 个 分别对物体加速度 a的影 响, 必须这样来进行实验 : 在 m 一定的条件下改变 论。在这一实验结论的基础上得出了 “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跟穿过 这一电 F , 考察 a —F 之 间存在 的函数关系; 在 F一定的条件下改 变 m , 考察 r— m之间存在 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 比”这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样. 学生在物 理实验 的函数关 系. 上述研究方 法就是控制法的典型例子, 由此 可见 , 控 制实验条件的思 基础上在头脑 中建立了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 并且对这一定律 的理解极为深刻 。 想是物理实验设计 的基本思想之一 。事实上,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都必须适 当地控 三、通过实验教学。 体现设计思想。 训 练 思 维 方 法 制实验的条件, 又如在高一册 “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这一章节中, 用 向心演示器进 1 、 转换法 。 物理学科 是一门精确的定量化 的学科, 在物理实验中需要准确地 行演示实验时进行这样 的操作: 在半径 r 和角速度 ∞ 一定时, 考察向心力 F与质量 测定物理量 , 但许 多物理特征, 过程或物理量要想 直接观测有 困难, 可 以把所 要观 m 的关系; 在质量 m和半径 r 一定时, 考察 向心力 F与角速度 m的关系; 在质量 m 考察 向心力 F与半径 r 的关系; 从而得 出匀 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测的变量转换成其他间接观察和测量, 这就是转换法 。高一册物理教 材中体现转 和角速度 m一定 时, 换法的学生分组实验有 “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该实验要求学生测定 匀变速直 的公式 F = m r ∞ 2 。在上述实验操作步骤 中, 控制条件是 为了创设有利于物理规则 线运动的加速度 a , 是根据在各个 连续相等 的时 间里 的位移之差 s 与a 之间满足关 推导的物理环境, 突出反映研究对象本质的物理量间的关 系, 以进行有 目的研究。 系 △s = s 4 一 s = s 5 一 s 2 = s 6 一 s 3 = 3 a  ̄, 把对 a 的测量转换 为 s 与 T的测量。 4 、留迹法 。在物理实验 中, 有些物理现象瞬间即逝, 如运 动物体所处 的位 置, 2 、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在一定 的实验条件下找 出研究对象之间的同一性和 轨迹或 图象等, 用一定 的方 法把这些物理 现象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 测量 或观察来 差异性 。比较是认识事 物的基础, 因而 广泛用于物理 实验 中, 从而来探索 物理规 进行研究, 这就是留迹法。高一册物理学生分组实验 “ 研究匀变 速直线运动 ”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中, 就是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记 录下小 车和重物在不 同 律 。在高一册物理教材 中,“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中运用演示实验将平抛运动 “ 和 自由落体运动相 比较, 从而说明 了平 抛运动在竖直方 向上是 自由落体 运动, 水 时刻 的位移, 从 而求 出小车 的加速度和重物的速度; 又如在 “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 平方 向速度 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 向上的运动,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较 学 中. 利用闪光照相记录 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轨迹来研 究物体平抛运 动所 易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了。 遵循 的物理规律. 上述两例都是在物理实验 中采用了留迹法。 3 、控制法。在高 中物理实验操作 过程中, 往 往存 在着多种变化的冈素, 为了 科学 的实验方法, 本身 就是要求具有 实事求 是的态度. 在实 验教学中要严格 忠于实验数据, 反对 弄虚作假 ; 要求学生认真对 待实验 , 踏踏 实 研 究它们之 间的关 系可以控制一些 不变量, 依次研究 某一因素 的影 响, 这种方法 要求学 生尊重 事实, 称之 为控制法( 或控制变量法) 。 例如, 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 的外力及物体 实地进行实验操作, 逐步养成按科学规律办事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的质量之 间的定量关系的演示实验中, 为了弄 清楚外力 F , 质量 m两个 因子 中的每 省 濮 阳 市 第 一 高 级 中 学

物理教学的课堂语言艺术

物理教学的课堂语言艺术

业特点首先是语 言 ,现在各个学校 都实
行集体备课 , “ 公平 教育”就要求 同年
级学生都在平行 班上课 ,这样教育对象
的 知 识 基 础 和 接 受 能力 相 接 近 ,教 学 内
意条理性 和逻辑性 ,在物理教 学 中,教 师应该对 每一节教材做深入钻研 和细致 分析 ,弄 清要 讲的概念和规律 的来龙 去 脉, 精心组织教学语言 , 确定怎样开头 ,
| l § § 萎 》 i 薯 l 萎
鬟 甏 § 蠹 | 王汉犟1 爨 曩 甏 鼹 罄

水 , 学 生 听 了
心烦 意乱 ,也
会 转 移 学 生 的
注意力 。
“ 物理难教 ,学生厌学 ”现象在 中 学物理 教学 中普遍存在 。原 因是 多方面 的,面对众 多的物理 “ 学 困生 ” ,我们
学 习 ,学 习 效 果 就 不 一 样 了 。 再 如 托 盘
利索 ,不 能开
物 理 教 学 的 课 堂语 言艺 术
-薯 蕾奠 誊| | 蠹 _强誊船 尊 誊 毫 魏l 蠹一 | | 0 鬻 誊曩§t 毒 警 妻 强 强萼静
口 “ 这 个 ”,
闭 口“ 是不 是 ” 。

写在黑 板上 ,
念和创设 问题 情境 ,激起学生思维 的积
极 性 和求 知 欲 望 。 如 “ 装 满 水 的杯 子 能 放 多 少 回形 针 ” ,有 学 生 说 1 0个 ,有
结 合 书 面 语 言
进 行讲解 ,让
学 生 能 够 听 懂。另外 还要 注意语 言干净
学生 说 5 0个 ,到 底能 放多 少个 ?有需 要解决 的问题 ,借 以引起学生学习物理 的兴趣 ,使其抱着解决 问题 的态度进行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一、结合优美的自然现象,让生感受到物理语言有修美物理来自于生活,生活充满物理知识,身边多自然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内。

挖掘出生活中的物,把它转化为物理课堂教的理论,使学生能从生活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些都给物理课堂的语美创造了条件。

在物理堂上,可通过修饰手法来描绘教材有关的物理知识,加课堂语言的修饰美。

例如,在习光学知识导入时,可让学欣赏这样一段文字:走进大门,只桃花柳绿连绵数里,蓝天、云倒映在碧水中,一幅色彩斑斓风景画跃然眼前,真不知大自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的!再如讲物态变时,可这样设计这样一个题目让学来辨别物态变化:春天,冰雪消;夏天,露水晶莹;秋天,薄舞缥;冬天,瑞雪纷飞。

通这些语言的设计,创造了课的语言美,学生在得自然美的享受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地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补充生活中语,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语的生活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生子女,平常生活,很少与社会接触,很难了解生中俗语。

而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明古国,关于物理象的俗语有很多,在备课时可心收集与课文有关的俗,来丰富课堂语言,予课堂以美的内容。

例如,“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就是力的几分之一。

如果称砣的力臂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全可能的。

人们利用电磁波传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了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超过了“千里”。

“鸡蛋碰石头——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

鸡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裂。

学生聆听这些普通的语,既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社生活的内容。

三、古今有关的名作、词、歌曲等来丰富课堂语言的识性和形象性,营造课堂语的意境美古今中外,许多文人用们自己细腻形象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怀他们往往借物抒情,描写真、形象。

有的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写,又是对物理规律的概括。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语言艺术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语言艺术
学 术 论 坛
SIO &T HOOY CNE E NLG E C
浅 谈 初 中物 理 课 堂 的教 学 语 言 艺术
崔 素 梅 ( 河北 省鹿 泉市 宜安 镇 中学 河北鹿 泉
0 2 0) 0 0 5
摘 要 : 代教 学观 念要求我 们在教 学的各个环 节中努 力实施 素质教 育 , 现 尤其是 在课堂教 学中要尽 可能地应 用探 究性 的学 习方法 , 注重 学 生 学 -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理 学 既 是 一 门 科 学 ,又 是 一 门 艺 术 。 3 " 物 关键词 : 中 物理 语 言 艺术 初 中 图分 类号 : 3 G6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7 12 0 ) 7a 一 2 3 0 1 7 -3 9 ( 0 9 0 ( ) 0 0 — 1
所 谓思 想性 就 是 教 学 语 言 的 鲜 明 的 教 生兴 趣 倍 增 、 绪 高涨 , 易 进入 一 种 最 佳 情 容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呢 ? 样 才 能 启开 学 育性 。 言是 思 维 的 表 现 形 式 , 何 语 言 都 的 学 习 意 境 。 怎 语 任 生 的 心 扉 , 展 学 生 的 智 力 , 养 学 生 的 能 反 映 一 定 的 思 想 内 容 、 师 应 紧 密 地 结 合 发 培 老 力呢 ? 怎样 才 能 使 课 堂 教学 过 程 最 优 化 呢 ? 教 材 内 容 , 过 自 己的 教 学语 言 有 目的地 、 5语言要、 象 性 , 活 泼 、 趣 、 直 , 深 入 浅 入 射 光 线 和 法 线 所 决 定 的 平 面 内 ; 形 既 有 逼 又 反射 光 在 讲 “ 声音 的 发 生 和 传 播时 ” 设 导语 :耳 巧 “ 出 , 于 接 受 。 言 直 观 最 好 的 形 式 就 是 线 和 入 射 光 线 在 法 线 的 两 侧 ; 射 角等 于 朵 的 功 能 是 能 够 听 到 各 种 声 间 , 么 声音 易 语 反 那 “ 比 喻 ” 教 师 能 深 入 浅 出 地 选 用 一 些 富 入 射 角 。 就 不 能将 “ ” 打 。 ” 所 漏掉 , 无须 在“ 也 平 是 怎 样 发 生 的 ? 是 怎样 传 到 我 们 的 耳 中 又 有情 趣 的 比喻 , 抽象 为 具 体 , 枯燥 为 有 面 ” 前 加 什 么修 饰 , 能 把 “ 射 光 线 ” 化 变 之 不 反 和 的 呢 ? 廖数 语 , 将学 生 引入 了知 识 的殿 廖 就 味, 降低 学 生 思 维 的难 度 , 可 以提 高学 生 “ 射 光 线 ” 置互 换 , 不能 说 “ 射 角 等 堂 。 如 , 述 “ 大 和 减 小 摩 擦 的 方 法 ” 就 入 位 更 入 再 讲 增 的学 习积 极 性 。 在 讲 “ 手定 则” , 用 于反 射 角 ” 这 是 物 理 语 言 的 严 谨 性 和 逻辑 时 , 如 右 时 采 , 在学 生 了解 了摩 擦 有 时是 有 益 的 、 时 有 割韭 菜 的 例 子 进 行 类 比 : 刀 尖 指 向 、 刃 将 刀 性 的 要 求 。 能将 日常 生 活 俗 语 、 言 当 作 是 有 害 的 后 , : 何 增 大 有 益 的 摩 擦 , 不 方 问 如 减 切割方向 、 菜直立 方向分别喻 作感应 电 韭 物 理 语 言 搬 到 课 堂 , 将 物 理语 言 “ 化 ” 小 有 害 的摩 擦 呢 ? 学 生思 考 。 师 再 举例 如 熔 、 让 教 流 方 向 、 体 运 动 方 向 、 感 线 方 面 , 但 “ 腾 ” 成 “ 了 ” “ 了” , 导 磁 不 沸 说 化 、开 等 启 发 : 底 为 可 有 凹凸 不平 的花 纹 ? 鞋 要使 自 讲 明 了 电磁 感 应 中 三 方 向 之 间 的两 两 垂 直 教 师 的 语 言 应 该 是 精 辟 、 练 的 , 也 行 车 尽 快 停 下 来 , 该 怎 么 办 ? 这 样 , 简 但 应 就 教 关 系 , 且 增 强 了学 生 对 物 理 知 识 的 形 象 必 须 考 虑 针 对 性 , 理 教 学 语 言 的 针 对 性 师 的 话 语 轻 松 地 敲 开 了 疑 惑 之 门 , 出 了 而 物 引 理解 。 特 别 注 意 , 用 形 象 化 的 语 言 , 要 运 并 首 先 应 受 教 学 内 容 的 限 制 , 同 的 教 学 内 不 思维之路 , 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 使 非 基 于 活 跃 课 堂 气 氛 , 逗 风 趣 。 此 相 容 要 用 不 同的 语 言 表 达 ; 次 还 要 受 到 学 逗 与 其 马 卡 连 柯 曾说 道 : 我 们相 信 高 等 师范 “ 反 , 师 运 用形 象 化 语 言 施 教 , 教 旨在 激 发 学 生 年 龄 的 制 约 , 于 不 同年 级 的 学 生 , 师 学 校 里 , 来 必 然 要 教授 关 干 声 调 、 态 、 对 教 将 姿 生 的学习激情 , 引导 学 生 学 习 物 理 知 识 本 必 须 用 不 同 的 语 言 形 式 , 则 会 失 去 对 学 运用 器 官 , 用 表 情 等 课程 , 为 了 更其 准 否 运 是

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教学语言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

教师对所教的专业知识烂熟于胸,讲课语言吞吐自如,妙趣横生,往往能引起学生积极的的遐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建立起持久而牢固的学习愿望。

作为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好的语言艺术,既要使课堂语言通俗易懂,又要深入浅出,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物理知识。

【关键词】语言艺术;科学;规范;技巧;应变中图分类号:g633.7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与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因此,我们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以准确地表述物理概念、物理定理、物理定律的本质内容为基准点。

因此,谈及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必定以其精当、简明、准确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语言的准确性是物理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核心。

在此,准确有以下含义:教学语言应当规范。

用词必须贴切,造句恰当,合乎语法,语言流畅;必须概括、简洁、精要,富有感染力。

物理教学语言要有审美性。

教室在构思物理教学语言时,必须注重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众所周知,物理规律具有自然美。

当教师生动地向学生述说事实时,物理规律特有的美感,即内美与外秀的一致性,构造了这一教学语言的艺术。

艺术的感召力,会影响着学生,牵动着学生。

发掘教材的美学内容物理规律的自然美,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是一种审美化的思考,它将给物理课堂教学带来极好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应是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

二、物理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物理教学语言必须清新自然,有生活气息,不得一味追求雕章琢句,要达到意不晦,语不琢,朴实无华;必须自由洒脱、典雅和谐,具有学者风范,虽不讲究平仄押韵,却要追求旋律的美,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如同天成。

因此,物理教学语言的构思应讲究技巧。

物理教学运用语言技巧的目的是,用最少、最精炼,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物理问题理解得最清晰、最充分。

浅论物理教师的语言艺术

浅论物理教师的语言艺术

该在课后进 行。 同学们 都笑 了, ” 那个 违纪 学生 也悄 悄地 收起 了榴莲。这位教师将批评教 育与课 堂知识 结合得 天衣 无缝 , 即让 大家对分 子扩 散现 象加深 了
印象 , 含 蓄 、 和 地 批 评 了违 纪 行 为 又 温 4 幽 默 语 言 能 活跃 课 堂 气 氛 。教 学 幽 默 语 言 具 . 有极强 的情 绪感 染力 , 能有效地 活跃 课堂气氛 , 学 使 生 人 人 精 神 愉 快 , 个 情 绪 激 活 。 在 这 种 愉 快 、 乐 个 欢 的课堂气氛 中 , 学生不仅会受 到老师情绪的感染 , 而 且能使师生 之 间 的交 流 畅通 无 阻 , 师 的才 干 、 教 学 识、 教学 技 能 很 容 易 转 化 为 学 生 的智 慧 。 三 、 用 教 学 幽 默 语 言 应 注 意 的 问 题 运 1教 师 要 明 确 教 学 中 幽默 语 言 的 目的 。 . 教学 中幽默语 言运用的 目的是为 了使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课堂气 氛 中获 取知 识。增 长智慧 , 陶冶情 操, 修养德性 。因此 , 教师运用 幽默语言时出发点应 该 是真诚善意的 , 这样 才能唤起学生 的亲切感 、 温暖 感、 真挚感 和信任 感 , 使学 生愉 快地接受教育 。 2 教 学 幽 默 语 言 应 服 务 于 教 学 内容 。 . 教 学 幽 默 语 言 不 是 一 大 堆 笑 料 的 堆 积 , 不 能 它 脱 离 教 学 内 容 , 须 与 教 学 内容 和 谐 一 致 , 据 教 学 必 根 内容 的性 质 和 需 要 , 妙 地 创 作 和 使 用 教 学 幽 默 语 巧 言, 教学幽默语言 应有助 于学 生加深 和拓 宽对 教学 内容 的 理 解 。

园丁沙龙
61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

关于物理课堂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指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出有美感、有艺术价值的文本的过程,它是语言的一种高级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在物理课堂中,语言艺术的运用可以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理解。

一、语言的声音美学语言的声音美学是指语音与语调运用的美感,它可以使人们感觉到诗意、节奏、韵律等。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语音与语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1. 语音:利用字音的不同,得到不同的音乐效果。

例如,音调突然升高或降低,可以使学生们产生很大的惊讶感。

同时,运用合适的语音强调某个词汇也能起到很好的理解效果,例如:引力是“万有引力”,所以要用重音强调“万有”。

2. 语调:通过变化语调来达到情感表达的效果。

例如,做实验前可以从自己亲身经历中得到灵感,通过语调变化表现激动、自豪等情感。

二、词汇与想象的美学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运用丰富的词汇能够增强听众的想象力,从而形成对物理知识的独特理解。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用词汇:1. 用形象的词汇或比喻,来帮助学生进行精准的认知。

例如,用“明镜高悬”表示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一样,形象生动。

用“屏蔽效应”表示电场的作用,也是别具一格。

2. 正确使用词汇,表现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

例如,正确地理解“功率”与“能量”的区别,避免造成混淆。

三、语言的修辞美学修辞美学是利用语言中的修辞手段进行表达,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段。

在物理课堂上,利用适当的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1. 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例如,用火车头像电动势,用电池极板像火车尾,表达电路的做工模式,形象生动。

2. 措辞的适当与多样,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阐释。

例如,“势能”和“动能”代表的是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扩展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语言艺术的手法,使教学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具有艺术美的教学语言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
默风趣的语言,特别是对于好奇心强的初中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适当使用有感
染力的语言,特别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教授重要且难以理解的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思
考力容易集中在他们所教授的课程上,使学生能够逐渐了解虚拟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

语言
的形象化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

换句话来说,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更容易营造出轻松的学习
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强化学习动机。

运用简单的语言授课,学生也更容易理
解和吸收物理知识,而不是将知识闲置起来。

老师要运用语言的艺术,让学生想要学习、有
能力学习、热爱学习。

授课时,如果老师能够使用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性的语言,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集中,也会
对老师更有好感,师生关系因此更为融洽。

举个例子,电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但是看不见、
不能摸,理性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的初中生就难以理解这个概念。

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传授知识,教师们往往还会得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授课老师使用有趣味
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氛围,重点和难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表述出来,更易被学生掌握,有时
甚至可以解决偶然事件。

比如,凸透镜成像特点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给学生留下深
刻印象,采用这样的幽默比方: 照相时某君头顶地,脚对天。

问其为何这样,答曰:“凸透镜
成倒立的实像!”在热闹且充满知识性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将“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特点深
刻铭记。

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反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幽默而
不失严谨,总结出学生们的偏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物理课堂上引入学生熟知的成语,能有效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中提到“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可引导学生记住“光沿直线传播”
的物理现象。

又如,在“参照物”的定义引入过程中借用“刻舟求剑”这一成语,引导学生从物
理角度分析楚人的错误,很自然地明确了参照物的概念。

另外,用“孤掌难鸣”向学生们介绍《力》这一章的知识点,“一个巴掌拍不响”引导学生将思维集中到物理角度,思索得出“力是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定理。

一堂好课如同一场好的戏剧,老师就是这场戏中的导演。

导演营造出生气盎然的氛围,观众才会沉浸其中;老师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氛围,学生才会沉浸
在其中。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让知识与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学生也会乐在其中,沉浸在兴奋的氛围当中。

这种情感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联想的成就感,才会更加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老师获得满意的反馈,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