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色素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天然产物 天然色素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天然色素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各类事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食物尤为突出。
天然色素不但具有呈色作用,同时兼有营养、保健等多种功能,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所以天然色素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深受大家的关注。
本文将主要讨论天然色素的一些主要种类、特性以及它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希望能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天然色素;特性;利用现状;开发前景在讨论天然色素的利用现状和前景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天然色素的分类(是从一些文献资料中摘得的),按其来源可分为:①来自生物界的天然色素,如叶绿素、辣椒红、栀子黄等;来自生物界的天然色素又可分为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
②人工合成的天然色素如卢一胡萝卜素、核黄素等。
按化学结构不同,天然色素一般分为六类:①四吡咯衍生物(或卟啉类衍生物),如叶绿素;②异戊二烯衍生物,如类胡萝卜素;③多酚类衍生物,如花青素、花黄素等;④酮类衍生物,如红曲色素、姜黄素等;⑤醌类衍生物,如虫胶色素、胭脂虫红等;⑥其它类,如栀子红、焦糖等。
一、天然色素的开发利用现状一般来说,天然色素大多是会和食品联系在一起,因为很多国家实验中发现,许多合成色素对人体都是有害的,除了色素本身的化学性会伤害到人体健康外,在合成过程中还会被砷、铅等有害化学物质所污染,如果长期食用,将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而天然色素大多来源于长期食用无毒的天然植物,相对来说,它的安全性是有一定保障的,所以现在广泛地被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食用天然色素色泽自然,种类也很广泛,而且据研究发现,许多食用天然色素对人体的很多疾病都具有非常突出的预防、保健以及治疗功能。
所以现在食品色素都是以天然色素为主,合成色素为辅,这样才能将天然色素的价值体现出来。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建立相应的色素使用管理机构,并且制定了严格控制质量的相关法规条例,当然,我国对食用天然色素使用的安全性也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它规定食物中应当尽可能不使用燃料着色,如果必须要用到的话也要使用无毒性的天然食用色素。
天然色素的提取和研究进展_姚成立

蕃茄红素最突出的生理功能是具有卓越的抗氧化 性。目前 Makhteshim Chemical Works[1]开发出蕃茄红素 制品, 以富含蕃茄红素( 250- 300 ppm) 的蕃茄新品种为
原料, 抽提出油脂成分, 即得到一种粘浓缩液, 此制品约 含 5%左右的蕃茄红素。
研究还发现蛇莓果天然色素[2]在 pH>5 的溶液中很 不稳定, 桂皮酸和苹果酸有消色作用, 增色效果随金属 离子价态的升高而增强; 在碱性条件下石榴皮色素[3]吸 光度最大, 但耐光性较差, Na2SO3 和 Al3+、Mn2+、Fe3+对色 素有明显的增 色 作 用 ; 胭 脂 萝 卜 红 色 素[4]可 溶 于 水 , 难 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 该色素具有耐热、光、酸、盐、金属 离 子 、细 菌 性 , 其 色 调 随 pH 值 改 变 而 变 动 ; 金 属 离 子 Cu2+、Fe3+、Sn2+和 Pb2+对蜀葵花紫红色素[5]稳定性 有 不 良 影响, Zn2+对色素的稳定性只有轻微影响, 而 Al3+、Na+、 Mg2+、K+、Fe2+和 Ca2+对色素的稳定性则皆无不良影响; 当 pH 为 2- 10 时, 浙江衢州产黄色桔皮色素[6]稳定性好, 对 多种金属离子的作用不显著, 色素对氧化剂 H2O2 的耐 受能力较差, 对还原剂 Na2SO3 的耐受能力强; 从天然食 用 紫 卷 心 菜 中 提 取 的 紫 红 色 素 [7]的 溶 解 性 、热 稳 定 性 、光 稳定性以及在酸中的性质稳定性较好, 氧化剂或还原剂 对其有一定影响, 是值得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 玫瑰花 色 素[8]对 光 、热 耐 受 性 好 , 适 用 pH 值 范 围 宽 , 耐 氧 化 性 较 差 , 耐 还 原 性 较 好 , Fe3+和 Sn2+对 其 吸 光 值 有 明 显 影 响, Cu2+、Al3+、食盐和蔗糖则影响甚微。
关于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1]
![关于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1]](https://img.taocdn.com/s3/m/fd3a3dc558f5f61fb73666d6.png)
关于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王桃云摘要:从天然色素的性质特点、天然色素的种类及化学结构、提取技术,色素结构鉴定与性能研究(稳定性,改性,功能性,染色性能),分析检测与评价技术,制备技术(生物制备技术,人工合成等),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天然、健康、多功能”已经是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目前,天然又兼具有生理功能的天然色素必将是今后优先快速发展的食品添加剂之一。
关键词天然色素,提取,性能,检测,制备,综合利用食用色素是使食品着色或改善食品色调和色泽的食品添加剂,尽管食品中色素含量甚微,但对食品质量品质的影响却非常大。
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消费者对合成色素越来越担心。
天然色素是微生物、动植物物质和能量代谢物质,对人及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生理作用,据统计,世界仅含有色素的植物就有2000多种,植物成为人类获得安全可靠的食用色素的重要来源。
因而天然色素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持续热点。
本文从天然色素的性质特点、天然色素的种类及化学结构、提取技术,色素结构鉴定与性能研究(稳定性,改性,功能性,染色性能),分析检测与评价技术,制备技术(生物制备技术,人工合成等),色素的安全性研究与新色素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
1、天然色素的性质特点天然色素的性质特点:天然色素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其性质特点如下:①绝大多数天然色素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②很多天然色素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或其本身就是维生素或具有维生素性质的物质,如β-胡萝卜素。
③有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如黄酮类色素,它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别的许多疾病有防治作用。
④天然色素色调比较自然、接近于天然物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2、天然色素的种类及化学结构吡咯色素:吡咯色素一般称为叶绿素,叶绿素是一原子镁和卟啉构成的化合物。
研究得较多的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多烯色素:多烯色素是由异戊二烯残基为单元组成的共轭双键相连为基础的一类色素。
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应用研究

天然色素的提取和应用研究郭凤华 王慧(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济南 250353)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色素以其健康、安全的特点,将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本文首先介绍了天然色素的几种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萃取法、酶法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然后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素和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最后对天然色素的前景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方向做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 天然色素 提取 应用 开发Research of Natural PigmentGUO Fenghua WANG Hui(Shandong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ising of life quality. Natural pigment which ishealthy and safe will be used more abroad than the synthetic pigment. 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of extracting methods: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olvent extraction、microwave extraction、enzyme ex-traction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Secondly,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kinds of the natural pigments and their some applications, Finally, give a summary of the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in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pigment.Keywords: natural pigment; extracting methods; application; exploitation前 言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就有使用天然色素作纺织品染料、米饭、酿酒、化妆品等色料的记载。
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摘要: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具有一定色泽的物质。
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花、果实、叶子等部位,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毒性低的特点。
本文对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天然色素;提取方法;应用研究1.引言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还能为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妆品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
2.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2.1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天然色素提取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溶剂的溶解力选择性地溶解天然色素,然后通过蒸发或气相色谱法等手段将其分离纯化。
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硫酸、乙酸等。
例如,通过乙醇提取法可以从红花中提取得到红色的花青素。
2.2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色素提取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加速色素的溶解和扩散,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同时能够保持色素的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可以从蓝莓中快速提取得到蓝色的花青素。
2.3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利用酶的催化活性来提取天然色素的方法。
常用的酶解剂包括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
酶解法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地提取天然色素,同时还能够改善色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可以将花青素从花瓣中提取出来。
3.天然色素的应用研究3.1 食品领域的应用天然色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食品的着色、增加食品的吸引力和营养价值。
常见的食品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叶绿素、花青素等。
例如,胡萝卜素可以用于染色、增加咖啡的颜色和口感,而叶绿素可以用于染色、增加面包的营养价值。
3.2 药品领域的应用天然色素在药品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药片的着色、药液的着色和保护药品的稳定性等方面。
菠菜叶片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文献综述

菠菜叶片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文献综述摘要:菠菜叶片中富含多种天然色素,而天然色素广泛用于各个生产和生活领域,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日益变得重要。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总结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做出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关键词:色素提取方法分离方法一、前言绿色植物叶绿体中含有许多天然色素。
就以菠菜为例,它富含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多种天然食用色素,其中叶绿素可以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催化剂,具有杀菌,除臭,解热,止血等功能。
胡萝卜素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和抗氧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
叶黄素可抗衰老,抗突变,是天然的食品色素和食品营养剂。
这些天然色素在食品,医药等方面运用广泛,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提高和创新提取和分离菠菜等绿色植物中天然色素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提取分离绿色植物色素的方法,总结了近几年来提取和分离方法的最新成果,并指出各方法之间的优缺点。
二、菠菜叶片中色素的提取方法经过搜集文献,笔者发现关于菠菜叶片中色素的提取方法相关研究较少,但实际上,提取方法的好坏及提取的纯度也直接影响着分离的结果,所以说改进提取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菠菜叶片色素提取方法相对单一,各种方法的大致步骤大体上一致,只有一些细微之处的改动。
其中,菠菜叶均需要经过洗净,剪碎,研磨的步骤进行处理。
近几年来,对色素提取方法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探索更好的工艺条件和简易有效的操作手法两方面,以下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1)探索更好的工艺条件张素霞成功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提取剂种类、提取浓度、提取时间及混和提取药剂配比均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
通过多次实验,他发现提取菠菜叶中叶绿体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当菠菜叶为2g时,提取剂用量十毫升,混合提取各成分配比2:1,乙醇质量分数50%,提取时间10min。
通过比较,他发现提取剂的用量对提取效果影响最大,而提取时间对其效果影响最不明显。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提取与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对天然色素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天然色素可以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而来,其具有安全无害、色泽鲜艳、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食品行业的热门研究领域。
一、天然色素的提取方式目前,常规的天然色素提取方法主要包括常温浸提法、酶法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常温浸提法是最常见的提取方法,通过溶剂和食材的浸泡来萃取颜色。
酶法提取则是利用酶的作用使色素从原料中释放出来,该方法操作简单且无需高温,能保留更多的天然活性物质。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是在高压下使溶剂达到超临界状态,提取效率更高且绿色环保。
二、常见的天然色素及其应用1.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橙红色素,主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柑橘等植物中。
其具有抗氧化、抗癌、免疫增强等多种功效。
在食品行业中,胡萝卜素被广泛应用于面包、饼干、果汁等产品的着色中,不仅增加了产品的色彩吸引力,还增加了营养价值。
2.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种紫红色素,可从紫甘蓝、蓝莓、葡萄等植物中提取。
花青素具有抗炎、降血压、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
在食品行业中,花青素可以应用于果酱、冰淇淋等产品的着色中,不仅赋予产品独特的颜色,还提升了口感和营养价值。
3.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素,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
叶绿素具有降血糖、抗癌、解毒等多种功效。
在食品行业中,叶绿素可用于绿色饮料、绿色糕点等产品的着色中,赋予产品天然的绿色。
4.胭脂红胭脂红是一种红色素,常用于糖果、饮料、蛋糕等产品的着色中。
胭脂红主要提取于胭脂虫等昆虫或者深红色植物中,具有良好的色彩稳定性和耐热性。
三、天然色素的加工与应用天然色素的应用不仅仅限于食品领域,在制药、化妆品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天然色素的加工可以通过胶体分散技术、微胶囊化技术等进行。
胶体分散技术能够使天然色素分散均匀,提高其可溶性和稳定性。
微胶囊化技术则可以增加色素的稳定性和保护色素免受光热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概述:食品中的天然色素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色彩的物质。
这些色素不仅可以用于增加食品的色彩,提升食欲,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天然、无添加的需求。
因此,对食品中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色素的提取方式:1. 植物来源的天然色素可以通过浸提、溶剂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进行提取。
其中,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的高压下进行,提取效果较好。
2. 动物来源的天然色素可以通过蛋白酶酶解、酸性水解等方法分离提取。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取天然色素,还可以实现其部分结构的改变,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溶解性。
3.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色素可以通过发酵、提取和纯化等技术进行提取。
这些色素常用于酸奶、冰淇淋等乳制品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天然色素的应用研究:1. 色素的稳定性:天然色素在光照、氧气、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分解。
因此,研究人员常通过微胶囊化、复合胶囊化等方法,以提高色素的稳定性。
2. 色素的溶解性:天然色素在食品制造过程中的溶解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寻找提高色素溶解性的方法,确保色素充分溶解在食品中,提升色素的使用效果。
3. 色素的剂量安全性:对于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其使用剂量的安全性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者常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评估色素的毒性和剂量安全范围。
4. 色素的抗氧化性:一些天然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这些色素的应用研究有助于为食品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优质的抗氧化候选物。
天然色素的应用前景: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天然色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天然色素具有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特点,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个人健康的追求。
因此,未来天然色素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
结论:食品中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对于提高食品的品质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生物技术天然色素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摘要: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是食品,化妆品工业所青睐的染色剂。
关键词:色素;有机溶剂萃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色素提取1 前言色素的食品中添加必不可少的要素,各种色彩鲜艳的色素,一方面可以提高食欲,另一方面能提高商品价值。
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两种,目前食品中的大部分色素仍然是通过人工合成的。
近几年来,苏丹红、孔雀绿等合成色素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合成色素的安全性疑虑。
随着现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发现,大部分人工合成色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严重的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而天然色素不仅安全可靠,而且种类繁多[1]。
因此发展天然色素是食用色素的必然趋势。
2 色素研究现状天然色素主要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
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的原料主要是甜菜红、姜黄素、红花黄素、叶黄素、叶绿素铜钠、辣椒红色素、高粱红色素和玉米黄色素等[2]。
近年来,随着对天然色素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所利用的原材料也更加丰富。
如朱彩燕[3]以常见的中药材决明子为原料,成功分离纯化大黄素,适用于大量制备高纯度的大黄素以及含量测定。
周岩[4]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红花红色素,研究了红花红色素的分离纯化条件,并且对红花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孙明奇[5]利用柑橘果皮为原料提取类胡萝卜素,并且采用超声波和机械搅拌辅助,优化了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9.3h,选定提取转速为2400r/min,提取料液比为1:80,获得提取率为82.1%。
唐琳[6]以迎春花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确定了色素提取条件,分析了该黄色素组分。
朱洪梅[7]以玉米糁为原料提取黄色素优化了黄色素提取条件,并研究了玉米黄色素抗氧化活性。
赵丹青等[8]利用向日葵花瓣提取黄色素,并研究了该色素的稳定性。
蔡璇[9]等以四季桂为原料提取类胡萝卜素色素。
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其不稳定性,价格昂贵;二是植物生长受土地气候等条件制约,严重影响其广泛应用[10]。
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色素主要有红曲菌(Monascus spp.)和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生产的红曲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如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等[11]。
从微生物提取的天然色素,安全可靠,且种类繁多,有些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功能。
例如:魏跃胜[12]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和多酚素类色素物质,除了着色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调节人体脂肪代谢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食用色素,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可以按需要随意确定规模,产品质量也容易控制。
3 色素提取方法3.1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质分离的精制技术。
它具有气体低粘度、高扩散和流体的高密度、大溶解度两方面的特点[13]。
超临界CO2提取能耗低,工艺简单,萃取剂便宜,提取物具有纯度高、溶剂残留少,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
Tsuneco等[14]的专利报道中,应用超临界CO2从虾壳中提取虾青素,浓度可达到8.331%。
宿树兰等[15]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流体萃取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5MPa,静态萃取4h,动态萃取5h,CO2为流量3.5L/min,得到姜黄素萃取物量高达8.91%。
分别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法对通辽市开鲁县盛产的红辣椒进行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离,分别得到了色价为68.4与289.3的油状辣椒红色素,产品的色价均符合国际要求(色价≥50)。
对比发现,相比有机溶剂萃取,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辣椒红色素回收率更大(平均为83.1%),产率高,且产品色价高。
由于色价与辣度呈现负相关性,说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更好的脱辣效果,但由于该方法一次性设备费用投入较大,因此建议先用有机溶剂法粗提,再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精制辣椒红素[16]。
如邵伟等[17]人通过实验,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红曲米中色素较佳的操作条件。
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番茄红素无异味、无溶剂残留,提取率达90%以上[18]。
超临界CO2萃取与有机溶剂提取相比,萃取的紫草色素含杂质少,且含有更多色素组分,全过程仅需2.5~3h,产品色质好,避免了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溶剂残留等问题[1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其绿色环保,但是因为目前尚存在技术不完善、设备复杂且昂贵、成本高等问题,使这种方法在色素提取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3.2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是提取色素的一种普遍常用的方法。
如提取高梁红色素一般是用0.1%的盐酸水浸泡2h,然后除去杂质和杂色,再用7%的乙醇水溶液在40℃下浸提,然后过滤、浓缩、干燥[19]。
利用有机溶剂如甲醇、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提取姜黄中得姜黄色素[20]。
首先将虾壳用盐酸浸泡24h,过滤,滤渣用95%乙醇溶液浸泡,提取液经蒸馏后得到浓缩的粗制虾青素提取物[21]。
用碾米机剥下黑米表面层10%左右的米皮糠,先用植物油提取,去掉米皮糠中的油脂,再用乙醇水溶液浸提黑米色素,滤去杂质浓缩干燥即得到色素成品[22]。
紫薯中花青素用1%盐酸的甲醇溶液浸提后,再经过滤、浓缩等工艺得到最终产品[23]。
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是将干辣椒磨成粉后浸泡在丙酮、乙醇、氯仿、三氯乙烷等有机溶剂中进行。
用溶剂法提取辣椒红素,由于原料成分复杂,现使用的有机溶剂的选择性差,使所得产品纯度差且有异味,必须将产品浸膏进一步脱臭精制,方可应用,但由于异味物质和色素成分性质接近,用一般分离或分解方法,操作复杂且很难得到高纯度的辣椒红素[24]。
用有机溶剂萃取新疆紫草中的萘醌色素时,试验条件为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固液比10: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为3h提取紫草素得率最佳[25]。
有机溶剂提取法设备简单,萃取剂便宜,操作步骤简单易行,提取率较高,但是由于用该方法提取的有些产品的质量较差,纯度较低,有异味、溶剂等残留,影响产品的应用范围。
有机溶剂萃取法目前已发展的比较成熟,适合本实验的需求,又由于本实验一次性提取的色素量并不多,所以从节能角度考虑,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为本实验提取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4 展望我国是动植物资源大国,有丰富的色素资源,如许多植物的花、叶、果实等,这些色素除了用作食品添加剂,有美观作用外,有些还有不同的功效。
如朱彩燕可以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色素,其色素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26]。
相信随着食品科学的研究进展,发展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功能性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1] 廖振林,徐丽华,蔡淑娇等.一株新的海洋放线菌黄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研.[J]食品科技,2008,(10):170-173.[2] 屈炯.红曲色素组分分离极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1.[3] 朱彩燕.决明子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药物应用,2008,10(2):17-19.[4] 周岩.红花红色素的提取纯化以及降血脂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9-15.[5] 孙明奇.柑橘果皮类胡萝卜素提取鉴定及其在果皮成熟储藏中变化规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9.[6] 唐林.迎春花黄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15.[7] 朱洪梅.玉米黄色素提取工艺极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0, 25(7):15-19.[8] 赵丹青,丁来欣,宋先亮.向日葵花瓣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130-135.[9] 蔡璇,苏蘩,金荷仙,等.四季桂花瓣色素的初步鉴定于提取方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4):559-564.[10] 郭凤华.一株产色素细菌的鉴定及所产色素性质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14-19.[11] 吕帮玉,杨新河,毛清黎.我国大然食用色素的开发现状与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0):108-109.[12] 魏跃胜.食物中大然色素物质生理保健功能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21(3):46-48.[13] Hawthorne SB, Miller DJ. Direct comparisen of soxhlet and low-andhigh-tenperature super-caritical CO2 extraction efficiencies of organics fromenvironmental solids[J].Anal Chem, 1994,66(22):4005-4012.[14] Tsunco T, Yoko S, Koichi T, et al. Extraction of dye from krill[P]. Jpn Kokai tokkyo Koho,1992,(2):2-5.[15] 宿树兰,吴启南,欧阳臻,等.超临界CO2萃取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857-860.[16] 洪海龙,贺文智,索全伶.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6):19-21.[17] 白寿宁.超临界CO2萃取枸杞色素中β-胡萝卜素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2,18(2):18-21.[18] 邵伟,唐明,熊泽.超临界CO2萃取红曲色素的研究[J].CHINA BREWING,2005,(7):22-24.[19] 张兆俊,肖丽娟.天然色素高梁红开发应用[J].粮食与油脂,2005,(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