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精制
化学法精制氯化钠中杂质去除效果探讨

化学法精制氯化钠中杂质去除效果探讨精制氯化钠是指在普通氯化钠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法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氯化钠的纯度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化学法精制氯化钠中杂质去除的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氯化钠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普通氯化钠中的主要杂质通常有以下几种: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铁离子(Fe2+,Fe3+),钾离子(K+)等。
钠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盐酸(HCl)来形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钠(Na2SO4)沉淀,从而得到去除硫酸根离子的效果。
Na2SO4 + 2HCl → 2NaCl + H2SO4该反应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硫酸可进一步被处理或转化为其他有用化工产品。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氯化钠中的硫酸根离子。
而在碳酸根离子的去除方面,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钙离子(Ca2+)或镁离子(Mg2+)来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aCO3)或碳酸镁(MgCO3)沉淀。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通过该反应,碳酸根离子可以被有效地去除,从而提高氯化钠的纯度。
另外,钠中的铁离子可以使用邻苯二酚试剂(C6H4(OH)2)来沉淀形成铁氢氧化物(Fe(OH)3),然后通过过滤和洗涤将其分离。
6FeCl3 + 6NaOH → Fe(OH)3↓ + 6NaCl + 3H2O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利用盐湖中的钾离子来制取钾盐,因此,对于化学法精制氯化钠,钾离子的去除通常不是重点。
但是,通过将氯化钠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钾离子与其他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去除钾离子的目的。
总结起来,化学法精制氯化钠中杂质去除的效果是明显的。
通过加入适当的试剂,例如盐酸、钙离子和镁离子等,可以有效地去除氯化钠中的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同时,铁离子可以通过邻苯二酚试剂进行沉淀和分离。
通过这些化学反应和方法,可以提高氯化钠的纯度和质量。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反应条件的控制、试剂的选择和副产品的处理等。
不同精制方法对氯化钠结晶形态的影响比较研究

不同精制方法对氯化钠结晶形态的影响比较研究氯化钠(Na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精制方法来获得不同的结晶形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不同精制方法对氯化钠结晶形态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
氯化钠的结晶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溶剂等。
在精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改变氯化钠的结晶形态。
首先,我们将比较影响氯化钠结晶形态的温度。
温度对结晶形态影响很大,通常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氯化钠的结晶形态。
较低的温度通常会促使氯化钠形成立方体结晶形态,而较高的温度则可能导致氯化钠形成六方柱形结晶。
其次,溶液的浓度也对氯化钠的结晶形态有影响。
较低浓度的溶液通常有助于促进立方体结晶形态的形成,而较高浓度的溶液则更容易形成六方柱形结晶。
这是因为在低浓度溶液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更容易形成立方体结晶。
而在高浓度溶液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倾向于形成六方柱形结晶。
另外,溶剂的选择也会对氯化钠的结晶形态产生影响。
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极性、溶解度等,这些性质会影响氯化钠的结晶形态。
一般来说,极性较高的溶剂有助于形成立方体结晶形态,而极性较低的溶剂则有助于形成六方柱形结晶。
此外,溶剂的溶解度也会影响结晶过程。
较高的溶剂溶解度通常会导致氯化钠分子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六方柱形结晶。
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对氯化钠的结晶形态产生影响,比如搅拌速度、pH值等。
搅拌速度越快,溶液中的氯化钠分子聚集得越少,形成细小的晶体。
而较低的pH值可能会导致氯化钠形成六方柱形结晶,因为此时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较高。
综上所述,氯化钠的结晶形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溶剂、搅拌速度、pH值等。
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控制氯化钠的结晶形态。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精制方法可以获得所需的氯化钠结晶形态,这对于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对氯化钠进行精制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特定形态和尺寸的结晶,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实训 药用氯化钠的精制.

化学教研室 王丽
实训 药用氯化钠的精制
一、实训目的
1、学会由粗盐制备药用氯化钠的方法。 2、掌握溶解、加热、过滤、蒸发、结晶或医用生理盐水所用的盐都是以粗盐 为原料进行提纯的。粗盐中的主要杂质有Ca2+、 Mg2+、K+、 SO42- ,因食盐是溶于水的,选用合适的 试剂可以使食盐水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主要 Ca2+ 、 Mg2 +、 和SO42- )生成难溶化合物与不溶性杂质一 起除去。
10.0
【讨论】
1.在加入沉淀剂将SO42-、Ca2+、Mg2+等离子转 入沉淀以除去它们时,加热与不加热对分离操作 各有何影响?如何检查这些离子是否沉淀完全?
• 2.在调pH过程中,若加入的盐酸过量怎么办? 为何要调成弱酸性?
• 3.在浓缩过程中,能否把溶液蒸干?为什么?
四、实训考核
准备
操作 过程
整理
评价内容 预习 仪器选择和洗涤 称量 溶解 酒精灯位置(熔点测定管的侧管末端处并用外焰加热,
酒精含量) 过滤操作是否规范 pH试纸的使用 布氏漏斗的使用 产品外观 产率 综合能力 仪器归位、台面清洁卫生
总分
分値 0.5 1.0 1.0 0.5
1.0
1.0 0.5 1.0 1.0 1.0 1.0 0.5
在提纯过程中,为了检查某种杂质是否接近除尽, 常取少量清液,滴加适当的试剂,以检训其中的杂 质,这种方法称为“中间控制检训”。
过滤操作(播放视频) 蒸发操作(播放视频)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1、溶解粗食盐 用托盘天平称取市售食盐8g,置于 100 ml烧杯中,加水30 ml加热搅拌使其溶解。 2、除去SO42- 滴加1 mol/LBaCl2溶液(约1.5~2ml) 加热并搅拌,至沉淀完全,并过滤,保留滤液。
氯化钠的精制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建立注射用氯化钠的精制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输液用氯化钠的精制操作。
3责任
3.1 配制班长负责组织操作工正确实施精制操作。
3.2 车间工艺员、质监员负责操作的监督和检查,使精制质量符合要求。
3.3 精制操作工有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的责任。
4参考文件
SOP文件之作业指导文件。
5内容
5.1 准确量取3500ml的新鲜制备的注射用水至一个5000ml玻璃烧杯中。
5.2 将注射用水加热至50~60℃时,停止加热,称取1000g的注射用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完全,使氯化钠的浓度控制在25~28%(W/V)之间。
5.3 继续加热至沸,加入注射用水体积的0.5%(W/V)精制针用炭,于搅拌下保持微沸30分钟。
5.4 放冷至室温后,用牛皮纸封口,置于冰箱中冷藏过夜。
5.5 次日,从冰箱中取出,减压抽滤,滤液搅拌均匀后,送检氯化钠含量,PH 值。
5.6 按规定填写原辅料精制记录。
6培训
6.1 培训对象:配制班长、精制操作工、工艺员、质监员。
6.2 培训时间:二小时。
不同精制方法对氯化钠中杂质去除效果及成本费用分析比较

不同精制方法对氯化钠中杂质去除效果及成本费用分析比较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
然而,在氯化钠的制备过程中,杂质往往会导致产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寻找高效的杂质去除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几种不同的精制方法进行效果及成本费用分析比较。
一、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通过添加一种沉淀剂,使杂质沉淀下来,然后通过滤除沉淀物来实现杂质去除的方法。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费用较低,适用于一些杂质含量较高,但颗粒较大的情况。
然而,共沉淀法对于颗粒较小、悬浮液浓度较低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差。
而且,共沉淀法去除的只是可见杂质,对于微量杂质的去除效果有限。
二、溶液结晶法溶液结晶法是将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制备成结晶体,在结晶过程中杂质分子被排斥出晶体,从而实现杂质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结晶纯度高、杂质去除彻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杂质的去除。
然而,溶液结晶法的操作复杂,需要通过蒸发、冷却等多个步骤,时间较长,成本费用较高。
三、离心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是通过离心器将杂质和氯化钠溶液进行离心分离的方法。
离心分离法操作简便,效果较好。
它可以有效去除颗粒较大的杂质以及悬浮液中的微量杂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杂质去除。
然而,离心分离法需要使用离心机设备,成本较高。
四、电解法电解法是利用电解原理将氯化钠溶液通过电解仪器,将正离子和负离子分离的方法。
电解法可以去除溶液中的离子型杂质。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自动控制,去除效果好。
然而,电解法设备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五、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特殊的吸附剂将溶液中的杂质吸附到吸附剂上,然后通过滤除吸附剂来实现杂质去除的方法。
吸附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好。
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
然而,吸附法对于颗粒较小的杂质去除效果较差。
综合比较以上几种精制方法,吸附法是一种较为高效且成本较低的方法。
它能够去除多种类型的杂质,操作简单。
吸附剂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费用。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7篇]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15e85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9.png)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药用氯化钠的制备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第一篇医用氯化钠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医用氯化钠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称量,溶解,过滤,沉淀,抽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练习pH试纸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医用氯化钠是以粗盐为原料提纯而得的。
粗盐中含有多种杂质,既有不溶性的杂质,如泥沙;还有可溶性杂质,如SO42-, Ca2+, Mg2+, K+等相应盐类。
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而对于可溶性杂质,如SO4, Ca, Mg, K等,则必须用化学方法处理才能除去。
常用的化学方法是先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将SO42- 转化为难溶的BaSO4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Ba2+ + SO42- = BaSO4再向该溶液中加入NaOH-Na2CO3混合溶液,Ca2+, Mg2+以及过量的Ba2+也可分别生成相应的沉淀而除去:Ca+ CO3 = CaCO32+ -2-2Mg+ 2OH + CO3 = Mg2(OH)2CO3Ba2+ + CO32- = BaCO3-过滤后的溶液中,加HCl中和过量的混合碱并使之呈弱酸性,可除去上步引入的OH 、CO32- :H + OH = H2O2H+ + CO32- = H2O + CO2对于其中少量的Br-、I-、K+,由于其含量少,溶解度大,在最后的浓缩、结晶中仍留在母液中而与NaCl分离。
+-2+ 2-2-2+2++三、仪器设备试管、烧杯、量筒、蒸发皿、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酒精灯、电炉(或煤气灯)、石棉网、托盘天平PH试纸四.实验试剂HCl ( 2molL)、H2SO4 (0.5molL)、HAc (3molL)、NaOH (2molL)、Na2CO3(饱和溶液)、BaCl2 (25%, 0.1molL)、粗食盐10克-1-1-1-1-1五、实验流程附图1 医用氯化钠的制备实验操作流程图:六、注意事项1.产品炒干时要用小火,以免食盐飞溅伤人。
氯化钠的精制实验报告

氯化钠的精制实验报告氯化钠的精制实验报告一、引言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备和化学实验等领域。
然而,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的存在,导致氯化钠的纯度无法满足某些特殊需求。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精制方法,提高氯化钠的纯度,以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二、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工业级氯化钠、去离子水、过滤纸、蒸馏瓶、烧杯、漏斗等。
2.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工业级氯化钠加入烧杯中;(2)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搅拌使氯化钠溶解;(3)将溶液过滤,去除杂质和不溶物;(4)将过滤后的溶液转移到蒸馏瓶中;(5)进行蒸馏,收集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获得了一定纯度的氯化钠溶液。
通过化学分析仪器的检测,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纯度检测经过精制处理后的氯化钠溶液,其纯度达到了99.9%以上,远高于工业级氯化钠的纯度标准。
2. 杂质检测经过实验分析,我们发现经过精制处理后的氯化钠溶液中,杂质含量明显降低,符合特定应用的要求。
具体杂质检测结果如下:- 重金属离子:经过精制处理后的氯化钠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于检测仪器的检测限,可以认为几乎不含重金属离子;- 有机物:经过精制处理后的氯化钠溶液中,有机物的含量也明显降低,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四、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精制过程,我们成功提高了氯化钠的纯度。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和处理。
例如,在医药制备领域中,还需要进行更严格的纯化处理,以确保氯化钠的纯度符合药品生产的标准。
此外,本实验中采用的精制方法是比较简单和常见的方法,适用于一般实验室条件下的精制需求。
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精制,可能需要采用更复杂和高效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氯化钠的纯度和产量。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氯化钠的精制,提高了其纯度。
经过精制处理后的氯化钠溶液纯度达到99.9%以上,杂质含量明显降低,满足特定应用的要求。
不同氯化钠精制工艺对副产物的处理效果研究

不同氯化钠精制工艺对副产物的处理效果研究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生产、食品加工、制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氯化钠精制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等。
这些副产物的处理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不同氯化钠精制工艺对副产物的处理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氯化钠精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氯化钠精制过程通常包括溶液处理、结晶分离和干燥三个主要环节。
溶液处理的目标是将原始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物质去除,得到高纯度的氯化钠溶液。
结晶分离的目标是通过控制结晶条件,将溶液中的氯化钠结晶分离出来。
干燥的目标是将结晶分离得到的氯化钠干燥至一定的水分含量,得到精制的氯化钠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等。
二、氯化钠精制工艺中副产物的处理方法1. 氯化镁的处理氯化镁是氯化钠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副产物之一。
处理氯化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氯化钠生产过程中直接去除或降低氯化镁的生成,另一种是将产生的氯化镁作为产品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利用。
直接去除或降低氯化镁的生成方法主要包括调整溶液中的Ca2+、Mg2+浓度、pH值以及温度等,采取一系列工艺措施降低氯化镁生成。
这些措施包括添加分散剂、缓冲剂、络合剂等,可以降低氯化镁的结晶速率和晶体形态,减少氯化镁的生成。
综合利用氯化镁的方法主要是将氯化镁作为产品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利用。
例如,将氯化钠与氯化镁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氯化钠镁双盐产品,用于制备高效混凝剂、水处理剂等。
2. 氯化钙的处理氯化钙是氯化钠精制过程中也经常产生的副产物之一。
处理氯化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将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钙转化为其它无害的化合物,另一种是将氯化钙作为产品综合利用。
将氯化钙转化为其它无害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碳化、碱性热分解、电解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氯化钙转化为氧化钙、碳酸钙等物质,进而继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提纯
称取8g 粗食盐
加 30 mL 水加热搅 拌,溶解
加热至微沸,逐 滴 滴 加 约 2 mL 1molL1BaCl2 , 再加热5分钟
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这种情况的过 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 面的杂质。
布氏漏斗的使用
先用水把滤纸润湿,抽一下,使滤纸紧靠在漏斗底端, 可以防止待过滤的东西漏掉。倒入滤液,开机器抽, 可以稍微搅拌,只剩下滤出物质。
.直接用普通的漏斗,贴上滤纸后,接上抽气泵进 行吸滤(替代布氏漏斗)是不行的。因为漏斗四壁紧贴滤 纸处,负压吸滤对其不起作用。只有漏斗下顶角处产 生压强差。由于该口较大,且只有一个口,很容易破 裂。(湿滤纸不牢)
3~5滴饱和草酸铵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钙离子存在; (3)镁离子的检验:在第三对照组中加入3~5滴氢氧化钠溶液,再
加入1滴镁试剂,若有天蓝色沉淀,则证明有镁离子存在; (4)钾离子的检验:在第四对照组中加入1滴亚硝酸钴钠溶液,若
有亮黄色沉淀,则证明有钾离子存在。
实验记录
1. 产品纯度检验
(1) 产品外观: ① 粗盐
检验
SO42 是 否除尽
过 滤
沉淀弃 去
滤 液 加 1mL2molL1NaOH 和 3mL 1molL1 Na2CO3至沉淀 完 全 , 除 去 Ca2+ 、 Mg2+ 、
Ba2+
检验
Ba2+ 等 是否除 尽
过 滤
蒸发浓缩 至稀粥稠 液
冷却, 抽滤
母液(弃 去)
晶
洗涤,烘
体
干
沉淀弃 去
滤液加2 molL1HCl 中 和 至 pH ≈ 6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通常有 K 、Ca2、Mg 2、SO42、NO3 等可溶性杂质
的离子,还含有不溶性的杂质如泥沙。 不溶性的杂质可用过滤、溶解的方法除去。 可溶性的杂质要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除去。 离子反应如下:
Ba SO BaSO4 Ca2 CO32 CaCO3 Mg 2 2OH Mg(OH )2 Ba2 CO32 BaCO3 CO32 2H H2O CO2
;② 精盐
。
(2) 产量
,产率
。
(3) 产品纯度检验(粗盐和精盐各称1 g,分别溶于5 mL蒸馏水中, 四等分,按表进行检验)
检验项目 硫酸根离子 钙离子 镁离子 钾离子
被检溶液 粗盐 纯盐 粗盐 纯盐 粗盐 纯盐 粗盐 纯盐
实验现象
结论
结果分析
经过提纯后,产品的纯度得到了很大的 提升,但其中仍含有少量杂质,尚需进 一步提纯……
粗盐中的成分
钙离子、镁离子等可 溶性的杂质离子 泥沙
NaCl
实验设计
结果 分析
实验 原理
实验 目的
仪器 与 试剂
数据记 的
1.学会几种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称量、溶解、沉淀、浓缩、过滤、
抽滤等基本 操作技术 3.通过实际操作,学习提纯无机化合物的
基本方法 4.学会有关离子的定性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粗盐中钾离子、硝酸根离子含量较 少,同时由于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氯化钾、硝 酸钠随温度降低其溶解度明显减小, 故浓缩时,钾离子、硝酸根离子都 在溶液中,这是进行抽滤即可去除 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普通漏斗、漏斗架、布 氏漏斗、吸滤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 皿、量筒(2mL,50mL)、试管(10mL × 6)、玻璃棒、烧杯(50mL,100mL)、 药匙、三脚架、水泵
氯化钠的精制
实验三组 2011年12月2日
实验背景
粗食盐原料非常丰富,由海水、岩盐、盐湖盐水、地 下盐水和井盐为原料,经处理可制得粗食盐。粗食盐 精制后,可得到纯的氯化钠晶体。NaCl用途极为广泛, 工业上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纯碱、火碱、氯气和盐酸 等,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将氯化钠洒在 积雪的路面上可清除积雪,生活中食盐用作调味品和 腌渍食品等。Na和Cl是生命元素,钠离子和氯离子在 生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高度精制的氯化 钠,可用来配置生理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 食盐水可以灭菌,外用可用于冲洗伤口、创面、鼻或 眼等患处。
称重, 计算产 率
产品纯 度检验
抽滤与结晶
在蒸发皿中把溶液浓缩至原体积的 1/3,冷却结晶,抽吸过滤,用少量 的2:1酒精水溶液洗涤晶体,抽滤 至布氏漏斗下端无水滴。 然后转移到蒸发皿中小火烘干,冷 却产品待检验。
布氏漏斗
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 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 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 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 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
实验步骤----检验
纯度检验 取粗盐和精盐各两克,分别置于50mL烧杯中,用20mL蒸馏水溶解。
将澄清液各盛于四支试管中,组成四个对照组以检验它们的纯度。 (1)硫酸根的检验:在第一对照组中分别加入两滴盐酸,,再加
3~5滴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根存在; (2)钙离子的检验:在第二对照组中分别加入两滴醋酸,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