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市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目汇总
上海市各区2021届高三语文一、二模卷作文题目汇集

上海市各区2021届高三语文一、二模卷作文题目汇集2021届【宝山一模作文题】25.社会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许多赞美,这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规范内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闵行一模作文题】刻意地特立独行是否能避免随波逐流?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看法,不少于800字。
【长宁一模作文题】2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通过说理未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通过恳求倒可能让别人接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崇明一模作文题】2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发现自己不停地努力,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徐汇一模作文题】有人说,当我们认为某些事“当然应该是这样”的时候,反而是危险的。
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普陀一模作文题】25.某位作家曾说: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细节形式存在的,我们看世界其实是看细节,如果抹去了细节,就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虹口一模作文题】26.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切似乎近在咫尺,但有时人们又会突然发现彼此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1届【徐汇】24.对话是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达成共识的对话是否比增进理解的对话更有价值?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 字。
【普陀】25. 有时,我们被告诫“凡事多想想”;有时,我们又被告知“不要想太多”。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2021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作文)

所以,好作文要“有我”,但不能“唯我”,真正完善的批判性思维,不能缺少自我质 疑,这正是当下中学生普遍缺失的,因为缺失,他们质疑材料、质疑他人便显得底气不足。 而在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过程中,主客问答,与自我辩论,方能既辨证全面又观点鲜明,进而 论证严密说理有力。
此种“努力”与“结果”的差异感和不匹配度往往造成了上述的“撕裂感”,然而,一 味地责备“自己还不够努力”并非该差异感的解决之道,我们必须看到那些“在努力之前” 的东西。
从社会宏观角度来看,大体趋势是毋庸置疑基本向前的,在时代的洪流滚滚而去之时, 不难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之句,许多人或许在拿桨张帆之前就未选好船,在“沉舟”之 中奋力划桨,岂非无用功?更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嫌。在社会的众多领域中,并未 选好时代之所需、所推动的那个努力的领域,势必在前行之路上蹒跚而寸步难行。
第二个概念,也就就是内卷。为什么努力越来越得不到好的结果?其实就是在于当这个 世界所有人都用努力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向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带来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 那就是这个社会本身,会发生内卷。内卷这个概念本身还是非常容易解释的。当大家都在努 力的时候,你不得不被动努力来获得曾经属于你的东西,而这个时候,所有人共同竞争,用 努力的方式尝试获得更高的收益的时候,在这样一种内卷的环境下,努力的收益就变低了。 那么本质是什么呢?
这两个概念告诉我们两个不同方向的关于努力的批判第一个概念叫做社会不断发展其实社会发展本身告诉我们的价值就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社会分工还是那些远超越于我们个人能力的工具和机器都在哪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直接的现实一个事件的结果应该由多个不同的变量共同影响而造成的而努力作为多个变量中的其中一个自然对于结果不会起到支配地位
2021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 各区作文题目

2021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2021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各区作文题目2021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文学创作(70分后)26.根据一下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慈善利用移动互联网由“大众慈善,大众围观”快速步入至“人人慈善,慈善人人”的时代,但人们在热情参予中不时深感与“慈善欢乐又利他”的初衷存有差距,对于“互联网+慈善”的现状,人们的思索与应付不尽相同。
2021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三、文学创作(70分后)27.“趋利避害”是人生的一种常见形态,由于内容和方式等的差异,往往会有层次的区别。
请写一篇文章,就这一类现象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1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第三部分写作(70分)28.根据以下材料,自定角度,executed题目,写下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译成诗歌)心理学家罗洛梅说道:恐惧就是人类直面威胁,期望缔造自我的正常状态。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恐惧的人才就是真的身心健康,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然而,在表明生活中,人们似乎更愿避免“恐惧”,不断谋求解决“恐惧”的方法。
2021年普陀区高考一模三、文学创作(70分后)27、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间或不为之间的挑选显然不是什么挑选。
真正的挑选就是两难的挑选。
它发生于两种情境。
一就是不容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挑选:从挑选者的视角看看,两个事物都就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但环境就可以二者择一。
二就是两恶取其轻的挑选:从挑选者的视角看看,两个事物都就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都不想,但环境逼使他必须二者择一。
直面“两难之独以”,你可以并作怎样的思索,做出怎样的同意?闵行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二文学创作70分后3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微信,做为时下最盛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以其方便快捷、互动等特点被人们钟爱和青睐。
上海语文一模作文题目汇总

上海语文一模作文题目汇总《上海语文一模作文题目汇总》篇一《“会心之乐”》上海有次语文一模考了“会心之乐”这个作文题目。
这“会心之乐”啊,其实就在生活的边边角角里。
就像我上次和朋友去逛上海的老弄堂。
那弄堂七拐八拐的,像个神秘的迷宫。
两边的房子矮矮小小的,墙皮有些都脱落了,露出里面灰不溜秋的砖头。
墙上还爬着些爬山虎,稀稀拉拉的,不过倒给这弄堂添了几分生机。
我们就沿着弄堂走着,突然在一个小角落里看到一个老爷爷在捏糖人。
他的小摊位特别简单,就一个小推车,上面摆着各种颜色的糖稀。
那老爷爷的手啊,就像有魔法似的。
只见他揪下一小团糖稀,搓了搓,然后左捏一下右捏一下,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就出现在他手上了。
那孙悟空的金箍棒看起来都能迎风舞动似的。
我和朋友一下就看入神了,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那种惊喜和快乐,这就是会心之乐吧。
不用说话,就因为同一个有趣的事儿感到开心。
理解了这个题目后,写起来就有很多题材可以想。
篇二《“你对我很重要”》“你对我很重要”这个作文题目也出现在上海语文一模试卷上。
这题目初看好像特别直白,但是要想写好也不容易。
我就想起了我家那只老花猫。
这猫是我从路边捡回来的。
那时候它可小了,瘦巴巴的,眼睛倒是特别大。
就像两个小玻璃球,滴溜溜地转。
我把它带回家,刚开始它特别胆小,整天躲在床底下不出来。
我就拿小棍儿挑着食物往床底下送。
过了好一阵子,它才慢慢跟我熟络起来。
随着它慢慢长大,每天晚上它都会在我写作业的时候趴在我脚边睡觉。
有时候我累了,伸手摸摸它柔软的毛,那毛茸茸的触感让我一下子就放松了。
要是我哪天不开心了,它会用脑袋蹭蹭我的手,似乎在安慰我。
我突然就意识到,这只猫对我太重要了。
它不像那些昂贵的宠物,却给了我陪伴和安慰。
用这个经历写这个题目,肯定能写出不少真情实感。
因为从这老花猫的身上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篇三《“刚刚开始”》还有“刚刚开始”这个上海语文一模作文题目。
2021届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论述类文本汇编【含答案】

2021届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论述类文本汇编【含答案】(2021·上海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群集性邱泽奇①人一生下便需要接受他人的抚慰,与他人接触,与他人交往。
实验观察表明,婴儿出生后有许多明显的社会交往迹象。
如2个月大的婴儿可以与同伴对视。
在人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婴儿要与父母接触,再长大一些,要有自己的玩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己的朋友、同学和同事。
只要我们醒着,大都与他人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游乐,生活在各种类型、规模的群体之中。
只有在极少数特别情形下,我们需要短暂的独处、思考、休息,这就是人类群集性的具体表现。
②经验事实还表明,与世隔绝的人常常会感到迷惘、自闭,甚至会精神崩溃。
自闭症儿童在交往上有障碍,症状之一是不依恋父母。
如出现交往障碍,语言发育就会出现障碍。
如对语言的理解低下,不能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姿势及音调与他人交往。
儿童缺乏正常交往的另一个后果是根本不懂行为规则:一方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另一方面,对事物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抵触。
③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传统监狱中,对犯人最严厉的惩罚是关禁闭。
在大多数军队中,对军士最严厉的惩罚也是关禁闭。
《日内瓦公约》也承认,30天以上的单独监禁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④人类的群集是必须的,所以强制性隔离便是惩罚,自愿性隔离便是不正常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常常不加入群体活动,我们会用“离群索居”来形容他。
“人非孤岛”,说的便是人类社会的群集性,我们认为,没有人可以像孤岛一样与世隔绝而正常地生活。
⑤人不仅不能与世隔绝地生活,甚至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群体,也会觉得特别难受。
(A)⑥对于人类的群集性,社会学家有一个简洁的解释。
社会学家认为,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有两种基本需要:一种被称之为工具需要,另一种被称之为情感需要。
⑦从人的社会化进程我们知道,人是在其他人的帮助下生存和成长的。
依靠群体帮助以达成某种具体目标的需要就是工具需要。
2021届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杨浦、浦东、青浦、嘉定】

2021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杨浦、浦东、青浦、嘉定】2021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杨浦】【2021·杨浦·一模】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题有诈!不难写的材料得找准切入口【立意解析】当下的知识分子是不会抚今追昔的,即便有吊唁圣贤、寻求古道的热肠,也必须承认时代书写的事实,教育全民化、教学数字媒体化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浸淫在知识、思维、艺术、哲学、历史、科技、自然人文等多方面的洪流中,泅渡者,皆可谓是聪明的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若是聚焦于聪明人的体量,当下时刻在创造人类平均智力又创高峰的黄金年代。
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现代思想史的地图上,出过一名奇人,以赛亚·柏林,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可以透彻地解释聪明人与笨人的矛盾从何而来,柏林说:“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聪明的人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凡事追求高效率、高回报的聪明人,像一只灵敏的狐狸,机智中透着狡猾;另一种人可谓是思想家的共同信念了,关注人类生活困境和精神危机,积极地求索解决方案,像一只举止憨厚的刺猬。
显而易见的是,刺猬的笨拙惹人发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些了不起的聪明的人,总披着”笨人”的误解。
时代的聪明人,实现了世俗成功,的确是值得引以为傲的,毕竟突破专业领域的层层阶梯,也在阶层流动的竞争处于上风,这些肉眼可见的利益,吸引着后来者壮大着聪明人的队伍。
然而,这样的人生局限在一世之功中,对人类意义的永恒问题毫无裨益。
为什么科学文明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而当下的我们仍然在引用东方的孔孟和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聪明人不知道的生命玄妙,是这些“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笨人”,竭尽一生托起了精神文明的高度,才得万世流芳。
愿你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实现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关怀,在生命意义的赛道,没有人能比真理更聪明,那些“笨人”皆是在世间行走的西西弗斯,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在所有妙计巧招都失效的领域,人还有坚韧地求索。
2021上海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静安、宝山、虹口、徐汇】

2021 ±海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静安、宝山、虹口、徐汇】2021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析【静安】[2021・静安・一模】每次考试考砸了,都发誓此后要集中精力学习;每次体验看到许多数据不正常,就想要好好锻炼身体。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一股更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回到了过去的轨道上。
——我们就不能改善自己吗?我们真的能改善自己吗?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立意解析】更强大的力量是一个比较级的存在,反推材料,可以得岀面对考试考砸、身体抱恙的负面局势时,我们会从心中陡然生出一股力量一一渴望改善自己,扳回颓势。
先立论知耻而后勇的确是精神可嘉,反而论述,若是一个人陷入低谷后,无法唤醒重新攀登的意志,那是才是真正可怕的局面,可见无论是发誓集中精力学习,还是想要好好锻炼身体,都是找到了心态和方法的关键突破口。
人生转折点,多么需要对问题有一个清醍的认知,以及接踵而至的果决行动,人生的美好莫过于不断地改善自己,达到良善,追求完美了,能够激发未来无限可能的英雄主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的狭路相逢,无数现实的失败教训,都败在了“回归”一一回到了过去的轨道上,一切似乎从未改变,希望的幻灭和现实的残酷的确能给脆弱的灵魂一记重击,使落败者陷入虚无,这是平凡人生最接近神话西西弗斯体验的时刻。
后驳论,批判性思维倒入。
我无疑地大书特书坚持对改善自己的意义,诚然它很重要,却只是一句漫步云端的口号,维特根斯坦教导我们要贴地飞行,我们得直视这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它究竟从何而来,是否真的无法战胜?论题的核心是“我们是否真的可以改善自己?”,这个问题规定了答案的范围在自我之中,外界的力量固然存在,却不是真正影响个人命运走向的力量,这个维度上,相当于排除了偶然性因素,我们要在个人身上找一处必然性的答案。
公布答案,这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即便面目混杂不清,却依然有清晰的脉络可以用来分析,表面上是习惯的力量,一时的心血来潮是美好愿景的感召,而不是生活中的真正节律。
2021上海语文高三作文一模

2021上海语文高三作文一模2021上海语文高三作文一模1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对人来说,的欢乐,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奉献,是人的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在一个冰冷冰冷的冬天,寒风刺骨,连人也不敢出门,我真怪老天爷,今天这么冷还让我上学。
我匆匆地吃了早餐,背着书包出门去了。
在路上,阵阵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我只好硬着头向前走。
在不远,一根大竹把我拦住了,我陡然停止,闷闷不乐地顾视前方。
只见离大竹不远有一位清洁工正毫无怨言地为人们挖通前几天被堵塞的‘臭水渠’。
他挨着冷,忍受着恶心的臭味,用一双差不多被冻僵的手紧紧地拿着铁铲,然后用力地把铁铲放进了被堵塞的‘臭水渠’里,再把铲起的垃圾倒到旁边的桶里!突然,大事不妙,‘臭水渠’里面被塞实了,用铁铲铲不行,用夹子夹不行,那位清洁工只好戴着手套下去挖。
她下倒了‘臭水渠’,冰冷的水像一支支利箭直刺她的脚。
她忍受着疼痛,仍吃苦受累地挖!行人看见了也热心地走过来对清洁工说:“刘阿姨,别再挖了。
天这么冷,你叫几个负责这工作的人来替你挖就行了,何况这工作又不是你负责的,你就快回去休息吧!”“咦!这是怎么回事?这工作不是她负责的?那她这么辛苦来做这干啥呢?!”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被她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便情不自禁地走到她身旁,轻声细语地对她说:“阿姨,别再挖了!你就叫几个负责这工作的清洁工来挖吧!快回去休息吧!”只见她抬起头,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我决不会回去休息的,我一定要把这条‘臭水渠’挖通。
”看着她那倔强的样子,我只好无可奈何地上学去了。
过了几天,我们住的一带地方终于能通水了,大家也高兴得不得了。
不知何时,那位清洁工在刺骨的寒风中辛勤工作的背影模模糊糊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她的言行深深的教育着我,影响着我——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2021上海语文高三作文一模2大树不应只看得自己的高大,而忘记落红无私的哺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一模专题:作文
(21一模·静安区)
每次考试考砸了,都发誓此后要集中精力学习;每次体检看到许多数据不正常,就想要好好锻炼身体。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一股更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回到了过去的轨道上。
——我们就不能改善自己吗?我们真的能改善自己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黄浦区)
世上总有一些人,做事时“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否意味着人可以不顾自身的力量去做认定的事情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1一模·嘉定区)
“立人设”是娱乐圈的网络用词。
很多人喜欢“立人设”,意在创造一个正面、积极向上、讨人喜欢的形象。
“立人设”这件事对自我的意义是什么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杨浦区)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金山区)
在阅读部分的《也说“童趣”》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限制就没有难度,没有难度的写作是不可靠的,也是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突破的。
”其实,不止写作是这样,生活中很多方面也是如此。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浦东区)
生活中处处有墙,有时帮我们划出界限,有时也会挡住我们的视线……其实,人们心中往往也有这样一道墙,就此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奉贤区)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闻一多《红烛》
(21一模·松江区)
我们总是执着于求之不得的东西,而真正影响一个人的,或许是那些已经到手的东西。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青浦区)
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1一模·闵行区)
刻意地特立独行是否就能避免随波逐流?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宝山区)
社会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许多赞美,这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规范内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崇明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人发现自己不停地努力,却很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1一模·虹口区)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切似乎近在咫尺,但有时人们又会突然发现彼此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普陀区)
某位作家曾说:这个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细节形式存在的,我们看世界其实是看细节,如果抹去了细节,就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
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1一模·徐汇区)
有人说,当我们认为某些事“当然应该是这样”的时候,反而是危险的。
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1一模·长宁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通过说理未能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通过恳求倒可能让别人接受。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