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Project of Analog Electronics设计周数:1 学分:1开设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全日制本科生先修课程:电路及其实验,模拟电子技术一、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学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模拟电子技术知识,进行实际模拟电子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测,以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电子技术实践技能,初步培养研制实用电子系统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常应包含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单元电路,最好能将这些电路综合应用。
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反映模拟电子技术的新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成果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三、任务及要求1、任务(1)学习实用模拟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2)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合理选用方案、电路和器件;(3)初步掌握简单模拟电子系统的安装布线、调测、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6)撰写规范的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2、要求(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
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可提供系统设计的参考框图、电路主要特点、主要器件的选用等。
(2)教师讲解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中职电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基本电子元器件和基本单元电路。
基本元器件部分学习内容是常见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电子元器件的名称、电气特性、作用、主要技术参数;基本单元电路的学习内容是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2.课程的教学目标(1)能说出各种类型的阻、容、感元器件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标称的主要技术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出或估测它们的技术参数,并能检测出这些元器件的好坏。
(2)能说出各种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运放电路等常用半导体元件及集成电路的名称,归纳它们的电气特性和作用,识别它们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借助于万用表判断它们的好坏。
(3)能说出各种整流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晶闸管应用电路等低频工作单元电路的组成,能从复杂的电路中区分出基本的单元电路,并能分析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4)通过各单元电路和综合应用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检测,使学生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电路,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排除电路的常见故障。
3.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模拟电子技术》是把原来的《电子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工艺基础》合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成一个大任务(模块),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课题),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
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完整word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目录编写说明 (2)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4)第一部分理论教学要求 (4)第二部分实践教学要求 (17)第三部分教学进度表 (20)第四部分考核要求 (2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贺存锋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电气、电子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目的:在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必备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后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1.基本器件方面了解常用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线性集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器件。
2.基本电路原理及结构方面掌握共射、共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结构、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
3.应用电路方面(1)熟悉正弦和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一阶有源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应用;熟悉三端稳压器件的应用。
(2)了解集成功放、集成模拟乘法器、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3)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的基本方式。
4.分析计算方面(1)了解单级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2)掌握三极管简化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方法,能估算单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类型判别,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掌握利用虚短或虚断估算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方法。
(4)掌握正弦振荡条件的判断。
(5)熟悉稳压管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程计算。
(6)掌握理想运放的基本运算规则、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的分析计算方法。
(7)了解放大器频率特性和指标含义。
5.基本技能方面(1)初步掌握阅读和分析模拟电路原理图的一般规律。
电子行业模拟电子技术大纲

电子行业模拟电子技术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有关电子行业模拟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学习者在电子工程领域中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子行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课程目标1.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3.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领域。
4.培养学习者独立设计和开发模拟电子技术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3.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1.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晶体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 3.1.2 模拟电路基本理论–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麦克斯韦定律)。
3.2 模拟电子技术设计• 3.2.1 放大电路设计–放大器的类型和分类;–放大器的设计准则和方法;–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 3.2.2 滤波电路设计–滤波器的分类和特性;–滤波器的设计准则和方法;–主动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 3.2.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
3.3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3.3.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基础–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实验电路的搭建方法和注意事项。
• 3.3.2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设计–设计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项目;–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 3.3.3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子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3.4 模拟电子技术应用• 3.4.1 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调制解调、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3.4.2 模拟电子技术在音频系统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音频信号处理和放大中的应用。
• 3.4.3 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调节、电压稳定中的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模拟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帮助其深入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2.熟悉电子器件及其模型,了解电路元件的特性折线图;3.了解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掌握常见的几种信号形式;4.掌握模拟电路中的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电路;5.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特性,并掌握模拟电路中常用的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的应用;6.掌握模拟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能够使用工具软件进行模拟。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路元件及基本电路1.1 电路元件 - 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及其模型; - 元器件参数、特性折线图等。
1.2 基本电路 - 电路基本定理及应用; - 串联、并联、变压器、桥式电路等。
第二章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2.1 常见信号形式 - 正弦信号、三角波、方波、脉冲信号等; - 等幅信号、等间隔采样信号、脉冲编码调制等。
2.2 时域和频域特性 - 时域波形与频率透过率特性的关系; - 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及其应用。
第三章基本放大电路3.1 放大器的基础概念 - 放大器的分类、基本电路; - 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3.2 放大器的特性 - 声学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宽带放大器、综合放大器等; - 通用放大器的放大特性等。
3.3 放大器的应用 - 模拟电路中的放大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最简单的信号衰减与放大实验等。
第四章基本滤波器和振荡器4.1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 滤波器分类、基本电路; - 滤波器截止频率、通带、阻带等特性。
4.2 基本振荡电路 - 振荡器的基础概念、基本电路; - 振荡器的本振频率、频率稳定度、谐振电路等。
第五章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5.1 运算放大器 - 功放、运放的概念、功能、特性与电路; -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应用。
5.2 比较器 - 各种比较器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电路; - 比较器的原理、特性、应用等。
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第一节: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有关模拟电子技术的全面指导,包括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课程概述2.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具备模拟电子电路故障排除和维修的实际能力;-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2.2 教材和参考书籍- 主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导论》- 参考书籍:-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与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维修与应用》2.3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第三节: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3.1 模块一:基础理论- 模块简介: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分析方法和放大器设计等内容。
- 授课时间:2周- 主要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概述- 电路基本定律- 电子元器件及其特性- 放大器原理与设计- 系统频率响应分析3.2 模块二:电路设计与仿真- 模块简介:介绍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技巧,以及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的方法。
- 授课时间:3周- 主要教学内容:- 放大电路设计与优化- 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工具的使用- 仿真结果分析与改进3.3 模块三:实验技能培养- 模块简介: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电路的搭建与调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 授课时间:4周- 主要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电路测量仪器与设备- 常见电路故障排除与维修技巧- 实际电路设计与调试经验分享- 项目实践与成果展示第四节: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设计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4.2 考核标准- 准时参加课堂授课和实验操作- 完成规定的实验报告和设计项目- 考试成绩达到及格标准4.3 成绩评定比例- 平时表现:30%- 实验报告和设计项目:30%- 期末考试:40%第五节:教学资源支持5.1 实验室设备本课程需要提供充足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以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项目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技术基础课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开课单位: 课程编号: 2070215总学时: 72 学分: 4.5适用专业: 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计算机类、测控技术类等一、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基础等课程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地位、作用电子技术基础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 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 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应用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我院工科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和对高等学校人才素质的要求, 也成为我院非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绪论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2 半导体二极管1.3 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1.4 特殊二极管正确理解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作用, 熟练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熟练掌握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应用。
重点: 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稳压管稳压条件及稳压电路分析。
难点: PN结的形成;应用电路中二极管模型的选择及二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
第2章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2.1 晶体管2.2 放大的概念及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2.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4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2.5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2.6 分压式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2.7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2.8 共基极放大电路2.9 组合单元放大电路正确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正确理解放大的基本概念, 放大电路的主要指标,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特点。
在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主要用来确定静态工作点, 分析动态过程和波形失真。
熟练掌握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法, 会计算静态工作点, 能用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总体安排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五、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支撑关系
注:核心课程内综合训练的教学安排:教师课内布置训练任务、验收及研讨,学生课外完成项目训练任务。
六、课程考核
七、考核标准
八、课程资源
[1] 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 黄丽亚,杨恒新,袁丰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3] 兰振平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4] 史雪飞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践指导(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课程编号:12314020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总学时数:80
学分:4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
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的测试手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容及要求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教学容
1.1半导体基础知识
1.2半导体二极管
1.3半导体三极管
1.4场效应三极管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及其伏安特性、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难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及其伏安特性。
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了解:场效应管基本知识。
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
1、教学容
2.1 放大电路的基础知识
2.2 放大电路工作状态的分析
2.3 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
2.4 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2.5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7多级放大电路
2.8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放大电路工作状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难点: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放大电路工作状态分析、放大电路的偏置电路、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估算。
理解: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教学容
3.1 零点漂移
3.2 差动放大电路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介绍
2、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差动放大电路
难点:基本差动放大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用途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基本差动放大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用途;共模抑制比的计算。
理解:零点漂移及抑制方法,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模增益、共模增益的计算。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四章负反馈放大电路
1、教学容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
4.2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3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4.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负反馈方式的判定;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改善
难点:负反馈方式的判定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负反馈方式的判定;负反馈对电路性能的改善。
理解:闭环电压增益和反馈系数的估算。
了解:深度负反馈的分析方法、反馈深度的概念。
第五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教学容
5.1 集成运放应用基础
5.2 基本运算电路
5.3 有源滤波电路
5.4电压比较器
5.5 5.5 集成运放的使用方法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难点: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比例运算、加减法运算、微积分运算电路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理解:运放电路的应用。
了解: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第六章波形产生电路
1、教学容
6.1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6.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6.3 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6.4 集成函数发生器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
难点: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理解:非正弦信号发生器
了解:集成函数发生器
第七章功率放大电路
1、教学容
7.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7.2 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电路)
7.3 单电源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
7.4 集成功率放大器介绍
7.5 功率管的散热问题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OCL、OTL功放和复合管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组成、元件作用难点: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OCL、OTL功放和复合管互补对称功放电路组成、元件作用。
理解:集成功放的正确使用。
了解: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及输出功率、效率和管耗的估算。
第八章直流稳压电源
1、教学容
8.1 概述
8.2 单相整流电路
8.3 滤波电路
8.4 稳压电路
8.5 三端集成稳压器
8.6开关型稳压电源
2、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相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难点: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单相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开关稳压电源。
三、教学时数分配
四、实验容与安排
五、教材、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仲林主编,人民邮电
建议参考教材: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二版),华容茂等编,电子工业,2003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源生编,,电子工业,2003
《电路分析基础》,瀚荪编,人民教育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
1999
六、成绩考核大纲
1、考试目的: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容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
2、考试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晶体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
特性曲线;能应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三种基本组态电路、差分电路的性能指标;能正确判断电路的反馈类型;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常用功能电路;
掌握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3、题型比例及难易程度:
考试题型由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组成,大体分布如下:
难易程度分布:易30%,中50%,难29%。
4、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计算。
其中平时(考勤、课堂、作业)占20%,
实验占20%,期中测试占20%,期末考试占40%。
5、考试时间:120分钟。
七、说明:
1、本课程课堂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要求在实验室进行。
2、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基本电路的分析和应用,对器件部的物理过程不作过多的讨论
3、在教学中注意将分立组件电路分析与集成电路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分
立组件电路立足于过渡,教学应侧重于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应侧重于外特性和应用。
4、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
高学生分析电路和应用电路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与相关的实验课、实验与课程制作协调配合。
执笔:毛玉青
审阅:
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