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02章(拉压)
材料力学 第2章拉压

F1 + F2 + W cos 60o − FN cos15o = 0 得: FN sin15o − W cos 30o = 0
F2 = W cos 30o 解得:FN = W = 3.35W o sin15 F1 = FN cos15o − W (1 + cos 60o ) = 1.74W
§2.4
、概念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变形、破坏等方面的特性称为材 料的力学性能也称为材料的机械性能或机械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能由材料试验分析系确定。 •常温静载试验:室温(20°C)下缓慢加载。
2、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7
一、 失效的概念
失效、 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
1、定义:构件丧失正常承载功能称为失效。 构件失效的类型: 2、构件失效的类型:
•强度失效 由于材料屈服或断裂所致。 强度失效: 强度失效 •刚度失效 由于构件弹性变形过大不能正常工作所致。 刚度失效: 刚度失效 •失稳失效 失稳失效:不能维持原有平衡状态所致。 失稳失效
二、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性能比较: 性能比较:
•均有线弹性阶段。 •均有强化阶段。 •不一定有屈服阶段。 •不一定有颈缩阶段。
2、无屈服阶段材料的屈 服指标: 服指标:
σ0.2—名义屈服极限。
三、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拉断前应变很小,伸长率也 拉断前应变很小, 很小。 很小。 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 2、应力应变非线性关系。 3、强度极限:σb(唯一的强度 强度极限:
指标)
材料力学 第二章拉压

—— 安全系数
二、 强度条件 1、 强度条件
讨论:
N max 等截面拉压杆: max A
① 左右端概念不同,左端与载荷、截面有关,与材料无 关,而右端项仅与材料有关,与截面尺寸、载荷无关
② 材料力学中强度设计的思想:设计计算是针对危险 点而进行的,称作极限应力方法 ③ 最大工作应力 —— 危险截面、危险点
极限应力: 材料处于极限状态(失效)时的应力,用ζjx(ηjx)表示。 塑性材料:
jx
S
脆性材料:
jx
b
n
jx
—— 许用应力,构件工作应力不允许超过的数值。
塑性材料: s ns
n s , nb
脆性材料: b nb
n s , nb 1
L
NL EA
P
P
P1
P3
P2
若杆横截面N、A分段为常量: 一般杆件:
L
N i Li EAi
N(x)
L
N ( x) EA
dx
dx
x N(x)
L
例: 已知:钢丝绳L = 50m,P = 10kN,A1 = 323mm2,A2 = 503mm2,q1 = 32.2N/m,q2 = 47.5N/m,E = 150GPa,求ΔL 解:
பைடு நூலகம்据内力图
据应力分布图
强度设计关键:准确判断危险点位置
2、 强度计算:
强度校核
N max A
截面设计(选择) A
N max
确定许可载荷
N max A
三、 实例:
解: 由:
材料力学第2章-1拉压

平方米) (牛顿/平方米)记作:Pa (帕斯 牛顿 平方米 记作: 记为: 记为:Mpa 记为: 记为:Gpa 矢量背离截面 矢量指向截面
返回
N/m N/m
2 2
兆帕 千兆帕
4、正应力的符号规定: 、正应力的符号规定: 与轴力相同,拉伸( ) 与轴力相同,拉伸(+) 压缩( 压缩(-)
5、应力的分布规律: dFN= σ dA
ε
返回
二、压缩曲线: 压缩曲线:
F D B A C
σp
σs
σb
E
O
ε=∆ L/L
1、低碳钢的压缩曲线
特点: 弹性模量E均与拉伸时相同 均与拉伸时相同, 特点:极限应力σS弹性模量 均与拉伸时相同,但得不 到强度极限。 到强度极限。
返回
铸铁压缩曲线
2、铸铁压缩曲线的特点: 铸铁压缩曲线的特点: 1)形状与拉伸时相似。 )形状与拉伸时相似。 2)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 )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高4~5倍。 倍 3)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破坏断面与轴线大约成 )在较小的变形下突然破坏, 450~550角。 三、两类材料力学性能比较 塑性材料:1)破坏前变形大,有流动阶段。 塑性材料: 破坏前变形大,有流动阶段。 承受冲击的能力好。 2)承受冲击的能力好。 均相同。 3)拉压时E、 σs均相同。 脆性材料: 破坏前变形小,没有明显的流动阶段。 脆性材料:1)破坏前变形小,没有明显的流动阶段。 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好。 2)承受冲击的能力不好。 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 3)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高。 塑性材料适合做承拉构件,脆性材料适合做承压构件。 塑性材料适合做承拉构件,脆性材料适合做承压构件。
FN =
∫ dF
A
N
材料力学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1
2
P
P
1
2
FN1
3 P
3
P FN2
PP FN3
FN 1 P FN 2 0 FN 3 P
1
2
4、作内力图
P
P
P
3 P
1 FN
P
2
3
P x
[例2] 图示杆旳A、B、C、D点分别作用着大小为5P、8P、 4P、 P 旳力,方向如图,试画出杆旳轴力图。
OA PA
B PB
C PC
D PD
q
u 正应力旳正负号要求:
sx
sx sx
s
x
P
u 对变截面杆, 当截面变化缓慢时,横截面上旳 正应力也近似为均匀分布,可有:
s (x) FN (x)
A( x)
合力作用线必须与杆件轴线重叠;
圣维南原理
若用与外力系静力等 效旳合力替代原力系, 则这种替代对构件内应 力与应变旳影响只限于 原力系作用区域附近很 小旳范围内。 对于杆件,此范围相当 于横向尺寸旳1~1.5倍。
h
解: 1) BD杆内力N
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mA 0 , (FNsinq ) (hctgq) Px 0
FN
Px
hcosq
2) BD杆旳最大应力: s max FN max PL A hAcosq
突变规律: 1、从左边开始,向左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2、从右边开始,向右旳力产生正旳轴力,轴力图向上突变。 3、突变旳数值等于集中力旳大小。
即:离端面不远处,应力分布就成为均匀旳。
§2–3 直杆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旳应力
一、斜截面上旳内力
n
材料力学第02章b(拉压)--2

[例9] 设1、2、3三杆用铰链连接如图,已知:各杆长为: L1=L2、 L3 =L ;各杆面积为A1=A2=A、 A3 ;各杆弹性模量 为:E1=E2=E、E3。求各杆的内力。 解:(1)平衡方程:
F x 0 , F N 1 sin F N 2 sin 0
B
3 1
D
C
2 FN3
(1)
横向变形:
μ ——泊松比,材料的常数 Poisson ratio; Poisson's ratio
l l
a , a
a a a
[例5] 圆截面杆,d=10mm,l=1m,Q235钢,E=210GPa, σs=235MPa,F=10kN,求:Δl,ε,σ
(4)
L1
L2Βιβλιοθήκη (4)补充方程:(4)代入(3)得:
L3
A1
FN1 L1 FN 3 L3 cos E1 A E3 A3 1
(5)
(5)由平衡方程(1)、(2)和补充方程(5)组成的方程组,得:
FN1 FN 2 E1 A1 F cos2 2 E1 A1 cos3 E3 A3 ; FN 3 E3 A3 F 2 E1 A1 cos3 E3 A3
FN max ≤ max 安全! A 若 max [ ] ,但不超过5%,不安全,但可以使用。
(2)设计截面尺寸: 已知荷载大小和材料,确定杆子截面面积。
FN max max ≤ A
Amin
FN max [ ]
(3)确定许可载荷: 已知材料和杆子截面面积,确定许可荷载大小
3、解超静定问题的一般步骤:
(1)平衡方程;
(2)几何方程——变形协调方程; (3)物理方程——弹性定律; (4)补充方程:由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得; (5)解由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材料力学02拉压

d h
2、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
2、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工作原理图。
1上横梁 2立柱 3传感器 4移动横梁 5滚珠丝杠 变形测量 载荷测量
15光栅编码器
6上夹头
7试样 8下夹头 9工作平台 14引伸计 计算机
位移测量
12变压器
2、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工作原理图。
1. 变形规律试验及平面假设:
变形前
a c
b d
受载后
F
a´ c´
b´ d´
F
平面假设:原为平面的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为平面。 纵向纤维变形相同。 均匀材料、均匀变形,内力当然均匀分布。
2. 拉伸应力: P
s
FN
FN s A
轴力引起的正应力 —— s : 在横截面上均布。 3. 危险截面及最大工作应力: 危险截面:内力最大的截面或截面尺寸最小的面。 危险点:应力最大的点。
A
A 简图
F
截开:
F
F
代替: 平衡:
F
FN
A
x
F
0 FN F 0
FN F
轴力——轴向拉压杆的内力,用FN 表示。
轴力的正负规定: FN 与外法线同向,为正轴力(拉力) FN FN FN FN FN >0 FN <0
FN 与外法线反向,为负轴力(压力)
轴力图—— FN (x) 的图象表示。
Fx 0 Fy 0
解得 : FAC
FAC sin 45o FBC sin 30o FAC cos 45o FBC cos30o P
2P 2 6 FBC 2 2P 2 6
FAC
AC : s AC
FAC 103MPa A1
《材料力学》第2章 轴向拉(压)变形 习题解讲解

第二章轴向拉(压变形[习题2-1]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a)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b)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c)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d)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中间段的轴力方程为:轴力图如图所示。
[习题2-2]试求图示等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习题2-3] 试求图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并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习题2-4] 图示一混合屋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屋架的上弦用钢筋混凝土制成。
下面的拉杆和中间竖向撑杆用角钢构成,其截面均为两个的等边角钢。
已知屋面承受集度为的竖直均布荷载。
试求拉杆AE和EC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1)求支座反力由结构的对称性可知:(2)求AE和EG杆的轴力①用假想的垂直截面把C铰和EG杆同时切断,取左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知:②以C节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
由平平衡条件可得:(3)求拉杆AE和EG横截面上的应力查型钢表得单个等边角钢的面积为:[习题2-5]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其横截面面尺寸如图所示。
荷载,材料的密度,试求墩身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墩身底面的轴力为:墩身底面积:因为墩为轴向压缩构件,所以其底面上的正应力均匀分布。
[习题2-6]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杆的横截面面积。
如以表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试求当时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并用图表示其方向。
解: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公式为:式中,,把的数值代入以上二式得: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题目编号10000 100 0 100 100.0 0.0 习题2-6100 30 100 75.0 43.310000100 45 100 50.0 50.010000100 60 100 25.0 43.310000100 90 100 0.0 0.010000[习题2-7]一根等直杆受力如图所示。
材料力学第2章-拉压2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解:1. 作轴力图 由于直杆上作用有4个轴向 载荷,而且AB段与BC段杆横截 面面积不相等,为了确定直杆 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杆的 总变形量,必须首先确定各段 杆的横截面上的轴力。
应用截面法,可以确定AD、 DEB、BC段杆横截面上的轴力 分别为:
FNAD=-2FP= -120 kN; FNDE=FNEB=-FP= -60 kN; FNBC=FP=60 kN。
F
K
p
A
(a)
K
(b)
ΔF p ΔA
(1)应力定义在截面内的一点处; (2)应力是一个矢量。 正应力, 切应力
ΔF dF p lim Δ A 0 Δ A dA
单位:Pa (N/m2), MPa (106 N/m2)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上节回顾 轴向拉伸和压缩杆件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A A = cos
FP x= A
其中,x为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θ 为斜截面面积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上节回顾
= x cos
2
1 = xsin 2 2
由于微元取得很小,上述微元斜面上的应力, 实际上就是过一点处不同方向面的应力。因此,当 论及应力时,必须指明是哪一点处、哪一个方向面 上的应力。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拉、压杆件的变形分析
绝对变形
弹性模量
FPl FN l Δl EA EA
当拉、压杆有二个以上的外力作用时,需要 先画出轴力图,然后按上式分段计算各段的变形, 各段变形的代数和即为杆的总伸长量(或缩短量):
FNi li Δ l i EAi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N3 4(kN)
【例1】试画出杆的轴力图。
6kN
1 10kN
2
8kN
1
2
解: FN/kN
6
+
–
4
3 4kN 3
4
+
x
FN1 6(kN)
FN2 4(kN)
FN3 4(kN)
要求:上下对齐,标出大小,标出正负
三、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m
F
m
F
F FN
正应力 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
FN
A
§2-9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应变能
§2-10 拉伸、压缩的超静定问题 §2-11 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 §2-12 应力集中的概念 §2-13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2–1 工程实际中的轴向拉伸与压缩问题 一、工程实例
悬索桥
§2–1 工程实际中的轴向拉伸与压缩问题 一、工程实例
斜拉桥
拱桥
拱桥
高 桩 框 架 码 头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拉伸(压缩)
F
F
扭转
Me
Me
弯曲
F
第二章 拉伸、压缩与剪切
§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2-3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5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2-6 §2-7 失效、安全因数和强度计算
§2-8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工程全称:皖维集团专用码头 竣工时间:2004年6月 业主单位: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描述:1000吨级泊位1个,500吨级泊位2个,高桩框
架码头,岸线长度160米。
高桩码头
洋 山 港 集 装 箱 码 头
二、轴向拉压的特点
受力特点: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变形特点:沿杆件的轴线伸长和缩短。
注意:代入数据时单位要统一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已知:F=15kN,AB杆d=20mm,求AB杆内的应力。
B
1
C
30° A
2
F
1
FN1 A
95.5(MPa )
问:AB杆是否安全?
§2-4 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的变形和破坏等方面的特性。 一、拉伸试验和应力-应变曲线 1、拉伸试验国家标准:GB/T228-2002《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
(2.1)
【例2】 已知:F=15kN,AB杆d=20mm,求AB杆内的应力。
B
1
C
30° A
2
F
FN1
30º
A
FN2
F
解: Fy 0 , FN1sin30F 0
FN1
F sin30
30
kN
1
FN1 A
FN1
d 2
30103 N
(0.02m)2
95.5 106
Pa
4
4
95.5 MPa
【例2】已知:F=15kN,AB杆d=20mm,求AB杆内的应力。
E
胡克定律
o
E—弹性模量
(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 )
材料常数,量纲和单位与 相同
E tan
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年-1703年),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
1、弹性阶段 (oB段) 2、屈服阶段 在屈服阶段内,试件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
s —屈服极限
屈服极限 s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6kN
1 FN1
1
Fx 0 , FN1 6 0
FN1 6(kN)
6kN
1 10kN
2
8kN
3 4kN
1
2
3
6kN
10kN
2 FN2
2-2截面:
Fx 0 ,
3-3截面:
Fx 0 ,
2
FN2 6100 FN2 4(kN)
FN3 3
4kN
3
4 FN3 0 FN3 4(kN)
FN件:常温(20℃);静载(缓慢地加载);
3、试件:
l——标距
l 圆截面试样
l=5d l=10d
5倍试样 10倍试样
4、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
拉压试验机 拉伸试件
4、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
拉伸试件
4、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
4、试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
5、拉伸图(F-Δl 曲线) F
B
1
C
30° A
2
F
FN1
FN2 30°
A
F
解: Fy 0 , FN1sin30F 0
FN1
F sin30
30
kN
1
FN1 A
FN1
d 2
30103 N
(0.02m)2
95.5 106
Pa
4
4
95.5MPa
1
FN1 A
FN1
d 2
30103 N
(0.02m)2
95.5106
Pa
4
4
95.5MPa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伸长量 ( 一点的伸长量),量纲为1。
二、 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含碳量在0.3%以下
3
4
12
-曲线
1、弹性阶段 2、屈服阶段 3、强化阶段 4、局部变形阶段
1、弹性阶段 (oB段)
e
B
p A
e — 弹性极限
线弹性阶段 (oA段)
p — 比例极限
在线弹性阶段内
1
FN1 A
FN1
d 2
30103 N (0.02m)2
95.5106
Pa
4
4
95.5 MPa
或:长度用mm为单位代入
1
FN1 A
FN1
d 2
30103 N (20mm)2
95.5 (N/mm 2 )
4
4
95.5(MPa )
N—m—Pa
N—mm—MPa
1 N mm 2 1 106 N m2 1MPa
1 2
s e
o
b
12
e s p
1、弹性阶段 (oB段) 2、屈服阶段 在屈服阶段内,试件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
s —屈服极限
屈服极限 s是衡量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
3 3、强化阶段
b—强度极限
强度极限b是材料所 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衡量 材料强度的另一重要指标。
F
F
轴向拉伸
F
F
偏心拉伸
§2–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一、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m
F
F
m m
F
FN
FN —轴力
m m
FN
F
m
取左段: Fx 0 , FN F 0 , FN F
取右段: Fx 0 , FN F 0 , FN F
m
F
FN
轴力的正负规定:
m
拉为正,压为负
F
6、应力-应变曲线( - 曲 线)
F
A
l l1
Δl
F-Δl 曲线
曲线 Δl l
Δl= l1-l
F
—线应变,单位长度的伸长量 ( 一点的伸长量),量纲为1。
5、拉伸图(F-Δl 曲线) F F
6、应力-应变曲线( - 曲 线)
F
A
l l1
Δl
F-Δl 曲线
曲线
Δl
l
Δl= l1-l F
m
F FN
m
二、 内力图——轴力图
意 (1)反映出内力(轴力)与截面位置变化关系,较直观; 义 (2)利用内力图可以方便地确定出最大轴力的数值及其所
在截面的位置,即确定危险截面的位置,为强度计算 提供依据。
【例1】试画出杆的轴力图。
6kN
1 10kN
2 8kN
1
2
FN
6
3 4kN
3
x
解: 1-1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