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根茎叶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的根茎叶

第一单元植物的根、茎、叶自然(科教版)教材编写组张瑞芳单元概述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和观察细微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推断、设计方案、收集证据的能力以及测量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体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感悟植物根、茎、叶对植物整体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增强关爱植物的意识,逐步形成解释周围现象和进一步探究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是“下上”:由植物根从外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输送水分和养料叶蒸腾水分。

基于学生曾在一年级学习了植物根、茎、叶的外部形态的多样性,本单元将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态根、茎、叶的一些简单的结构及其功能。

比较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将在中学进一步学习。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解剖、分类、测量,了解植物根、茎、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基本结构。

2.通过设计和实施收集证据的方案,探究根和茎的主要功能。

3.通过分析,感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4.通过了解根、茎、叶的功能,增强爱护植物,保护绿化的意识。

单元教学活动结构图教学活动准备一览表第1课 各种各样的根(对应教材P 2~P 3 )本课通过测量葱根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对根的庞大产生惊讶,由此激发学生探究植物根奥秘的兴趣。

通过异中求同的活动,通过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植物的根尖一般都有根毛,并体会科学技术的力量。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整体观察 局部观察”,“观察形态 观察结构”。

首先,基于学生对植物的根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以测量葱的根须数量和长度为切入口,促使学关注整个根的每一条根须。

然后,考虑到学生对“根是各种各样的”已经有了初浅的认识,所以,从寻找6种植物根的不同为切入口,通过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根尖部分并加以记录,引导学生发现它们共同的结构:都有根毛。

在单元中,本课既起到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结构的兴趣,又是下一节课探究根的功能的基础。

第三讲 植物根茎叶

第三讲 植物根茎叶

十堰市一中·2014级奥赛·生物资料·第三讲 种子植物的解剖结构 2015年11月29日1289347044.docx第三讲 种子植物的解剖结构【重要名词概念】营养器官 初生结构 次生结构 初生生长 次生生长 外始式 内始式 凯式带 侵填体 木栓形成层 早材 晚材 叶迹 叶隙 枝迹 枝隙 心材 边材 切向切面 横切面 径向切面【学习目标】1.掌握根尖的分区与形态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2.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特点3.了解叶迹、叶隙、枝迹和枝隙的形成过程及特征一、根1、根和根系 P227种子植物的根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

一颗植物根的总和称为根系。

由种子发育来的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植株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称为直根系。

在单子叶植物中,主根只生长很短的时间便停止生长,然后长出许多不定根,没有明显的主根,称为须根系。

一般的,直根系由于主根长,可以向下生长到较深的土层中,形成深根系,能够吸收到土壤深层的水分;须根系则形成浅根系,可以迅速吸收地表和土壤浅层的水分。

2.根尖的结构 P228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由根冠、生长点(又叫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又叫成熟区)四部分构成,这四部分结构由于初中教材中较详细地做了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3、根的初生结构 P230初生生长主要是植物的伸长生长,经初生生长所形成的根的结构,为根的初生结构。

观察根尖成熟区的横切面,可以看到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分化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1)表皮 表皮细胞壁很薄,排列紧密,部分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延伸成根毛。

表皮具有吸收和保护作用。

(2)皮层 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疏松,通常无叶绿体,水生植物的皮层可能分化为通气组织。

皮层最内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称为内皮层。

内皮层细胞的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加厚,这种环绕细胞径向壁(侧壁)和横向壁(即上下面)的特殊结构,叫做凯氏带。

观察植物根茎叶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根茎叶实验报告

观察植物根茎叶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根茎叶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根、茎和叶的结构和特点,了解植物器官的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性。

实验器材:植物样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豆类植物、叶菜类植物等)、刀具、显微镜、玻璃片、载玻片、草图纸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植物样本:选择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豆类植物、叶菜类植物等。

将植物根茎叶分别取样。

2. 观察植物根的结构:取一小段植物根,用刀具切割成薄片,在载玻片上铺上根片,加上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根的外形、表皮细胞、根毛、导管束等结构。

3. 观察植物茎的结构:取一小段植物茎,用刀具切割成薄片,在载玻片上铺上茎片,加上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茎的外形、表皮细胞、维管束等结构。

4. 观察植物叶的结构:取一片植物叶片,用刀具切割成薄片,在载玻片上铺上叶片,加上一滴水,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叶的外形、表皮细胞、气孔、叶绿体等结构。

5. 绘制观察结果:根据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在草图纸上绘制根
茎叶的结构图,并标明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

6. 总结和讨论:根据观察结果,总结不同植物根茎叶的结构特点,并讨论其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性。

可以比较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实验时要小心使用刀具,以免造成伤害。

2. 使用显微镜时,注意调整焦距和光线,以获取清晰的观察图像。

3. 实验前要认真学习植物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观察和理解。

4.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洁和归位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植物的根、茎和叶——小学科学知识学习

植物的根、茎和叶——小学科学知识学习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叶脉:由叶柄向叶片延伸,为叶片 提供养分
叶序:叶片在茎上的排列方式,如 互生、对生、轮生等
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叶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能量。 叶绿体:叶中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气孔:叶表面的小孔,控制气体交换,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效率。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
侧根:从主根上长出,随着 植物生长逐渐形成庞大根系
须根:从侧根上长出,吸收 水分和养分
主根:从种子萌发时形成, 是植物体最早出现的部分
根毛:须根上的一种特殊结 构,具有吸收功能
根的生长与环境因素
土壤:影响根系的生长和 分布
水分:根系吸收水分的主 要器官
温度:影响根系的生长速 度和分布范围
光照:影响植物的向光性 和根系的生长方向
根的吸收作用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固定植物体 吸收养分 合成有机物
植物的茎
茎的形态和结构
形态:圆柱形、扁圆形、具棱等
结构:木质部、韧皮部、髓等
茎的支撑和运输作用
支撑作用:茎能够支撑植物体,使其保持直立,并维持一定的形态。
运输作用:茎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将水分和营养物质从根部运输到叶片和花朵等部位,同时通过韧皮部将叶 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
茎的生长与环境因素
光照:影响茎的长度和生长速度,充足的光照促进茎的伸长和发育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促进茎的生长,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茎的生长 水分:适量的水分供应是茎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缺水会导致茎生长受阻 养分:茎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缺乏必要的养分会影响茎的发育和健康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表皮 基本组织 维管束
原生韧皮部 后生韧皮部
后生木质部 胞间道 原生木质部 维管束鞘
五、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㈠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⒈维管形成层的来源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 束中形成层由初生分生组织保留而来,在韧皮部 和木质部之间。 束间形成层由初生结构中的髓射线中的薄壁组织 恢复分生能力而来。
蚕豆幼根中柱放大
初生韧皮部:外始 式发育。原生韧皮 部在外,后生韧皮 部在内。成束。在 同一根中的束数与 木质部的脊数相同 ,相间排列。
❖ 不定芽是植物从茎的节间、根或叶上生出的芽, 如洋槐根上、落地生根的叶片上形成的芽。
❖ 一些植物体受伤后,也可在伤口附近产生不定芽 ,如秋海棠叶上,或砍伐后的柳树桩上所产生的 芽。
双子叶植物根中组织分化的过程
七、根瘤和菌根
植物根部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共生现象
㈠根瘤
根部与细菌的共生现象。 根毛分泌物吸引根瘤菌 根瘤菌分泌物刺激根毛卷曲、 膨胀 根瘤菌侵入根毛,进入皮层细胞 根瘤菌分泌 物刺激皮层细胞 皮层细胞分裂,使局部体积膨大,形 成根瘤。 功能:固氮作用。(根瘤菌含有固氮酶----钼蛋白和钼铁 蛋白)
表皮 韧皮部
中柱鞘 内皮层 凯氏带
薄壁细胞
㈠表皮 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表皮细胞壁薄,角质层薄,不具气
孔,部分细胞细胞壁外突生长,形成根毛。 ㈡皮层
外皮层为紧靠表皮的一层或几层细胞,细胞较小,排列 紧密,无胞间隙。可代替表皮起保护功能。
皮层薄壁细胞占皮层的绝大部分,细胞体积大,排列疏 松,有明显的胞间隙。
表皮 皮层
维管束 髓 髓射线
①维管束:茎内的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
部常结合成束,称维管束。

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的根茎叶

網狀脈葉片
範例圖片:
姑婆芋葉片的真正功用是什麼?
遮陽
沒有作用
增加吸收 陽光的面積
答錯了!
再試一 次吧!
答對了!
下一題
網狀脈的葉片長怎樣?
比較細長
比較寬大
比較渺小
答錯了!
再試一次
答對了!
資料來源
• .tw/00032/biology/plant/plant_root.htm
葉片上還有線
• 另外,葉子不是只有一片薄薄的,還 有葉脈。 • 分別為平行脈與網狀脈 • 網狀脈葉片,較寬大,平行脈葉片, 較細長.
平行脈
• 直出平行脈:竹子、觀音 棕竹…的葉脈,葉脈由基 部伸長向葉尖,各脈與中 央主脈平行,只在葉尖及 葉基聚在一起。
平行脈葉片
範例圖片:
網狀脈
•通常雙子葉植物的葉片 除了主脈外,由側脈分出 數多更小的細脈,形成密 密麻麻的網狀稱為網狀脈,因為很少 下雨,為了不讓體 內的水分太快蒸發 出去,因此將葉子 退化成像針一樣細 小,才不會讓水分 蒸發的太快,這種 葉子稱做針狀葉。
鱗狀葉
•地球上的水分很不平均,有些地方的降水 少,如沙漠、高山等,植物為了適應降水 少的地方,所以儘量把葉子縮成鱗片狀, 甚至到不見蹤影的地步,目的是為了減少 水分的流失。
血型統計
血型 A型 B型 O型 AB型
人數
10人
6人
5人
3人
圖表與連結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伸東國小
人 數
人數
A
B 血型
O
AB

植物的根茎叶

植物的根茎叶

地上莖的變態
肉質莖
莖膨大而柔軟多肉, 可以貯藏大量的水 分及養分,如:仙 人掌、綠珊瑚。
綠珊瑚肉質莖
地下莖的變態

根莖 莖橫走於地表下, 外表很像根,但是 具有節,節上也可 以生芽及不定 根。 成為貯藏養分和繁 殖的器官,如:竹 類的地下莖,及荷 花的地下莖 ( 蓮藕 ) 。
地下莖的變態

鬚根系
牛筋草的鬚根
根的變態
許多植物,由於適應不同的環境,就演變出 各種變態,不論外形及構造都 已失去或減少 原有的功能。常見的變態根有四種,分別敘 述如下。 1.貯藏根 根部特別肥大,可貯藏大量的養分和水分。 如:甘藷、大麗花、蘿蔔、胡 蘿蔔。

根的變態
2.呼吸根 露出地面,以便補充空氣。海茄苳、水筆仔、 林投等都從主根上長出呼 吸根。 氣生根 暴露在空氣中的根,可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並幫助呼吸,很多蘭科植物都 是氣生根。榕 樹枝幹上垂掛下來的鬍鬚就是氣生根。
軸根系
構樹的軸根
根系

鬚根系 主根不發達或完全消失,而由莖的基部生出 許多同等大小的根,然後再各自生出更細小的 分枝,稱為「鬚根系」。 草本單子葉植物大 多數屬鬚根系,例如:禾本科、棕櫚科、龍舌 蘭科、露兜 樹科......等。有一些草本雙子葉植 物也有鬚根系,例如:甘藷及草莓等等用 無 性繁殖的草本植物。
3.捕蟲葉 如豬籠草、捕蠅 草、毛氈苔,葉 特化後可捕捉小 蟲,並可直接吸 收,利用消化分 解後的養分。
豬籠草
不同形態的葉
豬籠草
捕蠅草
不同形態的葉
毛氈苔
不同形態的葉
4.繁殖葉 有些植物的 葉子,如落 地生根,葉 緣會長出小 芽,所以葉 片具有繁殖 的能力。
落地生根

认识植物的根茎叶优质PPT资料

认识植物的根茎叶优质PPT资料

小脈從中肋兩側橫出不,直同達葉的緣,葉各小形脈平、行,葉稱為緣『側、出平葉行脈脈』有。芭蕉葉、月肉桃、內美人的蕉 葉綠體中含
葉肉內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 可行光合作用,提供植物所需的養份。
有一條顯著的主脈,有分出葉多數綠側脈素,排,成羽狀可,側行脈再光分出合多數作細脈用,稱,為提『羽供狀脈植』 物所需的養份。
认识植物的根茎叶
認識植物的根莖葉
按一下任選主題
植物的葉 葉的變態 植物的莖 不同形態的莖 植物的根
離開
不同形態的根 有毒的植物
植 物的葉
葉的構造和主要功能
葉針或刺: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狀,以避免水分散失。
葉 形- (一)
葉子可分為單葉和複葉。不同植物的葉子有
葉片具有主脈數條,均從葉柄生出,開展像掌狀,稱為『掌狀脈』
對 生:葉子兩兩成一對的生長
複葉:一根葉柄長出呼兩枚吸或兩作枚以用上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有些植物
直出平行脈有竹子、兩耳草、水稻
葉 形 –(二) 的葉為適應特殊生活而演化發生不同的構造及功
能,稱為變態葉。 單輪葉回生::目每一錄根片葉片柄的只葉長子出長一成枚一葉圈片狀,一輪一輪排 隊往上長
對 生:葉子兩兩成一對的生長
長著。
對 生:葉子 兩兩成一對 的生長
輪 生:一片片 的葉子長成一圈 狀,一輪一輪排 隊往上長
葉的變態(一)
有些植物為了適環境,演化發生不同的構 造及特殊的功能
回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 離開
捕蟲葉:部分植物生長在貧
瘠的土地上,葉子演化成可捕 食昆蟲的構造,直接攝食昆蟲 補充養分。
葉針或刺:仙人掌的
葉退化成針狀,以避 免水分散失。
葉下形一–頁(二)
葉 形 –(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须根系
❖ 主根不发达,早期停止生长或枯萎,由茎基 部节上产生大量的不定根,这些不定根继续发 育,形成分枝,整个根系形如须状,这种根系 称为须根系。一般的单子叶植物,如大麦、小 麦、水稻、燕麦、蒜、葱等,其根系均属须根 系。须根系入土较直根系浅。须根系多为浅根 系。
9
10
三、根尖的结构
根尖:从着生根毛处的上限到顶端的一段。根中生命活动 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 。
5
6
直根系
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由这 种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大多数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属直 根系。如双子叶植物棉、蒲公英、大豆、番茄、 桃等。一般直根系入土较深,其侧根在土壤中 的伸延范围也较广,如木本植物的根系其伸延 直径可达10~18米,常超过树冠的好几倍;草 本植物如南瓜,其伸延直径达6~8米.直根系 多为深根系。
❖ 内生菌根 真菌的菌丝穿过细胞壁进入幼根的 生活细胞内。胡桃、桑、葡萄、李、杜鹃。
❖ 内外生菌根 植物幼根的表面和生活细胞内均 有真菌的菌丝。草莓。
22
23
24
五、根的变态
植物的营养器官由于长期适应于周围环 境的结果,使器官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 发生变化,成为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并已 成为这种植物的鉴别特点,这就是变态。根 的变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贮藏根、气生 根 、寄生根 。
第一节 根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一)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从主根上生出的侧根,可称为一级侧根(或支根),或
次生根;一级侧根上生出的侧根,为二级侧根或三生根
以此类推。
3
4
❖ 1.定根和直根系 ❖ 种子植物的第一个根是种子内的胚根
突破种皮而形成的,称为 主根 或直根。 根产生的各级分支称侧根。主根和侧根 合称为定根。由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 组成的根系为直根系。 ❖ 2.不定根和须根系 ❖ 由植物的茎、叶、老根等处形成的根叫 不定根。 须根系主要是由茎基部产生的 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它的主根生长缓慢 或停止生长。
❖ 可分为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11
12
根尖纵、横切面
13
根冠
位于根尖前端的一种保护结构。形状如冠,具有保 护根尖生长点不受土壤摩擦、损伤的作用。
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当根端向土 壤深处生长时,根冠的薄壁细胞不断受到磨损和 脱落,同时新的根冠细胞又不断地从顶端分生组 织产生,使其补充而仍旧保持原状。另外,根冠 外层细胞壁高度粘液化,往往可以减少根与土壤 颗粒之间的摩擦。根冠还是控制根部向地性的一 种组织,是感受重力的部位。
四、根瘤与菌根
❖ 根瘤:马铃薯、花生、蚕豆等豆科植物的根上, 常常生有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 根 瘤的产生是由于土壤内的根瘤菌,被根毛分泌的 有机物质所吸引而积聚在根毛周围,在根瘤菌分 泌的纤维素酶的作用下,使根毛细胞壁溶解,根 瘤菌进入根毛,然后自根毛向内侵入,最后到达 根的皮层细胞内,并迅速分裂繁殖。皮层细胞受 到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也迅速分裂;产生大量新 细胞,致使皮层局部膨大,结果形成一个瘤状突 起物,此即根瘤 。
18
19
20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为共生生活,是共生关系。根瘤形成
过程中,植物根内积累大量的糖,这些糖就成 为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但根瘤菌能 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绿色植物和非绿色植物 之间建立了一种共生关系。
21
菌根有三种类型
❖ 外生菌根 真菌的菌丝大部分生长在幼根的表 面,形成菌根鞘,只有少数菌丝侵入表皮、皮 层的细胞间隙中。松、云杉、榛、山毛榉等。
止,体积扩大,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轴方向延伸, 因此,称为伸长区 。细胞质成一薄层位于细胞的边 缘部分,液泡明显。伸长区的长度通常为2一5毫米, 外观较为透明洁白,可与生长点相区别。 由于伸长区的细胞迅速同时伸长就成为根尖深入土层 的主要动力。 最早的筛管和最早的环纹导管,往往出现在这个区域
16
根毛区(成熟区) ❖ 根毛区位于伸长区之上,随植物种类和环境条
25
(一)贮藏根
根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肥大肉质,其内贮藏 营养物质,这类根成为贮藏根。根据来源不同可 分为肉质直根和块根两种类型。
(1)肉质直根 肉质直根的上部由胚轴发育而成, 这部分没有侧根发生,下部为主根基部发育而成, 外生有侧根。如萝卜、胡萝卜、甜菜的肥大直根, 属于肉质直根。
(2)块根 块根是由植物的侧根或不定根发育而 成,外形上呈不规则的肥厚块状,内部贮藏大量 营养物质,如大丽花、花毛茛、甘薯等。
Hale Waihona Puke 14❖ 生长点❖ 分生区位于根冠的内侧,全长约 1-2毫米。此区 是分裂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区,又称生长点。分 生区产生的新细胞,一部分补充根冠因摩擦而脱 落的细胞;而大部分经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逐 渐形成根的各种组织。此区是根端的顶端分生组 织,细胞具有顶端分生组织的特点。
15
伸长区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方的部分,细胞分裂已逐渐停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一节 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二、根和根系的类型 三、根尖的结构 四、根瘤和菌根 五、根的变态
1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第一节 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 1、吸收作用——为根的主要功能 2、固着与支持作用 3、输导作用 4、合成功能 5、储藏与繁殖
2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件不同,长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根毛区表面 密生根毛,增大了根的面积,根毛区是根部吸 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根毛区内部的细 胞已停止伸长,并多已分化成熟而成为各种成 熟组织,故亦称为成熟区。
❖ 伸长区和具根毛的成熟区是根的吸收力最强的 部分,失去根毛的成熟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 导和支持的功能 。
17
26
图 3-11 萝卜肉质直根的发育过程
图 3-12 甘薯块根 27
28
(二)气生根
由茎上产生,不深扎土壤而暴露在空气中的 根,称为气生根。气生根因担负的生理功能不同, 又可分为支持根、攀援根和呼吸根。 (1)支持根(支柱根) 有些植物为了支持植 株的地上部分,常会从茎上产生一些具有支持作 用的不定根,称为支持根,如玉米、榕树等。 (2)攀援根 一些藤本植物从茎的一侧产生许 多不定根,借以固着在其它树干、山石或墙壁等 物体表面,这类不定根称为攀援根,如常春藤、 络石、凌霄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