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跟师笔记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模板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跟师笔记时间:年月日。
中医儿科师承跟师笔记

中医儿科师承跟师笔记
以下是一个中医儿科师承跟师笔记的示例: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跟师对象:张老师(中医儿科专家)
今天我跟随张老师在诊所进行了实地学习。
张老师首先向我介绍了儿科疾病的基本特点,以及中医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的优势。
然后,我们讨论了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在讨论的过程中,张老师强调了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性。
他指出,对于儿科疾病,尤其要注重望诊和闻诊,因为儿童的表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观察和聆听来了解病情。
接着,他详细解释了各种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煎汤、推拿等。
随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实际操作。
我帮助张老师准备针灸用的银针,并观摩了他为一个小男孩治疗感冒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也明白了中医儿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诊所工作结束后,张老师与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他告诉我,中医儿科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够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治疗。
他还鼓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多参与临床工作,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今天的跟师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了解了中医儿科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还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儿科医生而努力奋斗。
中医皮肤科跟师笔记范文

中医皮肤科跟师笔记范文
带教单位:XXX 医院指导老师:XXX 继承人:XXX
跟师日期:XX 年4 月2 日跟师地点:老师诊室
随诊(操作)记录:跟师笔记内容苏庆申,男,60 岁。
右上腹痛一天,舌苔黄,现在有很多中医师承者,跟了老师后,不知道如何做临床记录,每日所做的也就是抄抄药方,记记辩证。
跟师学习讲述常见病治疗单验方经验。
以中医传统的治疗八法为主线,或讲故事,或讨论授课,或临证解疑,从而深入浅出学习推荐中医师承最新政策、、中医经典医案方剂学、、中医师承等。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书写范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怎么写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书写范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怎么写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是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记录和整理师傅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以便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参考。
本文将介绍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的写作方法和范本,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知识。
一、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的写作方法1. 提前准备:在参与师傅教学前,应提前阅读相关中医文献,了解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准备笔记本、纸张、文具等写作工具。
2. 注重整理和分类:跟师期间,要重点记录师傅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将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可按照中医学科、疾病类型或治疗方法等进行划分,方便后续查阅和复习。
3. 注意关键信息:在记录时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提炼与记录,例如中医经典文献的引用、经方的使用、病案分析、辨证施治的要点等。
同时,记录师傅亲身经历和实际操作中的经验,以及其它可能与中医学习相关的内容。
4. 清晰明了的表达:应尽量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将重点内容写下,以保证笔记的清晰明了。
可以使用标题、分项、重点标注等方式,照顾到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5. 增加个人见解:在记录师傅所传授的内容时,也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自己的理解,还能使笔记更丰富完整。
二、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的范本中医师承跟师笔记范本-----------------------------------------------------------------标题:中医师承跟师笔记日期:xxxx年xx月xx日导师:某某医师1. 传统中医基础知识1.1 中医基本理论- 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五脏六腑1.2 中医诊断方法- 望闻问切1.3 中医辩证施治 - 证候辨别- 药物治疗- 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1.4 经络学说与穴位 - 经络分布- 主要穴位- 应用技巧2. 中医方剂与处方2.1 经典方剂- 四诊合参方- 常用方剂2.2 方剂组成与功效 - 中药成分2.3 处方技巧与注意事项- 药物搭配原则- 剂量控制- 煎煮方法3. 疾病诊疗3.1 常见病症与辨证要点- 头痛- 腹痛- 咳嗽- 发热- 等等3.2 病案分析与临床案例- 案例一:某某病患者,病史描述及辨证分析 - 案例二:某某病患者,治疗过程及结局4. 其他相关内容4.1 教学实践经验- 穴位定位技巧- 常见失误及解决方法4.2 中医文献解读- 《黄帝内经》的重要章节- 《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应用-----------------------------------------------------------------通过以上范本,可以看出中医师承跟师笔记的内容要点清晰,层次分明。
中医师承跟师每月心得

中医师承跟师每月心得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深知承传师承的重要性。
每个月,我都会和我的师父进行交流,学习新知识,分享临床经验,以及探讨中医理论。
这种每月一次的师承交流,对于我的成长和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师承交流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到了许多传统中医的精髓。
师父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向我传授了许多宝贵的医术技巧和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在我日常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让我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同时,师父还会向我传授一些古老的医学文献和经典著作,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
除了学习,师承交流还是我进行临床案例讨论的好机会。
我会将一些复杂的病例带给师父,和他一起分析病情,讨论治疗方案。
师父会给予我宝贵的建议和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解决临床难题。
这种交流不仅让我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也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师承交流中,我还能够和师父一起探讨一些新的医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师父会向我介绍一些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让我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
同时,我也会向师父介绍一些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和他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这种双向的交流,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总的来说,每月一次的师承交流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
在这种交流中,我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医学知识,还能够和师父一起讨论临床问题,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
师承交流让我感受到了传统中医的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走好中医这条道路的决心。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医传统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治疗。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

师承教育跟师笔记一、跟师笔记,那可是师承教育的宝藏啊!就像探险家的地图,指引着我在中医知识的大森林里穿梭。
我师傅给人看病的时候,那专注的眼神,就像老鹰盯着猎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一边把脉,一边喃喃自语,我就在旁边拼命地记。
每一个脉象的描述,每一个用药的思路,都被我像拾贝壳一样,小心翼翼地收进跟师笔记里。
这笔记可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它是我通往医术高峰的一个个小阶梯呀。
二、我跟着师傅学习,那跟师笔记简直就是我的秘密武器。
你知道吗?就像厨师有自己的菜谱,我的跟师笔记就是我的医学菜谱。
有一回,来了个病人,肚子疼得厉害。
师傅看了看,问了几句,就开了个方子。
我在旁边一头雾水,师傅就耐心地给我解释。
他说这就像是打仗,要先搞清楚敌人的情况,再出兵。
我把他说的这些话,还有方子的配伍,都详细地记在笔记上。
这笔记,就像是我的军师,在我自己看病的时候,给我出谋划策。
三、跟师笔记是师承教育里最实在的东西。
它像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师傅的智慧和我的不足。
我记得有次师傅给一个咳嗽很久的病人看病。
师傅问了病人的起居饮食,又仔细听了听咳嗽的声音。
然后他告诉我,这咳嗽就像树的根烂了一点,得从根上治。
他开的药,就是在给树根浇水施肥,让树重新健康起来。
我把这些话记下来后,就常常翻看,每次看都觉得自己好像又明白了一点。
这笔记啊,就是我进步的见证者。
四、我的跟师笔记,就像一部连续剧,每天都有新剧情。
师傅每天接诊不同的病人,就像电视剧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
有个病人老是失眠,师傅给他把了脉,看了舌头,然后对他说:“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小池塘,现在水太浑了,所以鱼(心神)不安。
”师傅开的方子就是要让池塘的水清起来。
我在笔记上把这个生动的比喻也记下来了。
这样的笔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看的时候就像在看一部有趣的故事集,还能学到医术,多棒啊!五、师承教育中的跟师笔记是我的知识百宝箱。
每次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惊喜的盒子。
师傅给病人讲养生之道的时候,那叫一个生动。
跟师笔记模板

四川省第五批中医药老专家师承之老阳三干创作跟师学习笔记本管理单位: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指导老师姓名:罗云继承人姓名:严欢记录时间段:2014-2016年跟师笔记记录内容:主诉:胃脘, 胁肋胀痛1月现病史:1月前, 患者与他人生气后, 呈现胃脘, 胁肋胀痛, 伴反酸, 口苦, 无恶心, 呕吐等症, 无呕血及黑便, 尔后, 症状渐加重, 饭后腹胀, 胃脘胁肋胀痛尤甚, 纳食可, 年夜便稀溏, 每日3-4次, 小便正常, 睡眠欠佳.患者平素四肢不温.既往史:既往患高血压4年, 冠心病2年, 无肝炎, 结核病史, 无糖尿病史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 脉搏:75次/分,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睑结膜无苍白, 头颅五官无畸形, 唇无紫绀, 颈软, 甲状腺未触及, 咽红, 扁桃体不年夜, 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如常, 心率:75次/分, 心音低钝,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 全腹无压痛, 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薄白, 脉沉.辅助检查:胃镜:慢性胃炎.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胃痞证候诊断:肝郁脾虚西医诊断:慢性胃炎治法:疏肝健脾, 行气止痛处方:附子理中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白附片(先煎)30g 干姜10g 红参粉6g(冲)炒白术15g炙甘草6g 柴胡15g 枳壳20g 当归15g川芎10g 香附10g 白芍10g 陈皮20g4剂水煎口服 2日1剂服药后随诊患者自觉胃脘胀痛症状明显缓解, 偶有口干、口苦, 年夜便逐渐转干.在原方基础上家用吴茱萸10g, 黄连5g清胃热制酸止痛.本例患者因情志不遂, 郁怒伤肝, 肝失调达, 横乘脾土;脾失健运, 湿雍木郁, 肝失疏泄而成.肝失疏泄, 经气郁滞, 则胸胁胀满窜痛;太息可引气舒展, 气郁得散, 故胀闷疼痛可减;肝气郁滞, 情志不顺畅, 则精神抑郁;气郁化火, 肝失柔顺之性, 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脾, 脾气虚弱, 不能运化水谷, 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 则肠鸣矢气, 便溏不爽, 肝气犯脾, 气机郁结, 运化失常, 故腹痛则泻;便后气机得以条畅;舌红苔薄白, 脉沉, 为肝郁脾虚之证.本症病变在胃, 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 中焦受阻, 土虚木克, 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 脾为后天之本, 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 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 招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 气血运行受阻呈现肝胃和睦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需求本, 本标结合, 故疏肝理气, 疏通气机, 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 和胃止痛, 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 助柴胡疏肝, 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壳泻脾气之壅滞, 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 加强疏肝理气之功, 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 且具有呵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 活血止痛;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 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 苦以降通, 气滞郁结方可解除.附子理中汤健脾, 脾得温则运, 肝得疏则不克伐脾土, 本方既温脾又疏肝, 服药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 纳食可, 精神好, 收到较好疗效.指导老师签名:。
中医男科跟师笔记

中医男科跟师笔记
日期: X0X年XX月xXx日
跟师医生: X00
今天跟随导师XXX医生进行中医男科的临床诊疗工作,收获颇丰。
以下是今天的跟师笔记:
一、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XX岁,主诉途精频繁,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导师诊断为肾虚精关不固,采用固肾涩精的中药治疗,并辅以针灸调理。
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二、诊疗经验分享
导师指出,中医男科疾病多与肾虚有关,治疗时应注重调理脏腑功能,特别是肾、睥、肝三脏。
对于不同的疾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外,导师还强调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饮食调理等。
三、中药与针灸的应用
导师介绍了多种中药方剂,用于调理男性生殖系统。
如六味地黄丸、金馬肾气丸等。
在针灸治疗方面,导师强调选取正确的穴位,如关元、气海、足三里等,以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
四、跟师心得
通过今天的跟师学习,我对中医男科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导师严谨的诊疗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某某,女,50岁。以“身目发黄1周”就诊,自诉身黄、目黄、小便黄赤,两胁肋疼痛、纳呆、乏力,大便无异常。化验结果回示:乙肝小三阳,肝功异常。予茵陈蒿汤加减:茵陈20、栀子10、大黄10、元胡15、川楝子10、木香10、砂仁10、五味子15、炒麦芽10、神曲10、焦山楂10、赤白芍15、甘草10。14剂。
老师指示:六味地黄丸加味。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但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上百种。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某某,女,63岁。以“清晨腹泻1月余”就诊,自诉今1月来,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杂有黏液,泻后则安,平素自觉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软无力,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处方如下:熟附子10,党参20,苍白术各15,茯苓15,补骨脂15,肉豆蔻10,五味子15,吴茱萸5,厚朴15,山药30,干姜10,砂仁10,陈皮10,甘草5。7剂
门诊
吴某某,女,75岁。以“头晕伴四肢麻木半年”就诊,门诊测血压:120/60mmHg.自诉近半年来,头晕,两腿交替麻木,有时腿抽筋。伴口苦。舌苔黄,脉细弦。处方如下:生熟地黄20、山药20、丹皮15、泽泻15、山萸肉15、云苓20、续断10、桑寄生15、赤白芍药15、鸡血藤15、丹参15、甘草5。14剂。?
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
跟师学习笔记本
管 理 单 位: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
指导老师姓名:
胡继承时间段:
跟师时间
病房/门诊
内容
备注
2017.11.8
门诊
卢某某,女,45岁。以“手指麻木不适3月余”就诊,自诉左手拇指、食指、中指麻木3月余。舌质淡、苔白,脉细涩。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均不见效,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20、桂枝15、赤白芍15、生姜10、大枣10、葛根15、地龙10、桑葚15、鸡血藤20、丹参20、威灵仙10、甘草5。14剂?
老师讲解:方中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取四神丸之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与温中暖肠胃的熟附子、干姜、吴茱萸配合,运脾土,振奋中阳,中阳振复,升发运转,可使清升浊降,肠胃功能恢复正常;陈皮、砂仁理气健脾开胃;厚朴调气导滞;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上药合用,脾肾两补,温中寓涩,调气导滞,兼能清化湿热毒邪,使肠胃功能协调,溃疡性结肠炎自可逐渐康复
老师指示:此患者应拟诊为祖国医学血痹证之范畴。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老师指示:茵陈汤主治湿热黄疸,症见全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桔子,腹微满,口中渴但头汗出,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胆石症,胆道感染,蚕豆黄,高脂血症及肿瘤等。主要有利胆,保肝,抗菌,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及降血脂等作用。
雷某某,女,30岁。以“上腹痛2月”就诊,自诉平素急躁易怒,遇冷或生气则上腹痛加重。舌苔黄,脉弦。拟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枳壳15、陈皮10、赤白芍20、香附10、木香10、砂仁15、丹参10、元胡10、陈皮10、高良姜10、炒麦芽15、半夏5、甘草5。?
体会: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老师指示: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木香、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孟某某,男,68岁。以“食欲减退半月”就诊,自诉半月来,饭后腹胀,纳差、便秘。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予方药:苍白术各20、厚朴10、枳实10、陈皮10、半夏10、木香15、砂仁15、连翘10、地龙10、莱菔子10、炒麦芽15、焦山楂15、甘草5。7剂。?
山楂具消除肉食油腻积滞、除胀醒脾和胃之功效。莱服子消食下气,能除面食痰浊之滞,共同具有消导各种食物积滞之功效。中医认为“人有食积,必生痰湿”,因此,方剂中用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胃,再用茯苓健脾利湿使湿有出路。“食积日久则易生热”,故方中又用连翘清热散结,用于治疗食积停滞、脘腹痞满、呕吐泻泄等症,许多调理脾胃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来。
门诊
吴某某,女,46岁,以“腹痛2月”就诊,自诉2月来,脐周腹痛,大便一日数行或数日不行,腹痛与大便无明显关系,月经年后间隔三月方至,量少,年前周期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濡。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炙甘草10、僵蚕10、生枳实10、赤白芍各15、 厚朴10、失笑散10、广木香15、当归15、半夏5、炒陈皮10、川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