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专项训练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含答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 总复习专项训练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含答案)

小学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小古文阅读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_________(2)及日中则如盘孟及:_____________2.联系短文内容,翻译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谓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小儿辩斗的原因是: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儿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作答)4.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我明白(),从“孔子不能决也”的角度我明白()。

A.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B.知识是不分年龄的,只有多听取小孩子的意见,才能有所进步。

C.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二)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智:聪明,这里是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聪明”。

②雨(yù):下雨。

③父(fǔ):老人。

1.“其家甚智其子”中的“其”的意思是:__________,“其家甚智其子”中的“甚”的意思是: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背诵积累复习检测(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背诵积累复习检测(含答案)部编版

背诵积累复习检测一、古诗文默写。

1. ,唯见长江天际流。

2.谁言寸草心,。

3.欲把西湖比西子,。

4. ,出没风波里。

5.待到重阳日,。

6. ?为有源头活水来。

7.黄河远上白云间,。

8. ,只留清气满乾坤。

9.千里莺啼绿映红,。

10. ,润物细无声。

11. ,千万和春住。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二、把下列俗语补充完整。

1.八月暖,九月温, 。

2.一言既出,。

3.青,取之于蓝。

4. ,自胜者强。

5.天行健,。

6. ,日久见人心。

7.听君一席话,。

8. ,事非经过不知难。

9.树欲静而风不止,。

10. ,变则通,。

三、、把下列对联补充完整。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 ,近水远山皆有情3.白马西风塞上,。

4. ,一城山色半城湖。

四、根据要求写诗句。

1.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手法写雨的诗句是“,”。

2.《马诗》中李贺抒发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的诗句是“,”。

3.白居易《暮江吟》中描写日暮时分江南景色的诗句是“,”;《忆江南》中描写江南美丽景色的词句是“,”。

4.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

5.同样是送别,却有着不同的心境:“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6.先贤先烈为中华儿女孙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精神遗产,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和于谦《石灰吟》中的“,”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高尚节操和坚贞品格。

五、积累与运用。

1.老师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学习中要善于提出疑问,这样才能进步,正如王充说的“,,”。

当然,除了刻苦勤奋之外,还要善于抓住机会,因为“,”。

2.读历史人物事迹,我们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 ”的奉献精神,曹植“捐躯赴国难, ”的壮志豪情,以及陆游“位卑未敢”的赤胆忠心。

我们耳边仿佛还回荡着宋代名臣李纲“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的铮铮誓言。

3.“,,。

”面对困难,觉得无路可走时,鲁迅的这句话会给我们以指引,鼓励我们重整行囊,去开拓进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专项测评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词专项测评卷(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练习古诗词训练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春城..斜()..无处不飞花() 2.寒食东风御柳3.盈盈..一水间() 4.泣涕零.如雨()5.脉脉..不得语() 6.纤纤濯素.手()7.中庭..金络脑()..地白树栖鸦() 8.何当9.烈火焚烧若等闲..() 10.粉骨碎身浑.不怕()11.任尔..()..东西南北风() 12.当春乃发生13.天街..风波里()..小雨润如酥() 14.出没15.游园不值..柴扉久不开()..() 16.小扣17.因.风飞过蔷薇() 18.但.爱鲈鱼美()19.渭城朝雨浥.轻尘() 20.寂寞无行路...()二、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7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春城无处不飞花,。

3. ,要留清白在人间。

4. ,任尔东西南北风。

5. ,草色遥看近却无。

6.京口瓜洲一水间,。

7. ,唤取归来同住。

8.劝君更饮一杯酒,。

9. ,小扣柴扉久不开。

10. ,札札弄机杼。

11.春风又绿江南岸,。

12. ?眉眼盈盈处。

13.门前流水尚能西!。

14.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练习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练习卷

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卷班级:姓名:考号:一、看拼音写词语。

lǐng yùjiàn shù kǔ xíng qīng fùjié rán()()()()()二、填空。

01. ,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02.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03.《》是年月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会议上作的演讲。

张思德在执行任务时牺牲,毛泽东在演讲中,号召向他学习。

04.百里不同风,。

05.常将有日思无日,。

06.咬定青山不放松,。

07. ,不知秋思落谁家?08.大漠沙如雪,。

09. ,要留清白在人间。

10.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三、选择题。

11.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朵朵银棉。

12.下列语句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连续四次,才能发育成熟。

②然后就开始“睡眠”。

③吃了几天桑叶后便迅速长大,有时一夜之间就能长几分。

④一天后,醒来的小蚕已经蜕去旧皮,换上了新装。

⑤蚕刚从卵孵化出来时,跟蚂蚁一般大小,所以又叫“蚁蚕”。

⑥接着,它又使劲地吃起桑叶来,逐渐长大,然后又“睡眠”,蜕皮……A.⑤③②④⑥①B.⑤③④②⑥①C.③④⑤⑥①②D.⑤②④③⑥①1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王侯.(hóu)栅.栏(zhà)蒜.瓣(shuàn)B.僻.静(pì)亲吻.(wěn)耽.误(dānɡ)C.袭.击(xí)倾覆.(fù)栖.息(qī)D.彼.此(pǐ)褐.色(hè)骆.驼(luò)14.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稚”是左中右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禾”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句式变换》练习题(附答案)关联词运用常考题型:1.按要求改写句子(句子互换)。

2.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3.给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考题回放一、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被”字句)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

(肯定句)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

(反问句)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感叹句)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

(改“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周日能去看画展,我必须周六写完作业。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

”(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过关一、“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词句段运用。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以“风”为对象,用第一人称写一组句了)风:我是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

2.下列词语都与戏曲有关,请你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跑龙套唱白脸粉墨登场科班出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晶莹的露珠晶莹的冰雕晶莹的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写句子。

1.优秀的运动员光荣地获得大会颁发的奖章。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雨点在五颜六色的伞上跳舞。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几句话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花是___________;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补充句子,组成排比句)三、按要求写句子。

1.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汉字的辨析》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汉字的辨析》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汉字的辨析》练习题(附答案)常考题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出某个同音字)。

2.给多音字注音;选择正确的拼音;选择题。

3.改正词语、句子中的错别字(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选字填空。

考题回放一、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tuō】()地()下【hú】()水()蝶【yún】()彩耕()【jī】()饿()遇二、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和面温和和稀泥B. 正月正在正襟危坐C. 蓄养畜产畜牧D.中华华山华罗庚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专心至志画蛇添足惟妙惟肖精兵简政B.画龙点睛赞不决口好高骛远固若金汤C.山清水秀层峦叠嶂仪态万方口若悬河D.诲人不倦一明惊人迫在眉捷形影不离四、选字填空。

(梢稍哨捎)1.请你帮忙把东西()给他。

2.一阵风吹来,树()微微颤动了几下。

3 你()等一会儿,他马上就来。

4.小明一边吹着口(),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色。

考点过关一、找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A.竣工熙熙攘攘神采奕奕旁逸斜出B.寒喧碧空如洗可见一斑汹涌澎湃C.嘶哑失声痛哭逸闻趣事不落窠臼D.鱼贯无缘无故独具匠心绘炙人口二、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C.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清翠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D.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祟。

三、写出不同的“jun”字,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1.这座大楼终于()工了。

2.这里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岭,历来有“天险”之称。

3.一群()马在草原上奔驰。

4.这个小姑娘长得真()俏。

四、下列四组汉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服脏脑磊肥B.护顶烂炳锻C.教政功牢救D.仰休伪传优五、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

治国安帮理直气状赞叹不以攻无不刻络绎不决自做自受费寝忘食无精打彩六、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专项训练(含参考答案)

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专项训练一、把作品和对应的作者及国家连一连。

并完成练习。

《汤姆·索亚历险记》丹尼尔·笛福俄国《鲁滨逊漂流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美国《骑鹅旅行记》列夫·托尔斯泰英国《穷人》马克·吐温瑞典《鲁滨逊漂流记》全文处处紧扣一个“_____”字,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英国等故事情节。

二、把下列古诗句或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

2.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

3.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

4.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5.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

6.才始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

7.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

8.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

9.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

10.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

1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12.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

1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14.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6.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17.______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

18.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19.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20.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

2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比一比,再组词。

挪()蒸()萎()锻()榛()鞭()那()承()委()段()秦()便()秧()番()雅()勃()旬()熬()秋()翻()鸦()脖()询()遨()蒜()醋()饺()翡()拌()栗()算()酣()咬()匪()伴()粟()筝()麦()寺()逛()籍()屉()怖()挣()青()等()狂()箱()世()布()瞅()魔()胖()刑()哼()峻()残()秋()摩()拌()型()享()俊()浅()窝()啃()舅()鸿()鼎()旺()炊()锅()肯()臼()鸥()顶()狂()吹()乘()裙()兜()币()哎()橱()锈()乖()群()竟()巾()艾()厨()绣()抒()玛()蕴()毒()撇()噎()搓()揉()妈()蘸()霉()弊()壹()差()匣()猹()吭()娜()伊()搅()埃()狎()喳()坑()挪()尹()觉()挨()伦()藤()析()拆()碱()顽()卓()论()腾()折()晰()减()颇()悼()效()蚀()乏()誉()衔()粪()捐()郊()浊()泛()誊()衍()类()娟()澡()械()逆()玫()或()漩()喑()燥()诫()朔()枚()域()旋()暗()恃()涕()谦()蹊()涧()叔()畔()持()梯()歉()溪()间()菽()胖()二、填空:1、“蒸”字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笔,它的读音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可以组成词语:,。

2、“鼎”字共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笔。

它有四种意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②大。

③(方)锅。

④正当,正在。

“三国鼎立”的“鼎”应取第种解释;“鼎力支持”的“鼎”应取第种解释;“鼎盛” 的“鼎”应取第种解释。

3、“舅”字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笔,它的读音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可以组成词语:,。

这个字的第三笔是(),名称是()。

4、“兜”字的读音是(),大写字母是()。

它总共有()笔,第八笔是()。

用部首查字法它可以查(),再查()笔。

三、选字(词)填空:1、挪揉搓撇搅拌捐擦小丽听说这一次的()献可以()旧衣服,十分高兴。

她回到家里,找出了自己一些不合穿但还十分新的衣裙,冼()了起来。

你看她,先拿来一个盆子,倒进洗衣粉,放进水,()了几下,再把湿衣服放进去。

她()着嘴,用力地()着。

一会儿,把凳子()了一下位置,再()了()头上的汗珠,继续洗着……2、哼啃哎噎喳吭小刚放学回到家里,发现家里还是像往常一样空无一人。

于是他“唉”地叹了一口气,从锅里拿了一个馒头,猛()了两口。

谁知这就()住了,一下子()()地咳了几声。

终于吞下去了,可外面有几只麻雀在叽叽()()地叫。

小刚心想:(),连你们这几只笨鸟也来嘲笑我?岂有此理。

( ),好像有人回来了。

3、呀吗吧呢小明,你吃饭了()?小明,你怎么还不吃饭()?小明,你该吃饭了()?小明,你总该吃饭()!三、找出下面成语的错别字,再改正。

声嘶力绝()拾人牙惠()史无前列()始终不逾()世外桃园()势不可挡()舔犊情深()手不辍卷()手屈一指()授受不清()缩手无策()束手束脚()水乳交溶()水性扬花()顺利成章()死心踏地()四、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模棱背便喝夹强薄给磨没将兴冲喷曾晃当吓还难糊差着了的为重间盛和传待乐一、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练习:(6+2+2+2=14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一儿曰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在横线上填空并加上标点。

2、改为直接引述句: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改为间接引述句: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解释“孰为汝多知乎?”二、阅读《匆匆》片断,回答问题:(5+3+4+3=15分)在()里,在()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外,只有()罢了;在()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

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呢?1、按课文内容在()里填空。

2、解释加点的词:徘徊:课文中第一个“赤裸裸”是指:第二个赤裸裸是指:3、用~~~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你对这个比喻句的理解。

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三、阅读《桃花心木》片断,完成练习。

(6+4+3=13分)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人,能比较经得起(),会锻炼出()。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显示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了。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文段中“不确定”出现了两次,这里“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3、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shao shao)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霄宵),不许间(jian jia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决)。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这段话选自课文,作者是。

我还知道他的一些著名作品:例如和。

2、用——线划出文段的中心句。

围绕中心句文段写了()件小事,分别是()()()()()(概括出小标题,每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3、用上“除非”写一句话:4、在括号里划掉不恰当的字或字音。

五、阅读文段,完成练习:(3+2++2+3+3=13分)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然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才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1、这篇课文题目是《》,作者叫(),文中写到的父亲是无产阶段革命家()同志。

2、给文段中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用~~~~划出文段中相互照应的两处句子。

4、写出近义词:含糊()避免()着急()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父亲这一次为什么这样含糊的回答我的问题?六、读文段,完成练习。

(5+4+5=14分)()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了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了,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文中划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3、这是()主席1944年9月8日在()同志的()会上所作的演讲,题目是《》。

他号召大家学习()的精神。

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断,完成练习。

(4+6+4+4+6=24分)她赶紧()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妈留住。

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奶奶把小女孩()起来,()在怀里。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人们说。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姐姐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2、用——线划出描写小女孩的幻觉的句子,并找出一些词语的反义词:高大()美丽()寒冷()饥饿()痛苦()3、用~~~线划出小女孩死后的神态、动作的句子。

作者为什么要把她死后的神态动作写得这样具体呢?4、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为什么?写出你的理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练习题(六)课外阅读(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练习题(七)习作一、写事:难忘的第一次;写调查、看到、感受到的民风民俗;写经历过或从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二、写事物: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工艺品等三、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观漫画《假文盲》有感;我的理想;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四、自由作文。

人、事、景、物,想象文,其他内容。

五、成长足迹:老师、同学(人)校园(景)一节课或一次活动(活动)六、依依惜别:(应用文)演讲稿,赠言,倡议书,建议书,信。

六年级下册复习练习题(八)古诗词一、默写《七步诗》,(4分)并填空:(合计16分)1、这首诗里写到了()种事物,分别是。

3分2、这首诗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请分别找出来,并作解释:4分的意思是;的意思是;的意思是;的意思是。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句。

这两句诗是()对()说的,它的意思是()。

3分4、这首诗用了()手法,全诗用()和()来比喻()之情。

2分二、《鸟鸣涧》是()朝被称为“诗佛”的()写的。

全诗写了这个季节(时间)(地点)(怎么样)的景色,突出了一个“()”字。

诗中有一个字“时”,它的意思是:。

8分。

三、(6+4分)《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

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我还能默写一首送别诗,并写上朝代和作者:()四、《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杜甫,被称为“()”。

我曾经学过他写的另外一些诗()(写上诗名,三个)。

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有两个用得十分好的“对子”,也即是“对偶句”,是:(),()。

(4分)五、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10分)1、这两首诗都用了()的手法,第一首明写(),实质要表达自己()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赞扬了它们()的精神。

2、《石灰吟》的“吟”在这儿是();“尔”的意思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