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18秋在线作业[答案]22

合集下载

2018高考北京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高考北京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高考北京历史试题及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8高考北京历史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13.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㒺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15.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且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1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学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A2. “史”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的文献中?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战国答案:B3. 《春秋》是哪位史学家的作品?A. 孔子B. 左丘明C. 司马迁D. 班固答案:A4.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体裁的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答案:B5.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A. 司马光B. 班固C. 司马迁D. 左丘明答案:A6.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前四史”之一?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答案:D7. “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A. 《明史》B. 《清史稿》C. 《新元史》D. 《清史》答案:A8. “史学三家”指的是哪三位史学家?A. 司马迁、班固、范晔B. 司马迁、班固、司马光C. 司马迁、班固、左丘明D. 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答案:A9. 中国古代史学的“三长”指的是?A. 才、学、识B. 史、志、传C. 纪、表、志D. 书、记、志答案:A1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纪传体史书?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前四史”?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三国志》E. 《资治通鉴》答案:ABCD12. 中国古代史学的“四体”包括哪些?A. 编年体B. 纪传体C. 纪事本末体D. 通史E. 纪表志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范晔E. 刘知几答案:ABCDE14.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二十四史”?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E. 《明史》答案:ABCE15. 下列哪些作品是纪传体史书?A. 《史记》B. 《汉书》C. 《后汉书》D. 《资治通鉴》E. 《三国志》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国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

《中国史(上)》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史(上)》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史(上)》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青铜器:青铜器是用铜、锡、铅的合金铸成的器物。

这类器物盛行于商周时期,可分为礼器、饮器、武器和工具四类。

礼器如钟、鎛等;饮器有爵、鼎、觚、尊、甗等;武器有簇、戈、矛、戚、刀等;工具有斧、锛、锯、凿、钻、铲等。

出土的青铜器大小不同,样式各异,装饰精美。

说明当时的青铜铸造业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期,进入了文明时期。

2.丝绸之路:古代联结亚、非、欧三洲的通道。

西汉时,通过新疆的中西陆路通道有两条:南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阳关)、鄯善、于阗,莎车等地,越葱岭到大月氏、安息等国;北路经敦煌(玉门关)、车师前国、龟兹、疏勒等地,越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由此南下可以到达安息,由安息向西可以到达大秦。

这两条道路是当时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大动脉。

当时,中国的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深受人们的喜爱。

由于通过这两条路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同中亚、西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

3.五胡六夷: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

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遭到空前削弱。

在这种形势下,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相继内迁。

所谓“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再加上南方的巴人,合称“六夷”。

匈奴主要指西汉以来的南匈奴,主要迁晋北,入塞者二十余万;鲜卑分为几支,拓跋部迁代郡及云中一带,秃发部和乞伏部迁于陇西;羯人被称为匈奴别部,居上党及太行山附近;氐、羌族大部分迁黄河流域的关中;至于巴人则迁于汉中以及所属的略阳等地。

4.甘露之变:唐代皇帝和朝臣反对宦官专权的事件。

宦官掌握了中央军权后,地位愈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宦官专权局面形成。

文宗即位后,企图惩治宦官,任用李训和郑注等人夺回皇权。

835年,经过一番布置,文宗登紫宸殿朝见百官,李训用计谎称天降甘露,企图将众宦官引入埋伏,一举消灭,但被仇士良看出破绽,劫文宗回宫,并派出禁军大杀李训被诛杀等许多朝臣。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C项,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 B解析: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

通过分析,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 A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鼎”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王对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周王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本题所给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没有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4. C解析:解题应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也随之动摇,到了周朝后期,分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形成了分裂割据势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所给A、B、D三项都不是造成分裂割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5. B解析:根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的内容及其中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来看。

6. A解析:从整个材料看,商贾与小民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包买商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C解析:此题为历史结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理解和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和民族独立。

A项说得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B项不符合实际,美国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只要求对清政府进行改良,企图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8.11半期历史习题(解答)

2018.11半期历史习题(解答)

2018年秋季高2017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从孔子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在平常的时候说鲁国的语言,在诵读经典和周礼的时候用雅言,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语言虽有异,但天下一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孔子一个人的态度;C选项错误,这时候周天子权威已不复存在。

D选项错误,孔子平日里都用鲁国语言来传。

2.【答案】A【解析】道家思想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做事,崇尚逍遥自得,材料中“不遵从自然”结果收到了惩罚,说明该寓言主张顺应自然,说明是道家思想,A正确;B讲究秩序和规律;C注重法制,依法治国;D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

3.【答案】B【解析】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平等的爱,而孟子强调维护合理的等级秩序,不认可“兼爱”,故选B;孟子也具有济世情怀和民本思想,孟子并不会为此强烈批判,故排除AC;“兼爱”并未反映出追求实用功利,排除D。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是道家学说的主张“无为而治”,B是墨家学派的主张“尚贤”,C项“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是儒家孟子思想,所以都不符合作为法家的商鞅的要求,故排除。

D项的主张是“重农”,而法家主张“重农抑商”的,故选D。

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社会现实,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6.【答案】B【解析】材料讲的是君主之上还有“天”,君主的行为会受到上天的反映,这就是“天人感应”的思想,有利于制约君主的权力,排除A,选B;材料中董仲舒的思想并不能体现哲理性,而且也不是“直接效果”,排除C、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兴太学,讲授四书五经,和太学生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可以看出是将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故答案为C。

18秋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18秋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判断题) 1: 战国时期,文武分职明显,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将相之下各有分职。

武官有国尉(中央武官)、都尉(地方武官)、廷尉(刑罚)、司马(军事和军事行政)等。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2: 进入民国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的南京政府的一切都集中在袁世凯、蒋介石等个人手中,实际仍是以军权支持的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实行法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3: 清代六部的分工主要有:吏部,掌管人事工作。

户部,掌管民政财政工作。

礼部,掌管文教礼仪及部分对外关系事务。

兵部,掌管军事行政及武职任免等事务。

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工作。

工部,掌管工程修建事务。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4: 相同的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相同的政体也可以有不同的国体。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政治组织形式上采取参议会制度。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6: 东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7: 1906年,清政府改兵部为海军部,直接统辖新军。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8: 庙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9: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不是一个资本阶级的政权。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0: “三司”有大、小,由御史台、中书、门下组成的为大三司,具体则为御史台的侍御史、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门下省的给事中组成。

由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组成的则为小三司。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1: 唐代租庸调制以后的赋役征收制度主要有三次较大的变化,即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A: 错误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13: 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考生的来源,主要有生徒和乡贡。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科目代码:313)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发现的古人类中,与今中国人渊源最为直接的是A.元谋人 B. 北京人C. 丁村人D. 山顶洞人2.西周前期,曾先后向东、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张,其中向南扩张主要发生在A.成王时期 B. 穆王时期C. 昭王时期D. 宣王时期3.韩愈学说的核心是“道统论”,其“道”是指A.正宗的儒家学说 B. 道家的本体论C. 事物运行的规律D. 阴阳变化的根本4.宋代至清代我国书籍印刷的主要方式是A.泥活字印刷 B. 木活字印刷C. 雕版印刷D. 铜活字印刷5.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清代有“四大名绣”之说。

四大名绣是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B. 汴绣、越绣、苏绣、闽绣C. 汴绣、粤绣、湘绣、闽绣D. 苏绣、鲁绣、湘绣、蜀绣6.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

鸦片战争后,主要以《四洲志》为基础成书的重要著作是A.《海国图志》 B. 《瀛寰志略》C. 《中西纪事》D. 《各国史略》7.在晚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欺骗、拐卖至海外,从事奴隶般的劳动。

使西方国家“招募”华工出国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8.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 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A.陈独秀 B. 木活字印刷C. 杨匏安D. 铜活字印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2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2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A. 陕甘宁边区政府B. 华北人民政府C. 东北人民政府D. 中原人民政府【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2题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是()A. 内阁B. 翰林院C. 军机处D. 理藩院【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3题在中国封建社会,可能对中央构成威胁的地方行政层级是()A. 保甲乡里、乡治组织B. 县级基层组织C. 郡、州、府等地方政权中坚组织D. 州、道、路、行省等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4题清代中央机构中不在监察机构监察范围的是()A. 都察院B. 内阁C. 内务府D. 军机处本题分数1分第5题金熙宗时中央行政机构中最重要的是()A. 勃极烈B. 中书省C. 枢密院D. 尚书省【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6题清代养廉银的发放对象是()A. 总督B. 巡抚C. 京官D. 地方官【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7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A. 国民政府B. 总统府C. 国民大会D. 军事委员会【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8题考试院院长须经总统提名后,()同意后任命。

A. 行政院B. 监察院C. 司法院D. 立法院本题分数1分第9题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地或任职地的州一级行政机构是()A. 府B. 军C. 监D. 镇【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0题辽朝南面官系统中尚书省的权力仅有()A. 行政任免权B. 司法执行权C. 军事执行权D. 财政、赋税权【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1题唐代翰林学士开始设置于()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A. 皇帝的文学侍从B. 国子学教授C. 皇帝的顾问D. 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唐代中枢机构草诏权的转移过程正确的是()A. 中书令—北门学士—翰林学士—枢密使B. 中书舍人—北门学士—翰林学士—枢密使C. 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枢密使D. 北门学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枢密使【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宋代最重要的入仕途径是()A. 科举选士B. 荫补入仕C. 军功入仕D. 流外补职【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5题辽朝在设立的南面官统中,掌握军政实权的机构是()A. 汉人枢密院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尚书省【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16题元朝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同时负责管理吐蕃政务的机构是()A. 参议院B. 通政院C. 集贤院D. 宣政院本题分数1分第17题 1938年的国民党临时大会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A. 总统制B. 总裁制C. 委员合议制D. 首长负责制【正确答案】 B本题分数1分第18题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的机构是()A. 直隶制B. 属州C. 直隶厅D. 厅【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19题袁世凯在撤销国务院后,设立的辅弼性机构是()A. 政事堂B. 中央政治会议C. 约法会议D. 国会【正确答案】 A本题分数1分第20题清代汉族士人出仕重要官职的途径几乎都是()A. 通过进士考试B. 拥有庶吉士身份C. 通过举贡D. 通过荐举本题分数1分第21题唐代设置的九寺中和刑部职掌相关的是()A. 宗正寺B. 太常C. 太仆寺D. 大理寺【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22题唐后期,宦官专权危害朝廷的根本原因是()A. 皇帝年幼继位B. 宦官受到皇帝宠信C. 宦官充任内枢密使D. 宦官掌领禁军【正确答案】 D本题分数1分第23题中国古代通过考试手段选取官员的制度是()A. 举荐制B. 辟除制C. 科举制D. 捐纳制【正确答案】 C本题分数1分第24题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生产力水平D. 国家的国体、政体本题分数1分第25题鉴于魏晋南北朝州郡长官权重失控的历史教训,唐代初年在州郡之上设置监察区域是()A. 道B. 台C. 路D. 方镇【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域外观念与地下文物
D.传世文献与域外文献
[答案]:B
25.谱学不包括:
A.家族族源、世系
B.任官经历
C.选官制度
D.婚姻关系、子孙支脉
[答案]:C
26.“史才三长”主要是:
A.学、识、德
B.才、德、学
C.德、才、识
D.才、学、识
[答案]:D
27.《水经注》是一部()著作:
A.地理学
B.目录学
C.碑刻学
D.经学
[答案]:A
28.编年体史著主要特点是:
A.按照逻辑顺序编排史实
B.根据重要性排列史料
C.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述史实
D.以人物编列史实
[答案]:C
29.元代官方修史机构是:
A.史馆
B.翰林国史院
C.翰林院
D.弘文馆
[答案]:B
30.不属于乾嘉学派的学者是:
A.王鸣盛
B.魏源
C.赵翼
D.钱大昕
[答元学案》
C.《廿二史札记》
D.《宋论》
[答案]:C
13.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内容是:
A.与历史研究的范围一致
B.研究中国史学本身的发展
C.现代学者的历史研究
D.研究史学机构的发展
[答案]:B
14.《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魏源
B.龚自珍
C.张穆
D.何秋涛
[答案]:A
15.不是《唐会要》作者的是: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5.《通典》的体材是典制体断代史。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6.《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是李吉甫。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不是宋代编年体史著。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8.《史记》中的《月表》指秦、楚之际的史实。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C.东北
D.西藏
[答案]:D
22.《国语》中篇幅最多的是:
A.《齐语》
B.《晋语》
C.《周语》
D.《鲁语》
[答案]:B
23.《五代史志》中的五代即:
A.宋、齐、梁、陈、隋
B.晋、宋、齐、梁、陈
C.梁、陈、齐、周、隋
D.梁、陈、北魏、北周、隋
[答案]:C
24.二重证据法是:
A.域外文献与本国记载
B.地下文物与古书记载
二、判断题(共8道试题,共40分)
1.“属辞”法就是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刘知几概括的史著“二体”是纪传体与编年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东观汉记》是“前四史”之一。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4.泷川资言《会注考证》是“《史记》三家注”之一。
C.事件的经过本末
D.事件发生地点
[答案]:C
19.《古书疑义举例》的作者是:
A.陈垣
B.俞樾
C.章学诚
D.赵翼
[答案]:B
20.“比事”的内涵是:
A.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史实
B.探索事件之间的关联
C.以事件为单位编写史著
D.排比史实
[答案]:A
21.《康輶纪行》主要记载中国()地区的史地
A.新疆
B.蒙古
中国史学史18秋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后汉书》志的作者是:
A.司马彪
B.司马光
C.陈寿
D.范晔
[答案]:A
2.不是《资治通鉴》编纂者的是:
A.宋祁
B.刘恕
C.刘攽
D.范祖禹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校勘学方法的是:
A.对校法
B.他校法
A.苏弁
B.崔铉
C.王溥
D.杜祐
[答案]:D
16.章学诚“史德”的内涵是:
A.扬善抑恶
B.修史者具有高尚品德
C.修史时心术正直,客观公正
D.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答案]:C
17.班固是()时期史学家:
A.西汉
B.东汉
C.两汉之际
D.西汉末年
[答案]:B
18.纪事本末体主要记述:
A.事件的先后顺序
B.人物生平事迹
C.理校法
D.目录学
[答案]:D
4.不属于“前四史”的是:
A.《史记》
B.《三国志》
C.《东观汉纪》
D.《汉书》
[答案]:C
5.不属于唐代史馆的资料来源:
A.行状、文集
B.《起居注》和《时政记》
C.各部门报送的文书
D.计帐和手实
[答案]:A
6.不属于唐史研究的著作是:
A.《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B.《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9.“属辞”法即:
A.修饰词句
B.客观地陈述事实
C.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
D.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答案]:C
10.《水经注》是一部()著作:
A.地理学
B.目录学
C.碑刻学
D.经学
[答案]:A
11.《后汉书》完成于:
A.东汉
B.三国时期
C.晋代
D.刘宋时期
[答案]:D
12.下列著作不属于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性质的是:
C.《元白诗笺证稿》
D.《柳如是别传》
[答案]:D
7.元修《宋史》、《辽史》、《金史》采用的正统观是:
A.宋、辽、金各自为正统
B.以宋为正统
C.以辽为正统
D.以金为正统
[答案]:A
8.不属于“《史记》三家注”的是:
A.裴駰《集解》
B.司马贞《索引》
C.张守节《正义》
D.泷川资言《会注考证》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