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以及配伍
详细抗生素兽药配伍表述

一张比较详细抗生素兽药配伍表述 抗生素通常分为八类: 1、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2、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噻呋、先锋霉素5等; 3、氨基糖甙(读间同:代)类: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安普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等; 5、四环素类: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 6、氯霉素类:氟苯尼考、甲砜霉素、氯霉素等; 7、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8、其他类:硫酸粘杆菌素等。
(一)青霉素类: 来源:青霉素类是由青霉菌发酵液中提取或进一步半合成制取的一类以青霉烷为母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青霉烷和内酰胺都是指的某一种化学结构] 作用原理:青霉素类药物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新生的细胞壁产生缺陷而发生溶菌。
在较低浓度时仅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在较高浓度时则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革兰氏是指的一种细菌的染色液,根据细菌染色后呈现颜色的不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药物配伍:目前通常将抗生素分为4大类: 第一类是繁殖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大量、高速繁殖阶段对细菌的作用最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
通常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第二类是静止期杀菌剂:即在细菌的繁殖相对不活跃的阶段对细菌的作用最好,而且起的是杀灭细菌的作用。
通常包括氨基糖甙类、其他类中的粘杆菌素等。
第三类是快速抑菌剂:即该类药物能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即能放慢细菌生长繁殖的速度,使单个细菌的生长繁殖周期大大延长。
但并不能直接杀死细菌,通常包括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等。
第四类是慢效抑菌剂:即该类药物能缓慢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通常包括磺胺类药物和增效剂TMP(甲氧苄啶)等。
一般来说,第一类和第二类配伍可获得协同作用(即增效作用)。
第三类和第四类配伍可产生相加作用(即效果增强)。
抗生素药学机理及联合使用方案研究

配制 方法进行 了分析研究和 阐述。 二、 抗生素 的简 介
l 、 抗生素 的简介 抗 生素 , 之前也 叫抗 菌素 , 是 由微生 物如细 菌、 真 菌等或 者高等 动植
累 加作 用 无 关作 用
物 在生活 过程 中制造 的具备抗病 原体能力 的次级代谢 产物 , 是一种 可 以 对 其他生活 细胞发育功 能起 到干扰作 用的化学物质 。抗 生素 苏可 以是微 生物在 生长繁殖 过程之 中产生 的一种物质 ,可 以直接 提取 用于治 疗 , 也
( 二) 与细胞膜互相 作用 有些抗 生素具有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 的功能 , 例如 多粘菌可 以与细胞
相 结合 , 作用于 细胞膜 上 的脂 多糖 以及 脂 蛋 白, 所 以对 革兰 氏阴性菌 具 有 很强 的杀伤 能力 ; 载入制 霉菌素 , 可 以和 真菌 细胞 的细胞 膜 中的类 固 醇相 结合 , 从 而达到破坏细胞 膜结构的 目的, 起到消灭病 原体 的作用 。多
抗 生素之所 以能够 对细菌 、真菌 等病原体起 到抗 生作用 ,其 主要的 药学机 理有4 种: 抑 制细 菌细胞 壁 的合 成 、 与细胞 膜互 相作 用 、 干扰 蛋 白
1 0 %~1 5 %的情况 下表现 为拮抗作 用 ,因此 ,抗生素 的联合应 用有利有 弊, 合 理进行抗生素 的联合应用十 分重要。 、
科 学 研 究
科学与财富
抗生素药学机 理及联 合使用方案研 究
姜 晴
( 太仓市药 品检 验所 2 1 5 4 0 0 )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研究方面 的不断进步 , 各种新型抗生素逐渐被使用 , 为人类减轻 了很多病痛 。 本文对抗生素药学机理及配置方法进行 了 分析 、 研 究和阐述。 关键词: 抗生素 药学机理 配制方法
西医西药常见联合用药黄金搭配方案太全了

西医西药常见联合用药黄金搭配方案太全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联合用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手段。
西医西药常见联合用药黄金搭配方案,通过合理的搭配和配伍规定,能够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联合用药黄金搭配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联合用药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例如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可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以达到广谱抗菌的效果。
2. 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针对高血压患者,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案,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例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CCB(钙通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轻心脑血管的负担。
3.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联合用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者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抗血栓的效果,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4. 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胰岛素能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而口服降糖药物则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减少胰岛素的消耗,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5. 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的联合用药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抗抑郁药可缓解抑郁症状,抗焦虑药则能减轻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两者的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联合用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因此,在联合用药过程中,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代谢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搭配方案,并定期进行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综上所述,西医西药常见联合用药黄金搭配方案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提高药物疗效,缩短疗程和减少不良反应。
然而,联合用药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

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各种抗生素的用量和配伍禁忌剂量与不相容重量的各种抗生素,林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1、青霉素g(又称青霉素、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肌肉注射:50,000 ~ 100,000单位/公斤体重它与四环素和磺胺类等酸性药物不相容。
2年,氨苄西林(又称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与抗菌药物混合:0.02% ~ 0.05%;肌肉注射:25 ~ 40毫克/千克体重3.阿莫西林也称为阿莫西林抗菌药物。
饮用水或混合材料:0.02% ~ 0.05%4,头孢丙烯钠类抗菌药物,肌肉注射:50 ~ 100 mg/kg体重,与林可霉素不相容5,头孢氨苄,又称头孢氨苄iv,抗菌药物,口服:35-50毫克/千克体重6年,头孢唑啉钠(又称头孢唑啉钠):头孢唑啉V,抗菌药物,肌肉注射:50 ~ 100毫克/公斤体重7,头孢呋抗生素,肌肉注射:0.1毫克/只鸡,用于1日龄雏鸡8年,红霉素类抗菌药物,饮用水:0.005% ~ 0.02%;混合原料:0.01-0.03%不可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混合。
9、罗红霉素抗菌药物,饮用水:0.005% ~ 0.02%;混合物料:0.01-0.03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10、泰乐菌素(又称泰乐菌素):泰乐菌素类抗菌药物,饮用水:0.005% ~ 0.01%;混合料:0.01% ~ 0.02%,肌肉注射:30毫克/千克体重,不适合与聚醚类抗生素一起使用注射反应大,注射部位坏死,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1-2天。
11、替米考星抗菌药物、饮用水:0.01% ~ 0.02%,蛋鸡禁用12,螺旋霉素类抗菌药物,饮用水:0.02% ~ 0.05%;肌肉注射:25 ~ 50毫克/千克体重13、吉他霉素(又称吉他霉素和克林霉素抗菌药物),饮用水:0.02% ~ 0.05%,混合料:0.05% ~ 0.1%肌肉注射:30 ~ 50 mg/kg体重,蛋鸡产蛋期禁止14、林可霉素(又称林可霉素抗菌药物),饮用水:0.02% ~ 0.03%,肌肉注射:20 ~ 50 mg/kg体重,最好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减缓耐药性的产生,与多粘菌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青霉素0、链霉素、多种维生素等药物不相容15,泰妙菌素(又名:致炎净,抗菌药物,饮用水:0.0125% ~ 0.025%),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甲基盐霉素等聚醚类抗生素联合使用。
临床常用10大抗菌药物的配伍应用

临床常用10大抗菌药物的配伍应用1.青霉素类药青霉素类药由于不良反应较少,杀菌力强,一直在临床广泛应用。
青霉素类药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药合用,可降低青霉素在肾小管的排泄,提高血药浓度,延长血浆半衰期,增加药物毒性。
青霉素与甲氨蝶呤相互竞争肾小管分泌,使甲氨蝶呤在肾脏的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增高,增加了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青霉素与华法林合用,能够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增加抗凝药作用,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致出血的风险增加,两者一合用时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与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同用可以降低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与别嘌呤醇合用可使青霉素类药导致皮肤药疹的机率增加,与维库溴胺类肌松药合用,可延长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头孢噻肟合用,使后者的总清除率降低。
与环孢素合用,可提高环孢素的血药浓度。
与伤寒疫苗用,因青霉素对伤寒沙门杆菌具有抗菌活性,故可减弱疫苗的免疫活性青霉素类在与一些抗菌药物同时应用时,合理的配伍可以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青霉素类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营类抗生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克雷伯杆菌等有协同抗菌作用与头抱类药物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产生协同或累加抗菌作用。
2.头孢菌素类药头孢类药由于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配伍禁忌越来越受到重视。
头孢类药物由于自身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与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的药物配伍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头抱类药物与强利尿剂(呋塞米、依地尼酸、布美他尼等)、抗肿瘤药(卡氮介、链佐星等)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同用,均能增加肾毒性;与丙磺舒同用可抑制头抱类药物在肾脏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30%。
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抗血小板药、磺吡酮等同用,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累加,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与抗凝药或溶栓剂同用,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临床可见药物引起的出血征象。
与卡马西平合用,导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升高,必须合用时,应注意监测卡马酉平血药浓度。
抗生素的合理配伍

抗生素的合理配伍常见疾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案内科: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等)方案1:青霉素方案2:头孢呋辛钠+妥布霉素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急性发作,肺部感染,肺脓肿,脓胸等)方案1: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方案2:阿奇霉素+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方案3:美洛西林+奈替米星三、医院获得性肺炎方案1:左氧氟沙星+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方案2:头孢曲松+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四、尿路感染方案1:左氧氟沙星+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方案2:洛美沙星+妥布霉素五、急性感染性腹泻(药物口服不能保证疗效者)方案:左氧氟沙星(或哌拉西林)+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六、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方案1:左氧氟沙星(或派拉西林)+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方案2: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奈替米星(或妥布霉素)七、不明原因细菌感染方案1:哌拉西林+妥布霉素方案2:阿奇霉素+妥布霉素方案3: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儿科:一、小儿肺炎方案1: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哌拉西林)方案2: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二、小儿腹泻方案1:氨苄西林方案2:头孢曲松妇产科:一、会阴侧切:方案:青霉素二、剖宫产术:方案1:青霉素+妥布霉素+甲硝唑方案2:派拉西林+妥布霉素+甲硝唑三、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宫外孕手术:方案1:青霉素+妥布霉素+甲硝唑方案2: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四、盆腔炎性疾病:方案1:克林霉素+妥布霉素方案2: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骨科:一、软组织开放性损伤1、清洁创面:方案:青霉素(或先锋V)2、污染明显的创面:方案1:派拉西林方案2: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3、损伤灶波及骨质(包括开放性骨折):方案1:克林霉素+头孢哌酮方案2:克林霉素+头孢曲松二、骨折手术(有植入物):方案1:克林霉素+头孢哌酮方案2:克林霉素+头孢曲松颅脑外科:一、头面部创伤(污染严重)方案1:美洛西林方案2:哌拉西林/舒巴坦二、开颅术后:方案1:哌拉西林/舒巴坦方案2:左氧氟沙星+美洛西林普外、泌尿、胸外科:一、择期手术无明显感染的、胃手术、泌尿系手术:方案1:哌拉西林+妥布霉素方案2:左氧氟沙星二、胆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的手术治疗(如急性阑尾炎化脓性胆道炎、消化道穿孔、结肠、直肠等手术治疗):方案1:哌拉西林+奈替米星+甲硝唑方案2: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甲硝唑方案3:头孢呋辛+妥布霉素三、对无菌性手术(如疝气、精索静脉曲张、单纯性甲状腺瘤、体表良性肿瘤等):术前半小时至1小时给与先锋V1次,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术中及术后各给一次。
抗生素联合用药可增强药效(正确配伍)

兽医西药正确配伍
来源:《科学养猪实用指导》,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1.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G钾→链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奎若酮类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2.头孢类:
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Ⅱ →新霉素、庆大霉素、奎若酮类、硫酸粘杆菌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3.氨基糖苷类:
硫酸庆大霉素、卡娜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盐酸多西霉素、TMP(甲氧苄啶) 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4.大环类酯类:
硫氰酸红霉素、罗红霉素、替米考星→新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5.多粘菌素类:
硫酸黏杆→替米考星、罗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氨苄、奎若酮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6.四环素类:
盐酸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四环素同类药、TMP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7.氯霉素类:
氟苯尼考→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黏杆菌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8.奎若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氨苄西林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链霉素、新霉素、磺胺类、庆大霉素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9.磺胺类:
SD 、SMZ →TMP、新霉素、庆大霉素、卡娜霉素、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1.洁霉素:
盐酸林可霉素→甲硝唑联合运用可增强疗效
国际单位1mg﹦1000(IU)。
常见抗生素的正确配伍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症,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
现将常用的药物的配伍简介如下:1、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钠合用有较好的抑酶保护和协同增效作用,青霉素类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作用。
与氨基糖甙类呈协同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
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
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开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
治疗脑膜炎也有用氯霉素与大剂量青霉素合用的,其给药顺序为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
青霉素与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也不能同时使用。
2、氨基糖甙类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与β-内酰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甲氧苄氨嘧啶(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
氨基糖甙类可与多粘菌素类合用,但不可与氯霉素类合用。
氨基糖甙类药物间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合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
链霉素与四环素合用,能增强对布氏杆菌的治疗作用;链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对猪链球菌病有较好的疗效:链霉素与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或异烟肼(对结核杆菌)合用有协同作用。
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药物合用。
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
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阿托品类药物应用于仔猪腹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四环素类四环素类药物(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以及配伍
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不同种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表现为协同、累加、无关、拮抗四种效果。
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类:①繁殖期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族;②静止期杀菌剂:如氨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③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④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可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一)抗菌药联合应用后其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据报道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约25%发生协同作用;60%~70%为无关或累加作用(大多数为无关作用);而发生拮抗作用者仅占5%~10%,繁殖杀菌期杀菌剂与静止杀菌剂联用后获协同作用的机会增多;快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可产生拮抗作用;快效抑菌剂之间联合一般产生累加作用,快效与慢效抑菌剂联用也产生累加作用;静止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用可产生协同和累加作用;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用呈无关作用。
繁殖期、静止期杀菌剂、快速抑菌剂联合应用,常发生协同和累加作用。
(二)联合用药适应证临床没有明确指征不宜联合应用抗生素,不合理的联用有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机会。
因此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
以下5种情况可作为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参考指征:
1.混合感染。
2.严重感染。
3.感染部位为一般抗菌药物不易透入者。
4.抑制水解酶的菌种感染。
5.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者,而该类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如结核菌。
(三)常见病原菌的联合用药在病原菌及敏情况不明时,可根据临床所见判断可能的病原菌,并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1.葡萄球菌感染约90%的葡萄球菌株能产生青霉素酶,对青霉素G氨基苄青霉素及四环素高度耐药。
近年来对红霉素、卡那霉素耐药率也升高,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耐药率低,对头孢噻吩、头孢吡啶、万古霉素及利福平极少耐药。
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以杀菌药物为优,如①庆大霉素加耐青霉素的青霉素;②庆大霉素加红霉素或氯霉素;③头孢噻吩或万古霉素加利福平。
也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它抗生素,如①红霉素加氯霉素;②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瞳那霉素;③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④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⑤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2.肠杆菌感染肠杆菌科也是较常见的致病菌,且耐菌株多。
大多数大肠杆菌对链霉素、四环素耐药但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英、氟哌酸等耐药率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有其优点,但因耐药菌株多,所以常需联合用药,如①氨基糖甙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②氨基糖甙类加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可能出现抗作用要注意。
3.绿脓杆菌感染绿脓杆菌为较顽固的致病菌,常导致院内交叉感染,且耐药现象越来越重,多采用联合用药。
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粘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氨基苄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
5.伤寒杆菌感染伤寒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耐多种药物的菌株。
临床上可选用庆大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联合应用。
6.链球菌感染青霉素类对某些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可因与氨基糖甙类联用而加强,如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或其它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效果很好。
(四)抗菌药的配伍在某些情况下,医师只考虑到联合用药的协同和累加作用而忽视了药效学中的互斥作用。
如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如在体外混合,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
因此凡是氨基糖甙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
青霉素类遇湿后会加速分解,在溶液中不稳定,时间越长则分解越多,使药效降低甚至消失,而且产生的加速分解。
所以青霉素类应用前溶解配制,以保证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相同,在溶液中稳定性较低且易受pH值的影响,其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加速分解。
应严禁与酸性药物(如VitC、氨基酸等)或碱性药物(如氨茶硷、耐火酸氢钠等)配伍。
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最好采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若溶在葡萄糖液中,往往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
另外红霉素、卡那霉素、新生霉素也不宜加在葡萄糖液中,二性霉素B不能溶在生理盐水中。
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
若采用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于0.5~1小时内滴完。
这样不但使之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血药浓度,而且可减慢药物的分解和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如两种以上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增强,神经肌肉阻滞。
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联用也可致某些霉素性增加,如氨基糖甙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其与其它药物联用如与强效利尿剂联用,可使耳毒性增强。
此外,抗生素与输液的配伍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因此临床医师在联合用药和配伍时,应全面考虑这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作到安全、全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