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合集下载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电梯事故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某市居民李某在乘坐小区电梯时,电梯突然失控,从5楼坠落至地面,造成李某重伤。

经调查,该电梯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未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事故发生后,李某家属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和电梯生产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二、案件分析(一)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1. 物业管理公司与李某之间的合同关系:物业管理公司作为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与李某之间存在物业服务合同关系。

物业管理公司有义务保证小区公共设施的安全,包括电梯的安全使用。

2. 电梯生产厂家与李某之间的产品责任关系:电梯生产厂家作为电梯的生产者,对电梯产品承担产品责任。

若电梯存在缺陷导致事故发生,生产厂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与李某之间的合同关系: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存在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关系。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有义务对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二)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1. 物业管理公司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三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履行下列义务:(一)保证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公共设施安全;(二)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环境卫生;(三)协助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治安秩序;(四)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本案中,物业管理公司未履行保证电梯安全的义务,导致李某受伤,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电梯生产厂家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第一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电梯生产厂家生产的电梯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未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存在缺陷,导致李某受伤,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产品缺陷由维护保养单位造成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未履行定期维护保养义务,导致电梯存在缺陷,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历年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电梯内部包含许多电气设备和运行机械,一旦发生故障或者电气故障,就会造成电梯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这篇文章将通过历年的电梯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案例一:2014年北京一电梯着火造成3人死亡2014年5月,北京市某小区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生火灾,导致3人死亡。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线老化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导致3名乘客在电梯内窒息死亡。

而在电梯内没有设置灭火器,也没有应急疏散通道,导致乘客无法及时逃生。

这一事故暴露了电梯内部设备老化和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给电梯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

案例二:2017年上海一商业大厦电梯发生火灾2017年2月,上海市一商业大厦内的一部电梯突然发生火灾,导致10多名乘客被困,幸好最终被成功解救。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烟雾弥漫导致乘客无法自行逃生。

与此同时,商业大厦内部的消防设施和应急疏散通道也存在不足,没有及时发挥作用。

这一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对电梯安全的担忧。

案例三:2020年广州一高层建筑电梯发生火灾2020年8月,广州市某高层住宅楼内的一部电梯发生火灾,导致多名乘客被困,其中一名女性因吸入大量烟雾丧生。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系电梯内部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电梯内部没有设置灭火器和烟雾报警器,导致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同时,高层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也存在不足,没有有效发挥作用。

这一事故引发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上三起案例反映了电梯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和救援困难。

首先,电梯内部的电气设备老化和故障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电梯内部缺乏有效的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导致火灾发生后乘客无法及时获得救援。

再次,建筑内部的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也存在不足,使得乘客在火灾发生后难以安全逃生。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
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在日常使用中,电梯安全问题
也备受关注。

电梯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电梯安全事故的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电梯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案例一,2015年上海电梯坠落事故。

2015年8月,上海某小区内的一部电梯发生坠落事故,造成一名女子当场死亡。

据调查,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故障,导致坠落。

事故发生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有关电梯安全的热议。

案例二,2018年北京地铁电梯事故。

2018年,北京地铁内一部电梯发生故障,导致多名乘客被困。

据报道,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乘客被困在其中长达数小时。

此事故引发了对地铁电梯安全管理的质疑,也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地铁电梯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案例三,2019年广州商场电梯事故。

2019年,广州某商场内的一部电梯发生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

据目击者称,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发生异响,随后急剧下坠,造成乘客摔倒和受伤。

此事故引发了对商场电梯安全管理的关注,也促使商场方面加强了对电梯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以上案例反映了电梯安全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也凸显了
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电梯安全的重视,不仅要关注电梯设备的质量和维护情况,还要在日常使用中注意电梯的安全操作规范,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城市环境。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共同努力为城市的安全出行做出贡献。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6f9f3266-6eb8-11ec-8bfc-7cb59b590d7d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2022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狮山宾馆发生了一起悲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乘电梯时摔了一跤。

她强行打开电梯门逃跑。

结果,她掉进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中,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机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八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犹豫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拉门。

这一次,她巧妙地打开了两扇门,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一扇门夹住了她的腰,但这并没有阻止她这么做。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女孩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此时已是6点42分,离她进入电梯只有8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他们一起乘电梯上楼。

电梯坏了,被困在7楼和8楼之间。

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也出不去。

将近半小时后,王渴望生存。

他撬开电梯门爬了出去。

他没抓住它就摔倒了。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22年9月25日,义乌沂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工人在乘坐货运电梯时,从第四楼的电梯入口跳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负责人傅先生说,当天下午5点左右,女工人在四楼打包货物,并将货物推到货运电梯上。

这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家用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家用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家用电梯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2018年5月5日,某小区的一户家庭在晚上使用家用电梯时发生了火灾事故。

据当事人描述,他们正在乘坐电梯回家时,突然闻到烧焦的味道,随后,电梯内传来了烟雾和火苗。

当事人赶紧按下了紧急按钮,但电梯并未停下,他们只能在烟雾中寻找出口。

最终,他们通过触摸电梯壁壳上的应急开门按钮,逃离了电梯。

家用电梯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家用电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案例的详细分析,探讨家用电梯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二、事故原因分析1.电梯设计缺陷首先,电梯在起火后没有及时自动停止运行,导致当事人在火灾中无法快速地离开电梯。

这说明电梯的自动灭火系统存在缺陷,没有能够及时地检测到火灾并采取措施保护乘客的安全。

此外,当事人难以找到正确的应急开门按钮也暴露了电梯设计上的问题。

在紧急情况下,电梯内应急设施的位置和标识应当设计得更加明显和易于触及,以便乘客快速找到并使用。

2.电梯维护不到位据了解,该小区的家用电梯长期以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维护检查和保养,这可能是导致电梯火灾的另一个原因。

电梯设备长期使用会产生磨损,如果没有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就会增加故障的发生几率。

毫无疑问,电梯维护不到位也对家用电梯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3.电梯管理不善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家用电梯的管理不善。

小区物业或管理部门并没有对电梯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如未按时更换关键部件、未及时修复故障、未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等。

这就造成了电梯设备的安全隐患长期存在而未被发现和处理。

三、事故应对措施分析1.加强电梯设计质量监管针对电梯设计缺陷导致的事故,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家用电梯的设计质量进行监管。

要求电梯制造商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生产。

另外,应当建立严格的电梯产品质量抽查制度,对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电梯产品进行抽查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2.加强电梯维护和保养管理为了保证家用电梯的安全性,业主或物业应当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电梯事故的经典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的经典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的经典案例分析1. 电梯溜车电梯溜车现象在电梯的日常运行中时有发生,这里所说的“溜车”是指电梯在失去电力驱动和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质量差产生的位势能引起轿厢(或对重)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事发经过:2000年8月1日的早6:05,一小区宿舍楼的一台客梯发生溜车,该梯为一台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调压调频调速电梯,由司机操作。

事发当日,八楼有人呼梯,司机操纵电梯从一楼前往应答,到达八楼后电梯自动开门,一位老者拄拐进入轿厢,在轿、厅门尚未完全关闭时,电梯便向上运行,致使乘客摔倒,司机欲拉乘客未果,立即操作“急停”及“检修”开关,此时乘客被卡于轿厢地坎与八楼厅门上端钩子锁位置处,造成右腿膝盖以下50mm处离断,左腿皮外伤。

经多方抢救和手术,处置了离断的右腿,将左小腿皮肉缝合。

故障原因分析1. 现场勘查情况(1)制动器两个制动闸瓦中,其中一侧闸瓦因机械卡阻张开着不能复位,另一侧闸瓦因带闸运行而磨出很多黑色粉末。

(2)与制动器线圈相并联的放电回路,已完全脱焊,失去应有的作用。

(3)制动器线圈的控制回路中有一对电气接点(KMS继电器)断线(脱焊)。

(4)制动器线圈在不通电(释闸)的情况下,在机房手动盘车阻力较小。

(5)现场未见人为破坏,设备其他装置未见异常。

2. 询问、查阅有关人员和记录情况(1)询问电梯司机得知:故障发生时操作“急停”、“检修”开关均未起作用,电梯继续缓慢上行,没有电梯带电起动运行时的感觉和速度。

(2)查阅事故电梯运行记录①7月29日记录:电梯时而能锁梯,时而不能锁梯,显示有时不正常。

②7月30日早、晚班记录,电梯有时出现不平层(向上窜出一块)。

③据其他电梯司机反应,事故前几天,电梯停车时还有“咯噔”两下的异响。

(3)7月10日未见排除故障和保养记录(7月10日前记录资料齐全),原因是维修工放长假。

也就是说从7月10日至8月1日事故发生时的20多天中无人进过机房,也未对电梯经行保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1〕
某电机厂办公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有一天大楼办公室内部进行调整,使用该电梯搬运办公用具。

由于无专职驾驶员,电梯在运行时大家相传递使用同一把专用的“△”钥匙。

当某部门领导拿到“△”钥匙后,即去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由于轿厢不在基站使他坠落底坑,造成股骨骨折。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电梯安全的重要性不重视,无专职管理,钥匙无专人负责;对门联锁的安全装置也没装上。

〔事故案例2〕
某游乐厅于1995年上半年的一天夜里,从6楼的游乐厅出来一批游客,乘坐该楼进口电梯下到一楼,由于人数和重量超过了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再加上轿厢内无司机。

当轿厢门关闭的瞬间,轿厢就以超快速度降落,幸好在三二层之间夹持在导轨上(安全钳起作用),电梯管理人员进不去,游客也出不来,最后电梯管理人员通过井道爬到轿厢顶打开安全窗后,才把一个个游客拉救出来。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特别是公共对外的娱乐场所,应当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监护电梯的运行,即使是进口的自动电梯,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机构或开关也会出现失灵状态。

〔事故案例3〕
某饮料厂利用厂休日加班,安装新购置的机床。

当机床和搬运工人进入电梯轿厢时,驾驶员见机床较重,就向主管人员提出怕运行超载。

可是主管人员认为作为起重设备的电梯,安全系数都比较大,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运送。

因此驾驶员就起动按钮从一楼上行到四楼,轿门打开一随乘工人就先跨出轿厢,当一只脚刚踏上层站的瞬间,轿厢突然下坠,此工人的脚在轿厢与楼面之间被轧住,直至安全钳起作用后轿厢才掣停住,结果该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主管人员安全意识太差,违反操作规程,明知可能超越也不作科学的估算,指使驾驶员冒超载之危险而运行。

同时驾驶员虽知可能超
载,但没有坚持原则,按“十不开”要求。

再者该电梯是客梯,客货混载而造成事故。

〔事故案例4〕
某食品厂有一台AZ型电梯,3楼的层门电锁坏后未及时修理,而维修人员却贪图方便就用导线将电锁短接,这样电梯虽能运行,但极不安全。

一名女电梯司机(无操作证)与男友约定后同去购物,当下班铃响她将轿厢开到3楼,匆忙去更衣室一下,马上再回轿厢。

想不到就在这短时间里,另一职工在层、轿门都开启的情况下进入轿厢将电梯开到4楼去,开走后3楼的层门仍不关闭(闪为层门电锁失效),该女电梯司机从更衣室出来后就一脚踏进层门而人井道附坠底坑身亡。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维修人员违反安全维修操作规程,把已损坏的层门电锁短接,使它失去了安全保护作用。

同时电梯女司机(无操作证)缺乏安全操作基本知识,也没及时报修并停止使用。

〔事故案例5〕
某宾馆有一天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电,且不能一时复电,使轿厢停在五-六层楼之间,有十余个乘客被困在桥厢里,想出来也出不来,外面人也进不去。

后来电梯管理人员通过安全操作法分别把五楼层门和轿厢门打开,管理人员懂得安全操作和营救方法,他站在5楼层门口面对高出五楼层面约1.5米的轿厢底面,不慌不忙地把每个乘客从轿厢内扶抱到层站地面。

但轮到其中一位小姐时,她坚持不要他人扶抱执意要自己从轿厢上跳下(到层站地面高度约1.5米),遗憾的是当她弯腰朝外一跳,在着地的一瞬间因重心不稳,向后一坐,重心向后翻落底坑而死亡。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乘客小姐不懂得安全脱离方法,执意要自己跳下;同时电梯管理人员没有坚决地阻止这种极不安全的行为,没有再采取其它的方式营救。

广东省河源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