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_罗健

合集下载

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研究进展

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研究进展

护理学杂志2019年4月第34卷第7期・99・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研究进展胡霞',罗健I,李苗苗I,谢霖',朱晓敏‘Research progress on symptom cluster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Hu Xia,Luo Jian,Li Miaomiao・Xie Lin,Zhu Xiaomin摘要:对国内外肺癌症状群及其管理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阐述症状群概念、症状管理理论、肺癌患者症状测评工具、肺癌患者的症状群。

提出肺癌患者症状群管理策略及护士在肺癌症状群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肺癌症状群管理研究及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肺癌;症状群;症狀管理;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9.07.099肺癌是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更居于所有恶性肿瘤首位。

尽管肺癌在治疗方面进展迅速•但由于疾病、治疗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常同时出现多种症状,给其带来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负担,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症状管理是为了提高患有严重疾病或危及生命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提供的照护,其目的在于预防或尽早干预疾病、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以及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症状管理已成为评价癌症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幻。

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实施症状管理,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困扰、改善其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症状群是近年来肿瘤学科的研究热点,相较于单-症状管理,症状群管理更加系统、全面且高效。

笔者对国内外肺癌症状群及其管理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旨在为肺癌症状群管理研究及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1概述1.1症状及症状群概念症状是患者主观感到的某些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症状群概念最早由Dodd 等⑷于2001年提出.即3个或3个以上伴发且相互关联的症状组成症状群,群内症状不要求有相同的病因或生物学机制。

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在美国支气管肺癌是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1]。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占国内大城市中各种癌肿之首[2]。

根据中国卫生部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均为肺癌。

当前,肺癌的早期诊断尚有困难,70%~80%的病人确诊时已超过手术治疗的指征,临床多采用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

因此,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生存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而对生存质量的追求也应贯穿于治疗和康复的整个过程。

1、生存质量的概念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0l)又译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等,其于1975年以后才开始在医学文献中以关键词出现,最早的研究于20世纪40年代,大量的qol量表出现在70年代,80年代转向肿瘤和慢性病的qol评价研究,并使qol评价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广泛认同的观点是who生命质量研究组的定义[3]:生存质量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六个领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已普遍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对于癌症患者,生存期或无病生存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而生存质量是基础[4]。

2、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测评工具生存质量评估工具为经过严格制表程序所制定的生存质量量表。

使用良好的量表可提高生存质量测量的可信度。

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肺癌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主要有以下几种:2.1 kps行为状态量表kps(karnofsky performancestatus)行为状态量表,是karnofsky在1948年开发,最早应用于生活自理能力及活动情况来评估肺癌患者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量表。

其每个项目分为10个等级,评分范围为0~100分,由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变化对病人进行评估。

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及护理干预

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分析及护理干预

12 2 评 定 标 准 将 喉 癌 术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分 为 两 个 等 级 : .. 生 活质 量 好 , 总分 ≥ 2 4分 ; 活 质 量 差 , 分 < 2 生 总 4分 ; 项 指 单 标 中≤ 2分 为 此项 生 活 质 量 差 。
123 统计学分析 .. 采 用 lgs c 归 分 析 筛 选影 响 喉 癌 术 o it 回 i
喉 癌 切 除 术 后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受 到 多种 因素 影 响 , 予 患 者 精 神 给 护理 干预
表 1 喉 癌 患 者 术 后 生 活 质 量各 项 因素 回 归 分 析
患 者 术 后 生 活 质 量 的 主要 因 素 。结 论
心 理 支持 , 强 疾 病 知 识 宣教 , 取 社 会 和 家庭 支持 是提 高 患 者 生 活质 量 的 有效 措 施 加 争
1 2 方 法 .
碍 及 担 心疾 病 复 发 等 因 索 引 起 , 它 却 是 影 响 患 者 术 后 社 会 而 功 能 恢 复 的首 要 因素 。因 此 , 行 沟 通 时 应 注 意 以下 几 方 面 : 进
1与 患 者 沟 通 时 应 以 温 和 态 度 、 恳 的言 语 对 待 患 者 , 用 术 ) 诚 选 后长期生存患者为例 , 强说服力 , 增 减轻 其心 理负 担 。2 与 治 ) 疗 效 果 好 患 者 联 系 , 过 现 身 说 法 得 到解 决 。3 交 谈 时 要 专 通 ) 心倾听 , 予患者耐心 , 给 细致 的 开导 、 解 疾 病 与 情 绪 的关 系 , 讲
12 1 问 卷 调 查 由专 门 的调 查 人 员 发 放 , 用 统 一 的 指 导 . . 采
语, 于术 后 3个 月 门诊 复 查 时 进 行 , 调 查 人 员 指 导 下 由患 者 在 自评 或 家 属 辅 助 完 成 。 问 卷 调 查 表 内容 根 据 罗 健 、 燕 制 定 孙

艾迪提高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艾迪提高晚期老年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5 不 良反应 : 1例 出现发热 ( 温 3 . )2例 出现 . 仅 体 7 5℃ , 面红 、 皮疹 , 均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 无一例退 出治疗 。
三 、 论 讨
体力 状态 、 免疫功能及 生活质量改善 等进行观察 , 得满意 取
疗效 。现总结如下 。


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 , 癌症患者 的 Q L研究 日益受到广泛关注f。尤 O 3 I 其老 年晚期 癌症患者 , 已失 去手术机会 , 甚者无 体力接 受化 疗, 肿瘤对机体 的消耗 , 造成生活质量下 降。因此 , 免疫支持
二、 结果
1 5 患者治 疗前 K S评 分平均 为(O7 32 ) , . 2例 P 5 .0± .5 分 治疗后 为( 1 0 .1分 , 6 . ±36 ) 治疗前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 O0 )其 中体力 状态提高者 3 P< .5 ; 5例( 7 1 , 6 . %)提高 2 3 O分 以上者 1 9例 ( 65 % ) 3. 4 。下降 1例 (.2 ,稳 定 1 1 %) 9 6例
计学意义 ( P<00 ) .5 。
肿瘤临床的研究 重点之一 。艾迪 是中药复方注射 制剂 , 既能 杀灭并 抑制癌细胞 , 又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大连市
今 华夏 医院肿 瘤科 于 2 0 0 5年 5月 ~ 0 6年 1 20 O月对 5 2例
晚期老年癌症患 者 , 用艾迪注射 液治疗 , 应 对治疗前 后患者
时机者 2 例 。预计生存期 ≥3 1 个月 。
成分提纯制造的中药注射液 , 中人参皂苷 、 其 黄芪皂苷 、 刺五 加多糖 能增加 N K细胞活 性 , 提高免疫 功能 , 芪含多种 黄 黄 芪多糖 , 具有补气 、 排毒和扶 正 、 升高 白细胞 的作用 ; 刺五加 提取物含有 苷类 和刺五加多 糖 , 有明显 的镇 静作用 , 高机 提 体 对诸如缺氧 、 辐射 、 应激疲劳 、 中毒等非特异损 害的适应 能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EORTC QLQ-C30)共30项,用于评估癌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的时间框架为1周。

中文版EORTC QLQ-C30由Zhao H[1]等人翻译并进行文化调适。

该量表评估的内容涉及15个领域:5个功能量表(躯体功能量表含5个条目、角色功能量表含2个条目、认知功能量表含2个条目、情绪功能量表含4个条目、社会功能量表含2个条目)、3个症状量表(疲乏量表含3个条目、疼痛量表含2个条目,恶心呕吐量表含2个条目)、6个单项测量项目(食欲减退、腹泻、呼吸困难、便秘、失眠、经济影响)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

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分7个等级:为l~7分。

其余条目采用4级评分:“从没有”计1分,“有一点”计2分,“有一些”计3分,“非常多”计4分。

每个领域的粗分为该领域内所有条目总分除以条目数,即,粗分RS=(QI+Q2+Q3+⋯+Qn)/n。

为了使各领域得分能进行相互比较,采用线性变换的方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内取值的标准分。

对于功能量表及整体生活质量量表,标准分=[1-(RS-1)]/R×100(R为各领域的得分全距,如整体生活质量量表,R=7-1=6),得分越高表示功能或生活质量越好;对于症状量表/单项测量项目,标准份=(RS-1)/R×100,得分越高表示越严重的症状或问题。

QLQ-C30综合得分是根据QLQ-C30量表的13个领域得分(不包括整体生活质量和经济影响)的平均值计算的。

得分越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越好。

汇总分数仅在所有要求的13个量表和项目分数都具备时计算。

研究使用Cronbach’s α系数对癌症患者数据进行了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除角色功能量表、认知功能量表α系数较低(0.51,0.57)以外,其余量表α系数均>0.70[2]。

《护理学杂志》2020年第35卷(下半月)文题索引

《护理学杂志》2020年第35卷(下半月)文题索引

•106•JournalofNursingScience Dec.2020Vol.35No.24《护理学杂志》2020年第35卷(下半月)文题索引(以栏目为序排列)专家共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刘义兰,吴欣娟,郑一宁,等)(121)重点关注基于目标管理理念的护理不良事件规范化管理(王颖,郭晓贝,鲁志卉,等)%:1)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现状及与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关系研究(陈贵儒,孙慧敏,黄蓉蓉,等)(2!)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变革型领导与护理差错管理氛围间的中介作用(于淼,王建辉,赵彩杰,等)(2!)危险预知训练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的应用(赵春梅,王芳,桑圣梅,等)(2:12)色彩标识在护理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进展(高娟,耿力)(21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间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张艺珊,孟晓芹,朱美意)(4:1)高血压患者赋能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郑丽维,刘静$陈丰,等)(4!)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高敏$孙国珍,邢双双,等)(4:10)肺移植术撤除ECMO后并发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钟劲$石秀茹,郭远,等)(416)吸烟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复吸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乔莉,钟竹青,丁四清,等)(418)心外科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流程管理(隆韩燕,杨洁$李水金,等)(61)脚踏车运动在IC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季建红,陈玉婷,赵春红,等)(6:5)自编呼吸训练操在口腔喂养能力障碍早产儿中的应用(乔淑兰,陈娜,李静,等)(610)体外膈肌起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马晶晶,唐红,许忠梅,等)(612)规律握球运动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腋静脉血液流速及并发症的影响(丁月华,许俊芳,殷荣华)(6:15)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徐蓉,刘双,黄海珊,等)81)新型冠状病毒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皮肤损伤的预防处理现况及对策(蒋琪霞,徐娟,魏巍,等)(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控管理(徐丽芬,熊莉娟,罗健,等)(8!)模块化教学法在援鄂抗疫护士岗前培训的应用(简福霞,商璀,姚娟,等)81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汪晖,刘于,王颖,等)8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邢利民$任之臖,周玉梅,等)81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孙雪平,姚红瑛,丁芬娟,等)(8: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发热门诊咽拭子标本采样管理(吴荷玉,李婷婷,李素云,等)(8: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集中收治方舱医院的分诊管理(李天红,田霞,陈思,等)(8:24)链式早产儿母乳喂养促进方案在NICU的实施(顾?,李双双,周金君,等)(101)基于最佳证据的早产儿喂养护理实践(彭粤铭,邢瑞瑞,燕旭东)(10!)多专科协作护理专案预防早产儿低体温(丁玲莉,余艮珍$叶天惠,等)(1010)医护一体化营养管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蔡慧婷,韩旻)(10:13)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践(解红文,金云,孙娟,等)(1017)NICU早产儿母亲出院准备度与角色适应的相关性(张翠$傅开美,张丽丽,等)(10:21)神经刺激减痛法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卢艳丽,蔺晴,周辉,等)(12!)我国医疗机构开展自由体位分娩现状调查(卢常平,罗碧如,姜梅,等)(12!)“互联网+”产后康复护理工作室的初步构建及实践(李媛$庞艳,林芳初,等)(1212)我国医疗机构分娩镇痛现状调查研究(王燕,罗碧如,徐鑫芬,等)(1216)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促进行为成因的质性研究(蒋维连$黄宪丽,李赛花,等)(12:20)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干预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潘兰,刘东英,张振香,等)(141)居家吞咽训练联合摄食指导在下咽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李珍,岳丽青,谢常宁,等)(14!)徒手淋巴引流联合凯格尔训练在宫颈癌术后外阴'期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张丽娟,罗庆华,张慧珍,等)(1410)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王岚,沈文军)(1413)转移肌皮瓣修复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胸胃气管痿患者的护理(欧阳海燕,陈克清,高磊,等X1415)新任护士长领导力提升的体验式管理培训(薛婷,姜文彬$马梦迪,等)(161)西部地区本科以上护理人员职业规划及影响因素分析(张丹丹,黄新,邓丽君,等)(16!)护理学杂志2020年12月第35卷第24期・10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管理(程晶,李哲英,吴慧,等)(16:8)三级医院临床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杜丽,毛红波)(1611)护理研究者对知情同意过程体验的质性研究(李梦璐,谢伦 芳,汪秋伊,等X1615)三甲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岗位的改进与管理(王宏秋,刘颖青,赵丽新)(16:20)儿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李建平,魏文琼,胡苑,等)(16:23)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李洁莉,潘世华,陈贵儒,等)(181)生育咨询及教育干预对年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忧虑的影响(汪丹丹,张苇,郑蔚,等)(18:4)PBL式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痛苦的影响(刘志芳,宋丹,张彩云,等)(18!)乳腺癌化疗患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李建影$焦杰,任海玲)(18:11)优势运用在男护士性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韩世钰,章新琼,林文风,等)(1815)结直肠癌化疗期患者益处发现体验的质性研究(贾磊,王茵)(1818)乳腺癌术后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纵向研究(张曦,杜雪$王荣,等)(201)乳腺癌日间化疗患者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预住院管理(陈婕 君,李金花,李旭英,等)(20!)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信息需求特点的调查(奚凯雯,刘新义,沈逸潇,等)(2010)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决策困境及影响因素研究(唐涵,刘维,肖涵,等)(2014)乳腺癌和妇科肿瘤患者淋巴水肿风险及预防干预的证据汇总(章孟星,侯胜群,张晓菊,等)(20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吸入装置使用不依从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朱文敏,魏小龙,陈瑛瑛)(22:1)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前预充氧必要性分析(院海燕,王景梅)(22:5)ICU氧疗患者高氧血症状况调查分析(孙建华,赵明曦,李若祎,等)(22!)基于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的俯卧位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李琳,李纯,陈静)(22:11)俯卧位通气的应用与并发症管理研究进展(陈婷,李秋萍$姜利)(2215)增强现实交互体感互动游戏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的应用(刘淑英,张焕华,赵婷)(24:1)全飞秒近视激光手术患者基于应用程序App的健康教育(王宁辰,杨杨,汪卓琼)(24!)院内疼痛资源护士信息化多模式培训实践(刘冬华,冯翠翠,童莺歌,等)(24!)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癌症疼痛管理质量指标的建立与应用(陈凤菊,杨纯子,刘美)(24:12)线上课堂与在线讨论答疑双平台网络教学实践(王媛媛,赵上萍,李旻露,等)(2415)聊天机器人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李嘉欣,彭歆,付莹,等)(24:17)专科护理神经源性膀胱上尿路损害风险管理方案的构建(胡英杰,陈晓敏,范春花,等)(218)尿控管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及病耻感的影响(张慧颖,邵秀芹,全爽,等)(2:22)护理个案报告中护理问题在护理分类系统中的术语映射分析(饶埜,彭刚艺,刘雪琴,等)(2:26)斜视儿童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徐燕,卞薇,王宗华,等)(2:30)全喉切除患者食管语音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耿敬,席淑新,周苹,等)(2:34)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膀胱镜复诊依从性调查(郑丹萍,梁艳彩,翟文佳,等)(2:38)肾移植受者术后锻炼意向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林晓鸿,胡阅,刘红霞,等)(2!2)低体质量婴儿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刘静,杨荆艳,路星星)(2!6)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早期量化活动(包益平,刘青君,庄桂敏)(2!9)2例胚胎移植患者发生镜像综合征行剖宫产术的护理(邓晰瑜,黄萍)(2:51)早产儿母亲积极感受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分析(王燕,王晓娟,李胜玲,等)(2:53)早期颈部静力性运动对颈椎融合术后患者轴性症状的影响(贾曼,张俊娟,张少华,等)(4:22)癌症晚期患者及家属对预前指示态度的一致性研究(刘晓轶,张艳,王兵)(4:26)肝移植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流程的建立及应用(于颖,王春丽,雷雪雪)(4:30)膀胱癌患者膀胱灌注全程管理记录表的设计及应用(孙玉勤,龚小华,刘敏,等)(4:34)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决策冲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申文佳,杨巧芳)(618)慢性心力衰竭专病护士团队的组建及实践(严莉,李筠,耿丽,等)(6:22)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社会学影响因素调查(陈欣悦,袁晨曦,陈璇,等)(6:27)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林霞,蒋慧云,邹玲,等)(6:31)复发难治性恶性B细胞肿瘤患者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的护理(袁淑蕾,杨英,李维,等)(6:33)TeamSTEPPS 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沟通的应用・108・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Dec.2020Vol.35No.24(潘兰,刘东英,张振香,等)(8:26)预防性肠造口患者以家庭为中心赋权模式的出院计划干预(徐俊敏,方艳春,黄雅莲,等)(8:30)基于Kano模型的PICU危重患儿家属需求调查(杨芳,贺琳晰,赵皤,等&8:3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用磷结合剂依从性调查分析(何茂芯,杨玉洁K8:39)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前列腺癌患者病情告知中的应用(李美,吴琛,韩娟,等)(10:24)叙事护理在癌症患者病情告知中的应用(周雪,史宏睿,冯吉波)(10:27)三级医院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吕露露,张雪静)(10:31)门诊恶性肿瘤患者适应能力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评价(翟璐,方梅)(10:35)改良眼镜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辅助自滴眼液(岑爱丽,黄丽 萍,谢艳兰,等)(10:38)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恢复性生活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王红,许红凤,张茜茜)(12:23)游戏式护理认知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王红岩,迟英,张美兰,等)(12:27)全麻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不留置导尿管可行性研究(赵舜珍,王沛如,钟天豪,等)(12:31)化疗致味觉改变评估及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董元鸽,张晓 菊,陆箴琦,等)(12:33)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三期行带蒂腓骨瓣重建足弓术患儿的护理(隋海云,孙新君,马玉凤)(12:38)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损伤风险预测的膀胱内压临界值研究(马田,余展,沙彬秀,等)(1418)肾移植受者锻炼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分析(王莎莎,靳清$刘红霞,等)(14:21)无痛分娩中入量管理途径的研究(陈小芳,孙晓琴,陈志芳$等)(14:25)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杨玉凤,闫秀杰,郭苗,等)(14:28)心力衰竭患者口渴困扰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孙冠群,朱莎,刘国杰)(16:25)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早期活动等级及影响因素研究(黄慧敏,张芳,高珊,等)(16:28)1周内母乳喂养量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熊小云$孙盼盼,杨传忠,等)(16:3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致皮肤毒性的调查研究(唐淑慧,侯黎莉,王汇)(16:35)术前口服不同浓度含糖液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张振美,郭晓宇,史冬立,等)(16:38)自制踝泵运动仪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刘超,施莹莹,于轶群,等)(16:41)查验表在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项海青,周小妹)(16:44)重症干眼症异体唇腺移植再造泪腺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薛朝华,薛峻岭,邢育珍)(16:46)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非药物性气道廓清技术的认知调查(宋琼,沈美芳,饶晓玲)(16:49)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患者的护理(鲁建英,冯灵,陈静,等)(16:51)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预防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实施(真启云,谢军,姚翔,等)(18:22)分娩预演结合3D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韩瑛婷,赵改丽)(18:26)ADOPT模式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马向飞,钟诚,李文,等)(18:29)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调节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晓燕,张新慧)(18:32)儿科ICU护士对重症患儿不再心肺复苏决策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杨丽全,彭娘慧,魏碧蓉,等)(18:36)晚期癌症患者问题提示列表的引入与修订(郜心怡,孙墨然,陈长英)(18:40)基于价值流程图的紧急剖宫产患者决策分娩时间延迟现状分析(白燕平,段燕丽,赵新召)(18:44)胰液肠内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患者早期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陈慧琳,芮丽涵,罗新春,等)(18:47)婴儿心脏移植术后的护理(翟忠昌,刘玉娥,李燕君,等)(18:49)家庭综合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乐琼,刘义兰$吴丽芬,等)(20:23)化疗期淋巴瘤患者症状群的探索与比较研究(邱沈雯,林荣桂,吴蓓雯)(20:27)嗅觉训练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李晨曦$李彩霞,沈梅芬,等)(20:32)产后妇女漏尿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梁熠,王青,李晓丹$等)(20:36)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王露莹,孟露,常立阳,等)(20:40)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关键风险因素分析与策略研究(王玲$杨丽,朱雪梅,等)(20:4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流程管理(邹灯秀,熊杰,黄素芳,等)(20:50)胆管癌合并肌少症患者术后营养及运动干预(王金霞,邹凤林,韩娟,等)(20:53)初产妇妊娠期子宫破裂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李咪琪$黄素芳,郑丹莉)(20:56)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发病现状及风险评估模型构建(邓燕,李莉,张红丽,等)(2219)集束化护理预防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后腹胀(杨娜,王颖$屈晓玲,等)(22:24)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个性化自我管理干预(杜静,翁雪云$护理学杂志2020年12月第35卷第24期・109・余红,等)(22:28)依据监护大数据精准防护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消化道并发症(郭敏,周诗扬,王永婷,等)(22:32)右位心原位心脏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王晶,徐芬,王慧华$等)(22:35)慢性疼痛患者疼痛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宋春燕,王改利,谭璇,等)(24:21)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葛晓红,李敏,高丽 红)(24:25)儿童医疗辅导照护缓解患儿腰椎穿刺疼痛和父母焦虑研究(张顺娣,顾莺,胡菲,等)%4:30)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静息心率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彭倩,杨展,张宝凤,等)%4:33)儿童肿瘤病房阳光书屋的创建与运行(彭历,代艺,胡德英$等)(24:37)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牙齿脱落风险认知及防范措施调查研究(王洪梅,孟丽红,刘盎,等)(24:40)边缘不足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张莎,严秋 萍)(24:44)Gusto#型骨折患者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刘惠玲,张英英,胡兰平,等)(24:46)多学科融合精准治疗模式下垂体瘤患者的综合护理(沈明月,殷志雯,任琳,等)(24:49)中医护理督灸姜泥墩厚度与艾绒直径高度最佳组合研究(苏悦,程喜 荣)(6:38)温阳益气膏贴敷壮医脐环穴对老年阳虚秘患者的影响(宁余音,刘芮,黄沂,等)(12:42)按摩联合穴位刺激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乳汁分泌量的影响(盛佳,夏海鸥,丁焱,等)(22:44)基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的个体化护理(刘艳$裴胜利,杜谢琴,等)(22:48)手术室护理护士参与麻醉门诊术前教育对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影响(张静,兰星,陈庆红,等)(2:56)重症干眼症患者异体唇腺移植术的护理(李文静,余文静$肖瑶,等)(4:37)全麻术后成人患者麻醉后监护室转出标准的构建(刘尚昆$陈罡,李文奇,等)(6:36)剖宫产手术可调式充气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林桦,蒋维连$韦春俏,等K8:4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急诊手术患者的安全防护(陈红$李岩,赖晓全,等)(10:40)婴幼儿活体肝移植术中血糖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陈国立,黄一乐,陈哲颖)(12:4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贺吉群,谢伏娟,彭罗方,等)%4:31)机器人中央型肝癌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袁怡,凌宾芳,董梅娟,等)(16:54)泌尿外科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吴小凤,陈丽茹,盛夏)(16:57)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对俯卧位手术患者体位相关神经损伤的预警作用(张春燕,李瑛,赵敏,等)(18:52)全麻俯卧位头部支撑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胡玲,黄娟,夏琼,等)(20:59)智能垂直仓储管理系统在手术无菌包转运中的应用(周泓,黄雅真,颜美琼,等)%2:38)妇科微创术后复苏患者苏醒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卓洁,兰星,张波,等)(22:41)日间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研究(杨陈,张学兵,刘俊宏,等)(24:52)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早期饮水的安全性(云麟钧,潘燕,刘嘉欣,等)(24:55)基础护理牙咬合测量尺的设计及在颞下颌关节MRI扫描中的应用(罗馨,杨秋月,刘琴,等)(2:59)临床护士化疗药物外渗预防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修闽宁,杨丽华,侯庆梅,等)(2:62)基于故障树理论和eCASH理念的ICU患者镇静镇痛管理策略(王霞,邓娟,熊杰,等)(4:39)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杨雪柯,王颖,郭晓贝,等)(4:44)不同加压弹力袜预防ICU老年脑卒中患者DVT效果比较(马龙,韩雪梅,朴美花,等)(4:47)第1和第2滴手指末梢血与静脉血血糖值的比较分析(张宁,傅荣,褚红,等)(6:40)三种扩皮送鞘法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周玉洁,李蓉梅,袁玲,等)(6:43)静脉治疗信息化精准质控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实践(韩秋英,李兰,蔡志云,等)(10:4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相关性感染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谢琼,卢咏梅,方少梅,等)(12:49)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排尿护理流程的构建与应用(宋学梅,张晓梅,曹猛,等)(14:34)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乔淑兰,赵英荣,苗晓)(14:39)人体不同部位红外温度计体温测量值的比较研究(刘雨薇,龚仁蓉,许瑞华,等)(16:59)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李方,曹娟,袁慧,等)(16:63)示指顶压法在危重患者留置鼻肠管中的应用(祝红娟,刘微,迟云飞,等)(16:66)儿科病区噪声暴露现状调查(白彩颖,丁晓华,游文平,等)(16:68)静脉用药调配中心75%乙醇不同喷雾量消毒瓶塞效果观察(李红云,芦霜,汪惠,等)(18:55)・110・JournalofNursingScience Dec.2020Vol.35No.24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和管理最佳证据的审查及障碍因素分析(吕永利,耿力,王培红,等)(18:58)基于关联规则的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伤害事件发生特征分析(赵敏,苏晓霞,李曙光,等)(18:61)基于行动研究法的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口渴护理干预(孙淑凤,朱永健,郑慧,等)(18:65)ICU护士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分析(张艳,李纯)(18:68)1例上臂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切口坏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王佩,肖希茜,殷阅)(20:62)护理管理网约护士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姜茂敏,高凯,郭佩佩,等)(2:65)北京市三甲医院护士同事间心理暴力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宗菲,刘颖青,李秀军)(2:69)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分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沈月,万永慧,孙璇,等)%:73)精准扶贫视阈下对二级医院重症监护室实施帮扶的效果(孙广晓朦莉萍,白芳,等)(4:50)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认知和参与意愿现况调查(韩梦丹,赵明利,张雪葳,等)%:53)广东省三级医院麻醉科护士工作岗位现状调查(丁红,邓宇,林玉玲,等)(4:57)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护理服务项目间接成本核算研究(韩琳,畅雪,马玉霞,等)(6:46)临床科室护理风险评估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李鑫,熊莉娟,何嘉,等)%:49)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池艳宇,李晓丹,郭金玉,等)(6:53)中高龄护士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张锋,孔雯雯,王慧,等)(6:57)发热门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标本采集与转运管理(左惠敏,王冬)(6:6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组织与管理(潜艳,汪晖,刘于,等)(6:64)临床护理用具专利研发现状分析(李虹彦,李真,殷欣)8:44)2009〜2017年安徽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及公平性研究(尹欢欢,钱志刚X8:48)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运行(王清,陈雁,夏冬云,等X8:53)全院床位调配下跨科护理实施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张欢,彭睿,谢铄,等)8:57)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角色及护理门诊认知的现状调查(邵燕,孙志琴,丁彩艳)8:60)护理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沟通培训(陈柳柳,杨柳,赵俊延,等)(10:47)影像科护理人员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块的建立与实施(兰芳,赵丽,段雨,等)(10:51)基于护士视角的护患关系量表开发与信效度检验(马绍壮,苟莉,曾卫龙)(10:5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方舱医院护理管理实践(何细飞,程捷,杨建国,等)(10:5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的紧急筹建与管理(王伟仙,吴丽芬,刘义兰,等)(10:62)儿童医院护士护理研究自我效能与组织支持感的相关性(范家莉,方继红,姚小燕,等)(10:6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应急管理(庞志强,尹炜,郭慧玲,等)(10:68)宁夏肿瘤科护士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张曦,杜雪,王学兰,等)(10:70)急诊科院际危重症转运专职护士岗位设立及实践(李博,张利,张真真,等)(12:54)质量先期策划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饮食配送中的应用(黄丽红,尹世玉,胡露红,等)(12:5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病区支助中心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袁芳,李芸,汪晖,等)(12:6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护理管理策略(韩辉武,邓桂元,周诗,等)(12:62)安宁疗护病房护士工作现状的质性研究(韩鸽鸽,陈长英,王盼盼,等)(12:65)养老机构医护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实践现状及对策分析(杨蓉,牟绍玉,张虹,等)(14:4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孙丽,胡德英,代艺,等)(14:45)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执业能力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李爽,施盛莹,肖凤,等)(14:48)可穿戴设备用于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刘忠华,张慧慧,方勇)(14:52)“互联网+”心血管专科护理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刘晓燕,朱小玲,曹益凤,等)(14:5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救治定点医院驰援护士院感防控培训与管理(艾冬云,马思旻,赖晓全)(14:61)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情域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杨光会,杜执婵,李艳春,等)(14:6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甘甜,黄静,黄海东,等)(18:71)护理人员职业偏差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张慧,刘华平,绳宇)(18:75)安宁疗护护士循证式疼痛管理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颜丽霞,卿利敏,李敏,等)(18:79)高年资专科护士自我超越驱动力的质性研究(王惠,李玲,仝旭,等)(18:83)临床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现状调查(王霞,李秀云)(18:87)医院伦理氛围与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相关性研究(董毅,李玲)(18:90)。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姑息治疗研究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姑息治疗研究

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姑息治疗研究癌症是当今社会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身心困扰。

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方式,姑息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姑息治疗之间的关系,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剧烈的身体疼痛、恶心、心理压力等问题,这些身心困扰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的选择、家庭支持等。

因此,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姑息治疗是一种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治疗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姑息治疗更注重患者的舒适度和心理抚慰,从而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同时减轻其身心痛苦。

姑息治疗的出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其意义重大且不言而喻。

研究显示,姑息治疗在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姑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姑息治疗还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癌症的挑战。

因此,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姑息治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尽管姑息治疗在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一些医疗机构对姑息治疗的认识不足,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同时,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姑息治疗存在误解,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姑息治疗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医疗机构的姑息治疗水平,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使姑息治疗更好地造福广大癌症患者。

在当今社会,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

姑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姑息治疗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快乐。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促进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涵和外延上的等价 • 技术等价性: 指测量的方式、具体实施过程及语
言的等价 • 标量等价性: 指修订的量表与原量表具有可比的
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研究
• 尽管按照严格的翻译程序制定西方量表的中文 版本
•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而生命质量又有较强 的文化依赖性,很难完全反映中国文化和特色
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及 影响因素分析
张灿珍1 万崇华2 李高峰1 沈丽达1 赵金奇1 罗家洪2
1.云南省肿瘤医院 2. 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 • 2006年, WHO正式公布将癌症确定为可被控制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慢性疾病由于病程长,仅用有效率、治愈率等客 观指标很难评价慢性疾病的危害程度及治疗效 果
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研究
• 1997年万崇华教授等 曾对美国CORE的癌症治 疗功能评价系统即FACT系列中文版的研制
• 翻译和回译 • 文化调适 • 量表考察(概念等价性、语义等价性、技术
等价性、标量等价性)
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研究
• 概念等价性: 指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等同 • 语义等价性: 指评价的具体条目反应的内容在内
测定量表的研制和使用
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
• 国际比较著名的癌症研究机构都相继研制 了各 种癌症的QOL测定量表,如:
• Karnofsky的量表(KPS) • ECOG的体能状况量表 • 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癌症患者核
心量表QLQ-C30 • 美国西北大学结局、研究与教育中心( CORE)
QLICP-LU量表的研制
QLICP-LU的计分方法:
• QLICP-LU共性模块包括: 4个领域 9个小方面 32个条目 • QLICP-LU特异模块包括: 4个小方面 8个条目 • 分正性条目和负性条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生活质量研究协会 (ISOQOL)于 1994 年 2 月在比利 时布鲁塞尔成立 , 并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生活质量研究》 , 这是有关 QOL 基础 及临床研究的第一 本国际性杂志 , 涉 及 的医学领域十分广泛 。自 1994 年起召开一年一度的 ISOQOL 学术会议 , 目前已发展会员 450 多名 , 分布于北美 、欧洲 、亚 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 , 还多次举办了以癌症与生活 质量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 , 出版了多部有关专著 。
收稿日期 :2000 -09 -20
76
近年来 , 生活质量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992 年 , 有 1000 多篇 医 学文 献涉 及到 与健 康有 关的 生活 质量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 HQL), 其中约 300 篇涉及到肿瘤 领域的 HOL ;而 10 年前 , 有关文献数分别为 190 篇和 40 篇 ; 若照此速度发展下去 , 预计到 2002 年有关肿瘤领域 QOL 的 文献将超过 3000 篇 。
专 题 报 道
4 我国 QOL 研究现状
在国外 , QOL 测定在医学领域中的应 用已有 40 多年的 历史 , 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了将近 20 年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 刚刚起步 , 尤其肿瘤领域 QOL 研究更是如此 , 陆续有一些译 文和综述介绍国外的 QOL 研究 。1990 年 , 孙燕等制定了 《癌 症疼痛及生活质量调查表》 , 通过对 1543 例癌症病人的调查 分析 , 初步表明该量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有效性及灵敏性 ; 并且认 为 , 该问卷 适用于接 受各种治疗 措施的所有 癌症病 人 , 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的 问题 。
1 QOL 研究发展历史
1969 年 Feinstein 提出要重视 QOL 研究 , 70 年代医学界 已接受 QOL 这个概念 , 1975 年 QOL 作为关键词收入 到医学 文献 中 , 1997 年第一 次收入 IM(Index Medicus)。临 床肿 瘤 QOL 研究可追溯到 40 年代由 Karnofsky 等提出的行为 状态评 分(performance status ,PS), 但这不能算是真正的 QOL 评定 。现 代 QO L 研究始于 1976 年 Priestman 等人 。70 年代主要由精神 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 QOL 研究 。其间 QOL 研究在 临床试 用中的应用日趋活跃 , 1985 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决定新药评价既要有延长生存时间 、又要有改善生存质量的 资料 , 1989 年美国将 QOL 测定 作为肿瘤临床试验和慢性 病 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因此 , 可以预计 ,QOL 评价将成为肿瘤 临床研究终点(end point)之一 。
2 QOL 概念及定义
目前 , 大多数癌症治疗所关注的只是疾病本身 , 而不是 患者本人及其主观感觉 , 如 QOL 。QOL 评估已日益成为癌症 治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癌症及其治疗对病人躯体及 心理造成双重负担 , 加之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有限 , 因此 , 传 统的评价指标 (如生存期 、无病生存期 、缓解期 、治疗相关毒 性及肿瘤缓解率)正 逐渐考虑把 QOL 纳入并作为一个医 疗 结局评价点 。来自不同方面的研究显示 , 癌症病人经积极治 疗后 , 多延长短短几个月的观念本身并不一定令人信服 。因 此 , 应将治疗成功的概念定义为在保持患者 QOL 的同时 , 尽 量延长患者 寿命 。而且 , 由于癌症 治疗副作用 影响患者 的 QOL ,故癌症治疗的临床益处常常是很难界定的 。通常 , 我们 通过 医生 来了 解病 人的 治疗 毒性 以及 疾病 相关 症 状 (disease-related symptoms , DRS)的改善 , 而 QOL 概念则要求病 人本人评价治疗毒性及 DRS 。这个观念在 Ⅱ 、 Ⅲ期临床实验 中显得尤为重要 , 因为此时病人常常为晚期病人 、 临床治疗 方案常常很难确定 。
性较强的 QOL 评估工具来评价两种不同疗法的区别 ,如状态 相关评估工具(如简明心境状态量表 POMS)或不良反应相关 评估工具 。
而大多数临床医师不愿做 QOL 研究 , 分析原因有 :(1)怀 疑 QOL 研究可行性(feasibility);(2)怀疑 QOL 研究实际价值 ; (3)临床医师不熟悉 QOL 研究方法及工具 ;(4)缺乏基本的辩 证观点 ,即他们往往注意根治性治疗而忽视姑息性治疗 。
QOL 操作性定义是指一个病人将他 (她)目前的健康状 况与他 (她) 认为理想 的健康状况 进行比较后 所得出的 评 价 。必须明确指出 ,在临床试验中 ,QOL 并不反映病人的幸福 感 、满意度以及生活水平等 , 而是着重考虑治疗对病人不同 生活方面的正负影响 。目前已有许多不 同的 QOL 操作性 定 义 , 有些针对病人的心理方面或病人的偏爱程度 , 有些涉及 到病人生活的基本方面或者病人正常生活的回复 , 有些则指 病人目前现实状况与希望(期望)值之间的差距 。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rapeutic Mod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作者自 1991 年起 , 在参阅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 引 进 、翻译 、实施 、测评及修订三个著名国外 QOL 问卷 , 即癌症 患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QLI)、 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量表
77
胃癌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方法相关性的探讨
邓小玲 , 王 卫综述 , 王亮升审校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广东 广州 510010)
在日本 ,癌症治疗过程中 QOL 的研究以及晚期癌症患者 综合治疗的研究都曾列入厚生省资助的癌症研究课题 。美国 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于 1991 年成立了癌症控制与健康委 员会 , 下设生活质量分委会(Quality of life Subcommittee),以促 进 QOL 研究在癌症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1993 年 ,欧洲癌症研 究 与 治 疗组 织 (ORTC) 总部 资 料 中 心下 设 卫生经济小组 , 旨 在 促 使临 床 医师 、卫生经济 学 家 及 其它 卫
摘 要 :胃癌及其治疗方式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本文以不同时期的胃癌 、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中医药联合化疗等 治疗方式探讨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关键词 :胃肿瘤 ;生存质量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0242(2001)02 -0078-03
会心理行为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 或 QL)的研究 。一般而言 , QOL 主要包括四个领域 , 即一个人的躯体方
面 、心理方面 、精神方面及社会方面 。QOL 也是一门新兴的且发展迅速的健康测量技术及学科 ,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医
学科学的诸多方面, 如哲学 、生物统计学 、临床医学 、医疗卫生服务及医疗结局研究终点之中 。 可以预计, QOL 评价将成为肿瘤及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罗 健 , 孙 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北京 100021)
The Research on 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 Patients
LUO J ian , SUN Yan
摘 要 :随着“ 健康” 、“ 健康促进” 等新概念的提出 , 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 人们越来越关注以癌症病人社
如 何 选择 一 个 合 适的 工 具 来 评估 癌 症 患 者 QOL 呢 ?
Bullinger M 建议 :(1)选用本国本民族现有的工具 , 以尽可能 减少跨文化差异 ;尽可能选用相应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而非 心理卫生评定工具来评估癌症患者 QOL ;(2)引进 、翻译 、修 订国外有关量表 ;(3)自己编制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来取 代或补充现有的量表 。
癌症病人 QOL 一个相关内容是医 患交流问题 。病人 全 面了解癌症 、分期 、 拟订治疗方案有助于病人决定他们的未 来 , 特别当病人处于晚期或终末期 、治疗益处有限而 QOL 成 为首要问题时尤显重要 。应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患交流 , 有助于了解 病人的想法 及愿望以及 及时阐述我 们的治疗 方 针 。医患坦诚交流有助于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在此 方面 , 医生 、护士 、其它专业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及 技巧 , 而特定的培训计划有助于提高他们与患者进行交流沟 通的能力 。
如何把 QOL 评估纳入临床试验中 , 可分为三大类 :(1)评 估某治疗的效果 :横断面研究 , 此时可选用普通工具调查患 者在一特定时点的生活质量 , 应设立对照组 。(2)评估某治疗 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为纵向研究 。(3)评估两种不同治疗措 施的效果 , 该研究为随机控制的临床试验 , 此时应选择敏感
其它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终点之一 。
关键词 :肿瘤;生活质量 ;姑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195;R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242(2001)02 -0076 -03
专 题 报 道
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已成为一个常用字眼 , 不仅被 社会政治家 、新闻记者及广告商炒得火爆 , 就是在医学领域 中也是如此 。Quality of Life , 国内译法及解释颇多 , 可译为生 活质量 、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等 , 本质无多大区别 , 故简称为 QOL 。
人们对 QOL 理解及解释很多 , 但迄今对 QOL 定 义尚无 一致意见 。例如 , 世界卫生组织(WHO)QOL 研究小组所下的 定义为 :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在生活中所处 位置的感受以及对与他们的目标 、 期望 、 标准及所关注的事 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 。但人们一致认为 , QOL 是一个主 观概念 。我们可以给 QOL 下一个概念性定义 (conceptual definition)及一个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就前者而 言 , 我们将 QOL 定 义为某个人在以下 四个基本方面均获 得 满意的功能状态 :(1)社会方面 ;(2)心理及精神方面 ;(3)职 业方面 ;(4)躯体方面 。该定义与幸福感 、人权密切相关 , 而且 与 WHO 的健康定义相一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