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锅炉冷态启动及正常运行调整

合集下载

600MW锅炉冷态启动及正常运行调整论文

600MW锅炉冷态启动及正常运行调整论文

600MW锅炉冷态启动及正常运行调整[摘要] 首先先介绍一下600mw锅炉和三井巴布科克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的特点。

只有了解了本锅炉的特点和燃烧器的布置特性,才能便于运行的调整。

[关键词] 燃烧调整强化燃烧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等离子一、超临界燃煤本生直流锅炉特点1.良好的变压、备用和再启动性能.锅炉下部炉膛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圈,在各种负荷下均有足够的冷却能力,并能有效地补偿沿炉膛周界上的热偏差,水动力特性稳定;采用四只启动分离器,壁厚较薄,温度变化时热应力小,适合于滑压运行,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延长了汽机的寿命。

2.燃烧稳定、温度场均匀的墙式燃烧系统.墙式燃烧系统的旋流燃烧器具有自稳燃能力和较大的调节比,在炉膛中布置的节距较大,相邻的燃烧器之间不需要相互支持;墙式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布置为对称方式,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热量输入均匀分布,因而在上炉膛及水平烟道的过热器、再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也更加均匀,避免高温区受压元件的蠕变和腐蚀,有效抑制结渣。

3.经济、高效的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lnasb燃烧器适用多种燃煤煤种,而且已经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来满足日益严格的降低nox排放的需要。

4.高可靠性的运行性能二、三井巴布科克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的特点我厂燃烧器为三井巴布科克开发的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来满足现有的及将来日益严格的降低nox排放的要求。

燃烧器的设计,实质上都是由一些把燃烧空气分隔成若干独立通道的同心套管所组成。

燃烧器设计的关键是各种轴向旋流风的引入。

结构简单而又牢靠,避免与许多径向设计的旋流器之间采用大量的机械连接。

lnasb 的设计准则如下:1增大燃料挥发份的释放速率,以获得最大的挥发物成生量。

2在燃烧的初始阶段形成一个缺氧的区域,最大限度地减少nox的生成,但同时又提供适量的氧气以维持火焰的稳定。

3改善燃料富集区域的滞留时间和温度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nox 的生成。

600MW直吹式锅炉微油点火冷态启动优化措施探讨

600MW直吹式锅炉微油点火冷态启动优化措施探讨

后墙上 , 使沿炉膛宽度方 向热 负荷及烟气 温度 分布更均匀 。
关断 门在 开机过程 中易卡涩 问题 ( 在起动前 开关试验 正常) , 点
2 0 1 0年上半年 ,潭 电 ≠ } 3机组锅炉利用大 修机 会完成 了微 火后提前将 制粉系统粉管关断 门开启备用 。 ( 3 ) 给煤机不下煤 。措施 : 提前 4 ~8 h对 原煤仓打煤 , 并进 油 点火 技 改 项 目。改 造 的 F层 燃 烧 器 ( 4只) 维 持 原 设 计 和 设 备
0 引 言 在“ 煤粉炉微 油/ 少 油点火 ” 的原理及 设备 改造方面 , 业 界
理, 并将地 面积 油清理干 净 ; 开 炉 前 应 进 行 炉 前 油 系 统 泄 漏 试 验, 严 防漏油事件发生 。
已有相 当多的论 述, 本 文将 以潭 电 撑 3机组 为例 , 从集 控运行角 度探 讨优化 6 0 0 Mw 直 吹式 锅炉微 油点火冷 态启 动过程 的组 织和技术措施 , 以确保锅炉安全及节 油 目标 的实现 。 1 设 备 及 技 改 情 况 概 述
热 控 检 查 火检 情 况 。
. 1 . 1 . 2 制 粉 系 统 大 唐 湘 潭 发 电有 限责 任 公 司 二 期 ( 3 、 # 4机 组 ) 2 ×6 0 0 MW 2 ( 1 ) 磨煤机油站 回油不畅 。 措施 : 开炉前将 磨煤机 油站润滑 超 临 界 机 组 锅 炉 为 东 方 锅 炉 厂 引进 技 术 制 造 的 国 产 超 临 界 参 数、 变压、 直流 、 本生型锅炉 , 锅 炉 型 号 DG1 9 0 0 / 2 5 . 4 一 I I 1型 。
促检 修 进 度 。
2 . 1 . 2 进煤管理 ( 以≠ } 3炉 为例)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
因此 , 对容量 风 门挡 板 进 行调 节 特 性 试 验研 究 具 有

( ) 持气 流运 动状 态 进 入第 二 自模化 区。要 2保 求 炉 内气 流 的雷诺 数 R 冷 e 与热 态 雷诺数 R 热 e 相等或
超过 临界 雷 诺 数 R l。当 R 临>R 热时 , 动 工况 。 临 e e 流 进入 自模化 区。 由 于冷 态 空 气 动力 运 动 粘 度 较小 , 临界 雷诺数 较 大 , 验 风 量 远 大 于进 入 自模 化 区 风 试
验结 果见 图 1 示 。 所
量, 因此 炉 内流 动能 达到 第二 自模 化 区的要求 。
() 3 边界条 件相 似 。 由于 进 入炉 膛 的 是 内外 二 次风 、 级风 以及 一 次 风 等 多股 射 流 , 态 试 验 时 , 分 冷
为 了确保 锅 炉冷 态试验 时炉 膛 内的气 流流 动进入 自
炉 内动力 场 组 织 的好 坏 , 接影 响锅 炉 的燃 烧 直
效率 及 炉膛 出 口烟气 分 布 情 况 , 而 影 响锅 炉 的整 进
体 性能 , 通过 冷态 条 件下 炉 内空 气 动 力 场试 验 来 进

√■
— +u ( 1 k 3 — ) ) 一

步深入 了解 燃烧 器调 节特 性及 对机 组热 负荷调 节
煤 粉及 时着 火 , 二次 风 下 冲能力 加强 , 外 以及 时 补充 煤 粉燃尽 时所 需 空 气 。 如果 调 风 套 筒 开 度 过 大 , 则 内、 外二 次 风 风 量 增 加 过 大 , 粉 下 冲 能力 急 剧 增 煤 大, 炉膛 火焰 中心 下 降 , 造成 下水 冷壁 超 温 ; 之 , 易 反 若 调风套 筒 开度 过 小 , 易 造 成 上 水 冷 壁 超 温 。 因 则 此, 调风套 筒 的调 节应 与机 组热 负荷 的控 制 相 匹配 , 鉴 于 W 型超 临 界火 焰 锅 炉 燃 料 及 风 量 的投 入 对 机 组 热负荷 以及 受热 面 温度 控制 尤为 敏感 , 因此 , 风 调 套筒 的调 节特 性试 验研 究显 得 极其 重要 。 由于燃 烧 器 为前 后 墙 对 称 均匀 布 置 , 结 构 形 且 式相 同 , 因此 本试 验 以 炉膛 中心 F 1燃 烧 器 为 对象 , 进 行 了调 风套 筒 特 性试 验 。试 验 过 程 中 , 风 盘 固 调 定 某 一 开 度 ( 0 ) 在 调 风 套 筒 不 同开 度 下 , 量 5% , 测 内、 外二 次 风 的 风速 。其 中 , 外 二 次 风风 速 随 调 内、 风套 筒 的变化 情况 见 图 2所示 。

600MW超临界汽轮机冷态启动暖机方式优化

600MW超临界汽轮机冷态启动暖机方式优化

600MW超临界汽轮机冷态启动暖机方式优化通常情况下燃煤机组启动用时越短,锅炉投油时间缩短,启动油耗随之减少,机组可以提前带至预期负荷,发电量增加,启动成本将降低。

由于机组启动过程变短,机组处于不稳定的工况时间变短,风险也将大幅减少。

根据高中压缸内缸内壁温度划分,机组启动状态分为冷态、温态、热态、极热态四种启动状态,期中冷态启动耗时最长,启动消耗和安全风险均为最高,因此对机组冷态启动操作进行优化,缩短启机时间,对节能降耗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

为实现机组冷态启动过程安全、经济,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对汽机冷态启动暖机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和传统启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证明采用优化后暖机方式开机,安全、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标签:超临界;汽轮机;暖机;600MW1 概述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一期2×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超临界、中间一次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汽轮机,型号为:N600-24.2/566/566,额定出力600MW,额定转速3000r/min。

机组采用定—滑—定方式,带基本负荷并调峰运行。

从汽机端向发电机端看转子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汽轮机推荐采用中压缸启动方式,亦可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现本项目汽轮机采用的是中压缸启动方式。

主再热蒸汽管道采用2-1-2布置方式。

由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来的两路主蒸汽汇成一路主蒸汽,至汽机侧再分为两路,经两个主汽阀、四个处于同一腔室高压调节阀后经过导汽管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膨胀做功后由外下缸两侧排出后,汇合成一路经高排逆止门由冷再蒸汽管进入锅炉低温再热器;由锅炉高温再热器出口来的两路再热蒸汽汇成一路热再蒸汽,至汽机侧分成两路,经汽轮机两侧的中压联合汽阀,从四根导管进入汽轮机中压缸膨胀做功,中压缸作功后的蒸汽,经一根异径连通管分别进入两个低压缸,两个低压缸均为双分流结构,蒸汽从通流部分的中部流入,作功后的乏汽分别流入安装在每一个低压缸下部的凝汽器。

660MW机组启动停运规程

660MW机组启动停运规程

第1章启动总则1.1 机组启动总则1.1.1 新安装及大、小修后的机组启动前应经过验收合格,设备变更后应有设备异动变更书面报告或通知。

1.1.2 新安装及大、小修后的机组启动由生产副厂长主持,生产运营部与检修配合进行。

1.1.3 机组临检、热备用后的启动由生产运营部主持。

1.1.4 机组在下列情况下禁止启动:1)机组主保护装置有任意一项不正常。

2)主要仪表失灵且无其它监视手段。

3)DCS系统、BMS系统、DEH系统、MEH系统不正常,影响机组的启、停和正常操作时。

4)锅炉联锁试验不合格。

5)汽机联锁试验不合格。

6)主汽机交流润滑油泵、直流润滑油泵、氢密封备用油泵以及盘车装置任何一项工作失常。

7)汽轮机监控仪表TSI不能投入。

8)转子偏心度超过0.075mm。

9)任一高、中压主汽门,高、中压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动作不正常。

10)轴向位移超出±0.9mm。

(取报警值??还是跳机值)11)高、低压差胀数值分别超出-3.8 ~+9.52mm、-0.26 ~ +15.24mm范围。

12)机组动、静部分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

13)主机润滑油、EH油油质不合格或油位低于规定值。

14)高、中压缸内壁上下缸温差超过42℃。

15)主机轴封供汽不正常。

16)控制气源系统不正常。

17)电动给水泵不能正常投入运行。

18)发变组绝缘不合格。

19)发变组任一项主保护不能正常投入。

20)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故障或水质不合格。

21)发电机氢冷系统故障或氢气纯度低于90%、湿度不合格或氢气压力低于0.2MPa。

22)发电机气密性试验不合格。

23)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故障。

24)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D-AVR工作不正常。

25)柴油发电机组不能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与16条重复)1.1.5 机组启动状态规定1.1.5.1 启动状态1)冷态启动:高压调节级金属温度<204℃。

2)温态启动:高压调节级金属温度204~350℃。

3)热态启动:高压调节级金属温度350~450℃。

600MW超临界锅炉调试介绍

600MW超临界锅炉调试介绍

600MW超临界锅炉调试介绍首先,在进行600MW超临界锅炉的调试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锅炉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周围没有明火和易燃物品。

然后对各个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接下来是对锅炉参数进行调整,包括炉膛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及煤粉、空气等供给量进行调整。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炉膛调试:首先要对炉膛进行预热,调整炉膛的温度和压力,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然后进行炉膛的点火和燃烧调试,确保燃烧稳定、烟道温度合理,并进行适当的焚烧空气调整。

2.热交换器调试:对各个热交换器进行调试,包括空气预热器、锅炉水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等。

调试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热交换面积、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热交换效率高、传热均匀。

3.蒸汽调试:对蒸汽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蒸汽流量和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要注意蒸汽的排放和回收,防止能源浪费。

4.控制系统调试:对锅炉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包括炉温、压力、水位等参数的控制。

确保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能够自动控制锅炉运行。

5.安全保护调试:对锅炉的安全保护系统进行调试,包括过热保护、低水位保护等多重保护系统。

确保锅炉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避免事故发生。

在进行600MW超临界锅炉的调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关注锅炉运行数据,及时调整参数,优化运行效率。

通过系统的调试和检验,确保锅炉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的发电效果。

总之,600MW超临界锅炉的调试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流程和规定进行调试,以确保锅炉运行安全稳定、高效节能。

通过调试过程的努力,将确保锅炉能够正常运行,为电力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

600MW超临界机组仿真机冷态启动及正常停运操作步骤

600MW超临界机组仿真机冷态启动及正常停运操作步骤

600MW超临界仿真机冷态启动过程及正常停运操作步骤华北电力大学杰德控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2008年9月冷态启动过程一、投入辅助系统二、锅炉上水注意:①电泵启动条件:启动前电泵转速调节控制器开度为0%;启动电泵辅助油泵(电动给水泵本体)。

②在以后的过程中调节电泵转速调节控制器开度,始终保持锅炉启动给水泵出水压力大于省煤器出口总管压力,且随着压力增大,压差增大。

三、点火前准备工作四、升温升压过程注意:1、在升压开始阶段,饱和温度在100℃以下时,升温率不得超过1.1℃/min,升压率低于1.0MPa/min。

2、在蒸发量增加的同时,必须确保省煤器入口流量为30%BMCR (600t/h左右,即给水流量和循环流之和)。

3、大约点到14支枪时,可满足冲转条件。

冷态冲转参数选择:360℃≤主蒸汽温度≤430℃,再热蒸汽温度320℃,主蒸汽压力为8.92MPa,再热蒸汽压力1.0MPa。

4、满足冲转条件前,高压旁路蒸汽减压阀和低压旁路蒸汽减压阀开度最好不低于50%。

5.一般过再热减温水要到并网带负荷后再投入,主蒸汽温度控制主要靠过热器减温水调节;再热蒸汽温度主要靠烟气挡板开度调节。

五、冲转过程说明:1、汽轮机冲车采用高中压联合启动的方式。

汽机挂闸成功后,确认GV(高调门)全开,TV(高压主汽门)、IV(中压调节门)全关,检查高排逆止门关闭(在旁路系统操作画面)。

2、并网前输入的目标值为转速,并网后根据控制回路投/切分为:负荷(MW)、阀位(%)或者主蒸汽压力(MPa)。

3、在实际操作中,2000RPM时暖机时间应为150分钟。

我们所说的1分钟暖机只是示意。

在汽轮机暖机过程中按照冷态启动曲线将将主蒸汽温度升为420℃,再热蒸汽温度350℃,同时维持主再热蒸汽压力稳定。

4、为避免汽机发生共振。

禁止在临界转速范围内定速。

汽轮机临界转速:第一临界转速760 到860rpm;第二临界转速1450到1700rpm。

第三临界转速:2150到2250rpm。

600MW级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压力与温度控制探讨

600MW级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过程中压力与温度控制探讨

不再增加, 主蒸汽压力主要由汽轮机高压旁路 糯
来调节。
在升温升压过程中 , 为达到汽轮机冲车的 条件 , 必须有一定 的主蒸 汽流量 , 防止蒸 汽带
图2 锅 升 升 过 主 温 压 对 关系 炉 温 压 程中 蒸汽 度与 力 应
水, 主蒸汽温度也要求有一定的过热度… 。为防止主蒸汽及再热蒸汽超温 , 的开度 , 旁路 及开启的时间 尤为重要 。当蒸汽达到冲车要求的时 , 主蒸汽压力不要太高 , 这就要求高压旁路开度要大 , 这样 能保证 定的蒸汽流量 , 主蒸汽不易超温 。高压旁路开度一般为 4 %左右 , 5 主蒸汽压力设定为 7M a P。
力为 3 0~ . a . 3 5MP 。
表 1 点火及助燃油特性分析
气轮机要求的冲转参数为: 主蒸汽压力 5M a 89M a 主蒸汽温度 30o 40o 再热蒸 汽压 P ~ . P , 7 C一 2 C, 力 0 6 P ~ . P , . a 0 8 a再热蒸汽温度 3 0 C~ 7 ℃ , M M 2 30 主蒸汽过热度大于 5 o 6℃。在锅炉压力为0 2 P . a M 时开启高低旁路 , 此后到锅炉冲转期间主再热蒸汽压力 由高低旁路控制 , 主蒸汽压力与旁路开度关系见 图1 。由图 1 可知主蒸汽压力在 9 P 之前与高压旁路开度基本成线形关系。当主蒸汽压力达 9 P a M a M 定压时 , 高低旁路控制方式均为 自动方式下 , 此时主蒸汽流量为 15 6 / , 9 . h 主蒸汽温度 为 3 7 C, t 9 再热 o 蒸汽 也达 到气 轮机 冲转 要 求 。
6 0MW 级 超 临 界 直 流 锅 炉 启 动 过 程 中 0 压 力 与 温 度 控 制 探 讨
郑 国宽 , 春 江 , 袁 文 岩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MW锅炉冷态启动及正常运行调整
[摘要] 首先先介绍一下600MW锅炉和三井
巴布科克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的特点。

只有了解了本锅炉的特点和燃烧器的布置特性,才能便于运行的调整。

[关键词] 燃烧调整强化燃烧低NOX轴向旋流
燃烧器等离子
一、超临界燃煤本生直流锅炉特点
1.良好的变压、备用和再启动性能.锅炉下部炉膛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圈,在各种负荷下均有足够的冷却能力,并能有效地补偿沿炉膛周界上的热偏差,水动力特性稳定;采用四只启动分离器,壁厚较薄,温度变化时热应力小,适合于滑压运行,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延长了汽机的寿命。

2.燃烧稳定、温度场均匀的墙式燃烧系统.墙式燃烧系统的旋流燃烧器具有自稳燃能力和较大的调节比,在炉膛中布置的节距较大,相邻的燃烧器之间不需要相互支持;墙式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布置为对称方式,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热量输入均匀分布,因而在上炉膛及水平烟道的过热器、再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也更加
均匀,避免高温区受压元件的蠕变和腐蚀,有效抑制结渣。

3.经济、高效的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LNASB燃烧器适用多种燃煤煤种,而且已
经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来满足日益严格的降低NOX排放的需要。

4.高可靠性的运行性能
二、三井巴布科克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的特点
我厂燃烧器为三井巴布科克开发的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来满足现
有的及将来日益严格的降低NOX排放的要求。

燃烧器的设计,实质上都是由一些把燃烧空气分隔成若干独立通道的同心套管所组成。

燃烧器设计的关键是各种轴向旋流风的引入。

结构简单而又牢靠,避免与许多径向设计的旋流器之间采用大量的机械连接。

LNASB的设计准则如下:1增
大燃料挥发份的释放速率,以获得最大的挥发物成生量。

2在燃烧的初始阶段形成一个缺氧的区域,最大
限度地减少NOX的生成,但同时又提供适量的氧气以维持火焰的稳定。

3改善燃料富集区域的滞留时间和
温度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NOX的生成。

4增加焦
碳粒子在燃料富集区域的滞留时间,以降低焦碳粒子中氮氧化物形成的倾向。

5及时补充过剩空气以确保充分燃尽。

(一)LNASB的结构
在LNASB中,燃烧的空气被分成三股,一次风、二次风和三次风。

一次风由一次风机提供,进入磨煤机中携带煤粉,形成一次风粉混合物,经燃烧器一次风管送入炉膛。

在一次风管靠炉膛一侧的端部,设有铸造的煤粉浓缩器,用以在煤粉气流进入炉膛之前对其进行浓缩。

浓缩的煤粉气流同二次风、三次风的配合,以保证在靠近燃烧器喉口处维持一个稳定的火焰。

二次风和三次风通过燃烧器内同心的环形通道,在燃烧的不同阶段进入炉膛,有助于NOX总量的降低和燃料的燃尽。

燃烧器的二次风挡板用以调节每个燃烧器的二次风量和三次风量间的比例。

挡板的调整杆穿过燃烧器面板可以在燃烧器外部调整挡板的位置。

二次风和三次风由各自的旋流器产生必要的旋转,通常三次风的旋流器在燃烧器装配期间就被固定在燃烧器出口最前端的位置,以便产生最强烈的旋转。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通过燃烧器面板上的操纵杆来调整三次风旋流器的位置也是可能的。

二次风的旋流强度可以通过调节旋流器的轴向位置进行调整。

旋流器的调
整杆穿过燃烧面板可以从燃烧器外面调整旋流器的位置。

注意:二次风挡板和二次风旋流器在燃烧器试运期间调整到最佳位置。

除了这三种风之外,每台燃烧器还有一股中心风。

向燃烧器中心供给适量的中心风以稳定油火焰,防止油火焰冲刷中心风管和油燃烧器旋流器。

同时,一股连续的气流通过中心风管流过油枪,油喷嘴和旋流器以防止油滴和粉煤灰沉积在中心风管。

中心风管内布置有油枪和点火装置,还有一根油火焰检测器的光缆线。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中心风管内仅布置油枪和点火装置,油火焰检测器的光缆线不由此通过。

图4-1 典型的棋盘式旋流布置图
(二)LNASB的布置和旋向
按照惯例,燃烧器在前后水冷壁上水平成排布置,单个燃烧器左旋和右旋交替布置。

通常每排燃烧器由一台磨煤机供煤,因此形成了一种磨煤机组合;或前后墙对应的燃烧器由一台磨煤机供煤,因此形成另一种磨煤机组合。

前墙燃烧器布置图后墙燃烧器布置图
图4-2典型的锅炉LNASB和燃尽风喷口布置剖面图(一)
注:本图所示一台锅炉,有6排燃烧器,前后墙各3排,呈对冲燃烧方式,燃尽风喷嘴二排,前后墙各1排,直接布置在顶排燃烧器上方。

LNASB的燃烧空气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改变旋流强度以优化炉膛中的燃烧状况,每台燃烧器的旋向在设计阶段即已确定,以适合炉膛工况和燃烧器数量,在炉膛水冷壁上形成棋盘式的燃烧器布置。

然而,这种燃烧布置方式有着许多可能的变化,并且对于一台特定的锅炉可以有多种旋向布置,除了旋向的变化之外,还可以有一些不同的方式将燃烧器有机的形成磨煤机组合,每面墙上的燃烧器行数一样。

典型的布置:一台锅炉前后墙各布置三排燃烧器,典型的前后墙燃烧器布置如图4-2所示。

前后墙每排有五台燃烧器,共同构成一个独立的磨煤机组合。

三、针对600MW锅炉和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的特点,就燃烧调整方面谈一下心得我厂600MW锅炉采用E层燃烧器等离子点火。

锅炉冷态点火初期,由于炉膛温度与二次风温温度较
低风粉混合差不容易燃烧,造成喷燃器着火不稳,炉膛灭火锅炉MFT动作。

点火初期我厂多次发生此情况,有时就得投油助燃,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等离子功效失去。

以下从几个方面就锅炉启动过程中及正常运行时锅炉的燃烧调整做一下简单论述
1.点火前联系老厂和临机提高本机辅汽联箱压力保证E磨暖风器出口温度正常,E磨启动以后尽量保证E磨出口温度在上限运行(85度)。

这样可以降低煤粉的着火热强化煤粉燃烧。

2.点火初期应控制入炉煤质,值长应与燃料程控联系好,保证下排燃烧器煤质。

点火前应将E磨分离器挡板调制35%--40%之间。

E磨启动后及时调制磨煤机的墨辊变加载压力。

保证入炉煤粉细度,强化煤粉燃烧。

3.点火初期由于炉温和风温较低,煤粉燃烧需要的着火热变大,且初期?o煤量较少,一次风管内煤粉浓度较希,着火比较困难。

为了保证初期着火稳定,应尽量降低一次风量,限制磨煤机入口风量,以降低一次风速。

这样可以降低煤粉的着火热,强化煤粉的燃烧。

一次风量在保证输送煤粉的前提下尽量降低。

正常运行时保证煤粉在距离喷燃器出口处20――
30CM处燃烧。

但是一次风速又不能过低,防止煤粉
提前燃烧造成喷燃器结渣损坏喷燃器。

一次风量过低会造成一次粉管堵塞,正常运行时应加强监视喷燃器人口温度和磨煤机电流,发现有堵磨现象时应及时调整磨人口风量吹扫。

一次风速太高时容易造成煤粉的着火热提高,着火推迟造成燃烧不稳火焰中断。

4.点火初期合理的送入二次风,点火初期进入炉
膛的二次风量不能太大,太大时由于炉膛温度较低,二次风温较低,风粉混合提前相当于增加了一次风速,使着火推迟煤粉不宜燃烧。

二次风量过小时,容易造成风粉混合不好煤粉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不容易燃烧。

在炉膛吹扫后只保留E层二次风挡板在开位,其余层二次风挡板限回。

保证E层二次风压力在200―400Pa。

将E层的中心风挡板限到20%――30%之间。

其余中
心风挡板也限回。

由于中心风的作用是(1)保持火焰形状。

(2)提高一次风刚度冷却中心风套筒。

(3)提供油抢根部送风。

所以点火初期将中心风挡板限回,可以降低一次风速,降低着火热对强化煤粉燃烧有好处。

四、结论
保证煤粉的稳定燃烧必须做到:
1)供给适当的空气量;
2)维持足够高的炉膛温度,炉温必须在燃料的着
火温度以上;
3)一次风速不能太高,合理送入二次风,合理组织炉内动力工况,使燃料与空气混合良好;
4)选择适当的煤粉细度。

作者简介:
孙岷(1970-),男,黑龙江双鸭山人,国网能源煤电化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