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中秋节古诗十首赏析

合集下载

中秋节的中秋诗词朗诵与赏析

中秋节的中秋诗词朗诵与赏析

中秋节的中秋诗词朗诵与赏析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常常与诗词相联系,有许多美丽的古代诗词与中秋节相关。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秋节的一些诗词以及对其的朗诵及赏析。

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床前独自望着明亮的月光,感叹着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与中秋节的主题十分契合,月亮在中秋夜更加明亮、圆满,象征着团圆和温馨。

朗诵这首诗,可以通过抒情的语调表达出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二、《嫦娥》——白居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描绘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

诗中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嫦娥对于离开世俗尘凡的悔恨之情。

在中秋节这个月明之夜,人们常常会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并通过朗诵诗词表达对嫦娥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三、《钟馗嫁妹》——杜牧一部《钟馗》,万里云山远。

立后青楼笃,送迎明日繁。

绛衣鸳帐重,轻路雁行断。

五羊传罗刹,南风采湘妃。

黄鸟宜良夜,春江深夜烟。

寄言同君上,快意与谁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鬼怪追妹妹的故事。

诗中通过对于情节的描写,刻画了婚宴的繁华和喜庆场景。

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节日,人们常常通过朗诵这首诗词,增添欢乐气氛,表达祝福和喜悦之情。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渐渐地归人静,不知处有人行迹。

四下明月如晶,照门照户也映人。

弹年贪卧饱,男儿到此忧怀。

无期灯月不断,昼夜共一轮几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以诉说对于思乡之情为主题,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光下独自背负思念与忧伤之情。

诗中以豪放的笔触表达对于时光的怀念与对命运的追问。

在中秋节的晚上,朗诵这首诗词,可以为节日增添一份异样的深情。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四年级上册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四年级上册

中秋节最佳10首古诗四年级上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解析:这诗特别有趣。

李白小时候啊,还不懂月亮是啥呢,看着月亮又白又圆的,就把它叫做白玉盘,这就像小朋友看到新奇的东西,根据自己的感觉取名字。

然后他又怀疑月亮是瑶台仙境里的镜子,飞到天上去了呢。

从孩子的角度去想象月亮,特别有童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你看啊,李白睡在床上,一睁眼看到床前一片明亮的月光,恍惚间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

然后他抬起头望着那明亮的月亮,低下头就开始思念起自己的故乡了。

这诗特别能让人感同身受,很多人在外地的时候,看到月亮就会想家,李白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这种思乡之情写得明明白白。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解析:杜甫写这诗的时候啊,正赶上打仗呢。

戍楼上的更鼓响起来,路上就没人走动了。

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叫声,可凄凉了。

他说“露从今夜白”,就是说今天是白露这个节气啦。

他觉得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因为他的弟弟们都分散在各地,家也没了,都不知道生死情况。

想寄封信也老是寄不到,毕竟还在打仗呢。

这诗里满满的都是对弟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张九龄说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这时候远在天涯海角的人都能同时看到这月亮呢。

那些有情的人啊,怨恨这长夜漫漫,一整晚都在思念着对方。

他把蜡烛吹灭了,特别怜惜这满屋子的月光,披上衣服出去又觉得露水太重。

他想啊,这月光这么美好,却不能抓一把送给远方的人,最后只好回屋睡觉,希望能在梦里相见。

这诗把思念之情写得很细腻。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解析:月亮高高地挂在寒冷的天空上,大家都说四海之内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

可是诗人就很聪明地想啊,怎么知道千里之外的地方,不是正在刮风下雨呢?这就像我们平时觉得大家都在过一样的日子,其实不同地方的人可能有着不同的遭遇呢。

有关中秋古诗赏析十首_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十首

有关中秋古诗赏析十首_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十首

有关中秋古诗赏析十首_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十首(篇一)关于中秋的古诗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

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

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

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

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

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

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精选12首)

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精选12首)

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精选12首)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精选12首)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首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美中秋月夜古诗词鉴赏篇11、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2、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3、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关于中秋节古诗词鉴赏10篇

关于中秋节古诗词鉴赏10篇

【导语】中秋寄托了多少⼈的思乡之情,⽉也是古今外诗⼈常颂之物。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以下是搜索整理的关于中秋节古诗词鉴赏,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篇⼀: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唐刘得仁) 两城相对峙,⼀⽔向东流。

今夜素娥⽉,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奈柔肠断,关⼭总是愁。

篇⼆: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夜不见⽉》(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轮依旧养蟾蜍。

篇三: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玩⽉》(唐欧阳詹) ⼋⽉⼗五⼣,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洁⽩盈⾐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可将。

含情顾⼴庭,愿勿沉西⽅。

篇四: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夜泊武昌》(唐刘淑柔) 两城相对峙,⼀⽔向东流。

今夜素娥⽉,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奈柔肠断,关⼭总是愁。

篇五: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倪庄中秋》(唐元好问) 强饭⽇逾瘦,狭⾐秋已寒。

⼉童漫相忆,⾏路岂知难。

露⽓⼊茅屋,溪声喧⽯滩。

⼭中夜来⽉,到晓不曾看。

篇六: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台看⽉》(唐⽆可) 海⾬洗烟埃,⽉从空碧来。

⽔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篇七: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唐⽆可)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篇⼋: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唐⽆可) 陇城秋⽉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僧说,⾼明不可过。

篇九: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夜南楼寄友⼈》(唐⽆可) 海⽉出⽩浪,湖光射⾼楼。

朗吟⽆绿酒,贱价买清秋。

⽓冷鱼龙寂,轮⾼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中秋节的诗词赏析

中秋节的诗词赏析

中秋节的诗词赏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团圆度过,同时也是文人墨客们一段佳话的创作主题。

下面是一些中秋节的诗词,供您欣赏和赏析: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述了李白身处异乡时的思乡之情。

床前明月的景象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乡愁之情。

2.《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下独自喝酒的情景。

诗人举杯邀请明月共饮,顺应着赏月时人们能与月互相陪伴的愿望。

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以问答的形式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

词人把酒向明月敬问,表达了对明月的美好赞叹和对时间的疑问。

通过与天上宫阙、历史对话的方式,诗人将人的情感与天地之间的广阔联系
起来。

4.《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楼高台阔的鹳雀楼景色,诗人通过登楼、俯瞰的方式,使人们对壮丽景色有着更深的感受。

虽然诗中没有直接描述中秋节,但通过描绘景物,和月亮在天空中同样高高悬挂,给人一种晚上中秋赏月的联想。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诗词赏析,这些诗词通过表现中秋节的景象、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中秋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

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

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3、《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解析: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

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解析: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

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

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

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10篇)在中秋节,文人墨客一边遐想着古老传说,一边沉醉于清朗,这种种怀想情思,全都融入那些关于中秋的诗词歌赋当中。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期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鉴戒。

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篇1】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朝代:元朝|作者:宋方壶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乐,碧天遥难问姮娥。

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赏析此曲首句“一天蟾影映婆娑”,起得美丽,描出了一个天无纤尘,月光明亮,下照人寰坚定之景物的中秋之夜的特殊境域,引人入胜。

“万古谁将此镜磨”逞才发挥,就月联想,由眼前思及“万古”,把时间扩大到了无穷遥远,诱人寻思。

以新磨之镜比,古已有之,但询问谁磨,意却尖新。

“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轻轻一笔,带回眼前,紧扣题目“中秋对月”。

“广寒宫好快乐”,转入即景抒情,敬慕之意,溢于言表。

“碧天遥难问姮娥”,无穷遗憾,婉转出之,妙趣横生。

所欲问的是什么内容,没有具体说明。

不是不能说明,乃是成心不说明,好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并迅疾地抒写自己的情怀。

“我独对清光坐”,突出了一个孤独者的自我形象,与在广寒宫过快乐生活的仙女们形成鲜明的对照。

“闲将白雪歌”,一个“闲”字,道出了内心的孤寂。

“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对仗整齐而天成,毫无做作的痕迹。

“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怨气冲天,响亮传神,绾摄全篇,集中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孤独孤寂的不满情绪。

前面写中秋的朗月,羡广寒的快乐,原是为了反衬这末句的,而独坐、闲歌,原是为这末句做铺垫的。

中秋佳节古诗及赏析【篇2】琵琶仙·中秋词牌名:琵琶仙|朝代:清朝|作者:纳兰容若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古诗1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节古诗2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节古诗3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节古诗4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中秋节古诗5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节古诗6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节古诗7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节古诗8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节古诗9 倪庄中秋 元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中秋节古诗10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