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 分物游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6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 分物游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N6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分物游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8、59页
二、教材分析:《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
元第58、59页的内容。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是
学生第一次学习除法,且除法的初步认识在小学低年
级计算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难理
解的数学概念,教材通过操作演示了解“每份同样
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
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而这些学生活泼好动,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分一分”在平时
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所以学生对之比较熟悉,也积累
了一些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分一
分,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和体验。

在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
分的一样多、同样多。

四、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1课时分物游戏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1课时分物游戏教案北师大版

第1课时分物游戏
教材第58、59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2.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会用语言或图示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一、情景创设
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但它们不知道该怎样分,请同学们帮它们俩分分吧。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
2.师出示教材主题图,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1个3个;2个2个
3.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情。

刚刚分的这两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
板书:同样多
4.分萝卜,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几根萝卜?
师强调:不管怎样分,最后分到的“每份萝卜同样多〞就可以了。

5.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随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稳固练习
教材第59页“练一练〞第1~4题。

同学们独立练习,小组内交流,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
五、课后练习
分物游戏
1个3个;2个2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北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诀 第1课时 分物游戏 教案

北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诀 第1课时 分物游戏 教案

二、
四、
课堂
小结
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物体是平均分呢?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最出色?
五、
教学
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
并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和学生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就像付老师所说的我的课堂有“明显地教的痕迹”,“严谨有余,活泼不足”。

比如说小组分骨头时,我可以用“排排坐,分果果”这样的情景,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这节课我虽然创设分物的情境,但是还是不够完整,最后的练习也应该设置到情境中。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创设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插画”问题设计成小动物们感谢学生的帮助,送个学生的花,让学生来插一插。

“分铅笔”设计成小动物们玩的时候把铅笔弄乱了,让我们来帮助整理一下。

这样用问题串,串起来的问题会让学生感觉数学的趣味性,才更适合二年级的学生。

上这节课时我也在思考,究竟要想学生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呢?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我觉得可以渗透在情景中,让学生学会“分享”和“感恩”。

笨笨准备好吃的给好朋友一起分享“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小动物们感谢同学们的帮助给小朋友们“送花”等等。

我们数学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 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七 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    教案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分物游戏”。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

本节课就是通过对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

教材提出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问题1:分桃子:在不同的分法中,引出“每份一样多”的初步体会;问题2: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用学具操作体会分的多数方法。

问题3:分骨头:尝试用简单符号表述分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分物经验,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对物品进行平均分。

在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分的一样多、同样多。

还不能完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不会用“平均分就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这样的语言去表达出来。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一系列的平均分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会画图或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图示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小兔子、胡萝卜、小狗、桃子贴画,分骨头练习卡。

学具准备:18根小棒,3个三角片,彩笔1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可爱的小动物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森林聚会。

它们带来了许多的好吃的食物,你们看,树桩圆桌上放着红彤彤的苹果、水灵灵的桃子、香喷喷的骨头、黄澄澄的玉米、脆生生的胡萝卜……真是太诱人了!你瞧,活泼的小兔跳起了欢乐的集体舞,小狗排着队蹦蹦跳跳地向这边走来,两只小猴子手舞足蹈,表演起了杂技。

整个森林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么快乐的时刻,小动物们想请咱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聚会,帮助它们分食物,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分物游戏。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课题:分物游戏教学目标: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的方法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有剩余,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教学重难点:体验平均分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子吗?能给大家讲一讲图中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第一幅图学生讲故事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分物的游戏,有兴趣吗?二、自主探究1、分萝卜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小兔子分萝卜,要求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兔子分到几根萝卜?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哦!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分,分的结果怎样。

如果学生说到平均分,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这种分法。

师:像这样正好分完,又分的一样多,我们的数学语言就叫做“平均分”。

2、分骨头师:现在有15根骨头要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生:根据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应该是每只狗分到5根骨头。

师:究竟对不对呢?不用摆小棒,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图表示分法,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不同的分法。

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事“平均分”了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练习设计:教材第59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分苹果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等分的含义,也就是平均分。

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分的知识,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分苹果好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二、自主探究1、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

《分物游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物游戏》(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④一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另一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第三只小兔子分4个萝卜。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法,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呢?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会发现第四种分法是平均分,因为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
(5)教师提问:如果有15个萝卜,要平均分给三只小兔子,每只小兔子分到几个萝卜呢?
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分物游戏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分桃子:4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个。
分萝卜:12个萝卜平均分给3只兔子,每只兔子分4个。
分骨头: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5根。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分物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2)把18朵花平均插在6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拓展练习
(1)有20颗糖,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颗糖?如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呢?
(2)有一些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4个。这些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四)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⑤一只小兔子分5个萝卜,另一只小兔子分5个萝卜,第三只小兔子分5个萝卜。
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会发现第五种分法是平均分,每只小兔子分到5个萝卜。
(6)教师小结:平均分的时候,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活动三:分骨头
(1)教师出示情境图:有15根骨头,平均分给三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骨头?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案北师大版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分不同物体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4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二、问题探究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4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2.磁性黑板并贴上4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

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板书:同样多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兔分萝卜”,要求分得同样多,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1.师问: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

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 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四、实践应用下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分桃子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每只小兔子分到(4)个萝卜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

小学数学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

小学数学北师大二年级上册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第P58——P59页。

知识内容:小数目物品平均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1.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2.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在具体情境中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都知道子猴子喜欢吃--(桃子),是啊!两只猴子想:“我们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想吃桃子要自己去果园里摘!”于是他们来到果园,一共摘下4个桃子。

这下为难了,怎么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物游戏”(板书:分物游戏)二、在操作活动中探究新知。

1.分桃子(随意分)。

师:要把这4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可以怎样分呢?(1)动手操作。

请你先思考,再用圆片摆一摆。

开始!(学生操作活动后汇报) (2)汇报展示。

生:我认为可以这样分,第一只猴子分1个,第二只猴子分3个。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说的也很清楚,可以这样分,还可以怎样分?生:我觉得还可以这样分,第一只猴子分1个,第二只猴子分3个。

师:这是你的想法,你很自信。

生:我还有一种分法,可以这样分,第一只猴子分2个,第二只猴子分2个桃子。

(3)观察比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种分法,说说有什么不同?生1:如果是第一种或第二种分法,一只猴子分的个数多一些,一只猴子分的个数少一些,分的少的那只小猴可能会不开心的……生2:第三种分法会让两只小猴都很高兴,因为他们分到的桃子个数一样多;师:很公正、很公平,两只猴子为你们点赞。

师:是的,分物体时,有时分成的几个部分一样多,有时分成的几个部分不一样多,今天我们来研究一样多的情况。

(板书:一样多、同样多)小猴子分到了一样多的桃子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分物游戏教案北师大版
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分不同物体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
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4个桃子,回来后,开始
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4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
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4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
的事物。

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
板书: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兔分萝卜”,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1.师问:
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

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 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
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下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分桃子
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
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
每只小兔子分到(4)个萝卜
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