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针灸医籍选试题

《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针灸医籍选复习总结

、黄帝内经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阳=关枢、少阴=枢儒、厥阴=害肩、太阴=关蛰腧穴理论的建立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提到腧穴是人体防御和感受疾病部位,也是针刺治疗的部位,水俞57穴、热俞59穴,365穴。
提到腧穴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自然标志法、“以痛为输”法、骨度分寸法与“以痛为输”法结合。
针灸作用有四:清热、温寒、补虚、泻实;有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有二:通经脉,调血气九针十二原:【用针基本原则、九针的选用、强调脉诊和十二原穴的重要性etc】1、针灸作用: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2、针刺治疗基本原则:麤守形,上守神;麤守关,上守机【守神、守机】3、针刺治疗掌握气至的时机:机之动,不离其空(腧穴)。
空中之机(气血变化),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
——弄懂腧穴的气机变化可避免虚虚实实4、针刺补泻治则: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虚者用补法,实者用泻法,有瘀血者用刺血法】5、针刺补泻操作方法: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
【泻法为快进针,慢出针,摇大针孔,以轻为主;补法为慢进针,快出针,按闭针孔,以重为主。
】6、用针必先诊脉:凡将用针,必先诊脉。
否则会出现重竭(实其外补阳气)、逆厥(实其内补阴)。
7、十二原穴是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十二原出于四关(肘膝关节以下),四关主治五脏。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8、九针用处:镵针——刺破皮肤;员针——以泻分气,按摩;提针——穴位推压;锋针——三棱针刺络放血;铍针——破痈取脓;员利针——剥离组织粘连治暴痹,实性疼痛;毫针——治虚性疼痛;长针——治慢性疼痛;大针——泻水,主治关节有水气9、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脉诊探测血气,与针刺速度快慢无关。
刺之微,在速迟:针刺的微妙之处是针刺前后脉象细微的速迟变化,与针刺快慢无关。
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

第一套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交卷时间2023-04-28 15:46:48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七十难》应浅刺的情况为().(1.5分)A秋冬B春夏C寒冷D实证E里证纠错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1.5分)A应及时补泻B应及时出针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E应轻微补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1.5分)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足三里C曲池D委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认为“非熨焫不能以达”的病位在()(1.5分)A肠胃B血脉C皮肤D腠理E脏腑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千金要方•灸例》中认为施灸的最佳时间是().(1.5分)A清晨B上午C中午D中午以后E春天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刺六变之脉缓,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深内之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2.《千金要方•灸例》灸之尤宜大熟的部位是().(1.5分)A四肢B脊背C腹部D头部E胸部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1.5分)A进针深浅B得气的部位深浅C病位的深浅D经气的深浅E针的长短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4.“三阳之络”指()(1.5分)A阳陵泉B百会C飞扬D大椎E肩井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5.腑独有六者,指()(1.5分)A六腑B五输加原穴C六个原穴D三十个腧穴E三十六个腧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6.“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7.下列什么情况可以导致“脏虚”()(1.5分)A月满而补B月生而泻C月郭空而治D天温而刺E天寒而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8.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9.“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0.《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1.《灵枢•五乱》气乱于心的治疗取穴应是() .(1.5分)A手少阴、心主之输B只取手少阴之输C只取手心主之输D手少阴、太阳之输E手太阳之输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2.《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3.“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此处阴阳指()(1.5分)A刚柔之别B弱强之别C短长之别D身形结构的内外E形气偏盛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4.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5.《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6.“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7.“胁肋疼痛而针飞虎”是指( )(1.5分)A阳陵泉B阴陵泉C外关D合谷E支沟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8.《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9.“午前卯后”是指( )(1.5分)A上午7~10点B上午8~10点C9~10点D上午7~11点E上午8~11点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0.《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1.《灵枢•行针》出现气与针相逢的针刺反应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2.根据《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3.《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4.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5.《灵枢•行针》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6.《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7.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8.针入而气逆现象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多阴而少阳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9.“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0.关于“知养身”,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1.5分)A懂得养生的道理B针刺取效的因素之一C与针刺作用相辅相成D养生而不必针刺E养生与针刺配合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素问▪刺志论》中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反”?()(2分)A气虚身热B气盛身寒C谷入多气少D谷不入气多E脉大血少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 根据《灵枢•终始》“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2分)A针刺后脉象有变化B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C针刺后脉象无变化D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E针刺后脉象为“徐而和”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下列哪些属于“持针之道”()(2分)A正指直刺B无针左右C神在秋毫D属意病者E审视血脉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下列腧穴中,以输为原的穴是()(2分)A太冲B后溪C关冲D太渊E太溪正确答案 A,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取其原,能治疗的疾病是()(2分)A五脏之病B六腑之病C三焦之病D五脏六腑之病E奇恒之腑之病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以下指“飞扬”穴的是()(2分)A阴股之络B三阳于下C三阳之络D足太阳膀胱经络穴E足少阳胆经络穴正确答案 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针灸大成》认为“头不可多灸”的机理是( )(2分)A肌肉单薄B气血易于滞絶C头目旋眩D还视不明E百脉皆归于头正确答案 A,B,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根据《素问•离合真邪论》下列哪些操作属于泻的操作()(2分)A吸则内针B吸则转针C静以久留D候呼引针E呼尽乃去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根据《灵枢•寒热病》: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2分)A人迎B扶突C大迎D天府E天枢正确答案 A,B,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四根三结”的含义为( )(2分)A经络根于四肢B结于头C结于胸D结于腹E结于颡大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标幽赋》中“治喉中之闭塞”指照海穴.(2分)正确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是指九针的名称不同.(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宝命全形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针刺过程而言.(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的“中筋”指无伤筋.(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非熨焫不能以达”是指不用艾灸就不能通达经络.(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要交正而识本经”,是指原络配穴法.(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缪刺之.(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人的体质所决定的.(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奇病,指病只在一侧之经脉,或在左,或在右.(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根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即迎随.(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第二套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交卷时间2023-04-28 15:49:57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关于“知养身”,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1.5分)A懂得养生的道理B针刺取效的因素之一C与针刺作用相辅相成D养生而不必针刺E养生与针刺配合纠错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筋挛骨痛而补魂门”的原理是( )(1.5分)A魂门是背部穴B魂门平肾俞C魂门平肝俞穴D魂门是筋会E魂门是背俞穴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刺六变之脉缓,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深内之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阴交阳别而定血晕是指( )(1.5分)B子宫出血C便血D胃出血E吐血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灵枢•五乱》气乱于心的治疗取穴应是() .(1.5分)A手少阴、心主之输B只取手少阴之输C只取手心主之输D手少阴、太阳之输E手太阳之输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午前卯后”是指( )(1.5分)A上午7~10点B上午8~10点C9~10点D上午7~11点E上午8~11点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1.5分)A应及时补泻B应及时出针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E应轻微补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2.《千金要方•灸例》灸之尤宜大熟的部位是().(1.5分)A四肢B脊背D头部E胸部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3.《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4.“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主要是指( )(1.5分)A急性咽喉肿痛B实火的咽喉肿痛C虚火上炎的咽喉肿痛D治疗梅核气E治疗急性声哑.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5.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6.“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此处阴阳指()(1.5分)A刚柔之别B弱强之别C短长之别D身形结构的内外E形气偏盛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7.《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8.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9.“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0.《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1.《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2.夫邪之客于形者,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3.“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4.以下的荥穴是()(1.5分)A太冲B合谷C二间D三间E阳辅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5.《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6.腑独有六者,指()(1.5分)A六腑B五输加原穴C六个原穴D三十个腧穴E三十六个腧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7.《七十难》应浅刺的情况为().(1.5分)A秋冬B春夏C寒冷D实证E里证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8.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9.《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0.《灵枢·逆顺肥瘦》:刺瘦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1.《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认为“非熨焫不能以达”的病位在()(1.5分)A肠胃B血脉C皮肤D腠理E脏腑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2.《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3.《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4.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5.《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6.《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7.《灵枢•行针》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8.“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9.《灵枢•终始》“补则益实”之义是() .(1.5分)A补法益于实证B用补法使虚证转为实证C用补法实之D用补法则更实E用补法则渐盛实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0.《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中于阴则溜于().(1.5分)A皮部B络脉C经脉D腑E脏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该句文意是说()(2分)A已得气B慎守候C使经气易行D不要轻易改变手法E不要被周围事物分散注意力正确答案 A,B,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关于候气,正确的论述是()(2分)A针对真邪未合时B针对真邪已合时C为的是适时补泻D为的是适时泻邪E其往不可追正确答案 A,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以下是组合穴的有( )(2分)A骨空B四关C八风D八邪E四缝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 根据《灵枢•终始》“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2分)A针刺后脉象有变化B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C针刺后脉象无变化D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E针刺后脉象为“徐而和”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以下指“飞扬”穴的是()(2分)A阴股之络B三阳于下C三阳之络D足太阳膀胱经络穴E足少阳胆经络穴正确答案 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周痹中的诊断以什么方法为主( )(2分)A切B循C视D问E闻正确答案 A,B,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下列哪些属于“持针之道”()(2分)A正指直刺B无针左右C神在秋毫D属意病者E审视血脉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素问▪刺志论》中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反”?()(2分)A气虚身热B气盛身寒C谷入多气少D谷不入气多E脉大血少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要求了解().(2分)A十二经脉之本末B皮肤之寒温C脉之盛衰滑涩D疾病之虚实E脉行之疾徐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的要求有哪些().(2分)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B神属勿去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E无针左右正确答案 A,B,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非熨焫不能以达”是指不用艾灸就不能通达经络.(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强调的是针刺补泻时要用力.(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指的是及时补泻.(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是论述十四经流注.(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要交正而识本经”,是指原络配穴法.(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灵枢•寿夭刚柔》中“刺有三变”即针刺手法有三种.(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标幽赋》中“治喉中之闭塞”指照海穴.(2分)正确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灸法的壮数多少,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肤厚薄深浅而定.(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根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即迎随.(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人的体质所决定的.(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第三套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交卷时间2023-04-28 16:06:33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1.5分)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足三里C曲池D委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根据《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灵枢•终始》“补则益实”之义是() .(1.5分)A补法益于实证B用补法使虚证转为实证C用补法实之D用补法则更实E用补法则渐盛实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下列什么情况可以导致“脏虚”()(1.5分)A月满而补B月生而泻C月郭空而治D天温而刺E天寒而刺。
针灸考试重点

肺经:尺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列缺 [定位]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太渊 [定位]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大肠经:商阳 [定位] 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合谷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阳溪 [定位]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曲池 [定位]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胃经:承泣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地仓 [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 [定位] 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天枢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梁丘 [定位]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足三里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上巨虚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丰隆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
脾经:隐白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公孙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三阴交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阴陵泉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针灸学考试重点

1.《针经》是指《灵枢》2.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4.三大总结:《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谧〈针灸甲乙经〉是幸存最早针灸学专著,扬继洲<针灸大成>.5.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7.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8.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阴、阳维、阴、阳跷脉共8条。
9.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10.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想、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11.经络: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
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
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
12.十二经别: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13.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
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14.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班口角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主症的疾病。
15.刺手:针刺操作时,医者持针的手。
一般是右手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
押手:针刺操作a固定腧穴的位置,b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c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d控制针感。
16.十四经: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17.特定穴: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18.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又称六腑下合穴19.原络配穴:原穴与络穴相配伍使用的配穴方法。
20.经外奇穴: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21.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针灸学考试大重点

针灸学考试大重点1.经络(名解):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3.注意:足三阴经在内踝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八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5.经络的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抵御外邪,保卫机体6.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 具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归属于十二经脉或任脉,督脉的腧穴;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阿是穴: 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
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7.腧穴的主治特点近治作用: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症(腧穴所在,主治所及);远治作用:治疗局部病症,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甚至可影响全身的功能。
(如合谷、足三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特殊作用:双重性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天枢腹泻和便秘;内关心缓和心速;大椎退热;至阴矫胎)8.五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四穴总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11.下合穴:六腑之气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特定穴。
即胃合足三里,大肠合上巨虚,三焦合委阳,膀胱合委中,胆合阳陵泉。
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12.八会穴(名词解释+运用)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的腧穴称为“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
章门治疗五脏病。
中脘治疗六腑病。
膻中治疗一切气病。
膈腧治疗各种血病,亦可治疗皮肤病。
大杼治疗骨病,小儿发育不良。
阳陵泉治疗各种筋病。
太渊治疗脉病,心血管病。
专升本针灸医籍选读练习题

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一交卷时间2023-04-29 18:23:42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以下的荥穴是()(1.5分)A太冲B合谷C二间D三间E阳辅正确答案C2.《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认为“非熨焫不能以达”的病位在()(1.5分)A肠胃B血脉C皮肤D腠理E脏腑正确答案D3.《六十二难》指出脏井荥者五,指()(1.5分)A五脏有五个井穴B五脏有五个荥穴C五脏有五个井穴D五个荥穴E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穴F五脏有五个合穴正确答案D4.《灵枢•行针》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5.《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6.《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7.《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1.5分)A应及时补泻B应及时出针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E应轻微补泻正确答案A8.“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9.“胁肋疼痛而针飞虎”是指( )(1.5分)A阳陵泉B阴陵泉C外关D合谷E支沟正确答案E10.《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中于阴则溜于().(1.5分)A皮部B络脉C经脉D腑E脏正确答案D11.《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12.针刺阳部,应选用的进针方法是()(1.5分)A直刺B斜刺C卧针D深刺E报刺正确答案C13.《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14.《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15.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16.“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17.阴交阳别而定血晕是指( )(1.5分)A鼻出血B子宫出血C便血D胃出血E吐血正确答案B18.《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19.《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20.《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21.刺六变之脉缓,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深内之正确答案D22.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23.《灵枢·逆顺肥瘦》:刺瘦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B24.针入而气逆现象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多阴而少阳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E25.根据《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26.《七十难》应浅刺的情况为().(1.5分)A秋冬B春夏C寒冷D实证E里证正确答案B27.“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28.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29.《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30.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31.“午前卯后”是指( )(1.5分)A上午7~10点B上午8~10点C9~10点D上午7~11点E上午8~11点正确答案D32.“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33.《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34.《灵枢•行针》出现气与针相逢的针刺反应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C35.“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1.5分)A进针深浅B得气的部位深浅C病位的深浅D经气的深浅E针的长短正确答案A36.腑独有六者,指()(1.5分)A六腑B五输加原穴C六个原穴D三十个腧穴E三十六个腧穴正确答案B37.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38.《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39.“筋挛骨痛而补魂门”的原理是( )(1.5分)A魂门是背部穴B魂门平肾俞C魂门平肝俞穴D魂门是筋会E魂门是背俞穴正确答案C40.夫邪之客于形者,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根据《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中杨继洲认为灸不可过多,多则不免有肌肉单薄之忌的穴有().(2分)A承浆B脊中C少冲D涌泉E少商正确答案A,B,C,D,E2.“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该句文意是说()(2分)A已得气B慎守候C使经气易行D不要轻易改变手法E不要被周围事物分散注意力正确答案A,B,D3. 根据《灵枢•终始》“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2分)A针刺后脉象有变化B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C针刺后脉象无变化D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E针刺后脉象为“徐而和”正确答案A,B,D,E4.根据《灵枢•邪客》少阴之脉独无腧是因为()(2分)A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B心不能病C心包代为受邪D外经不病E心脏坚固,邪不能侵正确答案A,B,C,E5.根据《素问•离合真邪论》下列哪些操作属于泻的操作()(2分)A吸则内针B吸则转针C静以久留D候呼引针E呼尽乃去正确答案A,B,C,D,E6.关于候气,正确的论述是()(2分)A针对真邪未合时B针对真邪已合时C为的是适时补泻D为的是适时泻邪E其往不可追正确答案A,D,E7.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br/><br/>(2分)A慎守勿失B远近若一C如临深渊D深浅在志E手如握虎正确答案A,B,C,D,E8.据《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的“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2分)A气方盛C日方温D身方定E月方生正确答案A,B,C,D9.对“脉口人迎俱少”者,宜治以()(2分)A针刺补法B针灸并用C灸法D补益之剂E针药并用正确答案C,D10.周痹中的诊断以什么方法为主( )(2分)A切B循C视D问E闻正确答案A,B,C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的“中筋”指无伤筋.(2分)正确答案错误2.“要交正而识本经”,是指原络配穴法.(2分)正确答案错误3.《标幽赋》中“治喉中之闭塞”指照海穴.(2分)正确答案正确4.奇病,指病只在一侧之经脉,或在左,或在右.(2分)正确答案错误5.宝命全形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针刺过程而言.(2分)正确答案错误6.《灵枢•寿夭刚柔》中“刺有三变”即针刺手法有三种.(2分)正确答案错误7.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非熨焫不能以达”是指不用艾灸就不能通达经络.(2分)正确答案错误8.灸法的壮数多少,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肤厚薄深浅而定.(2分)正确答案错误9.《素问▪刺禁论》中“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形脏的解剖位置.(2分)正确答案错误10.“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只适合于补的操作.纠错正确答案错误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 二交卷时间2023-04-29 18:24:54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关于“知养身”,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1.5分)A懂得养生的道理B针刺取效的因素之一C与针刺作用相辅相成D养生而不必针刺E养生与针刺配合正确答案D2.《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3.“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4.针入而气逆现象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多阴而少阳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E5.《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6.《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7.“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此处阴阳指()(1.5分)A刚柔之别B弱强之别C短长之别D身形结构的内外E形气偏盛正确答案D8.《灵枢•行针》出现气与针相逢的针刺反应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C9.下列什么情况可以导致“脏虚”()(1.5分)A月满而补B月生而泻C月郭空而治D天温而刺E天寒而刺正确答案B10.夫邪之客于形者,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11.《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12.《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13.《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1.5分)A应及时补泻B应及时出针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E应轻微补泻正确答案A14.《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1.5分)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足三里C曲池D委阳正确答案A15.《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16.《六十二难》指出脏井荥者五,指()(1.5分)A五脏有五个井穴B五脏有五个荥穴C五脏有五个井穴D五个荥穴E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穴F五脏有五个合穴正确答案D17.“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18.《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19.“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主要是指( )(1.5分)A急性咽喉肿痛B实火的咽喉肿痛C虚火上炎的咽喉肿痛D治疗梅核气E治疗急性声哑.正确答案C20.以下的荥穴是()(1.5分)A太冲B合谷C二间D三间E阳辅正确答案C21.“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22.“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1.5分)A进针深浅B得气的部位深浅C病位的深浅D经气的深浅E针的长短正确答案A23.阴交阳别而定血晕是指( )(1.5分)A鼻出血B子宫出血C便血D胃出血E吐血正确答案B24.《灵枢•终始》“补则益实”之义是().(1.5分)A补法益于实证B用补法使虚证转为实证C用补法实之D用补法则更实E用补法则渐盛实正确答案E25.《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中于阴则溜于().(1.5分)A皮部B络脉C经脉D腑E脏正确答案D26.《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27.《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28.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29.《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30.“胁肋疼痛而针飞虎”是指( )(1.5分)B阴陵泉C外关D合谷E支沟正确答案E31.“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32.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33.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34.“筋挛骨痛而补魂门”的原理是( )(1.5分)A魂门是背部穴B魂门平肾俞C魂门平肝俞穴D魂门是筋会E魂门是背俞穴正确答案C35.《灵枢•行针》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36.“三阳之络”指()(1.5分)B百会C飞扬D大椎E肩井正确答案C37.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38.《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39.针刺阳部,应选用的进针方法是()(1.5分)A直刺B斜刺C卧针D深刺E报刺正确答案C40.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素问▪刺志论》中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反”?()(2分)A气虚身热B气盛身寒C谷入多气少D谷不入气多E脉大血少正确答案A,B,C,D,E2.1据《素问•缪刺论》巨刺所治疾病的发病机理包括().(2分)A左盛则右病B上下左右与经相干C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D其气无常处E右盛则左病正确答案A,C,E3.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要求了解().(2分)A十二经脉之本末B皮肤之寒温C脉之盛衰滑涩D疾病之虚实E脉行之疾徐正确答案A,B,C,D,E4.下列腧穴中,以输为原的穴是()(2分)A太冲B后溪C关冲D太渊E太溪正确答案A,D,E5.《针灸大成》认为“头不可多灸”的机理是( )(2分)A肌肉单薄B气血易于滞絶C头目旋眩D还视不明E百脉皆归于头正确答案A,B,E6.“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该句文意是说()(2分)A已得气B慎守候C使经气易行D不要轻易改变手法E不要被周围事物分散注意力正确答案A,B,D7.浅刺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2分)A急B缓C滑D大E小正确答案B,C8.以下指“飞扬”穴的是()(2分)A阴股之络B三阳于下C三阳之络D足太阳膀胱经络穴E足少阳胆经络穴正确答案B,C,D9.根据《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中杨继洲认为灸不可过多,多则不免有肌肉单薄之忌的穴有().(2分)A承浆B脊中C少冲D涌泉E少商正确答案A,B,C,D,E10.“四根三结”的含义为( )(2分)A经络根于四肢B结于头C结于胸D结于腹E结于颡大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指的是及时补泻.(2分)正确答案错误2.“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强调的是针刺补泻时要用力.(2分)正确答案错误3.根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即迎随.(2分)正确答案错误4.《灵枢•寿夭刚柔》中“刺有三变”即针刺手法有三种.(2分)正确答案错误5.“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是论述十四经流注.(2分)正确答案错误6.《素问▪刺禁论》中“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形脏的解剖位置.(2分)正确答案错误7. 根据《六十八难》足三里可以治疗身热的病症.(2分)正确答案错误8.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缪刺之.(2分)正确答案错误9.奇病,指病只在一侧之经脉,或在左,或在右.(2分)正确答案错误10.“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得“先后”指发病时间.(2分)纠错正确答案错误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三交卷时间2023-04-29 18:26:02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千金要方•灸例》中认为施灸的最佳时间是().(1.5分)A清晨B上午C中午D中午以后E春天正确答案D2.《六十二难》指出脏井荥者五,指()(1.5分)A五脏有五个井穴B五脏有五个荥穴C五脏有五个井穴D五个荥穴E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穴F五脏有五个合穴正确答案D3.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4.《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5.《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6.《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7.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8.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9.“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1.5分)A进针深浅B得气的部位深浅C病位的深浅D经气的深浅E针的长短正确答案A10.阴交阳别而定血晕是指( )(1.5分)A鼻出血B子宫出血C便血D胃出血E吐血正确答案B11.“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12.“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主要是指( )(1.5分)A急性咽喉肿痛B实火的咽喉肿痛C虚火上炎的咽喉肿痛D治疗梅核气E治疗急性声哑.正确答案C13.《灵枢•五乱》气乱于心的治疗取穴应是().(1.5分)A手少阴、心主之输B只取手少阴之输C只取手心主之输D手少阴、太阳之输E手太阳之输正确答案A14.针刺阳部,应选用的进针方法是()(1.5分)A直刺B斜刺C卧针D深刺E报刺正确答案C15.《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16.《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17.“午前卯后”是指( )(1.5分)A上午7~10点B上午8~10点C9~10点D上午7~11点E上午8~11点正确答案D18.以下的荥穴是()(1.5分)A太冲B合谷C二间D三间E阳辅正确答案C19.夫邪之客于形者,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20.《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21.根据《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22.《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23.《千金要方•灸例》灸之尤宜大熟的部位是().(1.5分)A四肢B脊背C腹部D头部E胸部正确答案C24.《灵枢•行针》出现气与针相逢的针刺反应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C25.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26.《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27.“筋挛骨痛而补魂门”的原理是( )(1.5分)A魂门是背部穴B魂门平肾俞C魂门平肝俞穴D魂门是筋会E魂门是背俞穴正确答案C28.《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中于阴则溜于().(1.5分)A皮部B络脉C经脉D腑E脏正确答案D29.刺六变之脉缓,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深内之正确答案D30.《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1.5分)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足三里C曲池D委阳正确答案A31.《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32.“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33.《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34.“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35.腑独有六者,指()(1.5分)A六腑B五输加原穴C六个原穴D三十个腧穴E三十六个腧穴正确答案B36.关于“知养身”,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1.5分)A懂得养生的道理B针刺取效的因素之一C与针刺作用相辅相成D养生而不必针刺E养生与针刺配合37.《七十难》应浅刺的情况为().(1.5分)A秋冬B春夏C寒冷D实证E里证正确答案B38.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39.《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40.针入而气逆现象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多阴而少阳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E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据《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的“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2分)A气方盛B月方满C日方温D身方定E月方生正确答案A,B,C,D2.对“脉口人迎俱少”者,宜治以()(2分)A针刺补法B针灸并用C灸法D补益之剂E针药并用3.根据《灵枢•寒热病》: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2分)A人迎B扶突C大迎D天府E天枢正确答案A,B,D4.《标幽赋》对取穴之法的论述有()(2分)A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B在阴分郄腘着间,动脉相应C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D或伸曲而得之E或平直而安定正确答案A,B,C,D,E5.下列哪些属“小针之要”()(2分)A粗守形B上守神C上守机D粗守关E不可挂以发正确答案B,C,E6.关于候气,正确的论述是()(2分)A针对真邪未合时B针对真邪已合时C为的是适时补泻D为的是适时泻邪E其往不可追正确答案A,D,E7.根据《素问•离合真邪论》下列哪些操作属于泻的操作()(2分)A吸则内针B吸则转针C静以久留D候呼引针E呼尽乃去正确答案A,B,C,D,E8.《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的要求有哪些().(2分)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B神属勿去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E无针左右9.《针灸大成》认为“头不可多灸”的机理是( )(2分)A肌肉单薄B气血易于滞絶C头目旋眩D还视不明E百脉皆归于头正确答案A,B,E10.以下是组合穴的有( )(2分)A骨空B四关C八风D八邪E四缝正确答案A,B,C,D,E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是论述十四经流注.(2分)正确答案错误2.根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即迎随.(2分)正确答案错误3.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非熨焫不能以达”是指不用艾灸就不能通达经络.(2分)正确答案错误4.“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是指九针的名称不同.(2分)正确答案错误5.奇病,指病只在一侧之经脉,或在左,或在右.(2分)正确答案错误6.《标幽赋》中“治喉中之闭塞”指照海穴.(2分)正确答案正确7.宝命全形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针刺过程而言.(2分)正确答案错误8.“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只适合于补的操作.(2分)正确答案错误9.灸法的壮数多少,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肤厚薄深浅而定.(2分)正确答案错误10.病邪在络脉时,病位较浅,所以,经刺是刺络.(2分)纠错正确答案错误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四交卷时间2023-04-29 18:27:25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
针灸医籍选试题

《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手机”的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
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
机之动,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
不知机道,叩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的医生。
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的医生。
神,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的腧穴。
机,经气至的动静时机。
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
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的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的正确方法,必须持针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
同时,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
如此,才能治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的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
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
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
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的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
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
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
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
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
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5.试论述针灸治神。
针刺治神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生治神。
医生必须精神专一,“神无营于众物”,医者首先必须常持谨慎之心,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在众多复杂的证候中,抓住主要脉证,审证虚实,施以针刺治疗。
诊断后,医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治疗前,“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治疗中要密切注意针刺后气至的时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第二部分为患者治神。
针刺过程中,患者必须认真配合医者,放轻松,精神高度专一集中,做到人与针和,针与病人和。
第三部分为安静优雅的环境。
6.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的异同。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着,四肢不收,智乱不堪,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7.医生针对不同体质患者的针刺方法。
针灸治疗强调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状态采取各自有别的治疗方法。
黄帝曰:愿闻人之白黑肥瘦小长,各有数乎?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
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黄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也。
黄帝曰:刺壮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黄帝曰:刺婴儿奈何?岐伯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8.简述针刺治病养生的五项原则。
一是“治神”,医者治病,要精神专一。
二是“知养身”,人们要懂得养生防病的道理,掌握养生防病的方法。
三是“知毒药为真”,治病用药,要掌握药物的性能和功用,方不误治。
四是“制砭石小大”,针、石大小要与病情相符,医者要因病而制其形。
五是“知府藏血气之诊”,要正确诊断脏腑、经络、气血的情况,方可治疗。
9.天温、天寒对人体经脉气血有何影响,针刺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
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
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
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日色晴朗时,则人的血液流行滑润,而卫气浮于表,血容易泻,气容易行;气候寒冷,天气阴霾,则人的血行也滞涩不畅,而卫气沉于里。
月亮初生的时候,血气开始流利,卫气开始畅行;月正圆的时候,则人体血气充实,肌肉坚实;月黑无光的时候,肌肉减弱,经络空虚,卫气衰减,形体独居。
所以要顺着天时而调血气。
10.简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并举例说明。
针刺深浅,要根据疾病而定,恰到病处为宜,使精气得复,邪气得去。
如刺之太过或不及,则不能达到调节经脉气血以扶正祛邪的目的,反而带来极大的伤害,如本文所说“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藏,后生大病”的严重后果。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溯溯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四季之月七十二日病腹胀满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消烁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11.针刺禁忌的内涵。
针刺时,要:①遵循人体脏腑的气机运行规律,避开要害部位,不能妄刺。
②避开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如五脏、血管、神经等。
如刺禁论中所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③注意人体的特殊机能状态,不可妄刺。
如刺禁论中所述,“无刺大醉,令人气乱。
无刺大怒,令人气逆。
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12.简述缪刺与巨刺的区别。
(简述巨刺刺经,缪刺刺络。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13.阴病行阳,阳病行阴。
《难经本义》注:“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藏府腹背,气相通应,所以阴病而有时行阳,阳病而有时行阴。
以阴阳理论阐明脏腑之募穴、俞穴的阴阳相通,表里相合关系。
在生理上,经脉之气由阴行阳,由阳行阴,维持相对平衡;在病理上,阴病及阳,阳病及阴。
故在治疗上可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调节阴阳经脉之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阴阳相互依存制约的学术思想,是针灸治疗中的特点之一。
因此不独指五脏而言,六腑之募、俞穴亦包括在内,正如徐灵胎在《难经经释》中说:“六腑募亦在阴,俞亦在阳,不特五藏为然。
”14.五输穴主病及特征。
《难经》六十八难曰:五藏六府,各有井荥俞经合,皆何所主?然:经言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藏六府其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
15.简述“致一阴,致一阳”的操作方法。
如《难经》七十难所述: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何谓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
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
16.标幽赋(2题)①关于得气的论述(论如何判断针刺得气及与疗效的关系,并提出候气之法)“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②关于刺法的表述(论述时间补泻的宜忌、手法、要领)“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
循扪弹弩,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
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17.简述六阳经的下合穴。
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之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之下廉,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1.如何把握针刺深浅。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勿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
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
此之谓反也。
针刺深浅要因病而异。
病包括病位和病证。
病位:人体有表里之分,在表者为皮肉脉筋骨,在里者为五脏六腑。
邪气入侵,有深浅之别。
如《素问刺要论》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病位不同,针刺深浅也应不通,《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2.阐述针刺补泻操作方法。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急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合。
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3.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1 守神,首先医者要精神专一,密切观察病人的神情气血盛衰状态,来决定针刺的补泻,不能局限于局部证候的观察和针刺手法的施用。
2 守机,针刺治疗要掌握气至的时机,根据邪正盛衰情况,施予及时恰当的补泻手法。
4.论述九种不可刺的热病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