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6人教版

(完整版)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6人教版

第 6 课阿长与《ft海经》导学案李家庄中学刘巧萍闪烁人性光辉:渴慕《ft海经》——“书是我的全部,我是我书的全部”——鲁迅幼年喜欢图画,对绘图的《ft海经》渴望已久,苦思而不可得,以至于一坐下来就念叨,阿长问了究竟,鲁迅只是随口告诉了她。

哪知,就在阿长告假回家四五天,又回到周家的时候,不识字的阿长用自己的钱,给鲁迅买回了被视为宝书的绘图《ft海经》。

琐琐碎碎一大些,真真切切一桩事:一件事,一辈子,一生情-----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音。

骇()掳()悚()惶急()诘问()保姆()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ft海经》了。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A.切切察察——B.絮说——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顺顺流流——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谋死——④我惧惮她什么呢!惧惮——4.填空:(1)、本文作者,伟大的、、,原名,字。

小说集有《》、《》《》等,散文集《》。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2);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4);5)。

★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整体感知:1.本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但都围绕着中心人物――阿长来写的。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阿长是不是她的真名?2.阿长是我的保姆,对她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5.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6、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情? 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7、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自学检测: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

6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一、识记重点字词,明白得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详略适当的写法。

3、熟悉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情感,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一、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详略适当的写法。

二、领会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目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难点】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深切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浓厚情感。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教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那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2.关于阿长。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生的老妈子,平常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3.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若是我国民间传奇中的地理知识,还保留了很多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积存词语。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和详略适当的写法,学习作者描述人物的方式。

3.明白得文中带有情感色彩的文句,把握作者情感转变的进程。

自主学习案:一、基础知识积存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这是一部集。

作者,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

咱们曾学过他的文章有。

2.给加点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憎恶.惶.急惊骇. chuāng疤 jié问惧dàn 掳.走震悚.粗拙.孤shuāng zhóu骂 pīlì3.说明词语震悚:面如土色:诘问:情有可原:二、整体把握,深切研讨1.阅读课文。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在重点写的事件的序号上打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合作探讨整体把握,深切研讨2.鲁迅是如何描述阿长的?写出了阿长是如何的一个人?这些描述有什么特色?请在书上圈画并旁注,摘录其中的三处(能够是原文,也能够归纳)。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含答案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含答案

主备人韩静娟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备课组长签字曲岩学习课题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4、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重点作者在叙述所流露的感情和先抑后扬的写法。

难点如何看待阿长身上的“坏习惯”。

学法讨论法点拨法相关知识链接一、写作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在此期间写出了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二、相关信息:在《狗•猫•鼠》一文中,说到隐鼠:“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隐鼠’,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

”这种隐鼠“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

这使我非常惊喜了”。

有一回,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踢死了”。

幼时的鲁迅以为阿长是故意“谋死”隐鼠的。

预习检测1注音:憎恶..鼹.鼠颈.子烦琐.辟.头震悚.灸疮疤...诘.问孤孀.2解词:谋死:切切察察:絮说:辟头:全体:震悚:3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原名,家、家、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散文诗集《》小说集《》《》,杂文集《》本文体裁是。

整体感知1、作者喜不喜欢阿长?从文中找出作者情感态度的关键词语,试试用文中的事例佐证他的态度。

整体感知2、阿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鲁迅回忆呢?(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3、纵观全文长大后的鲁迅对阿长有怎样的感情?品读揣摩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精编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9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及答案

(精编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9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及答案

9 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阿长这人物的品格风貌及作者对她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作者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刻画人物的手法,并学习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体会作者对阿长深厚的怀念之情,感受文中所表现的质朴的爱。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第一课时1.请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áng()急②粗拙( ) ③烦suǒ()④惧惮()⑤疮()疤⑥憎恶()⑦孤孀()⑧惊骇()⑨渴()慕⑩针灸()⑾疏懒()⑿震sǒng()⒀诘()问⒁pī雳()⒂掳()掠2.请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恶:薄:帖:空:3.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

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阿长……学习研讨再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

4.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哪些事情?你能概述一下吗?5.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是:由此看出,本文是以为线索,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6.从中你看出长妈妈是怎样一个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先抑后扬的手法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预习导学作者叙述了长妈妈的一些琐事后,用相当多的篇幅推出了买《山海经》一节,朗读19~29段。

思考: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

请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经过:结果:学习研讨1.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2.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思考下列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和答案教案资料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和答案教案资料

阿长与山海经学案和答案6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详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

2. 弄清作者为什么对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及买《山海经》怀有这么大的敬意。

3.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和欲扬先抑写法。

弄清作者为什么对阿长又揭短又赞扬。

【预习导学】1.快速默读全文一遍,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再正确地朗读全文一遍。

憎恶.()惧惮.()粗拙.()哀悼.()震悚.()chuāng()疤孤shuāng( ) jié()问 pī( ) 雳渴mù( )惊骇.()粗拙.() zhòu骂()掳.走()2.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①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②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③她生得黄胖而矮。

()【学习研讨】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答:2. 结合事例,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答:3.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答:4. 当阿长说:“哥儿, 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答:5.读懂阿长:——透视鲁迅眼中的阿长,标出表明“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的感情变化。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精选5篇)第一篇:《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含答案)枣市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专用备课纸班级姓名主备:贺运平6《阿长与》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背景资料1、“阿长”鲁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鲁迅儿时最渴慕的一部书。

文章重点写了阿长为鲁迅买到向往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事,表现了旧中国一位普通、不幸、粗憨、然而善良、渴望幸福、体察孩子心理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2、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3、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那种境况下,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本文是其中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写于北京寓所。

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上预习导学1、给下列字注音骇()掳()悚()絮说()惶急()疮疤()诘问()霹雳()辟头()画舫()2、鲁迅,原名(),()人,我国现代伟大的()、()、()。

3、本文选自()。

这是鲁迅唯一的一本()集。

全书()篇文章,外加一篇(),一篇()。

是鲁迅回忆()()()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4、根据具体语境,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1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疏懒:2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惶急:3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5、熟读课文,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说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9、阿长和《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9、阿长和《山海经》(导学案及答案)

9、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书写及拼音,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来理解阿长的形象。

3、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间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4、注意分析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大词小用的词语运用之妙。

【学习重点】1、掌握字词书写及拼音,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来理解阿长的形象。

3、概括事件,理解人物形象,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学习难点】1、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间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2、注意分析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大词小用的词语运用之妙。

【学习过程】任务一:检查预习朗读读读写写的字词,注意掌握正确的拼音和书写。

自学检测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但到zēng wù()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2)总之:都是些fán suǒ()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3)那时就极严重地jié wèn(),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全体都zhèn sǒng()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是四本小小的书。

(5)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本刻印都十分cū zhuō()的本子。

(6)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chuāng bā()。

(7)但当我āi dào()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2、解释词语:惶急:诘问:霹雳:惧惮:震悚:深不可测:莫名其妙:任务二: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自学检测二:1.《阿长与〈山海经〉》选自,这是一部集。

作者,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学过他的文章《》。

1918年5月他以“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9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1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掳( lǔ)去震悚( sǒng )惶(huáng )急疮( chuāng )疤诘( jié)问惧惮(dàn )霹雳{pī lì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惧惮:惧怕。

惮,害怕。

渴慕:迫切地羡慕。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出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

烦琐:繁杂琐碎。

疮疤:疮口表面所结的痂。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情有可原:这种情况有可以原谅之处。

深不可测:深度大,难以测量。

形容深奥难以理解。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

名,说出。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难点
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3、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知识链接
1、了解背景: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

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

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

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2、题解: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
面纱。

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山海经》和她又有什么故事呢
3、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

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4、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

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基础知识
1、生字正音:
掳.去()震悚.()惶.急()疮疤
..()诘.问()惧惮.()粗拙.()疏懒.()
惊骇.()憎恶
..()孤shuāng( ) pī( ) 雳2、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集《》,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3、整体感知
⑴、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哪些略写哪些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略写:
详写:
原因:
⑵这些材料表现了长妈妈怎样的品格风貌
⑶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延伸拓展】
4、课文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想象
的空间,大家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书摊,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请以《阿长买〈山海经〉》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短文。

参考答案:
1、2省略
3、⑴写了阿长名字的由来、说话切切查查、睡相不好、吃福橘、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后三件事详写;这三件事能突出中心,因为这三件事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神秘莫测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童年作者的心,导致作者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这也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⑵淳朴、善良、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

⑶从不大佩服——厌恶——憎恶——有新的敬意——怀念
4、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