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制造系统期末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组成且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2.自适应控制系统本身能够随着环境条件或结构的不可预计的变化,自行调整或修改系统参量的控制系统。

3.顺序控制按照预先设定好的顺序使控制动作逐次进行的控制。

4.VR技术是一种最有效模仿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听、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

5.FMS在计算机统一控制下,有自动装卸与运输系统将若干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制造系统。

6.物流系统对工件、工具和配套装置及材料进行移动与存储的系统,主要完成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等功能。

7.产品柔性系统能经济而迅速地转向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及转产能力。

8.自学习控制系统如果计算机能够不断地根据受控对象运行结果积累经验,自行改变和完善控制规律,使控制效果愈来愈好,这样的控制系统即为自学习控制系统。

9.AGV一种有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10.在线检测指在设备运行、生产不停顿的情况下,对设备和加工过程运行状态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的方式11.自动化制造系统在较少人工直接或间接干预下,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并组装成产品,在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中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

12.程序控制如果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编制的固定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则这种控制称之为程序控制。

13.制造过程检测自动化利用各种自动化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被测量对象的有关参数,不断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14.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具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15.结构工艺性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1.FMS中,完成制造任务的执行系统为(加工系统)。

2.以小型旋转体零件为加工对象自动线,常采用的工件输送装置为(输料槽)。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要点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要点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要点第一章1.制造的定义P12.系统的性质P23.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定义P54.自动化制造系统五个典型的组成部分P55. 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功能组成P66.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分类P137.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评价指标P19第二章1.人机一体化的定义P232.人机一体化的总体结构P243.人机一体化设计的主要步骤P264.人机功能分配P315.人机界面设计(一)(二)(三)P376. 人机一体化的评价内容P46第三章1.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常见类型P492.组合机床的特点P583.数控机床的特点P614.工件输送设备(一)(二)(三)(四),注,托盘的定义P615.工件尺寸检测与监控P756.去毛刺的设备P847.多层计算机控制的定义以及包括的层次P88第四章1.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的内容P992. 选择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类型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什么情况下选择较刚性的自动化生产线?什么情况下选择柔性较高的自动化生产线?P1033.刚性自动线的组成P1054.总体设计的内容和步骤P1075.影响零件族确定的因素,成组技术的定义P1096.工艺分析的目的P1107.工艺分析的要点8.平面布局设计的目标、依据、原则P1219.可靠性分析的主要内容(1.2.)P139第五章1.加工设备选择的内容和原则P1482.工件输送设备的选择原则P1523.刀具管理系统功能组成P1594.检测和监控系统的组成P1695.刀具摩擦、磨损的监测方法P172第六章1.仿真的定义2.仿真的作用第七章1.综合性评价的内容P2002.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P217,P2193.综合评价的步骤P223第八章1.自动化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实施流程第九章CIMSLPAMIM同时,也要注意其它章节中简单名词的英文缩写。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第一章1、制造(p1)2、制造业(p1)3、系统(p2)4、系统具有的6个性质(p2)5、制造系统(p2)6、制造自动化(p3)7、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定义(p5)8、自动化制造系统的5个典型的组成部分(p5)9、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寿命周期(p7)10、自动化制造的意义(p9)11、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评价指标(18)第二章1、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的定义(24)2、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定义下的自动化制造系统应在哪3个层面上实现(24)3、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人机一体化设计方法和主要步骤(26)4、自动化制造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有哪些内容(37)5、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运行机制(42)6、自动化制造系统设计中的人机工程评价的内容(46)第三章1、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常见类型(49)2、刚性自动线的组成(49)3、柔性制造系统的组成(53)4、自动导向小车的工作原理,调度与控制方法(66)5、对FMS中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车削中心有哪些要求(59)第四章1、可行性论证的意义(99)2、建设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目标主要考虑那些因素(100)3、制定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技术方案主要有那些内容(101)4、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效益分析主要包括那些内容(102)5、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那些内容(103)6、确定自动化制造系统类型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06)7、总体设计有哪些内容(107)8、成组技术(109)9、影响零件族确定的因素(111)10、选择设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16)第五章1、自动化制造系统对加工设备的要求有哪些(147)2、加工设备的精度包括哪些内容(149)3、加工设备的规格包括哪些内容(148)4、选择数控系统应遵循什么原则(150)5、检测与监控有哪些内容(169)6、一般数控机床的特点第六章1、仿真: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去研究一个存在或设计中的系统。

2、仿真的意义:可以替代许多难以开展或无法实现的实验。

机械制造自动化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机械制造自动化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1、物料的定向、定位、定量以及标识与跟踪的作用及方法是什么?2、卷料和棒料上料装置各分几种型式,各为什么原理?卷料:(a)杠杆式送料机构 (b)钢珠式送料机构 (c)滚轮式送料机构棒料:3、有一个圆柱形工件,材料为45号钢,长度,直径为D=40mm ,两端倒角尺寸为2×45°,拟采用输料槽靠自重滚送方式。

试选择输料槽材料,并确定料槽宽度。

若工件直径变为10mm ,是否还能靠自重滚送?4、举例说明自动导引小车如何实现自动导向。

导向原理:小车底部装有弓形天线3,跨设于以感应线4为中心且与感应线垂直的平面内。

感应线通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磁场。

当天线3偏离感应线任何一侧时,天线的两对称线圈中感应电压有差值,误差信号经过放大,驱动左、右电动机2;左、右电动机有转速差,经驱动轮1使小车转向,使感应线重新位于天线中心,直至误差信号为零。

5、简述工业机械手的主要设计要求。

1、手部的设计要求 (1)手部应有足够的夹紧力(2)夹持范围要与工件相适应(3)夹持精度要高(4)夹持动作要快速、灵活(5)结构应简单紧凑、刚性好、自重轻、易磨损处应便于更换,在腕部或臂部上安装要方便,更换要迅速。

2、腕部的设计要求 (1)腕部自由度的选取 (2)腕部的动作要灵活、自重要轻(3)腕部运动位置要淮确3、臂部的设计要求 (1)臀部应承载能力大、刚性好、自重轻 (2)臂部运动速度要高、惯性要小 (3)臂部动作要灵活 (4)位置精度要高6、物料传输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分别是什么原理,各有什么特点? 末端执行器是工业机器人直接用于抓取和握紧(或吸附)工件和物料进行操作的机构,它具有模仿人手动作的功能,所以也称为机器人的“手部”,它安装于机器人手臂的前端。

一般按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夹钳式取料手(2)吸附式取料手(3)专用操作器及转换器(4)仿生多指灵巧手。

7、举例说明机器人在输料自动化中的应用。

自动化制造系统知识点总结

自动化制造系统知识点总结

自动化制造系统知识点总结分析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在工件原理方面的差别?数控车床是一种由数字信号控制其动作的的自动化机床,现代数控机床常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

车削中心比数控车床工艺范围广,工件一次安装几乎能完成所有表面的加工,如内外圆表面,端面,沟槽,内外圆及端面上的螺旋槽,非回转刀具,他们由单独电动机驱动也称自驱动刀具。

车削中心增加了C轴,可以与X,y轴联动。

名词解释:制造系统: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制造目的而构造的物理或组织系统。

制造自动化:就是在广义制造过程的所有环节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制造全过程的自动化。

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成组技术(GT):就是将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部件和零件按照特定的相似性准则分类归组,并在分组的基础上组织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的合理化。

仿真:就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去研究或设计中的系统。

离散事件系统;活动和状态变化仅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的一类系统。

通用仿真语言GPSS:被构造成一种面向模块的语言,各种模块代表一项基本的系统动作,并且每种模块都同执行该项动作的时间相联系定义了48种模块类型,可反复使用。

自动化制造的意义:1提高生产率2缩短生产周期3提高产品质量4提高经济效应5减低劳动强度6有利于产品更新7提高劳动素质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8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主要效益在于缩短生产周期。

刚性自动线:组成:1自动化加工设备2工件输送装置3切削输送装置4控制系统5刀具。

特点:1生产率高,柔性较差当被加工对象发生变化,需要停机,停线并对机床,卡具,刀具等工装设备进行调整或更换。

分布式数字控制:DNC柔性制造单元:FMC 组成:柔性制造单元由1~3台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工件自动输送及更换系统,刀具存储,输送及更换装置,设备管理器及单元控制器等组成。

特点:具有单元层和数据层两级计算机控制。

柔性制造系统FMS:组成:自动化加工设备,工件储运系统,刀具储运系统,多层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汇编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汇编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自动化制造系统》考试复习资料1.什么是自动化制造系统?自动化制造系统是由一定范围的被加工对象、一定的制造柔性和一定自动化水平的各种设备和高素质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受外部信息、能源、资金、配套件和原材料等作为输入,在人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一定程度的柔性自动化制造,最后输出产品、文档资料、废料和对环境的污染。

2.大制造和小制造的理念。

大规模制造:利用主观知识和技能、手工或可用的客观材料和工具以及有效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材料产品并投放市场的整个过程。

小制造:涉及市场调研和预测、产品设计、选材和工艺设计、生产设备、物流管理、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和生产现场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产品寿命循环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活动。

3.自动化制造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是否越高越好?不是,①自动化程度越高,其成本越高,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②误差相对小,相似度高;③维护不便,效率不高。

4.什么是人机集成制造系统?人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人机集成制造系统?所谓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就是人与具有适度自动化水平的制造装备和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各自执行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制造装备)共同决策、共同作业,从而突破传统自动化制造系统将人排除在外的旧格局,形成新一代人机有机结合的适度自动化制造系统。

其实质是强调人在制造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人机功能的优化匹配,以实现制造系统的经济、高效、安全、可靠运行,使整个制造系统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自动化制造系统的发展经验看,如若过分追求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忽略人的作用和影响,将使机械设备过于复杂,操作困难,增加运行成本,故要采用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

5.人机一体化的总体结构是什么?① 感知层面的人机交互;② 在控制层,采用人机联合决策;③ 在执行层面,人机交互与合作,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哈工大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期末考试绝佳复习资料

哈工大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期末考试绝佳复习资料

第一章1.1。

1 制造(P1) 概念(2'):制造:一般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将材料或毛坯加工成零件部件或产品的过程.机械:由零部件组成的,可实现运动、能量、信息传递或转换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机器、设备或仪器. 机器:是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能量传递和转换为主的技术系统。

设备:是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物料传递和转换为主的技术系统。

仪器:是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信息传递和转换为主的技术系统。

1.1.4制造系统自动化定义与概念(P4)(6’)1。

2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P5) 概念(2'):CNC:计算机数字控制,在硬件数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计算机硬件支持下,由软件实现数控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DNC :是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对多台数控机床实施综合数字控制。

FMS :柔性制造系统,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组成,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企业各个生产环节是一个整体,整个制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采集、传递、加工处理的过程。

第二章2.1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建立的步骤(P17)(6’) 自动化系统建立的步骤一般是按生命周期来划分。

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或系统从提出建立或改造开始到系统脱离运行或被新的系统所代替的终止时间。

寿命:是指系统或产品从投入使用到报废不再使用的时间区间。

四个阶段:建立期、实现期、运行期、终止期2.6 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1、串联模型(5’或并)组成系统的所有单元中任一单元的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系统故障的系统称串联系统,其逻辑框图如图所示.∏==ni i s t p t p 1)()(式中 ps (t)——系统的可靠度; pi (t)——第i 个单元的可靠度.例1:由4个单元串联组成的系统,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pA=0.9 、pB =0.8 、 pC=0。

7、pD=0.6,求系统的可靠度 pS. 解: pS=0.9×0。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

自动化制造系统复习

7

机械滑台的传动路线表达式来表示:
1)快速进退
快速电动机
z1 — zI3 — z2 z 4
5 —丝杠-螺 母-滑台
z z6
2)工作进给
工进电动机—
-I-
z5 z6
z —III— z z z z z8 —丝杠-螺母-滑台(慢速)
—II— 7
a c b d

z 9 (蜗杆) z10 (蜗轮)
行星减速 机构
SW - 工进
SR - 快退
3
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液压动力滑台由液压缸驱动,在电气和机械装置 的配合下可以完成各种自动工作循环。
YT4543型组合机床液压动力滑台可以实现多种不同
的工作循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工作循环是:
快进→ 一工进→二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停止。
4
2. 滑台的典型工作循环
柔性自动化 设备及系统
组合机床的几种通用部件
(一)动力滑台 1. 动力滑台的功用
主要用来带动各种主
轴部件进给,
也可以带动
夹具和工件,
作移动 工作台用。
1-滑台 2-动力箱 3-多轴箱 4-铣削头 5-镗车头 6-钻削头
2
2. 滑台的典型工作循环
a) 一次工作进给循环 b) 二次工作进给循环
SQ - 快进
16
17
精密联轴器连接: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 但主轴的转速和扭矩与电机完全一致,低 速性能的改善是其广泛应用的关键。
18
机床主轴的几种结构形式
(a)数控车床主轴端部 (b)铣、镗类机床主轴端部 (c)外圆磨床砂轮主轴端部 (d)内圆磨床砂轮主轴端部 (e)钻床与普通镗床锤杆端部 (f)数控镗床主轴端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制造系统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NC Numerical Control数控系统加工中心的类型及适用范围P48见表CNC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控机床带式输送机原理P69 MC Machining Centre,加工中心支撑装置和张紧装置的作用P67 FM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柔性制造单元翻转式岔道和摆动式岔道内容P77 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柔性制造系统激光测量的功能和作用P134 ATC A utomatic Tool Changer自动换刀装置
RGV Rail GuideVehicle有轨导向小车
AGV Automated GuideVehicle自动导向小车
CAPP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
自动化机床的“自动”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机床的的加工循环,装卸工件自动化,刀具自动化和检测自动化。

刚性自动化单机是在刚性半自动化单机的基础上增加自动上下料装置而形成的。

加工设备自动化的意义是机械制造厂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
自动线的特征工件以一定的生产节拍,按照工艺顺序自动地经过各个工位,在不需工人的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艺过程,最后成为合乎设计要求的制品。

工艺设备类型分类通用机床自动线专用机床自动线组合机床自动线。

柔性制造单元通常由1~3台数控加工设备,工业机器人,工件交换系统以及物料运输存储设备构成。

FMS主要由一下3个子系统组成加工系统,物流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及应用优缺点P59
物流系统主要功能完成对物料的存储、输送、装卸、管理。

自动化物料储运系统应满足的要求P66
自动供料装置一般由储料器、输料器、定向定位装置和上料器组成。

拱形消除机构一般采用仓壁振动器。

仓壁振动器使仓壁产生局部、高频微振动,破坏工件间的摩擦力和工件与仓壁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工件连续地由料仓中排出。

料斗上料装置带有定向机构
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应使料斗的平均供料率大于机床的生存率。

有些外形复杂的工件,不可能在料斗内一次定位完成需要二次定向机构。

长距离输送的链式输送机还有张紧装置和链条支撑导轨。

棘爪步伐式输送机原理图及其缺点P80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的最大特点是承载小车具有自动积放功能。

有轨导向小车是依靠铺设在地面上的轨道对装有工件的小车进行导向和输送的系统。

自动导向小车是一种由蓄电池驱动,装有非接触导向装置,在计算机的控制自动完成运输任务的物料运载工具。

AGV分类线导小车光导小车遥控小车
托盘是工件与机床之间的硬件接口托盘交换器是FMS的加工设备与物料传输系统之间的桥梁和接口
自动化仓库平面仓库和立体仓库功能及作用P95
自动化仓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作用信息的输入及预处理物料的自动存取仓库管理
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系统一般由刀库、刀具交换装置、换刀机械手、刀具识别装置
刀具的换刀选择方式顺序选刀任意选刀相关优缺点P113
自动检测技术的目的一是对被加工对象进行质量控制二是对那个状态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便于自动供料、自动传送和自动装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