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处理及临床治疗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合并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可以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如疼痛、麻木、灼热、 针刺等。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分布
胰岛素注射 排空延缓(低血糖) 排空(高血糖)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 神经病变 + 血管病变 下肢溃疡, 感染, 坏疽 畸形(夏科氏关节)
糖尿病足、截肢
糖尿病足
溃疡和感染
坏死和截肢
糖尿病肾病病理表现
Kimmelstiel-Wilson nodules consist of areas of marked mesangial expansion forming large round fibrillar mesangial zones with mesangial nuclei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nodule
霉菌感染
霉菌感染(灰指甲)
慢性并发症
10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眼部病变
一.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分型
背景性
增殖性
分期
Ⅰ 微血管瘤、出血
Ⅳ 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Ⅱ微血管瘤、出血及硬性渗出 Ⅴ
机化物增生
Ⅲ 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 Ⅵ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
二. 其他: 白内障 ,青光眼 , 屈光改变, 虹膜睫状体病变
糖尿病肾病病理表现
Statistical Increase in Diabetes
近20年来,DN导致 ESRD的发病率逐年 上升,欧美国家, 已成为致ESRD的首 位病因
( 40% of all new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ESRD have diabetes, 1997, USRDS.)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治疗进展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治疗进展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治疗进展李同海;张白羽;郭彩芬;李显永;崔庆鹏【摘要】脓毒血症是机体对外来炎症因子反应失调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尿源性脓毒血症主要是由泌尿系梗阻感染所致,主要致病物质为脂多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病死率有所下降.其主要治疗原则为及早去除病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早液体复苏、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能降低患者病死率,但目前针对尿源性浓度血症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仍存在争议.尿源性脓毒血症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防治相关并发症.【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9(025)009【总页数】5页(P1756-1760)【关键词】尿源性脓毒血症;泌尿外科;早期治疗【作者】李同海;张白羽;郭彩芬;李显永;崔庆鹏【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昆明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一科,昆明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3脓毒血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受到脓毒血症威胁,总体病死率高达约25%[2],预后差,经济负担重,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3]。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由泌尿生殖道感染引起,约占脓毒血症的9%[4]。

其主要是因为泌尿系梗阻所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常见大肠埃希菌约占60%[5-6],其次为肠球菌[7],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使患者更容易真菌感染[8]。

脓毒血症的致病因子主要来自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表面的脂多糖,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脂多糖通过激活细胞内的转录核因子,导致宿主细胞因子失控性表达,产生一氧化氮、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过量的炎症因子,造成系统性炎症反应,发热、白细胞反应,Shwartzman现象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最终造成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死亡[9]。

对尿脓毒血症患者的观察及急救护理体会

对尿脓毒血症患者的观察及急救护理体会

对尿脓毒血症患者的观察及急救护理体会摘要] 目的:总结18列泌尿外科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观察及急救护理体会。

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泌尿外科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护理对策,总结早期识别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

结果:经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和积极护理,18列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并发尿脓毒血症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以提高尿脓毒血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尿脓毒血症;早发现;综合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 A尿脓毒血症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征象[1]。

是泌尿外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较快,病情进展迅速,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时常出现患者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现象,死亡率居高不下。

严重尿脓毒血症病死率高达20%~40%,特殊人群尿脓毒血症病死率高达25%~60% [2] 。

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尿脓毒血症对阻止疾病的进展和降低病死率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该疾病在泌尿外科中不常见,护士常易忽略疾病早期的症状,耽误治疗。

我科从2012-2017年共收治18列尿脓毒血症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8例尿脓毒血症患者, 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岁),均为泌尿外科患者。

其中原发病为泌尿系感染2列;膀胱肿瘤行输尿管造瘘2列:输尿管结石14列;输尿管结石中有10列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及行镜皮肾镜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

18列患者中伴有高血压疾病5列、糖尿病疾病3列。

1.2 护理方法尿脓毒血症具有临床症状不明显及起病急的特点。

要做到早发现及早治疗首先护士要重视该疾病,同时了解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诊断标准1.2.1 :充分掌握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和诊断标准,1.2.1.1尿脓毒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有:(1)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的全身性疾病;(2)术前未能有效控制尿路感染;(3)术前尿培养提示有特殊类型细菌感染;(4)术前结石病史较长且伴反复尿路感染;(5)近期内有体外冲击波碎石史;(6)X线下结石透光性强或CT值相对较低,其内常含有感染石成分,感染石内常含有G-细菌及毒素,碎石时导致细菌和毒素大量释放;(7)术中操作的危险因素:反复穿刺严重损伤肾集合系统,灌注压过高,灌注液流量过大,流速过快,手术时间过长,均可增加细菌及毒素入血机会;术中失血量过大[3-5]。

糖尿病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糖尿病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糖尿病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1.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有时候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发生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或高血糖,需要进行紧急抢救处理。

2. 低血糖(低血糖症)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预案-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低血糖教育和宣教,使其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 建立低血糖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联系人。

流程1.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怀疑低血糖:- 烦躁、焦虑或易怒- 头痛、头晕或乏力- 饥饿感- 心悸、出汗或发冷- 震颤或抽搐2. 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给患者口服含糖饮料,如果汁或糖水。

- 如患者意识不清或不能吞咽,立即使用注射器给患者注射肌肉注射剂或葡萄糖溶液。

3. 通知患者的亲属或紧急联系人,并让其陪同患者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3. 高血糖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预案-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高血糖教育和宣教,使其了解高血糖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 建立高血糖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联系人。

流程1.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怀疑高血糖:- 口渴、多尿或尿量增多- 疲倦、乏力或无力- 食欲不振或体重下降- 视力模糊或眼部疾病加重- 皮肤干燥或瘙痒2. 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状态,让其补充足够的饮水。

-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患者的亲属或紧急联系人。

3. 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观察。

4. 总结以上是糖尿病患者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的简要内容。

糖尿病患者和其亲属应接受相关教育和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低血糖或高血糖。

及时采取行动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脓毒症患者应急性高血糖治疗中的护理策略

脓毒症患者应急性高血糖治疗中的护理策略

脓毒症患者应急性高血糖治疗中的护理策略作者:晋国蓉杨卫平沈云霞蔡鑫任祝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01期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脓毒症应急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探讨护理策略。

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46例脓毒症应急性高血糖患者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目标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

结果经强化胰岛素治疗后,41例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均在24 h内达到目标血糖控制范围4.4~6.1mmol/L;5例控制不良,血糖控制在10.8~16. 5mmol/L;其中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经积极抢救而好转。

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严格执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及严密血糖监测是成功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脓毒症;应急性高血糖;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 - 2349( 2015) 01 - 0099 - 02脓毒症是创伤、烧伤、休克,感染、大手术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重要原因[1]。

资料表明,脓毒症患者应急性高血糖的发生源自创伤、感染后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炎性介质释放过度而造成的代谢紊乱状态,高分解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2]。

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纠正脓毒症急性期与后续治疗期间的高血糖,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史,加强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一种使用胰岛素降低I血糖,并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的治疗方法[2]。

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白2011年4月-2013年4月对46例脓毒症患者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现将实施该方案的护理策略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人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46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51~ 78岁,平均年龄(58士5)岁。

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范与治疗

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范与治疗

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范与治疗发表时间:2018-02-02T13:15:21.2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8期作者:张彪[导读] 临床上需针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 413000)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的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未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观察组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

分析讨论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时间、尿培养、结石大小、糖尿病为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尿培养阳性以及结石大小为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临床上需针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关键词: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尿源性脓毒血症;防治措施泌尿系结石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输尿管软镜在输尿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率不断提高,其临床疗效得到临床证实[1]。

研究显示,在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后,患者可能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由此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出现,尽管尿源性脓毒血症导致感染性休克以及死亡的几率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2]。

因此对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使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得到有效预防。

本次研究就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的患者160例,探讨输尿管软镜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的患者1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急诊内科三基考试题库

急诊内科三基考试题库

2009年7月三基考试(急诊内科题库)单选题1.开放性损伤的特点除外哪项(E)A.创伤处皮肤粘膜破损B.体腔或骨面与体外相通C.感染机会多D.外出血E.不需要清创2.院前急救的三要素为(E)A.开放气道、胸外按压、静脉用药B.止血包扎、固定、转运C.第一目击者、急呼120、专业急救队伍D.心肺复苏,解痉、止痛、止喘等对症治疗,固定和搬运E.有效的现场急救、良好的通讯网络、医疗监护运送3.电击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D)A.热烧伤B.神经损伤C.血管损伤D.心跳骤停E.呼吸抑制4.盐酸肾上腺素适用于心脏骤停患者,主要因为其具有(C)A.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B.兴奋多巴胺受体1C.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D.兴奋多巴胺受体2E.M受体作用5.人工呼吸(成人)通气频率(C)A.6~8次/分B.8~10次/分C.10~12次/分D.12~14次/分6.50%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患者,其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多少小时内(C)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E.48小时7.基础生命支持流程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是(B)A.检查患者反应→检查呼吸→开放气道→先给2次有效通气→评价循环情况→胸外按压B.检查患者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先给2次有效通气→评价循环情况→胸外按压C.检查患者反应→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先给2次有效通气→胸外按压→评价循环情况D.检查患者反应→检查呼吸→开放气道→先给2次有效通气→评价循环情况E.检查患者反应→检查呼吸→评价循环情况→开放气道→先给2次有效通气→胸外按压8.心脏骤停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初始剂量正确的是(B)A. 0.1~0.5mg/kgB.0.5~1.0mg/kgC.1.0~1.5mg/kgD.1.5~2.0mg/kgE.2.0~2.5mg/kg9.感染性休克时,心率降至60~70次/分,往往提示(E)A.心功能好转B.休克好转C.代谢性酸中毒纠正D.微循环好转E.心功能失代偿10.患者,女,68岁,胸痛、出冷汗,神志淡漠,口唇发绀、面色苍白,脉搏50次/分,BP50mmHg,ECG示窦性心动过缓,Ⅱ、Ⅲ、avF导联可见S-T段抬高,CK-MB为40ng/ml,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中剂量多巴胺治疗的常有剂量是(D)A.1~2ug/(kg.min)B.2~6ug/(kg.min)C.1~5ug/(kg.min)D.3~10ug/(kg.min)E.6~10ug/(kg.min)11.下列哪项结果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A.PaO2<8.0kPa(60mmHg)B.尿液中淀粉酶>256uC.血WBC15.0×109/L,N0.78D.血清脂肪酶>1.5康氏单位%E.血清淀粉酶高于500u12.下列哪项是急性胰腺炎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E)A.用杜冷丁B.神经源性C.心肌损害D.感染E.有效血容量不足13.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升高的规律是(B)A.发病后2小时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持续2-3天B.发病后6-12小时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C.发病后3-6小时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2-3天D.发病后48小时升高,72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E.以上都不对14.急性胰腺炎患者,病程已一周,病情危重,哪项指标最能判定预后不良(B)A.血淀粉酶持续>1000UB.血总胆红素28.6umol/L,血Ca2+1.72mmol/LC.血糖17-23mmol/L,血中正铁血清蛋白阳性D.血K+6.5mmol/L,血Cr162umol/L,BUN17mmol/LE.24×109/L,中性95%有中毒颗粒15.患右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出现比较早的症状是(C)A.颈静脉怒张B.下肢水肿C.上腹部胀满D.呼吸困难E.咯血16.以下哪项指标异常符合左室舒张功能不全(E)A.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B.左室射血前期(PEP)延长C.左室射血时间(LVET)缩短D.左室快速充盈期(RFP)延长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与早期流速峰值之比值(A/E)增大17.下列有关急性肺水肿典型X线表现描述正确的是(C)A.右下肺动脉增宽B.肺野模糊C.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阴影D.KerleyB线E.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强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高于下肺18.预激综合征最常伴发的心律失常是(D)A.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B.心房扑动C.心房颤动D.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9.心房扑动时,心电图上锯齿样扑动波的频率为(C)A.75-150次/分B.150-200次/分C.250-350次/分D.200-250次/分E.350-600次/分20.阿托品试验的阳性标准是注射阿托品后(A)A.心率不超过90次/分B.心率超过90次/分C.心率不超过60次/分D.心率不超过75次/分E.心率超过60次/分21.维拉帕米禁用于以下何种心律失常(D)A.室性期前收缩B.快速心房颤动C.阵发性室上速D.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E.Q-T延长的扭转型室速22.下列哪项有利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E)A.心室率160次/分B.心电图QRS波宽大畸形C.过去发现过室早D.心脏增大E.心电图有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2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下列哪一项(B)A.心房颤动B.房室传导阻滞C.室性期前收缩D.窦房阻滞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4.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B)A.室性期前收缩>5/hB.室性期前收缩>30/hC.室性期前收缩>10/hD.室性期前收缩>60/hE.室性期前收缩>100/h25.II型呼吸衰竭的血气分析特点是(A)A.PaO2<50mmHg,PaCO2>60mmHgB.PaO2>60mmHg,PaCO2<50mmHgC.PaO2<60mmHg,PaCO2>50mmHgD.PaO2<55mmHg,PaCO2>50mmHgE.PaO2<60mmHg,PaCO2<50mmHg26.以下关于ARDS的临床特点和检查,哪一项是正确的(A)A.呼吸窘迫的特点为呼吸浅快,频率大于28次/分B.早期体征为双侧肺底湿罗音C.因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水肿,故不会出现管状呼吸音D.X线胸片符合肺水肿,不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E.肺动脉平均压力小于12cmH2O.27.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18,二氧化碳分压74.6mmHg,碳酸氢根17.6mmmol/l,剩余碱-6,你考虑为下列哪一项诊断正确(B)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28.重金属中毒时应该用哪种解毒剂(B)A.依地酸二钠钙B.二巯基丁二酸钠C.二巯基丙醇D.二巯基丙磺酸钠E.二乙稀三胺三五乙酸29.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除外哪项(C)A.胃肠炎型B.神经型C.精神异常型D.肾小管坏死型E.溶血型30.下列哪一种食物中毒可呈阵发性腹部绞痛,大便呈洗肉水样(C)A.沙门菌食物中毒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C.嗜盐菌食物中毒D.葡萄球菌食物中毒E.肉毒中毒31.乙酰胆碱酯酶主要存在部位错误的是(B)A.红细胞B.血清C.运动终板D.交感神经节E.中枢神经系统灰质32.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是诊断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特异性实验指标,对判断中毒程度,疗程,诊断和预后估计极为重要,以正常人血胆碱酯酶活力作为100%,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时,胆碱酯酶活力值是多少(C)A.50%——70%B.30%——50%C.30%以下D.10%——20%E.<10%33.下列哪一项物质中毒不引起发绀(E)A.亚硝酸盐B.苯胺C.硝基苯D.硝酸甘油E.一氧化碳34.双侧瞳孔缩小的病因除外(C)A.有机磷杀虫剂中毒B.吗啡类药物中C.杀虫脒中毒D.巴比妥类药物中毒E.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35.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常见并发症除外(D)A.脑水肿B.中毒性心肌损害C.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D上消化道出血E.迟发性周围神经病36.男,20岁,服敌百虫2小时入院。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处置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处置

1
2
3
4
针对病 因治疗
早期 复苏
有效的抗菌 辅助支 药物诊疗 持治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针对病因治疗
及早解除已存在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和去除泌尿系统内的 感染灶,包括结石及脓肿等。 比如:尿潴留病人的导尿;输尿管结石病人的镜下留置双J 管;脓肾积水病人的肾盂穿刺造瘘等,这些治疗是治疗的 关键步骤。
1 针对病因治疗
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对因治疗的另一层意思:是对于手 术及操作并发症的提早预防。 比如:输尿管镜下碎石或经皮肾镜术前的尿常规及尿培养 检查,同时必要时预防性提前使用抗感染治疗;术中对于 手术时间的掌控及冲洗压力的把握等等
Ⅰ 重症监护科对尿脓毒血症的治疗原则:
1.原发灶治疗:早期抗菌素治疗及辅助支持治疗是基本措施。 2.治疗启动时间对患者生存率极为重要,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可以明显提高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早期诊断 最重要的是临床恶化的早期表现,这种早期变化对早期诊 断、特异性治疗是最有力的,是死亡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3.容量复苏和适量缩血管升压药应用是支持治疗的重点,而 充分的容量负荷是支持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以保证血氧 运输和组织氧和作用。 4.低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严重脓菌症休克患者是有益的。
以上四项诊断标准只有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即可诊断。
易感因素
• 年龄 • 糖尿病 • 免疫低下
– 接受化疗或皮质激素 – 使用免疫抑制剂(移植患者)
• 局部因素:
– 结石 – 梗阻 – 先天性尿路疾病 – 神经原性膀胱 – 侵入性的检查或操作
• 其他
严重脓毒症时重要脏器表现
• 肺:肺的微循环灌注不足,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各肺泡不能维持相应的张力,发生肺萎陷,同时也 可出现肺组织淤血、出血、间质水肿,继而发生 严重实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处理及临床治疗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处理与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患者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且合并糖尿病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急救处理与治疗方法。

结果:本组患者治疗2 d后的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MA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的WBC、CRP、PCT、Scr、TNF-α、BL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过及时的抢救与治疗,2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或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时间10~24 d,平均(12.8±2.4)d。

2例在治疗2 d后无效死亡,死亡率6.67%。

结论:临床应积极预防,及时诊断、抢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及时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血液净化、血液灌流,以控制病情发展。

标签:尿源性脓毒血症;急救;治疗;糖尿病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一种特殊的脓毒血症类型,其主要由泌尿生殖道感染所引起,泌尿系统有创介入操作、泌尿系梗阻疾病是引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原因[1]。

近年来,在各类泌尿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术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泌尿系微创术式需要进行压力冲洗,所以有一定的风险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

尿源性脓毒血症具有病情凶险、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尿源性脓血症患者,病情则更加凶险,所以临床应及早识别、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2]。

现将伴有糖尿病的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急救与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患者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且合并糖尿病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组患者均符合脓毒血症诊断标准,有糖尿病史(经降糖治疗后,术前空腹血糖38 ℃或≤36 ℃,呼吸频率>20次/min,WBC12×109/L,PaCO2不低于32 mm Hg,心率>90次/min;(3)MAP(平均動脉压)不超过70 mm Hg或动脉收缩压不超过90 mm Hg且至少维持1 h,每小时尿量低于0.5 ml/kg,PaO2不超过75 mm Hg或氧合指数不超过250,血小板低于80×109/L,血pH值低于7.3或剩余碱不低于5 mmol/L,昏迷、嗜睡。

满足(1)及(2)中的任意2条判定为轻度脓毒血症,满足(1)及(2)中任意2条、(3)中任意1条则判定为严重脓毒血症[3]。

本组患者中,男11例(36.67%),女19例(63.33%),年龄33~79岁,平均(55.6±10.4)岁,均为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

其中输尿管镜下碎石16例,经皮肾镜碎石14例。

术前尿培养结果呈阳性21例(70.00%),检出克雷伯杆菌1例、葡萄球菌1例、粪球菌1例、大肠埃希菌18例。

1.2 方法在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有嗜睡、烦躁、呼吸急促、昏迷、血压迅速下降(SBP≤90 mm Hg),心率增加到90次/min以上时,要警惕发生了脓毒血症,此时要立即中断手术对患者实施抢救。

对于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者,要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急救、治疗措施如下:(1)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液体复苏,辅助检查内容包括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尿培养、分泌物培养,高热者还需做血培养,对患者的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血乳酸、血气分析指标及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

(2)开放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早期晶体输注量为30 ml/kg,发生低灌注者,要将晶体、胶体按照2∶1的比例混合后静脉滴注。

对于血pH值低于7.15者要适当补碱。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出血者,要静脉输注红细胞悬液、新鲜血浆。

(3)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使平均动脉压水平升高到65 mm Hg以上。

应用抗感染药物,早期应用碳青霉烯类广谱抗生素,3 d后联用抗真菌药物,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对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并给予营养支持、止痛及镇静治疗。

同时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合理应用降糖药物。

(4)必要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持续的血液净化及血液灌流治疗。

先进行2 h血液灌流,然后将灌流器撤除,使用CRRT系统进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4 h,超滤率3 L/d,并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BLA(血乳酸)、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Scr(血肌酐)、PCT、CRP、WBC等感染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进行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转归情况本组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与治疗,2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愈或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时间10~24 d,平均(12.8±2.4)d。

2例在治疗2 d后无效死亡,死亡率6.67%。

出院患者后经随访显示未遗留明显后遗症。

2.2 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治疗2 d后的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MA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感染指标变化患者治疗2 d后的WBC、CRP、PCT、Scr、、TNF-α、BL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尿源性脓毒血症在发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具有起病隐匿的特点,但是一旦发病就会十分凶险,患者的病死率可达到9%~30%[4]。

本病主要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引起,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调,从而引发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微循环障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尿源性脓毒血症多发生于泌尿系手术中或手术后,在术中或术后一旦发现患者有血压急速下降、嗜睡、烦躁、心率加快、呼吸浅快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

而伴有发热、严重疼痛、基础疾病以及肾积脓、感染性结石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概率明显更高[5-6]。

本组患者均伴有糖尿病,这可能也是导致本组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有文献[7]报道,术前尿培养结果呈阳性者、女性患者、鹿角形结石患者、手术时间>1.5 h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明显更高,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前尿培养结果呈阳性、女性均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组患者中,有21例(70.00%)的术前尿培养结果呈阳性,女性19例,占63.33%,这提示女性和术前尿路感染患者更容易發生尿源性脓毒血症。

在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救治中,应当及时地进行BLA检测,对于BLA水平超过4 mmol/L者要及时地进行液体复苏,对于血压骤降者要进行快速扩容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激素及血管活性物质[8-9]。

另外,临床还必须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生命体征、炎症指标等进行动态监测,以便于早期发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发生。

除了液体复苏治疗外,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在发病初期可应用广谱抗生素,由于尿源性脓毒血症多由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所以临床应选择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的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

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大部分的炎性介质、BLA等物质,从而减轻肾脏负担及炎症反应[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2 d后的WBC、CRP、PCT、Scr、TNF-α、BL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2、MAP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抗感染治疗及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有效清除了体内的多种炎性介质,减轻了机体炎症反应,控制了病情进展,从而让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得到了有效改善[12]。

综上所述,临床应积极预防,及时诊断、抢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及时对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血液净化+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质,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1]苏明华,董芸,周平,等.ICU脓毒血症患者凝血功能与促炎、抗炎指标相关性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2):123-125.[2]戴宁军,邓素红,王维红,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146-1147.[3]夏誉,叶素贞.E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及相关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1):1822-1825.[4]何君伟,曹家栋,王树声,等.嗜酸性粒细胞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9):1445-1448.[5]万绪波,李超群,郑微,等.脓毒血症患者体内乳酸清除及正常化对延缓器官衰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7,38(16):2517-2518,2521.[6]苏明华,冯璇璘,邓磊,等.脓毒血症患者抗炎和促炎指标动态变化在临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5,44(4):467-469.[7]黄洁夫,湛海伦,刘小彭,等.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7):164-166.[8]李建忠,宁松毅,刘广,等.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9):941-944.[9]肖建涛,黄凯,戴英波,等.m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31-34.[10]余家俊,郭永连,李国灏,等.肾输尿管腔内微创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9):2102-2104.[11]申吉泓,张白羽.泌尿外科医生必须高度重视的尿源性脓毒血症[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4):219-221.[12]张海民,鄢阳,许云飞,等.泌尿外科腔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4):587-5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