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复习资料

数字测图复习资料

一: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比白纸测图的优越性何在?1, 劳动强度低、效率高;2、成果满足数字化、信息化要求;3、点位精度高,精度与比例尺无关;4、成果便于保存与更新;5、数据利用率高二:数字化测图实质上是一种什么方法?答:实质上是一种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图的方法,它使得地形测量成果不再仅仅是绘制在纸上的地形图,而是以计算机存储为载体的,可供计算机传输,处理,多用户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

三: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基本原理是采集地面上的地形、地物要素的三维坐标以及描述其性质与相互关系的信息,然后录入计算机,借助于计算机绘图系统处理,显示、输出与传统地形图表现形式相同的地形图。

四:数字化测图的数据采集是指什么?答:将地形、地物要素转换为数字信息的过程。

五:具体而言,数据采集过程要采集哪些信息?答:1. 图形信息(几何信息),它包括:定位信息和连接信息2. 属性信息(非几何信息),它包括: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六:有哪两种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数字化地形图?栅格结构的图要转换成矢量结构的过程叫什么?答: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叫矢量化。

七:名词解释:栅格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 采用坐标(x,y)来描述点、线、面等三种基本类型图形元素,并结合属性信息实现地形元素的表述。

矢量数据结构: 将整个绘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由单位栅格来划分像元,栅格代表位置,像元的灰度值(或编码)表示栅格属性,根据每一栅格像元的灰度值进行分类、提取或处理,可得到不同的地形信息。

八:白纸成图于数字成图的区别?1,储存介质不同2,表现地理属性特征方式不同3,数字图并没有比例尺的限制4,数字图使用必须辅助计算机及其配套的外部设施九: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一种什么系统,它由那哪些部分组成?答:数字化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输入、输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处理、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第三章 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

第三章 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

显然,当P点的四位编码为0000时,P点位于矩形 裁剪区域内;当P点的四位编码不为O0OO时,P点 位于区域外。 如图所示,线段相对于矩形裁剪区域的位置,存 在四种可能的情况;
设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则线 段与裁剪区域边界的交点为: 上边界交点:
x x 1 ( x 2 x 1 )( y max y 1 ) /( y 2 y 1 ) y y max
' x D x A ( xC x B ) y D y ( yC y B ) A
经过上述调整后得到以AB为起始边进行调整后的矩形 为A´B´C´D´,并计算坐标改正数的平方和。
V V [V xV x ] [V yV y ]
2 4 2 3 2 2
c o s B (1 t ) l +
3
58 t )l
2 2
5
式中: t = tan B
e co s B, e
2 2 2 2
a b
2
2
b
2
l = L-Lo,
三、测量坐标系到屏幕坐标系和绘图坐标系的转换
(一)测量坐标与屏幕坐标之间的变换 如图所示,XOY是测量坐标系,xoy是屏幕坐标系。
(二)同一基准内坐标的相互转换
1.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间的转换 ⑴大地坐标系向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为:
卯酉圈的半径
e
2
a b
2
2
a
2
⑵空间直角坐标系向空间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为
在采用上式进行转换时,大地纬度B需要用迭代的方 法求解。当两次迭代结果之差⊿B≦ε 时,就得到了B。 然后就可确定H 。

数字测图基本方法

数字测图基本方法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法
总结词
高分辨率、非接触性
详细描述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法是一种基于摄影技术的数字测图方法。通过航空或地面摄影获取地 形影像,然后利用摄影测量技术,提取地形点的三维坐标,并利用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 将测量数据转化为数字地图。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非接触性的特点,适用于难以接触
的地区或危险地形的测量。
精度要求
数字测图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很高,包括平面精度和高度精度 。平面精度指地形图中地物点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度精度指 地形图中地貌点的绝对高程精度。
误差来源
数字测图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 差。仪器误差包括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的误差,人为误 差包括观测和记录误差,环境误差包括大气折射、地球曲率 等影响。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
数字测图
利用全站仪、GPS等测量仪器, 获取地形、地物等空间信息,通 过计算机软件处理,最终以数字
形式表示地形图的测量方法。
数字地图
以数字形式存储和表示地形图的地 图,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显示、 编辑和处理。
数字测图系统
由测量仪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组成的系统, 用于实现数字测图。
GPS-RTK数字测图法
总结词
覆盖广、实时动态
详细描述
GPS-RTK数字测图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数字测图方法。通过实时动态差分(RTK) 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地形点的三维坐标,并利用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将测量数据转化为数字地图。该方 法具有覆盖范围广、实时动态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的地形测量和地图更新。
扩展性原则
选择的数字测图软件和硬件设备应具 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于未来升级和 扩展功能。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考研总结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考研总结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考研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把一个假象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力等位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视准轴: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为视准轴。

3、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大小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4、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不相同,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5、方位角: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方向至该直线的水平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6、危险圆:待定点P 不能位于由已知点A 、B 、C 所决定的外接圆的圆周上,否则P 点将不能唯一确定,故称此外接圆为后方交会的危险圆。

7、全站仪: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于一体。

8、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9、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输出及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10、数字地面模型(DTM ):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数值集合的总称。

11、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DEM ,是以数字的形式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空间分布的模型,是定义在x 、y 域离散点(规则或不规则)上以高程表达地面起伏形态的数字集合。

二、简答题1、实际测绘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各是什么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参考椭球面和法线是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第三章 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

第三章 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

数 同一基准中常用坐标系统


测 图
1、空间直角坐标系
技 术
2、大地坐标系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4、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不同坐标基准转换


测 图
不同基准间的坐标转换可以在不同空间

条通过各个数据点的光滑曲线,常常使

用一根有弹性的均匀细木条或有机玻璃
条(成为样条),再用压铁将它压在各
数据点处强迫它通过这些点,然后沿这
根样条画出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样条曲
线。

张力样条函数插值法


测 图 技
样条函数:对样条曲线进行数学模拟得 出的函数叫做样条函数。其中分段三次

样条曲线应用最为广泛。
1、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法 2、斜轴抛物线加权平均法

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法




抛物线1

3
5

1
4 2
抛物线2

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法


测 图
正轴抛物线加权平均法在数学上是严密

的,计算过程也较为简单,能保证光滑

曲线严格通过每个特征点,但是缺点是
拐点不一定正好在特征点上。

(武汉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第三章

(武汉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件-第三章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测 图 原
No 第三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与 方 法
Im电a子教g案e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退出
第1页,共29页。
第3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数 字
3.1 观测误差的分类
测 图 原
No 3.2 衡量精度的标准
3.3 算术平均值及观测值的中误差
理 与 方 法
3.4 误差传播定律
Image 3.5 加权平均值及其精度评定
方 法 (4)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

lim 0
n n
第8页,共29页。
第3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3.1 观测误差的分类
3.1.3.4 误差分布曲线
数 字
在观测次数 n ∞的情
测 图 原 理
No
况下,如果把误差区 间间隔无限缩小,则 频率直方图中各长方
与 方 法
Image条顶边所形成的折线 将变成一条光滑的曲 线,称为误差分布曲

➢人的原因
与 方 法
Image ➢仪器的原因
➢外界环境的影响
人、仪器和环境是测量工作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通常把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凡是观测条件相同的同类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观测条件不同的同类观测则称为“不等精度观测” 。
第3页,共29页。
第3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3.1 观测误差的分类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大小都 不相同,从表面上看没有
与 方 法
Image 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3.1.2.3 粗差 由于观测者的粗心或各种干扰造成的大于限差的误差称为粗差。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知识点

第一章数字测图概述1、什么是模拟测图、数字测图?模拟测图:是野外采集数据(角度、距离、高程等),室内或现场计算处理绘制地形图。

数字测图:以计算机为核心在外连输入输出设备硬、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

3、简述数字测图的基本成图过程:采集地形数据、处理、编辑、成图、显示、生成符合国际的地形图、并控制数据绘图仪出图。

4、数字测图需解决那些问题?首要任务:自动绘制地图图形1.使采集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为计算机识别。

2.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要求对这些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3.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和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由屏幕输出或绘图仪输出各种所需的图形。

4.按照一定的要求自动实现图形数据的应用问题。

尤其是满足GIS 的需要。

最终目的:实现测图与设计管理的一体化、自动化。

5、目前我国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哪些?野外数据采集、原图数据采集6、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7、何谓第一手数据、第二手数据?第一手数据:主要利用测量仪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第二手数据:利用现有的数据或者图纸、航片等。

8、阐述数字化测图未来的发展a、成图手段多样化b、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c、GPS测量模式d、3s集成模式9、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模式:1、数字测记法2、电子平板法3、业内数字化10、“草图法”成图“草图法”根据作业方式不同,分为“点号定位”、“坐标定位”和“编码引导”几种作业流程。

第2章数字测图系统软硬件1、简述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采集、输入、存储、管理、计算、输出2、全站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及全站仪的分类?由两大部分组成:采集数据设备、过程控制设备。

分类:积木式、整体式3、在全站仪技术指标中3+2ppm*d,各个参数的意义?3代表仪器的固定误差,ppm是百万分之(几)的意思,D是全站仪或者测距仪实际测量的距离值,单位是公里4、简述红外线测距仪原理不利用时间,利用红外线载波相位的相位差来计算距离。

数字测图重点总结

数字测图重点总结

数字测图重点总结数字测图重点总结1.数字测图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数字测图就是制作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图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全野外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摄影测量和遥感数字测图。

狭义的概念,数字测图指全野外数字测图。

2.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转换成数字量,然后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图形输出设备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

3.数字测图技术的特点:1,精度高。

2,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

3,更新方便快捷。

4,便于保存和管理。

5,便于应用。

6,易已与发布和实现远程传输。

4.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1,内外业作业独立阶段。

2,内外业一体化阶段。

5.数字测图的发展趋势:1,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2,GPS测量模式3,野外数字摄影测量模式。

6.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组成:测绘类硬件(主要指用于外业数据采集的各种测绘仪器)、计算机类硬件(用于内业处理的计算机及其标准外设)。

计算机、全站仪、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GPS接收机、电子手簿。

7.数字测图系统的软件组成: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如windows)、支撑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专用软件(实现数字化成图功能的应用软件)8.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1,数字测记模式(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数据成图)2,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全站仪+便携机+相应测图软件实施的外业测图模式)3,地图数字化模式(用数字化仪或扫描仪在测区原有纸质地形图基础上进行数据采集的模式)。

9.测量坐标系:坐标参考系统分为天球坐标系(用于研究天体和人造卫星的定位和运动)和地球坐标系(或称地固坐标系,用于研究地球上物体的定位于运动)10.地固坐标系分为地心坐标系(原点和地球质心重合)和参心坐标系(原点和参考椭球中心重合)。

11.无论地心坐标系还是参心坐标系都可分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

12.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特点:1,属参心大地坐标系2,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3,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4,采用多点定位法进行定位5,高程基准为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6,高程异常以原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KX(sy y)X0 YKYxY0
(2)
其中,KX=SX /sy和KY=SY /sx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比例系数。
(二)图形缩放时的坐标变换
1.定倍数缩放显示
设所选点在原窗口中的坐标为(xm,ym),其相应的测量 坐标为(XM,YM),缩放倍数为k,则原窗口中任一点P的坐 标(x,y)与缩放后窗口中的坐标(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X
0
1 4
4
Xi
i1
Y
0
1 4
4
Yi
i1
(9)
多数绘图仪的单位是脉冲当量,一个脉冲当量等于 0.025mm,即1mm相当于40个绘图仪坐标单位,即1m=40000脉 冲当量。
图幅中任一点P的测量坐标与相应的绘图仪坐标存在如下关
系:
x
40000(Y
Y0
)
1 M
y
40000( X
X0
)
1 M
3、大地坐标系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间的转换
x X N sinBcosBl2+ N sinBcos3B(5-t 92 44)l4+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
N sinBcos5B(61-58t2 t4)l6 720
y NcosBl N cos3B(1t2 2)l3+
6
N cos5B(518t2 t4 142 58t22)l5
相同基准之间转换。
(二)同一基准内坐标的相互转换
1.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间的转换 ⑴大地坐标系向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为:
卯酉圈的半径
e2 a2 b2 a2
2.空间直角坐标系向空间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为
在采用上式进行转换时,大地纬度B需要用迭代的方
法求解。当两次迭代结果之差⊿B≦ε时,就得到了B。 然后就可确定H 。

x
k(x
xm
)
sx 2
y
k(y
ym )
sy 2
(3)
缩放后窗口中的坐标(x′,y′)与相应测量 坐标(X,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X
kKY
(y
sy 2
)
XM
Y
kKX
(x
sx 2
)
YM
X
kx K
(Y
YM
)
sx 2
Y
ky K
(X
XM
)
sy 2
(4) (5)
2.开窗放大显示
设所选点在原窗口中的坐标为(xm,ym),其相应测量坐 标为(XM ,YM),所选矩形区域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长度分
[]第三章 数字测图的数学基础
(二)同一基准中几种常用坐标系
1.空间直角坐标系 2.大地坐标系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4、平面直角坐标系
x


A
yB yA
B
xA
xB
y
O


X 500km
YA
A
YB O
B
XA
XB
Y
(a)
(b)
二、测量坐标的转换 (一)不同基准之间的坐标系转换:
• 三个坐标原点平移参数 • 三个坐标轴旋转参数 • 一个尺度变换参数统称为七参数。
别为 ,s x 和 s y 则原窗口中任一点坐标(x,y)与放大后窗口
中的坐标( x ,y )之间的关系为:
x
k x
(x
xm
)
sx 2
y
k y
(y
ym )
sy 2
(6)
其中,
k x
sx s x

k y
sy s y
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上的放大倍数。
放大后窗口中的坐标( x , y )
与相应测量坐标之间的关系为:
(10)
式中 x、y——P点的绘图仪坐标; X、Y——P点的测量坐标; M——测图比例尺分母。
§3.2 图形裁剪
一种保留给定区域内的图形而除掉区域外 图形的一种图形处理方法。
一、直线段的裁剪 直线段裁剪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线段
两端点的位置判断该直线段是否与裁剪区域边 界相交,如果相交,则计算出交点位置,并用 裁剪区域内的线段部分取代原线段。
120
式中:
t = tan B
2e2cos2B, e2a2b2b2
l = L-Lo,
三、测量坐标系到屏幕坐标系和绘图坐标系的转换
(一)测量坐标与屏幕坐标之间的变换 如图所示,XOY是测量坐标系,xoy是屏幕坐标系。
屏幕坐标系的坐标单 位为像素,其取值一般 只能是0和正整数,具体 取值范围与屏幕分辨率 有关。
运算相乘规则:0·0=0, 0·1=0, 1·0=0, 1·1=1.
设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则线
段与裁剪区域边界的交点为: 上边界交点:
xx1(x2x1)(yma xy1)/(y2y1)
yymax
(11)
下边界交点: x y x y1m i(nx2x1)(ymi ny1)/(y2y1)
X
ky KX
(y
sy 2
)
XM
Y
kx KY
(x
sx 2
)
YM
x
kx k x
(Y
YM
)
sx 2
y
ky k y
(X
X
M
)
sy 2
(7) (8)
(三)测量坐标系到绘图仪坐标系的换算
如图所示,XOY为测量坐标系,xoy为绘图仪坐标系,A (X1,Y1)、B(X2,Y2)、C(X3,Y3)、和D(X4,Y4)是4个图 廓点的测量坐标,则图幅中心的测量坐标为:
四位编码线段裁剪方法
设矩形区域的左下角坐标为( xm,in ymin),右上角坐标为( xma,x
ymax ),P(x,y)为平面上任一点,则每一位编码的定义如下:
若y>ymax,则C1=1,表示P点位于上边界上方; 若y<ymin,则C2=1,表示P点位于下边界下方; 若x>xmax则C3=1,表示P点位于右边界右方; 若x< xmin,则C4=1,表示P点位于左边界左方。 这里,C1、C2、C3、和C4分别 表示从左至右的第1位、第2位、 第3位和第4位编码。若某位为 0,则表示P点的位置与取值为 1相反。
如图所示,线段相对于矩形裁剪区域的位置,存在四种可能的情况;
(1)线段两端点的四位编码均为0000,则该线段位于矩形裁剪窗口内。 (2)线段两端点的四位编码均不为0000,且逻辑相乘结果不为0。此时该 线段位于矩形裁剪区域之外。 (3)线段一个端点的四位编码为0000,另一端点的四位编码不为0000。此 时2个端点位于裁剪区域内外,则需要计算与边界的交点。 (4)线段两端点的四位编码均不为0000,且逻辑相乘结果为0,此时该线 段与裁剪区域边界无交点或有两个交点。
若屏幕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长度分别为sx和sy,相应的实 地长度分别为SY和SX屏幕左下角的测量坐标为(X0,Y0), 任一点P的测量坐标(X,Y)和相应的屏幕坐标(x,y)之间
存在如下关系:
xkx(YY0) ysy ky(XX0)
(1)
其中,kx=sx/SY和ky=sy/SX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的比例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