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与临床表现
药物化学13-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多巴胺 沙丁胺醇 麻黄碱
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代表药物(α,β受体激动剂)
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可以兴奋α-和β-受体,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
停和支气管哮喘的急救 ➢ 制止鼻黏膜和牙龈出血
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代表药物(α,β受体激动剂)
麻黄碱 ➢ 易透过血脑屏障,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 ➢ 口服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鼻塞及低血压等
沙丁醇胺
•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对心脏β1受体激动作用弱 • 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 • 在苯环上做不同替换,如克伦特罗,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转化和
分解,是常说的瘦肉精,已被禁用于饲料添加。
第二节 抗肾上腺素药 Adrenergic Antagonists
第十三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Drugs Affecting Adrenergic Receptor
主要内容
31
拟肾上腺素药物
2
抗肾上腺素药物
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关受体激动剂的生理效应:
肾上腺素能神经:在调节血压,心率,心力,胃肠运动和支气管
平滑肌张力等起很重要作用。
α1
α受体
(a1A、a1B、a1D)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拮抗剂是一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可降低血压和减慢心 率,临床上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和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断药 — 代表性药物(第一代)
普萘洛尔 • 对β1和β2均有抑制作用,用于预防心绞痛,治疗心率失常 • 脂水分配系数为20.4,主要在肝脏代谢,肝损伤病人慎用 • 有引起支气Hale Waihona Puke 痉挛和血糖降低的副作用,禁用于哮喘和糖
药理学第6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肝糖原分解增加, 血糖升高等。
6.中枢神经系统
肾上腺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治疗量时一般无明显中枢兴 奋现象,大剂量时出现中枢兴奋症状,如激动、呕吐、肌 强直,甚至惊厥等。
1、α、β受体激动药
【临床应用】
1. 心脏骤停:一般采用心内注射,同时配合 有效的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纠正酸中毒等。 注意:对电击伤所致心脏骤停禁用;但在有心脏除颤 器或利多卡因等除颤条件下仍可应用。
冠状动脉舒张
灌注压增加 冠脉流量
① 间接作用:心脏兴奋 腺苷增加
冠脉扩张
冠脉流量
② 血压
灌注压
冠脉流量
③ 激动突触前膜2受体
负反馈抑制NA的释放
2、α受体激动药 2.心脏:
离体心脏:心率 传导加快 心输出量
① (+)β1受体
窦房结兴奋 传导
心率
② (+)β1受体 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
整体心脏:心率 ?
1. 基本作用与Ad相似,其特点为: (1)性质稳定,可口服 (2)作用温和而持久 (3)中枢兴奋作用强 (4)易产生快速耐受性
2. 作用机制(1)直接激动α、β受体 (2)促进NA的释放发挥间接作用
1、α、β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
1.心血管:(+)心脏β1受体, 收缩力增加 、心 排出量增加、心率反射性下降,两者抵消,心率 变化不明显。
液供应。
(2)另外可用于:休克经补充血容量而血压仍不
回升或外周阻力降低及心排出量减少者。
注意:休克的关键是微循环障碍和有效循环量下降,
所以休克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微循环和补充血容量。
2.上消化道出血:1 - 3mg稀释后口服
2、α受体激动药
药理学整理 2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1、试述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2、试述β受体阻断药的β受体阻断作用?3、综合分析题:一家兔麻醉后,从股静脉依次注射下列药物,对家兔血压有何影响?4、为什么肾上腺素可以缓解支气管哮喘?(作业P100)3方面。
5、为什么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P100)案例题:患者,女,56岁。
2个月前开始感到左眼疼痛,视物模糊,视灯周围有红晕,偶伴有轻度同侧头痛,但症状轻微,常自行缓解。
3天前突然感觉左侧剧烈头痛、眼球胀痛,视力极度下降。
在地方医院诊断为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遂嘱用2%毛果芸香碱频点左眼,2小时候自觉头痛、眼胀减轻,视力有所恢复。
但4小时后患者出现全身不适、流泪、流涎、心悸、上腹不适而急诊求治。
体格检查:左眼视力为0.6,右眼1.4。
左眼睫状充血(++)。
瞳孔约2mm大小,对光反射较弱。
眼压:左眼26mmHg,右眼16mmHg。
前房角镜检左窄III,右眼基本正常。
1. 该患者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后症状为何能够缓解?2. 4小时后患者出现全身不适、出汗、流泪、流涎、心悸、上腹不适,原因是什么?3.请说明一下房水循环的过程?为什么毛果芸香碱可以降低眼内压?4.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后,为什么视远物模糊?1.名词解释M样作用、N样作用、调节痉挛、调节麻痹、胆碱能危象2.试述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试述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作业)第八章、抗高血压药案例题:A 72-year old man presents to the office for routine followup. He is under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on(高血压)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充血性心力衰竭)with enalapril(依那普利)and a diuretic. His blood pressure is under acceptable control and he has no symptoms of heart failure at present. He does complain that he has been coughing frequently in the past few months. History and exam reveal no other cause of a chronic cough, so you decide to discontinue his enalapril and start him on losartan(氯沙坦).1、What i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作用机制)of enalapril?答:依那普利中的脂键水解成羧酸与ACE结合,使得ACE酶失去活性,使得AngI转化为AngII减少。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心脏复苏: §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 §适用于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的抢救! §作用机制:α受体兴奋,使冠脉灌注压增加,保证心肌
和脑的优先供血,提高心脏复苏成功率 。 §剂量和方法:1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治疗无效时
可每3-5分钟给药1。
△治疗过敏性休克: §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组
α1 α2 β1 β2
0
0+
0
0
0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注:α1 、α2:血管收缩;β1:变力活性、窦房结活性(变时性); β2:血管扩张。0无活性;+~活性递增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 ○药理作用: △ α受体兴奋: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 β1受体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 △ β2-受体兴奋: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并抑
临床常用拟肾上腺素药物的活性
药物 多巴胺
多巴酚
副肾
去甲肾 去氧肾 异丙肾
剂量 1-2μg·1· -1 2-10μg·1·1 10-20μg·1·1 2-10μg·1·1 >10μg·1·1 0.01-0.05μg·1·1 >0.05μg·1·1 0.5-3μg·1·1 10-50μg·1 2-10μg·1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的分类:
○肾上腺能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去甲 肾
胺等
上腺素、多巴
○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酚妥 拉
08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3)溶于稀盐酸后,与过氧化氢试液反应被氧化, )溶于稀盐酸后,与过氧化氢试液反应被氧化, 显血红色。 显血红色。 时与碘试液反应, (4)在pH3-3.5时与碘试液反应,再加硫代硫酸 ) 时与碘试液反应 钠试液使过量碘的颜色消退,溶液呈红色。 钠试液使过量碘的颜色消退,溶液呈红色。 (5)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翠绿色(酚羟基 )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即显翠绿色( 与铁离子络合呈色);再加氨试液后变为紫色, );再加氨试液后变为紫色 与铁离子络合呈色);再加氨试液后变为紫色,最后 变为紫红色。 变为紫红色。
性质: 性质: 构型, 构型 (1)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为R构型,具左旋 )结构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光性。 异构体的作用强于S(+)-异构体。肾上腺 异构体。 光性。R(-)-异构体的作用强于 异构体的作用强于 异构体 素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或加热后,易发生消旋化反应, 消旋化反应 素水溶液在室温放置或加热后,易发生消旋化反应, 使活性降低。 以下消旋化反应速度较快。 使活性降低。pH4以下消旋化反应速度较快。 以下消旋化反应速度较快 (2)稳定性: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邻苯二酚) )稳定性: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邻苯二酚) 结构,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 结构,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极易被 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肾上腺素红, 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肾上腺素红,进一步聚合成棕 色多聚物。 色多聚物。
非儿茶酚胺药——又分为直接和间接的拟似药 非儿茶酚胺药——又分为直接和间接的拟似药: 又分为直接和间接的拟似药:
拟肾上腺素药物构效关系: 拟肾上腺素药物构效关系: (1)与受体的结合 与受体的结合 直接作用于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的化学结构必 须与受体结构特征相适应才能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须与受体结构特征相适应才能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
10第十二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杜-精选文档-精选文档

不同,其中以α晶型的抗高血压作用最好,因此产品
对晶型有要求。
30
2、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
盐酸哌唑嗪的合成:
CH3O CH3O
CH3O CH3O
NH2
NaOCN
COOH
CH3O CH3O
N
Cl
HN
O NO
N
NH2
N OH N
OH
NH3 PCl5
CH3O CH3O
N Cl NH3 N
Cl
CH3O CH3O
10
二、α受体激动剂
COOH
HO
OH
NH2
.H
HO
OH H
. H2O
COOH
HO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OH
HO
NHCH3 . HCl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H3CO
OH
NH2 . HCl
CH3 OCH3
盐酸甲氧明
OH
COOH
HO
NH2
.H
HO
OH H
CH3
COOH
重酒石酸间羟胺
11
二、α受体激动剂
盐酸可乐定:
硫酸沙丁胺醇的合成:(见课本 P216)
HO2C H HO
*
CH2C NH HC3)3 (C . 1H /2H2S4 O OH
22
四、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P218)
R CH CH NH R' (OH) X
1、必须具有苯乙胺的基本结构,如碳链延长为三个碳原子, 则作用强度下降;
2、多数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氨基的β位具有羟基,此β 羟基的存在,对活性有显著影响。
NN N
O N
O HCl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1,2节

2.治疗局部麻醉药中毒所致的低血压。 3.鼻炎时出现鼻塞症状,可用本药0.5%滴鼻以消除鼻黏膜
充血和肿胀。 4.用于防治轻度支气管哮喘。 5.缓解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的皮肤黏膜症状。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1,2节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1,2节
8
肾上腺素,AD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分泌的主要激素 药动学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1,2节
9
【药动学】
1.吸收 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因局部血管收缩而延缓吸收。 肌内注射因对骨骼肌血管不产生收缩作用,故吸 收远较皮下注射为快,可维持30min。皮下注射 6~15min起效,作用可维持1h。
【药理作用】
激动α、β受体,并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释放NA。与AD比较,本药的特点是: ①性质稳定,可口服; ②中枢兴奋作用较显著; ③收缩血管、兴奋心脏、升高血压和松弛支气管平 滑肌作用都较AD弱而持久; ④连续使用可发生快速耐受性,停药后可恢复。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1,2节
20
【 临床应用】
麻醉、手术意外、 溺水、药物中毒和
房室传导阻滞
1 心脏骤停
强心、升压 缓解呼吸困难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2 过敏性休克 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4 局部应用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1,2节
14
【不良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有心悸、不安、面色苍白、头痛、震 颤等。
➢剂量大或或静脉注射过快,可致心律失常或血压骤 升,有发生脑出血的危险。
3 血压
双向反应: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激 动α受体),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反应(激动β受 体)。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任务四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知识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熟悉麻黄碱、间羟胺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了解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能力目标(1)临床应用中能根据休克的类型选择用药;(2)使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少数患者在输液或使用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突然出现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喉头水肿、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这时应如何抢救?案例分析: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须及时抢救,抢救的首选药为肾上腺素。
因为肾上腺素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扩张支气管而缓解呼吸困难,并且能抑制过敏性介质的释放,减轻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能迅速缓解症状。
此外可合用糖皮质激素,并采取人工呼吸、吸氧等措施,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通过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或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递质间接激动受体,而产生与肾上腺素相似的作用,又称为拟肾上腺素药。
因为其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相似,故又称拟交感胺类,其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
苯环上有两个邻位羟基者为儿茶酚胺类,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其作用强,但由于在体内易被甲基转移酶(COMT)和单胺氧化酶(MAO)破坏,故作用维持时间短;无邻位羟基者为非儿茶酚胺类,如麻黄碱、间羟胺等,作用减弱,但作用维持时间延长。
根据药物对肾上腺素受体的选择性可分为α、β受体激动药,α受体激动药和β受体激动药三类。
一、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renaline,epinephrine,AD)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药用肾上腺素是从家畜肾上腺中提取或人工合成的,其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分解,在碱性溶液中迅速氧化,变为粉红色或棕色而失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扩张破裂而引起
的出血及胃出血等,NA1-3mg适当稀释后 口服,因局部收缩食管及胃粘膜血管部组织缺血坏死
原因:静脉滴注时药物浓度过大、时间过 长或药液外漏,均可使局部血管强烈而持续收缩, 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处理:①局部热敷; ②用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5mg 溶于生理盐水中皮下浸润注射; ③更换注射部位。
因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
3、对心率影响不明显,对肾血管的收缩作用弱,不易 引起心率失常及少尿的不良反应;
4、性质稳定,可i·m、i·v·gtt;
5、可产生快速耐受性,因囊泡内NA减少;
6、用于各种休克早期和低血压,是NA良好代用品。
二、β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Isoprenaline,Iso) 也称喘息定
3、烷胺侧链:α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 甲基取代,可阻碍MAO氧化,作用时间延长, 如麻黄碱、间羟胺。 β位羟基取代使脂溶 性降低,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作用降 低,而外周作用明显加强。
4、氨基:氨基上氢原子被取代,则药物对 α、β受体选择性将发生变化。取代基团 从甲基到叔丁基,对α受体的作用逐渐减 弱,对β受体作用逐渐加强。
【不良反应】
2、急性肾功能衰竭:
原因: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 久均可使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流量严 重减少以致严重缺血,引起急性肾衰竭、 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处理:应用过程中记录尿量,如 发现尿量少于25ml/h应立即减量或停用。 必要时用甘露醇等脱水药利尿。
【不良反应】
3、停药后血压下降 :
原因:长期处于收缩状态的静脉在停 药后迅速扩张,外周循环中血液淤积,有效 循环血量减少等所致。
第二节┃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按与AD-R选择性结合的不同分: ① α受体激动药:NA、间羟胺 ② β受体激动药:Iso ③ α、β受体激动药:Adr、Eph ④ α、β、DA受体激动药: DA
一、α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 ,NA)
去甲肾上腺素是由NA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主 要神经递质,也可由肾上腺髓质少量分泌。药 用为人工合成品。NA性质不稳定,遇光或空气 易氧化分解,在中性尤其碱性溶液中极易氧化 变色而失效,故禁与碱性药物配伍,在酸性溶 液比较稳定。
【药动学】
1. 不能p·o、i·m、i·h、 i·v ,只能 i.v.gtt;
2.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3. 代谢:摄取1-重摄取贮存于囊泡内; 摄取2-被MAO及COMT代谢灭活,作用时间 短。
➢不能口服:因口服后收缩胃粘膜血管而极少 被吸收,又易被碱性肠液破坏以及肠道与肝 脏的代谢,故口服无效;
肤、粘膜、内脏血管,但冠状动脉扩张, 主要是由于心脏兴奋使心肌代谢产物腺 苷明显增加所致,另外血压升高可提高 冠状血管的灌注压,故引起冠状动脉流 量增加。
2、兴奋心脏:兴奋β1-R较弱,可使心肌收
缩力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 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因血压急剧升高, 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心输 出量增加不明显或反而下降,因为血管的 强烈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使心输出量不 变或下降。
3、血压:
小剂量,心脏兴奋使收缩压↑ ∕舒张压↑不明显(因
外周血管收缩作用尚不明显),脉压↑ 大剂量,血管强烈收缩使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临床应用】
1、抗休克:休克的病理表现是血压下降、
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和有效血容量下降,故休 克的治疗首先应输血、输液以补充血容量,改 善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仅用于 休克早期小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引起的低 血压,NA的收缩血管及强心作用可使血压升高, 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供。但血管长期收 缩,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故在休克的治疗上不 占重要地位。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和临床表现
第六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第一节 药物构效关系及分类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及分类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又称拟肾上腺素药,因其
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效应相似,且化学 结构为胺类,故也称其为拟交感胺类。该类药 可以兴奋AD-R或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 放递质,从而发挥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相似 的作用。
➢不能皮下和肌内注射:因强烈收缩血管,易 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不能静注: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短暂,因在体 内迅速被组织摄取,静注后作用仅能维持几 分钟。
➢只能采用静脉滴注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 度。
【药理作用】
非选择性激动 α1 、α2-R,对β1-R作 用较弱, 对β2-R几乎无作用。
1、收缩血管:兴奋α1 –R,明显收缩皮
处理:逐渐减少滴注剂量和滴注速度 后再停药。
【禁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器质性心脏病、
急性肾衰、严重微循环障碍等。
间羟胺(metaraminol )
【特点】
(阿拉明 Aramine)
1、可直接激动 α1 、α2-R,也可被NA能神经末梢摄取, 通过置换作用,促进囊泡释放NA间接发挥作用;
2、升压作用比NA缓慢、温和、持久(不易被MAO破坏,
【体内过程】
1、口服无效,易在肠粘膜与硫酸基结合而失效; 2、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3、可气雾给药、舌下含化和静脉滴注; 4、维持时间较短,但比肾上腺素(30min)略长。
【药理作用】 对β1、β2 -R均有强大的作用。
1、兴奋心脏:兴奋β1-R,心力↑ ,心率↑ ,传导↑ ,
【构效关系】
1.基本结构为β-苯乙胺,若苯环的3、4位碳上 都有羟基时即含有儿茶酚结构。所以肾上腺素 受体激动药也可分为:
①儿茶酚胺类:Adr、Iso、NA、DA ②非儿茶酚胺类:间羟胺、麻黄碱(Eph)
2. 拟AD作用与结构中的儿茶酚核有关。3、4位 上的C有羟基,外周作用强而中枢作用弱,作用 时间短,如NA、AD、ISO、DA;去掉这个羟基, 则外周作用减弱,中枢作用增强,维持时间长, 如间羟胺(3位上的C有羟基);3、4位C上的羟基 如果都去掉则中枢作用更强,作用时间更长, 因不易被COMT破坏,如麻黄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