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克动平衡机作业指导书

申克动平衡机作业指导书
申克动平衡机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编号:名称:HS20-L风机平衡机(关键工序)版本:A 共7页第2页

4.1.2 打开申克平衡机系统,如存在已保存风机类型可直接单击打开,如没有,单击新

建。

4.1.3 弹出如下对话框,单击是;

4.1.4 然后出现如下对话框,输入平衡速度,单击F3(前进);

作业指导书

编号:名称:HS20-L风机平衡机(关键工序)版本:A 共7页第3页

4.1.5 然后标记数为1,单击F3前进;

4.1.6 然后单击第二个处理;

作业指导书

编号:名称:HS20-L风机平衡机(关键工序)版本:A 共7页第4页

4.1.7 将公差分为调整为如下;然后单击好;

4.1.8 然后单击F3前进,出现如下对话框,单击是,然后F3前进;

作业指导书

编号:名称:HS20-L风机平衡机(关键工序)版本:A 共7页第5页

4.1.9 转子描述类型单击是,然后前进;

4.1.10 然后单击F6,选择校正面的位置,及输入转子几何结构;然后单击F3前进;

作业指导书

编号:名称:HS20-L风机平衡机(关键工序)版本:A 共7页第6页

4.1.11 单击校正面,输入公差值;

4.1.12 然后按ctrl+F5进行标定,单击不平衡量;

轮胎动平衡机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737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轮胎动平衡机操作规程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轮胎动平衡机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安装车轮时,首先将弹簧和选择好的与被平衡车轮钢圈孔相对的锥体装到匹配器上,再将车轮装到锥体上,装好后盖,然后用快速螺母锁紧; 二、操作时,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一定要注意保护匹配器及轴部,装卸车轮时,要轻拿轻放; 三、用卡规测量钢圈到机箱的距离,旋转对立的旋钮,使之对应于测量值; 四、打开机箱前右上方的电源开关,当显示板显示GB-10后,可按下“START”键,此时

平衡采样开始,传动部分带动车轮旋转,自动停稳后,其结果显示在显示板上; 五、用手缓慢转动车轮,其不平衡位置字符“∧”或“∨”会移动,如测量显示出现“点陈符”,同时会听到制动的声音,即停止转动车轮,这时垂直于轴线上方的外测钢圈位置,即是外侧应配重的位置,同样方法对于左侧,找出相对应配重的平衡位置,先在失重大的一侧进行平衡; 六、经过几次的配重,当不平衡量小于5克时,显示OK,说明已达满意效果; 七、试验结束时,关掉电源。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压实度试验操作规程 一、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是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二、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在凿洞过程在中,不使凿出的试样丢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试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和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乘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准确至1g。 三、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样品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起质量,准确至1g。

四、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至要求质量),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试坑内。在此期间,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g。 五﹑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路面弯沉试验作业指导书

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试验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路面的弯沉是测定载重汽车在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压力下,对路面表面的垂直变形值,根据需要可以是总弯沉或回弹弯沉,以0.01毫米为单位表示。 1.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但对沥青路面厚度等于或小于5cm厚时,不予修正。 1.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路面的承载能力或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也适用于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弯沉检验。 2 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2.1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主要参数见表1.1,测试车可根据需要按公路等级选择,高速公路、一级及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的BZZ-100标准,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后轴60KN的BZZ-60标准车。 2.2路面弯沉值,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分别为240mm和120mm或360mm和180mm两种仪器。其比值为2:1。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2.3路表温度计,分度不大于是1℃。 2.4接长杆、直径Φ16mm,长500mm。 2.5 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表1.1

3 试验方法 3.1准备工作 3.1.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3.1.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1.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平方厘米。 3.1.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 3.1.5当为沥青路面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天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3.1.6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3.2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步骤: 3.2.1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3.2.2 将试验汽车后轮胎隙对准测点稍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3.2.3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应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3.2.4测定者吹口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弯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米以上)后,吹口哨或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 左右。 3.3从路面测定基层或土基的回弹弯沉的步骤。 3.3.1在测试地点用适当方式开挖或钻孔,孔径不大于Φ450mm,直至欲测定层

动平衡机操作规程汇总

动平衡机操作规程 水泵的转子部件的动不平衡量对整台泵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水泵叶轮由于材料组织不均匀及零件加工后产生的形状、尺寸等误差,致使恒态<刚性>转子在对应的工作转速频率下旋转时产生离心力,所引起的振动或运动作用于轴承时该转子所处状态称为该转子的动不平衡。根据GB/T9239.1-2006/ISO 国标。对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分级指南,具体到泵类叶轮为G6.3级。为在动平衡机上求得小于转子允许的剩余不平衡量,特制定叶轮动平衡作业指导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叶轮实际重量选择适合该机允许试验范围的动平衡机。 2、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特别是轴颈,滚轮摆架底部与轨道之间,都要进行擦试清洁,并在滚轮上加少许清洁的机油,严禁转子与联轴节未接好就开车。 3、根据转子和联轴节尺寸配好接头,其要求是形状对称,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重量要轻;各挡内外园同心,工件和联轴节凹孔配合精度为D1/d要保证同心和端面垂直。 4、为减少示值晃动,工件轴颈和滚轮外R应避开相同或接近以免干扰,其比例最好在0.8以下或1.2以上。 二、电气控制部分:(控制原理见说明书附图) 1.本机电动机电源采用380V/50HZ。 2.电机通电后“停止”按钮红灯亮,如联轴节与转子联接好,则行程开关2XK闭合,将转速转换开关拨到高速或低速档(中间为停车档),即可启动。停车时可按停止按钮或车头箱右侧的制动手柄,制动后应将制动手柄抬起,为下次开车接通电路。 3.本机规定转子转动方向为:由车尾向车头看,转子应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操作程序: 1.将叶轮过动平衡心轴(或转子轴)上定位装夹。 2.调整好两摆架间距离。 3.放置转子部件. 4.连接好适合的联轴节接头。 5.放下安全架压紧转子(或心轴)。 6.从低速位启动,由低速至中速和高速逐渐调整提速,最后达到该叶轮在工况时最大转速。7.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左右两处不平衡量G左、G右及测量点半径值R左、R右,G左、G右不计相位角只计量值。 8.按(G左×R左)+(G右×R右)≤U许用g.mm 根据U左= G左×R左U右= G右×R右 U许用值为设计允许不平衡值为:U许用=D2/2?G(g.mm) 其中:D2——叶轮最大外径(mm) G——设计允许不平衡重量(g) 注意:U左和U右比值应尽可能接近分别为:0.3U许用<U左<0.7U许用 0.3U许用<U右<0.7U许用 9、对显示的不平衡量作在相应位去除金属层处理。 10、反复进行上述工步试验和处理,直至合格。 四、维护与保养注意事项: 1.经常保持机器清洁,导轨面上应经常涂油防锈,非常用导规面上涂油后应加贴油纸保护。2.滚轮表面更不准粘有任何灰尘杂物,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清洁滚轮表面,移动摆架时应同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与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

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表1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要求

环刀试验操作规程

环刀试验操作规程 一、编制依据 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第Ⅱ监理标段输水明渠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细则 二、环刀法压实度试验方法 1、取样: ?仪器设备: 环刀200cm3 (内径70mm)若干套,医用凡士林一瓶,铁锹一把,切土刀一个,铁锤一把。 ?操作:①称取环刀的质量并编号记录,精确到0.01g ② 在压实基面随机选择取样点,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部,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应加以注明。 ③ 应在压实厚度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的厚度不足环刀高度时,以环刀底面达到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④ 上层土用铁锹清除,并做成平面,把以松动的土块清理干净。 ⑤ 然后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取样点上,将环刀盖放在环刀上并加垫木,用铁锤慢慢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取出环刀用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干净环刀外壁。用密封性能良好的包装袋封好后加以编号,送到实验室待用。 2、含水率试验?仪器设备: ①电热烘箱:应能控制温度为105~110℃②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值0.01g;

称量1000g,最小分值0.1g。铝盒若干 ?试验: ①称取环刀和湿土样的总质量。②称取铝盒的质量,记录并编号备用。 ③取环刀中的有代表性的试样放入铝盒,盖上盒盖,称取盒加湿土质量,准确止0.01g。 ④把盒号和盒重填写在记录表中。把盒重加湿土重填写在记录表中,湿土重同样填写。 ⑤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止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小时,对砂土不得小于6小时。 6/将称量盒从烘箱中取出,加上盒盖,放入干燥容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 ⑦把相应数据填写在记录表内。 ⑧含水量按下式计算含水量=湿土重-干土重 ⑨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含水率=(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100 ⑩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3、密度试验 ①试样湿密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g/cm3 土样湿密度=湿土质量÷环刀体积 ③试样干密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g/cm3 土样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0.01)④压实度计算:应按下式计算 压实度=土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

动平衡机操作规程

动平衡机操作规程

————————————————————————————————作者: ————————————————————————————————日期:

动平衡机操作规程 水泵的转子部件的动不平衡量对整台泵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水泵叶轮由于材料组织不均匀及零件加工后产生的形状、尺寸等误差,致使恒态<刚性>转子在对应的工作转速频率下旋转时产生离心力,所引起的振动或运动作用于轴承时该转子所处状态称为该转子的动不平衡。根据GB/T9239.1-2006/ISO国标。对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分级指南,具体到泵类叶轮为G6.3级。为在动平衡机上求得小于转子允许的剩余不平衡量,特制定叶轮动平衡作业指导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叶轮实际重量选择适合该机允许试验范围的动平衡机。 2、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特别是轴颈,滚轮摆架底部与轨道之间,都要进行擦试清洁,并在滚轮上加少许清洁的机油,严禁转子与联轴节未接好就开车。 3、根据转子和联轴节尺寸配好接头,其要求是形状对称,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重量要轻;各挡内外园同心,工件和联轴节凹孔配合精度为D1/d要保证同心和端面垂直。 4、为减少示值晃动,工件轴颈和滚轮外R应避开相同或接近以免干扰,其比例最好在0.8以下或1.2以上。 二、电气控制部分:(控制原理见说明书附图) 1. 本机电动机电源采用380V/50HZ。 2. 电机通电后“停止”按钮红灯亮,如联轴节与转子联接好,则行程开关2XK闭合,将转速转换开关拨到高速或低速档(中间为停车档),即可启动。停车时可按停止按钮或车头箱右侧的制动手柄,制动后应将制动手柄抬起,为下次开车接通电路。 3.本机规定转子转动方向为:由车尾向车头看,转子应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操作程序: 1.将叶轮过动平衡心轴(或转子轴)上定位装夹。 2.调整好两摆架间距离。 3. 放置转子部件. 4. 连接好适合的联轴节接头。 5. 放下安全架压紧转子(或心轴)。 6. 从低速位启动,由低速至中速和高速逐渐调整提速,最后达到该叶轮在工况时最大转速。7.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左右两处不平衡量G左、G右及测量点半径值R左、R右,G左、G右不计相位角只计量值。 8.按(G左×R左)+(G右×R右)≤U许用g.mm 根据U左=G左×R左U右= G右×R右 U许用值为设计允许不平衡值为:U许用=D2/2?G(g.mm) 其中:D2——叶轮最大外径(mm) G——设计允许不平衡重量(g) 注意:U左和U右比值应尽可能接近分别为:0.3U许用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施工作业指导书、工作流程

目录 、施工作业指导书 (1)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2) 测量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 (25) 冲击式压路机施工作业指导书 (37) 路基排水防护工程砌体施工作业指导书 (41) 路基封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47) 小型预制构件施工作业指导书 (58) 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67)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作业指导书 (105) 砂砾垫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17) 路面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2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145) 水泥砼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170) 房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82) 绿化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95) 交通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202) 机电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218) 、工作流程图 (234) 质量管理机构运作程序图 (235) 质量控制程序图 (236) 质量检查程序图 (237)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图 (238) 工程质量审批程序图 (239) 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图 (240)

施工管理流程图 (241) 检测试验程序图 (242) 标准试验工作程序图 (243) 工艺试验工作程序图 (244) 验证试验工作程序图 (245) 抽样试验、验收试验工作程序图 (246)

,、施工作业指导书 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1. 总则 1.1 制定目的:为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规范路基施工作业程序,提高施工质量标准,提升管理,保证工程工期与施工进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京加公路讷河至嫩江段公路建设项目。 1.3解释权限:解释权归国道G111线工程建设指挥部。 2. 工期目标: 2.1 基底下处理:2007年完成100%,回填结束。 2.2 路基填筑: 2.2.1 2007年完成总量30%以上,即每个标段8万m3以上。(不含下处理) 2.2.2 2008 年5月31 日前完成总量60%以上,6月30日前完成总量90%以上,7 月31 日前完成总量100%。 2.2.3 路基成型的时间:2007年全线填筑两层以上。2008年5月31日前路基成型段完成总里程20%,6月30前成型路基成型段完成总里程50%。 2.2.4 挖方的完成时间:2007年完成总量100% 3. 质量目标: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T0924-95) 3.4.1目的和适用范围 压实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压实度是指按规定方法采取的混合料试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检验从压实的沥青路面上钻取的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密度,以评定沥青面层的施工压实度。 3.4.2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路面取芯钻机。 (2)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3)溢流水槽。 (4)吊篮 (5)石蜡。 (6)其它:卡尺、毛刷、小勺、取样袋(容器)、电风扇。 3.4.3方法与步骤 1 钻取芯样 按本规程T0901“路面钻孔及切割取样方法”钻取路面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100mm。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 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 2 测定试件密度 (1)将钻取的试件在水中用毛刷轻轻刷粘附的粉尘。如试件边

角有浮松颗粒,应仔细清除。 (2)将试件晾干或用电风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 (3)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视密度或 毛体积密度ρs。当试件的吸水率小于2%时,采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测定;当吸水率大于2%时,用蜡封法测定;对空 隙率很大的透水性混合料及开级配混合料用体积法测定。 根据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确定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3.4.4 计算 1 当计算压实度的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采用马歇尔击实试件成型密度或试验路段钻孔取样密度时,沥青面层的压 实度按式(6.4.4-1)计算: K=ρs/ρ0×100 (6.4.4-1) 式中:K--沥青面层的压实度(%) ρs--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视密度或体积密度(g/cm3) ρ0--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3)。 2 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计算压实度时,应按式(6.4.4-2)进行空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再按式(6.4.4-1)计算 压实度: ρ0=ρt×((100-∨∨)/100) (6.4.4-2) 式中:ρt--沥青混合料的实测最大密度(g/cm3)

灌砂法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法试验操作规程 灌砂筒选择 ①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②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 ①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储砂筒筒层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设有开关,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②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⑥天平或台称 ⑦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⑧量砂:粒径0.3-0.6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 ⑨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⑩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3)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lmL。 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质量m3,准确至1g ③按式(6.5-1)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 a m a=m1-m2-m3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作业指导书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作业指导书 一、依据 本指导书依据《土工试验标准》(GBJ123-88)编制。 二、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在施工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坝基的密度及压实度,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且宜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试验。 三、仪器与材料 (1)人工取土器:环刀、环盖、定向筒、击实锤系统; (2)环刀内径:6-8cm,高5cm,壁厚1.5-2mm; (3)天平:感量0.1g; (4)其它: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绳、凡士林、木板、测定含水量设备。 四、方法与步骤 1、按有关试验方法对检测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Pc)及最佳含水量。 2、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粘性土密度的步骤: (1)擦干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准确到0.1g; (2)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部分,达一定 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取土要求的取土深度, 但不得将下层挠动。

(3)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 (4)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至环刀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 (5)取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 (6)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 (7)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至0.1g; (8)自环刀取出试样,取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W%); (9)本试验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值不得大于0.3g /cm3,求其算术平均值。 五、计算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湿密度及干密度: P=4X(M1-M2)/πd2h Pd=P/(1+0.01W)

路基试验段作业指导书

1、编制依据 1.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4.新建厦深铁路工程路基施工图设计图纸及文件 2、工程概况 为提高铁路建设水平,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对路基提出了新标准,新建厦深铁路站前工程联络线L1DK0+000~L1DK3+003.639;L2DK0+000~L2DK2+529.065;PNLDK0+000~+PNLDK0+831.47;JDK0+000~JDK0+530;广深四线拨移段及军货线GDK3+275~GDK4+015路基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筑合格的C组填料,为了提高路基C组填料填筑的工程质量,拟选广深四线拨移段及军货线GDK3+400~GDK3+700段路基作C组填料的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合适的填筑层厚,最大填料粒径,碾压遍数等参数,为以后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3、施工前期准备 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的的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3.1.C组填料填筑施工劳动力与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个大的部 分即C组填料土源点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人员名单见下附表。 (1)、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见附表。 (2)、劳动力配备情况:见附表。 3.2.人员到位情况:为完成本工程配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现 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员均已到位,具备开工条件。 3.3.路堤填筑区施工单元的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 机械设备进场情况:见附表。

动平衡操作规程

动平衡机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设备、电气就是否正常,防护装置就是否齐全,并加注润滑油,空转试车。 2.吊装工件要平稳地放在机床架上,夹持牢固,擦净油污。 3.平衡块要紧固牢靠,不能有松动现象。要有防止工件跳出的保险装置。运转时,操作人员要站在侧面不准接触转动部分。 4.刹车时不准用手刹转子,测量与加平衡块时必须待转动停止,方准进行,并要防止工件挂碰。机架上禁止放一切东西。 5.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要按手用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6.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清理工作现场。 动平衡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装好回转试件,确定装载方式; 2、选择平衡转速; 3、据装载方式,测量并记录a、b、c、r1、r2的实际尺寸,按减重或加重,转速要求,调节好电测箱上各旋钮与开关。 二、启动电动机,使试件转动,注意先将变速转换开关放在低速档,待试运转后,即可转换到高转速并相应地切换转速表量程开关。 三、先把量程开关K10置于低灵敏度如X100,观察矢量表上光点的运动,视实际读数转换K10,使读数处于最佳范围,光点有明显晃动,按K7键使示值稳定。

四、从矢量表上读出不平衡质量的大小与相位作好记录,停车将a、b、c,数值同时放 大一倍输入电测箱,再次试验并作记录。 五、停车,分别在左、右校正面上,按确定的相位加上所需平衡重。 六、重新启动电动机,观察平衡效果,若矢量时表光点接近光屏中心,表明试件达到平衡要求。 1 准备工作 1、1 清除转子上所有污垢,检查转子有无松动或裂纹现象。 1、2 测量记录转子各部晃动值。 1、3 更换件或修复件动平衡试验前先进行静平衡试验。 1、4 根据用户要求确定校正平面。 1、5 根据转子工作状态确定支承位置。 1、6 用标准转子校验动平衡机精度应符合要求。 1、7 设计制造转子与平衡机万向节间的联接短节。 2 转子吊装就位 2、1 制定吊装方案,保证转子吊装安全。 2、2 吊装前,认真检查钢丝绳有无缺陷,承受重量与转子重量要匹 配,并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2、3 转子与平衡机接触时应避免冲击,防止损坏传感器。 2、4 联短节并用百分表测量其晃动,要求小于0、03毫米。否则, 重新加工联轴器。 2、5 拧紧支架螺栓。 2、6 检查转子的晃动、弯曲、瓢摆,并把检查的数值做好记录。 3 技术要求 3、1 开启电测箱,检查电测箱自检数据就是否正确。如果有误, 则重新"定标"。 3、2 选择好两个校正平面。 3、3 根据转子支撑情况,在电测箱上选取支撑方式。 3、4 测量转子半径RA、RB并输入电测箱。

叶轮动平衡试验作业指导书(吕工编写)

叶轮动平衡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号:SL/QS34 叶轮动平衡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18年4月30日

叶轮动平衡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对象:硬支撑平衡机的叶轮动平衡检测 通过电子传感测试,将真空泵叶轮动平衡的剩余不平衡量减小到标准要求,以保证真空泵正常的运转,提高产品的质量,达到降低产品噪声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准备工作 1. 首先了解准备动平衡试验的叶轮的规格型号,根据规格调整好合适的硬支撑轴径标高尺寸。 2. 准备好合适的配重用铁块等,以及用于测量的架盘天平。 3. 试验前对动平衡机应先检查一遍,如电气线路接头应牢固,接地线牢固、可靠,机械部分转动灵活并适当加油润滑。 4. 确认平衡试验叶轮在平衡机使用范围内后,将叶轮安装在动平衡试验轴内,以便上机试验。 三、操作 1. 接通设备总电源 2.启动平衡机电控箱电源。 3.设定好试验用参数,并输入电控箱。 4.启动平衡机使叶轮转动,试验叶轮的剩余不平衡量。 5.对试验完的叶轮确定平衡配重位置后,用架盘天平称量配重铁块,重量与试验的剩余不平衡量相符,并焊接在叶轮确定的不平衡位置上。 6.焊接完后再次装上动平衡机重新试验,直到达到所需要的平衡精度,要求:剩余不平衡量≤该叶轮许用不平衡量。

四、注意事项 1. 试验叶轮初始,叶轮的剩余不平衡量可能较大,在启动平衡机时,可使用较低的转速,以免损坏平衡机转动试验部件。 2.叶轮在不平衡配重部位的配重铁块应焊接牢固,以免试验中掉落。 3.叶轮的配重铁块焊接时,应在平衡机拆下叶轮至一边焊接,同时应注意避免焊接飞溅附着到平衡测试轴上。 4.焊接的配重铁块,每次焊接完后应清渣,以免影响试验精度。 5.叶轮试验完工后,应注意轻搬轻放,避免磕碰,另外试验完后不得再对叶轮进行去料的加工,以免影响试验好的平衡精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基层或底基层密度及压实度; 2.2适用范围: 2.2.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在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2.2.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边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颗粒径小于Φ1 3.2mm时,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颗粒径等于或大于Φ13.2mm时,都不大于Φ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宜采用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3.环境要求:检测温度不低于5℃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2金属标定罐:用薄板制成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个圆孔;○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 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7含 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盆、烘箱等;○8量砂:粒径0.30~0.60mm 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 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9盛砂的容器: 10其它:凿子、螺丝刀、铁锤、长把勺、长把小塑料筒等;○ 簸箕、毛刷等。 4.2准备工作: 4.2.1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c及最佳 含水率。 4.2.2按第2.2.2条的规定用适宜的灌砂筒。 4.2.3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的距离 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 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 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重叠在一起,让砂自 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 (或等于标定罐的溶积),然后关上开关。 ○3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 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

灌砂法及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作业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表1 灌砂仪主要尺寸要求 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31.5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如集料的最大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清洁干燥的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3 方法与步骤 3.1 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一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 及最佳含水量。 密度ρ e 3.2 按1.2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 3.3 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 ,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持装砂高度与质量筒内砂的质量m 1 不变。 (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形状铁板中心的圆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 (3)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罐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路基工程 编号:QZCLZ- 001 路基连续压实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05月08日发布 2015年06月1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概述 (2) 4.技术要求 (7)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7) 6.施工要求 (8) 7.劳动组织 (8) 8.材料要求 (8) 9.设备机具配置 (9) 10.质量控制及检验 (9) 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1)

新建黔张常铁路路基工程 路基连续压实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黔张常铁路10标路基连续压实施工。 2.施工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施工现场准备 2.2.1 进行测量放线 1) 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工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 2) 每次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复核。测量的原始记录应完整地保存至竣工测量完毕之后。 3) 对重要的中线控制桩设置护桩,并做好记录。 4) 设立路基边桩。根据复测后的中线、水准按横断面施工设计图及加宽值测设,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应加设边桩。路基边桩应随填层不断移动。 2.2.2 试验段试验。 开工前根据填料种类和压实机械,选择30-50m长路堤做填筑压实试验,以确定合理的铺填厚度、压实遍数和CMV值。

动平衡操作

品牌:合英型号:DPH8-D1 NHY-2000 合英动平衡研究所产品介绍NHY-2000型电脑动平衡仪是一种智能化的动平衡专用测量仪器,专门为各种机械传动工件做动平衡测量校正使用。该仪器配有动平衡测量的专用软、硬件,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采用14"屏幕显示,它能将动平衡所需要的参数:转速、方位、偏量以图形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显示给操作者,即直观又准确,而且可以存储多达48种工件的影响系数和几何尺寸数据,避免了重复定标的麻烦。该仪器采用汉字提示,菜单操作方式,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一般只需20分钟即可学会操作。DPH-D1型电脑数显动平衡仪是一种适用于如风机、水泵、电机、传动轴等需要双面动平衡测试的各类转子的仪器,该仪器能将动平衡所需的参数、转速、左右方位及偏量用数字的显示的方式给操作者,并有停机自动记忆功能,把本来复杂的动平衡操作变得十分简单,广泛应用于各类通用和专用动平衡机上,同时适用于各类动平衡机的改造。DPH-F1型电脑数显动平衡仪是一种通用单面动平衡仪,适用于各种盘类转子如风机、轴轮、金刚石砂轮、电机、平板电机等需要单面动平衡测试的仪器。该仪器能将动平衡所需的参数、转速、方位及偏量用数字显示的方式显示给操作者,并有停机自动记忆功能,把本来复杂的动平衡操作变得十分简单,广泛应用于各类通用和专用动平衡机上,同时适用于各类动平衡机的改造DPH-F2型电脑数显动平衡仪是一种适用于如风机、水泵、电机、传动轴等需要双面动平衡测试的各类转子的仪器,该仪器能将动平衡所需的参数、转速、左右方位及偏量用数字的显示的方式给操作者,并有停机自动记忆功能,把本来复杂的动平衡操作变得十分简单,广泛应用于各类通用和专用动平衡机上,同时适用于各类动平衡机的改造。主要技术参数测试范围测试精度分辨率 1.平衡转速120~20rpm ±2%0.01转/分 2.相位角度0~360°±2%1° 3.偏量数值0~19g?mm/kg±2%0.1g?mm/kg 4.仪器电源AC180~260V、50Hz、20W 5.校正面数:1面(静平衡)、2面(动平衡)6.使用环境:-20~40℃7.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emar≤0.3g?mm/kg或≤0.3μ 8.不平衡量减少率:URR≥90% DPH-D1型电脑数显动平衡机是专门为各类蜗轮增压器专门设计制造的专用动平衡机,它能将动平衡所需要的参数,转速、方位、偏量用数字直接显示给操作者,并具有记忆功能,把本来复杂的动平衡测试变得十分简单,一般只需20分钟即可学会操作。 使用方法 1.动平衡仪接通220V电源后初调各旋钮位置 序号旋纽名称作用初位置备注说明 4:13 放大倍率调节灵敏度100倍共10圈总计1000倍 5:12 A、B分离减少相互影响黑.位置分离时调整 6 轻重选择去重时选择重、加重时选择轻 按需而定轻重相差180° 8:10 等分调节圆周等分数按需而定按蜗轮叶片等分或分成12.0等分 11 记忆开关手动记忆下位上位时记忆数据 9 光电调节调节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使其既观测到黑色标记,又能排除其他干扰。 2.动平衡机与动平衡仪的信号联接 动平衡机与动平衡仪的信号联接对联动平衡仪上的插孔 传感器A 信号输入A 传感器B 信号输入B 记忆信号记忆插孔 光电传感器光电输入 3.操作步骤 1、调节仪器上的8和10使方位显示为12,即一周分为12等分。 2、用黑色记号笔在蜗轮轴上画一条宽度为3~4mm长度为10~20mm的黑色标记,此黑色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