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的再生与利用

合集下载

废塑料可以再生吗

废塑料可以再生吗

废塑料可以再生吗
中国塑料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使用后塑料合理处置的问题,与其它材料一样,如果处理不善会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那么废塑料可以再生吗?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废塑料是可以再生的,废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1、共混增容改性回收技术。

种回收技术主要是将废旧塑料与其他塑料或物质共混,以此提高废旧塑料的力学性能,制成有用的制品。

改性后的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比PP提高了8倍,且加工流动性增加,可适用于大型容器的注塑成型。

2、化学改性回收利用技术。

化学改性的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其他有用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能优良,附着力好,抗冲击力强,成本约为正规同类涂料的一半,且制作设备简单。

例如按废聚苯乙烯、溶剂、增塑剂、填料质量比等于(30-40):(50-60):(3-4):(1-2)的比例研制出的胶粘剂,该胶粘剂粘纸立即可干而且粘性特别好,可适用于粘信封、书籍等,粘玻璃效果非常好,无脱粘现象。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实用技术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实用技术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实用技术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实用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 熔融再生:将废旧塑料重新加热塑化而加以利用的方法,包括单纯再生和复合再生。

单纯再生是将废旧塑料原样熔融再生,复合再生是将经过使用的废旧塑料制品混杂在一起进行熔融再生。

这种方法对回收的塑料废品要求较高,处理工艺简单,易于实行机械化、自动化,但回收效率不高。

2. 热裂解:将挑选过的废旧塑料经热裂解制得燃烧料油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废旧塑料的利用率,还能减轻废旧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3. 能量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燃烧时所产生热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废旧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能源。

4. 化学回收:利用化学分解废旧塑料变成化工原料进行回收的方法,包括水解、醇解和酸解等。

这种方法可以回收更多的塑料原料,但处理工艺复杂,一般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5. 填埋:将废旧塑料直接填埋在地下,但这种方法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 焚烧:将废旧塑料直接焚烧,但这种方法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以上是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实用技术,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塑料的六大回收再生方法

塑料的六大回收再生方法

塑料的六大回收再生方法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但它的生产和废弃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塑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塑料回收再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塑料回收再生方法。

1.机械回收机械回收是最常见的塑料再生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物理力量将废弃塑料容器分解为较小的颗粒或片状物。

然后,这些颗粒或片状物可以重新加工成新的塑料产品。

机械回收适用于清洁的塑料废物,如瓶子和容器。

它可以减少塑料的消耗,同时也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废物。

2.热解回收热解回收是一种通过高温和压力将塑料废物转化为原始的化学物质的方法。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用于生产新的塑料制品。

热解回收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塑料,包括复杂的塑料混合物。

然而,由于需要高温和能源消耗较大,热解回收的成本相对较高。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方法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3.化学回收化学回收是一种将塑料废物转化为原始化学物质的方法,这些原始化学物质可以用于生产新的塑料产品。

与热解回收不同,化学回收使用的是化学反应而不是高温。

这种方法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塑料,包括多层塑料和复杂的塑料混合物。

化学回收是一种相对新的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

4.质子化合物回收质子化合物回收是一种利用一种称为质子化剂的物质将塑料废物转化为石油或气体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塑料分解为分子和原子水平。

质子化合物回收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塑料废物,并产生高质量的石油产品。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也存在一些环境和健康风险。

5.溶剂回收溶剂回收是一种通过将废弃塑料浸泡在溶剂中,使其溶解并分离出可回收的成分的方法。

这些可回收的成分可以用于生产新的塑料产品。

溶剂回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塑料废物,包括复杂的塑料混合物。

这种方法相对较新,但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塑料回收再生方法。

6.生物降解回收生物降解回收是一种将塑料废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将其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可再利用的物质。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和处理1 概述塑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抗化学药剂能力强、绝缘性能好、经济实惠等优点,因而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利用。

废塑料则是在民用、工业等用途中使用过且最终淘汰或替换下来的塑料的统称。

目前,我国废弃塑料主要来源于使用过的农用塑料薄膜、各种塑料包装材料(薄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各种日用塑料制品、各种各样的塑料袋)、废弃的家用电器、汽车等。

农用薄膜是我国塑料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资料。

我国的农膜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自行研制生产,1978年开始从日本引进技术,农膜的生产技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普通白膜到功能性农膜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的推广步伐明显加快,近几十年来我国农膜生产形势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正是由于农膜的大规模使用,从而也导致了大量的废弃农用塑料薄膜。

据统计,2005年HDPE、PP、PET瓶产量已达120万t,饮料热灌装PET已超过130亿个,塑料包装容器应用市场广阔,碳酸饮料包装中PET瓶占57.4%,大型化工液体包装容器双L环桶和IBC桶、药品和输液塑料包装容器、塑料汽油箱的普及,塑料托盘在仓储、运输中的大量使用都是造成废弃塑料产生的重要来源。

废弃塑料主要以有机固体废物出现,其特点是量大、品种杂,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回收、分离、处理、利用难度大,主要分布在农业、商业、工业及日用品领域。

废弃塑料在环境中长期不被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从改善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包括收集、分选、加工和再生利用。

2 废塑料管理2.1 源头分类管理从家庭开始分类,居民住宅、社区、公共场所都有分类垃圾箱。

密闭的垃圾分类专用车上门收集垃圾,废纸、废塑料等包装废物送往工厂再生利用,厨房、庭院垃圾用于堆肥。

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管理和发展现状

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管理和发展现状

唐剑.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管理和发展现状71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管理和发展现状唐剑(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随着塑料制品使用量的增加,难以自然降解的废旧塑料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废旧 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为废旧塑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开辟了新途径。

国内外对废旧塑料的 资源再生循环利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针对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发布了相关政策,相关 部门研究开发了各类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不仅有利于提升废旧塑料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减少其 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废旧塑料资源再生循环利用doi:10.3969/j.issn.1671-6294.2021.01.0015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Easte Plastics RecyclingTang Jian(Engineering&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eshan,Sichuan,614000, 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plastic products,waste plastic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degrade naturally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generation and circulating utilization opens up a new way for harmLess,reducing and recycling treatment of waste plastics.A lot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have been invested in the recycling of waste plastics all over the world,meanwhile relevant policies were issued accordingly.And all kinds of waste plastics recycl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by relevant departments,which is beneficial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waste plastics,but to reduce its pol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Keywords:waste plastics;eenewable resource;circulating utilization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产 业发展需要,结合资源环境现状,资源再生循环 利用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转变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361-2021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13∕T 5361-2021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项目选址和布局、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环境应急措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包括聚乙烯(PE)塑料、聚丙烯(PP)塑料、聚苯乙烯(PS)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聚氯乙烯(PVC)塑料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在内的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过程,其他废塑料品种可参考本文件。

本文件不适用于废塑料含有焚烧和裂解工艺的再生利用。

本文件不适用于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塑料的回收与再生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37821 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规范HJ/T 364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GB/T 37821、HJ/T 3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废塑料被废弃的各种塑料制品及塑料材料,包括在塑料原料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和残次品等。

[来源:GB/T 37821—2019,3.1]3.2废塑料回收以再生利用为目的,对生活、生产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塑料进行收集的过程。

[来源:HJ/T 364—2007,3.3]3.3废塑料再生利用将废塑料通过破碎、分选、清洗、干燥、造粒等工序,制成回收再加工塑料颗粒或回收再加工塑料制品的过程。

3.4含卤素塑料树脂中含有或在合成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卤族元素的塑料。

[来源:HJ/T 364—2007,3.7]4 选址和布局要求4.1 选址4.1.1 新建和改、扩建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项目应符合相关规划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建设和组织生产。

4.1.2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企业宜集中生产和集中治污。

废弃塑料制品再生利用方法

废弃塑料制品再生利用方法

废弃塑料制品再生利用方法废弃塑料制品再生利用方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废弃塑料制品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每年产生的废弃塑料约为3.5亿吨,其中只有不到10%得到有效回收再利用。

剩下的废弃塑料大多被焚烧、填埋或直接排放到大海中,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

因此,寻找有效的废弃塑料再生利用方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废弃塑料再生利用是指将废弃塑料制品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后,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新产品。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废弃塑料再生利用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物理再生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废弃塑料的熔化和再结晶,将塑料再次变为固体形态,从而得到可再利用的塑料制品。

物理再生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效率较高,但由于废弃塑料经过多次熔化再结晶会导致质量下降,因此适用于制造低要求的塑料制品。

第二种方法是化学再生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废弃塑料的化学降解,将塑料分解成可再利用的基础化学品。

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合成,可以将这些基础化学品转化为新的塑料制品。

化学再生法的优点是能够得到质量较好的再生塑料,但需要进行复杂而昂贵的化学处理,技术难度较大。

第三种方法是能源回收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废弃塑料的焚烧,将塑料转化为能源。

废弃塑料的能量密度较高,可以作为替代燃料用于发电或供热。

能源回收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减少废弃塑料的体积,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能源,但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第四种方法是生物再生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弃塑料降解为可再利用的生物材料。

微生物可以分解塑料的主要成分,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将其转化为可被生物降解的物质。

生物再生法的优点是环保、可持续,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以提高降解效率和减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废弃塑料再生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值得探索和研究。

例如,利用塑料回收设备进行机械分选和再利用,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再生利用的方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以及发展可降解塑料等。

废塑料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废塑料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

废塑料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塑料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多。

废塑料的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难点之一,不仅浪费资源,还直接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因此,废塑料的回收与资源化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废塑料的回收方式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废塑料的回收方式目前,常见的废塑料回收方式主要包括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能源回收。

物理回收是指通过分类、分拣、清洗等手段,将废塑料进行初步处理,并分解成不同种类的塑料粒子进行再利用。

这种回收方式相对简单,但只适用于干净无污染的塑料废料。

化学回收是指将废塑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得到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塑料。

该方式可以解决污染、难以回收的废塑料,但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投入。

能源回收是指通过焚烧废塑料产生热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这种方式适用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塑料,但焚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废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是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实现废物转为宝的目的。

目前,主要的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方式有:1.生物降解: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将废塑料转化为有机物,例如利用特定微生物菌种降解废塑料,使其成为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2.再生塑料制造:废塑料可以通过熔融、挤压等工艺再生为塑料颗粒,用于再次制造塑料制品。

这种方式减少了对原始石油资源的依赖,对环境更加友好。

3.能源利用:通过废塑料的焚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或供热。

此外,废塑料还可以通过热解等方式转化为液体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石油燃料。

4.循环利用:将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分类、加工等方式,再次利用于制造塑料制品。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减少对新塑料原料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废塑料的利用率。

三、促进废塑料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的措施为了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积极参与。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的废塑料回收体系,包括回收站点的布局、收购价格的合理制定、回收链条的完整连接等。

2.推行废塑料分类回收制度,增加公众对废塑料回收的意识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废塑料的再生与利用
作者:王颖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系,辽宁,110016
刊名:
环境保护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2002(6)
被引用次数:7次
1.黄汉生日本废塑料回收技术发展动向[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1999(09)
2.李青山;王慧敏;蔡传荣塑料再生与利用的新进展[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 2000(03)
3.周炳炎废塑料的处理处置技术[期刊论文]-环境保护 2000(03)
4.费超日本人如何回收利用塑料瓶 1998(09)
5.齐昆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及其新进展 1989(04)
6.森林尚夫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技术 1997(02)
7.黄发荣废旧聚合物材料的化学循环利用[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1998(05)
8.黄相国;文武;邵春岩废弃高分了材料的综合利用[期刊论文]-合成树脂及塑料 2001(02)
1.易玉峰.王莹.丁福臣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期刊论文]-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12(4)
2.李林楷.Li Lin-kai热固性塑料的回收利用[期刊论文]-国外塑料2004,22(6)
3.废塑料回收——科学推进塑料再生利用产业[期刊论文]-中国包装工业2009(12)
4.钟艳霞.邢洪章.杨勇热固性塑料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回收设备研究[期刊论文]-节能与环保2008(5)
5.欧洲废塑料回收利用[期刊论文]-国际化工信息2003(11)
6.周洁.白木日本废旧塑料实现产业化利用[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2(1)
7.黄汉生.Huang Hansheng日本废塑料回收技术发展动向[期刊论文]-现代化工1999,19(9)
8.张越回收废塑料有讲究[期刊论文]-农村百事通2010(19)
9.江镇海日本废塑料回收技术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1(12)
10.废塑料再生回收:须过三道关[期刊论文]-广西节能2010(2)
1.赵绪新循环流化床中木粉与塑料共燃的NOx生成研究[期刊论文]-电站系统工程 2006(1)
2.廖晓燕.邹华生.伍昌鸿木粉与塑料粉循环流化床中共燃的NOx生成研究[期刊论文]-锅炉技术 2006(z1)
3.侯彩霞.马沛生.樊丽华超临界水降解聚乙烯及聚乙烯/聚苯乙烯混合塑料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化学 2005(1)
4.云敏瑞.孙志和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综合治理探讨[期刊论文]-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4(2)
5.王力.倪献智煤与废塑料共液化及其供氢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4)
6.袁利伟.陈玉明.李旺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期刊论文]-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3(5)
7.袁利伟.陈玉明.李旺废塑料资源化新技术及其进展[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jbh20020601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