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的方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2.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
――商人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 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
(3)教育
A. 人们通过学习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 文化传播方式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
?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 卡莱尔
?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 白哲特
?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 —— 罗夫 ·华多 ·爱默生
(2)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 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 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1)对待文化多样性要有正确态度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借鉴与 融合的过程,就是 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 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 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 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 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足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 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62张PPT)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 第 20 页 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 式。唐朝时,日本共派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 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 医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艺术以及政治、法律制 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 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 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 22 页
第 23 页
百
年 海 归
政治家: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科学家:邓稼先 、李四光 、詹天佑‥‥‥
(3)教育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 文化知识 B.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
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里根
“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推 动了中国农村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政治文明的跃迁。
思考
“民工潮”、“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等 事例都涉及什么事件?这是文化传播途径吗?
(2)人口迁徙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
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 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 17 页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少数
民族学习汉族文化,促进他们封建化,民族间的融合,为隋唐时期的统 一繁荣准备了条件。 元朝大一统后,大量人民迁居到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
始了边疆的经济。
“走西口、闯关东” 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 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 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1968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把城市文明扩散到农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共14张PPT)

孔子学院(2013)
颁奖词:108个国家,400所 学院,500多个课堂。每个 方块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种 子,每一堂课,都是东方大 国的舞台。是魅力,也是实 力,这些来自君子国度的文 化使者,他们比先贤走得更 远。
汉语教师志愿者集体(2015)
颁奖词:118个国家,3500 所学校,他们如星星, 点 点闪耀在每一处,跋山涉 水,走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每个方块字都是砖石,铺 就友谊的桥,每张青春的 脸都是名片,传递文明的 火,胸怀抱负,不负使命,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中国。
(1)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
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重要途径 —— 商业贸易、人口迁移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பைடு நூலகம்(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美国科罗拉多州泉城市第二十学区师生代表团来我校访问
择决定命运,环境造就人生!
澳大利亚友好学校文化交流团来我校访问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重要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3)手段 —— 传媒
①几个形态: ②现代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大众
传媒
A 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B 形式 ★C 特点、功能: 最大程度超越,汇集,强大功能,主要手段
2.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企业文化传播》课件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基石,能够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 业持续发展和创新。
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探索阶段
企业文化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意识到文化对于企业发 展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
形成与建设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制定文化战略,建设文化体系,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企业文化,使员 工认同并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
网络媒介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 媒介进行企业文化传播,扩大
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内部媒介
利用企业内部刊物、宣传栏、 员工活动等内部媒介进行企业 文化传播,增强员工认同感。
外部媒介
利用企业外部合作伙伴、行业 媒体等外部媒介进行企业文化
传播,提升企业知名度。
传播受众
内部员工
针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 企业文化传播,提升员 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案例三:迪士尼的企业文化传播
总结词
迪士尼通过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成功地吸引了全球消费者,成为全球最具价 值的品牌之一。
详细描述
迪士尼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形象塑造, 通过故事情节、角色设计、主题公园等形式 ,向消费者传递欢乐、梦想和家庭价值观。 同时,迪士尼还利用媒体、广告等渠道,向 消费者传播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提高品牌
外部受众
针对企业外部受众进行 企业文化传播,提升企 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利益相关者
针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进行企业文化传播,提 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
认同和支持。
潜在受众
针对潜在受众进行企业 文化传播,扩大企业的 潜在市场和客户基础。
传播效果
认知度
认同感
文化生活之文化传承PPT课件

例题:开办孔子学院的意义。
2、怎样做: ★ ★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作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 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 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 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 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 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态度)。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 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查差异,理解个性,和 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二:文化传播
一、文化传播的含义(略)
二、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3、教育 :各国之间互派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 的文化传播方式。
三、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 络等发展阶段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 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三: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略)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
影响。 ②传统建筑: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的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纵向):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其内涵有因时
文化创新的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 新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 要保证。 四、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思维拓展 1.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2、怎样做: ★ ★ ①在文化交流中要作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 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 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 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 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 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态度)。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 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查差异,理解个性,和 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考点二:文化传播
一、文化传播的含义(略)
二、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3、教育 :各国之间互派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 的文化传播方式。
三、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 络等发展阶段
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 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考点三: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略)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
影响。 ②传统建筑: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的价
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纵向):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其内涵有因时
文化创新的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 新
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 要保证。 四、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思维拓展 1.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文化生活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烽火狼烟
晨钟暮鼓
驿寄梅花
鸿雁传书
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
(二)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
网络
1、传媒及其发展
印刷 文字 口语
电子
传媒的发展阶段
大众传媒 (主要手段)
传递环保意识的方式和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的青少年破坏环境 (口语)
2、学校增加环保课程,对学生实施环保教育
(文字) 3、销售绿色产品并在上面标注倡导环保的图文 (商品)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 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
骏马
葡萄
佛教
音乐
药
熬糖法 医
乐器 金银器
制作技术 天文学 数学
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重 要桥梁,对促进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流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 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 度和广度。 ——培根
1、文化传播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茶叶 瓷器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 《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
日本先后派往中国的遣唐使有十 三次,每次规模都很宏大,最多时达五、 六百人。唐朝也主动派人到日本传播中 国文化,高僧鉴真就曾六次东渡日本。 先进的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刻影响。 日本仿照《唐律》制订了《大宝律鉴》; 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固 收授法和租庸调制;还根据中国方块汉 字创造出日本文字,日文的词汇和文法 也深受汉语的影响;日本人的许多生活 习俗也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迄今还保留 着汉唐遗风。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课件(PPT 40页)

3.正确区分文化、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 积极作用。反之,则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全面发展。 (3)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 神动力,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形态 上的反映,同时它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 进作用。 文化是大范畴,包括了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包括传 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不包括其糟粕。
【思维拓展】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 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制度的 更替,社会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 程,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 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的 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正在蓬勃 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包括文化生活在 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 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 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 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 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拓展延伸 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
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强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课件-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

假如你要了解NBA林书豪,你可以 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其中涉及到 什么传播媒介?
这些都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网络
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
电子
印刷 文字 口语
大众传媒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的形式——
3、大众传媒的优点—— 4、大众传媒的地位——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交流探究:人类文化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和 方式得以传播?
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 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 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最为 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 奘从印度取经回国。这条东西通 路,将中原、西域与阿拉伯、波 斯湾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几个 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 伸展到了地中海,广义上丝路的 东段已经到达了韩国、日本,西 段至法国、荷兰。通过海路还可 达意大利、埃及,成为亚洲和欧 洲、非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 谊之路。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交流探究: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它们对 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1.永嘉之乱后……
2.安史之乱后……
3.靖康之乱后……
“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 “安史”之乱后,约有100 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 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 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 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 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 重心的格局。 所,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 “靖康”之乱发生在北宋, (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 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 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 向长江流域迁徙。 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 性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寺中晚击鼓、早撞 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 进修持。 宋苏轼《书双竹 湛师房》诗:“暮鼓朝钟 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 釭。”
1.形容时光的推移。 元·萨都剌 《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 词:“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人心未倦。” 元·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暮鼓晨钟,秋鸿春燕,随光阴闲过遣。” 2.比喻使人警醒的语言。 清·颜邦城《三刻<黄门家训>小引》: “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 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钟也哉?” 清·陈天华《狮子吼》 第一回回目:“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暮鼓晨钟。”
(印刷、报刊)
6、在报刊中开辟生态文明建设专栏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含义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
途径:
(2)人口迁徙 (3)教育
重要途径
3.文化传播的意义
(更为直接)
(4)亲朋聚会、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 对人们的生活来说
对社会发展来说
4.文化传播的方式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第三次: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中原人民再 次南迁,其结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最终完成了中 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从 此中国社会便进入南盛北衰的阶段。
人口迁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移民 已超过3500万人,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群体。其中 大约98%的人都已经加入了当地国籍。严格意义 上来说,这些人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但是这些 人却往往都会为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 自豪。
2、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方式) (1)商业贸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思 考:
为什么说“商业贸易”是文化传 播的重要途径?(请举例说明)
商业活动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 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 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丝绸之路是古往 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如张骞、 玄奘、马可波罗等)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 物。
百
政治家: 孙中山、蒋介石 、周恩来、邓小平
年
文学家: 鲁迅、郭沫若、胡适、蔡元培
海
科学家: 詹天佑、侯祥麟 、李四光 、邓稼先
归
(4)其他途径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 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 化传播途径。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3.文化传播的意义
对人们的生活来说 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锻炼思维,陶冶情操等等
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汉书》作 者范晔友好,常以书信来往。当时南朝北朝处于 敌对状态,但是陆凯与范晔暗地里不断通信,互 相诉说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愤。陆凯于北魏景明二 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装在信袋里,暗暗捎给 江南好友范晔。范晔拆开信一看,里面赫然放着 一支梅花,并有诗一首: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商业广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麦 当 劳 广 告
(2) 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 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 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请同学们举一些所知道的历史实例 说说人口迁徙对文化变迁的影响!
我国历史上三次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来说 是引起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行社会改 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4.文化传播的方式
口语(人际)传播
电子传播
文 字 传 播 印刷传播
网 络
网络传播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人民网)
为了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体国民 的共识,进而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各种 媒体、各种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经常性的 宣传教育凝聚共识 。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 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 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
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最难忘的一件事! (例如:难忘的旅游经 历、最关注的时政民生、 有趣的课外活动等等皆 可)
旅游归来,介绍异地他乡风俗人 情、奇闻趣事;
阖家团圆,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 所闻;
褒姒(bāo sì)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 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 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 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 有敌寇,褒姒于是大笑。幽王为此很高兴,为她多次点燃 烽火。从此以后诸侯不再相信烽火的示警,也不再率兵 来救援。
第一次:西晋末年爆发“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江 左,它使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第一次移向长江流域, 改变了以前重北轻南的文化格局。
第二次: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755年—763 年)。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 黄河流域,经九年战争,社会 战火摧残,破坏不已,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 加速向南迁移。
范晔被陆凯这种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 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这件事传出 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以“一枝 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 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
烽火狼烟本是古代中国边境的士 兵为了及时的传递敌人来犯的信 息,在烽火台上点燃“燃料”, 点燃时的烟很大,可以看的很远, 就这样,一个烽火台接一个烽火 台的点下去,敌人来犯的消息就 传的非常快。
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 坞的电影走到
化传播的功能?
哪里,就把美 国的价值观念
和商业利益带
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 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
到哪里。
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
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商贸活动依然具有文化传播功能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贸活动不 仅依然具有文化传播功能,还在文化传 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 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功能!
独居一室,打开电视机收看节目 或者在Internet上“冲浪”;
这些都是文化传播现象,它无处 不在、无时不在!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 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 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培根
1、文化传播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 葡萄 佛教 医药 西乐 制糖 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美国)政府
要大力推动美
国电影走向世
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 界,因为好莱
请说说:有哪些手段可以在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的媒介
1、及时提醒和制止身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口语)
2、学校增加生态文明课程,对学生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文字)
3、在黄金时段安排关于生态文明的广播节目
(广播) 4、在电视上播出关于生态文明的公益广告 (电视) 5、开设关于生态文明的综合网站或论坛 (网络)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 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 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 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 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
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 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 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 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 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 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先师孔子
(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 一重要途径!
学习各种文化课程, 都能获得不同的文化 知识。
各国互派留学生和访 问学者,则是一种更 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
式。
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 员总数已达到190.54万人 。
截止到2004年5月1日为止,在日本的外国 留学生共有117302人,其中中国留学生人数 77713人,占总数的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