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二 教案与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能辨析两组形近字的区别。
3.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语。
4.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5.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了解诗意。
[教学重难点]1.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文要素】2.能够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3.朗读、背诵《江畔独步寻花》,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赏花的愉悦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2.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能辨析两组形近字的区别。
3.理解一些词语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语。
一、交流平台1.梳理收获,总结方法。
(1)引导:在本单元课文学习时你提出了哪些不懂的问题?(2)(学生交流)提问:这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3)(学生交流)学生默读“交流平台”,结合交流成果,共同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请教别人可以解决问题。
2.小结:遇到问题,可先深入思考,自己解决不了再请教别人或者上网捜索。
网上的东西只能参考,需要找到更权威的资料求证才行。
二、识字加油站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一组字,说一说前面的字与后面的字有什么关系。
(前面的字减偏旁后,变成了后面的字)(1)出示:滨、洁。
(2)提问:去掉偏旁后,有谁知道读什么?(3)出示正确读音,学生读。
(4)组词,理解。
2.提问:那“减、挑、挺、预”这几个字去掉偏旁,是什么字呢?你们认识吗?(1)师生交流去掉偏旁的字:咸、兆、廷、予。
(2)出示正确读音,认读。
(3)组词,理解。
3.点拨:去掉偏旁后,新字的读音有的不变,有的只是声调有变化,有的却完全变了。
4.引导:刚才,我们去掉偏旁认识了一些字,那可不可以给一些字添上偏旁呢?(1)出示:中。
(2)添上月字旁,认读。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能流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能感受课文情感,体会课文意境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关键句子•流畅朗读课文,感知语言的美妙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情感,体会课文意蕴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一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猜测和讨论2.课文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出课文背景和主题3.课文学习(2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意义–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课文情节4.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诗词赏析感受课文的意蕴5.课堂小结(5分钟)–对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总结,强化对课文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课文理解如何保护环境•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环保意义•理解关键句子,把握课文主旨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二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播放关于环保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2.课文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出课文中关于环保的内容3.课文学习(2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意义–讨论课文中关于环保的描述,理解作者的用意4.环保实践活动(15分钟)–分组进行环保主题小活动,如手工制作废品利用物品5.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活动总结课文意义,引导学生实践环保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古诗文《静夜思》的背景和内容•感受古诗文中的意境与情感教学重点•学习古诗文《静夜思》的背景和内容•体会古诗文对大自然的颂扬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与情感教学准备•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二》第三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播放《静夜思》诗词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2.课文导入(10分钟)–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李白,引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3.课文学习(20分钟)–听老师讲解《静夜思》的内容和意义–学生朗读,《静夜思》,感受诗歌的美感4.诗词分享(1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静夜思”,并进行分享5.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古诗文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课后反思通过三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二》中的不同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共20张PPT)

读一读,想一想
词句段运用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 狗. 一. 般. 大. 小. ,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恐龙和 狗作比较,说明恐龙的大小。
词句段运用
2.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 当. 于. 把. 乒. 乓. 球. 放. 在. 地. 球. 上. ,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潜水: 原含义是指在水面以下活动。 新含义是指隐秘地观看共享信息,而不主动表露 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的行为。
练一练,学运用
词句段运用
选择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你把电脑上的 桌面 清算干净,上面太乱了。 (2)麻烦你打开我的电脑中的作文 文件夹 ,把
《我的妈妈》那篇作文发到我的邮箱里。 (3)群主发话了: 潜水 同志们也出来冒个泡。
jiē
介—阶(台阶)
zhèng
正—政(政府)
zhǐ
止—趾(脚趾)
liú
刘—浏(浏览)
读一读,你 发现了什么?
形近字
读一读,想一想
词句段运用
下面这些词语,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有的是 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选一两个你知道 的和同学交流。
云技术 多媒体 互联网 克隆
桌面 窗口 文件夹 潜水
我理解
诗词赏析
日积月累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漫步过程中的所见所想。 首句交代了漫步的地点:黄师塔前。第二句点明了 时间,即春天,写诗人在无边春光中懒困的表情。正当 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忽然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一簇 颜色深浅不同的桃花。“可爱深红爱浅红”写出了桃花 争奇斗艳,我们能够想象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 不暇接的样子。 全诗风格清新自然,充分表现了大好春光给人带来 的欣喜,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首诗歌和一篇散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朗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发音不准确、停顿不当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正确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提高朗读水平。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课文: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阅读。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音、语调、停顿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停顿不当等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1.1 教材信息•课程: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语文园地二》1.2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核心意思•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分析2.1 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二》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阅读。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通过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三、教学准备3.1 教学资源•课文《语文园地二》•教学PPT•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和笔3.2 教学环境•教室整洁有序•台灯、音响器材正常•学生桌椅整齐摆放四、教学步骤4.1 开场导入通过提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者展示一幅图片来引入课堂话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4.2 课文解读1.第一遍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2.第二遍解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
3.展示相关图片或幻灯片,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表达观点。
4.4 课文运用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和解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馈5.1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文字形式回答问题或完成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5.2 学生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供改进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六、教学总结6.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总结学生掌握情况和课堂反馈情况。
6.2 学生反馈学生可以提出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并改进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境。
2.能够读懂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文字。
3.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包括“明媚”,“潋滟”,“草”等。
4.能够运用平仄、声音、意象等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境,读懂诗词文字,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教学难点:运用平仄、声音、意象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宝贝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诗呢?2. 学习诗词1.让学生跟读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讲解生字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诗词感悟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所描绘的场景。
2.分组讨论,让学生用平仄、声音、意象等方法对诗词进行感悟和理解。
4. 课文赏析1.分析诗词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让学生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5. 书写练习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2.帮助学生进行诗词的整体书写练习。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读懂古诗的文字,并且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2.完成相关的生字词汇书写练习。
3.感悟诗歌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古诗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希望大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阅读短文及练习五部分。
具体章节为:《语文园地二》的全部内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积累优美句段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词语盘点、读读记记、日积月累三部分的内容。
难点:阅读短文的理解及练习题的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词语盘点(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学生自主完成词语盘点表。
3. 读读记记(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词语盘点中的优美句子,指导学生进行记忆。
(2)学生自主朗读,进行记忆。
4. 日积月累(5分钟)教师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5. 阅读短文及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2)教师讲解短文,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练习题。
6.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2. 读读记记3. 日积月累4. 阅读短文及练习七、作业设计1. 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语,每个写5遍。
2. 背诵读读记记中的优美句子。
(1)短文主要写了什么?(2)你从短文中学到了什么?答案:1. 见学生作业。
2. 见学生作业。
3.(1)短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公园里散步时的所见所闻。
(2)从短文中,我们学到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

交流平台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有时候我们单独看一句话,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往往就可以理解作者这样说的意思了。
2.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课文中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把握句子的准确含义,这时候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3.查资料帮助理解。
有些句子,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等方式来理解。
4.请教他人。
遇到非常困难、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向老师、家长或有经验的人请教,请他们帮助解答。
识字加油站滨—宾(宾馆) 洁—吉(吉利) 减—咸(咸菜)挑—兆(预兆) 挺—廷(宫廷) 预—予(赠予)中—肿(肿胀) 介—阶(台阶) 止—趾(脚趾)凡—巩(巩固) 正—政(政府) 刘—浏(浏览)我发现:前两排的汉字去掉偏旁就变成另外一个字;后两排的汉字加上一个偏旁也变成另一个字。
增加或者去掉偏旁,使汉字变异成其他字,这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之一。
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加偏旁或减偏旁的方法来识记。
词句段运用1、下面这些词语,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
选一两个你知道的,和同学交流。
多媒体: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互联网:指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克隆:①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
②指复制(强调跟原来的一模一样)。
我发现:上面这些词语都是近几十年出现的科技名词。
我发现:下面的词语都有它们本来的意思,但是现在它们又有了新的含义。
桌面:①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
②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叫作桌面。
桌面上可以设置代表不同文件或功能的图标,以方便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积月累
【译文】黄师塔前,江水滚滚向东流, 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我沐浴着和煦的春 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 深红的桃花,还是那浅红的桃花呢?
日积月累
演练台:
春天到来,池塘边的桃花盛开了,一朵 朵娇艳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不禁使我想起 杜甫的诗句“__桃__花__一_簇__开__无__主___,_可__爱__深_红__ _爱__浅__红___”。
交流平台 说发现:
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联 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请教 别人等。
交流平台 演练台: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十万个为什么》中写道:所有的工 厂都有蒸汽机、柴油机之类的发动机,它能 使全厂的机器运转起来。“发动机”是个陌 生的事物,我想了解。
Hale Waihona Puke 流平台zhǒnɡ中—肿(肿胀)
ɡǒnɡ
凡—巩(巩固)
jí
洁—吉(吉利)
tínɡ
挺—廷(宫廷)
jiē
介—阶(台阶)
zhènɡ
正—政(政府)
xián
减—咸(咸菜)
yǔ
预—予(赠予)
zhǐ
止—趾(脚趾)
liú
刘—浏(浏览)
识字加油站 我发现:前两排的汉字去掉偏旁
就变成另外一个字;后两排的汉字加 上一个偏旁也变成另一个字。增加或 者去掉偏旁,使汉字变成其他字,这 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之一。我们平 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加偏旁或减偏旁的 方法来识记生字。
阅读 书目
《看看我们的 地球》
《灰尘的旅行》
《人类起源的 演化过程》
第__至第__周 第__至第__周 第__至第__周
阅读 计划
全书共有__页
全书共有__页
全书共有__页
平均每周看__页 平均每周看__页 平均每周看__页
试着列问题清单,并想办法解决。 问题清单
看到《灰尘的旅行》这个题目,我会想:灰尘会 去哪些地方旅行呢?
策 5.读后感 读完整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并
略
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米·伊林(1896—1953),苏联儿童文学作 家、工程师。米·伊林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 品,著有《十万个为什么》《人与自然》《山 和人》《桌上的太阳》《原子世界旅行记》和 《改造行星》等,作品通俗而生动,为苏联科 普文学有一定贡献。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 对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物,提出了许多让人意想 不到却饶有趣味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 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米·伊林用文艺的形式、 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形 象具体的描写,向小读者们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地讲 解科学知识。
语言生动,就像是跟读者对话一样亲 切自然。
2. 提取信息:节选部分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 内容:第一,_铁__为__什__么__会__生__锈___;第二, _怎__样__防__止__铁__生__锈___。
3. 品析写法:节选的精彩片段中主要运用了 _设__问___的修辞手法和_举__例__子__的说明方法。
词句段运用
云技术 多媒体 克隆
桌面
窗口
潜水
互联网
文件夹
左边的四个词语都是
右边的四个词语都有它们
近几十年新出现的词语。
本来的意思,但是现在又有了 新的含义。
词句段运用
解词语:
第一组: 云技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 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 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多媒体: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 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
有一次,潜水员碰上一艘一百五十年前 沉到海底的舰船。
在舰船上,他们找到了几颗炮弹。这些 炮弹已经锈烂得可以用刀切开了。你看水对 它们干了些什么呀!
怎么使铁避免潮湿,保持干燥呢?
可是有些东西不可能老是保持干燥。茶 壶、浴盆、水桶无论如何总得弄湿。而铁的 房顶要避免潮湿就更困难:你总不能每次下 雨以后都用毛巾去把它擦干哪!
交流平台 这种现象叫作回声。声音是一种看不见
的波,它像水波一样,在空气中荡漾,碰到
障碍,就会反射回来。山谷的回声就是高高
的山峰把人喊叫的声音阻挡住,反射回来了。 我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到回声指
声波在空气中荡漾,碰到障碍,反射回来再
度被听到的声音。
识字加油站
bīn
滨—宾(宾馆)
zhào
挑—兆(预兆)
词句段运用
潜水:①在水面以下活动;②指在网络论 坛、QQ群等中不回帖、不发言、不上线的行为。
文件夹:①用来保存文件的夹子;②计算 机系统中指存放在一起的一组文件的目录。
词句段运用
第2课时
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
个事物。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
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觉大约是人类的__1_0_0_万__倍__。
日积月累
pàn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 甫
黄师塔①前江yǐ 水东②, 春光懒困倚微风。
cù
桃花一簇开无主③, 可④爱深红爱浅红?
① 黄师塔:一位姓黄 的僧人的墓地。
② 江水东:江水向东 流去。
③ 无主:没有主人看 管和照料。
④ 可:到底,究竟。
日积月累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 美,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唐代诗人。 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 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诗史”。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土壤和泥土有什么不同?
1.通读
阅
读 策
2.标记
略
3.再读
快读一遍,弄清故事情节,有不懂 之处先跳过。 用“ ”画出精彩的句段。 用“ ”画出有疑问的句段。 用“ ”画出值得积累的词句。 再读一遍,难理解处慢读、品读, 简单处速读或跳读。
4.摘抄 在笔记本上摘抄书中值得积累的词
阅 读
句并尝试背诵。
……
防止铁生锈的正确方法,就是在它上面 涂一层不透湿气的东西。可以在铁上涂一层 什么液体油,比如说葵花子油。油把铁和水 隔离开,铁就不会生锈了。
赏析导读: 1. 阅读思考:读一读精彩片段,把画横线的 句子反复读一读,从这些句子末尾“呢、 呀”等语气词的运用中,你体会到《十万 个为什么》这本书有怎样的特点?
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第2课时
交流平台
第1课时
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我通常会联系 上下文,并结合生 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交流平台
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如,为什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 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我查资 料知道了琥珀的形成需要几万年。
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日积月累
素材库: 大林寺①桃花 ① 大林寺:位于江西庐山大
[唐]白居易
林峰上,与西林寺、东林
人间②四月芳菲尽, ②
寺并称庐山三大名寺。 人间:这里指山下的村落。
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③ 山寺:山上的寺庙,指大
长④恨⑤春归无觅处,④
林寺。 长:经常。
不知转入此中来。 ⑤ 恨:遗憾。
快乐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 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你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读一读科 普作品吧!
识字加油站
演练台: 选字组词 【缤 宾 滨】(缤)纷 (宾)客 海(滨) 【挺 庭 廷】(挺)拔 家(庭) 朝(廷) 【跳 挑 兆】预(兆)(跳)舞 (挑)水 【介 阶 价】(介)绍 台(阶)(价)值
词句段运用
下面这些词语,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 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 选一两个你知道的,和同学交流。
词句段运用
克隆: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 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 生命体。
互联网: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 成的网络。
词句段运用
第二组: 桌面:①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②进 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 示的背景叫作桌面。
词句段运用
窗口:①售票处、挂号室等墙上开的窗形 的口;②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 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如窗口行业;③指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应用程序,包括文档 窗口和对话框。
片段赏析:
所有工厂都有蒸汽机、柴油机类的发动机,它 能使全厂的机器运转起来。时钟里也必须有这样的 发动机,因为时钟自己不能动,它不是活的。
(选自《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四年级下册 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人民教 育出版社,2020年)
原著节选:
为什么铁要生锈? 刀和餐叉洗过以后如果不擦干,会发生 什么变化呢? 它们要生锈。这是主妇们都知道的。 铁生锈是由于什么?由于潮湿。
词句段运用
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 较陌生的事物时,用人们熟悉的事物 来作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能够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增强说明的效果。
词句段运用
演练台:
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1. 胡夫金字塔高约146.5米,相当于__4_0_层__高__的___
_摩__天__大__厦___。 2. 狗的嗅觉十分灵敏,有研究表明普通犬类的嗅
片段赏析:
我们小时候都觉得,钟表是个活物件。听到嘀 嗒嘀嗒的声音时,我们以为,这是钟表小心脏跳动 的声音。打开表盖后,看到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齿轮 在运动,我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这里面简直就像 个大工厂!那些齿轮忙忙碌碌地干着活,就为了让 时针和分针这两个小懒蛋动起来。乍看上去,这俩 家伙还真不愿意动弹呢!
我想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什么是发动 机。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发动机是一种能 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 括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 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