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

r e c e i v e d c o n v e n t i o n l a t h e r a p y 。 c o mp a r e d t wo g r o u p s o f p a t i e n t s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 Re s u l t :T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re t a t me nt ro g u p we r e
产患儿 , 将 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O 例患者进行呼吸 、体温 、喂养 、膝部按摩、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 ; 对 照组 5 O 例患者 只进 行常规治疗 ,对 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率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 : 治疗组患者发病率低 ,身体青紫、肌张力 低下 、心率变慢 、血 氧饱 和度下 降、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o 卷 第2 2 期( 总 第2 6 8 ) 2 0 1 3 年8 l f 护 理 园地 Hu l i y u a n d
早产儿呼吸暂停 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
张秀兰①
【 摘要 】 目的:探究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于 2 0 1 1 年8 月一 2 0 1 2 年6 月收治的 1 0 0 例呼吸暂停的早
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查房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_
诊断:早产儿呼吸暂停综合 征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等
当前问题
01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原因
03
呼吸暂停对早产儿的影响
02
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04
现有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03 护理诊断
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的定义:早产儿在呼吸 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呼吸停止或呼
吸减弱的现象
呼吸暂停的症状:呼吸暂停、呼 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等
使用鼻导管或面罩进行正压通 气
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
监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及时发现呼吸暂停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呼吸频率、心率、 血压等生命体征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监测血氧饱和度,确 保氧合正常
监测体温,预防感染
监测尿量,评估液体 平衡
监测体重,评估营养 状况
合理喂养
01
02
03
04
健康宣教及心理支持
发病机制:早产儿呼吸中枢发 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的影响,导致呼吸暂停。
02
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导致多种 并发症,如脑损伤、慢性肺病 等。
04
诊断及鉴别诊断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定义:新生儿呼 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内, 呼吸暂停时间超过20秒,且伴有心 率减慢、发绀、肌张力降低等症状。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病因:早产儿呼 吸暂停的病因包括呼吸系统发育不 成熟、肺部疾病、神经系统发育不 成熟、代谢性疾病等。
Simple &Creative
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查房
汇报人:_
疾病相关知识 病例汇报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健康宣教
Contents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评价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评价早产儿呼吸暂停,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想象一下,刚出生的小家伙,原本应该在妈妈的肚子里待得暖和舒适,结果却提前来到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呼吸系统还没完全准备好,这种时候,呼吸暂停就像个调皮的小妖怪,随时可能出现,真让人揪心。
小小的身体,弱弱的呼吸,妈妈们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唉,真是“心急如焚”啊。
呼吸暂停,乍一听就像是个高大上的医学名词,其实就是小宝贝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呼吸。
这种现象在早产儿中尤其常见,尤其是那些在出生时体重特别轻的小家伙们。
想想看,这些小生命刚开始就面临着各种挑战,呼吸不规律就像是在给他们的人生加了一道难度,真是“磨难多多”。
不过,咱们也不能太悲观,医学上有不少好方法来评估和处理这个问题。
咱们先说说怎么评价早产儿的呼吸暂停。
医院里,一般会用仪器来监测这些小家伙的呼吸情况,观察呼吸频率、氧气饱和度等等。
这些数据就像是小家伙的健康“成绩单”,医生们看了就能明白他现在的状态。
不过,别以为只有机器能监测,护理人员的经验和观察力也相当重要。
宝宝的呼吸情况跟他们的情绪、环境都有关系。
比如,环境嘈杂、温度不适宜,都会让他们的小心脏和小肺更受煎熬。
妈妈们也别着急,平时多跟宝宝互动,唱唱歌、说说话,给他们一些安抚,这样宝宝的呼吸就会更稳当些。
说到呼吸暂停,其实也有不同的类型。
有些是短暂的,就像是打了个小盹儿,过一会儿就会自己醒过来;有些则可能比较严重,可能需要医生的干预。
这个时候,医生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给宝宝提供氧气,甚至用呼吸机来帮助他们。
听起来可能有点可怕,但别担心,医生可是专业的,他们会尽最大努力让宝宝恢复正常的呼吸,家长们只需要放宽心,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而且呀,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也不是没得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的身体逐渐成熟,很多时候,随着成长,这种现象会慢慢减轻,甚至消失。
就像春天的花儿,经历了寒冬,终于要绽放了。
家长们一定要有信心,给宝宝充足的爱和支持,这样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干预论文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干预[摘要]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症状,不及时发现处理可危及生命,通过呼吸管理、体温管理、安全喂养、预防感染等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7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45-01呼吸暂停 (apnea)是指呼吸停止超过20s伴有心率减慢( <100 次/ min)或发绀及肌张力低下的异常呼吸现象[1]。
呼吸暂停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继发性呼吸暂停。
原发性呼吸暂停:是与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继发性呼吸暂停:是因体位不当、胃食管反流、感染、代谢紊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所致。
早产儿反复频发呼吸暂停直接导致脑损害,是威胁早产儿生命及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严重疾病。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降低其发病率。
现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干预:1 呼吸管理1.1 呼吸道护理早产儿颈部向前弯或食管受压,均可发生呼吸暂停,因此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方法是:早产儿头部放在中线位置,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部姿势自然;或给予睡水袋、俯卧位[2],即俯卧头抬高15℃,偏向左侧或右侧,保持舒适体位,以减少上呼吸道梗阻,预防或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
1.2 严密观察病情早产儿给予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设置好各参数报警值。
同时,医师、护士应定时巡视,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 )、面色、反应、腹部、肢体活动等情况,以及,常规监测血糖、电解质、血气、血色素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3 呼吸暂停的急救呼吸暂停一旦发现,应区别是梗阻性呼吸暂停,还是中枢性呼吸暂停[4]。
若为梗阻性暂停,应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若为中枢性呼吸暂停,轻者应立即刺激,如轻轻摇动患儿、捏耳垂、弹足底、托背呼吸等,多数能恢复呼吸;若有发绀予以吸氧,严重者行人工胸外按压、复苏囊并加压吸氧,或使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cpap),当cpap治疗无效时,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早产儿抚触防治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

母婴同室新生儿呼吸情况的观察

母婴同室新生儿呼吸情况的观察在医院内,新生儿常与母亲同室住院,以便进行哺乳和睡眠。
母婴同室对新生儿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但同时也会增加他们出现呼吸问题的风险。
因此,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就显得特别重要。
新生儿呼吸常见问题新生儿出生后,呼吸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一系列呼吸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问题:呼吸急促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40-60次。
如果出现呼吸急促,频率超过60次/分钟,或呼吸过于短促,应该马上注意。
呼吸暂停新生儿间歇性的呼吸暂停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频率较高,就要引起注意。
每天出现超过10次的呼吸暂停是需要注意的。
呼吸浅慢新生儿正常呼吸幅度为每分钟30秒至3分钟内的不规则浅慢呼吸。
如果呼吸时间过长或呼吸幅度过小,则应该注意。
发出呼吸困难的声音如果新生儿呼吸后出现嘶哑、哮鸣、咳嗽或啜泣等症状,就需要密切观察。
有效的观察方法对新生儿呼吸情况的观察需要有系统、规律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和幅度,这是最基本的观察方法。
可以用一个手表计时,观察他们的呼吸,比较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和幅度是否一致。
观察胸部运动和呼吸音用手感受新生儿的胸部运动,并注意听他们的呼吸,判断呼吸是否顺畅。
观察皮肤颜色和皮肤反应每个新生儿出生后的皮肤颜色都是不一样的,但当有呼吸问题时,皮肤颜色可能会变成灰色或发紫。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反应,如是否有张口呼吸、呻吟甚至有无意识状态,也是注册呼吸问题的方法之一。
观察新生儿的哭声新生儿的哭声是他们的自我保护反应。
如果新生儿出现持续哭声,就需要密切观察。
责任部门的介入如果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向医生或责任部门汇报。
医生和护理人员会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帮助新生儿尽快恢复。
小结总的来说,母婴同室住院可以促进母乳喂养和产妇恢复,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问题对新生儿的危害。
202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护理

202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通常发生在早产儿或肺部未充分成熟的足月儿身上。
RDS 主要是由于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或者肺部未充分发育引起的,这会导致肺部出现弹性度降低、通气障碍以及肺部积液等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和生存率。
针对RDS,临床常见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治疗性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常规给予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或者光合作用治疗,以保障新生儿的正常呼吸功能。
呼吸机通气需要根据新生儿的肺功能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氧中毒和肺损伤。
2.营养支持: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也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配方奶粉或者母乳喂养方式,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支持。
3.胸部理疗: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胸部理疗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轻拍、振荡和按摩等技术可以帮助清除肺部分泌物,提高肺活量,促进氧气交换,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功能。
4.保温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由于肺部功能不全,呼吸负荷较大,易消耗大量能量,导致体温下降。
因此,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非常关键,护士需要加强保暖护理,注意环境温度和新生儿的衣物覆盖,避免发生低体温现象。
5.监测和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的不适症状。
同时,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6.家属支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对家属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护士需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和协作,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家属正确应对疾病,增强信心和毅力。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儿的呼吸支持、营养支持、胸部理疗、保温护理、监测和观察以及家属支持等方面,全面照顾患儿的身心健康,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2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3 ~3 5 6周 。胎 龄 越 小 , 病 率 越 高 , 伴 其 它 疾 发 不
病, 由于 呼吸 中枢 发育 不 完 善 , 何 细 微外 界 干 扰 任 均 可影 响呼 吸调节功 能 。体温 过高或 过低 、 胃管 插 等 均可 诱发 。一般 可 自行缓 解 、 激缓 解 、 刺 吸氧 缓 解 或气 囊加 压缓解 , 预后是 良好 的 。发 作次数 随 着 日龄及 体重 的增加 而逐 渐减 少 , 般经 处理 后均能 一 顺 利 的度过危 险期 。 2 继发 性 呼吸暂停 . 2
出生后 立 即 出现 或 既往 良好 而 2周 后 出 现者
作 高峰 , 三 次 发作 高 峰 是 在 出 生后 l ~ 1 第 3 4天 , 胎龄 越 小 , 重 越 低 , 生频 率 越 高 , 天 多 达 7 体 发 一
~
1 0次 , 夜 间发 作 较 多 。2 以 1例 有 合 并 症 的 早
5 O ]
。
严 重反 复发 作 的 呼吸 暂停 处 理 不 当可 因
本组 3 2例 , 性 1 男 2例 , 性 2 女 O例 , 龄 2 胎 8
~
脑缺 氧造 成脑性 瘫 痪 , 室 周 围 的质 软 化 , 脑 当耳 蜗
背侧 神经受 损 时可导 致高频 性耳 聋 , ] 严重 时可 致
死亡 。
3周, 7 平均 3 . 3 4周 , 出生 体 重 9 0 4 0 , 6 ~2 8 g 平
均 1 8 g 继 发 于 呼 吸窘 迫综 合 征 8例 , 、 度 90 , 轻 重 窒 息 7例 , 并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7例 , 血 症 5 合 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观察与护理
山东省济宁市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县人民医院魏凤梅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20s,或呼吸停止﹤20s,但同时伴有心率减慢(<100次/min﹚,及(或)出现发绀、肌张力低下。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w的新生儿,其体重一般小于2500g。
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率高,主要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是儿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可分为原发性呼吸暂停和继发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的发病率与胎龄、体重有关,胎龄体重愈小,发病率愈高,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颅内出血、缺氧性脑损伤,致脑瘫,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做出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我科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7例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7例患儿,男22例,女15例,出生体重低于1500g31例,1500g
—2000g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呼吸暂停诊断标准。
原发性呼吸暂停24例,继发性呼吸暂停13例;其中原发窒息8例,吸入性肺炎6例,颅内出血2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9例,肺出血4例,硬肿症2例,低血糖3例。
1.2治疗与转归频繁反复发作呼吸暂停的患儿给予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遵医嘱静脉输注氨茶碱和纳洛酮,用药3—5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烦躁、心率加快、腹泻、喂养困难等不良反应,以便及时控制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
结果:29例治愈出院(住院时间最长35天,最短14天),5例死亡,其中3例因肺出血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继发感染死亡,2例先天性心脏病死亡,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观察与护理2.1加强监护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对二氧化碳敏感性差,呼吸系统代偿能力有限,易引起呼吸暂停。
应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心动过缓、发绀等变化,及时给予摇动肩胸部、轻弹足底、托背呼吸等触觉物理刺激,如有呼吸道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立即负压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面罩加压给氧,使呼吸功能恢复,定时监测血糖、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等,避免发生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证。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咳嗽反射差,痰液不易咳出,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而发生呼吸暂停,护理时保持患儿平卧头侧位,肩下和颈部垫上小软枕,使颈部姿势自然,避免弯曲,以保证气道通畅。
本组4例呼吸暂停是由于奶汁反流引起,于喂奶后1h内发生,立即给予吸痰,并给予气囊面罩加压给氧,患儿自主呼吸渐恢复,面色转红,心率及肌张力恢复正常。
早产儿呼吸道粘膜柔嫩易被损伤而导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因此吸引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吸引负压不宜过大(≤100cmH2O,每次吸痰≤10s),以免造成肺内负压使肺泡萎陷,吸痰前辅以超声雾化、胸部理疗等效果更佳。
2.3合理喂养早产儿胃肠功能不成熟,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允有助于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及消化功能的成熟,对病情比较稳定的患儿,在已经具备吸允和吞咽能力,但动作协调不佳时可采用经口滴喂法,每2~3小时滴喂一次。
操作时取2ml一次性针筒抽取奶液后将注射器头贴在婴儿口角,由护士控制速度,缓慢滴喂,同时观察患儿的吸允和吞咽动作。
本组2例患儿奶瓶喂养后,由于吸允吞咽不协调,使奶液流入咽喉部致呼吸暂停,经口滴喂,未再出现。
喂奶后取右侧卧位,抬高上半身,可防止呕吐误吸。
2.4保暖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也不完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患儿发热或低体温,造成继发性呼吸暂停。
早产儿在温箱中,箱温应根据患儿出生体重调节,体重在1500g~2000g,箱温32~33℃,体重在1000g~1500g,箱温在33~34℃,体重<1000g,箱温在34~35℃,暖箱尽量避免放在空气对流处、近窗处或阳光直射处,以
减少环境温度对温箱控温的干扰,维持患儿体表温度在36℃,湿度保持在50%~60%,减少温度波动,以免引起呼吸暂停。
体温较低者应缓慢复温,暖箱温度控制在每小时使体温上升0.5℃~1.0℃为宜。
2.5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应实行保护性隔离,除必要的检查和护理外,尽量减少接触患儿,减少探视,工作人员应注意手卫生,进入病区需要更换隔离衣,戴口罩和帽子,护理每一个患儿前后要严格洗手,不可将身体靠在暖箱和婴儿床,患感染性疾病及带菌的工作人员应隔离新生儿区。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病室每日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患儿用物专用,换洗后需高压灭菌或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暖箱每周更换一次,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
患儿有感染迹象要立即报告医生,隔离并加强观察与护理。
3小结反复呼吸暂停不仅影响早产儿的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的生命。
由于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完善,任何细微外界干扰均可影响呼吸调节,导致呼吸功能紊乱而发生呼吸暂停。
因此及时正确护理和处理呼吸暂停是我们每位医务人员不可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眉月,极低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J)小儿急救医学,2002,9(1)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沈汉玲,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
4.幸娟,婴儿抚触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