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线路)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业 主、 监理、 施工 应建 立相应 的管理 机构 , 以适 应环境保 护与水土保持 专项管理。 业主项 目经理 为工程 环境 保护与水 土保 持第一责任人 , 负 责环境保护与水土保 持的组织实施及 目标 实现 , 并指定环境保
护 与水 土保 持 管 理 人 员和 监 督人 员 。
的符合 性和相容性 , 运行中电磁环境 影响甚至 景观影响等 。目
作者简介 : 廖建红 ( 1 9 7 5 - ) , 男, 湖南岳 阳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 司岳阳供 电分公司. 工程师。( 湖南 岳阳 4 1 4 0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2 7 — 0 2 3 6 — 0 2
输 电线 路对水 土流失 的影 响主要是 工程建 设过 程中铁塔
基础 、 施工 地锚坑开挖 、 铁塔基 面平 整、 施 工道路 修建及牵张
场地 的平整 扰动地表 , 一定程度 破坏原状 植被所造 成。 输 电线
路 除各塔基 永久 占用土地外 , 施工 过程仍需 临时占用部分土 地 ( 如施 工便道、 材料堆场) , 使部分农作物 、 果树林木遭 到短期
监理项 目部负责编制 《 环境保护水土保 持监理策 划》 , 并审
查施工项 目部编制的 《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实施细则 》 。
施工项 目部负责编制 《 环境保护水土保 持实施细则 》 , 并负
责按细则进行实施。 l 2 四、 制定 工程各阶段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重点控制措施
1 . 设 计 阶段 环 境保 护、 水 土保 持 重点控 制 措 施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1 工程概况及其水土保持特点
1.1 工程概况 酒泉—湖南±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酒泉
换流站、送端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 ± 800 kV 直流线 路、湖南换流站、受端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组成。 酒泉 换流站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河东乡,湖南换流站 位于湖南省湘潭县射埠镇,全线共计经过甘肃、陕西、 重庆、湖 北、 湖 南 5 省 ( 直 辖 市) 的 18 市 56 县 ( 市、 区) ,主线 路 长 2 360. 58 km, 两 端 接 地 极 线 路 总 长 224.76 km。 工程于 2015 年 8 月开工建设,2017 年 6
本工程共分为 39 个标段,参建单位近百家,仅施 工单位就有 25 家。 除换流站和接地极外,输电线路共 设置塔基施工场地 5 312 处、牵张场地 409 处、跨越施 工场地 340 处,新修施工简易道路 177.01 km、人抬道 路 168.26 km。 由于参建单位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参 差不齐,施工点非常分散,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差别很 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搞好水土保 持管理工作难度很大。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
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标签: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引言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作为一项绿色环保工程,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
为落实水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运的“三同时”制度,统一水保设施技术标准,实现“环境友好”的建设目标,使工程建成后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控制及治理工作极为重视,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
期望为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水土保持设计精细化水平,规范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水土保持专项设计工作,确保勘测过程控制及设计成果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措施设计原则1.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1)自然因素:建设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线路选择方面具有潜在的影响。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铁塔基础开挖、施工道路的铺设、铁塔基面平整等扰动作用下,改变了原有的地貌特征且破坏原状植被构成,形成了大量裸露且疏松的堆置体,在暴雨作用下,易发生水土流失。
1.2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原则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应全面考虑三大效益的利益最大化,而在实际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往往会轻视生态效益,使得水土保持措施未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水平。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1. 引言1.1 概述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旨在满足两省区之间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该工程涉及建设一条直流输电线路,连接陕西省和河南省,并采用特高压直流技术进行电力传输。
本文将对该工程进行可研工作,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建议。
1.2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陕西省和河南省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的交流输电存在较大损耗和限制,在满足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上存在困难。
因此,引入特高压直流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建设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以实现两地之间快速、稳定、低损耗的大容量输电。
1.3 目的与意义本篇可研报告旨在对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从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该工程的实施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可以促进两省区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此外,该工程还能够推动特高压技术在我国电网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工程概况:2.1 项目范围: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项跨越陕西省和河南省的电力输送项目。
该工程将建设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起点位于陕西省某地,终点位于河南省另一地。
预计全长约XXX公里。
2.2 技术参数:该工程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以下技术参数:- 电压等级:±800kv- 频率:50Hz- 输送容量:YYY兆瓦- 输电距离:XXX公里- 转换站数量:ZZ个- 直流线路型式:单回线2.3 技术特点:(1) 高电压等级:采用±800kv的特高压直流技术,相较于传统交流输电系统,具有更低的传输损耗和更大的传送功率。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析摘要:水土保持监测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依据。
本文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土壤流失情况等,以期通过对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解读,为今后同类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特高压引言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变电站和塔基基础开挖、施工道路和牵张场等临时占地的平整,对原地貌、植被与地表组成物造成损坏,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会产生水土流失。
由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常常会跨省、跨流域、跨不同的地貌类型区和水土流失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难度很大。
本文分析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其水土流失情况,总结了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1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
通过全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项目区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等因子的基本情况,重点是调查土壤侵蚀背景值。
水土流失面积的监测主要采用实地测量和无人机航拍相结合的方法。
土壤流失量主要采用典型调查、小区观测法、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以及简易坡面量测法等方法进行监测。
水土流失危害主要通过调查监测。
水土流失情况监测频次为每季度1次;土壤流失量,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加测1次。
2应用特高压技术的优势特高压输电技术主要是指在电能输送过程中,提升输电电压,最终在特高压的状态下进行电能输送,应用特高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电力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
提高经济性能:应用特高压输电技术进行电能输送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性能,这种经济性能表现为,第一与原始输电网络对比高电压输电网络的电力输送效率更高,例如5条500kV线路输送的电量相当于1条1000kV的线路输送电量;第二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供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极大的提升了经济效益。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林洋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林洋摘要: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的增多,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出现工程前期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但随着工程的发展和实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降低的问题,最后形成虎头虎尾的局面。
为了有效地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对其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1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在施工过程中因基坑开挖或爆破破坏原有基础结构,破坏临时道路施工期间周围树木或农业环境破坏,破坏占用土地的工程项目;居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施工步骤产生的噪声、输电线路日常运行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现象等。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涉及一系列表面或地下工程,如铁塔的基础开挖、基础表面等,造成水土流失的后果。
为此,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和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通常是从设计、材料、以及施工和建设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要明确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的方案以及批复意见,还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和谐工程作为目标。
另外,还要落实“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个同时方针,并要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发生生态环境污染事故,尽可能的降低对施工场地以及周边环境植被的破坏,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3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的工作分析3.1 水土保持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在制作工程标书时,必须要明确出有关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并将施工各个阶段的水土保持工程融入标书中。
同时,在招标文件中,还应当详细的表明水体保持的工程内容,明确出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确定出治理水土流失的责任,并且还要以合同的形式明确标注出中标单位所要承当的防止水土保持的责任和义务。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环保管控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环保管控摘要:目前,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推动下,特高压电网建设开始逐渐深入,同时,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和环保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基于此,本文将根据水保环保工作的流程,深入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和环保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希望可以使工程能够顺利达到水保与环保目标。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水保环保一、水保环保工作流程分析1.准备阶段第一,工程准备阶段,对环保水保工作提出要求,下发环保水保相关文件。
第二,各参建单位编制环保水保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方案。
第三,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到当地水利环保部门及政府部门备案登记。
第四,委托环保验收调查单位、水保验收评估单位和水保监测单位。
2.施工阶段第一,根据计划和方案进行水保环保工作,有效落实好各项水保、环保措施,并在实施进程中留存相应的照片,记录具体措施实施情况。
第二,各参建部门要积极配合过程中的水保、环保检查与监测工作。
第三,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第四,展开评估和监测监理工作,并指导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试运行申请,并取得批复。
3.验收阶段第一,开展调查和评估工作并出版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完成环保拆迁、复耕工作,整改工作,留存照片。
第三,各参建单位完成水土保持施工总结、监理总结、监测总结。
我们要明确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只是要把工程做好,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程,这就要对整个工程的环保水保重点工作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手段防止设备噪声扰民。
第二,减少临时占地和道路,降低工程对土壤扰动和对环境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减少林木砍伐和植被的破坏,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严格执行对弃土、弃渣和临时堆土临时保护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第五,严格执行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的施工工艺。
二、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影响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一般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线路走廊的土地占用、选线选址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和相容性,运行中电磁环境影响甚至景观影响等。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验收质量分析

s a c e n n lz d, n h ea e o t ci n p o o a swe e p o s d. e r h d a d a ay e a d t e r l td c nsr to r p s l r r po e u
[ yw rs Ke o d ]HV C;t nmi i n ;acpa c u ly D r s s o l e ce t eq a t a sn i n i
线 路投 运前 运行 人员 对线 路工 程施 工 质量 进行
杆 塔缺 件 ; 构件 锌 层 脱 落 锈 蚀 ; 件 变 形 ; 帽 构 双
螺 检未 平 帽 ; 垫块 用 垫片 代替 ; 防盗 螺栓 使用 规格不
对; 杆塔 上 留有异 物等 。
1 3 导 地 线 类 缺 陷 .
了全 面检查 , 括基 础 施 工 、 塔 本 体 施 工 、 线 施 包 铁 架
[ 摘
要 ] 基 于我 国首例 特 高压输 电项 目 ± 0 V 向 家 坝一 上 海 特 高压 直流 输 变电试 验 示  ̄ x 80k E_ -
程 的建 设情 况 , 结合 当前在 输 变 电建设 过 程 中所 出现 的 问题 , 输 电线路 施 工质 量通 病 进 行 研 究 与 分 就
基 础基 面未 平整 ; 水沟施 工 不满 足要求 ; 截 接地 线埋 设 不满 足要 求 ; 护 帽施工 工艺 不美 观等 。 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1.1监测机构和人员 (3)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3)1.3建立固定监测点 (4)1.4监测方法 (4)1.5监测频次 (11)2重点监测内容 (11)2.1扰动土地面积 (11)2.2土壤流失量 (13)2.3水土流失灾害事件 (15)3日常监测项目 (15)3.1主体工程进展 (15)3.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 (15)3.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16)3.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16)3.5相关管理情况 (16)3.6项目区天气状况 (17)4问题及建议 (18)5综合评价 (19)6下步工作计划 (19)7现场照片 (20)7.1部分监测工作照 (20)7.2部分无人机航拍施工塔基 (21)7.3部分问题塔基选 (22)续前表:植物措施分区项目单位方案批复专项设计4季度累计塔基区草籽hm214.6222.34300牵张场区草籽hm2 2.79.26800跨越施工场地草籽hm20.780.3400施工道路区草籽hm212.9717.466900临时措施分区项目单位方案批复专项设计4季度累计塔基区临时堆土苫盖m233178584391500036900填土编织袋拦挡m310565428103970彩条布铺垫m225370424661500031700彩旗绳围栏m23750335631200027600牵张场区彩条布铺垫m25580585000钢板铺垫m23700780000彩旗绳围栏m2580526530003000施工道路区临时排水沟m3213321332001600素土夯实m3213321332001600降雨情况按县级统计:府谷县小雨8次、中雨1次、神木县小雨9次、佳县小雨6次、中雨1次、米脂县小雨5次、绥德县小雨3次、清涧县小雨8次。
风力情况按县级统计:府谷县有风日90天,5级1天;神木县有风日102天,5级3天;佳县有风日86天,5级3天水;米脂县有风日70天,5级1天;绥德县有风日72天,5级以上2天;清涧县有风日75天,没有5级以上风力天气。
土壤流失量四季度监测总量为1761t分月统计:10月份871t、11月和12月各为445t。
分区统计:塔基区981t、牵张场区102t、跨越施工场地区19t、施工道路区660t、拆迁场地区未予计算统计。
按县级行政区:府谷县91t,神木县562t,佳县495t,米脂县89t,绥德县397t,清涧县128t。
水土流失灾害事件无存在问题与建议(1)山丘区个别塔基施工未完全落实临时拦挡措施,存在溜坡隐患。
建议按“一塔一设计”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消除水土流失隐患;(2)临时堆土苫盖有不到位或者是破损没有及时更换的。
秋冬季到来,建议做好苫盖,减少风蚀土壤流失;(3)部分施工场地和施工路彩旗绳维护不全,建议后期加强对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彩旗绳的悬挂,减少扰动面积;(4)有部分塔基开挖浇筑占地面积过大,建议对未施工的塔基严格控制作业面,谨防超红线扰动。
加强工地人员在岗前培训是强调环水保重要性,使上岗人员提高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对易造成面积超标的工地补充维护标志,后期不再践踏碾压;对超标范围的余土渣石占用认真清理,恢复草地本来面貌。
1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1监测机构和人员2019年6月,建设单位委托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对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受委托后,2019年6月我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介绍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和方法,对沿线进行了调查,重点调查了沿线的地形、地貌、河流、土壤植被及沿线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及时成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部,编写了《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监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项目部由公司事业部副经理张灿任项目经理,同时设总监测工程师、监测工程师、遥感工程师和监测员各1个岗位。
见表1-1表1-1监测项目部人员表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学历专业在本项目中担任职责张灿男工程部副经理硕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项目经理李伯平男高工大专农学总监测工程师问燕军男工程师本科水利水电工程监测工程师廖月女工程师本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遥感工程师田祥磊男实习生硕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监测员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1)对线路进行了巡查,采用遥感、无人机、GPS、坡度仪、卷尺等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调查,抽样记录了各防治分区的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现状;(2)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监测重点区域,项目部组织工作人员对项目现场各分区踏勘,并对重点监测区域进行航拍;(3)通过调阅工程线路走向图,对各施工标段工程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穿跨越”工程施工现场及恢复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施工现场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进行核查;(4)收集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收集施工及监理单位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监测分析项目区扰动土地面积及土石方挖填方数量、流向;(5)按直流公司统一安排,选取现场航拍照片上传到“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列出清单,上报牵头单位,由直流公司统一发文下达到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后反馈效果照片和文字说明。
(6)每月初向水保牵头单位提交上月现场施工情况报告,包括主题工程进度、开工塔基扰动面积、表土剥离、余土处理、土壤流失监测、水土流失事件、现场存在的典型问题和施工单位反馈的整改情况等,由牵头单位向直流公司工作。
(7)向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水利厅等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报送《第3季度监测报告》,并协助建设单位在官网进行公示。
1.3建立固定监测点按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要求,全线共设置水土流失重点监测点位4处。
见表1-2。
表1-2监测点布设情况表标段监测点位置设置日期塔基号数量监测方法1标段塔基区2019.6.20N2201测钎、全站仪断面高程测量法施工道路2019.6.20N22012标段塔基区2019.6.23N3441施工道路2019.6.23N3441图1监测点位测量1.4监测方法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规定的要求,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采用调查监测、地面实地监测、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等方法。
对扰动土地面积、水蚀量监测采用测钎法法和侵蚀沟样法。
对林草覆盖率及林草植被恢复率采用标准样地方法监测,对临时堆土场的坡度、堆高、体积等采用地形测量法。
对堆土场及施工过程中的开挖面的水蚀,采用侵蚀沟体积量测法测定。
对防护措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采用巡视、观察法确定同时采用影像对比、数据分析、系统评价等方法进行监测。
学习主体工程“一塔一设计”的主导思想,配合“单基策划”,水土保持监测坚持做到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航拍“双覆盖”,同时辅之以gps、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现场复核监测。
1.4.1遥感监测利用遥感进行水保监测其实质是利用遥感资料对各种地物(或水保监测对象)进行分类提取,进而确定各种地物的分布范围、变化情况以及面积大小。
则下一步现场监测将超标的塔基做为重点核实,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恢复办法和避免后续同类情况发生。
利用遥感进行水保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图1.4.1-1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流程图(1)针对项目要求,采用我国高分2号卫星影像数据,其分辨率为0.8米,满足该工程水保观测对象提取的精度。
图像采集范围,对于变电站采用施工范围各边外扩5公里;对于杆塔施工沿线采用宽5公里数据采集区。
数据采集频率,工程施工前采集一次,采集时间为开工前尽量靠近开工期,以便于反映开工前植被覆盖、地表组成物质、土地利用类型等情况;在施工期间,为每三个月采集影像资料一次;试运行期采集影像资料一次,时间尽量靠近验收时间且在验收之前,以便对水土保持恢复情况进行初步评价。
(2)图像处理高分影像获取后,首先要进行图像预处理。
包括影像辐射校正、影像几何校正、图像配准、图像镶嵌等一系列处理,保证影像完整、准确、统一。
处理后的图像定位精度确保最大不超过1米。
经过图像预处理后图像还要进行图像拉伸增强等处理,选取不同的波段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增加图像的识别率,为图像分类做好数据准备。
(3)建立图像比对库将经过图像处理后的数据,存入图像比对库。
在进行图像分类、图像解译时,不仅仅要用到本次采集的图像,还要使用前几次的的图像进行比对。
图像比对库一是提高监测对象的分类提取精度,二是建立遥感影像比对机制,每次采集完成新的影像后,都要与前面多期的影像比对,分析水土流失变化状况并形成比对分析报告。
(4)典型地物波谱测量,建立波谱库对于各种典型地物土壤、岩石、植被、塔材进行实地波谱测量,建立波谱数据库,为识别各种典型地物提供波谱依据。
(5)建立训练样本集根据经验目视,辨别各种地物,分析各种典型地物图像的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波谱特征等,结合不同时期的影像比对以及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建立训练样本集,作为提取各种典型地物的特征依据。
(6)图像分类识别根据建立的各种地物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对图像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精度未达到目标,修改分类参数,重新分类识别。
最后识别出各种典型地物。
(7)计算各类地物面积分类结果达到精度要求后,计算各类典型地物面积。
作为水保评价的依据。
(8)建立信息推送平台利用监测报告和手机APP 技术,建立遥感信息推送平台。
对于扰动面积超标的杆塔或变电站相关单位及时通知。
对于利用遥感进行间接提取的信息,遵循《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地表植被群落结构(乔、灌、草)可通过对高分遥感卫星数据进行监测、识别,根据乔、灌、草在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纹理和形状特征,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在遥感数据中进行识别。
植被监测信息中的植被覆盖度采用遥感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利用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项目区植被覆盖度。
公式如下:()()soil veg soil NDVI NDVI NDVI NDVI Fc --=式中:NDVI veg ——纯植被指数NDVI soil ——纯土壤的植被指数;NDVI——被求地块或像元点的植被指数。
首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进行大气校正和地形校正,计算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然后利用土地利用图和土壤图切割,提取每一单元内的NDVI ,针对每个单元计算NDVI 值的频率累积值,根据频率累积表,土种单元的内取频率为5%的NDVI 值为NDVI soil ;土地利用单元的内取频率为95%的NDVI 值为NDVI veg ;最后根据NDVI 、NDVI soil 和NDVI veg 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
1.4.2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包括:(1)在卫星遥感解译普查的基础上,对疑似目标进行现场核实,用以确定遥感解译的定性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