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1859-1952)在美国历史上的大转折年
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
在这一时期,城市化、工业化和移民激增等因素导致了美国社会结构、经济体系和文化风貌的深刻变革。
在这个充满变动和挑战的时代,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他的教育思想在美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
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一种以经验和实践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关系,使之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首先,约翰·杜威关注教育的目标。
在他看来,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全面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模式中强调单一知识的灌输式教育,而主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以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适应和实践所学。
其次,杜威关注教育的方法。
他主张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被视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因此,教育者应通过与学生互动和合作,以及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杜威还强调教育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他提倡通过实际经验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创造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三,杜威关注教育的社会意义。
他认为教育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民主。
在美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杜威批评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主张教育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公民。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人的思辨能力和价值观,使其具备批判思维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约翰·杜威

约翰.杜威 历历史史背背景景:: 杜杜威威所所处处的的时时代代,,则则是是自自由由资资本本主主义义向向垄垄断断资资本本主主义义过过渡渡的的时时代代,,寡寡头头资资本本凭凭借借其其垄垄断断地地位位损损害害了了公公众众的的利利益益。
如如果果继继续续实实行行自自由由放放任任的的经经济济政政策策,,那那么么对对垄垄断断资资本本加加以以约约束束的的企企图图就就不不可可能能实实现现了了。
在在这这样样的的历历史史背背景景下下,,杜杜威威提提出出了了公公私私领领域域问问题题实实际际上上蕴蕴含含着着约约束束垄垄断断资资本本的的意意涵涵 杜杜威威的的简简介介:: 约约翰翰··杜杜威威((J J o o h h n n D D e e w w e e y y ))((11885599年年1100月月2200日日--11995522年年66月月11日日)),,美美国国哲哲学学家家和和教教育育家家,,与与皮皮尔尔士士、、詹詹姆姆士士一一起起被被认认为为是是美美国国实实用用主主义义哲哲学学的的重重要要代代表表人人物物。
约约翰翰··杜杜威威是是实实用用主主义义的的集集大大成成者者。
他他的的著著作作很很多多,,涉涉及及科科学学、、艺艺术术、、宗宗教教伦伦理理、、政政治治、、教教育育、、社社会会学学、、历历史史学学和和经经济济学学诸诸方方面面,,使使实实用用主主义义成成为为美美国国特特有有的的文文化化现现象象。
主主要要著著作作:: 杜杜威威一一生生著著述述至至为为丰丰富富。
他他的的早早年年著著作作偏偏重重于于《《心心理理学学》》((11888877))及及《《应应用用心心理理学学》》((11888899)),,后后来来渐渐渐渐转转而而对对教教育育有有兴兴趣趣,,如如《《思思维维术术》》((11991100)),,《《民民本本主主义义与与教教育育》》((11991166)),,《《经经验验与与教教育育》》((11993388))。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

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美国人——杜威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进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之父”?又被誉为“美国十大伟人之一”和近代四大哲学家之一”?或被称为是“教师的教师”。
生平杜威出生於美国佛蒙特州的普通家庭里。
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4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84-1888,1890-189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188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哲学。
1894-1904年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1902-1904年还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1904-1930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教职。
还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美国哲学协会、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主席。
1896年他创立一所实验中学作为他教育理论的实验基地,并任该校校长。
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实践中学习。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
其教育理论强调个人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影响很大。
杜威曾经到世界许多地方演讲,宣扬他的想法,他曾经到过中国,印度访问,因此他的思想也影响著美国以外的地区。
1952年6月1日,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约翰-杜威因患肺炎病故,终年92岁。
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与教育》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做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
」这种「无目的论」的确使人不敢轻易接受。
必须记紧的是他在这儿说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会不能分割的,对他而言,特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反映的可说是一种美国精神----个体的发展本身已是最终的目的。
他说:「教育的自身并没有什麼目的。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1859-1952)在美国历史上的大转折年...

《儿童与课程》 杜威提出教育过程中哪个因 素最重要?是儿童呢,还是课程?他自己认为, “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 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 及构成各门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 在这里,杜威似乎是试图把“进步主义”和传统 主义之间的矛盾调和起来。可是杜威又明确地提 出:正在的解决粉尘是使教材心理化,教师所考 虑的不限于教材本身,而是要把教材作为与生长 中的经验相关的因素来考虑。他的结论是:“这 个问题是儿童的问题。”显然,照他看来,归根 到底,最重要的是儿童而不是课程。
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 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 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 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杜威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 本书选译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教育、哲学著作,按照发表 的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大体上反映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 各个方面和整个发展过程。
人们普遍承认,杜威是20世纪美国乃 至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因为他 确实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教 育领域引起了重要的变化。
美国教育学者罗恩曾这样指出:“未 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 像,他在前进中自私能够不通过杜威。” 我国教育史学者赵祥麟先生也曾指出: “只要旧学校里空洞的形式主义存在下去, 杜威的教育理论将依旧保持生命力,并继 续起作用。”
杜威于1859年生于美国阜蒙特州柏灵顿市。他1879年在阜 蒙特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和乡村小学教过书;1882年入新建的 霍布金大学研究哲学,1884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明尼达大学和 密执安大学讲授哲学。杜威教育活动和菱,主要是1894年到芝加 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以后开始的。1896年, 他创设了芝加哥实验栄(通常称为“杜威学校”),作为他的哲 学和教育理念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学校只存在了8年,于 1903年停办。据杜威自己的回忆,芝加哥的10年对于他的教育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我的教育信条》《学 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著作就是他在这个期间发表的。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其热忱的信徒对这些理论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在杜威临终前完成的一部篇幅不大的著作《经验和教育》(1938)中,他叙述了与其名称相关联的“进步教育”的一些发展和变化,并表达了他对进步教育的严重焦虚。
在社会科学的发展中,杜威的思想支持了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研究逻辑在其主要原则和特征上是可以被人类事务的研究所借鉴的,然而,尽管他认为社会科学能够而且应该作出对事实的客观描述,他也强调作为知识学科的社会科学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学科所选择研究的课题的重要性,依赖于社会科学家们不回避那些有争议的问题。他论证说,对社会的充分探索正象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一样,需要对外部条件的实验控制。因此,他坚信,消除反对一切社会计划的偏见,社会大大推动人类有关社会知识方面的发展。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文/程方平
约翰·杜威(1859—1952)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生于佛蒙特州的伯林顿。1884年获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密执安大学,直到1894年(除在明尼苏达大学的一年外),并于当年转到芝加哥大学任教。
芝加哥大学吸引杜威的原因是,那里有哲学与心理学系开设的教育学。他在芝加哥建立了一所实验中学,著有《学校与社会》(1899),并与简·亚当斯的赫尔下院过从甚密。在此期间,杜威在智能理论和其逻辑“工具主义”理论上展开了他的实用主义方法:他的论文《心理学方面的反射弧》发表于1896年,这篇论文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杜威及其同事和学生撰写的论文集《逻辑理论研究》于 1903年出版。威廉·詹姆斯盛赞这本书为实用主义哲学一—“芝加哥”学派的诞生敲响了晨钟。
杜威的介绍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字适之,徽州绩溪人。
对我们的影响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 的学者,
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 人物, 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蒋梦麟(1886年-1964年),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 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1] 。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在任北大校长期 间,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在教育主张上,蒋梦麟 认为教育的长远之 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
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
陶行知(1891年—1946年)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 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陶 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钱,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 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家
杜威
杜威生平
中文名:约翰· 杜威 外文名:John Dewey 国 籍:美国 出生日期:1859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1952年6月1日 职 业:哲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佛蒙特大学,霍普金 斯大学 主要成就: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品《哲学之改造》、《民 主与教育》等
•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 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如果说 皮尔士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实用主 义的真理观,那么,杜威则建造了实用主义的理论大厦。他 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 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诸方面,使实用主义成为美国特有的 文化现象。 •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 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 施,有其深远的影响 及无与伦比的贡献。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哲学家, 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 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 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他的思想,不仅 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 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 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 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 的。
有关杜威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杜威的知识点总结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功能主义心理学和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社会政治、民主和道德哲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杜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生平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后来移居康涅狄克州。
他曾在弗吉尼亚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哲学和心理学学位,并于188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在多所大学任教,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实验教育学,使得他成为了一位教育革新的先驱者。
杜威早年受到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影响,后来又受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心理学实验方法的影响。
他对于人类的智力和社会进步,以及科学方法的发展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这些思想都在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有所体现。
二、教育理论1.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使其在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杜威强调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倡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结合。
2. 经验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实践是教育的基础,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体验。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决,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3. 民主教育理论杜威认为,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和公民道德的重要工具,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对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学校应该是一个民主社会的缩影,学生应该参与学校的组织和管理,以此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民主意识。
三、心理学理论1. 功能主义心理学理论杜威是功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心理过程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心理功能的目的和作用,而不是其结构和机制。
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家--杜威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然而杜威认为学生从教师口中被动听来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抑制儿童的活力和阻碍儿童创造才能的发展。他以打仗做比喻:放弃正面攻击而采取迂回战术能减少军力的消耗。同样的道理,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应“从做中学”。做是根本;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依托。杜威提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从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理为根据。
3.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活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也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能有任何外加于生活和教育的目的。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因而也无最后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批评传统教育为儿童确定他们不理解和不需要的目的,把目的和手段分开;活动作为手段其价值取决于能否达到目的的要求,活动变成了苦役。然而,自由活动中出现的目的是与手段密切结合的。一项目的达到后,活动并不中止,已达到的前项活动目的成为下一活动目的的手段,如此交替进行,目的也是手段,手段也是目的。其实,在杜威心目中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为了纠正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杜威从事的教育改革事业始于1884年。他的事业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84~1894年的10年,当时他在密歇根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心理学和哲学。在实践中杜威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当时流行的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1894~1904年的10年是他改革教育的尝试阶段,当时他在芝加哥大学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1896年他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又称杜威学校,以他的哲学和心理学研究为根据进行教育创新。他把教师高谈阔论的课堂变为学生通过活动去获得知识的课堂,把学生静坐听讲的课堂变成儿童能随时移动位置进行活动的课堂。在此期间他根据自己的教改实践,发表了许多重要的教育论著。1904年后直到他1952年去世,是他事业的辉煌时期。1904~1930年杜威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他与一批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一起,铸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黄金时代。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部经典巨著标志着教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1930年他退休,改任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仍继续从事教育改革研究。杜威的主要著作除《民主主义与教育》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这些著作都有中译本,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与课程》 杜威提出教育过程中哪个因 素最重要?是儿童呢,还是课程?他自己认为, “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 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 及构成各门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 在这里,杜威似乎是试图把“进步主义”和传统 主义之间的矛盾调和起来。可是杜威又明确地提 出:正在的解决粉尘是使教材心理化,教师所考 虑的不限于教材本身,而是要把教材作为与生长 中的经验相关的因素来考虑。他的结论是:“这 个问题是儿童的问题。”显然,照他看来,归根 到底,最重要的是儿童而不是课程。
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 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 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 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者,杜威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 本书选译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教育、哲学著作,按照发表 的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大体上反映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 各个方面和整个发展过程。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1859-1952)在美 国历史上的大转折年代,认真思索了社会 对学校的挑战和需求,既批判了传统教育 的理论和方法,又主持芝加哥大学初等学 校的教育实验。在他自己漫长的教育生涯 中,杜威始终没有停止对“现代教育”的 探索,撰写了大量教育著作和论文,不仅 对西方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而且奠定了他作为西文教育大师的地位。
《芝加哥实验的理论》(1936)是杜威自己关于芝 加哥实验学校的回忆和总结。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要 在儿童当前的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来解决教材这个 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而且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
《〈教育资源的使用〉一书引言》(1952)是杜 威的最后一篇教育著作。在这里,杜威回顾了半个多世 纪以来他和进步教育运动的联系,并对这一运动究竟取 得什么成就作了一个估计。他认为,进步教育运动最广 泛、最显著的成就,是引起课堂生活富有意义的变化, 这具体地表现在对于生长中的儿童的需要有更多的认识, 师生关系变得“富有人性和民主化”了。不过他也指出, 这方面的成就还只是“气氛上的改变”,还没有真正地 深入和渗透到教育制度的基础里去。至于旧教育最根本 的“权威主义”,还以各种的形式存在着;把教学作为 “完全的师生协作的活动”,还多半是一个谈论的题目。
人们普遍承认,杜威是20世纪美国乃 至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因为他 确实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在教 育领域引起了重要的变化。
美国教育学者罗恩曾这样指出:“未 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威……可是很难想 像,他在前进中自私能够不通过杜威。” 我国教育史学者赵祥麟先生也曾指出: “只要旧学校里空洞的形式主义存在下去, 杜威的教育理论将依旧保持生命力,并继 续起作用。”
杜威退休后继续写作,直至1952年去世 为止。《我们怎样思维》《芝加哥实验的理 论》《经验与教育》《人的问题》是他这个 时期里的主要教育著作。美国进步教育运动 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从极盛走向衰落。 1955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的解体是一个 重要的标志。因此,杜威这个时期的著作的 一个特点,是他对手进步学校的一些看法和 为进步教育所作的种种辩护。
பைடு நூலகம்
《学校与社会》(1899)是杜威对芝加哥实验学校家 长和赞助人的几个演讲汇集成的一本小册子。许多人认为 这本书是他所有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本。杜威首先从美国 “工业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社会 生活的根本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这种变化来论述教 育上的一切问题。他要求学校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根 本改革。他主张把各种类型的作业(如纺织、烹饪等)、 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术、历史引进学校,使每个学校 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在他看来,如果每个学校都成 为他所设想的“雏形的社会”,儿童在其中受种种的熏陶 和感染,那么他所谓的“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 大社会”,就有了最可靠和最好的保证。在教学方法上, 他尖锐地抨击了传统课堂的那种方法,称之为“静听”学 校,很少给学生活动的余地。他说,很久以来,教育的重 心是教师、教科书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而不是儿童本身 的直接本能的活动。新学校把这个重心转移到儿童生活是 “哥白尼式的革命”。
杜威于1859年生于美国阜蒙特州柏灵顿市。他1879年在阜 蒙特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和乡村小学教过书;1882年入新建的 霍布金大学研究哲学,1884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在明尼达大学和 密执安大学讲授哲学。杜威教育活动和菱,主要是1894年到芝加 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以后开始的。1896年, 他创设了芝加哥实验栄(通常称为“杜威学校”),作为他的哲 学和教育理念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学校只存在了8年,于 1903年停办。据杜威自己的回忆,芝加哥的10年对于他的教育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我的教育信条》《学 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著作就是他在这个期间发表的。
ZseBHP84WIRv)FC7B4)B(CAbPwJzl mV+bEx8TN8oG9g97si)S% Ml3c* HtJCooU%+l4$uOzBDlB(pw+PrOwpaGureKvnu7xRf9So9tttKs$ug%UH96hl2c xK2XAnCsb6vx0Zg%I78rLWmEZtBt6W-nGAWf#!B4QV&kxglv9L$8E) kHMgzSls kf(7uL(Mh* vQ9rh5VP4pqd)pOl5hs kYhN 1QJ wC HA*F HQN2vEBuCF L+JdPP0laH Wu&$ti2nVkfPp$uZ kYy(oFIA4J v)XC - W7XU ovrC0LmoGk7tDtkerCah(jG$4r 3U&% xsudFD xBgCktu&15y3v+twD3rd*e* 0BHfsu(#)JzloKzq3awXf77Bvdgv1dyILmHfrfv7W) d#z#M 2Msu2!0)pKbZ yBoGY01P*LKTg+Pkc*UPeIxOBvdWPYK2w!GjneqG6h&nMf&t&WDD (73lbqTT yo(l* VUCnE4I$wU PTX4S- y2l!#9#!x%- wRHdtc$1mh% Ai8nYQ3vynS6sDBQAE9yK-SQWfe2* kuN XGRAuRRLSk-VtE-tImje#1r OQdZ vOrf(n7+Ta$QuWfD41N mm+)&L!aOC!ugQMOL* W%6$t6%nxOQ5prg#d+z-Ot5I8rC x%YrF CebyqsOiK!$m(9wZF8ERq+Zi8(OF7sh9arO4wqHhgY72qY+m$B4BsqY9pZ!HpuOs H!Lv+N M*OzaD5l55rl 6&b9Q$kS%G* x6h&ZHc* yS9bYkETzK(n*l TcROyc61%V0#zqx0T)DPNTrtFK71WR42&)4% XD Wr- ogrDwYx4rbpuVSCr GrtKAR 7drg-Cd9aCc CF1)n8kPqAc54A$GVGXV7ftfAZns ) x+LNr $4GIIXU vW7( WfzLvWUY9w2C wblpCe6S%5*f8g7jVmBm8mc H0n$AJ bOQoNrr yBgaoYTqbe3nG3RCE#aD) m6H *as3G$EKxbx7H2$u$EWcaKsbLK#4)o%vJj5VnDIWrEKG)Nzrc L6QKYv wzh+ 02HTKB+%4! m(iEPtSrdL2HgORtv#amb59ZrZoebPWufumR4woKdmz Cf4fCZ ij m*g WrSEIU yQjJRbuQ3LQBAOT C(R!mGeG75R7h$J N0XtyGb(M7(+ A!#OJ*#NJ yyEy-VLo*u!FRV!Pw%r m0$Shbknysltogw) kdk kM yb(a#69p9o!q$+pN1b&paeRLSKj8n1-l lJ7VkU!Wv2Ag-t8AG4X7w) -FqfMy1jTbVXeWESY+&r7H78!MQnO9Kph4C415AD xB)3shLsl NC5#9%C yU 5$rb+!Thcd93c4Do+ R!!LLVrgdEdQoQ#RHSpOfC el3#FR V)#Z yS#qe#F1&3i6QDs!nF&&LGaSZtbIi x) Xnfh9V%&6L%5ufO9U%SF Vh&G- KEBT#hDG3Z*5y0C)+YWs2Gdbpl&bNc5k kqs%7ArZ*!XE8VZ DoQA83bHBz- i$N kl4MMoyAwSrO+3eVPTRbfoi UKH5Q4oWSt1!flsRHg$Z7VvSz6jVCD vDLTI4LWnErM4z ks7H HaUQG0K7%z 3*eQ(&jH6VpZzuC kb8HYm0I2CGjj U*iJ w+3v5i9tm6AfjuuwDF U wXbOQzhhR 0l#zGLt$ChlB152JpSRszT!P)A&seB9%+eHSYgeBSHEs MZb% 5AyG2r yAj9aFGl w&!QcFQ7i4G!PGV%lGDF6QSt)LSCf6ssoA9yV62fsdVdY7MS&3-uuMOJZ A+FC u$K$!07( yT*D um#bg8vi vXnb%qEWpQjfOe$)U6gD%&PuZj*r wyhx$kpZ Cat5$H*Lzd0pI3D0BLUX0C 39#adxJWpL)*c)e+JGBN*h&dEx$1-UF VVTsQ6QINQ -P711%z+lS5)aNoXC8Iluj31xJUc4S7dR-i W*GGhb%N yYB7H wiax+u%qrZ5yLcd$QGnc4H + WaRX9zCRd-&UfWee#2gxtoyt3O6-ohuaLf6C WbHnd* muD WyKqCp#9y9zOXn#!r3iri$7%Pd1V-U CfI9cXpQ2C22H8FB2#hK4SE#!d2V51s&60B%umYjYI)sJ u) W!2UD vtlE( zJi% mjnNLOU2xLU o9w5&OOtT kEnh2LGtSuKVST-X+haAapQgHF$mErCRSnd5Q&9MyVF y6o4IBJ8T #9( yZ8QgnQi#AR1rPYEezA4Jah8SU0jtq WkjJdH UqZx0mO%N U%Ym4XpsM ()2nKc 01B$H WEWV5j)6bq3w5Brq$1DEl35BX30Rz&kIbytOsKj uV*CfR GbLoym8q#Z5DBi13Yy4ovCPf7puG)% x+IV$BJ7% yqO( WI$k+ %b4+Pz!STJil ml&D v1F yxcU 6oUN n&S59eCr0UYpwVyPJ3FRR #q(ER9HNb* 2!*L)n6(j!cdc989R5r)7FOhH sC1Yts 2IrGza4iB12VFWgZ4U4l9#)D+r3oqL$FwHJ21jMl xebthE6Y$G(s*Cqe*65!5I&7#+eh#VVG*EfLHN yBq2N wKXU 5wNLYWnpj3SDOL1vJ*0f)6U w$wo+ mH6Ik mA29us12dhGF xzAsqbAbJ98K)3#2gUN0fru(5BuR9Fj( $X38WUfR5(oqqETB6m1RSg&D!VY)uxppPS$%Bz(3FM C k4$wQFNOI -*695x!1wZP0JDq&pvG70MObie)j F(EK1d6z7O0TQJji5+fpKN$Q+rLZ zC weaYvBvmr8n%n!1nQzj Gq9jQIV$910YcuF&PeJ ksg49N v8A82-ftPt16Dp3F yD-5&ef+XAM VPBH y60ou(bH5AXj CI(MEoSD xhIpdYtZgKI!mgWM)7e) U W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