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2014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

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 扩大和缩小。
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由膈肌舒缩活动为主引起的以腹壁起伏为 主要表现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
由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引起的以胸壁起伏 为主要表现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呼吸的调节
呼吸运动是通过神经和化学途径进行 调节以维持血液中O2、CO2、H+ 的正常 浓度。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重点
生命体征测量 病情观察及处理 操作注意要点 绘制体温单
一、生命体征测量
目的:
观察和测量生命体征 为诊断提供依据
生命活动的内容
体温 呼吸 脉搏 血压
体温
人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就是体温。 可分为:体表温度
呼吸全过程
空 气
呼 吸 道
O2 肺
泡 CO2
肺毛 细血 管
肺通气
肺Hale Waihona Puke 气外呼吸肺 静 脉
左 心
肺 动 脉
右 心
动
脉
O2
毛细 组织
血管 CO2 细胞 静
脉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呼吸过程
是由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环节构成,即 外呼吸、气体运输及内呼吸。 外呼吸:是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 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是指通过血液循环将氧由肺运送至 组织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运送至肺。 内呼吸:也称组织呼吸,是指血液与组织之间的 气体交换。
呼吸的调节
包括: 中枢性神经调节 化学性调节 反射性调节
正常的呼吸
在安静状态下,呼吸节律规则,频率 与深浅度均匀平稳,呼吸无声且不费 力。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
各年龄段儿童的生命体征正常范围如下:
1. 婴儿(0-12个月):
- 呼吸频率:每分钟30-6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100-160次
- 血压:收缩压在60-90mmHg,舒张压在30-60mmHg - 体温:36.5-37.5℃
2. 幼儿(1-3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24-4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90-150次
- 血压:收缩压在80-105mmHg,舒张压在50-70mmHg - 体温:36.5-37.5℃
3. 学龄前儿童(3-6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20-30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80-120次
- 血压:收缩压在85-105mmHg,舒张压在55-70mmHg - 体温:36.5-37.5℃
4. 学龄儿童(6-12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18-25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70-110次
- 血压:收缩压在90-110mmHg,舒张压在60-75mmHg - 体温:36.5-37.5℃
5. 青春期儿童(12-18岁):
- 呼吸频率:每分钟12-22次(非紧张状态)
- 心率:每分钟60-100次
- 血压:收缩压在100-120mmHg,舒张压在60-80mmHg
- 体温:36.5-37.5℃
这些数值仅为参考范围,每个孩子的体质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疑问或异常情况,请咨询医生。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

具体要求
9. 体重:新入院患儿应测体重,住院期间每周测量体重 一次,记录在当日相应栏内。因病情限制不能测体重 者,在体重栏内填写“卧床”等。 10. 患儿因外出进行诊疗活动以及请假或拒绝等原因未 测常规体温的,应交下一班护士补测并记录。当日未 补测体温,应据实注明“外出”、 “拒测”、等,之 间不连线。外出和拒测者,在35℃以下纵向注明“外 出”、 “拒测”。
影响体温的因素
昼夜差异 年龄 性别 饮食 运动 情绪 其它
部位 口温 腋温 肛温
小儿体温正常值 年龄 正常值 年长儿 37℃ 幼 儿 36~37℃ 小婴儿 36.5~37.5℃
异常体温及处理
体温升高 体温过低
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可分为两类:发热、过热。 发热:根据致热源的性质的来源不同,可 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类, 感染性发热较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引起。 过热:体温调节系统失去调控或发生调节 障碍所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病人准备
评估: 核对、自我介绍、解释、取得 病人 合作。 取舒适体位 。
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盛有:消毒体温计、纱布两 块、血压计、听诊器、弯盘、记录本、
笔。
操作步骤
1. 携用物置床旁,对床号、姓名,向 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取舒适 体位。
操作步骤
2. 测体温: 掀开被子少许,松衣扣,纱布擦 干 腋窝,放置体温表于腋窝,屈臂过胸夹紧, 盖好被子;告知病人夹5-7分钟,取出体温表, 用纱布擦拭,读数,告知病人结果,记录。
小儿生命体征测量及病情观察
重点
生命体征测量
病情观察及处理
操作注意要点
绘制体温单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

儿童生命体征的正常值范围表儿童的生命体征是评估他们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了解儿童的正常生命体征范围对于及早发现健康问题、预防疾病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以下是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命体征正常值范围表:1. 体温:- 新生儿(0-1个月):36.5摄氏度-37.5摄氏度- 1个月至1岁:36.4摄氏度-37.2摄氏度- 1岁至3岁:36.1摄氏度-37.1摄氏度- 3岁至6岁:35.8摄氏度-37.0摄氏度- 6岁至12岁:35.5摄氏度-36.8摄氏度2. 心率:- 新生儿(0-1个月):100-160次/分钟- 1个月至1岁:90-160次/分钟- 1岁至3岁:80-150次/分钟- 3岁至6岁:75-120次/分钟- 6岁至12岁:70-110次/分钟3. 呼吸频率:- 新生儿(0-1个月):30-60次/分钟- 1个月至1岁:24-30次/分钟- 1岁至3岁:22-30次/分钟- 3岁至6岁:20-26次/分钟- 6岁至12岁:18-24次/分钟4. 血压:- 新生儿(0-1个月):收缩压70-85毫米汞柱,舒张压30-60毫米汞柱- 1个月至1岁:收缩压75-95毫米汞柱,舒张压35-65毫米汞柱- 1岁至3岁:收缩压80-105毫米汞柱,舒张压45-70毫米汞柱- 3岁至6岁:收缩压85-105毫米汞柱,舒张压50-70毫米汞柱- 6岁至12岁:收缩压90-110毫米汞柱,舒张压55-80毫米汞柱请注意,以上数值仅为一般范围,每个儿童的生命体征可能因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体差异而略有不同。
如果您的孩子的生命体征超出以上范围或存在任何不寻常的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定期检查和观察儿童的生命体征对于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值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儿科药物剂量计算1、按体重计算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1、通畅呼吸道(airway,A)2、人工呼吸(breathing,B)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4、药物治疗(drug,D)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 (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

.
9
体温测量
• 口温 ⑴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 ⑵闭紧口鼻,用鼻呼吸。 ⑶测量时间:3分钟。
.
10
体温测量
• 腋温 ⑴擦干汗液,放于腋窝处。 ⑵紧贴皮肤,曲臂过胸,加紧。 ⑶测量时间:5~10分钟。
.
11
体温测量
• 肛温 ⑴卧位:侧卧、俯卧、屈膝仰
卧位。 ⑵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
3~4cm。 ⑶测量时间:3分钟。
• 4 酒精及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
.
7
⑵ 将体温计汞柱用手或离心 机甩至 35.0 ℃ 以下 。
.
8
体温计的校对方法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 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 40℃ 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检查,凡误差 0.2℃以上、水银柱自动下降 玻璃管有裂缝的不能再使用,合格的体温计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
.
15
• 体温过低 • 轻度:32~35℃ • 中度:30~32℃ • 重度:30℃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 致死温度:23~25℃
.
16
脉搏及呼吸测量
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
年龄
呼吸
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岁
30~40
110~130
1~3岁
25~30
100~120
4~7岁
.
4
体温测量
1.体温计种类与构造 (1)水银体温计 (2)电子体温计 (3)可弃式体温计 (4)感温胶片 (5)其他 远红外测温仪、报警体温计
.
5
.
6
• 2.体温计的消毒(水银体温计)
• 1)体温计及体温计盒应每周集中清洁消毒两次,遇有污染应随 时消毒;传染病人应设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

四大生命体征正常值
四大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其正常值如下:
1. 体温:正常体温范围约为36.1-37.2摄氏度(97-99华氏度)。
2. 脉搏:成年人的正常脉搏范围为60-100次/分钟。
但是,孩
子的脉搏可以稍快一些,而老年人的脉搏则可能较慢一些。
3. 呼吸:成年人的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然而,新
生儿和儿童的呼吸频率可能会更高。
4. 血压:正常血压通常被定义为收缩压(高压)为120毫米汞柱(mmHg)以下,舒张压(低压)为80毫米汞柱以下。
但是,血压的正常范围会因个体差异和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

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1. 介绍小儿的呼吸和脉搏是评估其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小儿的呼吸和脉搏正常值范围,有助于医生、护士和家长判断小儿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以及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本文将提供一个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表,包含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值范围,并对每个年龄段进行详细说明。
2. 呼吸正常值0-12个月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里,新生婴儿的呼吸速率可能会较高,通常在每分钟40-60次之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速率会逐渐降低到更接近成人水平。
1个月至1岁的婴儿的正常呼吸速率范围为每分钟30-60次。
这个范围内的数值都可以被认为是正常的。
1-2岁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的呼吸速率进一步降低,正常范围为每分钟24-40次。
3-5岁3-5岁的儿童的呼吸速率应该在每分钟22-34次之间。
6-12岁6-12岁的儿童的正常呼吸速率范围为每分钟18-30次。
13岁及以上从13岁开始,孩子们的呼吸速率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因此,13岁及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呼吸速率应该在每分钟12-20次之间。
3. 脉搏正常值脉搏是指心脏收缩时产生的血液波动在动脉中传播所产生的搏动。
通过测量脉搏,我们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液供应情况。
0-2个月出生后的前几天里,新生儿的脉搏可能会较高,通常在每分钟100-160次之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脉搏逐渐趋于稳定。
1个月至2个月大婴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100-150次。
3个月至2岁3个月至2岁幼儿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90-150次。
3-4岁3-4岁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80-140次。
5-6岁5-6岁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75-130次。
7-9岁7-9岁儿童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70-120次。
10岁及以上从10岁开始,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脉搏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因此,10岁及以上的孩子们的正常脉搏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4. 结论通过了解小儿不同年龄段的呼吸和脉搏正常值范围,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年龄期儿童生命体征正常参考值
血压及尿量的正常值(mmHg)mmHg=kPa×7.5
儿科药物剂量计算
1、按体重计算
每日(次)剂量=病儿体重(kg)×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要药量。
2、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小儿的体表面积(m2)=(体重kg-30) ×0.02+1.05
小儿心肺复苏ABCDEFGH
1、通畅呼吸道(airway,A)
2、人工呼吸(breathing,B)
3、人工循环(circulation,C)
4、药物治疗(drug,D)
肾上腺素的使用:首剂仍采用标准剂量,即1:10000肾上腺素,静脉给药,每次0.1ml/kg (0.01mg/kg),气管内给药为0.1mg/kg(1:1000也为0.1ml/kg),3~5分钟后若无效给大剂量肾上腺素,任何通道给药均为0.1~0.2mg/kg(1:1000稀释)。
2~3次后若无效,可持续静点肾上腺素,速度为20ug/kg.min,直到心跳恢复,然后减量至0.1~1ug/kg.min,此法对维持心压有利。
注意肾上腺素引起复苏后的高血压和快速心律失常,使用后需严密监护;肾上腺素不能加于碱性液内;酸中毒及低氧血症可使作用减弱。
阿托品的使用: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有一定的作用。
剂量每次0.01~0.1mg/kg,静脉注射,5分钟1次,最大剂量每次1mg,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加大剂量。
利多卡因的使用:用于缺血缺氧,严重酸中毒和心肌本身病变所致室颤、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速。
用药首次剂量均为1mg/kg,加5%GS10ml稀释后静推,气管内用药要加蒸馏水稀释至3~5ml。
因半衰期短,必要时5~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总量不超过5mg/kg。
也可于首次给药后,以20~50u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维持。
甘露醇的使用:复苏后常规使用,用量每次0.5~1g/kg。
第一日4~6小时用药1次,此后酌情给予。
低血糖的处理:新生儿给10%GS2.5 ml/kg静推,儿童25%GS 1ml/kg静推。
5、心电图(EKG,E)
6、除颤(defibrilillation,F)
7、作好记录(good record,G)
8、低温(hypothermia,H):保持正常体温或实行亚低温(34℃~36℃),重视头部局部降温,可戴冰帽将头置于冰槽中使头温降至32℃左右,重症患儿降温要持续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