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L)

Ig亲和力成熟中抗原对受体结构多样性B细胞克隆的选择
Ig亲和力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 当大量抗原被清除,或再次免疫应答时,表达高 亲和力BCR的B细胞克隆会会优先结合抗原并得 到扩增,最终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称为抗体亲 和力成熟。
Ig的类别转换(class switching)
(40)
(25)
(4)
浆细胞的形成
又称抗体形成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大部分迁入骨髓,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产生抗体; 表 面 不 再 表 达 BCR 和 MHCⅡ 类 分 子 , 不 能 再 与
抗原起反应,也失去了与Th相互作用的能力。
浆细胞
记忆B细胞的产生(memory B cell, Bm)
B细胞经由BCR特异性识别抗原 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作为APC将外源性Ag肽-MHC-Ⅱ类分子复 合物提呈给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识别。
BCR识别的抗原无需经APC的加工和处理,也 无MHC限制性。
B细胞如何获得活化?
二、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细胞因子的作用
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
BCR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表位,启动第一信号; 第一信号经由Igα/Igβ传导入胞内; 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复合物)提高
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加强B细胞活化信 号的传导。
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途径
BCR交联
活化酪氨酸激酶(Blk、Fyn或Lyn) Igα/Igβ胞质区ITAM磷酸化 Syk被募集并活化
具有高度重复的结构(抗原表位),使B细胞的 mIg广泛交联而被激活,但过度交联会使B细胞 出现耐受。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一、单项选择1.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时,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 抗体产生的潜伏期短B. 抗体亲和力低C. 抗体维持时间短D. 以IgM抗体为主E. 刺激的抗原与初次不同2. 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下列哪种免疫细胞所介导: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吞噬细胞E. 上皮细胞3. 下述哪项不是记忆性B细胞的特点:A. 大小与静止B细胞相仿B. 可持续分泌高水平IgC. CD27+D. 再次与相同抗原相遇时可迅速活化并分泌大量IgE. 存活时间较长4. B细胞对以下哪种抗原的应答需要T细胞辅助:A. 白喉毒素B. 脂多糖C. 荚膜多糖D. 金黄色葡萄球肠毒素(SEA)E. 以上都不是5. 下列哪种描述不是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DA. 潜伏期短B. 抗体浓度增加快,快速到达平台期C. 抗体维持时间长D. 抗体水平持续很低E. 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6. 与体液免疫应答无关的是:A. 中和作用B. 调理作用C. Fas/FasL途径杀伤肿瘤细胞D. ADCCE. 参与补体的溶细胞作用7. 关于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哪项是错误的?A.对TD-Ag的应答可以产生记忆细胞B.亲和力成熟需要有抗原的诱导C.体细胞高频突变发生于中枢免疫器官D.浆细胞是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之一E.发生Ig类别转换的遗传学基础是同一V区基因与不同重链C区基因的重排8. 可产生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B1 细胞B.γδT细胞C.αβT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9. 能特异性识别结合APC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淋巴细胞是A.γδT细胞B.B1细胞C.B2细胞D.αβT细胞E.NK细胞10.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是A.经遗传获得B.包括物理屏障和化学屏障作用C.无针对病原体的特异性D.感染早期迅速发挥作用E.可产生免疫记忆11.适应性免疫应答所不具备的特点是A.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B.具有再次应答的能力C.无需抗原激发D.T/B细胞库具有高度异质性E.精确区分“自身”和“非己”12. 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 CD40B. BCRC.CD19D. CD21E.Igα/Igβ13.关于B细胞表面同时表达的IgM和Ig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具有相同的重链和不同的轻链B.除CH区外其余相同C.除VH区外其余相同D. 具有不同VH和VL区E. 具有不同的CH和CL区14. 对B细胞内化抗原描述错误的是:A. 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是抗原与BCR结合后产生B. 只有产生了第一信号,B细胞才能内化抗原C. 内化的抗原可经MHC I类分子途径提呈D. 内化的抗原可经MHC II类分子途径提呈E. 抗原信息提呈给抗原特异性Th细胞15. 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A. 具有MHC I类分子限制性B. 具有MHC II类分子限制性C.没有MHC限制性D. 需要细胞因子E. 通过CD3传递抗原信号16. 细胞间相互作用不受MHC限制的是:A. NK细胞与靶细胞B. CTL细胞与靶细胞C. Th细胞与B细胞D. 巨噬细胞与Th细胞E. 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17. B细胞表面传递特异性抗原信号的分子是A. mIgB. MHC 分子C. CD4D. CD3E.Igα/Igβ18. 对Igα/Igβ描述错误的是:A.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B. 胞浆区有ITAMC.可传导B细胞第一活化信号入胞D. 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E. 能与抗原非特异性结合19. B细胞表面能结合C3d的分子是A. CD19B. CD81C. CD21D. BCRE. MHC 分子20. 以下CD分子中与B细胞活化有关的是:A. CD2B. CD3C. CD4D. CD21E. CD821. B细胞不表达的分子是A. C3d受体B. CD2C. I类MHC分子D. II类MHC分子E.CD1922. 对B细胞活化共受体描述正确的是:A. 是由CD19与CD21、CD81以非共价键形式组成的复合物B. CD21可与C3d结合,但不能转导信号C.信号由CD19传向胞内可加强BCR复合物传导的信号D. 上列A和B两项E. 上列A、B和C三项23. Th细胞活化静止B细胞主要靠下列哪两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 B7和CD28B. B7和CTLA-4C. CD40L和CD40D. CD4和MHC II 类分子E. ICAM 和LFA-124. 作为抗原提呈细胞,B细胞通过下列哪种分子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A. CD28B. CD40C. CD40LD. B7E. MHC II类分子25. 下列哪种细胞高表达CD40LA. B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静止的T细胞D. 活化的CD4+ T细胞E. 巨噬细胞26. T细胞辅助抗原特异性B细胞是在A. 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和生发中心B. 骨髓C. 胸腺D. 皮肤E. 粘膜27. 关于体细胞高频突变,错误的说法是A. 发生在V区基因B. 增加了抗体的多样性C. 在抗原诱导下发生D. 发生在生发中心E. 与抗体亲和力成熟无关28. 可直接调节Ig类别转换的细胞是A. Th细胞B. Tc细胞C.NK细胞D. B细胞E. 中性粒细胞29.发生类别转换前,B细胞表达A. IgAB. IgEC. IgM和IgDD. IgGE. IgG和IgD30. 浆细胞A. 能分泌抗体B. 来源于T细胞C. 发育为B细胞D. 分泌大量IFN-γE. 具有细胞毒作用31. 关于记忆性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生发中心形成B. 与静息B细胞的大小相似C. 合成大量IgD. 接触同一抗原可迅速活化E. 介导B细胞的再次免疫32. 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 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肥大细胞E. NK细胞33. 关于TI抗原描述错误的是:A. 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B. 如某些细菌多糖及脂多糖C. 能在无胸腺鼠诱导Ab应答D. 能刺激初始B细胞E. 可诱导T细胞应答34. 对TI-1抗原描述错误的是A. 又称B细胞丝裂原B. 高浓度时多克隆活化B细胞C. 低浓度时激活抗原特异性B细胞D. 诱导B细胞应答比TD抗原早E. 可诱导产生记忆性B细胞35. TI-1抗原单独不足以诱导A. 抗体亲和力成熟B. Ig类别转换C. 记忆B细胞形成D. 上列A和B两项E. 上列A、B和C三项36. 对TI-2原描述错误的是A. 多为细菌胞壁与夹膜多糖B. 有高度重复序列C. 可激活不成熟B细胞D. 抗原表位密度太低不足以激活B细胞E. 抗原表位密度太高可使B细胞无应答37. 对TI-2抗原发生应答的主要细胞是A. 记忆性B细胞B. 前B细胞C. 不成熟B细胞D.B-1细胞E. T细胞38. 关于TI-2抗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具有重复序列B. 仅能激活成熟的B细胞C. 主要应答细胞是B1细胞D. 能诱导婴幼儿抗体应答E. 无需Th细胞辅助39. 不能诱导婴幼儿产生有效抗体应答的是A. TI-1抗原B. TI-2抗原C. TD抗原D. 上列A和B两项E. 上列A、B和C三项40. Th细胞辅助抗体产生A. 依靠T细胞识别结合于BCR的完整抗原B. 依靠T细胞识别经APC细胞处理、提呈的抗原C. 涉及B细胞上的MHC I类分子D. 可发生于经X-线照射的小鼠E. 发生在对LPS的应答过程中41. 在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中,Th细胞在下列哪项不发挥作用:A. 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B细胞的活化 C. 生发中心的形成D. Ig类别转换E. 抗体亲和力成熟42. 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h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B. 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C. TI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的辅助D. 应答早期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E. Ig的类别转换需要Th细胞的辅助43.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被动转移特异性体液免疫A. 抗体B. IL-2C. TNFD. T细胞E. IL-144.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 细胞在骨髓内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 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D. 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E. 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45. TD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产生免疫应答的细胞为B1细胞B. 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C. 可形成记忆性细胞D. 可直接诱导T、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E. 只诱导细胞免疫应答46. 关于再次应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再次应答较初次应答的潜伏期短B. 抗体浓度增加快C. 抗体维持时间长D. 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大E. 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IgG抗体47. 初次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IgGB. IgMC. IgED. IgDE. IgA48. B细胞介导的再次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A. 抗原的化学性质B. 再次接触的抗原量C. 两次抗原刺激的间隔长短D. 抗原进入体内的方式E. 抗原分子量大小49. 对体液免疫再次应答Ab产生描述有误的是A. 再次接受较少量相同Ag刺激即可诱发B. 潜伏期大约为初次应答时的一半C. 达平台期快,平台高且时间长D. 主要为IgG,亲和力高且较均一E. 下降期短或无50. 再次免疫应答是基于A. 记忆性细胞活化B. 补体激活C. 肥大细胞脱颗粒D.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E.NK细胞的杀伤作用51. 造成抗体多样性的机制不包括:A.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B.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C. 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D. 重链和轻链间的组装E. 抗体亲和力成熟52. 编码Ig重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是A. V、D、J片段B. V、J片段C. D、J片段D. C片段E. S区53. 关于体细胞高频体突变,错误的说法是A. 发生于已完成V基因重排的B细胞B. 发生在抗原刺激后外周淋巴器官生发中心的B细胞C. 突变的主要方式是点突变D. 能增加抗体的多样性E. 与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无关54. B细胞区别于T细胞的特征是A. 可被美洲商陆(PWM)激活B. 表达膜型Ig直接识别抗原C. 表达CD3分子D. 属于淋巴细胞E. 可分化为记忆性细胞55. 关于T 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对TD-Ag的应答都产生记忆性细胞B. 均产生效应产物C. 效应产物的作用都是特异性的D. 都能形成免疫耐受E. 对TD-Ag的应答均需T细胞的参与二、不定项选择1. 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 浆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B. 所有B-1细胞活化都必须有双信号C. 对TD抗原的应答不需Th细胞参加D. Th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E. 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快,效价高2. Ig同种型转换:A. 在抗原诱导下发生B. 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调节C. IgV区不变D. IgC区不变E. IgV区和IgC区均改变3. Igα/Igβ的主要功能是:A.转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B.转导抗原与TCR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C.参与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转导D.作为协同刺激分子促进淋巴细胞活化E.T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4. T细胞辅助B细胞是在:A. 淋巴组织的B细胞区B. 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C. 脂筏D. 外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E. 冠状带5. 对TD-Ag的免疫应答过程包括:A.APC对抗原的摄取、处理和提呈B.T、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D.T、B细胞的活化、分化、增殖E.效应细胞与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6. 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有:A. APCB. NK细胞C. B细胞D. T细胞E. 中性粒细胞三、名词解释1. Ig亲和力成熟2. Ig的类别转换3. 再次应答4. 亲和力5. 亲合力四、简答与论述1. Th细胞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有何作用?2. 体液免疫应答中的再次应答和初次应答有何不同?3. 抗体的多样性是怎样形成的?。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相应的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终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体液,发挥免疫效应。
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故此过程也称为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依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对T细胞依赖抗原(TD-Ag)的免疫应答和对T细胞非依赖抗原(TI-Ag)的免疫应答。
在应答过程中,前者需要Th细胞的辅助,后者不需要。
第一节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BCR是B细胞识别特异性抗原的受体。
BCR识别抗原对B细胞的激活有两个相关联的作用:BCR特异性结合抗原,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内化BCR所结合的抗原,并对抗原进行加工,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peptide-MHCⅡcomplex,pMHC),提呈给抗原特异性Th识别,Th活化后通过表达的CD40L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BCR对抗原的识别与TCR识别抗原不同:①BCR不仅能识别蛋白质抗原,还能识别多肽、核酸、多糖类、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类抗原;②BCR能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或识别抗原降解所暴露表位的空间构象;③BCR对抗原的识别不需APC的加工和提呈,亦无MHC限制性。
二、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与T细胞相似,B细胞活化也需要双信号:特异性抗原提供第一信号启动B细胞活化,而共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使B细胞完全活化。
B细胞活化后的信号转导途径也与T细胞相似。
(一)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又称抗原刺激信号,由BCR-CD79a/b (BCR-Igα/β)和CD19/CD21/CD81共同传递。
1. BCR-CD79a/b信号BCR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即启动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但由于BCR重链胞质区短,自身不能传递信号,故需经BCR复合物中的CD79a/b将信号转入B细胞内,与CD3类似,CD79a/b胞质区亦存在ITAM。
第13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加工、处理
抗原肽+MHC II
温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张丽 芳
CD4+T细胞
BCR交联介导信号的转导途径
Ag
BCR-Igα/Igβ,辅助受体交联
Igα/Igβ相关的酪氨酸激酶(Btk/fyn/Lyn)激活
Igα/Igβ胞浆段ITAM磷酸化,募集Syk
启动抗原识别信号
PLC-r活化途径
MAP激酶途径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 浆细胞, 产生抗体所致的特异性 免疫效应。
温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张丽 芳
(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TD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 (1)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2)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 (3) B细胞的的增殖和终末分化 (4)TD抗原诱导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温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张丽 芳
靶 细 胞
ADCC
(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
温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张丽 芳
谢谢
温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张丽 芳
抗原
温州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张丽 芳
B 细胞扩增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识
TD-Ag
别
阶
段
BCR特异结合Ag (第1信号)
CD40----CD40L (第2信号)
APC摄取、处理
提呈Ag肽-MHC II (第1信号)
CD28-----B7
(第2信号)
双信号 CK
活
B活化
Th活化
化
增 殖
B增殖、分化
第二信号
浆细胞 抗体
CD4
B细胞
MHC -II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简答题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简答题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哈!你想啊,这免疫系统就好比咱身体的一支强大军队,B 细胞呢,就是其中特别厉害的一支部队哟!
当病原体啥的入侵咱身体啦,这就像敌人来犯一样。
B 细胞这时候就得行动起来呀!首先呢,抗原得进入体内,B 细胞上的受体就像小侦探一样,能识别到这些抗原呢。
这就好比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子就发现了那个坏家伙,厉害吧!
然后呢,B 细胞被激活啦,就像战士们被鼓舞了士气一样,准备大干一场!被激活的 B 细胞开始增殖分化,这就像一个团队不断壮大,分成好多小组去执行不同的任务。
接着呀,一部分 B 细胞分化成了浆细胞。
浆细胞你可别小瞧,它们那可是能产生抗体的哟!抗体就像是精确制导的武器,专门去对付那些病原体。
这不就相当于给敌人贴上了标签,让免疫系统其他的小伙伴们能更好地找到它们并消灭它们嘛!
还有一部分 B 细胞呢,会变成记忆 B 细胞。
这记忆 B 细胞可重要啦,就像给身体留了个底儿似的。
下次再有同样的病原体来侵犯,它们就能迅速反应,快速调动起来,让身体更快地做出应对,这不是很棒嘛!
你说这免疫系统多神奇呀!B 细胞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那真是不可或缺呢。
就好像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零部件都得好好工作,才能让整个机器正常运转呀!咱可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让免疫系统时刻保持强大,这样才能抵御那些坏家伙的入侵呀!
你想想看,如果没有 B 细胞这么厉害的角色,那我们的身体得多么容易被病原体欺负呀!所以呀,了解了这个过程,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健康,好好保护我们身体里的这些“小战士”们呢?它们可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在努力战斗着呀!咱也得给它们加加油,让它们更有干劲儿不是!。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每个B细胞开始时一般均表达IgM,在免 疫应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随后可表达 IgG、 IgA、或IgE,而其Ig V区不发生改 变,这种V区相同而Ig类别发生变化的过 程称为Ig的类别转换或同种型转换。 机制: Ig基因二次重排。
(二)Ig的类别转换
40
Ig的类别转换在抗原诱导下发生,而Th 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则直接调节Ig 类别的转换。
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 B1细胞:CD5阳性 • B2细胞:CD5阴性
4 4
B-1细胞
CD5+, sIgM+, sIgD-;
固有免疫细胞;
活化不依赖Th的帮助; B-1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48h即可产生产生IgM、 IgA为主的抗体,参与抗细菌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 可产生自身抗体;
(一)第一信号
1、BCR识别抗原, Igа和Igβ传递信 号: 其ITAM活化, 招募Syk,活化信 号转导的级联反 应。
16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没有Th 细胞的帮助 IFN-γ, IL-4, IL-5
B 第1信号
活性封闭
B 第1信号 BCR /抗原 第2信号 CD40/CD40L
Th
活化
17
三、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 被TD抗原诱导活化的B细胞迅速进入细 胞周期,大量增殖,并进一步分化,最 终形成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在B细胞激活、增殖与终末分化过程中, 均需Th细胞的辅助。 活化的Th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作 用于B细胞。不同的细胞因子在诱导B细 胞的增殖、分化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需要 需要 体液+细胞免疫 IgG等各类型Ig 有 不需要 不需要 体液免疫 只有IgM 无
医学免疫学13章体液免疫应答精品PPT课件

D V J Cm1 Cm2 Cm3 Cm4
AAA Cd1
Cd2 Cd3
RNA cleaved and polyadenylated at pA1
V D J Cm IgM mRNA
D V J Cm1 Cm2 Cm3 Cm4
Cd1
pA1
Cd2 Cd3
V D J Cd IgD mRNA
RNA cleaved and polyadenylated at pA2
TI-1 antigens are polyclonal B cell activator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whereas at low concenrations they
induced an antigen-specific antibody response
二、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一)B细胞活化信号要求(双信号)
第一活化信号:BCR/共受体+Ag
由Igα/Igβ传入胞内
共受体CD19/CD21/CD81
第二活化信号:CD40+CD40L(活化 Th) CKs:Th2释放的CKs辅助B活化增殖分化
共受体
(CD19/CD21/CD81)
第二信号:CD40---CD40L
AAA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isotype switching of heavy chain
分化为浆细胞,产生Ab; 形成Bm(记忆性B细胞)
三、效应阶段(抗体的效应)
中和作用:virus,exotoxin 调理作用:Ab,C 激活补体:MAC ADCC效应:NK,Nue,Mψ
MHC-II类限制性
BCR信号的转导途径
第十三章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一、选择题[A型题]1. 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其表面主要具有的第二信号作用的分子是:CD28CD40CD40LB7MHC-II类分子2. 活化的Th细胞活化Bm细胞时,Bm细胞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 CD28CD40CD40LB7MHC-II类分子3. Th细胞活化所需活化信号1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CD2CD3CD4Igα、IgβCD84. B细胞活化所需的活化信号1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CD2CD3CD4Igα、IgβCD85.B细胞介导的再次免疫应答的APC是:A.巨噬细胞B.DCC.BmD.T细胞E.内皮细胞6.初次应答时,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A.BCR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B.BCR识别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C.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上的CD40L结合D.B细胞上的B7与Th细胞上的CD28结合E.BCR与抗原结合7.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C.抗体主要是IgM和IgGD.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E.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8.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抗原呈递细胞是BmB.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C.抗体滴度较高D.所需抗原浓度低E.TI抗原可引起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9. TI-Ag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哪种细胞参与?巨噬细胞Th细胞NK细胞TDTH细胞E. 以上均不需要10. B细胞活化所需IL-2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APC 细胞B细胞TH细胞CTL细胞TS细胞11. BCR能识别:A. 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 线性决定簇C. 连续决定簇D. Ag肽-MHC复合物E.特异性坑原12. 再次应答时,Th活化所需的信号1是如何产生的?A. Th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B. Th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C. Th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Ⅰ类分子D. Th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SmIgE. Bm的CD40与Th的CD40L结合13. Th细胞的TCR能识别:A. 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 TI-AgC. 外源性抗原D. 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E. 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14.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A. 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性B. 受MHC-II类分子的限制性C. 识别抗原的线性决定簇D. 直接捕获外源性抗原E. 受MHC样分子的限制15.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IgAIgEIgMIgD16.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IgAIgEIgMIgD17.抗体参与介导的靶细胞溶解机制是:A.ADCC、CDRB.CDR、CDCC.ADCC、MLRD.CDC、MLRE.ADCC、CDC18.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B.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D.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19.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Th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B.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C.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之一D.MHC分子与外来抗原肽复合物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E.Ig的类别转换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20. 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A. 调理作用B. ADCCC. DTH反应D. 中和作用E. CDC21.关于APC处理提呈抗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源性抗原经APC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一、选择题[A型题]1. B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其表面主要具有的第二信号作用的分子是:CD28CD40CD40LB7MHC-II类分子2. 活化的Th细胞活化Bm细胞时,Bm细胞表面主要产生第二信号的分子是: CD28CD40CD40LB7MHC-II类分子3. Th细胞活化所需活化信号1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CD2CD3CD4Igα、IgβCD84. B细胞活化所需的活化信号1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CD2CD3CD4Igα、IgβCD85.B细胞介导的再次免疫应答的APC是:A.巨噬细胞B.DCC.BmD.T细胞E.内皮细胞6.初次应答时,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主要是:A.BCR识别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B.BCR识别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C.B细胞上的CD40与Th细胞上的CD40L结合D.B细胞上的B7与Th细胞上的CD28结合E.BCR与抗原结合7.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B.抗体产生快,维持时间短C.抗体主要是IgM和IgGD.抗体为高亲和性抗体E.TD抗原和TI抗原都可引起再次免疫应答8.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抗原呈递细胞是BmB.抗体产生慢,维持时间短C.抗体滴度较高D.所需抗原浓度低E.TI抗原可引起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9. TI-Ag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哪种细胞参与?巨噬细胞Th细胞NK细胞TDTH细胞E. 以上均不需要10. B细胞活化所需IL-2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APC 细胞B细胞TH细胞CTL细胞TS细胞11. BCR能识别:A. 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 线性决定簇C. 连续决定簇D. Ag肽-MHC复合物E.特异性坑原12. 再次应答时,Th活化所需的信号1是如何产生的?A. Th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B. Th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Ⅱ类分子C. Th的TCR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Ⅰ类分子D. Th的TCR识别Bm细胞表面的抗原肽-SmIgE. Bm的CD40与Th的CD40L结合13. Th细胞的TCR能识别:A. 天然蛋白质抗原决定簇B. TI-AgC. 外源性抗原D. 抗原肽-MHC I类分子复合物E. 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14.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A. 受MHC-I类分子的限制性B. 受MHC-II类分子的限制性C. 识别抗原的线性决定簇D. 直接捕获外源性抗原E. 受MHC样分子的限制15.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IgAIgEIgMIgD16.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GIgAIgEIgMIgD17.抗体参与介导的靶细胞溶解机制是:A.ADCC、CDRB.CDR、CDCC.ADCC、MLRD.CDC、MLRE.ADCC、CDC18.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APC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B.免疫活性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D.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19.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Th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B.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C.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之一D.MHC分子与外来抗原肽复合物是启动TH活化的信号E.Ig的类别转换不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20. 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A. 调理作用B. ADCCC. DTH反应D. 中和作用E. CDC21.关于APC处理提呈抗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源性抗原经APC处理。
形成多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CD4+TH细胞B.Bm将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呈递给TH细胞C.类脂与CD1结合,由APC提呈D.TAP参与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的处理E.内源性抗原经APC处理,形成多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8+T细胞22.APC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A.专职APC提呈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提供第一信号B.专职APC上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第二信号C.专职APC能分泌CKs,辅助体液免疫应答产生D.非专职APC具有处理抗原与提呈抗原能力E.B细胞为非专职APC23.关于B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BCR识别抗原分子中的线性决定簇B.Igα、Igβ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C.活化Th与B细胞间的粘附分子结合提供活化信号2D.CD40与CD40L是信号2的主要分子E.活化Th细胞分泌IL-4、5、6参与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24关于再次免疫应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PC是BmB.Bm以与巨噬细胞相似的方式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C.Bm的BCR识别抗原的B细胞决定簇D.Bm的CD40与活化Th的CD40L结合产生活化信号2E.Bm的激活不需活化Th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参与25.关于免疫记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Bm、TmB.免疫应答的分化阶段,小部分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效应细胞C.记忆细胞表达CD45RAD.记忆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有改变E.再次应答可引起比初次免疫更强的抗体产生26. 作为B细胞多克隆激活剂的抗原是A. 高浓度TI-1型抗原B. 低浓度TI-1型抗原C. TI-2型抗原D. 高浓度TD-AgE. 低浓度TD-Ag27. 无多克隆激活作用,但可被BCR特异识别而激活B细胞的是A. 高浓度TI-1型抗原B. 低浓度TI-1型抗原C. TI-2型抗原D. 高浓度TD-AgE. 低浓度TD-Ag[X型题]1.抗体的中和作用是指:A.抗体能中和抗原B.抗体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C.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易感细胞D.抗体中和病毒的毒素E.抗体对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2. 体液免疫的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不同点是:A. 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再次应答的是IgGB. 再次应答有抗体亲和力成熟C. 再次应答产生IgG的潜伏期明显缩短D. 初次应答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E. 再次应答的抗原提呈细胞是记忆B细胞3. TI-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 所产生的抗体是IgGB. 无类别转换C. 无抗体亲和力成熟D. 不需要Th细胞的辅助E. 无免疫记忆4. BCR对抗原的识别特点是:A. 能识别蛋白质抗原B. 不需APC摄取、处理抗原C. 能识别多肽、核酸、蛋白质、多糖D. 无MHC限制性E. 识别的是构象决定簇5. B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有:A. 通过BCR直接摄取抗原B. 吞噬C. 胞饮作用D. 被动吸附E. 调理作用6. 活化的Th细胞分泌哪些细胞因子有利于Bm细胞的活化? A.IL-2B.IL-4C.IL-5D.IL-6E.IL-107 关于免疫应答,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能识别异己B.有记忆性C.有特异性D.有MHC限制性E.有多种细胞参与8.免疫应答的类型有: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免疫缺陷D.正免疫应答E.负免疫应答9.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A.抗原识别阶段B.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化阶段C.免疫细胞的膜攻击阶段D.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E.免疫记忆形成阶段10.TD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有哪些分子参与?A.SRBC受体B.SmIgC.抗原识别受体D.MHC编码的产物E.CD4分子11 .免疫记忆可表现为:A.T淋巴细胞产生的IL-2增加B.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机体产生抗体快C.只产生IgG抗体D.抗原致敏的T细胞数量增加E.抗原致敏的B细胞数量增加12.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包括:A.中和作用B.ADCCC.调理作用D.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E.迟发型超敏反应13.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征是:A.以IgM为主,可产生免疫记忆B.可发生Ig的类别转换C.为高亲和性抗体D.抗体效价低E.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14.可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1B.IL-4C.IL-5D.IL-6E.IL-8二、填空题1.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和T细胞介导的两种类型。
2.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的第一步是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及两者的结合。
3.B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其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作为免疫效应细胞,其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4.B细胞识别的抗原主要是,还有。
5.B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初级信号转导分子是。
6.Th细胞主要以两种方式辅助B细胞,分别是以及。
7.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发育,发生、、和等免疫过程。
8.在TD抗原诱导的初次应答中,血清抗体持续时间相对,抗体类型主要为;而二次应答中,类抗体含量较初次应答时显著增高。
9.常被称为B细胞丝裂原,在高浓度时,这类抗原可多克隆地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
10.粘膜免疫应答是一类特殊的免疫应答,起主要作用的是。
三、名词解释1 初次应答2 再次应答3 抗原受体编辑。
4 抗体亲和力成熟5 Ig类别转换6 记忆B细胞四、问答题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包括那两个方面?各有何特点及医学意义?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简述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的大致过程?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参考答案[A型题]1. D2. B3. B4. D5. C6. C *7.D8. B9. E 10.C 11. A 12. B * 13. E 14.D 15. D16. A 17. E18. C 19. E 20. C 21. D 22. E 23. A24. E* 25. C 26 A 27 B[X型题]1.BC 2 ABCDE 3.BCDE* 4.ABCDE 5.AC 6. ABCD 7. ABCDE 8. ABDE 9. ABD 10 . ABCDE 11. BDE 12. ABCD 13. BCE 14.ABCD【注解】[A型题][题6] B细胞介导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细胞是巨噬细胞;在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细胞是B记忆细胞,抗原提呈细胞活化TH细胞后,活化的Th细胞再活化B细胞。
B细胞通过BCR捕获抗原此即信号1,由Igα、Igβ将此信号传入细胞内,信号2主要是B细胞上的CD40与活化的TH细胞上的CD40L的结合。
另外,活化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IL-5、IL-6作用于B细胞,至此,B细胞终于活化。
[题12,24] 在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抗原递呈细胞是B记忆细胞,B细胞通过BCR捕获抗原,经过处理后,抗原肽与MHC II类分子结合,转运到B细胞表面,供TH细胞TCR 识别。
所以,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中,TH细胞活化所需的信号1是TCR双识别B细胞上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信号2是B细胞上的粘附分子受体与TH细胞上的粘附分子结合形成协同刺激信号,其中B细胞上的B7分子与TH细胞上的CD28是一对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