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人员的配置

合集下载

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规定与工作安排

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规定与工作安排

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规定与工作安排一、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配备和工作安排的重要性施工现场作为建筑项目实施的核心场所,对人员配备和工作安排的要求非常高。

这不仅关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更关乎工人的安全和劳动保障。

因此,科学合理的人员配备规定与工作安排对于施工现场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施工现场人员的基本配备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的核心管理者,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

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工程管理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负责指导和管理施工技术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技术能力,能够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 安全员安全员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经验,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4. 班组长和工人班组长和工人是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分工合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施工现场人员的职责和权力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整个施工现场的工作,包括组织施工方案、协调各个班组的工作进度、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等。

2. 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包括指导施工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检查质量等。

3. 安全员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组织安全培训等。

4. 班组长和工人班组长和工人负责具体的施工操作,包括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施工、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等。

四、施工现场的工作安排1. 施工计划编制在施工前,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

这包括整个施工过程的时间安排、工作任务的分配、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计划采购等。

2. 施工人员的招聘与培训根据施工计划,项目经理需要招聘相应的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和工人等。

同时,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以确保他们拥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标准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标准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标准2.1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图2.2 项目经理部2.2.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施工单位应根据承担的施工任务,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设置和建设单位对应的部门及中心实验室,即设置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部和中心试验室的“五部一室”。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如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2.2.2 机构设置与职责项目经理部根据管段实际,下设项目经理分部,项目经理分部下辖作业队。

项目经理部部门职能设计原则上应与建设单位职能衔接,具体职责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必要调整。

2.2.2.1 工程管理部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程序,建设单位的相关规定,制定本部门相应的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2.负责工程变更和设计优化工作,做好变更和优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管理征地拆迁工作。

办理项目用地报批相关手续,指导、协调、检查、考核各项目经理分部征地拆迁工作,指导建立本项目的征地拆迁档案,组织竣工阶段地亩资料的组卷和交验、土地产权移交等。

4.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做好施工图的复核审查、现场核对工作,做到内业资料管理标准化,组织重大技术方案评审、主要设备及系统选型的研究审查工作。

5.组织编制本标段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各项目经理分部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实施并进行动态管理;组织重大施工方案的审查。

6.负责组织项目的科技创新、科研管理以及“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7.负责工程建设进度管理和信息收集,工程调度采用日报制。

配合项目计财部编制生产计划,并动态调整;组织工期进度考评。

8.负责本标段的测量方案制定,编制各种测量实施管理办法,组织控制基桩交接和复测,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下发各项目经理分部进行测设定位。

9.负责本标段竣工档案资料的归口管理工作。

10.指导现场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的编制,推广现场标准化作业。

工程施工企业人员配置(3篇)

工程施工企业人员配置(3篇)

第1篇一、管理人员配置1. 企业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全面管理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和监督。

要求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决策能力。

2. 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

要求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3. 财务负责人: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包括成本核算、资金筹措、财务报表编制等。

要求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

4. 项目经理:负责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要求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5. 技术管理人员:包括工程技术员、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负责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技术人员配置1. 注册建造师: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审查等工作。

要求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2. 技术工人: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负责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工作。

要求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

3. 技术支持人员:包括设计人员、试验人员、材料管理人员等,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三、其他人员配置1.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包括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负责施工现场的具体管理工作。

要求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资质。

2. 办公室人员:包括文员、档案管理员、合同管理员等,负责企业的日常办公和档案管理工作。

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生产培训、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

要求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

4. 质量检验人员: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检验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要求具备丰富的检验经验和专业知识。

总之,工程施工企业人员配置应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分工与配备原则

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分工与配备原则

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分工与配备原则一、引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

良好的人员分工与合理的配备原则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分工与配备原则,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施工工地管理施工工地管理是施工作业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关键。

在施工现场,施工工地监理负责协调和管理各种施工作业,如安全、质量、进度等。

同时,施工现场要配备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工地管理员,他们负责现场秩序、材料、设备、人员协调等工作。

三、技术人员的配备原则技术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在施工现场,应当配备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建筑师、测量师等。

他们负责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技术难点解决等工作。

四、施工人员的分工与配备原则在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分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根据施工的不同特点,可以将施工人员分为采购员、班组长、普通工人等。

采购员负责材料的采购与物资管理,班组长负责领导和组织本班组的施工人员,普通工人负责具体施工工作。

五、安全人员的配备原则施工作业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因此,合理配备安全人员成为保障施工工地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现场,应当配备有安全工程师和安全员,他们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六、机械设备的配备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被应用于施工作业中。

在施工现场,合理配备和使用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需要配备合适的机械设备,并由相应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七、协作与沟通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分工与配备原则离不开协作与沟通。

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应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施工任务。

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的高效性,有助于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冲突。

八、结语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分工与配备原则是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保证。

施工现场八大员人员配置标准

施工现场八大员人员配置标准

施工现场八大员人员配置标准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环境,需要合理安排不同的人员来协同工作,以确保施工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八大员人员在施工现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不同的工作职责,协助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份关于施工现场八大员人员配置的标准。

一、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的核心人物,他负责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负责与业主沟通,制定施工计划,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二、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是项目经理的重要助手,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总工程师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协调。

三、安全员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他应熟悉国家与行业的安全法规和标准,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和预防,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及时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

四、质检员质检员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质检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施工工序的执行,进行工程验收和质量检测。

五、审核员审核员主要负责对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审核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能够发现和解决设计方案中的问题和不足。

六、进度员进度员负责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控制,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表,监督施工工序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及时报告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

七、材料员材料员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和管理工作,负责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和预算,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及时供应。

八、机械员机械员负责施工现场所需的机械设备的调度和管理工作,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报废工作,确保施工工作所需的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以上是一份关于施工现场八大员人员配置的标准,不同的施工项目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建筑施工主要人员配备准则

建筑施工主要人员配备准则

建筑施工主要人员配备准则
1. 建筑施工生产经营企业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质量管理
人员等人员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持有相应的证书和证件,具备相应的职业背景,熟悉工程管理、技术及法律法规等知识,能
够有效完成所分配的工作。

2. 建筑施工现场应配备现场监理工程师和各专业负责人,包括
土建、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等专业,并且要求具备相
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 建筑施工现场主要人员的配备还应考虑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综合施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各项指标的达标。

4. 建筑施工现场各专业人员、技术工人、劳务工人应按照相关
法律法规的规定持证上岗,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
安全生产意识。

5.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的,应有相应的技术检验人员进行检验及记录,提高施工品质、工程质量。

6. 建筑施工现场还应有防护安全、施工环境卫生等人员对施工现场做好清理、卫生、防护等工作。

7. 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人员配备应根据施工规模、工程性质和特点做出合理决策,确保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最终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主要人员配备准则的制定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最终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工程施工现场人员配置

工程施工现场人员配置

工程施工现场人员配置工程施工现场人员配置是指根据施工规模和施工内容确定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工的数量比例及具体数量的一项工作。

良好的人员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

一、施工现场人员的种类与数量1.施工现场各类人员的数量比例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和规模,施工现场的人员类型和数量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各类人员可以分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2.各类人员的具体数量具体的人员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工程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量安全员、材料员等;技术人员包括设计师、施工员、测量人员等;操作工人员包括钢筋工、砌筑工、电焊工、木工、油漆工等;其他工作人员包括机械设备操作员、专业监理人员、安全员等。

二、施工现场人员配置原则1.合理配置在配置人员时,需要根据工程的需要,合理确定各类人员的数量比例。

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占总人数的10%左右,操作工人员占总人数的80%左右,其他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10%左右。

2.适度配置人员数量的配置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

过多会导致管理混乱,成本过高;过少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3.专业配备在人员配置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员,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注重培训对于在职人员,应不断加强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施工现场的需要。

三、施工现场人员配置的管理1.人员配备管理管理部门应按照项目计划和进度,适时调整人员的数量和分类,及时解决人员配备中的各种问题。

2.培训管理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3.劳动保护管理管理部门应切实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劳动权益,加强施工安全与环保教育,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文明施工管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提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和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标准

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标准

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标准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配置成为影响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质量,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标准至关重要。

二、标准依据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三、技术人员配置原则1. 科学合理:根据工程特点、规模、施工难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置技术人员。

2. 专业互补:配置技术人员时,要注重专业互补,确保工程所需各类技术人才齐全。

3. 经验丰富:优先选用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

4. 素质优良:注重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四、技术人员配置要求1. 项目经理:具备相应的工程管理类专业学历、职称和资格证书,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

2. 技术负责人: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技术职称,熟悉工程图纸、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具备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3. 施工员: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学历或培训合格证书,熟悉工程施工流程、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具备现场施工指导能力。

4. 质量检查员: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学历或培训合格证书,熟悉工程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验收程序,具备现场质量检查能力。

5. 安全员: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学历或培训合格证书,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具备现场安全管理能力。

6. 材料员: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学历或培训合格证书,熟悉建筑材料性能、用途和验收标准,具备材料采购、储存和管理能力。

7. 机械设备管理员:具备相应的工程专业学历或培训合格证书,熟悉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具备设备管理和维护能力。

五、技术人员配置比例1. 工程项目规模≤5000万元: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施工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设备管理员各1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人员的配置和职能的设置(一)人员准备及其它要求(1)人员准备开工前10 日内,所有管理人员全部到位,劳务人员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上岗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他们进行全员交底,充分认识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和需注意事项,并对所有人员实行挂牌上岗。

(2)其它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工程项目同样如此,首先要建立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成本、材料、劳动力、机具管理制度,并以此为据签订内部管理人员目标责任制。

组织工人进场前三级教育,与班组签订承包合同,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项目主要负责人员岗位职责项目负责人(1)履行公司对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贯彻公司质量目标,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对本项目的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负责工程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好项目内的均衡生产,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施工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完善工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人员职责,落实工程项目部人员的岗位职责。

(4)接受公司内部质量审核,对检查出的不合格项,及时组织采取纠正措施。

(5)负责组织分部、分项施工方案和《质量计划》的编制。

6)督促项目人员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记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7)参与本项目劳务分承包方的选择。

(8)负责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抓好现场施工的一切工作。

技术负责人(1)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协助项目经理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统筹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安排工程技术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技术标准,对项目的技术、质量、试验工作负全责。

(3)具体负责组织本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的编制,确保工程项目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

(4)研究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障碍,安排工程技术文件资料的分配、签发、保管及日常处理。

(5)负责反馈各种质量信息。

施工员(1)对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和项目部的施工计划安排,负责组织劳动力落实,对生产任务的完成负有直接责任。

(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规定、标准,负责按图纸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组织施工。

(3)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和对班组的工程质量实行监督检查,实行预控,定期检查,实现本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执行公司《质量管理办法》,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4)负责施工现场施工工序过程及材料标识的实施和管理。

(5)配合工程技术员做好现场检查和试验工作。

(6)严格执行部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公司的安全文明办法,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定期组织对现场安全、文明及施工工作面进行检查,负责及时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制止班组违章行为。

(7)负责对现场劳动力的管理,合理安排劳动用工,并对作业班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坚持“三检”制度化。

(8)严格控制现场施工用材的消耗,杜绝材料浪费。

负责本工程技术的实施,就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上级技术部门反映,向作业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协助质检员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质检员(1)督促施工班组搞好自检、互检,分析班组质量情况,掌握质量动态。

负责本工程分项工程的检查工作。

对在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成品、半成品、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和验证。

(2)坚持原则,正确反映工程质量情况,按实签发班组任务单。

(3)及时了解工程质量情况,检查并督促班组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下达不合格的处置记录通知单,并限期整改。

(4)收集整理原始记录,及时按上级规定填报质量报表。

(5)协助做好现场检查和试验工作,并对现场的检查和试验设备进行检查。

安全员(1)负责本工程安全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监察,监督二级机构安全管理项目的实施,定期组织开展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活动,监督文明施工,负责安全管理台帐的记录及安全资料的整理等工作。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及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3)对在本工程施工现场组织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4)参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设计的编制、审定,有权提出修改意见,并对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按照部颁标准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参与本工程安全设施的验收。

(6)负责现场设备和检查、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7)负责对项目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材料员(1)根据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以采购合同为依据,将材料分期分批采供到施工现场。

(2)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严格执行“四检”制度,并负责验证。

(3)将所采购的材料分类堆放,按名称、等级、规格、型号、材质、数量、质量标准、技术要求等进行标识。

(4)负责对顾客提供的产品按公司《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对产品进行验证,并及时做好标识。

(5)负责建立采购物资的进料台帐,及时办理大中型机械等设备和材料的退场手续。

6)定期对材料消耗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对现场材料按月、季进行盘点,为项目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财务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财务及工程成本核算工作。

计划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材料及工程进度计划及管理工作。

资料员:负责本工程的各种材料试验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预算员:负责本工程的预决算及进度报表工作。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Z101000工程经济1Z101010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P111. 利息的计算巴12.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P513. 名义利率于有效利率的计算P111Z101020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P1421 . 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P1422.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P1823.投资收益率分析P1924.投资回收期分析P2225.财务净现值分析P2426.财务内部收益率分析P2527.基准收益率的确定P261Z101030技术方案不确定分析P3131.不确定性分析P3132.盈亏平衡分析P3333.敏感性分析P381Z101040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P4141.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P4242. 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P451Z101050设备更新分析P5351. 设备磨损与补偿P5352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P5553.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方法P561Z101060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P6161. 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影响因素P6162. 设备租赁与购买的比选分析P621Z101070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P6671. 提高价值的途径P6772. 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P711Z101080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P7881.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P7982.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分析P7983.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P801Z102000工程财务1Z102010财务会计基础P8411. 财务会计的职能P8412. 会计核算的原则P85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P8614. 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P881Z102020成本与费用P9121. 费用与成本的关系P9122. 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P9323. 工程成本的核算P9924. 期间费用的核算P105 1Z102030 收入P10631. 收入的分类及确认P10632. 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核算P1091Z102040利润和所得税费用P11441. 利润的计算P11442.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P1171Z102050企业财务报表P12351 •财务报表的构成P12352.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作用P12453. 禾U润表的内容和作用P12754.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作用P12855. 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作用P1321Z102060财务分析P13361. 财务分析方法P13362. 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P1351Z102070筹资管理P13971. 资金成本的作用及其计算P13972. 短期筹资的特点及和方式P14173. 长期筹资的特点及和方式P1451Z102080流动资产财务管理P14881 .现金和有价证券的财务管理P14882. 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P15083. 存货的财务管理P1511Z103000建设工程估价1Z103010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P15311. 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组成P1531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组成P155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的组成P1581Z103020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P16521. 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P^522. 按造价形式划分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P1682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空024 .建筑安装工程计价程序P1741Z103030建设工程定额P17731. 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P17732. 人工定额的编制P17933 •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P18234.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编制P18435. 施工定额和企业定额的编制P18736. 预算定额与单位估价表的编制P18937. 概算定额与预算指标的编制P1931Z103040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概算P19741. 设计概算的内容和作用P19742. 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程序和步骤P19843. 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P20044. 设计概算的审查内容P2081Z103050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P21151. 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模式P21152. 施工图预算的作用P21253.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P21354.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P21355. 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内容P2191Z103060工程量清单编制P22061. 工程量清单的作用P22062. 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方法P2221Z103070工程量清单计价P2277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P22772.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P23473 .投标报价控的编制方法P23874. 合同价款的约定P2441Z103080计量与支付P24781 .工程计量P24782. 合同价款调整P25083.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P26184 .施工索赔与现场签证P26485. 合同价款期中支付P27386. 竣工结算与支付P28087. 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P2881Z103090国际工程投标报价P28791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程序P28792.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组成P29393. 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P29994. 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P29995.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技巧P30296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的影响因P305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