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竞赛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竞赛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竞赛题

五年级科学竞赛题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20分)

1、动、植物的生长需要( )、()、()等条件。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都和光源的()方向有关。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进行选择。

4、光是沿()传播的,当它们碰到物体后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沿()传播的。

5、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6、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

7、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与物体的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8、生态瓶中的植物能为瓶中的动物提供。

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世界各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那么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10、光的传播速度为,假设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30万千米,那么你用手电筒朝着月球发出一束光,(时间)后这束光能反射回到你眼前。

二判断(20分)

1、月亮会发光,也是光源。()

2、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4、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三个条件。()

5、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一致。()

6、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短。()

7、光不管碰到什么物体总会是以直线传播的。()

8、只要有水,绿豆就会发芽。()

9、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

10、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生活环境。()三选择题(30分)

1、在小海岛上种植番薯,不小心把老鼠带上了小岛,过几年后老鼠成灾,番薯大多被老鼠吃了。我们运来较多的猫放入。由于猫在海岛没有天敌,过几年后小岛最终将出现下列哪一现象?()

A、老鼠很少了,猫多了成灾

B、猫把老鼠吃光了

C、猫、老鼠全没有了

2、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3、萤火虫发光属于()

A、冷光源

B、热光源

C、强光源

4、下面的物体吸热最快的是()。

A、白色纸

B、粉色纸

C、黑色纸

5、增加()可以为生态瓶中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A、水

B、植物

C、动物

6、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去测量,小树的影子会()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7、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

A、乱砍乱伐

B、保护环境

C、任意放牧

8、操场上空飘扬的红旗,它反射的光是()

A、红色

B、白色

C、黑色

9、夜晚,小刚朝前走将经过一个路灯,他影子的变化将会是()

A、短---长---短

B、短---短---长

C、长---短---长

10、潜望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光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11、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得知: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12、潜望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A、光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13、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首先钻破种皮的是()

A.根B.茎C.叶

14、浸没在水里的种子不易发芽是因为()。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水温太低

15、课堂上做过生态瓶,做生态瓶时,小动物在什么时候放入比较合适?()

A、植物动物一起放

B、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小动物比较好

C、先放入小动物比较好

四、看图题(20分)

1.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去掉盒盖,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你知道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什么变化?(2分)

变化的现象:

(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4分)

(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4分)

2.水稻.田鼠.蝗虫.蛇.老鹰.青蛙这些生物中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

(1)请选择并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

(3分)

(2)在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2分)(3)在你的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大量灭亡,会有什么变化?(5分)

五、探究题(30分)

1. 你能设计一个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赶快拿起笔画出你的设计图并画出光线的传播路线及方向。(4分).

2、蚯蚓爬出地面与雨水有关吗?(6分)

夏天一场暴雨后,两位细心的同学发现学校水泥地上有很多蚯蚓。经过分析,他们怀疑这些蚯蚓爬出来和雨水有关系。于是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并作了仔细地观察。实验分为两组进行。第一组:在干燥的泥土中放入10条蚯蚓。第二组:用刚淋过过雨水的湿泥土,也放入十条蚯蚓。过了几十分钟后,发现第二组的蚯蚓全都钻进土里了,第一组的没有钻进去。通过上面的实验,两位同学得出结论:蚯蚓爬出地面与雨水无关。请问:

(1)这两位同学的研究结论可靠吗?并说出理由。

(2)为了使结论可靠,你将如何改进这个实验?

五年级科学上实验

五年级上册 1、渗水比赛 一、实验题目:渗水比赛 二、实验要求:渗水比赛 三、实验器材:塑料瓶、纱布、剪刀、线、烧杯、支架、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四、操作步骤: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子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4、观察三个烧杯中的水量,记录在表中。 注意:要让瓶口流出的水全部注入到烧杯中。 2、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测量水温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测量水温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2支温度计、400ml烧杯、100ml锥形瓶、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四、操作步骤:

1、向锥形瓶中加入280ml热水(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ml冷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4、观察两个容品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3、勺柄冷热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勺柄冷热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勺柄冷热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金属物品、酒精灯或蜡烛、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火柴。 四、操作步骤: 1、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小木棍,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观察现象。 2、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观察现象。 3、在杯壁上粘上豆子,用蜡烛给金属杯底加热,观察现象。 4、传热比赛(一) 一、实验题目:传热比赛。 二、实验要求:观察热可沿物体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三、实验器材:粗金属丝、木制支架、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油(或蜡)、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实验。 点燃酒精灯,在金属丝一端加热,观察哪根火柴先掉下来,以及几根火柴棍掉下的顺序。

小学科学知识竞赛题(五年级组)

小学科学知识竞赛题(五年级组) 一、填空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2、赿(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赿好。 3、阳光由(红)、( 橙)、(黄) 、(绿)、( 蓝)、( 靛)、( 紫)七种色光。 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的直线传播)。 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凹透镜)。 6、像铝丝、铁丝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导体),像木头、塑料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一个最简单的电路至少需要( 电池)、( 导线)、( 灯泡)、( 开关)四种原件。 9、太阳是一种(热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量)。 10、水占我们身体体重的比例大约是(60%-- 70% )。 11、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12.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反射)和(吸收)。 13、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

14、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而其他颜色的光被物体(吸收)了。15.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量)。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阳)面。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是(阴)面 16、镜面能够反光,镜面的这一性质叫(反射)。 17、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18、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深浅)和(表面光滑程度)等有关。 19、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于1969年建于(法)国。 20、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21、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光源);(2)要有(挡光体);(3)要有(屏)。 22、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3、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24、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5、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26、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7、地球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28、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种。

小学五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小学五年级学能检测模拟试卷(科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老鼠、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请写出这条食物链 。 2.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它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3. 是测量风向的仪器;想知道一天的降水量可以用 来测量。 4.磁铁指南的一端叫 ,用 表示;指北的一端叫 ,用 表示。 5. 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 、 、 、 四部分组成。 6.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 引起的。它的繁殖需要一定的 、 和 等条件。 7.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 、 、 、 和 。 二、选择题。(每空1.5分,共45分) 1.鱼在水中保持一定的深度是靠( ) A 、背鳍 B 、鳔 C 、尾鳍 D 腹鳍 2.夏天,卖鱼的为了使鱼保鲜,常用冰块冷却,冰最好放在鱼的( ) A 、上面 B 、下面 C 、中间 D 、随便哪儿都行 3.往4只玻璃杯中注入开水,哪一只炸裂的可能性最大?( ) A 、杯壁较厚,里面放一只金属勺子 B 、杯壁较厚,里面不放东西 C 、杯壁较薄,里面放一只金属勺子 D 、杯壁较薄,里面不放东西 4在下面的选项中,( )不能溶解在水里。 A 、酒精 B 、面粉 C 、高锰酸钾 5.自行车爆胎大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6.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 ,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 ) A 、1.5V B 、3V C 、 4.5V 7. 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 、油菜花 B 、南瓜花 C 、凤仙花 D 、桃花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 )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 9.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强到弱依次是( )。 A 、白纸、红纸、黑纸、镜子 B 、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 、镜子、白纸、红纸、黑纸 D 、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10.在沙漠里限制植物生长的生态因素通常是( )。 A .温度 B .光照 C .土壤的盐碱化 D .水

2018年小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题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精品试卷 (20分) jíchíxiūsajìdiàn jǔju?xuàn rǎn ( ) () ( ) ( ) ( ) dùjìpáo xiào ahào wǔrǔqīng xī ( ) ( ) ( ) ( ) ( ) 我会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3分) .度(tiáo diào)清平乐.(layua)挑.(tiǎo tiāo)战 .(m?ng měnɡ)古包剥.(bāo bō)皮咀嚼.(jiáo ju?) (8分) 含辛()苦()无不克完()归赵目()口呆 雪中送()艰苦()绝风雨无()任劳任() 1、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这些()、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世界将是无法 2、()比锦上添花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激。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将上下而求索。 2、_____________________, 浪淘风簸自天涯。 3、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歇后语: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古诗《牧童》是____代写的,诗中第三、四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_____。 (8分)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墨线勾勒的中 ),轻轻流入云际。 、()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梁国扬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呼儿出。 ,可是有人 你能不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警示语改一改,使大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 27分) (一)《桥》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人们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放纵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拖)(骂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

【强烈推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1) 实验一: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中间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纸3张、白纸屏1个、支架4个。 实验步骤: 1、将3张有孔卡纸和纸屏用支架固定,按顺序摆放好。间距大约15厘米左右,摆放时有孔的3张卡纸必须放在同一直线上,纸屏放在最后。 2、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透过3张卡纸上的小孔后射到纸屏上)。 3、移动带孔卡纸的任何一个,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最近的一张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现象(手电筒的光不能透过三张带孔纸屏照射到最后的纸屏上)。 实验结论: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制作电磁铁并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长导线、铁芯、电池、电池盒、大头针若干。 实验步骤: 方法一: 1、将长导线按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芯上,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用一节电池,在铁芯上先缠若干匝线圈,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3、用同一节电池,改变铁芯上线圈的数量,接近大头针,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的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线圈匝数能改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方法二: 1、制作一个电磁铁。接通电源,接近大头针时能吸引,断电后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在铁芯上缠若干匝线圈,用一节电池接通电源,记下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3、用两节、三节电池,不改变线圈数,记录被吸引的大头针数量。 4、实验结论: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就越大。(说明:以上两种实验方法可任选其一来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试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4分1.5/每空) 1.植物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条件是:空气、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2.我们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_生产者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事物的生物叫_消费者_。 3.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食物链 _。它通常是 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的。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6.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_。 7.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说明它适应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8.把两组生长良好的绿豆芽放在同一温室里,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一组接受光照,另一组用不透明的东西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阳光。 二、判断题:(20分) 1.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3.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6.凤仙花它的种子落在大自然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芽。……………(×)7.小红说:“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生物链。………………………(×)8.沙尘暴的形成与草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有着直接联系。…………(√)9.各种生物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才能生存下来。…………(√)10.绿豆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三、选择题:(20分) 1.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C ) A、这些蔬菜适应了寒冷的环境条件 B、有蓬布和草苫遮挡风雨 C、具有蔬菜生长需要的条件 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是因为生物的生存…………………………………………………( C ) A、影响环境 B、改变环境 C、依赖环境 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 )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发生变化。 A、一个 B、二个 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 A )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6.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B )。 A、青蛙 B、企鹅 C、燕子

五年级百科知识竞赛题

五年级百科知识竞赛题 班级:姓名:评分: 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D ) A、草田鼠兔鹿 B、蝗虫麻雀鹰狼 C、虾鱼海豹北极熊 D、绿藻虾鱼鳖 2、农田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系统造成的影响是(B)。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3、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4、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4、月亮围绕什么天体转?(地球)转一周时间多长?(24小时) 5、我国三大平原是哪些?(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7、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10、药瓶为什么是浅色的?(因为浅色能反光,深色的受太阳光一照,吸收光多,药品容易变质) 13、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电焊火花内含一种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18、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张衡) 19、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山东泰山市) 20、人有多少块肌肉?(一共有639块肌肉) 21、木头都会浮在水上吗?(不,有一种“钢铁树”不会浮在水上) 22、鸟类的祖先是什么鸟?答案:始祖鸟。 23、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答案:蓝鲸。 24、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答案:娃娃鱼。 25、最早的农作物是什么?答案:小麦。 26、我国四大油料作物是什么?答案:油菜、大豆、花生、芝麻。

27、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人是谁? 答案:李四光。 28、谁发明了麻醉术?答案:华佗。 29、橡皮是谁发明的?答案:爱迪生。 30、什么动物是人最早驯养的?答案:鸡。 31、中国人的“国球”是什么?答案:乒乓球。 32、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若贝尔奖的是谁?答案:居里夫人。 33、中国最早的名医是谁?答案:扁鹊 34、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汉语) 35、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56个) 36、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太平洋) 37、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我国古典园林是什么?(圆明园) 38、我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长江) 39、把水加热,通常到多少度会沸腾?(100摄氏度) 40、中国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北半球) 41、香港是哪年、哪月、哪日回归祖国的?(1997.7.1) 42、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是什么?(京杭运河) 43、矫正近视应该戴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凹透镜) 44、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什么?(《本草纲目》) 45、“世界环境日”指的是哪一天?(6月5日)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教育家的话?(孔子) 47、我国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台湾岛) 48、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49、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是谁?(郑成功)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 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不同条件:水 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各放3粒绿豆。 2.实验组让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 3.对照组让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 4.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组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二、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 我的猜测: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塑料袋。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各组3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不同条件:光 实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并滴相同的水量,各放3粒绿豆。 2.实验组把一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 3.对照组用一个黑塑料袋把种植盒罩起来(留有气孔),放在窗台上。 4. 观察并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实验组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对照组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三、提出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的猜测: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实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 相同条件:温度、空气、水 不同条件:阳光 实验方法:1.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里。 2.实验组将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3.对照组将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4. 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茁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较嫩且颜色浅。实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四、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光明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 相同条件:空气、温度、湿度、10条蚯蚓 不同条件:光明、黑暗 实验方法:1. 把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2. 把10条蚯蚓放在中间,盖好盖子。 3.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五、提出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实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10条、干土和湿土。 相同条件:空气、温度、10条蚯蚓 不同条件:干燥、潮湿 实验方法:1.在长方形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2.将蚯蚓10条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3.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一边。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 六、实验名称: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的物体 吸热能力强弱对比研究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纸和五支温度计。 操作过程:1. 将五种颜色的纸分别做成大小相同的纸袋。 2.五个纸袋中各放入一支温度计,并同时平放在阳光下, 3.过5分钟后观察各纸袋里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4.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doc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 , 影子在(北边);傍晚 ,太阳从(西方)落下去 ,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 ,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 ,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 ,此时温度(低);(正午)时 ,影子 (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 ,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 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 ,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 ,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 是太阳在运动 ,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 转)的结果。 15.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 点,那么 ,美国应该在(上 午) ,德国应该在(中午) ,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 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 ,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 ,郁金香会(收 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 (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 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 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竞赛模拟试题3(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竞赛模拟试题3 (时间:40分钟) 题型填空判断选择图形简答等级卷面书写 对题数 一、填空题:原创 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__________。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3、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_______千米。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5、深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吸热能力_________。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 吸热能力_________。 6、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7、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我们把它们叫做生态系统。 8、草、田鼠、老鹰等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写出这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9、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转化成,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 10、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需要阳光。 1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13、我们可以利用和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4、把三个同样黑色纸袋分别按水平、直立以及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升温最快的是。二、判断题:原创 1、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2、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强。() 4、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5、治理沙尘暴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6、自制太阳能热水器,盒子的里外面涂成黑色效果会好一些。() 7、阳光下,同一时刻校园里各种物体的影子方向是各不相同的。() 8、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都是倾斜的,是为了美观。() 9、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10、反射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11、光越强,温度越低;光越弱,温度越高。() 12、不能透过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三、选择题:原创 1、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2、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 A、石油 B、煤炭 C、太阳 3、奥运会圣火的火种是用取得的。 A、火柴 B、打火机 C、凹面镜 4、下列工具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放大镜 B、镜子 C、眼镜 5、下面几种材料中,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A、白色纸 B、黑色纸 C、黄色纸 6、种子发芽时,先钻出种皮的是。 A、胚芽 B、子叶 C、胚根 7、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 A、水分、温度、阳光 B、水分、温度、空气 C、水分、温度、土壤 8、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由决定的。 A、太阳高度 B、物体的大小 C、物体的高矮 9、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A、位置保持不变 B、方向保持不变 C、长短发生改变 10、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 B、植物 C、土壤

五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综合知识竞赛试卷(60分钟完卷) 总分89 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共4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3分) A. 河堤(dī) 匣子(xiá) 空隙(kòng) 解剖(pōu) B. 纸屑(xiè) 阻挠(rǎo) 行列(háng) 一刹(shà)那 C. 追悼(diào) 粘(nián)稠动弹(dàn) 可恶(wù) D. 塞外(sài) 粗糙(cāo) 破绽(dìng) 粗犷(guà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D )(1分) A.火速火光灯火火红 B.出口伤口口才口技 C.报名名医名著名贵 D.发货发炮发芽蒸发 3、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是( AD )组。(1分) A、磨练——意志珍惜——粮食坚持——真理提高——效率 B、发扬——传统精致——表演发生——冲突发展——生产 C、感情——深厚爱护——老人声音——低沉爱戴——儿童 D、改进——方法改善——生活改正——缺点改变——面貌 4、为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修饰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2分) 五年级的学生张晓松听说母亲心脏病复发被送进医院后,______奔去。应填入修饰语是:①立刻②箭一般地③向医院④使出全身力气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①③②④ 5、"鼎"字共_12_画,其中第6画是___;用音序法应查_D_,读音为_ding_。(2分) 6、与“笔:写字”表示关系最相似的一对词是( C )。(1分) A、布:织布 B、棉花:纤维 C、船:运输 D、医生:病人 7、照样子,成语接龙( )2分 例:洗心革面→ 面目全非→ 非同小可→ …… 握手言欢→(欢声笑语)→( 语重心长)→(长命百岁)→( 岁月静好) 8、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2分)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火上浇油) 伶牙利齿( 张口结舌) 9、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2分) 例:杜鹏程(鹏程万里) 王任重( 任重道远) 刘海栗( 沧海一粟) 丁慧中( 秀外慧中) 焦若愚( 大智若愚) 10、判断、下列各句不是病句的,请在括号里打“√”,是病句的请在原句上修改。(5分) ①万里长城、赵州桥、黄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 ②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所以上语文课我总是特别用心。( ) ②我对语文很感兴趣,所以上语文课我总是特别用心。 ③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 ③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 1、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的实验。 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猜想: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实验器材: 绿豆种子、有土的花盆 实验步骤: 把绿豆种子种到花盆里,每盆3粒,让第一盆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第二盆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过几天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盆的种子发芽了,第二盆的种子没有发芽。 实验结论: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是∶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是∶水。 2、研究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 问题:绿豆芽的生长必须要有阳光吗? 猜想: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器材:两盆绿豆芽 实验步骤: 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黑暗处,几天后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阳光下的绿豆芽长得好,黑暗处的绿豆芽长得不好。

实验结论: 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数量。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是∶阳光。 3、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的实验。 问题: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实验器材: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蚯蚓数条 实验步骤: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将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 蚯蚓爬向黑暗的一边 实验结论: 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4、研究蚯蚓喜欢湿润还是干燥的环境的实验。 问题:蚯蚓喜欢湿润还是干燥的环境 猜想: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实验器材: 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蚯蚓数条、干土和湿土各一些 实验步骤: 1、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在盒子的一端铺上干土,盒子的另一端铺上湿土。 2、盖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叫做()。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5、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只鸟。 6、()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个自然保护区。 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二、判断题 1、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2、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应保持相 同。 () 3、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都应放两粒种子,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4、小明写了一条食物链:鹰麻雀小 麦。()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的。 () 6、食物链通常是从植物开始 的。()7、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 物。() 8、食物链彼此交错在一起,就像一张 “网”。()

9、做生态瓶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的生活需要。 () 10、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蜘蛛群落。() 11、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 用。()12、自然界的鸟类很多,我们捕杀几只是没有关系 的。() 13、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 14、人类的各种活动会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15、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16、种子发芽必须要有 水。 () 1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 好。()

五年级上册科学三四单元知识竞赛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四单元知识竞赛题 一、个人必答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得分也不扣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材料? 答: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如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 2、什么叫星座?全天空分成多少个星座? 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为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3、什么叫蔡侯纸? 答: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答: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5、说出秋季在北天星空的3个星座。 答: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仙女座,英仙座。 6、说出生活中常用的3种纸和3种纸制品。 答:报纸,透明纸,信纸,手工纸,皱纹纸,牛皮纸,腊光纸,包装纸等。书本、纸箱、纸杯、纸盘、餐巾纸、湿纸巾等 7、举例说明什么是人造材料? 答:人工合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如塑料,陶瓷,玻璃,人造革,人造纤维。 8、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写在哪里? 答: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刻在竹简木简上。 9、说出秋季南天星空的3个星座。 答:天箭,天炉,天蝎,飞马,山羊,双鱼,鲸鱼。 10、陶瓷有哪些特点? 答:陶瓷的特点有:易碎、耐高温、坚硬、绝缘、耐腐蚀等。 11、观察南天时,我们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答: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12、金属从哪里来? 答:一是开采金属矿,冶炼提取而来。二是回收废金属,冶炼加工而来。 13、为什么不同时刻、不同季节会看到一些不同星座? 答:不同时刻看到不同星座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不同季节看到不同星座是地球的(公转)形成的。 14、汉代造纸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答:碎料—洗料—煮料—捣浆—筛捞—摊平—晾晒。 15、陶和瓷有什么区别? 答:最大区别在于陶器吸水性较强,瓷器基本不吸水,还有瓷器质地比陶器坚硬。另外,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陶器烧成温度低。 16、金属有哪些特点? 答:金属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延展性好等。 17、为什么说秸秆餐具是绿色环保的餐具? 答:因为这种餐具入土即肥料,入水为鱼饲料,弃之路旁化为乌有。 18、玻璃和塑料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答:①玻璃的透明度好,无污染,成本低廉。缺点是易碎。②塑料制造成本低,较轻,有一定的柔韧性,不导电。缺点: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容易老化。 19、北极星和北斗星分别属于什么星座? 答: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北斗星属于(大熊座) 20、观察北天时,我们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答: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21、我国的造纸术分别是什么时间传到世界各地的? 答:公元三世纪传到朝鲜。公元七世纪传到日本。八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到欧洲。 22、请你介绍一下怎样识别仙后座? 答: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组成一个M或W 形,好像一个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23、木头有哪些特点? 答:木头的特点有:有花纹、易燃烧、有软有硬、有沉有浮、有吸水性、湿木

科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课题:《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目的: 1.增强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一个放大镜,绿豆种子4粒,塑料盒2个,标签4张,纸巾1块,水1杯,滴管1个。 实验步骤: 一、学生猜测种子的发芽和什么有关 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面平铺上纸巾; 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 3 粒绿豆; 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养皿里的纸巾不滴水 现象和结论: 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有阳光的室内发芽了,所以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实验名称:做一个生态瓶 课题:《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目的: 1.依据生态系统的知识,学会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态瓶 2.观察并记录自制的生态瓶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情况 3.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互关系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做生态瓶的容器1个,半桶水,一些洗净的沙河小石子、小鱼或小虾、浮萍等。 实验步骤: 一、说明制作步骤 1、将玻璃瓶、石子、贝壳清洗干净凉干 2、准备自来水静置一天 3、将石子平铺于玻璃瓶的底部,高度在1-2cm,将大的石子、贝壳放置于白石子上 4、将隔夜水缓慢加入玻璃瓶至4/5处 5、将金鱼藻、垂盆草一端固定在贝壳上,放入水中,将莕菜放入水中 6、将小动物移入玻璃瓶中 7、调整水面水草位置,用保鲜膜封住玻璃瓶口 8、将生态瓶移植窗前书桌上 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瓶的方案。选择材料完成生态瓶的制作。 三、小组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

现象和结论: 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实验名称:影子的观察 课题:《光和影》 实验目的: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实验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初步解释影子产生的过程。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一把尺子;手电筒1个,4K白卡纸1张,长方体小木块1个,铅笔1枝,橡皮擦,魔方,瓶。 实验步骤: 一、学生猜测影子是怎么产生的 二、分组进行试验,验证猜测 1、选择背景墙。 2、选择遮光体。 3、打开光源,观察影子的情况,做好记录。 4、更换遮光体,对比实验。 5、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现象和结论: 光源发出的光被遮光物体挡住,从而在背景墙上形成了影子。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5. __________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__________。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 8.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_开始,到凶猛的__________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__ _。 10. 像池塘里的这些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__________。 1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__________。 12.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__________。 13.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__________条件。 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____________。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____________。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源直射时,影子最___ _;随着斜射的程度越来越大,影子也越来越______。 5.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影子就越_____;反之,影子越_____。 7.古代的人利用____________计时,它是利用阳光下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 8.光以____________形式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反光也是以________形式传播的。 10.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吸热本领最强的是_______的表面______物体。反射本领最强的是_______的表面光滑物体。 13.物体和太阳光____________摆放时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会聚太阳光,形成高温与强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运圣火火种和太阳灶都是利用____________原理的。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用___________会聚光线制得了_________。 16.光弱时,瞳孔____________;光强时,瞳孔____________。 16.物体光滑,反光_____,吸热的能力弱;物体粗糙,反光_______,吸热能力强。 17.物体颜色___,反光弱,吸热能力强;物体颜色____,反光强,吸热能力弱。 18.经过多面镜子投射,也会形成____高温______和___强光_______。 三单元: 1、常见的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_______面积比_______面积大;我国西部多__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__。 3、地球内部由外到里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______、______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_ _____内,火山活动与__ __和_ ____的运动有关。大陆板块的相互、、,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地震海啸。

五年级百科知识竞赛以及标准答案

百科知识测试卷 一、填空题(25分) 1、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吉祥福娃,他们的名字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2、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这一届奥运会中中国共获( 51 )枚金牌。 3、2008年9月25日21时神州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翟志刚)成为中国实现迈向太空的“第一步”的第一人。 4、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庞统 7、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史记 8、曹雪芹名著《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9、古代常用称谓代替年龄。60岁称谓为();70岁称谓为()。花甲古稀

10、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是()发明。张衡 11、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 1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农历()是他的纪念日。《离骚》五月初五 13、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14、补充歇后语:十五个人聊天——(七嘴八舌)麻绳拴豆腐——(提不起来)。 15、这是一个()标志。 16、汶川大地震发生是(2008 )年( 5 )月(12)日,在中国()省。 二、判断题(15分) 1、汉语中常用“烽烟”代战争,“手足”代兄弟,“桃李”代学生,“鸿雁”代书信。(√ )对 2、《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 ) 3、《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柳宗元。(×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1.(1)农民伯伯往往在下一场大雨后再进行播种,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2.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 (1)将绿豆种子煮熟后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绿豆种子会很快发芽。(×)(2)在对比试验中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 (3)种子发芽只与水有关,所以我们只需要设计水的对比试验就可以了。(×) (4)处于不同条件下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不同的。(√) (5)冬季生绿豆芽时,要在温暖的地方才能成功。(√) 3.如果我们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是时,其中要改变的条件是(A) A温度B水分C肥料D光照 2.种子发芽实验(二) 1.(1). 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2. 正确的在“()”里打“√”,错误的在“()”里打“×”。 (1)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没有关系。(√) (2)做种子发芽实验只要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后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实验情况。(√)(4)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也是有区别的。(√) (5)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快。(×) 3.(1)种子发芽的必需的条件是(C) A.土壤、空气和水 B.阳光、温度和水 C.水分、温度和空气 D.空气、光和温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B、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阳光 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4.将几粒完好的绿豆种子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然后向玻璃杯中倒满水,将其放在温暖的地方,过几天后,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会发芽吗?为什么? 浸没在水中的绿豆种子不会发芽。因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而在此实验中,种子不能得到充足的空气,所以不会发芽。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1.(1)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养料。 (2)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向地性、向化(肥)性、向光性。 (3)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2.判断 (1)绿豆芽的根总是向着湿润的地方生长,是为了吸收水分。(√) (2)为了给绿豆芽提供充足的水分,可以把绿豆芽的根中在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