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doc

合集下载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试卷上册【含答案】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试卷上册【含答案】

科学苏教版五年级试卷上册【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太阳能C. 石油D. 天然气5. 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A. 氧气B. 水C. 二氧化碳D. 氮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属于爬行动物。

()2.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3.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无限的。

()4.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5.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3.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4.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______。

5. 植物的根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解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意义。

3. 描述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4. 解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5. 简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棵树每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10千克二氧化碳,释放8千克氧气,那么一个月(30天)后,这棵树总共吸收了多少千克二氧化碳?释放了多少千克氧气?2. 一个水循环系统中,湖泊的水量每年减少5%,如果湖泊的初始水量为1000万立方米,那么10年后湖泊的水量是多少?3. 如果一个风能发电站每天可以产生1000千瓦时的电能,那么一个月(30天)后,这个发电站总共产生了多少千瓦时的电能?4. 如果一个农田的土壤中氮元素含量为0.5%,那么在施用100千克氮肥后,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是多少?5. 如果一个植物园中有1000棵树,每棵树每天通过根吸收10千克水分,那么这个植物园每天总共吸收了多少千克水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煤气C. 氧气D. 木材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昆虫D. 猫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一项是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光4. 下列哪种物质是酸性物质?A. 食盐B. 纯碱C. 醋D. 苏打粉5.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生锈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处于最高层。

()4. 酸雨是指雨水pH值低于7的雨水。

()5. 水沸腾时的温度与气压无关。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称为一个______。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和______反应氢气。

5.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

3.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4. 简述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5.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对应的名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力,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2. 某种植物的生长周期为60天,如果要在120天内收获两次,应该怎样安排种植时间?3.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物A和B的摩尔比为2:3,现有4摩尔A和6摩尔B,求反应后剩余的反应物。

4. 一个电路中有3个电阻,分别为R1=10Ω、R2=20Ω和R3=30Ω,求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5. 如果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属于物质的是() A. 石头 B. 雾 C. 饭菜 D. 水果2.每天都会重复出现的变化有() A. 月亮的变化 B. 心跳的变化 C. 季节的变化 D. 植物的变化3.月亮的变化是由于()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亮自转 D. 月亮公转4.各种树木的根一般都长在地下,这是为了() A. 保持地球的平衡 B. 保护秧苗的光合作用 C. 吸收土壤里的营养D. 去除害虫和杂草5.下列水果中,能供给人体维生素C的是() A. 香蕉 B. 葡萄 C. 西瓜 D. 橙子6.换气是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道屏障,下列哪项不是换气的方式() A. 喝水 B. 咳嗽 C. 打喷嚏 D. 空气对流7.下列哪个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A. 照镜子看自己 B. 看书需要用电灯照明 C. 看远处物体 D. 看水中的鱼8.鱼在水中游时,身体有一种力吸住头部的头盖骨,这是为了() A. 温度的调节 B. 保持平衡 C. 保护内脏器官D. 增强肌肉力量9.下列不属于常见的力的有() A. 重力 B. 水压力 C.电力 D. 磁力10.我国是一片多山的国土,下列山脉是我国的山脉是() A. 阿尔卑斯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安第斯山 D. 雪山山脉第二部分: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1.秋天的天气变冷,原因是由于(温度/阳光)减少,夜晚长于白天。

12.河流是由_____发源流向_____的。

13.月球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为_____天。

14.肺是呼吸器官之一,人每分钟呼吸次数约为_____次。

15.森林能够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原因是由于树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_____。

16.捕食者用尖的_____促使食物快速进入嘴里。

17.有的材料因为透明所以能够贴在窗户上,这样既能透光,又能____。

18.一百米赛跑的第一名比第二名快,是因为第一名的脚发出力的_____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选择题部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选择题部分

1.早晨,旗杆的影子在旗杆的(C)。

下午,旗杆的影子在旗杆的(A)。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2.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A早晨 B中午 C傍晚3.太阳自东向西运动,影子运动的方向是(A)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西向北4.月球公转的方向是(A)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5.农历十五,地球、月球、太阳三个天体的位置是(A)A、地球在中间B、月球在中间C、太阳在中间6.如果地球本身能发光,我们(A)看到月相的变化。

A、不会B、还会C、有时会7.无论月相怎样变化,月亮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C)A、东方B、西方C、太阳的方向8.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B)到(A),下半月再由(A)到(B)。

A、圆B、缺9.向日葵花盘追随太阳转动的时间是(A)A、花盘盛开之前B、花盘盛开之后C、任何时间10.蝙蝠活动的时间是(A)A早晨 B中午 C夜晚11.人的体温在一天中(A)A、白天比夜晚高B、白天比夜晚低C、没有变化12.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掩 C 地球的自转13.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B)。

A 一年B 一个月C 一周1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C)。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1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1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A早晨下午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17.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C)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1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C)A上午B下午C夜晚19.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C)A、上午10点B、中午12点 C午后2点20.(A)可以提高母鸡的产蛋量。

A、增加光照时间B、减少关照工作时间C、不给光照21.下列物体中(BCDEF)是光源,(C)是自然光源,(BDEF)是人造光源。

A月亮B激光C萤火虫D蜡烛E电灯F篝火G玻璃幕墙22.牛顿通过( 1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①三棱镜②凹透镜③凸透镜④平面镜23、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2 )正确。

4七色光(练习)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七色光(练习)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七色光》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2.关于三棱镜,说法正确的是()。

A.白光可以穿过三棱镜B.三棱镜就是普通的三块玻璃C.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出现红、绿、蓝三种颜色3.下面是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红、橙、黄、蓝、靛、绿、紫B.红、黄、橙、绿、蓝、靛、紫C.红、橙、黄、绿、蓝、靛、紫4.彩虹通常出现在()。

A.干燥的空气中B.湿润的空气中C.下雨时且看不到太阳的空中5.下面关于色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B.通过三校镜时、各种色光的偏转角相同C.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变成七色光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人工制作彩虹无法实现C.彩虹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发出七色光形成的。

二、判断题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到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路线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 )2.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3.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4.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5.任何光都可以用三棱镜制造彩虹。

()6.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7.瀑布和喷泉旁边也能形成彩虹。

()8.白光可以被分解但是不能被合成。

()9.涂上七种颜色的圆盘在快速旋转时看到的是白色。

( )10.红蓝绿三种颜色的重叠形成白色。

()三、综合题用手电筒做色光混合实验。

1.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纸分别蒙在三只手电筒上,打开手电筒,在白纸上照出光斑,观察光斑的颜色。

发现三个光斑的颜色分别是()、()、()。

这说明()。

2.将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得到的光斑是(),这是因为红、绿、蓝是光的()。

3.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将圆盘三等分,分别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4.如果我们在圆盘上涂上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快速旋转圆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B5、B6、A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综合题1、红绿蓝带颜色的玻璃纸只能让与它颜色相同的光通过。

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蜻蜓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茎D. 花3.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空气B. 水C. 海水D. 酱油4.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太阳能C. 石油D. 天然气5. 下列哪个器官属于人体的呼吸系统?A. 心脏B. 肺C. 肝脏D. 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是唯一会飞的脊椎动物。

()2.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3.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细菌引起的。

()4. 铁钉在空气中生锈是因为与氧气发生反应。

()5.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______。

3. 在电路中,电流是由电压引起的,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4.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5.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通过蒸发、凝结和______等过程实现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其作用。

2.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举例说明。

3.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4.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5. 解释为什么在冬天里呼出的气体会变成白雾。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热水器功率是2000瓦,如果连续使用2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5厘米、2厘米,求其体积。

3. 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后它将行驶多远?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氧气和氮气,氧气占总体积的20%,求氮气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5.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有18名女生,求班级中女生的百分比。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一至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一至五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一至五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28分)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太阳钟也叫(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6、刺猬、蛾、猫头鹰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公鸡、蝴蝶、蜜蜂等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万寿菊花是下午开放,昙花是晚上开放的。

(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比如: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林奈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花钟”。

二、选择题(16分)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A 一年 B 一个月 C一周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A月牙 B满月C不出现月亮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A早晨 B中午 C傍晚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A上午 B下午 C夜晚三、问答题:(20)1、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1.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2.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C )A:上午 B:下午 C:夜晚3.把下面的动物按白天活动或夜晚活动的习性分类。

A:马、B:蟋蟀、C:老虎、D:金鱼、E:老鼠、F:苍蝇、G:蜘蛛、H:蜜蜂、I:蚊子、J:鲸白天活动的:A C D F H J夜晚活动的: B E G I二、连线题下列动物活动或植物开花是在什么时间,用线练一练。

蜻蜓大豆花蜘蛛白天活动郁金香白天开放的花猩猩夜来香狐狸丝瓜花刺猬夜晚活动芍药花夜晚开放的花猫头鹰昙花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1.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2.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C )A:上午 B:下午 C:夜晚3.把下面的动物按白天活动或夜晚活动的习性分类。

A:马、B:蟋蟀、C:老虎、D:金鱼、E:老鼠、F:苍蝇、G:蜘蛛、H:蜜蜂、I:蚊子、J:鲸白天活动的:A C D F H J夜晚活动的: B E G I二、连线题下列动物活动或植物开花是在什么时间,用线练一练。

蜻蜓大豆花蜘蛛白天活动郁金香白天开放的花猩猩夜来香狐狸丝瓜花刺猬夜晚活动芍药花夜晚开放的花猫头鹰昙花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1.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2.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C )A:上午 B:下午 C:夜晚3.把下面的动物按白天活动或夜晚活动的习性分类。

A:马、B:蟋蟀、C:老虎、D:金鱼、E:老鼠、F:苍蝇、G:蜘蛛、H:蜜蜂、I:蚊子、J:鲸白天活动的:A C D F H J夜晚活动的: B E G I二、连线题下列动物活动或植物开花是在什么时间,用线练一练。

蜻蜓大豆花蜘蛛白天活动郁金香白天开放的花猩猩夜来香狐狸丝瓜花刺猬夜晚活动芍药花夜晚开放的花猫头鹰昙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 ,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 , 影子在(北边);傍晚 ,太阳从(西方)落下去 ,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 ,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 ,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 ,此时温度(低);(正午)时 ,影子 (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 ,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 ,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 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 ,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 ,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 点,那么 ,美国应该在(上午) ,德国应该在(中午) ,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 ,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 ,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

(2)不惊动小动物。

(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

(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 6)调查后 ,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是沿(直线)行进的。

5.2000 多年前 ,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 这种现象叫(反射)。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 ,(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1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6.(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17.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8.(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19.(凸透镜)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0.(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凹透镜)不能。

21.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22.(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 ,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23.用一个凹透镜 ,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

24.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25.彩虹是由(红)、 (橙 )、(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2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28.1666 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 ,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29.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0.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第三单元《电和磁》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 ,灯泡才会亮起来。

3.开关的作用是(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4.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 ,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酸、碱、盐的水溶液(硫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8.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塑料梳子);橡胶(橡皮);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木铅笔等。

9.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10.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小灯泡亮不亮 ,判断电线是否连着。

利用这个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 ,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常见的磁铁有(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条形磁铁)、(菱形磁铁)等。

13.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 ,用( 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 ,用( S )表示。

14.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6.用(磁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指南针)。

17.消去缝衣针磁性的方法有:(用木棒敲)、(在火上烤)、(与大磁铁放在一起)18.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 ,一头指北 ,是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 端) ,(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 S端)。

19.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磁性黑板)、(磁带)、(磁卡)、(软盘)、(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磁性铅笔盒)等。

20.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它由(电池)、(导线)、(铁钉)三部分组成。

21.(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 再接通电路。

22.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2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24.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25.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都能吸铁)、(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示方向)。

26.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养料,所以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心跳、呼吸的快慢和(运动的剧烈程度)有关。

3.人在安静状态下 ,一般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 ,心跳(80 次)左右。

4.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5.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6.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7.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 ,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一次用力吸气后 ,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就是你的(肺活量)。

10.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 ,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倒立 ,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 ,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是: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12.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1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心脏的形状像(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位于(左胸部) ,在胸骨后面 ,肋骨内侧。

15.(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 , 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16.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和脉搏次数(相同)。

17.(心脏)是人体的(“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 ,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